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代替的危害及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包办代替不可取心得体会
包办代替不可取心得体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着多种关系。
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合力;反之,则可能导致各种严重问题发生。
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所担负的角色和责任。
因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孩子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面共同的努力。
教育需要科学的知识与正确的方法,而且必须有耐心、爱心和责任感。
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更加重要。
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让他们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但仅此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应懂得怎样做才算真正地尽了责任。
家庭教育既是人类最早接受的教育,也是影响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广的教育形式。
它是指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然而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误区,尤其表现在对孩子的管束方面,许多父母习惯于包办代替,将教育孩子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总想把孩子培养成完美无缺的人,甚至是神童。
殊不知,如果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再优秀的孩子都只是个半成品。
这里给您介绍几条建议:首先,父母不要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失败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孩子积累了经验。
其次,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特长,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的进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第三,适当引导,千万别急功近利。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期,一旦强迫孩子干某件事情,势必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扼杀孩子的天赋。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的实际水平,给予恰当的指导。
只要方向正确,坚持下去,孩子就会逐渐显露出潜藏的才华。
第四,父母要学会欣赏孩子,欣赏孩子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许多孩子并非一无是处,相反,他们身上往往具备一般孩子所不具备的素质和潜能。
比如说,有的孩子胆量大,有的孩子敢于冒险,有的孩子观察细致,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我们常常惊讶于孩子的另类表现,却忽视了孩子本来的天资。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十个不宜之处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十个不宜之处1至2岁的宝宝已经会用一些手段来要挟父母满足他的要求,如果此时父母采用妥协的方式满足宝宝的要求,宝宝就会在下一次以更糟糕的行为来取得父母的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此,从现在起,父母应该坚决拒绝对宝宝的不合理要求。
1、包办代替:有些父母为孩子安排一切,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
这种教育只能形成婴儿对父母的依赖,阻碍婴儿独立性的发展。
父母应该培养宝宝做自己事情的意识,让宝宝在一岁后尽自己所能。
2、不适当的满足:1岁至2岁的婴儿使用了一些手段强迫父母满足他们的要求。
如果此时父母以折衷的方式满足婴儿的要求,婴儿下次会以更糟糕的行为获得父母的关注,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因此,从现在起,父母应该坚决拒绝对宝宝的不合理要求。
3、干涉太多:让宝宝做他想做的事,以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过多的干涉会使婴儿不喜欢父母,也可能使婴儿形成儒家和软弱的性格。
4、不理解宝宝:1至2岁的婴儿有时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父母能理解婴儿,这将促进婴儿语言的发展,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相反,婴儿会对父母不满。
5、模棱两可的语言:1至2岁的儿童理解力和判断力较弱。
因此,父母应该用清晰、直截了当的语言给宝宝明确的指示,否则宝宝会不知所措。
6、不良的榜样:1到2岁的婴儿很容易模仿,他们的父母有说脏话等坏习惯。
边看电视边吃饭等,对宝宝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纠正不良的习惯。
7.教育不一致:上下辈或父母之间对宝宝的教育不一致,一方批评、另一方袒护,会抵消教育的作用,也会降低宝宝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8.家长的执行很冗长:当宝宝犯错误时,父母唠唠叨叨数落个没完,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
9.失控:当宝宝做错了事或闯祸时,父母大发雷霆会使宝宝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同伴。
10.体罚后的悔改:这种教育方式会使1~2岁的宝宝不明是非,对父母的行为感到迷茫。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原生家庭是指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和其他亲属。
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十分深远,它塑造了个体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以下将从心理、社会和情感方面分别探讨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从心理方面来看,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方式和方式对个体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产生重要影响。
若父母以尊重、鼓励和关爱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会形成自我肯定、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相反,如果父母以苛刻、批评和拒绝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会感到不被接受和不被重视,从而形成自卑、消极和焦虑的心态。
