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8)及答案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8)及答案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8)及答案
1.单层螺旋扫描方式中,如准直宽度为10mm,螺距0.5,床速是:螺距=床速/宽度
A. 2.5mm/每圈
B. 4mm/每圈
C. 5mm/每圈
D. 10mm/每圈
E. 20mm/每圈
正确答案:C
2.下述关于显示矩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像素的尺寸与重建视野无关
B.显示像素越小,影像越锐利
C. 显示器的矩阵是可变的
D. 显示野不变,增加矩阵,像素变大
E. 接受器分辨率应小于固有分辨率
正确答案:B
3.CT的成像方式是
A. 反射成像
B. 直接透射成像
C. 散射成像
D. 数字重建成像
E. 荧光作用成像
正确答案:D
4.关于CT准直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位于X线管前方
B.指示照射野范围
C. 可减少散射线
D. 用于决定X线束厚度
E. 单螺旋CT机可决定层厚
正确答案:B
5.CT成像过程中将X线信号转换为可见光的是
A. 光电倍增管
B. A/D转换器
C. 准直器
D. 滤过器
E. 闪烁晶体
正确答案:E
6.可增强影像边缘锐利度的方法是。

CT成像技术模拟题7

CT成像技术模拟题7

CT成像技术模拟题71. 关于CT发明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奖项中,错误的是A.1972年4月,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在北美放射年会上宣读了关于CT的第一篇论文,宣布了CT的诞生B.CT的发明人是亨斯菲尔德(江南博哥)教授C.亨斯菲尔德于1972年获得McRobert奖D.亨斯菲尔德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E.与亨斯菲尔德一起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是考迈克正确答案:A[解析] 1972年4月,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一起,在英国放射学研究院年会宣读了关于CT的第一篇论文;同年11月,在芝加哥北美放射年会也宣读了他们的论文,并向全世界宣布了CT的诞生。

2. CT的应用范围不包括A.CT用于工业、农业等方面B.CT检查不能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器官C.CT可做穿刺活检检查D.CT可帮助制订放射治疗计划和放疗效果评价E.CT可做定量计算工作正确答案:B[解析] CT检查几乎可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器官。

3. CT的优点不包括A.CT得到的图像层厚准确,无层面以外结构干扰B.CT得到的图像清晰,密度分辨力高C.可做定量分析D.可做图像后处理E.可做穿刺活检检查正确答案:E[解析] 做穿刺活检定位引导是CT在临床的一个应用,并非其优点。

4. 关于CT图像缺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间分辨力约30LP/mmB.CT的定位诊断常常容易漏诊1cm的病灶C.CT密度分辨力高D.CT图像只反映解剖学方面的情况E.CT图像没有反映脏器功能和生化方面的资料正确答案:B[解析] CT的定位诊断常常容易漏诊1cm的病灶。

5. 关于各代CT机结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第一代CT机为旋转-平移扫描方式B.第二代CT机为旋转-平移扫描方式C.第三代CT机为旋转-旋转扫描方式D.第四代CT机的扫描方式只有球管的旋转E.第五代CT机扫描机架是连续、单向的旋转正确答案:E[解析] 第五代CT机又称电子束CT,没有球管的旋转。

放射医学技术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放射医学技术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放射医学技术考试模拟题(附答案)1、 CT成像,不适于颅脑增强扫描的病种是A、感染性病变B、寄生虫病C、急性卒中D、脑白质病E、肿瘤答案:C2、下列关于体层摄影的说法,错误的是A、曝光角越大,体层厚度越小B、曝光角越大,体层厚度越大C、利用人体不动,X线管、胶片反向运动的原理D、体层厚度与曝光角有关E、体层摄影中的体层面是指支点所在并与胶片平行的平面答案:B3、下列各组织对X线的衰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骨脂肪肌肉空气B、空气脂肪肌肉骨C、骨肌肉脂肪空气D、空气肌肉脂肪骨E、骨肌肉空气脂肪答案:C4、关于胸部左前斜位标准影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心脏大血管于胸椎右侧显影B、下腔静脉影在心影后方显示C、胸主动脉全部展现,边缘清晰D、胸部周边肺纹理能追踪到E、肺尖显示清楚答案:B5、观察额窦病变最宜选用A、柯氏位Caldwell'sB、瓦氏位Water'sC、瑞氏位Rhees'sD、斯氏位Stenever'sE、劳氏位Law's6、胸部侧位标准影像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脏、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影像明了B、照片中无组织遮盖部呈漆黑C、两侧肺尖充分显示并重合良好D、第四胸椎以下椎体清晰可见E、能连续追踪到颈部至气管分叉的气管影像答案:C7、关于鞍区CT扫描后处理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B、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C、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D、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高窗位,并适当缩小窗宽E、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答案:D8、神经根型颈椎病.摄影体位应是A、颈椎过屈位B、颈椎过伸位C、颈椎双斜位D、下颈上胸正侧位E、颈椎开口位答案:C9、主要用于颅脑大面积血管病变的是A、3D-PC-MRAB、2D-TOF-MRAC、3D-TOF-MRAD、2D-PC-MRAE、3D-CE-MRA答案:E10、属于综合评价中诊断学要求的内容是A、显示组织的细微结构B、锐利度C、成像技术条件D、对比度E、低剂量11、内耳道扩大为两侧内耳道宽径相差大于A、5mmB、6mmC、4mmD、7mmE、2mm答案:E12、CT检查中,与图像左右标注正确与否无关的是A、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B、头先进或足先进C、横断或冠状扫描D、床进或床出E、仰卧位或俯卧位答案:D13、肘关节侧位摄影,叙述错误的是A、掌面与台面垂直B、肩部与肘部平齐C、肘关节弯曲呈90°D、尺侧靠近台而E、五指紧贴台面答案:E14、有关盲肠的叙述,错误的是A、阑尾称为盲肠B、盲肠在大肠中最短C、回盲瓣口以下的大肠称盲肠D、盲肠位于右髂窝部E、盲肠在大肠中最宽答案:A15、产生散射线量最小的是A、被照体组织密度大B、被照体面积大C、被照体体积大D、被照体含气量大E、被照体厚度大16、大肠中无结肠袋而存在半月皱襞的是A、横结肠B、降结肠C、直肠D、升结肠E、盲肠答案:C17、旋转阳极X线管的代表容量是指三相六脉冲整流中,多少曝光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A、0.5sB、1.0sC、0.05sD、0.8sE、0.1s答案:E18、不发生脑膜瘤的部位是()A、桥小脑角区B、幕切迹C、侧脑室外侧白质区D、大脑镰旁E、大脑凸面答案:C19、 CT成像的物理基础是A、X射线的吸收衰减B、计算机图像重建C、像素的分布与大小D、原始扫描数据的比值E、图像的灰度和矩阵大小答案:A20、铅当量的单位是A、mPbB、mmPbC、cmPbD、nmPb答案:B21、不产生栅切割效应的是A、X线中心与栅平面侧向倾角B、聚焦栅反置C、X线中心线与栅平面顺向(顺铅条向)倾角D、焦点/胶片距小于栅焦距E、焦点/胶片距大于栅焦距答案:C22、X线照片影像的要素不包括()A、感光度B、颗粒度C、对比度D、密度E、锐利度答案:A23、专用于诊断股骨头后脱位的摄影体位是A、汤氏位B、瑞氏位C、梅氏位D、谢氏位E、斯氏位答案:D24、识别胸部横断结构肺动脉杈的特征表现为A、军刀鞘样B、高脚杯状C、三叶草形D、倒三角形E、S行答案:C25、透视利用X线的()A、荧光作用B、电离作用C、感光作用D、穿透作用E、生物作用答案:A26、喉部CT检查时常采用瓦氏呼吸,不采用发“咿”声的原因是A、由于声带震动会产生运动伪影B、由于平卧时发“咿”声较困难C、由于发“咿”声检查效果不好D、由于发“咿”声的方法已淘汰E、由于发“咿”声时男女效果不同答案:A27、不能由CT机传输的是A、轴位扫描图像B、三维重组图像C、病人的信息D、扫描参数信息E、射线衰减信号答案:E28、四肢扫描,区分CT图像左右的操作是A、双侧对比摆位B、包括邻近关节C、包括软组织D、采用连续扫描法E、输入注释标记答案:E29、伸膝关节的肌肉主要是A、股四头肌B、股二头肌C、半腱肌D、缝匠肌E、半膜肌答案:A30、MR成像层厚增大后,不会带来的影响是A、产生部分容积效应B、会缩短TR时间C、分辨率降低D、采集层数可减少E、信噪比提高答案:B31、有关胸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左、右胸膜相互连通B、胸膜是一薄层浆膜C、胸膜分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D、脏层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E、脏层与壁层二胸膜间构成胸膜腔答案:A32、关于上皮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B、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C、上皮组织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但无血管和淋巴D、上皮组织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血管和淋巴E、上皮组织由密集排列的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答案:D33、适当的X线量可改善照片对比度,是因为把组织的密度值移到了胶片特性曲线的()A、反转部B、顶点C、趾部D、直线部E、肩部答案:D34、人体基本组织分成四类,不包括A、上皮组织B、肌组织C、骨组织D、结缔组织E、神经组织答案:C35、耳由下列哪三项组成A、外耳、中耳、内耳B、外耳、中耳、乳突C、外耳、咽鼓管、内耳D、外耳、外耳道、内耳E、外耳、鼓膜、内耳答案:A36、摄影专用机X线管采用的散热方式是A、管套内冷水循环散热B、密封管套,自然散热C、密封管套,风扇散热D、管套内油流动散热E、闭路油循环风冷散热答案:B37、下列关于滤线栅使用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滤线栅置于焦点和被照体之间B、X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的中心C、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与栅焦距相等D、原射线投射方向与滤线栅铅条排列间隙平行E、原发X线与滤线栅铅条平行答案:A38、照片密度与管电压n次方成正比,n=4对应的管电压是()A、120kvB、100kvC、80kvD、40kvE、60kv答案:D39、激光热成像胶片的乳剂层不包括A、疏水性组合体B、有机银盐C、热显影剂D、溴化银E、明胶答案:E40、图像质量可以与传统的卤化银照相纸相媲美的彩喷照片相纸是A、不防水照片纸B、RC相纸C、膨润型相纸D、彩喷胶片E、铸涂型相纸答案:B41、照片影像局部出现模糊,原因可能是A、屏/片密着不良B、摄影时间过长C、摄影时球管震动D、摄影时肢体移动E、摄影时暗盒移动答案:A42、关于输尿管的三个狭窄的描叙错误的是A、第三个狭窄位于越过小骨盆的入口处B、第二个狭窄位于越过髂血管处C、第二个狭窄位于越过小骨盆的入口处D、第一个狭窄位于肾盂与输尿管相移行处E、第三个狭窄位于膀胱壁内答案:A43、关于快速自旋回波的叙述.错误的是A、FSE比SE减少了人体的射频能量累积B、成像速度比SE快C、一次激发可以采集K空间的几行D、两个90°脉冲之间的时间为TRE、简称FSE答案:A44、因病理因素.需要增加曝光条件的是A、急性骨髓炎B、骨结核C、溶骨性骨病D、骨质疏松E、成骨性骨病答案:E45、最早应用于CT检查的部位是A、胸部B、四肢C、脊柱D、头颅E、腹部答案:D46、下述用于CT图像合适的窗位组合是A、软组织0~60,肌肉增强60~150,肺-300~-750B、软组织30~80,肌肉增强60~150,肺-300~-750C、软组织0~60,肌肉增强40~80,肺-300~-750D、软组织0~60,肌肉增强60~150,肺-500~-800E、软组织30~80,肌肉增强40~80,肺-300~-750 答案:A47、手洗显影液水面下降或出现疲劳时,补救的方法是A、延长显影时间B、加入清水C、追加新鲜的原液D、补允陈旧显影液E、追加特别配制的补充液答案:E48、在滤线栅表面上,平均1平方厘米中铅的体积称A、栅比B、栅密度C、栅焦距D、铅容积E、滤线栅因子答案:D49、听小骨位所在的解剖部位是A、半规管B、内听道C、前庭D、鼓室E、耳蜗答案:D50、关节的基本结构是A、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B、关节面、关节囊、半月板C、关节面、关节腔、韧带D、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唇E、关节腔、关节囊、关节软骨答案:A51、颅底凹陷症,标准摄影体位是A、颅底侧位B、上颈椎颅侧位C、颅底颌顶位D、颅底顶颌位E、头颅汤氏位答案:B52、公式f=t0/t所表示的是()A、增感率B、透光率C、阻光率D、放大率E、吸收率答案:A53、阴性对比剂不符合A、吸收X线量多B、比重小C、密度低D、在照片影像上显示为黑E、原子序数低答案:A54、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A、颞上回后部B、颞横回C、额上回D、颞上回下部E、海马旁回答案:A55、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A、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B、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C、血液依赖吸引力而回流D、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E、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答案:E56、乳腺摄影X线机功率一般为A、5KWB、2KWC、4KWD、3KWE、1KW答案:A57、与湿式激光打印机相比,干式打印机最大的特点是A、操作简单B、成本低廉C、打印速度快D、图像质量稳定E、无废液排放答案:E58、关于X线摄影条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摄影距离选择必须使模糊值≤O.2mmB、容许的最大管电流下选择摄影时间C、摄影距离对影像的半影有影响D、骨骼摄影距离为100~120cmE、管电流可根据摄影体位任意选择答案:E59、下述对图像存储和通讯系统(PACS)理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PACS是CT操作台与工作站之间的图像传送B、各种成像设备图像的传送、存储、查询和提取C、成像设备之间的图像传送不需要网络传输协议D、CT图像传输到激光相机,属于PACS的一种类型E、PACS主要管理住院病人的病史、用药和收费信息答案:B60、对后颅脑区病变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为A、MRIB、心电图C、CTD、X线平片E、超声答案:A61、对怀疑急性脑出血的患者,最好的检查方法是A、X线B、MRIC、CTD、DSAE、ECT答案:C62、CT成像中常采用的扫描方式是A、冠状位B、矢状位C、横断轴位和冠状位D、横断轴位和矢状位E、冠状位和矢状位答案:C63、CRT彩色显示器有几个阴极A、1B、2C、3D、4E、5答案:C64、提高细小血管DSA的信号强度,最可取的方式是A、增加曝光量B、增加碘浓度C、增加管电压D、增加显示野E、增加管电流答案:B65、属于小肠部分的是A、回肠B、直肠C、盲肠D、阑尾E、结肠答案:A66、关于膀胱三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膀胱底的内面,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B、膀胱底的内面,两侧输精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C、膀胱后壁,两输尿管口和输精管口之间的区域D、膀胱后壁,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E、膀胱底的内面,前列腺的中央部答案:A67、对“WS”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威纳频谱英文的缩写B、是测量照片颗粒性的一种方法C、在影像学中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D、可分析出形成X线照片斑点原因及所占比例E、空间频率增加,量子斑点与照片斑点比例均增加答案:E68、下列病变中,适用深呼气曝光的是A、肺癌B、肺脓肿C、肺结核D、肺大疱E、肺炎答案:D69、下列不是PACS基础的是()A、网络基础B、计算机技术C、数字加密技术D、数字成像技术E、数字图像显示技术答案:C70、有关焦点分辨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X线管焦点大。

