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介绍:教师资格证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教育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每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都备受关注,对于备考的教师来说,熟悉过往真题,了解答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语文真题及答案篇章一:《筝之声》1. (1)那位说“初夏的早晨,清脆的筝声飘荡在晨雾弥漫的山水间。

”的是谁?答案:作者自己2. (2)林林与陶陶合奏时,两部筝声互相呼应,此时的筝声如何表达?答案:筝声悠扬婉转,氛围宁静安详3. (3)结合上下文,找出“原野”“湖泊”“树林”“小径”所表示的意象?答案: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篇章二:《北海》1. (1)“北海”的文中指代的是哪个地方?答案:北京2. (2)文中以“落霞孤鹜齐飞”的景象暗示了什么意象?答案:黄昏时分,候鸟南迁的景象。

3. (3)文章中波光粼粼指的是什么?答案:海面上反射的阳光。

二、数学真题及答案1. 判断题:将1,2,3三个数分别放在3个正方形的框内,使得相邻两个正方形内的数之和都一样,应该将2放在哪个正方形的框内?答案:2应放在中间的正方形框内。

2. 计算题:已知矩形宽为5cm,长为9cm,求其面积和周长。

答案:面积=宽×长=5cm×9cm=45cm²,周长=2(宽+长)=2(5cm+9cm)=2×14cm=28cm。

三、英语真题及答案篇章一:《旅行的好处》1. (1)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答案:The benefits of traveling2.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benefit of traveling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答案:Losing track of time and schedule3. (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can be the result of traveling?答案:Becoming open-minded and tolerant篇章二:《中国的节日》1. (1)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答案: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2. (2)What may people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答案:Light fireworks, visit relatives, and eat dumplings3.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Moon Festival?答案:It is celebrated in September or October.结论:以上是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综合素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素质教育包括社会实践B、素质教育部包括家庭教育C、素质教育就是学校教育D、素质教育教师社会教育2、班主任陈老师根据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分别建立综合成长档案,陈老师的做法( )A、不恰当,忽视主动发展B、恰当,注重个性发展C、不恰当,忽视全面发展D、恰当,注重可持续发展3、数学课上,林老师让全班同学用老师喜欢的方式解题,林老师的做法( )A、忽视独特性B、尊重全面性C、忽视整体性D、尊重独特性4、张老师经常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反思,下列不属于教学反思的是( )A、教学后记B、编制课程标准、C、撰写教学案例D、编写教学日志5、教师张某上班迟到了,学校按照制度规定扣除了当月部分绩效,张某不服,他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 )A、申请仲裁B、提出申诉C、检举控告D、申请复议6、某小学女生小丽在放学的路上被数名同校的女生扇耳光,施暴者宣称打人的目的是教育小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B、学校应承担小丽所受伤害的赔偿责任C、不会自我保护的小丽也要承担部分责任D、施暴者的监护人应对小丽承担赔偿责任7、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A、小刚的妈妈经常检查他的作业和日记本B、课间休息时教师王某在教师外面的走廊抽烟C、教师刘某让没有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站着听课D、教师李某课堂上让未掌握投篮动作的8、11岁小明,学校捡到价值2000元手机,拿回家用,行为属于 ( )A、属于严重不良行为B、属于民事违法行为C、属于行政违法行为D、没有违反相关法律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的是( )A、小强将管制刀具带在书包里保护自己B、强迫别人买吃的C、殴打小偷D、扰乱治安10、六年级女生朱某学习不好,经常在课堂上讲话。

(完整word版)2019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2019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答案《综合素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D)。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2.右图教师行为体现的是(B )。

A.评价标准多元化B.评价主体单一化C.评价方法复杂化D.评价方式多样化3.班主任方老师刚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D)。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D.擦掉字迹后再处理4.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的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 D)。

A.教育科学研究者B.行为规范示范者C.专业发展引领者D.课程资源开发者5.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