此外,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也会对孩子的认知和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在影响认知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决定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和思维方式。
例如,如果父母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孩子会形成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和学习的认知方式。
而如果父母控制、限制孩子的行为和思维,孩子会变得依赖性强,缺乏创造力和主动性。
在情感方面,原生家庭中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孩子的情感回应也会对个体的情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家庭气氛和谐、亲密,父母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充分回应,孩子会形成安全的情感依恋,有利于个体的社交和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相反,如果父母之间冷漠、敌对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会感到孤独、不安全,从而导致社交和情绪方面的困扰。
从社会方面来看,原生家庭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原生家庭是一个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通过与家人的交流和互动学会了和他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
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孩子会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和分享,从而有利于个体与他人的和睦相处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相反,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敌对、冲突或暴力的人际关系,孩子会模仿这种行为,出现挑战、敌对或暴力的行为,从而导致个体的社会适应问题和人际关系的困扰。
总的来说,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社会和情感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慨的包办代替使孩子错失了获取知识的良机
一慨的包办代替使孩子错失了获取知识的良机孩子不识蜡烛,不认识蔬菜,这是常见的事,原因很简单,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什么都是一味的包办代替,让孩子错失了获取知识、发挥天赋的良机。
在教育孩子方面,由于家长的望子成龙心切、过分的看管,往往恰得其反,难于达到预期目的。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很多自由实践的机会与空间,这正是孩子获取知识、锻炼身体、发挥天赋的最好机会。
生活上,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进食、洗漱、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等,这些都是教育孩子、发展孩子智力的最好机会,可大多的被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就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环境中生活,错失了这一发展孩子智力的良机。
学习上,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哄着孩子读书写字,成天就是吃和学,久而久之,孩子还未正式上学就厌学了,把自己获取知识当作也当作是大人的事、老师的事了;到了正式读书时,各种补习班、辅导资料应接不暇,更是厌学了;一到放假,家长就指望老师多交代家庭作业。
如此下来,孩子根本没有了“自由呼吸”的机会,智力的发展全是被动地任人操纵、摆布。
其实除上学之外,剩余的时间培养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与需要去阅读、去上网查询,要比被培训机构辅导、被统一的家庭作业框化要好得多。
玩耍上,一是孩子要玩具有玩具,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不知不着的致使孩子没有了自己动手制造玩具的机会,没有了比谁做的风筝飞得高、谁做的弹弓射得远、谁做的螺旋飞得远又高、谁做的陀螺转得久等等开发智力的时机。
二是过分强调安全,放不了手,孩子自然没有了胆量与勇气。
如此也就错失了培养孩子的良机。
虽然学校不断进行课改,如何让孩子合作学习、自觉探究,但从小形成的陋习与依赖思想谁能改正过来?再加上给学校、给教师的安全压力,对有谁能放手让孩子去绝对自由地探究呢?所有的一切,孩子就像是被特殊保护了起来,或者是生来就什么都不缺,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来磨炼意志、学会担当、开发智力的机会与空间?因此,我们的家长也好、社会也好、制造商开发商也好,能不能不去把该是孩子的事全安排好、料理好,多留下点机会与空间,让孩子去开发智力,磨炼意志。
不要替孩子包办
不要替孩子包办越俎代庖,给孩子包办太多,只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孩子会缺乏自信……爱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让他们自由飞翔。
不经风雨,怎没见彩虹!玲玲今年已经12岁了,妈妈却还把她看成是个什么都要父母管的小孩子。
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不顾玲玲喜欢不喜欢,妈妈总是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
玲玲有时也不同意妈妈的做法,妈妈却说:“小孩子懂什么,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妈妈给玲玲买了很多衣服,并且多数是玲玲不喜欢的红颜色。
玲玲向妈妈提出建议,妈妈却说:“你不懂,买什么衣服你就穿什么衣服吧。
”玲玲感到好委屈。
玲玲说:“我知道妈妈很爱我,可是我很快就要小学毕业了,妈妈还不让我处理自己的事。
我自己的事自己就是无权做主,在这个家里,怎么老没有人尊重我的意见!”也许在父母们看来,今天的小学生已经足够幸福了。
他们吃穿不愁,父母亲对他们关怀备至,惟恐委屈了他们,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应有尽有,他们没有什么理由不满足。
可出乎父母的意料,孩子就是不满足。
孩子不满足的真正原因,父母们未必知道。
物质上的满足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多少幸福感,孩子只有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做主干自己的事,并能够独立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时,得到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的大学教授说:“我如今越来越担忧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