CT成像技术 试题1

CT成像技术 试题1

CT成像技术-11、关于CT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1972年4月B.由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共同发明C.在英国EMI公司实验研究中心D.由亨斯菲尔德发明E.1979年亨斯菲尔德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2、以下哪一项不是CT在医学领域的应用A.医学影像诊断B.放射治疗计划的制订C.放射治疗后疗效的评估D.医学影像定量分析E.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3、关于CT对比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组织密度对比度增加B.可观察病灶与血管的关系C.反映出病灶的血供情况D.使组织空间对比度增加E.可观察血管本身的解剖结构4、与X线摄影相比较,CT图像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是 A.密度分辨力B.空间分辨力C.图像清晰度D.计算机处理情况E.计算机存档情况5、与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无关的因素是A.探测器灵敏度高B.探测器接收效率高C.图像可进行窗宽、窗位的调节D.CT的X线束通过了严格的准直E.病灶密度越高则CT值越大6、关于CT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间分辨率高B.定位准确无误C.定性准确可靠D.较多反映病灶的解剖结构E.较多反映器官功能状况7、硬件具有电子枪和偏转线圈属于哪一代CTA.第一代CT机B.第二代CT机C.第三代CT机D.第四代CT机E.第五代CT机8、螺旋CT是从哪一代CT发展起来的A.第一代CT机B.第二代CT机C.第三代CT机D.第四代CT机E.第五代CT机9、关于CT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5年首次出现螺旋扫描方式B.1989年滑环技术运用在CT机上C.1992年双层螺旋CT问世D.2003年首台双源CT问世E.2005年320层CT问世10、关于CT发展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速度快、层数多B.覆盖范围广C.分辨力高D.计算机处理快E.X线剂量越来越大11、关于CT透视扫描机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连续扫描、连续成像的CT装置B.临床主要用来经皮穿刺活检C.采用内插算法,以去除检查床移动伪影D.采用60°数据替代方法重建图像E.剂量控制主要采用床下球管和专用的X线滤过器12、关于电子束CT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子束CT没有球管装置B.具有容积扫描模式C.计算机系统允许三种格式:2562、3602、5122D.探测器采用气体探测器E.可做运动器官成像,如心脏冠状动脉成像13、关于移动式CT扫描机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普通CT的硬件装置B.可采用普通单相交流电源C.具有螺旋扫描模式,故属于螺旋CTD.X线球管是低功率的E.专为危重患者和术中检查需要设计14、与普通CT相比较,关于微型CT扫描仪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球管的焦点、输出功率较小B.扫描野较小C.空间分辨力较低D.扫描时间相对较长E.采用平板探测器15、关于双源螺旋CT扫描仪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套采集系统置于同一个框架内B.单个球管最大功率达80kWC.两套采集系统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D.双能量成像时,必须两套采集系统同时工作E.两套采集系统不能分别调节16、双源螺旋CT的双能量扫描,其意义不包括A.心脏冠状动脉成像B.骨骼和血管直接减影C.某些组织特征性识别D.识别人体的体液成分E.结石成分的鉴别17、目前较先进的CT机已不采用的是A.固体探测器B.高热容量球管C.低压滑环技术D.高频发生器E.气体探测器18、多层螺旋CT对X线球管的要求,最关键的是A.外形尺寸B.射线衰减程度C.X线球管的功率D.X线球管的热容量和散热率E.X线球管的材料19、关于CT扫描仪准直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两个准直器,分别置于受检者前后B.可调节CT扫描的层厚C.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D.改善CT图像质量E.可调节CT扫描的层距20、CT滤线器的作用是A.使X线变成能量分布相对均匀的硬性线束 B.减少受检者的X线辐射剂量C.优化射线的能谱D.吸收低能的X射线E.减少散射线21、CT扫描机的后准直器位于A.探测器前B.探测器后C.X线球管窗口前D.X线球管右侧E.X线球管左侧22、关于多排CT机前准直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X线球管窗口B.主要控制受检者的辐射剂量C.主要控制扫描准直厚度D.由固定的可调节的几组叶片组成E.尽可能远离X线球管23、关于探测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探测器接收X线辐射,动态范围越大越好 B.转换效率越高越好C.响应时间越长越好D.稳定性越高越好E.余辉越短越好24、CT装置中,扫描床精度误差不允许超过A.0.25mmB.0.5mmC.0.75mmD.1mmE.1.5mm25、高压滑环技术与低压滑环技术的共同点是A.通过导电刷和滑环接触导电B.易产生高压噪音C.发生器均装在旋转的机架上D.通过滑环传递的电压达上万伏E.要求体积小、功率大的高频发生器26、关于阵列处理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不与主计算机相连B.可以单独工作C.自动做图像重建处理D.阵列处理机工作时,则计算机不工作E.阵列处理机把数据结果传到主机时,则主机会暂停自己的工作27、CT成像的基本理论来源于A.HoundsfieldB.RadonC.AmbroseD.傅立叶E.Kalender28、CT成像的基本过程是A.X线球管—人体—探测器—计算机—显示器B.X线球管—人体—滤过器—计算机—显示器C.X线球管—探测器—人体—计算机—显示器D.X线球管—人体—滤过器—探测器—显示器E.X线球管—人体—探测器—计算机—胶片29、根据CT工作原理,X线穿过人体后首先被接收的器件是A.计算机B.阵列处理机C.探测器D.磁盘E.照相机30、X线穿过均匀物质时,其强度的衰减方式是A.对数关系B.指数关系C.线性关系D.无任何关系E.曲线关系31、X线穿过均匀物质时,与衰减无关的因素是A.物质的衰减系数B.X线通过的距离C.X线射入的强度D.通过物体的厚度E.物体的面积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线球管与探测器是一个精确的准直系统B.X线球管产生的射线是经过有效滤过的C.射线束的宽度是根据层厚大小设置,严格准直的D.探测器接受的射线是经过衰减的E.探测器接收的信号直接传给计算机处理33、下列哪项不是CT扫描使用较高千伏(120~140kV)的主要原因 A.减少光子能的吸收衰减系数B.减低骨骼与软组织之间的对比度C.增加穿透力,使探测器能够接收到较高的光子流D.增加探测器接受的光子量E.可增加探测器的响应系数34、根据CT值的定义公式,空气的CT值为A.-700HUB.-800HUC.-900HUD.-1000HUE.-1100HU35、脂肪组织的CT值是A.60~100HUB.20~60HUC.0~20HUD.-70~-120HUE.小于-200HU36、关于CT值的概念,正确的是A.CT值反映了物质的密度B.反映了物质内水的成分C.是物质密度的绝对值D.不同的机器产生的CT值不同E.根据CT值可以对病变作出定性诊断37、下列CT值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A.骨密质>凝血>血液>水>空气B.骨密质>钙化>脑灰质>水>脑白质C.钙化>凝血>血液>脂肪>水D.钙化>血液>凝血>脂肪>水>空气E.钙化>骨密质>脑白质>血液>空气38、关于CT图像像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像素是扫描野和矩阵的比值B.实际工作中改变扫描野则可以改变像素的大小C.每一个像素可以用CT值表示D.扫描野越大则像素越多,故扫描野越大越好E.在CT图像中一般CT值较低的像素被转化为黑色39、关于窗宽、窗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窗口技术即为在限定范围内显示感兴趣区信息的方法 B.宽窗宽通常是用于组织密度差别较大的部位C.窄窗宽是显示组织密度差别较小的部位D.双窗是一种普通的非线性窗E.当窗宽确定时,窗位越高则图像越黑40、关于窗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窗宽规定了图像显示的CT值范围B.调节窗宽大小可改变图像中组织的密度对比C.组织CT值超过窗宽上限时为白色D.缩小窗宽使图像对比度降低E.通常窗宽增加其灰阶数增加,包含的CT值也增加41、关于窗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窗位相当于显示组织结构的平均CT值B.窗位规定所显示组织结构的CT值范围C.不同机器的窗位值不同D.窗位与所显示的组织结构的CT值无关E.通常窗位不会影响图像的亮度42、有关像素和体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像素实际上是体素在CT图像上的表现B.体素是CT扫描的基本成像单位C.体素是一个三维概念D.像素的多少与图像的质量成反比E.CT图像的基本成像单位称为像素43、关于矩阵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个横竖方式排列的二维阵列B.在相同大小的采集面积中,矩阵越大像素数也就越多 C.矩阵越大,像素越少,重建后图像分辨率越高D.矩阵越大,像素越多,重建后图像分辨率越高E.显示矩阵往往是大于或等于图像的采集矩阵44、关于像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像素就是体素B.像素与体素之间没有关系C.能被CT扫描的最小单元为像素D.像素是一个三维概念E.像素大小与图像的分辨力高低成正比45、关于重建和重组的描述,错误的是A.重建的图像总是横断位B.重建的图像可以是冠状位或矢状位C.重组的图像可以是冠状位或矢状位D.重组不涉及原始数据E.重组是在重建图像的基础上形成的46、下列哪项不是CT高分辨力滤波函数的特点A.强化边缘、轮廓B.增强对比C.提高分辨力D.增加图像噪声E.减少图像噪声47、在非螺旋和单层螺旋扫描时,决定层厚的是A.准直器宽度B.X线硬度C.X线强度D.X线剂量E.X线的衰减48、关于螺距的定义,正确的是A.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和探测器排数的比值B.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和层距的比值C.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和层数的比值D.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和层厚或全部射线束宽度的比值 E.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和扫描所用时间的比值49、关于螺旋CT扫描重建增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建增量与扫描层厚相同B.重建增量必须小于扫描层厚C.重建增量与扫描范围有关D.重建增量等于重建图像长轴方向的距离E.重建增量等于螺距50、关于时间分辨力的描述,错误的是A.时间分辨力就是扫描设备产生一幅图像的时间B.时间分辨力是指扫描机架旋转一周的时间C.是影像设备的性能参数之一D.时间分辨力越高,临床运用的适应性越广E.多层螺旋CT中与扫描覆盖范围和重建方式有关5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螺旋CT扫描中层厚敏感曲线(SSP)增宽,则下列错误的叙述是A.图像噪声降低B.图像对比度增加C.图像Z轴方向的空间分辨力增加D.图像实际层厚比设置层厚增加E.图像部分容积效应增加52、非螺旋CT理想的SSP曲线接近A.矩形B.正方形C.菱形D.铃形E.扇形53、下列哪项不是部分容积效应所产生的A.部分容积均化B.部分容积伪影C.两种或更多的组织CT值的平均D.头部横断面扫描时,颞部出现的条纹状伪影E.肺部冠状位重组时,出现阶梯状膈肌现象54、与螺旋CT的扫描覆盖率无关的是A.探测器阵列的宽度B.扫描机架旋转一周的速度C.所扫描器官的大小D.扫描所用的时间E.螺距55、下列哪项不是螺旋CT的灌注参数A.注射流率B.组织血容量C.平均通过时间D.组织血流量E.灌注量56、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双扇区重建是A.不同心动周期、相同相位的2个90°或120°扫描数据合并重建B.相同心动周期和相位的2个90°或120°扫描数据合并重建C.采用180°或240°扫描数据重建D.采用不同心动周期、相同相位的4个60°扫描数据合并重建E.不同心动周期和不同相位的2个90°或120°扫描数据合并重建57、不能提高扫描图像纵向分辨力的是A.增加检查床的移动速度B.减小螺距C.共轭采集D.飞焦点采集E.减小采集层厚58、共轭采集重建和飞焦点采集重建的共同目的是A.提高横向X方向的分辨力B.提高横向Y方向的分辨力C.提高纵向Z方向的分辨力D.提高高密度分辨力E.提高低密度分辨力59、各向同性是指A.X轴方向空间分辨力高B.Y轴方向空间分辨力高C.Z轴方向空间分辨力高D.X、Y轴方向空间分辨力相同E.X、Y、Z轴方向空间分辨力相同60、与非螺旋CT相比,螺旋CT扫描必经的步骤是A.球管和探测器系统启动加速B.球管曝光采集数据C.球管和探测器系统减速停止D.检查床移动到下一个检查层面E.根据需要做不同层间距和层厚的图像重建61、与非螺旋CT扫描比较,单层螺旋CT扫描的缺点是 A.层厚敏感曲线增宽B.容积扫描不会遗漏病灶C.扫描速度快,使对比剂用量减少D.可任意的回顾性重建E.提高了三维重组图像的质量62、下列哪项不是多层螺旋CT的显著优势A.扫描速度更快B.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力C.提高了射线的利用率D.扩大了CT扫描的临床应用范围E.单层X线辐射剂量增加63、关于螺旋CT扫描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缩短扫描时间C.减少受检者接受X线剂量D.容积扫描E.减少图像的运动伪影64、关于CT常规扫描的描述,错误的是A.正确的定位B.必要的记录C.四肢检查必须双侧D.必要时体外标记E.注射对比剂65、关于CT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人工的方法将对比剂注入体内B.可口服对比剂C.扫描条件与平扫相同D.增强CT可观察血管E.增强时,血液内的碘含量明显升高66、关于放大扫描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兴趣区做较薄层距、层厚的扫描B.扫描时影像放大C.缩小感兴趣区的扫描野D.后处理时图像放大E.观察影像时图像放大67、CT拍片时需要放大的是A.图像模糊不清的层面B.需重点观察有病变的层面C.图像分辨率不够的层面D.图像噪声较大的层面E.观察部位有伪影重叠的层面68、下列哪项不是高分辨力CT扫描的基本要求 A.高千伏B.高毫安C.1~2mm的薄层D.高分辨力重建图像E.大范围扫描69、高分辨力CT扫描的主要优点是A.图像边缘模糊B.密度分辨力相对较高C.噪声较小E.扫描覆盖范围广70、心脏成像数据采集最关键的是A.空间分辨力B.时间分辨力C.密度分辨力D.横向分辨力E.纵向分辨力71、关于CT图像后处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像评价处理包括CT值、大小、距离等测量B.二维重组包括多平面重组和曲面重组C.多平面重组属于三维图像重组,但显示为二维D.三维重组包括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阴影显示和容积再现技术 E.CT仿真内窥镜属于三维图像重组72、关于CT图像后处理术语搭配的描述,错误的是A.CPR-曲面重组B.CTVE-CT仿真内窥镜C.MPR-多平面重组D.VRT-容积再现技术E.MIP-最小密度投影73、关于表面阴影显示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维效果好B.显示物体内部结构C.对于距离、体积等测量准确D.可实行三维图像操作E.仿真效果好74、CT扫描图像显示上下位置偏移的原因是A.受检者左右摆位偏离B.机架倾角太大C.床面升降时水平定位不当D.床面进出定位不当E.扫描野选择过大75、CT扫描不需采用薄层扫描的是A.喉部B.肺部C.甲状腺D.肾上腺E.浸润性病变76、CT增强扫描前受检者应禁食A.1hB.4hC.8hD.12hE.24h77、颅脑扫描一般需做增强扫描的是A.脑外伤B.脑出血C.脑脓肿D.脑梗死E.颅内异物78、颅脑横断位平扫,对前、中、后颅凹显示最理想的基线是A.听眶线B.听眉线C.听眦线D.听鼻线E.听口线79、CT轴位图像上,关于鞍上池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以是六角形B.可以是五角形C.可以是四角形D.周围为Willis血管环E.前中部可见视交叉80、鞍上池前方是A.额叶B.眶回C.直回D.顶叶E.颞叶81、以听眉线进行颅脑CT扫描时,不在第三层见到的组织结构是 A.第三脑室和侧脑室B.额叶、枕叶及小脑C.基底节D.内囊、外囊E.Willis血管环82、关于Willis血管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前、中、后动脉起始部参与构成B.前交通动脉沟通左、右颈内动脉系的血管C.后交通动脉沟通颈内动脉系和椎动脉系血管D.常见构成为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E.位于颅底、视交叉上方,围绕蝶鞍83、常有对称性钙化的脑部组织结构是A.松果体B.丘脑C.四叠体池D.脉络丛E.第三脑室84、通常使用较宽窗宽显示的部位是A.鼻和鼻窦B.眼眶C.内耳D.鼻咽E.颧骨85、喉部CT扫描特有的注意事项是A.头颅固定B.平静呼吸下扫描C.不做吞咽动作D.摘掉颈部饰物E.连续发“依”音86、眼眶部非螺旋CT扫描时,层厚、层距的要求是A.1mmB.3mmC.5mmD.8mmE.10mm87、颅脑扫描不适合做增强扫描的是A.传染性病变B.急性脑卒中C.脑白质病D.脑肿瘤E.脑脓肿88、可直接进行颅脑增强扫描的是A.急性脑血栓B.急性脑出血C.脑肿瘤术后随访复查D.脑外伤E.脑先天发育畸形89、不需要进行CT扫描的是A.眼部外伤B.眶内异物C.近视眼D.眼的先天性疾病E.眼球及眶内肿瘤90、鼻和鼻窦CT扫描参数的选择,错误的是A.层厚5mmB.层距5mmC.采用小视野D.观察薄骨是否破坏,改用薄层扫描E.超薄层扫描时,需降低毫安91、关于颅底破裂孔的叙述,错误的是A.枕骨、蝶骨和颞骨岩锥共同围成B.呈三角形C.前内方是卵圆孔D.后外方是棘孔E.鼻咽癌常破坏此处骨质,以矢状位显示最佳92、鼻咽层面较难见到的组织结构是A.下鼻甲B.鼻泪管C.咽鼓管咽口D.翼突E.咽隐窝93、鼻窦中开口较高的是A.上颌窦B.蝶窦C.额窦D.筛窦后组群E.筛窦前、中组群94、下列颈部组织CT值最高的是A.颈部肌肉B.甲状腺C.甲状旁腺D.颈部淋巴结E.颈总动脉95、正常情况下,颈部CT增强扫描不被强化的是A.甲状腺B.颈总动脉C.颈静脉D.淋巴结E.甲状旁腺96、进行胸部CT检查时,要求受检者双手上举抱头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受检者双手碰到机架B.避免因手臂而造成伪影C.受检者舒适D.减少辐射E.配合呼吸运动,减少运动伪影97、腹部CT检查时,口服稀释阳性对比剂的目的是A.能使被观察部位与胃肠道区分开B.观察肝胆消化液的分泌功能C.观察肝胆内病变是否引起胃肠道阻塞D.保护胃黏膜不受辐射损伤E.观察胃肠道的吸收功能98、在CT扫描哪个部位前需要大量饮水A.肝、胆B.肺C.肾脏D.胰腺E.盆腔99、在CT横断位图像上,精囊腺呈A.圆形B.“八”字形C.三角形D.“V”字形E.“Y”字形100、CT横断位图像上,前列腺位于A.直肠后方B.膀胱前方C.直肠和膀胱之间D.前列腺静脉丛前方E.尿道前方答案:1、BCT的发明人是亨斯菲尔德教授。