A.有长期发展规划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6.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据《教育法》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停止参加高考( A)。

A.3 年B.4 年C.5 年D.6 年7.教师王某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 1 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继续执教B.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从事其他职业C.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需要重新注册认证D.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不能留在原学校任教8.小学生李某,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某市上学,为李某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主体应为(C )。

A.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B.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C.其父母工作地人民政府D.以上三者9.《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未成年是指( D)。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2019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吃橘子时,岚岚说:“老师,你给我剥皮”,王老师大声说:“咱们来帮小橘子脱衣服吧,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小朋友们争着说:“好,我来! 大家争相动手起来。

岚岚在模仿中学会了剥橘子皮。

王老师的行为体现在善于() 。

A. 综合组织各领域教学内容B.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物质环境C. 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力D. 培养幼儿的初步生活自理适应力[答案] D 解析:老师善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2. 活动课上,赵老师特意邀请几个平时不太合群的孩子表演“找朋友”,被邀请的孩子面带微笑与其他小朋友愉快的完成表演。

赵老师的行为()。

A. 恰当,教师应当培养幼儿遵守纪律习惯B. 不恰当,教师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C. 恰当,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幼儿发展D. 不恰当,教师应当保护幼儿的自尊心[答案] C 解析: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3. 吃午饭时,孩子们抄抄囔囔,不能好好吃饭,李老师说:“咦,教室里怎么飞来这么多小蜜蜂,嗡嗡的好吵呀~ 快把他们请出去,别打扰我们吃饭”,孩子们听后变安静地吃饭。

李老师的语言具有()。

A. 教学性B. 趣味性C. 鼓励性D. 示范性[答案] B 解析:教师的言语行为体现了教师语言的趣味性4. 郑老师搜集矿泉水瓶、报纸、纸箱、塑料绳等材料,并改造成适合幼儿的教学材料,郑老师的行为是() 。

A. 环境创设的能力B. 随机教育的能力C. 教学反思的能力D. 教学生成的能力[答案] A 解析:教师变废为宝的过程体现了环境创设的能力5. 明明午睡后又尿床,保育员张某不高兴的大声斥责:“你真烦,都大班了,还经常尿床,下次再尿床,就扔掉你的小鸡鸡! ”小朋友们哄堂大笑,张某的做法() 。

A. 合法,教师有批评教育幼儿的法定权力B. 合法,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C. 不合法,侵犯明明的隐私权D. 不合法,侵犯明明的名誉权[答案] D 解析:保育员的行为侵犯了名誉权6. 王某是某集团公司的老总,举办了一家民办幼儿园。

2019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本⼀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1.图1表明,儿童的发展具有()。

A.阶段性B.整体性C.个体差异性D.独特性2.某幼儿园为打造以艺术为特色的园本课程,决定将70%的课程安排为音乐,舞蹈等内容。

该幼儿园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凸显幼儿园特色B.不正确,不利于幼儿知识学习C.正确,有利于培养幼儿艺术特长D.不正确,不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3.绘画活动中,小班幼儿欢欢总是把色彩涂到轮廓线外面,下午,李老师当着欢欢家长面对家长说:“欢欢画画很不认真,总是画错。

”李老师的做法()。

A.错误,忽视了幼儿动作发展B.错误,不能讽刺挖苦幼儿C.正确,提高了幼儿绘画能力D.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幼儿4.午餐时,幼儿辰辰翘着椅子坐,在椅子上摇来摇去、东倒西歪。

对此,王老师恰当的说法是()。

A.“辰辰,不准玩椅子!”B.“辰辰,你有多动症吗?”C.“辰辰请坐好,椅子会坏的!”D.“辰辰请坐好,你会摔跤的!”5.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A.集体所有制经济B.非公有制经济C.互联网经济D.国有经济6.某幼儿园教师陈某在教育幼儿时,经常敲打、拖拽幼儿,造成幼儿身体多处瘀伤,陈侵犯幼儿的权利是()。