孩子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不经日晒,没有雨淋,就像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
”的确,孩子们从小到大,处处依赖父母。
从幼儿园到上学,孩子对依赖父母的照顾习以为常。
甚至孩子升学、就业,也是父母走后门、拉关系,奔走操劳,替孩子选学校、选专业、找工作,不辞辛苦,替孩子一包到底。
等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又要为他们操办婚事,替他们抚养孙辈。
有了父母尽心尽力的“包办”,难怪孩子会成为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温室花朵。
有人曾对某小学的学生做过调查:遇到困难怎么办?97%的小学生回答:找父母和老师。
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其弱点暴露得更为明显。
国内外的评论认为:中国学生考试成绩很优秀,可动手操作、实验能力则明显不足。
你对孩子的包办才最令人担心家长读后感
【主题】你对孩子的包办才最令人担心家长读后感作为一个家长来说,对孩子的未来和成长发展始终是牵肠挂肚的事情。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也愈发高涨,往往出现了“包办”和“过度干预”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并思考,对孩子的包办是否真的是最令人担心的问题。
一、包办才的潜在风险1. 限制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包办式教育往往让孩子习惯了接受成熟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而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立分析能力。
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失去挑战自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面临的挑战缺乏信心和勇气。
2. 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度的家长干预和期望往往会给孩子增加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以真正享受生活,而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而努力。
长期下来,孩子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对未来继续学业或工作的厌恶情绪。
3. 反感和抵触情绪过分的包办会让孩子产生对学习和成长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认为自己的选择和意愿受到了限制和扭曲,从而可能表现出逆反心理和反叛行为。
二、如何解决包办才问题1. 建立相互尊重的家庭关系家长和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尊重和沟通良好的关系,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同样受到重视,而非被家长一意孤行地影响和决定。
2. 开发孩子的潜能和兴趣家长应该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人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和成长,而不是生搬硬套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3. 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但家长应该把握好分寸,避免过度干预和包办,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尝试和成长。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孩子的包办问题,我认为确实是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和思考的。
包办式教育不仅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可能在未来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我建议家长们应该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支持,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浅谈“包办式”教育
浅谈“包办式”教育自计划生育定为国策以来,每家基本上只能要一个孩子。
孩子成了全家的掌中宝,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形成了“小太阳”格局。
就农村幼儿园而言,虽然家中大都是有两个孩子,但依然是一些“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且都是爷爷奶奶在家带,就更是“含在嘴里边儿怕化了”。
所以,当下社会、家庭、学校应多给孩子童年体验活动,在实践中健全人格、健康成长。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
但是过分的爱是害,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父母“包办代替的爱”带来的危害:一、教育的包办导致孩子智力退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在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比比皆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现实中,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正在有意无意扮演着侍女的角色。
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偏爱、溺爱的风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包办代替”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
因此,那些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事事都在家长的呵护之中。
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优越的生活条件,这些看似爱的种种行为,实际上有意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而动手能力低下也影响着大脑的思维能力,导致智力的退化。
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孩子产生了依赖感。
孩子在家庭中被视为父母的掌上明珠、祖父母的心肝宝贝。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或怕麻烦,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和锻炼的机会,错过了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