CT扫描专业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

CT扫描专业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

CT扫描专业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CT扫描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1CT的发明者是()A. CormackB. AmbroseC. HounsfieldD. LedleyE.Roentgen2第一台CT扫描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A.1971年9月B.1971年10月C.1972年4月D.1974年11月E. 1979年8月3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大大扩大的根本原因是()A.病人接受X线量少B.密度分辨率高C.空间分辨率高D.显示的范围大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4CT扫描的优点不包括()A.真正的断面图像B.密度分辨率高C.可作定量分析D.极限分辨率高E.图像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5关于CT机的工作原理,错误的叙述是()A.利用窄束X线穿透被检部位B.X线穿透被检部位时,其强度呈负指数关系衰减C.透过被检体的X线被探测器接收直接成像D.A/D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E.计算机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重建图像6CT设备硬件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扫描机架系统B.扫描检查床C.X线及数据收集系统D.计算机及阵列处理机E.自动洗片机7扫描时,探测器不动,只有球管旋转的CT机属于()A.第一代CT机B.第二代CT机C.第三代CT机D.第四代CT机E.第五代CT机8关于CT机的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正确的叙述是()A.重建的矩阵越大,所需的重建时间越短B.CT机扫描机架孔径越小越好C.硬磁盘容量大小决定着对图像数据的存储量D.探测器的数目越多,扫描时间越长E.X线球管的热容量越小越好9CT机房的设计与布局不必考虑的要求是()A.能充分发挥CT机各部件的功能B.使日常工作便于进行C.选择避风向阳的房间D.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E.射线的严格防护10CT机房和计算机房的适宜温度为()A.15℃~25℃B.16℃~22℃C.18℃~22℃D.18℃~26℃E.18℃~26℃11CT机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A.20%以下B.20%~35%C.40%~65%D.70%~80%E.80%以上12关于CT机安装与调试,错误的叙述是()A.CT机的安装首先必须注意开箱检查B.各部件的放置应事先安排,尽量一次到位C.要检查电源电压、频率、功率是否符合设备的要求D.CT机的调试工作基本上都由硬件来完成E.水模测试主要是测试照射野范围内射线剂量的均匀一致性和CT 值的准确性13正确的对比度分辨率的概念是()A.对比度分辨率就是影像的对比度B.对比度分辨率就是空间分辨率C.单位长度内能观察到的线对数D.能分辨最低密度差别的能力E.对于物体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14关于CT的空间分辨率,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在高对比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B.可通过选择不同的褶积滤波器而改变C.由X线束的几何尺寸所决定D.高于普通X线检查的空间分辨率E.受到探测器的大小、采样间隔等因素的限制15CT图像中的伪影是指()A.被检体内不存在的假像B.被检体以外物质的影像C.图像中不正常的解剖影像D.图像中密度过高或过低的影像E.影片中图像的变形16关于CT机中的矩阵,错误的说法是()A.纵横二维排列的单位容积和象素B.实际上是衰减系数的矩阵C.在相同采样野里,矩阵越大,有效野越大D.在相同采样野里,矩阵越大,图像质量越高E.在相同采样野里,矩阵越大,计算机工作量大17关于象素的正确理解是()A.象素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B.象素是体积元的略语C.象素是三维的概念D.象素又称为体素E.在相同采样野里,矩阵越大,象素点越少18显示器所表现的亮度信号的等级差别称为()A.CT值标度B.灰阶C.窗宽D.窗位E.矩阵19关于X线线吸收衰减系数μ,错误的叙述是()A.X线穿过人体某一部位时,其强度按指数规律吸收衰减B.X线衰减系数与物质的原子序数和密度有关C.X线衰减系数与物质的厚度有关D.X线衰减系数与CT扫描的时间有关E.X线衰减系数与CT扫描时所采用的能量大小有关20关于CT值,错误的叙述是()A.CT值是Hounsfield定义的新的衰减系数的标度B.Hounsfield将空气至致密骨之间的X线衰减系数的变化划为2000个单位C.人们为了纪念亨氏的不朽功绩,将这种新的标度单位命名为H(Hounsfield)D.国际上也规定了以H为CT值的单位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统一单位E.空气的CT值为0HU,骨密质的CT值为2000HU21关于人体组织CT值的比较,下列错误的是()A.骨密质>钙质B.血液<凝血C.脑白质<脑灰质D.血液>水E.脂肪>水22钙质的CT值是()A.60HUB.40HUC.0HUD.-100HUE.-1000HU23CT值定标为 0 的组织是()A.空气B.脂肪C.水D.骨E.脑组织24关于CT扫描投影数据重建图像,错误的叙述是()A.CT图像的形成方式是数据重建B.对采集到的数字数据要通过复杂运算求得各坐标点的μ值后再重建出图像C.不同的扫描方式将引起图像重建方法的某些改变D.不同的重建方法,重建后的图像质量不一样E.迭代法是目前CT图像重建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25在投影数据重建CT图像的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直接反投影法B.迭代法C.二维傅立叶变换重建法D.空间滤波反投影法E.褶积反投影法26不是褶积反投影法的特点的项()A.无需进行傅立叶变换B.重建速度快C.重建图像质量高D.比其它变换复杂E.目前应用最广泛27不包括在CT机采样系统内的部件是()A.扫描机架B.探测器C.X射线管D.数模转换器(D/A)E.模数转换器(A/D)28属于采样系统的关键部件是()A.电子计算机B.模数转换器C.图像显示器D.探测器E.多辐照相机29关于CT机使用的X射线管,错误的叙述是()A.与一般X线机使用的X线管结构基本相同B.有固定阳极X线管和旋转阳极X线管两种C.安装时固定阳极X线管的长轴与探测器垂直D.固定阳极X线管主要用于单束和多束形扫描机中E.旋转阳极X线管主要用于扇束旋转扫描机中30探测器的作用是()A.探测病人位置是否准确B.接收X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C.探测扫描时有无散射线D.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E.将微弱的电流进行放大31关于CT机内X射线探测器必备性能,错误的叙述是()A.体积大,灵敏度高B.对X射线能量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C.对较大范围的X射线强度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及均匀性D.残光少且恢复常态的时间快E.工作性能稳定,有良好的再现性且使用寿命长32固体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是()A.相邻的探测器之间存在有缝隙B.有较高的光子转换效率C.晶体发光后余晖较长D.整个阵列中的各个探测器不易做得完全一致E.对X射线的不感应区较大33与固体探测器相比,不是气体探测器的优点的是()A.光子转换效率高B.几何利用率高C.总剂量效率约在50%~70%D.各个电离室相互联通E.有较好的一致性34关于准直器的作用,错误的叙述是()A.大幅度减少散射线的干扰B.决定扫描层的厚度C.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D.提高图像质量E.决定象素的长和宽35关于楔形补偿器(或称滤过器)的作用,错误的叙述是()A.吸收低能量X射线B.优化射线的能谱C.减少病人的X射线剂量D.使滤过后的X射线束成为软射线束E.使滤过后的X射线束能量分布均匀36A/D转换器的作用是()A.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B.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C.实现软射线到硬射线的转换D.存储图像及故障诊断软件E.以上都不是37计算机接受外界信息必须经过()A.运算放大器B.A/D转换器C.D/A转换器D.积分器E.脉冲发生器38关于CT机的X线发生器,错误的叙述是()A.对高压的稳定性要求很高B.需采用高精度的反馈稳压措施C.高压发生器有连续式和脉冲式之分D.连续式主要用于第三代CT机E.脉冲式应用于产生CT扫描机上的脉冲X线39存储图像和保存系统操作及故障诊断软件的部件是()A.磁盘机B.磁带机C.视频显示系统D.运算放大器E.A/D转换器40主控计算机完成执行的功能不包括()A.控制和监视扫描过程,并将扫描输入数据送入存储器B.CT值的校正和输入数据的扩展,即进行插值处理C.图像重建的程序控制D.自动洗片机的程序控制E.故障诊断及分析41CT扫描机中实现人机对话的系统是()A.扫描系统B.图像处理系统C.视频显示系统D.电视组件系统E.软盘系统42操作台视频显示系统的组成中不包括()A.字符显示器及调节器B.窗口处理的电子线路C.视频控制器D.视频接口E.键盘43关于CT扫描检查床,错误的叙述是()A.把被检部位正确的固定在X线束射来的位置上B.不仅能作病人轴位向CT检查,而且还具有倾斜功能C.移动精度要求高,绝对误差不允许超过+0.5cmD.还有一种附加机构可使检查床作左右运动E.有的检查床配有冠状位头托架、坐位架及腰部扫描垫等44体位确定后,扫描各层面准确与否主要取决于()A.扫描机架B.准直器C.高压发生器D.操作台E.扫描检查床45关于阴极射线管(CRT)型多辐照相机,错误的叙述是()A.阴极射线管把视频信号转换为图像信号B.图像信号显示在视频监视器屏幕上C.屏幕上的图像经透镜系统聚焦后投影到CT胶片上使其感光D.多辐照相机的视频监视器与主机监视器同步E.多幅图像经一次曝光可全部完成46关于激光型多辐照相机,错误的叙述是()A.用激光束扫描监视器上的图像,再通过光镜折射成像B.激光束直接投射到胶片上,防止伪影,分辨率高,成像效果好C.机内装有硬磁盘作为图像缓冲,可进行连续打印D.功能多,幅式可多样化选择,可自编幅式程序E.可多机输入,效率高,联机并网均可47氦氖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波长为()A.530nmB.633nmC.670nmD.820nmE.830nm48关于多辐照相机胶片的选择,错误的叙述是()A.不同的照相机必须选择相匹配的胶片B.CRT型照相机选用的CT胶片可在红色安全灯下启封C.氦氖激光相机只能使用氦氖胶片D.红外二极管激光相机只能使用红外胶片E.氦氖胶片和红外胶片可在红色安全灯下启封49能将CT图像直接影印在白纸上的设备是()A.小型打印机B.干式激光打印机C.CT图像拷贝机D.CRT多辐照相机E.以上都不是50CT机中软件的最主要的功能是()A.将收集到的投影资料进行图像重建B.控制X线剂量C.采集扫描数据D.进行故障诊断E.三维图像重建51对基本功能软件的概念的正确理解是()A.各型CT机均具备的功能软件B.CT机的扫描功能软件C.CT机的诊断功能软件D.D/CT机的图像处理功能软件E.CT机的故障诊断功能软件52不属于CT机特殊功能软件的是()A.动态扫描功能软件B.故障诊断功能软件C.三维图像重建功能软件D.定量骨密度测定功能软件E.目标扫描功能软件53CT扫描成像基本步骤不包括()A.产生X线B.采集数据C.重建图像D.图像后处理E显示图像54对X线光子的转换效率高而余晖时间长的探测器闪烁晶体是()A.碘化钠B.氟化钙C.碘化铋D.锗酸铋E.以上都不是55优点较多、应用较广的CT机探测器闪烁晶体是()A.碘化钠B.氟化钙C.碘化铋D.锗酸铋E.以上都不是56图像重建之前的数字数据处理项目不包括()A.减除空气值B.修正零点漂移值C.收集数据D.线性化处理E.正常化处理57CT机中用于进行减除空气值和修正零点漂移值的部件是()A.积分器B.对数器C.褶积器D.反投影器E. A/D微处理器58对数字数据的线性化处理是指()A.对X线的线束硬化效应进行校正B.对空气值进行减除C.对零点漂移值进行修正D.对扫描数据的总和进行检验和校正E.对处理好的数字数据再进行褶积处理59高压滑环技术与低压滑环技术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通过炭刷和滑环的接触导电B.易产生高压噪音C.高压发生器装在扫描架内D.通过滑环转递的电压达上万伏E.以上都是60滑环式CT扫描机与传统CT机比较,改变的是()A.X线曝光方式B.数据采集方式C.图像重建方式D.图像显示方式E.常规运动方式61间断式CT扫描与螺旋式CT扫描的相同点是()A.X线管连续旋转B.连续产生X线C.连续取样D.曝光时连续动床E.以上都不是62常规CT扫描与螺旋CT扫描的本质区别在于()A.扫描时间B.球管运动C.数据采集D.图像重建E.图像信息63关于螺距,错误的叙述是()A.螺距是螺旋CT扫描方式产生的新的成像参数之一B.螺距的定义是床速与层厚的比值C.螺旋CT扫描若螺距等于零时与常规CT扫描相同D.增加螺距使探测器接收的射线量增加并使图像的质量提高E.螺距等于0.5时,层厚数据的获取一般采用2周机架的旋转及扫描64关于螺旋CT扫描的重建间隔,错误的叙述是()A.重建间隔就是常规CT扫描的层间隔B.定义为被重建的相邻两层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C.重建间隔并非是常规CT扫描层厚的概念D.对原始数据的回顾性重建可采用任意间隔E.重建间隔大小的选择与图像的质量无关65关于螺旋CT扫描的图像重建方法,错误的叙述是()A.原始数据的内插方式是螺旋CT扫描成像的关键B.线性内插方法的效果好、易使用C.线性内插方法有全扫描、不完全扫描、内插半扫描和外插半扫描等等D.全扫描法是3600收集原始投影数据E.不完全扫描法是最简单的内插算法66在临床应用中,螺旋CT检查效果不如常规CT的部位是()A.胸部B.腹部C. CTAD.头部E.以上都不是67与常规CT扫描相比,不属于螺旋CT扫描优点的是()A.整个器官或一个部位一次屏息下的容积扫描,不会产生病灶的遗漏B.单位时间内扫描速度的提高,使造影剂的利用率提高C.层厚响应曲线增宽,使纵向分辨率改变D.可任意地回顾性重建,无层间隔大小的约束和重建次数的限制E.容积扫描,提高了多方位和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68与常规CT扫描相比,螺旋CT扫描的最大优点是()A.扫描速度快B.连续旋转C.X线管容量大D.为容积扫描E.存储容量大69与检查效果密切相关的CT检查前工作是()A.仔细阅读申请单B.划价交费C.预约登记D.编写索引E.交待准备工作70防止产生图像伪影的准备工作是()A.换鞋入室B.碘过敏试验C.去除金属饰物D.带齐检查结果E.扫描前4小时禁食71与图像左右正确标注无关的项目是()A.头先进或足先进B.仰卧位或俯卧位C.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D.床进或床出E.以上都不是72适合于危重或不易配合的病人扫描的最佳选择是()A.一般扫描B.快速连续扫描C.重叠扫描D.目标扫描E.放大扫描73图像显示技术中,应用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是()A.窗口技术B.放大技术C.黑白反转技术D.三维图像重建技术E.图像方向旋转技术74关于重组图像技术,错误的叙述是()A.重组图像与图像重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B.重组图像是利用计算机将各个不同层面的象素重新排列的技术C.重组图像是将已有的各层面中的有关显示数据取出来,重新组合为新的层面图像D.最常用的重组图像是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E.重组的图像质量优于直接重建的图像质量75CT图像的测量原则不包括()A.测量CT值应目标明确,在最有代表性显示最佳的层面中测量B.正常与异常组织应同时测量比较C.平扫与增强后测量,最好在同一平面的两个图像上测量D.大小测量要在病变形态范围显示最大最清楚的层面上测量E.测量面积大小,必须同时测量体积76X线球管围绕人体左右轴旋转的扫描方式称为()A.横断扫描B.冠状位扫描C.矢状位扫描D.正位定位扫描E.侧位定位扫描77关于增强扫描,错误的叙述是()A.注入造影剂后进行的CT扫描称增强扫描B.增强就是增加组织之间对X线的吸收差C.增强扫描的实质是加大X线照射量的扫描D.增强后形成的图像对比度增加E.增强扫描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78注入造影剂后,初期增强效应比较明显的器官是()A.肝B.胆C.肾D.胰E.脾79血管内造影剂浓度高且维持时间长的造影剂注射方法是()A.点滴灌注法B.团注法C.滴注~大量快注法D.大量快注~滴注法E.多次大剂量急速注射法80关于特殊CT造影增强法,错误的叙述是()A.脑池造影CT,造影剂可分为阳性非离子性水溶性碘造影剂及阴性造影剂空气B.脑室造影CT,是脑室注入造影剂后6 h进行CT扫描C.关节造影CT,多用于肩关节和膝关节D.脊髓造影CT,要在造影剂注入4~6 h之后再行CT扫描E.以上都是错误的81关于CT检查的辐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A.在同样的照射条件下,CT检查比普通X线检查的辐射线量少B.CT检查所用的X线穿透性小,吸收量大C.CT检查使用的探测器对X线能量损失大D.CT机X线管的滤过要求没有普通X线管高E.以上都是错误的82关于CT检查的防护,错误的叙述是()A.CT检查比较安全,但不等于没有损伤B.X线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是造成损伤的根本原因C.生物效应分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两种D.随机效应存在着剂量的阈值E.要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83在CT检查的防护措施中,与病人的防护无关的是()A.辐射实践的正当化B.CT检查的最优化C.受检者指导水平D.CT机本身的固有防护E.机房设计的固有防护84颅脑CT平扫的适应证不包括()A.颅内出血B.脑血管畸形C.脑梗塞D.脑萎缩E.先天性无脑85表示听眉线的英语缩写是()A. RBLB. EMLC. OMLD. SMLE. TBL86眼及眶部CT扫描的适应证不包括()A.屈光不正B.眼部外伤C.眼眶内异物D.眼球及眼眶的肿瘤E.眼的先天性疾病87眼及眶部CT扫描的最佳方式为()A.横扫+矢状扫B.横扫+冠状扫C.横扫+薄层扫D.横扫+增强E.横扫+重叠扫88颞骨扫描常规检查方式是()A.横断面扫描B.冠状面扫描C.矢状面扫描D.横断面+冠状面扫描E.横断面+矢状面扫描89关于上颌窦CT扫描技术,错误的叙述是()A.上颌窦常规平扫,一般不做增强B.上颌窦癌特征是窦腔内软组织肿物合并骨质破坏C.上颌窦癌对上颌窦后壁破坏率高达96%D.颅底有骨质破坏时,按颅脑扫描参数进行颅脑扫描E.上颌窦CT图像显示采用骨窗90咽部常规扫描中,要求病人做到()A.吸气后屏气B.呼气后屏气C.平静呼吸状态D.发“衣”音状态E.鼓气状态91关于喉部CT扫描,错误的叙述是()A.主要用于检查喉部恶性肿瘤B.扫描时要求病人做吞咽动作C.在侧位定位片上确定扫描范围及基线D.喉部只能进行横断扫描E.图像显示一般用软组织窗,必要时用骨窗92层厚层距为1.5~2.0mm连续扫描,上下范围约3cm,该参数适用于()A.腮腺扫描B.喉部扫描C.颞颌关节扫描D.上颌窦扫描E.鼻咽部扫描93胸部CT扫描时,需采用俯卧位的情况是()A.肺癌的分期诊断B.观察肺内肿物形态C.测量肺内病变大小D.了解胸水流动性E.观察肺弥漫性病变94关于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的特点,错误的叙述是()A.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率B.完全可替代常规CTC.与肺功能检查有更好的相关性D.扫描层多、层薄、条件大E.扫描时不需造影增强95肺HRCT扫描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中,与降低噪声有关的是()A.全身CT扫描机,其固有空间分辨率<0.5mmB.扫描层厚为1~1.5mm的超薄层扫描C.使用高kV和高mAsD.应用512×512矩阵,采集、保留原始数据E.图像重建使用高分辨率算法96腹部CT扫描患者的准备工作中,与图像的清晰度有关的是()A.禁食B.胃肠道清洁C.口服1~2%泛影葡胺500mlD.呼吸屏气训练E.碘过敏试验97CT图像的质量参数不包括()A.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B.噪声与伪影C.部分容积效应D.周围间隙现象E.扫描视野98关于CT扫描技术参数,错误的叙述是()A.X线剂量增加,使图像噪声加大,图像质量下降B.层面厚度是影响图像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C.显示野可以根据欲观察的范围而改变其大小D.过滤函数是能改变图像重建算法的数字软件过滤器E.过滤函数有标准数学演算、软组织数学演算、骨细节数学演算三种演算方法99关于窗技术,错误的叙述是()A.根据诊断需要调节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的调节技术B.窗技术包括窗宽、窗位的选择C.窗宽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的CT值的范围D.窗位指窗宽上、下限CT值的平均数E.如窗位和窗宽均调节至80,显示CT值的范围是80~160100关于CT图像放大技术,错误的叙述是()A.几何放大技术应用在采集数据阶段B.变域图像放大技术应用在图像重建阶段C.宏观图像放大技术常用于扫描后对细微结构图像的再重建处理D.内插图像放大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内插处理过程E.以上都是错误的CT扫描技术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C2.A3.B4.D5.C6.E7.D8.C9.C10.C11.C12.D13.D14.D15.A16.C17.A18.B19.D20.E 21.E22.A 23.C24.E25.E26.D27.D28.B29.C30.B31.A32.B33.A34.E35.D36.A37.B38.D39.A40.D 41.C42.B43.C44.E45.E46.A47.B48.E49.C50.A 51.A52.B53.D54.A55.D56.C57.E58.A59.A60.E 61.A62.E63.D64.A65.E66.D67.C68.D69.E70.C 71.D72.B73.A74.E75.E76.C77.C78.C79.D80.E 81.A82.D83.E84.B85.B86.A87.B88.D89.E90.C 91.B92.C93.D94.B95.C96.D97.E98.A99.E100.E。

医学影像技术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模拟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像素的叙述:①构成CT图像的最小体积单元;②层面厚度大小;③像素也即像元;④像素是二维概念;⑤像素是构成CT图像的最小单元。

