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A卷 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消退法
D.系统脱敏法
7、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8、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9、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10、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尊敬感
11、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A、专业结构
B、学科结构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13、按照苛勒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
A.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C.构造一种“完形”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14、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15、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6、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17、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
18、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规则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9、朵老师很关心学生,但对学生很严格,常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和规定,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条老师,也能按他的要求去做。朱老师对班级的领导类型于()。
A.强硬专断型
B.放任自由型
C.仁慈专断型
D.民主平等型
20、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21、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2、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协调的主要力量是社区教育机构。
3、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4、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3、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4、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二班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二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二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么?”“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要等待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我鼓励他报了大家都未参加的3000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运动会那天,小杨的3000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了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
“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中闪烁出激动的亮光,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是我扔的吗?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又可笑的样子,我笑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里吗?”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跟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
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转变。
问题:
(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
(2)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
2、我就英语cock&clock 这篇材料进行了认真备课,对上好这节课充满了信心。当我给学生板书单词“cock(公鸡)”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班上一个男孩子突然站了起来,恶作剧式的怪声怪气地向我问道:“老师,有没有母鸡啊?”全班立刻哄然大笑……当时我窘迫极了,作为一个新教师,从未遇到这种情况,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生气归生气,但我并未表现出来,经过短暂的思考,我有了主意……。我沉静地看着这个学生,继续对全班同学清晰地说:“同学们,在英语中,同样有cock(公鸡),也有hen(母鸡),chicken(小鸡)”,说着,将母鸡、小鸡的单词板书下来。这种做法,同学们感到意外,但他们很安静。我接着说道:“这位提问的同学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来,我要表扬你,但同时还要批评你,一是发言不举手,二是说话怪声怪气。同学们,你们知道说话的语气对表达词义的作用吗?”我又给同学们举出了几个同样的词语因语气不同可能会表达不同词义的实例。接下来的讲课非常顺利,同学们屏神静气的听讲,连那位顽皮的男孩子也安静地坐着,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仿佛是在向我道歉……。
问题: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试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