另外,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琐事大人随手就可以做的,何必让孩子劳神;还有的认为孩子还太小,父母代劳也是理所当然。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埋下了孩子学习懒的种子!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埋下了孩子学习懒的种子!相信很多家长都对孩子说过:“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然后在行为上也是包办代替,孩子的很多事情、家长都替他做了。
家长的包办代替,本意也是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殊不知、就是这种生活上的包办代替,埋下了孩子在学习上懒、甚至躺平的种子。
那为什么家长在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会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懒?想让孩子变得自主、家长又应该怎么做?底层能力是相通的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学习上很懒、动力不足,但其实很多孩子在生活上也是很懒的,只是家长没有当回事,因为很多事情家长都可以替他做。
在孩子的生活上,很多家长是从小就包办代替,而且是全方位的包办代替,早上叫他起床,帮他挤好牙膏,替他整理房间、整理书包,能替他做的事情几乎替他都做了。
而这样的包办代替就会导致孩子形成依赖,变得很懒。
而生活上不自主的孩子,学习上肯定也是一团糟,因为二者需要的底层能力是互通的。
比如孩子进入初中后,面对那么多学科、那么多作业,他要先做哪个、后做哪个、保持什么样的节奏,这种统筹能力和准确的时间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这和孩子平时处理生活上的事情是一样的。
从小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锻炼起来生活上的自主能力,以后在学习也也会更自主,因为这种自主能力是可以迁移的。
然后在处理生活上的事情时,孩子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得很好,他肯定会遇到失败、不完美。
学习上也是一样的,孩子肯定有些知识点上课听了也不太懂,然后做题的时候会出错。
这时候孩子需要有不放弃的心力,需要不断去练习。
但因为家长的包办代替,导致很多孩子失去了与问题相处、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机会。
为什么会包办代替为什么很多家长喜欢在生活上包办代替呢?根源在于家长的认知错误。
首先是家长不知道处理好生活与学习所需要的底层能力是互通的,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割裂开了。
然后就是家长的急功近利。
很多家长太着急了,特别想要结果,但又对过程没有耐心,所以不允许孩子走弯路,对孩子的失败极其不容忍。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幼儿园家庭教育三大误区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幼儿园家庭教育三大误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而家庭教育在这个阶段是决定孩子未来一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很多家长在幼儿园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以下是幼儿园家庭教育中的三大误区。
首先,过度包办代替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比孩子更明白什么是对他们最好的,于是就将孩子的一切安排得十分细致。
他们过度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几乎无所不包,甚至代替孩子完成一些任务。
这种过度包办代替不仅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还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自主性。
因此,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其次,过分苛刻的期望是另一个常见的误区。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总是希望他们成为最优秀的人。
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各种能力要求过高,不允许孩子有任何错误和不完美的表现。
这种过分苛刻的期望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容易导致他们焦虑和自卑。
家长应该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应该将孩子过度与他人做比较。
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最后,缺乏沟通与关注是另一个重要的误区。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很少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他们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了解,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无法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家长应该尽量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且要真心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情感。
定期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一切进展和困扰,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进入幼儿园阶段时,家长需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如过度包办代替、过分苛刻的期望和缺乏沟通与关注。
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一种包办代替叫伤害
有一种包办代替叫伤害作者:尚修芹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年第06期首先,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包办代替行为,然后,指出了包办代替的危害,最后,分析了包办代替背后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包办代替危害根源方法对策一、可怕的思想和脑力包办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包办代替随处可见。
孩子起居的时候,家长忙着穿衣脱衣。
喝水的时候,家长拿着水杯打开盖子。
吃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家长早就打开了包装纸。
上厕所的时候,是不是家长拿着手纸跟在后面。
……这些外显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包办代替比较容易发现,但现代社会中却大量存在一种难以觉察的、看似理所应当、实质对孩子危害更大的包办代替。
如当孩子遇到新问题、做错了或者没有按照家长想的去做时,大多数家长不会停下脚步等一等,而是抑制不住地上前“帮忙”,告诉孩子应该怎样怎样做。
这样的例子常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上。