正确的理解是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②③④E、③④⑤正确答案:E2.与X线CT相比,MRI检查显示占绝对优势的病变部位为A、头颅病变B、半月板病变C、肺部病变D、肝脏病变E、骨关节病变正确答案:B3.X线摄影中,消除散射线的最好方法是A、使用滤线栅B、固有铝板滤过C、增加被检部位至IP的距离D、减小曝光条件E、缩小照射野正确答案:A4.下列哪种情况可造成纵隔向健侧移位A、肺不张B、中心型肺癌C、大量胸腔积液D、一侧肺纤维化E、胸膜粘连正确答案:C5.在MRI检查中,成像速度最快的方法是A、SE序列B、FSE序列C、GRE序列D、IR序列E、EPI序列正确答案:E6.下列关于阴性对比剂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穿透X线量多B、原子序数低C、组织密度低D、吸收X线量少E、比重较大正确答案:E7.有关矩阵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矩阵决定图像的像素大小和数目B、矩阵是构成图像的像素阵列C、矩阵相同,FOV小,像素小D、矩阵大小应适应诊断图像细节的显示E、矩阵大,表示像素大,图像分辨率高正确答案:E8.某医院放射科行普通X线拍片,一段时间的照片灰雾较多,图像质量较差,分析其原因,下列哪一项因素是不正确的A、加装了滤线栅B、使用了劣质增感屏C、显影和定影的时间掌握不准确D、散射线没有过滤E、曝光时间过长正确答案:A9.T1值是指90°脉冲后,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何种程度的时间A、0.73B、0.63C、0.37D、0.36E、0.99正确答案:B10.颅脑CT检查前准备工作不包括A、做好屏气训练工作B、必要时给予药物镇静C、向患者交待检查须知D、要求受检者摘掉金属饰物E、要求受检者体位保持不动正确答案:A11.在SE序列中,90°射频脉冲的目的是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正确答案:C12.与X线吸收衰减系数无关的是A、物质的厚度B、物质的密度C、扫描所采用能量大小D、扫描的时间E、物质的原子序数正确答案:D13.对乳腺癌的控制策略有A、早期检出B、早期诊断C、早期治疗D、以上都正确E、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D14.将射线能量转换为可供记录的电信号的装置是A、滤过器B、探测器C、准直器D、A/D转换器E、显示器正确答案:B15.进行前列腺MRI检查时,冠状位定位的正确方法为A、以冠状面作为定位像,定位线平行于前列腺长轴B、以横状面作为定位像,定位线垂直于前列腺长轴C、以矢状面作为定位像,定位线平行于前列腺长轴D、以矢状面作为定位像,定位线垂直于前列腺长轴E、以横状面作为定位像,定位线平行于前列腺长轴正确答案:C16.管电压超过下列哪项值时,应使用滤线器摄影A、60kVB、80kVC、90kVD、70kVE、50kV正确答案:A17.CR系统中,直接记录X线信息的载体是A、胶片B、磁盘C、平板探测器D、荧光屏E、IP板正确答案:E18.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相邻两个180°复相位脉冲之间的时间是A、回波时间B、重复时间C、回波间隔时间D、反转时间E、有效回波时间正确答案:C19.乳腺摄影中的X线接收装置IR有A、IPB、FPDC、屏-片系统D、直接光子计数技术用的硅硼板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E20.SE序列相位重聚是指A、90°脉冲激励时B、90°脉冲激励后C、180°脉冲激励时D、使离散相位又一致E、横向宏观磁化矢量变小正确答案:D21.进行腹部MRI检查时常运用呼吸门控技术,对于呼吸的要求是A、随意呼吸B、均匀而较缓慢呼吸C、急促呼吸D、深呼吸E、无特殊要求正确答案:B22.适宜做活检穿刺的CT检查方法是A、定位扫描B、动态扫描C、CT透视D、多期扫描E、CT血管造影正确答案:C23.与磁共振相比,CT的优势是A、对钙化及骨质结构敏感B、直接多平面成像C、对比剂安全性高D、化学位移成像E、对含水组织结构敏感正确答案:A24.提高信噪比可通过A、降低信号的强度和提高噪声的强度B、保持信号强度不变.提高噪声强度C、提高信号的强度和降低噪声的强度D、保持噪声强度不变,降低信号强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5.脉冲序列是由一系列参数构成的,其初级参数不包括A、TEB、TRC、NEXD、SNRE、翻转角正确答案:D26.肾动脉CTA,注射速度,注射剂量A、4~5ml/s,80~100mlB、4~6ml/s,80~100mlC、4~7ml/s,80~100mlD、4~5ml/s,60~100mlE、4~5ml/s,70~100ml正确答案:A27.关于阴性对比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属阳性对比剂B、氧气比空气更容易获取C、原子序数低D、CO2不如空气使用安全E、空气有产生气体栓塞的危险正确答案:C28.盆腔CT检查前一晚口服泻药或当日检查前h清洁灌肠A、1B、2C、3D、4E、5正确答案:A29.胸部平扫层厚应选择B、2~5mmC、5~10mmD、10~15mm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30.关于四肢急诊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处坠落致使下肢(股骨干.胫腓骨)骨折,加摄骨盆正位B、骨折后的肢体外固定装置,摄影时必须拆除C、常规摄取正.侧位,侧位摄影采用水平侧位摄影D、交通伤所受到的暴力较大,应注意传导性骨折的可能性E、关节部位的检查,应显示关节面和关节间隙正确答案:B31.耳部冠状面扫描描述正确的是A、仰卧或俯卧B、扫描层面平行于下颌骨升支后缘C、从外耳道前壁扫描至乙状窦前壁D、层距.层厚均为1~2mmE、以上都是正确的正确答案:E32.亚急性出血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期的MR表现是A、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B、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C、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E、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正确答案:B33.脊髓病变首选那种影像学检查方法A、CTC、X线D、DSAE、MRI正确答案:E34.静脉尿路造影第一张照片的摄片时机为A、对比剂注射完毕约20分钟B、对比剂注射完毕约3分钟C、对比剂注射完毕约25分钟D、对比剂注射完毕约15分钟E、对比剂注射完毕约7分钟正确答案:E35.对可疑胆道结石的患者行上腹部CT扫描可采取A、增强扫描B、动态扫描C、扫描前口服阴性对比剂D、扫描前口服泛影葡胺E、增强后作延迟扫描正确答案:C36.在进行眼眶MRI检查时需注意A、闭眼,保持眼球静止不动B、睁开眼睛C、屏气D、深呼吸E、眨眼正确答案:A37.颅骨内板局限性弧形凹陷区形成原因是A、脑膜中动脉压迹B、珠网膜粒压迹C、板障静脉压迹D、脑回压迹E、脑静脉窦压迹正确答案:D38.泌尿系水成像(MRU)扫描技术,错误的是A、在病变处加做横断位水成像B、扫描层厚3~4mmC、包括范围上自肾上极,下至输尿管上段D、使用呼吸门控E、使用脂肪抑制技术正确答案:C39.C3-C7颈椎前后位摄影错误的是A、观察C3-C7颈椎正位影像B、一般取前后位C、使听鼻线垂直探测器中心D、中心线向头倾10°角E、中心线射入点在环状软骨正确答案:E40.造影前不需做肠道清洁准备的是A、膀胱造影B、静脉肾盂造影C、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DSAD、输卵管造影E、膝关节充气造影正确答案:E41.脑CT灌注成像(CTP)技术参数有A、50ml碘对比剂,注射速度3~7ml/sB、管电压80~120kV,管电流200mA,1s/层C、层厚5~10mm,共扫描40~50层,总扫描时间40~45sD、在后处理工作站利用专用软件计算出各灌注参数值并可形成彩色功能图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42.不适宜做CT检查的脏器是A、肺脏B、肝脏C、脾脏D、肾脏E、小肠正确答案:E43.与图像显示上下位置偏移有关的操作是A、扫描机架倾角过大B、床面升降调节有误C、病人摆位左右偏移D、扫描野选择有误E、床面进出调节有误正确答案:B44.膝关节侧位体位设计时,要求下肢屈膝的角度是A、105°~115°角B、145°~165°角C、120°~135°角D、85°~95°角E、65°~75°角正确答案:C45.ERCP的中文全称是A、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B、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C、口服药物胆道造影D、T型管胆道造影E、胃镜胆囊造影正确答案:A46.胸部平扫的适应证包括A、胸部血管性疾病B、胸部肿瘤性病变C、肺部间质性病变D、肺部急、慢性炎症E、肺部小结节病变正确答案:D47.进行膝关节MRI检查时,线圈中心应对准A、髌骨下缘B、胫骨结节C、髌骨上缘D、腘窝E、髌骨正确答案:A48.做食管双重造影术前准备时应禁食A、6小时以上B、4小时以上C、8小时以上D、3小时以上E、5小时以上正确答案:A49.乳腺摄影中,青春期期间的摄影电压为多少A、32~40B、28~32C、25~30D、28~34正确答案:E50.不属于CT常规扫描程序的是A、输入患者资料B、设计扫描方案C、摆扫描体位D、扫描前定位E、完成扫描正确答案:B51.食管医用硫酸钡造影检查的禁忌症不包括A、腹痛患者,立位腹腔透视肠管中可见多个气液平面者B、进行性吞咽困难的患者C、可疑有食管—气管瘘患者D、急性上消化道出血E、急腹症患者,立位腹腔透视膈肌下可见游离性气体者正确答案:B52.在常规SE脉冲序列中,180°RF的目的是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正确答案:D53.下列对于MRI检查技术的发展描述错误的是A、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Purcell及斯坦福大学的Bloch分别独立地发现磁共振现象并可接收到核子自旋的电信号。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6)及答案
1.不属于颅脑增强扫描的适应证是:D
A.颅内组织密度异常
B.颅内有占位表现
C.脑血管畸形
D.急性脑血肿
E.鞍区、小脑桥脑角及后颅凹的病灶
2.下列影响CT图像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A A.调整窗宽、窗位
B.按照解剖顺序拍片
C.必要的放大或缩小组合
D.必要的测量技术
E.图像边框黑白的选择
3.CT检查眼部疾病的优点,不包括:E
A.可清晰、准确显示眶壁骨质结构
B.可清晰、准确显示眶内组织结构
C.可清晰、准确显示眼球内部结构
D.可清晰、准确显示邻近组织结构
E.可清晰、准确显示2mm金属异物
4.眼部轴位扫描与颅脑轴位扫描的相同点是:C A.扫描层厚
B.扫描层间距
C.扫描体位
D.扫描范围
E.扫描视野
5.视神经扫描的最佳基准线是:A
A.听眦线
B.听眶线
C.听眉线
D.听鼻线
E.冠状线
6.对眼球要求固定不动最严格的是:D
A.眼部外伤骨折
B.眶内占位性病变
C.眶内血管瘤
D.球内小异物
E.视神经孔病变。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2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2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21.有关矩阵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 矩阵是构成图像的像素阵列B. 矩阵决定图像的像素大小和数目C. 矩阵相同,FOV小,像素小D. 矩阵大,表示像素大,图像分辨率高E. 矩阵大小应适应诊断图像细节的显示正确答案:D2.关于像素的概念,正确的是A. 像素是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B. 像素大小与扫描野成反比C. 像素大小与矩阵成正比D. 像素与体素无任何关系E. 像素是一个三维概念正确答案:A3。

下列关于重建时间的概念,错误的是A. 重建成一幅图像所需的时间B. 重建时间与计算机性能有关C. 矩阵越大,重建时间越长D. 重建时间与减少运动伪影有关E. 多层CT图像重建速度可达6幅/秒以上正确答案:D4.下列关于重建间隔的概念,错误的是A. 重建间隔即为重建的相邻两层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B. 当重建间隔小于重建层厚时,采集数据将被重复利用C. 当重建间隔大于重建层厚时,部分采集数据将被丢失D. 采用较小的重建间隔,可以获得好的图像质量E. MPR图像质量主要决定于重建间隔,与采集层厚设置无关正确答案:E5.关于周围间隙现象的概念,错误的是A. 是由于射线衰减吸收差引起的图像失真和CT值改变B. 密度不同的物体交界处,密度高的物体边缘CT 值小C. 当密度差别小的组织相邻时,其交界处影像较为清楚D. 同一层厚内垂直方向同时包含两种相邻密度不同的组织E. 周围间隙现象实质上也是一种部分容积效应正确答案:C6.下述疾病中,CT作为首选检查方法的是A. 微腺瘤B. 转移瘤C. 脑外伤D. 结核瘤E. 脑梗塞正确答案:C7.关于CT扫描胸部体表定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胸骨切迹平面:相当于第三胸椎平面B. 胸锁关节平面:相当于第二胸椎平面C. 主动脉弓平面:相当于第四胸椎下缘平面D. 左肺动脉平面:相当于第六胸椎下缘平面E. 心室层面:相当于第八胸椎平面正确答案:E8.关于CTA成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 SSD、MIP常用于各种CTA的成像B. 必要时应作冠状面三维图像重组C. 颅内动脉CTA重建间隔为1mmD. 冠状动脉CTA应作容积再现成像(VR)E. 横断面扫描按高分辨算法重建图像正确答案:E9.喉部横断面CT扫描的呼吸要求是A. 自然呼吸B. 深吸气屏气C. 深呼气屏气D. 瓦氏呼吸E. 腹式呼吸正确答案:D10.纵隔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A. X线胸片B. X线透视C. CTD. MRE. B超正确答案:C11.等式I=I0e-μd中,表示入射射线强度的是A. IB. I0C. eD. μE. d正确答案:B12.表现为全黑的CT值限界为A. 大于+140HUB. 大于+100HUC. 小于-100HUD. 小于-40HUE. 小于-60HU正确答案:E13.下列中与重建时间无关的是A. 检查效率B. 运动伪影C. 内存容量D. 重建图像矩阵E. 阵列处理器速度正确答案:B14.CT值测量时,同一扫描层面,不同CT值的组织被平均计算,这种现象被称为A. CT值同化B. CT值的衰减C. 部分容积效应D. 体积同一性现象E. 射线能量均衡分配正确答案:C15.有关接受器分辨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接受器分辨率系指CT空间分辨率B. 接受器分辨率系指CT密度分辨率C. 接受器分辨率系指监视器图像分辨率D. CT系统分辨率等于接受器分辨率E. 胶片的分辨率不属于接受器分辨率正确答案:C16.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 CT血管造影--DSAB. 多平面重组--MPRC. 层厚响应曲线--SSPD. 表面阴影显示--SSDE. 最大密度投影--MIP正确答案:A17.与CT剂量指数无关的是A. 扫描层厚B. 床移动指数C. 患者Z向距离D. X线球管功率E. 一次扫描射线分配剂量正确答案:D18.平片不显示,而CT扫描可显示的病变是A. 副鼻窦炎B. 上颌窦囊肿C. 鼻窦壁骨折D. 翼腭窝内病变E. 窦腔内黏膜增厚正确答案:D19.英文缩写“CTVE”表示的是A. 多层面重组B. 仿真内窥镜C. 最大密度投影D. 容积再现成像E. 表面阴影显示正确答案:B20.CT中,影响层厚剂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滤过器厚度B. 管电压高低C. 管电流大小D. 球管侧准直器宽度E. 探测器端有无准直器正确答案:E21.唾液腺CT扫描基线常规采用:A. 听眶线B. 听眉线C. 听鼻线D. 眉间线E. 听眦线正确答案:E22.CT检查肺窗宽窗的窗宽和窗位分别是A. W1500~2000,C-350~-500B. W1350~1500,C-350~-500C. W1350~1500,C-600~-800D. W600~800,C-600E. W350~500,C35~50正确答案:B23.胸部CT增强扫描时扫描延迟时间为:A. 10~15秒B. 20~25秒C. 30秒D. 40~50秒E. 60秒正确答案:D24.成人上腹部CT检查前30分钟口服阳性对比剂的量是:A. 50~80mlB. 100~150mlC. 200~250mlD. 300~500mlE. 6008~00ml正确答案:D25.常规胰腺CT扫描时,其层厚、层距分别为A. 5mm,5mmB. 5mm,10mmC. 10mm,10mmD. 10mm,5mmE. 15mm,20mm正确答案:A26.肾上腺常规CT扫描采用的层厚、层距分别为A. 5mm,5mmB. 5mm,10mmC. 10mm,10mmD. 10mm,5mmE. 15mm,20mm正确答案:A27.冠状动脉CTA扫描开始时间为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后A. 5秒B. 10秒C. 12~35秒D. 40~45秒E. 50秒正确答案:C28.主动脉CTA检查时对比剂的常用注射流率是ml/s正确答案:D29.关于冠状动脉CTA检查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 扫描范围从气管隆突下至膈顶B. 采用前瞻性心电信号触发容积扫描C. 扫描机架的旋转时间应与心率匹配D. 对比剂的用量和注射速率应根据体重调整E. 扫描延迟时间的设定是检查成功的关键因素正确答案:B30耳部常规采用的检查位置横断面,通常采用的两种扫描基线是A. 听眶线,听眉线B. 听眦线,听眉线C. 听眶线,听眦线D. 听鼻线,听眦线E. 听鼻线,听眶线正确答案:A31.在CT平扫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 准确定位,保证合适扫描范围B. 减少受检者的不必要射线剂量C. 采用体表标记来标注左右方位D. 四肢检查须双侧同时扫描E. 作必要记录以备参考正确答案:C32.上腹部CT扫描确定扫描范围的标准是A. 脾脏的上下界B. 肝脏的上下界C. 胰腺的上下界D. 肝脏上界-肾脏下界E. 肝脏上界-胰腺下界正确答案:B33.关于CT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A. 增强体内需观察物体的对比度B. 对比剂可通过不同方式注入C. 增强组织的辐射衰减差异D. 扫描方式与平扫不同E. 提高病变的检出率正确答案:D34.CT增强扫描的最终目的是A. 增强组织的辐射衰减差异B. 增强体内物体对比差异C. 提高病变的检出率D. 增加CT信号的信噪比E. 增加CT图像对比正确答案:C35.可用于比较两侧肾实质对比剂灌注曲线的CT扫描方式是A. 目标扫描B. 多期扫描C. 动态序列扫描D. 高分辨率扫描E. 等距间隔扫描正确答案:C36.CT检查时,采用靶扫描方式可A. 减轻工作量B. 减少环状伪影C. 提高密度分辨率D. 提高空间分辨率E. 减少患者的X线剂量正确答案:E37.关于目标扫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层厚小于层距B. 层厚大于层距C. 采用不同层厚层距D. 又称几何放大扫描E. 必须采用小扫描野正确答案:C38.关于高分辨率CT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采用较薄扫描层厚B. 采用高分辨率算法C. 减少图像噪声D. 提高空间分辨率E. 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正确答案:C39.以下需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的是A. 心包囊肿B. 肺孤立结节C. 脑梗塞病灶D. 腹膜后血肿E. 多发肝囊肿正确答案:B40.关于CT透视装置性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采用连续扫描B. 快速图像重建C. 实时显示图像D. 采集速率要求15幅/秒E. 专用图像重建处理设备正确答案:D41.离子型碘对比剂引起低血钙导致心功能紊乱的原因是A. 弱亲水性B. 存在羧基C. 高离子性D. 高渗透性E. 化学毒性正确答案:C42.头颅CT增强扫描的对比剂常规注射方法是A. 静脉团注法B. 静脉滴注法C. 静脉团注滴注法D. 静脉多次团注法E. 静脉滴注团注法正确答案:A43.CT检查对不合作病人,肌注安定镇静剂的成人常用剂量为A. 2mgB. 10mgC. 50mgD. 1gE. 2g正确答案:B44.属于CT机的准备工作是A. CT值校准B. 给予镇静剂C. 审核CT检查申请单D. 受检者的呼吸训练E. 去除被检部位金属物正确答案:A45.光盘容量700兆,可存储CT图像(0.5兆/幅)的幅数是A. 1000B. 1200C. 1400D. 1600E. 1750正确答案:C46.增加CT图像对比度最有效的方法是:A. 增加kVpB. 增加mAC. 采用窄窗宽D. 使用小焦点E. 改变图像重建算法正确答案:C47.Hounsfield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年份是A. 1973年B. 1974年C. 1976年D. 1978年E. 1979年正确答案:E48.CT机问世后大致可以分为:A. 三代B. 四代C. 五代D. 六代E. 七代正确答案:C49.与普通X线检查相比较,不属于CT特点的是:A. 真正的断面图像B. 图像的密度分辨率高C. X线散射少D. 空间分辨率高E. 可进行各种图像重建正确答案:D50.有关CT辐射防护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 CT检查应正当化B.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扫描C. 扫描时尽可能增大扫描野D. 做好扫描区以外部位的遮盖防护E. 家属或陪伴人员尽可能在检查室外正确答案:C51.与CT球管散热率有关的因素是:A. 高频发生器B. 探测器类型C. 阳极靶面面积D. 射线束准直器E. 附加滤过材料正确答案:C52.不属于图像后处理方法的是A. 容积再现B. 反投影重建C. 多平面重组D. 仿真内窥镜E. 最大密度投影正确答案:B53.在CT图像重建中,能提高分辨率的算法是A. 精细平滑滤过算法B. 低通滤过加权卷积处理C. 软组织算法D. 卷积滤过反投影E. 边缘增强算法正确答案:E54.下述CT图像重建术语中,属于螺旋扫描的方法是A. 算法B. 线性内插C. 卷积D. 重建函数核E. 滤过反投影正确答案:B55.下述关于扫描周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扫描架最短旋转时间B. 每秒重建图像的速率C. 扫描开始到图像显示的时间D. 计算机并行处理能力E. 病人上床加扫描时间正确答案:C56.关于CT中图像接受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接受器仅指胶片B. 接受器即探测器C. 接受器指监视器D. 接受器指准直器E. 接受器包括胶片和监视器正确答案:E57.CT成像技术中,对体素和像素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体素是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B. 体素有长、宽、高三要素C. 体素的宽度由层厚决定D. 像素是构成CT图像的最小单位E. 像素与体素的数量是相对应的正确答案:C58.影响密度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A. 重建算法B. 窗口技术C. 探测器孔径D. X线管电压E. 模数转换效率正确答案:A59.CT扫描中术语“矩阵”的含义是A. 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B. 512×512探测器排列而成的阵列C. 像素以不规则方式排列的数字阵列D. 256级灰阶从黑到白排列的阵列E. 以横行、纵列组成的像素的数字阵列正确答案:E60.金属伪影抑制软件校正的方法是A. 卷积法B. 卷积滤过反投影C. 逐次近似法D. 遗失数据内插法E. 优化采样扫描正确答案:D61.单层螺旋扫描方式中,如准直宽度为10mm,螺距0.5,床速是B. 4mm/每圈C. 5mm/每圈D. 10mm/每圈E. 20mm/每圈正确答案:C62.下述关于显示矩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像素的尺寸与重建视野无关B. 显示像素越小,影像越锐利C. 显示器的矩阵是可变的D. 显示野不变,增加矩阵,像素变大E. 接受器分辨率应小于固有分辨率正确答案:B63.CT的成像方式是A. 反射成像B. 直接透射成像C. 散射成像D. 数字重建成像E. 荧光作用成像正确答案:D64.关于CT准直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位于X线管前方B. 指示照射野范围C. 可减少散射线D. 用于决定X线束厚度E. 单螺旋CT机可决定层厚正确答案:B65.CT成像过程中将X线信号转换为可见光的是A. 光电倍增管B. A/D转换器C. 准直器D. 滤过器E. 闪烁晶体正确答案:E66.可增强影像边缘锐利度的方法是A. 三维图像重建B. 多平面重组C. 矢状位重建D. 冠状位重建E. 高对比分辨率算法正确答案:E67.关于密度分辨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又称低对比分辨率B. 常用单位mmC. 受噪声影响明显D. X线剂量大密度分辨率高E. 分辨组织间密度差别的能力正确答案:B68. CT机实现人机对话的系统是A. 扫描系统B. 光盘系统C. 视频显示系统D. 电视组件系统E. 图像存储系统。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模拟考试题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模拟考试题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模拟考试题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股骨颈骨折观察前后移位时,理想摄影体位是A、髋关节侧斜位B、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C、侧卧髋关节侧位D、髋关节正位E、股骨颈前后位正确答案:B2、不属于咽喉部CT扫描适应证的是A、舌骨骨折B、颈部淋巴结肿大C、反流性食管炎D、甲状腺肿瘤E、颈总动脉狭窄或扩张正确答案:C3、增强扫描结束后受检者应该A、适当多食蔬菜B、适当多食高脂肪食品C、适当多饮糖盐水D、适当多食高蛋白食品E、适当多食水果正确答案:C4、电子束CT检查技术电影采集主要目的是A、显示冠状动脉B、以上都是C、观察钙化D、三维重组E、分析心功能正确答案:E5、核磁图像的采集矩阵,指的是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方向上需要采集的点阵,下列关于采集矩阵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FOV不变的情况下,矩阵越大空间分辨率越低B、相位编码方向采集点阵越大,扫描时间越长C、相位编码方向必须垂直于频率编码方向D、在FOV不变的情况下,矩阵越大,图像的信噪比越低E、频率编码方向采集点阵增大,扫描时间不变正确答案:A6、全身骨显像放射性核素在骨骼内聚集的机制是A、合成代谢B、化学吸附C、细胞吞噬D、循环通路E、选择性浓聚正确答案:B7、对断面内的图像空间分辨率没有影响的参数是A、重建滤过算法B、扫描范围C、重建矩阵D、扫描层厚E、视野正确答案:B8、检查前去除饰物的目的是A、使受检者舒适B、防止饰物损坏C、防止设备损坏D、防止伪影产生E、使受检者消除紧张情绪正确答案:D9、MRI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检测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B、脑组织在超急性梗死期,在扩散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区C、扩散系数在T1、T2加权成像变化很大D、脑组织在超急性梗死期,扩散系数显著下降E、在脑白质区,水分子的扩散系数在空间各个方向是不相同的正确答案:C10、患者,女,31岁,主诉头痛、恶心、呕吐,乳房持续性疼痛并伴有泌乳,闭经,视力模糊,双颞侧偏盲,最有效的检查是A、普通平扫加增强扫描B、普通CT扫描C、螺旋CT扫描D、直接增强扫描E、高分辨力扫描正确答案:A11、CT扫描通常使用较高的kVp,其主要原因是A、减少重建时间B、减少部分容积效应C、减少光子能的吸收衰减系数D、增加图像的宽容度E、缩短扫描时间正确答案:C12、关于胃肠MRI扫描技术,不正确的描述是A、胃MRI以横轴位动态增强扫描为主B、在T1WI同相位图像上,在胃浆膜面和腹腔脂肪界面交界区由于化学位移伪影可产生一条宽度恒定的低信号带,对于胃癌T分期诊断非常有帮助C、全腹部胃肠道MRI以冠状位动态增强扫描为主D、序列以不压脂T2WI序列、快速梯度回波水-脂同反相位(双回波)T1W1序列及动态增强序列为重点E、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T2W序列常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呼吸运动伪影,应以单次激发T2W序列作为重要的补充序列正确答案:B13、首选头颅侧位摄影的病变不包括A、肢端肥大症B、侏儒症C、垂体瘤D、茎突过长E、库欣综合症正确答案:D14、经皮肤内血管形成术是A、TACEB、TPAD、PTSE、ATP正确答案:C15、耳部CT扫描体位设计时应注意的是A、头部保持不动B、以上都是C、去除异物D、听眶线垂直床面E、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正确答案:B16、不影响密度分辨率的因素A、层厚B、线对数C、照射量D、噪声E、像素大小正确答案:B17、抑制冠状动脉CT成像运动伪影的是方法不包括A、心电编辑B、使用双扇区采集C、使用单扇区D、控制心率E、屏气正确答案:A18、有关腰骶从神经MRI扫描范围寂述错误的是A、前后扫描范围无须覆盖椎间孔周围区域B、扫描前后范围包括椎体前缘至棘突的前1/3C、扫描上下范围包括T12至S3S4椎体D、通常在矢状位T2WI与横断位T2WI图像上进行斜冠状位的定位E、扫描中心为L3正确答案:A19、某部位的适当曝光条件是80kVp、40mAs、SID 200cm。

