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历年多选题真题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作用表现在()A.导向B.辅助C.评价D.激励E.督导
2.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有()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E.德育内容3.下列描述中,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A.学不躐等B.学而时习之C.不凌节而施D.“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E.“相观而善之”
4.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E.社会活动
5.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有()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现场教学E.复式教学
6.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A.培养专门人才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C.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
D.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E.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7.我国德育基本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A.讲解B. 谈话C. 报告D.讨论E.参观
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教育理念B.语言表达能力C.教育能力D.研究能力E.组织能力
9.具有启发性意义的原则有()A.教学相长B.不愤不启,不徘不发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E.因材施教
10.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B.综合性C.普遍性D. 基础性E.特殊性
1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A.先进的教育理念B.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C.教育教学能力D.研究能力
E.管理能力
12.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有()A.学不躐等B.学而时习之C.不陵节而施D.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E.因材施教
13.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可分为()A.讲述B.讲解C.讲叙D.讲演E.讲读
1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A.教学目的和任务B.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C.学生特点D.教学条件E.教师自身特点
15.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有()A.系统性B.全面性C.强制性D.普遍性E.基础性16.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 )A.差异性B.非正式性C.过渡性D.多样性E.互补性
17.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有()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知活动D.交往活动E.社会实践活动18.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A.学习辅导B.情感辅导C.交往辅导D.生活辅导E.择业辅导
参考答案:
ACD,ABCD,AC,ACD,ABC,BD,ABCDE,ACD,BC,ACD,ACD,ACD,ABD,ABCDE,CDE,BCDE,ABE,ADE
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历年单选题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
1.一般说来,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是()A.洛克的《教育漫话》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2.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理论,被称为()
A.传统教育论、
B.形式教育沦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3.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寅学制“
4.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C.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发展D.二者发展互不相关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6. 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卢姆B.杜威C.赫尔巴特D.布鲁纳
7.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
8.“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创造者是(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
9.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被称为(D)
A.传统教育论
B.现代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形式教育沦
10.中国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壬子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
11.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1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发明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13.在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发展“白板说”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斯宾塞
14.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壬子学制C.壬戌学制D.癸卯学制15.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布卢姆D.布鲁纳
16.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而智能的发展则无关紧要.这一理论被称为()
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
17.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D.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8.“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A.孔子B.柏拉图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19.义务教育就是()A.强迫教育B.小学教育C.大学教育D.中等教育
20.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
21。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教学管理C.思想品德教育D.各科教学2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A .单一课和综合课B.新授课与巩固课C.讲授课和练习课D.理论课与实践课
2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D. 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24.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斯宾塞C.杜威D.洛克
2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会26.属于二级课程的是()A.学校课程B.选修课程C.地方课程D.必修课程
2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基本依据和标准是()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2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发明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D.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29.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30.与《学记》中提出的“学不跋躐等”原则在思想上一致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31.属于二级课程的是A.学校课程B.地方课程C.必修修课D.选修课程
32.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A.社会、知识、教育制度B.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C.社会、知识、儿童D.社会、生产力、教育制度
33.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3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起学习动机B.巩固知识C.领会知识D.运用知识
3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法是()A.榜样示范B.说服教育C.实际锻炼D.谈话法36.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37.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A.探索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综合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3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
39.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的文件是()A.教学大纲B.教学计划C.课程D.教材
40.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并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制D.设计教学法
4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D.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42.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目标评价模式C.过程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