如当给孩子出示一个新学游戏,要求孩子观察、思考、推理找规律并动手操作时,要求家长仅仅观察孩子,然而大多数家长总是迫不及待的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规律,俨然专家一样的指导孩子,全然不顾孩子自己审题、思考、试错和研究的能力,殊不知尝试错误对孩子是多么宝贵的人生经历。
这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学习”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的缩影。
这种简单粗暴灌输孩子、剥夺孩子独立思考、不给予孩子尝试空间的做法,是一种更恶劣的思想和脑力包办代替,殊不知这样做会有多么大的隐患!二、包办的危害不可逆转生活和思想上的包办代替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首先,在智力方面,凡是生活上从小被伺候惯了的孩子,一般外部动作都不太协调,尤其是手、眼、脑和嘴巴的协调性差。
这些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动作不利索,还经常出错。
试想这些重要的学习器官都不能精确地听从大脑的指挥,它们又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吸收知识呢?手、眼、脑、口等重要的学习器官之间的协调性对于智力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即便孩子天生条件不错,但是协调性会制约智力进一步发展。
孩子的协调性一定是从放手让孩子做事情中来,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有机会用到自己的学习器官,才能锻炼自己的学习器官。
中国家长喜欢包办孩子一生
中国家长喜欢包办孩子一生文章目录*一、中国家长喜欢包办孩子一生1. 家长喜欢包办孩子一生的原因2. 家长包办孩子生活的表现3. 孩子被包办的影响*二、如何为孩子建立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树立现代家长教育理念中国家长喜欢包办孩子一生1、家长喜欢包办孩子一生的原因对子女的保护,源于父母内心的焦虑。
中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子女能过得更好,起码少受点自己曾遭过的罪。
“包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保护,这种保护源于父母内心的不安和对社会环境放大了的不信任感。
与国外父母的自由式养育相比,中国的父母更像护犊的鹰,遮雨的树。
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升学就业、婚姻大事,几乎都大包大揽,一手操办。
正如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手中。
但是,如此“费心”照顾下的孩子,真能如父母所期待的那样独立成长吗?2、家长包办孩子生活的表现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主要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办代替,另一方面是过分控制(限制自由)。
包办代替:孩子在自己完全有能力可以自己使用筷子和汤勺时,家长为了让孩子快吃饭和吃好饭以及避免有时器具造成的危险而剥夺了孩子通过自己使用器具吃饭的尝试。
孩子穿衣、穿鞋、简单收拾家务等等这些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让家长们代替和包办。
从表面上和眼前看,包办代替似乎对孩子有好处,节省了父母等侯的时间,但从长远看,对孩子却非常不利,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使孩子身心得不到锻炼,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过分控制:孩子的活动被限制在卧室和起居室内,或限于家长的身边,充其量不超过家长视力之所及。
孩子想到户外游戏或到邻居家找同龄人玩耍,总是不被允许。
这样,来自家庭以外的一切影响被切断。
即使外出,家长总是牵着孩子,绝不撒手。
不让孩子跟其他孩子接触和游戏,唯恐孩子受人欺侮和受到不良影响。
3、孩子被包办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使孩子失去自我,无法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观察社会。
你对孩子的包办才最令人担心家长读后感
你对孩子的包办才最令人担心家长读后感家长读后感1. 引言在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非常重视,而包办式教育也成为了家长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长们往往希望能够为他们铺平道路,为他们的未来谋取更好的发展。
但是,包办式教育往往令人感到担忧,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导致其缺乏独立性和创造力。
2. 包办式教育的定义包办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家长或者其他教育者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切都由家长或者教育者来安排和决定。
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不顾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而是一味地强调成绩和功利。
3. 包办式教育的危害对孩子来说,包办式教育可能会导致他们缺乏自我认知和主见,丧失探索和创造的天性。
他们可能会变得迷失在父母或教育者为他们设计的人生轨迹上,缺乏对自己未来发展的理解和规划。
4. 家长的焦虑许多家长之所以选择包办式教育,往往是出于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担忧。
他们希望通过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来确保孩子的成功。
然而,这种焦虑往往又会成为包办式教育的动力,让他们不断地为孩子铺路,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求和意愿。
5.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对包办式教育持谨慎态度。
我认为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为他们提供自由和探索的空间。
教育应该是一种引导和启发,而不是单向的注入和干预。
当家长们过度干预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时,往往会限制孩子的发展,导致其缺乏自主性和创造力。
我认为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给予更多的信任和尊重,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和发展。
6. 总结包办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应当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
家长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由和探索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真正快乐地成长,拥有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包办式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和争议。