医学影像技术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1、CR基本结构不包括A、信息采集B、信息传输C、信息转换D、信息处理E、信息记录答案:C2、颅骨内板局限性弧形凹陷区形成原因是A、脑膜中动脉压迹B、板障静脉压迹C、珠网膜粒压迹D、脑回压迹E、脑静脉窦压迹答案:D3、关于“脑出血”MRI表现,下列描述哪项不对A、急性期血肿,MRI显示不如CT清楚B、急性期血肿,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C、血肿囊变期,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边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低信号环D、亚急性及慢性期血肿,MRI显示不如CT清楚E、亚急性和慢性期血肿,T1WI和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答案:D4、定位片说法错误的是A、常在人体正面和侧面定位B、属于图像处理C、是功能性软件D、不属于图像处理E、类似于传统的X线照片答案:B5、在正常腹部平片上,不能显示的脏器是A、腰大肌B、肝、脾、肾C、胃泡、升结肠D、肾上腺、胰腺6、指出髓外硬膜内肿瘤正确叙述A、阻塞面呈杯口状,患侧蛛网膜下腔变窄,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B、阻塞面呈杯口状,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C、阻塞面呈梳齿状,患侧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脊髓向对侧移位较轻D、脊髓梭形膨大,对比剂分流,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变窄E、阻塞面呈梳齿状,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脊髓向对侧移位较轻答案:B7、ERCP的中文全称是A、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B、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C、T型管胆道造影D、胃镜胆囊造影E、口服药物胆道造影答案:B8、胸部平扫层厚应选择A、1~2mmB、5~10mmC、10~15mmD、2~5mmE、以上都不对答案:B9、DSA关于X线机的要求不正确的为A、主机大功率B、脉冲控制C、大容量球管D、单焦点E、千伏波形稳定答案:B10、胃溃疡好发于:()A、胃窦部小弯侧B、胃体部C、贲门部D、胃底部11、关于滤线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增加被照体与胶片的距离,也可减少散射线B、只要滤线器活动就不会在照片上出现铅条影C、用格栅时,不能使用在中心线有倾斜的摄影中D、胸部高千伏摄影距离,应注意与栅焦距的适应E、聚焦栅的铅条与间隙充填物都是弧形排列的答案:B12、探测器数量最多的是A、第五代CT机B、第一代CT机C、第二代CT机D、第四代CT机E、第三代CT机答案:D13、工频X线机调节管电压是通过改变高压变压器的A、改变自耦变压器的输入电压B、初级匝数C、次级匝数D、次级输出电压E、初级输入电压答案:E14、下面关于滑环说法正确的是A、以上都正确B、现在大多数CT均采用高压滑环技术C、高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在扫描架内D、高频高压技术是低压滑环得以实现的基础E、低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并不进入机架的转动部分答案:E15、胸部CT平扫的体位是A、仰卧位,双臂上举扫描时自由呼吸B、仰卧位,双臂上举扫描时屏气C、俯卧位,双臂上举扫描时屏气D、俯卧位,双臂放身体两侧扫描时屏气E、仰卧位,双臂放身体两侧扫描时屏气答案:B16、干式激光相机扫描成像速度快,每秒扫描超过A、200万点B、500万点C、300万点D、400万点E、100万点答案:E17、与SE序列相比,FSE序列的特点是A、图像信噪比提高B、图像模糊效应减轻C、图像对比度增加D、脂肪信号增高E、能量沉积减小答案:D18、下列对T1值规定的描述,正确的是A、Mz达到最终平衡状态63%的信号强度B、Mz达到最终平衡状态63%的时间C、Mxy衰减到原来值37%的时间D、Mz达到最终平衡状态37%的时间E、Mxy衰减到原来值63%的时间答案:B19、X线检查方法的选用原则不包括A、在门诊即能检查B、费用低廉C、检查结果准确D、操作简便E、保证病人安全答案:A20、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晚期X线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股骨头塌陷加重B、股骨头内硬化及透光区混杂存在C、股骨头和髋臼边缘增生肥大D、关节间隙无变窄E、股骨头碎裂或蘑菇状变形答案:D21、鼻窦癌最好发的窦腔是()A、蝶窦B、额窦C、前中组筛窦D、上颌窦E、后组筛窦答案:D22、快速小角度激发脉冲序列,可A、去除横向磁化矢量B、增加横向磁化矢量C、去除纵向磁化矢量D、稳定横向磁化矢量E、减少纵向磁化矢量答案:B23、不属于CT常规扫描程序的是A、扫描前定位B、设计扫描方案C、输入患者资料D、摆扫描体位E、完成扫描答案:B24、X线成像的波长很短约在之间A、10-1nm~3×10nmB、3×10nm~10³nmC、10-3nm~3×10nmD、10-2nm~3×10nmE、10-3nm~10-1nm答案:C25、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最佳的检查方法是()A、MRIT1WIB、CT冠状位骨窗C、CT横断位骨窗D、MRIT2WIE、X线平片答案:B26、支气管裂伤的X线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多发生于主支气管B、其X线表现决定于裂伤的程度C、合并有肋骨骨折D、完全断裂,气胸为其主要表现,一般无肺不张出现E、重度裂伤可有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和气胸答案:D27、关于龛影的叙述,哪一项错误A、恶性龛影周围黏膜常破坏B、正面观察为无钡剂的透明影C、切线位观察为突出腔外之含钡影像D、良性龛影周围黏膜向心性集中无破坏E、胃肠管壁溃烂面凹陷,被钡剂充填称龛影答案:B28、关于心肌病的叙述,哪一项错误A、继发性心肌病原因有中毒、炎症、内分泌障碍等B、原发性心肌病病因不明C、心肌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D、心肌病X线表现依不同类型而表现不同E、贫血性心脏病为原发性心脏病答案:E29、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A、出血性脑梗死。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5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5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 51.关于X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 1895年伦琴发现X线B. X线本质是一种电磁波C. X线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D. X线通过三棱镜不发生折射E. 电子源是X线产生必备条件之一正确答案:D2. X线能量在70KeV以上时,才开始发生的是A. 相干散射B. 光电效应吸收C. 光核反应吸收D. 电子对吸收E. 康普顿散射正确答案:E3. 实际应用中,表示X线量的是A. mAB. mAsC. kVpD. HVLE. HU正确答案:B4. 不包括在X线检查项目内的是A. X线透视B. X线摄影C. X线造影检查D. X线特殊摄影检查E. MR扫描正确答案:E5. 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是A. 密度B. 对比度C. 锐利度D. 失真度E. 颗粒度正确答案:D6. 与照片对比度无关的因素是A. 被照体的结构B. 管电压的高低C. 胶片的感光度D. 增感屏的使用与否E. 散射线的多少正确答案:C7. 减少几何模糊对影像锐利度影响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管电压B. 增加管电流C. 增大焦—片距D. 缩短曝光时间E. 增强滤线栅比正确答案:C8. 减少运动模糊的关键是A. 增大放大率B. 体位正确C. 加大mAD. 缩短曝光时间E. 减小物-片距正确答案:D9. 影响影像放大的主要因素是A. 焦点大小B. 照射野大小C. 中心线偏离D. 增感屏厚度E. 物—片距大小正确答案:E10. 关于散射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形成影像的射线B. 带有被检体信息C. 由光电效应产生D. 由康普顿效应产生E. 具有直进性的射线正确答案:D11. 产生散射线量最小的是A. 被照体面积大B. 被照体体积大C. 被照体厚度大D. 被照体含气量大E. 被照体组织密度大正确答案:D12. 滤线栅的栅焦距是指A. 间隔物质的倾斜度数B. 从栅面到铅条倾斜会聚点的距离C. 每厘米长度内所含铅条数D. X线管到栅面选择的距离E. 焦点--胶片距离正确答案:B13. 滤线栅的切割效应,最大的是A. 滤线栅侧向倾斜B. 滤线栅侧向偏离栅焦距C. 滤线栅上、下偏离栅焦距D. 滤线栅反用E. 双重偏离正确答案:D14. 关于骨骼摄影条件的选择,错误的是A. 尽可能使用小焦点B. 管电压超过60kVp时,应使用滤线栅C. 胶片尺寸不宜过小,应包括软组织D. 远端四肢关节摄影可采用乳腺摄影用片E. 急性骨髓炎应增加摄影条件正确答案:E15. 胸主动脉全部展现的最佳体位是A. 胸部正位B. 胸部侧位C. 胸部前弓位D. 胸部右前斜位E. 胸部左前斜位正确答案:E16. 在卧位腹部平片中,最易显示的器官是A. 肝B. 脾C. 胰D. 肾E. 子宫正确答案:D17. 下列摄影位置,哪一项显示正确A. 颈椎右后斜位显示右侧椎间孔B. 腰椎右后斜位显示右侧椎体的峡部C. 胸椎左后斜位显示左侧椎间关节D. 骶髂关节右后斜位显示右侧骶髂关节面E. 腰椎左后斜位显示右侧椎体的峡部正确答案:B18. 有关上颌窦瓦特氏位标准片所见的叙述,错误的是A. 鸡冠及鼻中隔连线位于照片正中B. 两侧眼眶、筛窦、上颌窦对称显示C. 岩骨下缘投影于上颌窦正中D. 窦腔包括额窦边界锐利明确,其周围骨质清晰E. 岩骨上缘投影于上颌窦下缘正确答案:C19. 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 硫酸钡——阳性对比剂B. 优维显——无机碘化物C. 空气、氧气——阴性对比剂D. 胆影葡胺——有机碘化物E. 碘化油——无机碘化物正确答案:B20. 相比下,副作用最小的对比剂是A. 碘番酸B. 碘化钠C. 碘化油D. 泛影钠E. 硫酸钡正确答案:E21. 关于阴性对比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氧气属阴性对比剂B. 空气有产生气体栓塞的危险C. 空气在器官内吸收较慢D.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较大E. 有效原子序数大正确答案:E22. 曝光时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被照体的A. 厚度B. 密度C. 原子序数D. 移动因素E. 检查部位正确答案:D23. 一般不需做静脉碘过敏试验的造影是A. 静脉法胆系造影B. 脑血管造影C. 静脉肾盂造影D. 肾动脉造影E. 口服胆囊造影正确答案:E24. 不适宜作口服胆系造影的疾病是A. 慢性胆囊炎B. 重度黄疸C. 胆系肿瘤D. 胆管阴性结石E. 胆囊阴性结石正确答案:B25. 属于静脉肾盂造影禁忌症的是A. 肾结核B. 肾肿瘤C. 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D. 肾性高血压E. 不明原因的血尿正确答案:C26. 体层摄影中X线管运动轨迹,不包括A. 直线B. 椭圆C. 弧线D. 周波线E. 内圆摆线正确答案:D27. 影像板结构中,不包括A. 表面保护层B. 背面保护层C. 感光层D. 成像层E. 基板层正确答案:C28. 不属于CR曝光野形态运算步骤的是A. 影像分割模式识别B. 确定曝光野中心点C. 探测曝光野边缘点D. 确定曝光野形态E. 探测曝光量大小正确答案:E29. 能将X线直接转换成电子信号的材料是A. 溴化银B. 碘化绝C. 非晶硒D. 非晶硅E. 氟氯化钡/铕正确答案:C30. 阵列间距为143μm时,43cm×43cm的图像像素数约为A. 900万个像素B. 850万个像素C. 800万个像素D. 750万个像素E. 700万个像素正确答案:A31. 非晶硅平板探测器中,为减少光散射,碘化铯晶体形状加工成A. 扁平状B. 针状C. 颗粒状D. 圆柱状E. 粉状正确答案:B32. 非晶硒与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本质区别是A. 信号输出方式不同B. 图像重建方法不同C. 图像矩阵大小不同D. 光电转换过程不同E. 模/数转换过程不同正确答案:D33. 非晶硅平板探测器中进行光电转换的元件是A. 碘化铯闪烁体B. 开关二极管C. 光电二极管D. 电容器E. 模数转换器正确答案:C34. 平板探测器的点阵排列密度决定着图像的A. 宽容度B. 最大密度C. 空间分辨率D. 密度分辨率E. 时间分辨率正确答案:C35. CCD输出的视频信号是一个A. 电子信号B. 电压信号C. 数字信号D. 阻抗信号E. 高阻电流信号正确答案:B36. 非放射专业学生教学期间,有效剂量当量不得大于A. 0.5mSv/年B. 1.0mSv/年C. 1.5mSv/年D. 2.0mSv/年E. 2.5mSv/年正确答案:A37. 与被检者防护无关的内容是A. 严格执行防护安全操作规则B. 采用合适的曝光条件C. 严格控制照射野D. 对非摄影部位进行屏蔽防护E. 尽量进行隔室操作正确答案:E38. 感蓝胶片吸收光谱的峰值为A. 320nmB. 420nmC. 550nmD. 633nmE. 820nm正确答案:B39. 与有害气体接触,胶片会出现A. 静电B. 增感C. 减感D. 灰雾E. 伪影正确答案:D40. X线摄影主要利用胶片特性曲线的A. 足部B. 肩部C. 降部D. 反转部E. 直线部正确答案:E41. 胶片特性曲线描绘的是A. 曝光量与胶片感度之间的关系B. 曝光量与胶片密度之间的关系C. 曝光量与胶片对比度之间的关系D. 曝光量与胶片锐利度之间的关系E. 曝光量与胶片清晰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B42. 对稀土增感屏的叙述,错误的是A. 属赋活型增感屏B. 荧光体内加有激活物C. 可制成黄绿色发光光谱的增感屏D. 可制成蓝紫色发光光谱的增感屏E. 可与各种医用X线胶片匹配正确答案:E43. 洗片机“时间控制系统”不能完成的功能是A. 节能B. 延时C. 输片信号提示D. 控制待机时间E. 决定处理时间正确答案:E44. 控制激光打印机激光束强度的是A. 激光发射器B. 模数转换器C. 控制板D. 激光调节器E. 驱动电机正确答案:D45. 与湿式激光打印机相比,干式打印机最大特点是A. 打印速度快B. 操作简单C. 图像质量稳定D. 无废液排放E. 成本低廉正确答案:D46.. 螺旋CT的基本结构属于A. 第一代CT机B. 第二代CT机C. 第三代CT机D. 第四代CT机E. 第五代CT机正确答案:C47..矩阵512X512,显示野为25cm时,像素的大小为A. 0.2mmB. 0.3mmC. 0.4mmD. 0.5mmE. 0.8mm正确答案:D48.关于像素的概念,正确的是A. 像素是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B. 像素大小与扫描野成反比C. 像素大小与矩阵成正比D. 像素与体素无任何关系E. 像素是一个三维概念正确答案:A49.单层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2时,扫描层数据获取采用的扫描架旋转周数为A. 0.5周B. 1周C. 1.5周D. 2周E. 2.5周正确答案:A50.关于层厚响应曲线的概念,错误的是A. 表示垂直于扫描平面的系统响应特性B. 理想的层厚响应曲线应为矩形C. 螺旋CT与非螺旋CT相比,其层厚响应曲线增宽D. 螺旋扫描(单层)的Z轴空间分辨率提高E. 采用180°线性内插可明显改善曲线的形状正确答案:D51.对于骨骼系统及增强血管的三维立体显示,能获得最佳的图像后处理方法是A. 多平面重组(MPR)B. 曲面重组(CPR)C. 表面阴影显示法(SSD)D. 最大密度投影法(MIP)E. CT仿真内窥镜(CTVE)正确答案:C52.胸部CT扫描时嘱患者双手上举的目的是:A. 患者舒适B. 便于静脉注射C. 减少干扰影D. 防止移动E. 便于呼吸正确答案:C53.关于CT检查X射线束的叙述,错误的是A. CT的检查属于窄束X射线B. CT的检查射线能量相对较高C. CTX线的利用率较常规X线检查高D. CT的X线滤过后软射线基本被吸收E. CT机扫描射线都为锥形束正确答案:E54.CT扫描,咽鼓管层面所见颞骨岩部与颅骨矢状线大约呈A. 15°B. 25°C. 30°D. 45°E. 60°正确答案:D55.有关颅内CTA的叙述,错误的是A. 扫描前4小时禁食B. 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平行C. 扫描范围从鞍底下2cm至鞍底上5cmD. 采用高压注射器动脉导管方式注药E. 注药速率为 3.0~3.5ml/S正确答案:D56.有关CT矩阵的叙述,错误的是A. 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称矩阵B. 矩阵有采集矩阵和显示矩阵之分C. 相同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越多D. 像素越多,重建图像质重越高E. 应用中要求显示矩阵要小采集矩阵正确答案:E57.“低对比度”指定的CT值对比差应小于A. 10HUB. 20HUC. 50HUD. 100HUE. 150HU正确答案:A58.螺旋CT扫描和非螺旋CT扫描最大的不同是A. 曝光参数B. 被检者体位C. 模数转换方式D. 数据采集方式E. 图像的后处理正确答案:D59.CT影像诊断中“灌注”的定义是A. 单位体积的含血量B. 某一体积组织内血液的含量C. 单位时间内流经单位体积的血容量D. 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体积组织的血容量E. 血液流过毛细血管床所需的时间正确答案:C60.适宜做活检穿刺的CT检查方法是A. 定位扫描B. 动态扫描C. CT透视D. 多期扫描E. CT血管造影正确答案:C61.冠状动脉CTA横断图像重建的常规算法是A. 骨算法B. 标准算法C. 平滑算法D. 锐利算法E. 边像增强算法正确答案:C62.与常规X线摄影比,不属于CT辐射独有的特点是A. 窄束射线B. 散射线少C. 产生生物效应D. 射线利用率高E. 射线能谱相对单一正确答案:C63.与CT剂量指数无关的是A. 扫描层厚B. 床移动指数C. 患者Z向距离D. X线球管功率E. 一次扫描射线分配剂量正确答案:D64.颅脑横断面CT扫描时不必包括的结构为A. 颞叶底部B. 蝶鞍C. 上额窦D. 四脑室E. 小脑下部正确答案:C65.不需作眼部增强扫描的是A. 病变向眶外侵犯B. 血管性疾病C. 眶内肿瘤D. 球内异物E. 血管瘤正确答案:D66.鼻咽部横断面CT扫描的体位和基线是A. 俯卧位、听眉线B. 仰卧位、听眦线C. 仰卧位、听鼻线D. 仰卧位、听眉线E. 俯卧位、听鼻线正确答案:D67.常规胸部CT检查不能发现:A. 肿瘤B. 炎症C. 肺间质性病变D. 冠状动脉狭窄E. 心包积液正确答案:D68.胸部CT平扫不能发现A. 胸膜腔积液B. 胸膜增厚C. 气胸D. 心肌病变E. 肺大泡正确答案:D。