A.受教育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生命健康权7.梁某在受聘在某政府机关举办的幼儿园中从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于梁某的管理应当实行()。

A.国家公务员制度B.教育雇员制度C.教育职员制度D.教育公务员制度8.教师赵某因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了申诉。

对于赵某的申诉,有权受理的机关是()。

A.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B.所在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或省高级人民法院C.所在地区人民检察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D.上一级人民政府或中央人民政府有关部门9.某地区文化执法部门在对当地一家网吧进行巡查时,发现有未成年人正在网吧上网。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及答案解析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及答案解析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A.衔接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20XX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全科).doc

20XX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全科).doc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全科)

-
True
True
你的考试考的好吗?考试栏目组小编为你提供的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全科),来算算自己的成绩吧,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全科)1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语文2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数学3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英语4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5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化学6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生物7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地理8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政治9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历史10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音乐11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美术12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体育132019上
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信息技术14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小学综合素质15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这种注意方式属于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13.艾宾浩斯遭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A.先慢后快B.匀速加快C.先快后慢D.匀速减慢14.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精加工策略15.钱老师上课时经常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会儿,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好地维持在教学活动中。

钱老师所采用的课堂管理方式是A.团体警觉B.替代强化C.最小干预D.处理转换16.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

她的气质类型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7.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

维果斯基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自我差异性18.郭阳同学近来总是不由自主地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

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自己。

这说明他可能患了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19.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A.鼓励合作学习B.给予积极期望C.提出纪律要求D.引导发现学习20.“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21.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

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征?A.教学责任感B.教学幸福感C.教学理智感D.教学效能感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3.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25.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27.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28.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

有一天,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同学的一封信,信上说:“……您知道吗?我一直想拿到一个奖状回家,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会带我出去旅游了。

”看了信,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扪心自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的渴望了吗? ……反思中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午间,我请来了班上几位学习后进的学生。

我手里拿着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张奖状。

我问他们,如果要你们选择一样的话,你们想要哪样?想不到大家都选择奖状。

于是,我说:“那好,如果你们想要奖状,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想想自己在哪方面努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来。

”开始他们有些茫然,在我的一再鼓励和启发下,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长处。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

果然,“每月一评”发奖那天,他们各自得到了“讲故事能手”“环保卫士”“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

他们终于在同学中抬起头来了。

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下个月能取得“月明星”的称号,我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讲故事能手”要写一篇班上同学故事一则,“环保卫士”要在班会上做一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发言,“劳动标兵”要为班上将开展的义务劳动策划一个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大家讲解一项体育运动的规则,“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同学培训一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

于是,这些原来不肯读书、不爱写作、不喜欢学英语、不愿思考的学生动起来了……各科老师发现,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问题:(1)该班主任老师贯彻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10分)(2)该班主任老师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8分)31.材料: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感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

在学校,取得好成绩事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及极度苦恼;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回到家里,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不融洽。

他想改变这一切,可是每次出现状况时,老毛病就再次发作。

他非常恨自己,每次发了脾气都后悔莫及,他不知该怎么办。

问题:(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10分)(2)作为教师,请你针对晓辉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

(8分)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A。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所以此题选择A。

2.【答案】C。

解析: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在其著作《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发现学习理论是由布鲁纳提出,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瓦·根舍因。

所以此题选择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所以此题选择A。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题干所述“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即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指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个体内部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题干中,量变导致质变体现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因此正确答案为C。

6.【答案】C。

解析: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双轨之间是平行的,既不对应,也衔接。

答案为C。

7.【答案】B。

解析:此题考察教育的功能,按照作用对象划分,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题干中,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8.【答案】A。

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采用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分科课程。

故选A。

9.【答案】B。

解析:我国新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德育原则。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题干中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方式是对学生品德进行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属于品德评价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