在当今社会,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为孩子的学业成绩、社交能力、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而焦虑不已。
家庭教育中“教育外包”的表现、影响及其规避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ABC#D""$"% 作者简介但菲&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
育&家庭教育!黄昕&女&山东泰安人&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摘要在家长强烈的起跑线意识的催化下&"教育外包#在我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教育外包表现为教育责任的外包和情感 生活的外包&它不仅带来亲子关系的淡化)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父母教育责任的分化&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对 此&应从家长自身)社会以及家园合作三方面以规避目前"教育外包#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外包!父母缺位!科学育儿 中图分类号EF#F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GD@%%"4$!"#$%"%@"""#@"' HIJ获取1<<K'**;226;/2=?3L)*+,-.?M,*M1*3,N52?-;K2 !"#'#"?##GGD*L?3;;,?!"GD@%%"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家 长无暇顾及子女的教养问题&甚至出现"生而不养# 或"养而不教#的现象!与此同时&社会服务所带来的 精细化使得人们的生活逐渐"外包化#&由专业人士 提供的教育服务成了商业产品+#,&"教育外包#应运 而生("外包#原指商业中企业把不重要或自己不在 行的业务承包给其他企业&以实现资源优化)提高自 身经营效益+!,(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外包#就是指家 长把教育子女的某些义务委托给他人("教育外包# 其实是家长推卸教养责任的一种表现&家长把本应
家长包办事情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教育心得[范文大全]
家长包办事情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教育心得[范文大全]第一篇:家长包办事情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教育心得今天午餐时间,我来到了中班,发现浩浩小朋友餐盘里的大虾没吃,我走到浩浩跟前小声的问:“浩浩,你为什么不吃虾?”浩浩犹豫了一下,回答:“我不喜欢吃。
”我接着又问:“你在家吃过虾吗?”浩浩说:“吃过。
”“是谁帮你拨的虾皮?”“是姥姥。
”这时,我明白了浩浩为什么犹豫了一下来回答我“不喜欢吃”。
于是,我试着鼓励浩浩:“拨虾的时候你知道应该先拨哪吗?”浩浩说:“姥姥说,虾头上面有刺毛,容易扎手,应该先拨虾头。
”我说:“那你尝试过拨虾吗?”浩浩说:“没有。
”我说:“今天想试一下吗?”浩浩拿起了大虾,一边操作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先拨虾头,再拨虾皮,拨完虾皮还要把背部和腹部的虾线挑出来,那样才可以吃。
”说完,大口大口的吃着虾肉,高兴地说:“大虾真好吃。
”看着浩浩满脸的笑容,我也高兴地笑了。
“浩浩真的长大了,可以自己拨大虾了,做很多事情了,以后再也不用姥姥帮忙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老师们经常教育孩子们的,孩子们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回家以后怎么变了呢?回到活动室,刚才的一幕让我的心绪很乱,今天要是没有及时的介入,浩浩就会眼睁睁的看着大虾扔到了垃圾桶,我不仅想到,这种现象何时是个头。
现在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家长,样样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了,当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情时候,还没见孩子动手,家长就已经替他办了……这种现象真让人深思,不仅要提醒家长:您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你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孩子能力的增长需要依靠自身的探索和实践,即使失败,他会不止一次的重复、突破,期间认知能力得到发展,直到掌握本领。
出于心疼,家长忍不住包办,吃饭我来喂,衣服我来穿,书包我来背……孩子被父母的爱囚禁在一定范围内,一次次剥夺了成长锻炼的机会,阻碍了能力的发展,大脑缺少更多新鲜的刺激,四肢软弱无力,何来创造力?你扼杀孩子的意志力。
毁掉孩子第一招-包办
毁掉孩子第一招-包办▪你想让宝宝长大自闭、不愿和你沟通吗?!▪你想宝宝成人了还啃老、让老去的你一直养着吗?!▪你想宝宝长大了不回家、和你对着干吗?!▪……▪不想!不想!不想!▪可是▪你知道吗?当你总是说:▪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不要你操心,你管好学习就可以了!▪我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听?!▪你就是在造就那样一个长大成人的“宝宝”❗❗❗▪你以为你为孩子规避了所有的风险!让他安全快乐的成长!▪却不知“包办”毁了孩子一生!!▪这,不是他的问题▪这,是你的问题!家里你或者是其他人会不会经常这样说?1.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2.“不要碰那个,小心伤到!”3.“这不需要你操心,你管好学习就行了!”4.“听我的,别自己瞎弄!”5.“我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听?”6.“都说了不让你这样干!”是不是你会觉得你为孩子考虑的真周到,为了孩子好,把所有的危险都规避了?其实这是毁掉一个孩子最完美的方式-包办1.什么是包办?2.包办的危害是什么?3.为什么父母非要包办?4.如何走出包办的大坑PartI: 什么是包办?是不是给孩子喂饭是包办?不让孩子做家务是包办?是的,这些都是,但是如果认为这些就是包办的话就狭隘了。
包办分为两种:第一种类型是生活中的包办,称作“包办生活”。
有没有这些做法:不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让他们自己洗衣服做饭做家务,什么生活用品都帮他们准备好,甚至吃个水果还得削了皮递到手上?这种类型是不是特别容易察觉?你代替了他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包办。
大家看看《变形记》的刘思琦,分分钟刷新网友三观。
一个16岁的女孩子生活居然不能自理,姑姑帮她剪趾甲,妈妈帮她穿衣服袜子卷裤脚,就连吃饭都要阿姨喂。
第二种类型不易察觉,是思想上的包办,称“包办思想”,指的是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让孩子按照自己预先设定的路线去行动。
这些场景你们熟悉么?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理你了哈,我就说了你的想法行不通,你早听我的不就行了?这样你会吃亏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他们不停地劝阻孩子,让他们听他的。
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会有什么影响?孩子没主见还有什么影响?