CT上岗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CT上岗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CT上岗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在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宣告CT机诞生的时间是A. 1967年B. 1971年C.1972年D.1974年E.1979年答案:C2,扫描X射线束为笔形束的CT机是A. 第一代CT扫描机B. 第二代CT扫描机C.第三代CT扫描机D.第四代CT扫描机E.第五代CT扫描机答案:A3,扫描方式为旋转/旋转的CT机是A. 第一代CT扫描机B. 第二代CT扫描机C.第三代CT扫描机D.第四代CT扫描机E.第五代CT扫描机答案:C4,扫描方式称为反扇束扫描的CT机是A. 第一代CT扫描机B. 第二代CT扫描机C.第三代CT扫描机D.第四代CT扫描机E.第五代CT扫描机答案:D5,不属于多层螺旋CT扫描机叙述的是A. 连续单向旋转扫描方式B. 射线束为大扇束C.超高速稀土陶瓷材料探测器D.结合层厚、扫描通道的组合运用,可逐步满足心脏成像E.螺旋扫描时间通常是1秒答案:E6,CT的临床应用的特点,不包括A. CT的空间分辨率高B. CT增强能分辨病灶部位的血供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C.穿刺活检的准确性优于常规X线透视下的定位穿刺D.多层CT可进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重建E.利用X线的衰减,可做骨密度测定答案:A7,CT成像技术的优势,不包括A.真正的断面图像B.密度分辨率高C.病灶定位、定性诊断准确D.可作定量分析E.可利用计算机作图像处理答案:C8,适合颌面部的整形外科手术CT检查方法是A.磁共振扫描B.骨密度测定C.CT常规平扫D.CT三维成像E.CT增强扫描答案:D9,CT的密度分辨率要比常规X线检查高约A.10倍B.20倍C.30倍D.40倍E.50倍答案:B10,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和多平面的断面图像需采用A.螺旋扫描方式B.放大扫描方式C.增强扫描方式D.目标扫描方式E.间隔扫描方式答案:A11,有关CT机极限空间分辨率,正确的是A.极限空间分辨率超过常规的X线检查B.极限空间分辨率等于常规的X线检查C.极限空间分辨率未超过常规的X线检查D.高挡CT机极限空间分辨率超过常规X线检查E.螺旋CT机极限空间分辨率超过常规X线检查答案:C12,极限空间分辨率可达7~10LP/mm的检查方法是A.中挡CT机B.高挡CT机C.螺旋CT机D.无屏单面药膜摄影E.常规X线屏/片摄影答案:E13,CT成像技术的局限性,错误的是A.极限空间分辨率仍未超过常规的X线检查B.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不如常规的血管造影C.CT的定位、定性诊断其准确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D.受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E.CT只能作横断面扫描答案:D14,CT机X线发生部分,不包括A.高压发生器B.X线管C.冷却系统D.准直器E.低压滑环答案:E15,目前新型的CT机最常采用的冷却方式是A.水冷却B.油冷却C.空气冷却D.水、气冷却E.油、气冷却答案:D16,准直器的作用是A.优化射线的能谱B.减少患者辐射剂量C.减少噪声和振动D.吸收低能量X射线E.接收X射线答案:B17,探测器的作用是A.优化射线的能谱B.减少患者辐射剂量C.减少噪声和振动D.吸收低能量X射线E.接收X射线答案:E18,曾采用了气体探测器CT扫描机是A. 第一代CT扫描机B. 第二代CT扫描机C.第三代CT扫描机D.第四代CT扫描机E.第五代CT扫描机答案:C19,探测器作为一种成像介质,其主要特性不包括A.转换效率B.响应时间C.动态范围D.兼容性E.稳定性答案:D20,关于探测器动态范围的叙述是A.将X线光子俘获、吸收和转换成电信号的能力B.两次X线照射之间探测器能够工作的间隔时间长度C.接收到的最大信号与能探测到的最小信号的比值D.模拟信号连续的随时间而变化的能力E.探测器响应的前后一致性答案:C21,关于探测器响应时间的叙述是A.将X线光子俘获、吸收和转换成电信号的能力B.两次X线照射之间探测器能够工作的间隔时间长度C.接收到的最大信号与能探测到的最小信号的比值D.模拟信号连续的随时间而变化的能力E.探测器响应的前后一致性答案:B22,固体探测器不包括A.钨酸镉B.钨酸钙C.稀土陶瓷D.闪烁晶体E.高压氙气答案:E23,目前多层螺旋机的探测器最多采用的材料是A.钨酸镉B.钨酸钙C.稀土陶瓷D.闪烁晶体E.高压氙气答案:C24,气体探测器的主要缺点是A.稳定性差B.一致性差C.吸收效率低D.响应时间慢E.有余辉产生答案:C25,CT计算机能进行图像重建处理的部件是A.阵列处理器B.中央处理器C.反投影处理器D.输/入输出设备E.软件操作程序答案:A26,有关CT的计算机系统,错误的叙述是A.属于通用小型计算机B.具有协同处理的能力C.软件操作程序不可以启动扫描程序D.具有运算速度快和存储量大的特点E.数据处理重建成一幅横断面的图像答案:C27,有关CT的阵列处理器,正确的叙述是A.属于通用小型计算机B.具有协同处理的能力C.软件操作程序不可以启动扫描程序D.具有运算速度快和存储量大的特点E.数据处理重建成一幅横断面的图像答案:E28,具有缓冲区和存储区的图像存储设备是A.硬盘B.磁带C.软盘D.CDR光盘E.DVD光盘答案:A29,有关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定义的对象,错误的是A.与检查者有关B.与被检查者有关C.与病灶大小有关D.与射线剂量有关E.与X线成像设备有关30,水的平均CT值正常波动范围不应超过A.±1HU B.±2HU C.±3HU D.±4HU E.±5HU 答案:C31,空气的平均CT值正常波动范围不应超过A.±1HU B.±2HU C.±3HU D.±4HU E.±5HU 答案:E32,有关水模平均CT值测试,错误的是A.直径20cm水模B.螺旋扫描方法C.测试频度每天一次D.水的平均CT值0HU E.空气的CT值–1000HU 答案:B33,水模CT值标准偏差测试的兴趣区应置于A.水模的上方B.水模的下方C.水模的右方D.水模的左方E.水模的中心答案:E34,水模测试正常CT值标准偏差范围应在A.1~7 HU之间B.2~7 HU之间C.3~7 HU之间D.4~7 HU之间E.5~7 HU之间答案:B35,水模CT值标准偏差测试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兴趣区位置B.扫描方式C.重建算法D.射线剂量E.冲洗胶片36,有关高对比度分辨率测试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模对比分辨率要求≧10% B.选用适当参数扫描C.头颅标准扫描,高对比度分辨率约在3mm以内D.标准是所有五个孔都能清晰显示E.测试频度每月一次答案:C37,影响高对比度分辨率衰退的因素,不包括A.重建算法B.球管使用日久C.机械磨损、颤动D.探测器老化E.焦点变大答案:A37,质量控制测试频度为每年一次的项目,不包括A.低对比度分辨率的测试B.水模平均CT值测试C.CT值的均匀性D.视频监视器图像测试E.距离测量标尺的精确性测试答案:A39,关于低对比度分辨率的测试,错误的是A.使用低对比度分辨率体模B.一般低对比度分辨率约在10%C.设备使用年限增加分辨率会降低D.低对比度分辨率也是密度分辨率E.测试频度:每月一次40,关于影响密度分辨率的因素,正确的是A.扫描剂量越高,噪声越大;密度分辨率增加。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12)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12)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12)76.CT平扫不能显示的病变是A. 血管壁钙化B. 肾阳性结石C. 夹层动脉瘤D. 支气管扩张E. 肺间质纤维化正确答案:C77.肘静脉注入碘对比剂,最早出现增强变化的部位是A. 主动脉B. 左心房C. 肺动脉D. 右心室E. 上腔静脉正确答案:E78. CT定位扫描获得后前正位定位相的患者位置应该是A. 仰卧B. 俯卧C. 斜卧D. 头先进E. 足先进正确答案:B79.采用缩小扫描野的CT扫描方式指A. 薄层扫描B. 放大扫描C. 多期扫描D. 重叠扫描E. 增强扫描正确答案:B80.有关CT薄层扫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降低设备损耗B. 减少运动伪影C. 提高密度分辨率D. 减少患者X线剂量E. 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正确答案:E81.以下病变中,常规需行CT薄层扫描的是A. 肺间质病变B. 肝占位病变C. 主动脉疾患D. 肥厚性心肌病E. 缩窄性心包炎正确答案:A82.颞骨岩部病变,常采用的CT扫描方式是A. 增强扫描B. 动态扫描C. 多期扫描D. 目标扫描E. 高分辨率扫描正确答案:E83.下列参数中,与CTA图像分辨率无关的是A. 重建算法B. 重建速度C. 扫描层厚D. 扫描螺距E. 扫描延迟时间正确答案:B84.属于非离子单体对比剂的是A. 碘番酸B. 碘化钠C. 碘比乐D. 威视派克E. 泛影葡胺正确答案:C85.主要经肝脏排泄的对比剂是A. 碘比乐B. 威视派克C. 胆影葡胺D. 泛影葡胺E. 复方泛影葡胺正确答案:C86.颅脑CT检查前准备工作不包括A. 做好屏气训练工作B. 必要时给予药物镇静C. 向患者交待检查须知D. 要求受检者摘掉金属饰物E. 要求受检者体位保持不动正确答案:A87.训练X线球管的目的是A. 保护探测器B. 提高图像质量C. 保持CT值稳定D. 避免球管损坏E. 避免环境变化引起扫描误差正确答案:D88.不属于CT常规扫描程序的是A. 输入患者资料B. 设计扫描方案C. 摆扫描体位D. 扫描前定位E. 完成扫描正确答案:B89. CT图像的永久存储设备是A. U盘B. 硬盘C. 软盘D. 光盘E. 移动硬盘正确答案:D90.关于CT后处理图像放大技术的论述,正确的是A. 放大倍数越大,影像越清晰B. 放大后,窗宽窗位保持不变C. 放大的图像的像素数量增加D. 图像放大只限于整幅图像E. 后处理放大效果不如放大扫描正确答案:E91.CT扫描中,标注工作比较繁杂的是A. 胸部扫描B. 腹部扫描C. 脊柱扫描D. 盆腔扫描E. 头部扫描正确答案:C92.第五代CT扫描机可以称为A. 滑环CTB. 螺旋CTC. 多排螺旋CTD. 电子束CTE. PET-CT正确答案:D93.单层螺旋CT机架旋转360度的时间通常是A. 0.5秒B. 1秒C. 1.5秒D. 2秒E. 2.5秒正确答案:B94.关于CT扫描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CT密度分辨率比MRI低B. CT空间分辨率比常规X线摄影高C. CT密度分辨率比常规X线摄影高D. 层厚与CT密度分辨率有关E. CT扫描可获取断面图像正确答案:B95. CT的高频发生器电压波动范围应小于A. 5%B. 4%C. 3%D. 2%E. 1%正确答案:E96.关于滤过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B. 使射线能量分布均匀C. 吸收低能量X射线D. 优化射线能谱E. 滤过短波射线正确答案:E97.CT低对比度测试的目的是A. 观察空间分辨率B. 观察密度分辨率C. 检测层厚的准确性D. 检测CT值的准确性E. 测量噪声的大小正确答案:B98.CT中体素与像素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素是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二维的概念B. 体素属于模拟图像,像素属于数字图像C. 组成矩阵的基本单元称为体素D. 体素是图像重建过程的产物E. 体素与像素的尺寸一致正确答案:A99.螺旋CT扫描图像重建前所作的数据预处理的方法,通常被称为A. 卷积B. 原始数据C. 线性内插D. 模数转换E. 迭代正确答案:C100.属于螺旋CT扫描的新成像参数是A. 矩阵B. 像素C. 灰阶D. 螺距E. 窗宽正确答案:D101.不属于螺旋CT扫描基本概念的是A. 扫描范围逐层数据采集B. 没有明确的层厚概念C. 非平面的的扫描数据D. 有效扫描层厚增宽E. 容积数据内插预处理正确答案:A102.同一扫描层面,不同CT值的组织被平均计算,该现象被称为A. 射线能量均衡分配B. 部分容积效应C. CT值同化D. CT值的衰减E. 体积同一性现象正确答案:B103.下述必须采用原始数据内插滤过反投影的CT扫描方法是A. 横断面扫描B. 重叠扫描C. 螺旋扫描D. 冠状面扫描E. 高分辨率扫描正确答案:C104.非螺旋CT,决定扫描层厚的是A. 过滤器B. 补偿器C. 过滤栅D. 准直器E. 定位器正确答案:D105.氧化稀土陶瓷探测器对X线光子的吸收效率,正确的是A. 50%B. 65%C. 78%D. 86%E. 99%正确答案:E106.电子束CT成像的X线扇形束源位于A. 钨靶环B. 偏转线圈C. 探测器环内D. 机架E. DAS系统正确答案:A107.由CT探测器造成的伪影,常见于A. 放射伪影B. 模糊伪影C. 环形伪影D. 运动伪影E. 斜形伪影正确答案:C108.扫描层厚及层间距选择在3~5mm范围内的扫描称A. 超薄层扫描B. 薄层扫描C. 目标扫描D. 动态扫描E. 重叠扫描正确答案:B109.射线能量在60keV时,水的X线吸收衰减系数为A. -1B. 0C. 0.206D. 0.26E. 100正确答案:C110.有关三维图像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 简称3D-CTB. 薄层连续扫描C. 需采用容积扫描数据D. 可多方向观察病变E. 层厚愈厚愈真实正确答案:E111.CT扫描机架最大倾斜角度一般为A. 0~±5°B. ±10°~±15°C. ±20°~±30°D. ±35°E. ±40°正确答案:C112. CT机采样系统的组成,不包括A. 扫描架B. X线管C. 准直器D. 探测器E. 重建计算机正确答案:E113.阵列处理机的功能是A. 进行图像重建处理B. 完成设备的故障诊断和分析C. 控制图像操作D. 采集扫描原始数据E. 显示和贮存图像正确答案:A114.CT结构中,接收X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部件是A. 准直器B. 探测器C. A/D转换器D. D/A转换器E. 阵列处理器正确答案:B115.不属于CT机附属设备的是A. 独立诊断台B. 激光打印机C. CT图像刻录机D. 控制台E.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正确答案:D116.关于激光打印机的性能叙述,错误的是A. 分辨率高成像效果好B. 内置硬盘作为图像缓冲C. 急需图像可优先打印D. 不能联机并网使用E. 可自动进行质控正确答案:D117.关于湿式激光像机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辨率高B. 可自动校准C. 可改变打印张数D. 可贮存图像数据E. 胶片处理不需要显影、定影水处理正确答案:E118.有关螺旋CT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A. 扫描机架连续旋转B. 连续发生X线C. 扫描同时床运动D. 可直接得到三维图像E. 需要大容量的硬盘正确答案:D119.螺旋扫描螺距为0.5,层厚为5mm,床速为A. 2.5mm/sB. 5mm/sC. 10mm/sD. 15mm/sE. 20mm/s正确答案:A120.通常不采用螺旋扫描方式的部位是A. 胸部B. 腹部C. 颅脑D. CTAE. 心脏正确答案:C121.CT与常规X线摄影相比,优点是A. 空间分辨率高B. 密度分辨率高C. X线剂量小D. 没有伪影E. 不需要胶片正确答案:B122.第一代CT扫描机的取样方法是A. 平移B. 旋转C. 静止扫描D. 平移+旋转20°E. 平移+旋转1°,共转180°正确答案:E123.腹部CT检查时需口服阴性对比剂的疾病是A. 脂肪肝B. 胆石症C. 胰腺炎D. 肝癌E. 肝血管瘤正确答案:B124.眼眶CT检查需要做增强扫描的是A. 屈光不正B. 眶内肿瘤C. 结膜炎D. 异物E. 骨折正确答案:B125.关于颞颌关节CT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A. 常规采用横断面扫描B. 头部为标准前后位姿势C. 定位光标横线与正中矢状线重合D. 1.5~2.0mm层厚、层距连续扫描E. 采用骨算法重建图像正确答案:C126.通常需采用HRCT扫描方法的疾病是A. 胸腺瘤B. 肺部炎症C. 胸主动脉瘤D. 粟粒性肺结核E. 弥漫性肺疾病正确答案:E127.胆囊CT检查口服碘番酸,通常服用时间是检查前 A. 24小时B. 12~14小时C. 8~10小时D. 2~3小时E. 30分钟正确答案:B128.肝胆CT扫描适应证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肝脏血管瘤与囊肿的鉴别诊断B. 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C. 甲型肝炎的诊断D. 肝硬化的诊断E. 脂肪肝的诊断正确答案:C129.常规脾脏CT扫描的层厚、层距是A. 20mm/20mmB. 10mm/20mmC. 10mm/10mmD. 5mm/10mmE. 5mm/5mm正确答案:C130.关于肾上腺CT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A. 常规采用软组织模式B. 采用仰卧横断位扫描C. 扫描时平静呼吸状态D. 有时需采用增强扫描E. 异位肾上腺需扩大扫描范围正确答案:C131.关于腹膜后CT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适用于腹膜后肿瘤性病变B. 观察腹部淋巴结病变C. 观察腹腔炎症和血肿D. 扫描前不需要胃肠道准备E. 常规采用软组织扫描模式正确答案:D132.与定位扫描相比,直接扫描的最大优势是A. 定位准确B. 角度可靠C. 节约时间D. 减少费用E. 降低曝光条件正确答案:C133.与密度分辨率无关的因素是A. 图像矩阵B. 物体大小C. 系统MTFD. 噪声等级E. 辐射剂量正确答案:A134. CT扫描检查床移动精度的误差,要求不超过A. ±0.05mmB. ±0.5mmC. ±1.0mmD. ±0.5%E. ±1.0%正确答案:B135. 螺旋CT扫描的主要特点是A. 球管产热少B. 扫描时间短C. 可做三维重建D. 采用滑环技术E. 可进行仿真内窥镜成像正确答案:D136. 仿真内窥镜成像与纤维内窥镜比较,优点是A. 能进行病变组织活检B. 能检出腔内扁平隆起或小病灶C. 能显示粘膜及其病变本身的颜色D. 仿真内窥镜成像可行病变的定性诊断E. 在无创检查下,能多方位的观察病变正确答案:E137. 人体最易受辐射损害的组织或器官是A. 眼晶体、毛发、汗腺B. 生殖腺、造血组织C. 脂肪、结缔组织D. 甲状腺、骨关节E. 脑、肺、肝正确答案:B138. 眼眶CT扫描骨组织图像显示的窗宽、窗位是A. W1500~2000,C350~500B. W3500~5500,C800~1000C. W150~250,C30~60D. W-500~-800,C30~60E. W-1500~-2500,C300~600正确答案:A139. 眶内肿瘤CT扫描不能显示的是A. 肿瘤形态B. 肿瘤大小C. 肿瘤位置D. 肿瘤与邻近组织关系E. 肿瘤的病理组织分类正确答案:E140. 喉部CT扫描患者双肩下垂的意义在于A. 防止与扫描机架碰撞B. 降低扫描的辐射剂量C. 防止肩部伪影产生D. 患者体位舒适E. 减少颈部厚度正确答案:C141. 不属于骨性脊椎结构的是A. 椎孔B. 鞘膜C. 椎弓D. 椎板E. 椎管侧隐窝正确答案:B142. 曝光参数不变,扫描层厚减薄,CT图像噪声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A. 重建算法B. 光子数减少C. 设备性能限制D. 探测器的灵敏度E. 被照体组织结构正确答案:B143. 有关部分容积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 CT值不能真实反映组织密度是因容积效应所致B. 小于层厚的高密度病灶测得的CT值较实际偏低C. 每一像素的CT值是一个平均值D. 扫描层面越薄部分容积效应越大E. 部分容积效应可受到体位的影响正确答案:D144. 与CT空间分辨率无关的是A. 像素尺寸B. 重建算法C. 采样频率D. 探测器孔径E. 辐射剂量正确答案:E145. 关于灰阶的论述,错误的是A. 人体组织CT值的范围从-1000到+1000共16个刻度B. 每一灰阶刻度内有4级连续变化的灰度C. 2000个CT值范围内共有64个连续的不同灰度的过渡等级D. 64个灰阶中每一等级分别代表31个连续的CT值E. 肉眼可分辨的灰阶范围是150级正确答案:E146. 凝血的CT值是A. 24HuB. 16HuC. 36HuD. 40HuE. 60Hu正确答案:D147. 有关迭代法的论述,错误的是A. 将扫描所获各个方向对物体剖面的投影,在反方向进行投影重建B. 包括代数重建法、迭代最小平方法和联合方程重建法C. 量子噪声和病人运动影响计算精度D. 也称逐次近似法E. 重建耗时长正确答案:A148. 关于CT机准直器的理解,错误的是A. 可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B. 准直器影响像素的长度和宽度C. 控制扫描层厚D. 准直器宽度与CT图像噪声有关E. 缩小准直器宽度可减轻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正确答案:B149. CT扫描时,要求眼球固定不动最严格的是A. 眼部外伤骨折B. 眶内占位性病变C. 眶内血管瘤D. 球内小异物E. 视神经孔病变正确答案:D150. 喉部CT轴扫,真声带显示的层面是A. 声门下区层面B. 声门区下部层面C. 声门区中部层面D. 声门区上部层面E. 声门上区层面正确答案:C。

ct检查技术试题及答案

ct检查技术试题及答案

ct检查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CT检查中,以下哪个参数是衡量X射线穿透力的?A. 电压(kV)B. 电流(mA)C. 曝光时间(ms)D. 焦点大小(mm)答案:A2. 在CT成像中,重建算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滤波反投影B. 直接反投影C. 傅里叶变换D. 迭代重建答案:C3. CT检查中,对比剂使用的目的是:A. 增加图像对比度B. 减少图像噪声C. 提高空间分辨率D. 增加图像亮度答案:A4.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优势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快速成像B. 减少运动伪影C. 增加辐射剂量D. 提高图像质量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CT增强扫描?A. 对碘过敏的患者B.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C. 孕妇D. 需要评估肿瘤血供的患者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CT检查的适应症包括:A. 颅脑损伤B. 肺部感染C. 骨骼骨折D. 胃肠道疾病答案:ABC7. CT检查的禁忌症包括:A. 对碘过敏的患者B. 孕妇C. 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D. 需要评估肿瘤血供的患者答案:ABC8. CT检查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包括:A. 扫描参数B. 重建算法C. 患者配合度D. 机器性能答案:ABCD9. CT增强扫描常用的对比剂有:A. 碘海醇B. 钆喷酸C. 碘佛醇D. 碘普罗胺答案:ACD10. CT检查中,减少辐射剂量的措施包括:A. 使用低剂量扫描协议B. 使用自动曝光控制技术C. 增加扫描层厚D. 减少扫描范围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CT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

(对)12. CT检查中,增加mA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对)13. CT检查中,增加曝光时间会增加图像噪声。

(错)14. CT增强扫描可以提高肿瘤的检出率。

(对)15. CT检查中,使用对比剂会增加辐射剂量。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CT检查的基本原理。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

CT扫描技术模拟试题-单项选择题1下述象素和体素的概念不准确的是:(E)A象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象时的表现B体素是被按矩阵排列分隔的基本成像单元C体素是一个三维概念D象素越小,图像的分辨率相对越高ECT图象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体素2下列关于窗位的概念,正确的是:(A)A窗位相当于显示灰阶的中心B窗位规定所显示CT值的范围C不同机器的窗位值不同D窗位与所显示的组织CT值无关E通常窗位选择以水的CT值为标准3根据CT值的定义公式,空气的CT值为:(D)A-700HUB-800HUC-900HUD-1000HUE-1100HU4根据CT工作原理,X线穿过人体后首先被下列哪一部分接收:(C)A计算机B阵列处理机C探测器D磁盘E照相机5根据CT工作原理,指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C)A计算机控制扫描、数据采集、图像重建、显示和存储各个环节B探测器接收的信号须放大并经过模/数转换C模/数转换后的数据为显示数据DAP(阵列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为显示数据E图象存储包括拍片,磁带及光盘存储6螺旋CT与传统CT最主要的区别是:(B)A动态扫描B容积扫描C快速扫描D同层扫描7当窗宽为250、窗位为50时,其CT值显示范围为:(B)A50〜250B-75-175C-125-125D0-250E50-3008CT的放射状伪影通常产生于:(E)A病人的自主或不自主运动BX射线剂量不足C重建计算机AP故障D电路不稳定E病人身体上的高密度结构和异物9关于骨关节软组织CT扫描,错误的是:(E)A在X线平片的指导下,确定扫描范围B肢体检查应双侧同时扫描C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同时观察D有时可采用斜位扫描E为发现骨病变行增强扫描10以下关于血管内碘对比剂副反应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A对比剂可造成一过性低血钙B糖尿病人使用对比剂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C对比剂的高渗透压是副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D减少使用对比剂的剂量可防止副反应的发生E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可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11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像后处理技术:(C)A表面阴影显示B曲面重组C薄层骨算法重建D最大密度投影E仿真内窥镜12下列关于准直器的概念,错误的是:(E)A准直器决定X线束的宽度B准直器决定扫描层面的厚度C准直器可调为不同宽度D准直器宽度的调整范围根据不同CT机性能而定E准直器位于探测器的前端13HRCT扫描主要优点是:(E)影影像边缘模糊B组织对比度较好C噪声小D适于检查纵隔病变E相对空间分辨率高14第一台CT扫描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A)A.1971年9月B.1971年10月C.1972年4月D.1974年11月E.1979年8月15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大大扩大的根本原因是(B)A.病人接受X线量少B.密度分辨率高C.空间分辨率高D.显示的范围大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16关于CT的空间分辨率,错误的叙述是(D)A.是指在高对比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B.可通过选择不同的褶积滤波器而改变C.由X线束的几何尺寸所决定D.高于普通X线检查的空间分辨率E.受到探测器的大小、采样间隔等因素的限制17关于CT值,错误的叙述是(E)A.CT值是Hounsfield定义的新的衰减系数的标度B.Hounsfield将空气至致密骨之间的X线衰减系数的变化划为2000个单位C.人们为了纪念亨氏的不朽功绩,将这种新的标度单位命名为H (Hounsfield)D.国际上也规定了以H为CT值的单位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统一单位E.空气的CT 值为0HU,骨密质的CT值为2000HU18探测器的作用是(B)A.探测病人位置是否准确B.接收X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C.探测扫描时有无散射线D.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E.将微弱的电流进行放大19高压滑环技术与低压滑环技术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A.通过炭刷和滑环的接触导电B.易产生高压噪音C.高压发生器装在扫描架内D.通过滑环转递的电压达上万伏E.以上都是20在临床应用中,螺旋CT检查效果不如常规CT的部位是(D)A.胸部B.腹部C.CTAD.头部E.以上都不是21与常规CT扫描相比,螺旋CT扫描的最大优点是(D)A.扫描速度快B.连续旋转C/线管容量大D.为容积扫描E.存储容量大22与检查效果密切相关的CT检查前工作是(E)A.仔细阅读申请单B.划价交费C.预约登记D.编写索引E.给患者清楚交待准备工作23适合于危重或不易配合的病人扫描的最佳选择是(B)A.一般扫描B.快速连续扫描C.重叠扫描口.目标扫描E.放大扫描24图像显示技术中,应用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是(A)A.窗口技术B.放大技术C.黑白反转技术D.三维图像重建技术E.图像方向旋转技术25关于重组图像技术,错误的叙述是(E)A.重组图像与图像重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B.重组图像是利用计算机将各个不同层面的象素重新排列的技术C.重组图像是将已有的各层面中的有关显示数据取出来,重新组合为新的层面图像D.最常用的重组图像是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E.重组的图像质量优于直接重建的图像质量26CT图像的测量原则不包括(E)A.测量CT值应目标明确,在最有代表性显示最佳的层面中测量B.正常与异常组织应同时测量比较C.平扫与增强后测量,最好在同一平面的两个图像上测量D.大小测量要在病变形态范围显示最大最清楚的层面上测量E.测量面积大小,必须同时测量体积27关于增强扫描,错误的叙述是(C)A.注入造影剂后进行的CT扫描称增强扫描B.增强就是增加组织之间对X线的吸收差C.增强扫描的实质是加大X线照射量的扫描D.增强后形成的图像对比度增加E.增强扫描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28关于CT检查的防护,错误的叙述是(D)A.CT检查比较安全,但不等于没有损伤B.X线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是造成损伤的根本原因C.生物效应分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两种D.随机效应存在着剂量的阈值E.要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29关于上颌窦CT扫描技术,错误的叙述是(E)A.上颌窦常规平扫,一般不做增强B.上颌窦癌特征是窦腔内软组织肿物合并骨质破坏C.上颌窦癌对上颌窦后壁破坏率高达96%D.颅底有骨质破坏时,按颅脑扫描参数进行颅脑扫描E.上颌窦CT图像显示采用骨窗30喉部常规扫描中,要求病人做到(D)A.吸气后屏气B.呼气后屏气C.平静呼吸状态D.发“衣”音状态E.鼓气状态31腹部CT扫描患者的准备工作中,与图像的清晰度有关的是(D)A.禁食B.胃肠道清洁C.口服1〜2%泛影葡胺500mlD.呼吸屏气训练E.碘过敏试验名词解释部分容积效应:CT图像上各个像素的CT值代表的是相应单位容积的平均CT值,因此在同一扫描层面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相互重叠时,所测得的CT值不能如实反映该层面单位容积内任何一种组织的真实CT值,而是这些组织的平均CT值,这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CT成像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CT成像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CT成像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CT成像技术中,哪个参数是衡量X射线管产生X射线的效率?A. 电流B. 电压C. 功率D. 频率答案:C2. 在CT扫描过程中,哪个部件负责收集X射线通过人体后的信号?A. X射线管B. 探测器C. 计算机D. 电源答案:B3.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少辐射剂量B. 提高扫描速度C. 增加图像清晰度D. 降低成本答案:B4. CT图像重建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必需的?A. 原始数据B. 重建算法C. 显示器D. 电源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CT扫描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的准备?A. 移除金属物品B. 空腹C. 服用对比剂D. 进行运动答案:D6. CT值的单位是什么?A. 赫兹B. 伏特C. 亨特D. 胡须答案:C7. 在CT成像中,软组织的CT值通常位于哪个范围内?A. -1000到-500 HUB. 0到100 HUC. 100到300 HUD. 300到1000 HU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CT增强扫描的目的?A. 提高病变的检出率B. 增加图像的对比度C. 减少辐射剂量D. 帮助病变的定性答案:C9. 双能量CT成像技术主要用于什么?A. 骨密度测量B. 物质鉴别C. 心脏功能评估D. 脑血流动态观察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CT成像的辐射防护措施?A. 使用铅围裙B. 减少扫描范围C. 增加扫描剂量D. 快速扫描技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CT成像技术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包括哪些?A. 分辨率B. 噪声C. 伪影D. 扫描速度答案:ABC2. CT扫描中,对比剂的使用可以:A. 增强血管的显示B. 帮助区分正常和异常组织C. 减少辐射剂量D. 增加图像的对比度答案:ABD3. 多层螺旋CT相比于单层CT的优势包括:A. 更快的扫描速度B. 更高的图像分辨率C. 更少的辐射剂量D. 更多的图像重建选项答案:ABD4. CT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A. 肿瘤的诊断B. 骨折的评估C. 血管疾病的诊断D. 脑部疾病的诊断答案:ABCD5. CT成像技术中,辐射防护的措施包括:A. 使用铅围裙B. 减少不必要的扫描C. 使用低剂量扫描模式D. 增加扫描剂量以提高图像质量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CT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并根据组织密度差异生成图像的技术。

CT技师成像技术真题2-(2)

CT技师成像技术真题2-(2)