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会有什么影响?孩子没主见还有什么影响?很多父母掌控欲非常的强,很喜欢包办孩子的所有一切,但是对于父母的这种做法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4.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父母替孩子包办个人事务会持续到孩子上大学。
受访者认为,父母不放开手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孩子缺乏主见(58.9%),孩子为人处事优柔寡断(55.5%),滋长孩子的懒惰和依赖性(51.0%)。
超三成受访者坦言身边父母包办孩子个人事务会持续到大学安徽合肥某公立高中高一教师宁笛(化名)坦言,即便在高中阶段,仍有些孩子缺乏独立意识,“有的孩子在学校犯了一些小错,就会推到家长身上,说家长没有提醒”。
家住安徽的46岁家庭主妇王颜(化名)说,她在女儿上大学前,从来没有让女儿自己叠过被子、换过床单,以至于她非常担心女儿去了大学会睡不好、照顾不好自己,“但和她视频后我发现,她都收拾得井井有条的,人也很精神”。
调查中,34.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的父母包办孩子个人事务,会持续到孩子上大学,23.5%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父母的这种做法持续到孩子上中学,其他情况依次是:持续到孩子工作和成家(18.0%),一直存在(15.0%),持续到孩子读研究生(5.4%),持续到孩子上小学(3.4%)。
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刘甜甜(化名)对记者说,她的父母在她初中时依然管得比较多,“学什么课外兴趣班、补习班,都是我爸妈给定。
我是走读生,在家住,衣服也是我妈给洗。
后来我高中寄宿了,开始慢慢自己打理生活起居,比如洗衣服、打热水等,现在我父母对我非常放心”。
河北唐山某公立幼儿园教师王宏艳(化名)坦言,她身边有不少家长处处为孩子打算,准备文具盒、削铅笔等小事也亲力亲为,总怕孩子做不好。
“我听说有名家长,孩子已经在外省上了大学。
因为担心孩子冬天冷,还为孩子寄送被褥”。
幼儿园包办代替[整理版]
关心孩子的成长,拒绝包办代替早期教育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婴幼儿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发展,由于儿童自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当放手让孩子在活动中发展。
一旦孩子能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那么,深藏在个体内部的各种潜力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年龄小,需要大人的照顾,但是照顾过度就很容易形成包办代替。
家长之所以包办代替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特别爱孩子以致缺乏理性,认为爱孩子就要为孩子做好一切,不要让孩子受委屈二是家长的养育习惯没有跟随孩子的发展而调整,仍然沿袭婴儿时期的养育方式,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给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三是包办代替比让孩子自己动手更加高效、利落、省事,否则孩子做得不好,家长还得为孩子收拾整理。
教师需要跟家长沟通包办代替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包办代替让孩子舒服,让家长省事;实际上,它是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温床”。
习惯了家长包办代替的孩子不但动手能力差,独立自理和抗挫折能力发展得缓慢,而且容易任性娇气。
总之,孩子的许多不良习惯和个性特点都是家长包办代替造成的。
包办代替是当前家长存在的最常见的教养误区,在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都广泛存在,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家长包办代替的不同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指导。
1. 在饮食上包办代替:吃流食、吃碎菜、吃烂饭,不用孩子动牙孩子都有一个从吃流食到半流食,再到主食的过程,而长期停留在只吃流食的孩子,容易导致只会吞咽、不会用牙齿咀嚼,这样不但吃饭容易噎着,而且不利于牙齿的发育,因为口腔里的酸性环境很容易滋生龋齿菌。
另外,因为咀嚼还能刺激大脑活动,所以不咀嚼的儿童其大脑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美国的一项医学研究发现,咀嚼少的儿童的智商普遍低于以耐咀嚼食物为主的儿童。
2. 在行动上包办代替:一出门就抱、就坐车,不用孩子动脚现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出行工具越来越便捷,于是不喜欢走路、出门就坐车的孩子不在少数,孩子行走跑跳的机会也因此大大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办代替的危害及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什么是重男轻女?从这位家长的立场上出发就是儿子比女儿重要,爱儿子胜过了爱女儿,因此,她不是那么在意女儿,让女儿承担了很多,同时对待女儿做到了信任而放手,女儿独立而上进。
她特别在意儿子,包办代替了儿子很多,对待儿子不放心不撒手,儿子不独立不上进。
这真的有些戏剧化!今天我借用这位妈妈的文章作为案例,通过姐姐与弟弟的对比,让大家从心底明白过度在意孩子,对孩子包办代替会给孩子一辈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绝大部分父母都知道包办代替不好,但很少有人能做到不包干代替,为什么?因为解决“包办代替”根本不是让孩子做做家务那么简单,要挖掘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这么多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有三个原因,其一,太在意孩子(爱的能力问题),因为太在意就会包办,认为包办代替就是爱孩子,认为无原则的付出就是爱孩子,因此每天围着孩子转从而对孩子包办代替;其二,价值观问题,心中就希望孩子好好学习,考大学,好工作能获得成功,这类家长就关注学习,认为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或者是孩子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可以不干,这样的孩子因为责任心缺乏,越大越学习不好,有一些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一直都很好,但他们最终可能成为自私和享乐的人。
第三,消极心态,因为在意孩子而且心态还比较消极,生活中总是“担心孩子”和“害怕孩子不优秀”,此类家长“心中总是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着不安、焦虑甚至恐惧”,因此就围着孩子转,慢慢形成了包办代替的教育模式。
也就是说,“包办代替”是黄叶子,深层次的原因或是家长爱的能力问题,或是家长价值观问题,或是家长消极心态问题,而解决这三个问题都没有特效药,都需要家长慢慢的修行自己,最终才能做到对孩子“信任、放心、放手不撒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包办代替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做到比知道要难得多!
这位妈妈学习的感受中,还有一件事让所有的妈妈们警醒,就是:“女人越来越像自己的妈!”这里说得不是长得像,而是人际关系、经营家庭,对待爱人和教育孩子诸多方面,妈妈就像一把电熨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很多自己的做事的方式方法烙在了孩子尤其是女儿的潜意识当中,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的潜意识支配着我们很多的观念和行为,即使我们知道那样做是错的,我们还会坚持的那样做,为什么?就是因为潜意识在作祟。
看看这家长对待自己的老公和儿子,像不像她妈妈对待自己的老公和儿子呢?这就是原生家庭对我们一生的影响,我常常给很多人说:“18岁之前我们无法选择家庭,因此18岁之前的我们的问题可以归结在父母身上,但18岁之后,我们离开了家庭,我们就绝不能怪罪父母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最起码父母还给了我们生命,这就足以让我们感恩他们一辈子,当我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了,我们就要靠自己的学习、反思和修行去修正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很难,但必须。
”
我越来越像我妈妈
今天我想写写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先谈谈我小时候的家庭背景以及父母对我的教育对我成人以后的影响。
我是姐弟两人,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两三次,从记事开始,我就帮助妈妈照顾弟弟,料理家务。
所谓的家庭教育几乎是我妈妈一人来完成,妈妈重男轻女,我又是姐姐,所以什么事情都是我来做,买菜,做饭,和妈妈到田里做农活,弟弟就是在家安然的享受。
(一定要感谢你妈妈重男轻女才成就了你!)在家里,我相当于半个家长。
所以到长大以后,妈妈特别依赖我,说我能干,做事让她放心。
而弟弟总是让妈妈不放心,妈妈总是担心他这个那个,总是觉得他不懂事。
结合老师的理论,回想当年妈妈就是对我放手不撒手,对弟弟就是总包办,总满足。
初中以后我考上了离家远的一所中专,离开家独立生活了三年,毕业后工作单位离家也比较远,平时都是住在厂里单身宿舍,只有休息的时候才能回家。
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强。
而弟弟成绩不好,只留在了农村的高中。
写到这里,我是不是应该感谢妈妈当年对我的放手与信任呢?(感谢你妈妈在不懂真爱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得对你正确的教育方式吧。
)我妈妈不但包办了弟弟的童年,甚至包办了弟弟结婚后的生活。
弟弟结婚后一直和父母住,(我们虽然住在农村,但是当时父母都有工作,家庭条件相对不错,农村地方宽敞,父母给弟弟置办了可观的房产,)妈妈总是担心周围的邻居说她给自己的儿媳罪受,于是什么事情也不让弟弟和媳妇做,她和我爸爸包办了,连侄子出生后的喂养都由我父母代替了(理由是弟媳妇没有奶水)。
结果现在是什么状况呢?我妈累死累活,累出病了,弟弟弟媳连一口像样的饭都不会做。
好在他们还有一份孝心,舍得给我妈钱看病。
但是我妈妈现在能悔晤过来吗?他对弟弟弟媳的爱是真爱还是溺爱呢?(中国有句老话“良家不出逆子”,因此并不是不懂爱的家长一定就教育出问题孩子,但包办代替的家长教育出的孩子一定是“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因为担当的少所以自我价值感低,因为从小到大独自拿主意做成功的事少所以成就感低。
)
再说说我妈的对我的负面影响。
由于父母长期两地分居,爸爸一人在外地,偶而回家还是贪玩(那时候爸爸还年轻,现在跟我妈很恩爱了)不会帮妈妈料理家务,就是妈妈累死了也不帮,于是妈妈就没玩没了的唠叨,爸爸被妈妈唠叨急了就会出手打妈妈。
我看不顺眼便会和妈妈一起和爸爸吵。
妈妈的脾气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结婚后,老公本来就爱玩,我也会唠叨,吵,吵,再唠叨。
看到的满眼都是老公的缺点。
总以为我对他父母好,对他儿子负责就对得起他了,发誓等儿子上了大学就离婚。
当着儿子的面和老公大吵大闹,对老公不尊重。
由于我在娘家是长女,所以结婚后也总想当老大,什么事情都不放心老公做,总是担心他做不好,对他极度不信任。
对于儿子的生活,我也是包办,就像当年我妈包办我弟弟一样。
现在虽然儿子的成绩很好,但是生活方面真的不敢恭维,出去夏令营把脏衣服带回来给我洗,在家几乎没主动帮父母做过家务,偶尔才能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
孩子说话的风格也和我一样,总是带刺。
开始我还不明白孩子怎么这样和我们说话,以为是受同学影响。
学习了老师的观念以后,才发现,原来孩子就是一面镜子,镜子是公平的,你自己是什么样子,里面的成像就是什么样子。
孩子身上的所有不就是父母的影射吗?(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一般情况下,女人年龄越大越像自己的母亲,如果你对你母亲的很多做法不满意的话,那你一定要通过学习来改变原生家庭尤其是母亲对你的影响。
)
老师说过,你要是不改变自己,将来你自己的婆媳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我一下子清醒了。
老师也是在说我呀,女人不好,害人家三代。
自从听到这些话我就下定决心不要和老公离婚了。
因为我知道,我一旦离婚,我儿子再怎么优秀,将来是不会找到好媳妇的,人家对方家长会质疑,你的父母为什么要离婚呢?这不是害人三代是什么?何况父母离异后的孩子有几人能优秀呢?
孩子都是好孩子,老公都是好老公,如果你觉得不好,首先请检查自己的不足。
当你眼里是珍珠的时候,你自己就是一颗珍珠;当你眼里是垃圾的时候,你自己就是一堆垃圾。
你是愿意做珍珠还是愿意当垃圾?不要企图改变任何人,只
关注自己改变了多少。
当你自己变成蝴蝶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关注你这只蝴蝶,然后会为了适应你而改变自身。
凤凰涅槃,注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痛并快乐的滋味会是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