CT技师成像技术真题2-(2)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某台CT机的空间分辨率为0.3mm,以线对数方法表示,正确的是A.6LP/cmB.10LP/cmC.14Lp/cmD.17Lp/cmE.20LP/cm答案:D[解答] 空间分辨率通常用每厘米内的线对数或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径(mm)来表示,其换算关系为:5÷LP(线对数)/cm=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径(mm)。

2. CT扫描中,属于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优点的是A.选择性扫描,无法准确选择心率复杂、不规则患者的扫描时机B.患者的辐射剂量较小C.重要的解剖结构有可能遗漏D.心动周期的相位不一致E.不能做心脏功能的评价检查答案:B[解答] 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的优点是:由于是只在R-R间期触发扫描,患者的辐射剂量较小。

缺点是由于选择性扫描,无法准确选择心率复杂、不规则患者的扫描时机,并且重要的解剖结构有可能遗漏。

3. CT扫描野相同,下列矩阵中图像重建时间最长的是A.256×256B.320×320C.340×340D.512×512E.1024×1024答案:E[解答] 重建时间与被重建图像的矩阵大小有关,矩阵大,所需重建时间长。

4. 关于副鼻窦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A.横断面、仰卧头先进B.冠状面、仰卧或俯卧头先进C.层厚层距5mm连续扫描D.不适合于颌面部外伤的检查E.应有软组织窗和骨窗两种显示方法答案:D[解答] 副鼻窦扫描适应于鼻、鼻咽部及鼻旁窦较为复杂的外伤检查。

5. 不属于CT机调试内容的是A.探测器信号输出B.X线输出量调试C.检查床的运行D.梯度线圈精度E.准直器校准答案:D[解答] 在MRI系统中,梯度线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6. 根据CT的工作原理,X线穿透人体后首先被下列哪部分接受A.计算机B.阵列处理机C.探测器D.磁盘E.照相机答案:C[解答] 穿过人体后剩余的X线首先被探测器接收,转换成电信号。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模考试题与答案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模考试题与答案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模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适宜做耳部CT扫描的疾病是A、耳部肿瘤B、化脓性中耳炎C、耳部外伤D、先天性耳廓畸形E、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正确答案:D2、膀胱CT扫描的主要目的是A、显示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和淋巴结转移B、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C、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D、显示肿瘤突入腔内的情况E、早期诊断正确答案:A3、观察颈椎椎间孔病变,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正位B、斜位C、过屈位D、过伸位E、侧位正确答案:B4、椎体血管瘤CT扫描其最佳后处理方法是A、MPRB、MRCPC、SSDD、MIPE、VR正确答案:A5、颅脑MRA中需要设置流速编码值的序列是A、2D-T0F-MRAB、3D-PC-MRΛC、3D-T0F-MRAD、D B-MRAE、3D-CE-MRΛ正确答案:B6、关于肾上腺MR1扫描技术,正确的描述是A、扫描范围覆盖两侧肾上极至肾下极以及肾脏前后缘B、薄层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不压脂序列有利于显示肾上腺解剖C、对鉴别肾上腺腺瘤、髓样脂肪瘤等含有脂肪组织的病变,快速梯度回波水一脂反相位TIW1图像没有帮助D、肾上腺恶性病变如转移瘤或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含有较多脂肪,因此反相位图像上信号常有明显下降E、肾上腺在脂肪抑制T1图像上呈稍高信号,压脂后与周围组织对比更好正确答案:E7、非晶硅探测器表示A、a-SmB、a-SiC、a-SaD、a-SeE、a-Sc正确答案:B8、眼部冠状面显示眼球最大径的面A、眶前缘Bs球后C、眼球赤道附近D、眶后层E、眶尖正确答案:C9、耳部增强扫描属于重度过敏反应的是A、皮肤尊麻疹B、面色潮红C、恶心呕吐D、全身灼热感E、血压急剧下降正确答案:E10、男性70岁,近来尿频、尿痛及尿潴留较前加重。

CT扫描前列腺上下径超过50mm邻近膀胱壁增厚,骨盆骨质斑片状硬化,骨轮廓增粗,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A、前列腺慢性炎症B、膀胱尿潴留继发于前列腺慢性炎症C、前列腺癌骨转移D、前列腺良性增生E、骨质增生和前列腺良性增生正确答案:C11、上肢CTA成像对比剂注射速率常采用A、1.5~2.0m1∕sB、4.0~4.5m1∕sC、3.0~4.Om1∕sD、2.0~2.5m1∕sE、4.5~5.Om1∕s正确答案:C12、关于对3D-PC-MRΛ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分析可疑病变区的细节,检查流量与方向B、缺点是在中、低磁共振成像时间较长C、大量血肿未吸收时,观察被血肿掩盖的血管病变D、优点为血流呈高信号,背景抑制优于3D-TOFE、成像容积内信号不均匀正确答案:E13、盆腔CT检查需分5次口服稀释的对比剂,每次用量为A、50m1Bs500m1C、200m1D、750m1E、IOOm1正确答案:C14、急性上颌窦炎首选的摄影体位是A、头颅后前位B、鼻窦侧位C、头颅侧位D、鼻窦华氏位E、鼻窦柯氏位正确答案:E15、有关臂丛神经MR1斜冠位成像序列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用FSE进行T2WI成像,并且需要脂肪抑制B、采用FSE进行TIW1成像,并且需要脂肪抑制C、采用STIR进行T1W1成像D、采用FSE进行T2WI成像,无需脂肪抑制E、采用FSE进行T1W1成像,无需脂肪抑制正确答案:A16、降低噪声的方法A、减少曝光量B、缩小显示视野C、增加层厚D、图像重建采用软组织算法E、增大矩阵正确答案:D17、关于MR1膝关节定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冠状面平行于踝间窝低水平线B、冠状面平行于内、外踝后缘的连线C、冠状面垂直于内、外震后缘的连线D、矢状面垂直于内、外踝后缘的连线E、矢状面垂直于踝间窝底水平线正确答案:C18、MR1在中枢神经系统应用的特点A、对肿瘤、白质病变、退行性病变、脑室系统及练网膜下腔病变等均优于CTB、与CT相比,MR1具有不产生骨伪影的优点C、MR1可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D、以上均是E、在颅脑、脊髓的应用最具优势正确答案:D19、关于胃肠MR扫描技术患者准备与体位,正确的描述是A、扫描前5~10分钟肌注山蔗若碱20mg(严重心脏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肠梗阻患者禁用)B、观察胃定位中心对肚脐C、检查前勿需进行胃肠道清洁准备及水充盈准备D、训练患者平静规律呼吸以及吸气末屏气E、胃检查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饮水200~300m1正确答案:A20、冠状动脉CT检查对比剂注射方案描述错误的是A、可以使用双流速B、可以根据体重设置对比剂流速C、体重越大需要对比剂越多D、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推注E、不能使用单流速正确答案:E21、MR波谱的英文简写A、RMSB、MSRC、SRMD、MRSE、RSM正确答案:D22、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A、平静呼吸屏气B、浅呼吸屏气C、深呼气屏气D、深吸气屏气E、腹式呼吸屏气正确答案:D23、DSA造影期间一般进行两次曝光,一次是在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前,一次是在A、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之后B、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后C、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之前D、对比剂消退后E、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时正确答案:E24、核医学最基本的显像仪器是A、井型计数器B、PETC、SPECTD、γ照相机E、活度计正确答案:D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股骨扫描范围自能关节上缘至膝关节下缘B、扫描定位像时应包括关节及相邻长骨C、骨盆扫描范围自骼崎至小转子平面D、腕关节扫描范围自楼骨远端至掌骨体E、扫描长骨时不应包括相邻关节正确答案:E26、IVU检查的适应证有A、无法进行逆行尿路造影者B、以上均是C、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肾下垂,泌尿系统外伤D、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肾盂和输尿管积液E、明确腹部肿块与泌尿系统的关系,血尿、脓尿原因待查正确答案:B27、增加密度分辨率的方法A、增大显示视野B、减小层厚C、减少X剂量D、增大矩阵E、图像重建采用骨算法正确答案:A28、判断颈椎张口位,摄影体位是否标准的依据是A、上门齿投影在枕骨边缘的下方B、上门齿投影在枕骨边缘的上方C、上门齿与枕骨下缘分离约2.5CmD、上门齿与枕骨下缘是否重合一致E、上门齿与枕骨下缘影像分离正确答案:D29、能完整的观察下肢血管的情况选用A、旋转采集技术B、图像剪接技术C、容积再现D、图像拼接技术E、仿真内窥镜正确答案:D30、下面哪项不是四肢骨关节CT扫描的适应证A、韧带损伤B、脊髓损伤C、骨折D、骨肿瘤E、半月板损伤正确答案:B31、关于CABG术后复查有动脉桥的扫描范围应该是A、气管隆凸隆突下到心底B、从颈部到心底C、从主动脉向下到心底D、从锁骨向下到心底E、从胸廓入口到心底正确答案:D32、CT的高分辨力算法扫描常用于A、肾脏B、肌肉;脂肪C、肝脏;脾脏D、肺;骨骼E、颅脑正确答案:D33、纵隔及肺部MR1扫描,扫描层厚一般为A^5~8mmB、10~20mmC、3~5mmD^1~2mmE、10~15mm正确答案:A34、显示节前臂丛神经最佳的成像方位是A、45°斜矢状位B、斜冠位C、正冠状位D、矢状位E、横轴位正确答案:E35、MRA与其他一些临床血管造影检查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不包括A、三维空间成像,360°旋转观察B、无损伤检查技术C、可全部替代有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检查D、无需注射对比剂E、MRA费用低且时间短正确答案:C36、与胸部CT扫描技术无关的是A、定位像为胸部前后正位像B、侧面定位线对准人体正中冠状面C、被检者仰卧、头先进,层间距IOmmD、常规胸部CT扫描采用螺旋扫描,层厚IOrnnIE、扫描基线从膈顶开始正确答案:E37、关于胫腓骨前后位摄影的说法,哪项错误A、足外旋10°~15。

CT成像技术 试题5

CT成像技术 试题5

CT成像技术-51、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A.19世纪7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E.20世纪90年代2、非螺旋CT的扫描须经历多少个步骤才能完成A.2个B.3个C.4个D.5个E.6个3、以螺旋CT扫描技术分界,此前的CT扫描方式称作 A.非螺旋CT扫描方式B.螺旋CT扫描方式C.常规CT扫描方式D.普通CT扫描方式E.单层CT扫描方式4、螺旋CT扫描的球管热容量一般不低于A.2MHuB.3MHuC.4MHuD.6MHuE.8MHu5、螺旋扫描的球管阳极冷却率一般大于A.4MHu/minB.3MHu/minC.2MHu/minD.1.5MHu/minE.1MHu/min6、螺旋CT的高压发生器所产生的高压范围通常是A.80~100kVpB.60~110kVpC.100~120kVpD.80~140kVpE.100~140kVp7、容积扫描又被称为A.非螺旋扫描B.三维内镜成像C.连续扫描D.螺旋扫描E.区段扫描8、关于准直宽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准直宽度决定了单层螺旋扫描的层厚 B.准直宽度可等于有效层厚C.非螺旋CT扫描无准直宽度D.准直宽度常大于有效层厚E.准直宽度与有效层厚无关9、螺旋CT扫描螺距增加,则A.探测器接受射线量减少,图像质量下降 B.探测器接受射线量增加,图像质量提高 C.探测器接受射线量增加,图像质量下降 D.探测器接受射线量减少,图像质量提高 E.探测器接受射线量减少,图像质量不变10、下列哪项属于螺旋CT扫描的特有成像参数 A.矩阵B.像素C.灰阶D.螺距E.窗宽11、与螺旋CT无关的叙述是A.逐层扫描采集数据B.回顾性任意层面重建C.检查床连续运动同时曝光D.球管围绕受检者旋转持续曝光E.容积扫描采集数据12、16层螺旋CT出现的年代是A.1992年B.1998年C.2000年D.2002年E.2003年13、4层螺旋CT的探测器可分为A.等宽型和不等宽型B.等距型和不等距型C.对称型和非对称型D.同步型和非同步型E.等宽型和对称型14、4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的主要差别是A.扫描方式和滑环结构B.重建方式和计算方法C.探测器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系统D.扫描方式和探测器系统E.扫描方式、探测器系统和重建方式15、关于等宽型探测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门子公司的4层螺旋CT属于典型的等宽型探测器 B.等宽型探测器的优点在于层厚组合较为灵活C.等宽型探测器的优点是探测器的间隙少D.等宽型探测器较不等宽型探测器射线利用率高E.GE的4层螺旋CT不属于典型的等宽型探测器16、4层螺旋CT的不等宽型探测器,其间隙有A.4个B.5个C.6个D.7个E.8个17、4层螺旋CT的等宽型探测器的探测器间隙至少有A.4个B.5个C.6个D.7个E.8个18、关于4层螺旋CT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次旋转最大覆盖范围是32mmB.数据采集通道是4个C.最多由34排探测器组成D.其扫描已达到各向同性E.最少由8排探测器组成19、4层螺旋CT的分辨力是A.横向分辨力为0.5mm,纵向分辨力为0.5mmB.横向分辨力为0.5mm,纵向分辨力为1mmC.横向分辨力为1mm,纵向分辨力为0.5mmD.横向分辨力为1mm,纵向分辨力为1mmE.横向分辨力为1mm,纵向分辨力为2mm20、4层螺旋CT的图像重建预处理的基本方法是A.高序外插B.线性内插C.函数修正D.数据偏移E.加权外插21、16层螺旋CT一次旋转最大覆盖范围可达A.16mmB.20mmC.24mmD.32mmE.40mm22、64层螺旋CT一次旋转最大覆盖范围可达A.32mmB.36mmC.40mmD.48mmE.64mm23、64层螺旋CT机架最快旋转时间为A.0.5sB.0.45sC.0.4sD.0.35sE.0.33s24、关于多层螺旋CT半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半影随层厚的减小而减小,随层数的增加而减小 B.半影随层厚的减小而增大,随层数的增加而减小 C.半影随层厚的减小而减小,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D.半影随层厚的减小而增大,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E.半影随层厚的增加而增大,随层数的增加而减小25、随着螺旋CT层数的增加,其射线利用率和分辨力将 A.提高、提高B.降低、降低C.提高、降低D.减低、提高E.不变26、准直螺距与层厚螺距的关系,正确的是A.相等B.层厚螺距与准直螺距的比值为探测器的排数C.层厚螺距与准直螺距的比值为探测器的宽度D.层厚螺距与准直螺距的比值为检查床移动的距离E.层厚螺距与准直螺距的比值为层厚27、准直螺距又被称为A.螺距因子或射线束螺距B.螺距因子或容积螺距C.螺距因子或探测器螺距D.容积螺距或射线束螺距E.探测器螺距或射线束螺距28、层厚螺距又被称为A.螺距因子或射线束螺距B.探测器螺距或容积螺距C.螺距因子或探测器螺距D.容积螺距或射线束螺距E.探测器螺距或射线束螺距29、多层螺旋扫描和图像重建,应注意下列哪项的选择和修正A.螺距B.层厚C.床速D.kVE.mAs30、目前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预处理主要有几种类型A.1种B.2种C.3种D.4种E.5种31、单排探测器扫描所获得的数据,可直接采用下列哪项进行重建 A.优化采样扫描B.Z轴滤过长轴内插法C.多层孔束体层重建D.扇形束重建E.Feldkamp重建32、下列哪种重建方法适用于16层及以上螺旋CTA.MUSCOTB.扇形束重建C.Z轴滤过长轴内插法D.多层孔束体层重建E.AMPR33、64层螺旋CT的横向和纵向分辨力为A.0.3mm、0.4mmB.0.3mm、0.5mmC.0.5mm、0.6mmD.0.5mm、1mmE.0.6mm、1mm34、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相比较,错误的是A.提高了空间分辨力B.扫描速度更快C.X线束在纵向上厚度减少D.提高了射线利用率E.降低了X线管损耗35、关于CT常规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A.CT常规扫描又可称为平扫B.CT常规扫描是应用最多的扫描方法C.CT常规扫描可采用序列扫描D.CT常规扫描可采用容积扫描E.CT常规扫描就是不注射对比剂的扫描36、关于定位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A.定位扫描图像的动态范围大B.定位扫描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低C.定位扫描时,所使用的扫描剂量相对较低D.定位扫描时,球管在12、9或3点钟位置固定不动E.定位相仅用于确定扫描层面和范围37、动态扫描的扫描方式有几种A.1种B.2种C.3种D.4种E.5种38、对于一个部位的扫描,动态单层扫描较非螺旋扫描节约时间 A.约1/2C.约1/4D.约1/5E.约2/339、关于动态序列扫描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谓动态序列扫描就是按照特定序列进行扫描 B.动态序列扫描每次扫描多个层面C.动态序列扫描时间不变D.动态序列扫描的被扫描层面不变E.动态序列扫描的参数不变40、放大扫描功能的实现是基于哪项的调整A.探测器B.X线发生系统C.计算机系统D.扫描检查床E.扫描机架41、非螺旋扫描方式中薄层扫描的层厚为A.0.33~0.5mmB.0.5~1mmC.1~2mmD.3~5mmE.5~10mm42、超高速CT扫描系指A.动态序列扫描B.电子束CT扫描C.螺旋CT扫描D.快速连续进床扫描E.薄层夹层扫描43、每日开机进行CT球管训练的目的在于A.防止阳极靶面龟裂B.增加阴极电子C.升高球管温度D.启动旋转阳极E.保护X线管,防止损坏44、增强扫描时,成人的剂量一般不能少于A.50mlB.70mlC.80mlE.120ml45、常规内耳超薄层扫描,其层厚和层间距为A.1mm以下B.1~1.5mmC.3~5mmD.6~10mmE.10mm以上46、不适宜做眼及眶部CT扫描的是A.近视眼的病因诊断B.眼部外伤C.眼眶内异物D.眼部先天性疾病E.眼球及眼眶的肿瘤47、临床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应采用A.增强扫描B.平扫C.快速CT扫描D.螺旋CT扫描E.动态扫描48、下列哪项不属于颅脑平扫的适应证A.颅内出血B.脑梗死C.脑萎缩D.脑血管畸形E.先天性无脑49、关于颅脑扫描的准备工作,哪项与图像质量无关 A.摘掉头上金属饰物B.利用头颅固定设备C.做好碘过敏试验D.采用药物镇静E.解除患者扫描恐惧心理50、代表听眶线的英文缩写是A.EMLB.OMLC.RBLD.SMLE.TBL51、观察蝶鞍时,最佳的扫描方式为A.横断扫描B.横断扫描+矢状扫描C.矢状扫描D.横断扫描多方位重建E.冠状扫描52、眼及眶部CT扫描的最佳方式为A.横断位扫描+矢状位扫描B.横断位扫描+冠状位扫描C.横断位扫描+薄层扫描D.横断位扫描+增强E.横断位扫描+重叠扫描53、颞骨矢状扫描体位设计中,错误的是A.受检者俯卧B.头向一侧,旋转枕于20°头架上C.矢状面前后对应点距床面等距D.扫描架向头侧倾斜20°,平行矢状面E.球管围绕头颅前后轴旋转54、与鼻咽部前后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额窦B.筛窦C.蝶窦D.上颌窦E.上门齿55、喉部常规扫描时,要求受检者A.吸气后屏气扫描B.呼气后屏气扫描C.平静呼吸状态扫描D.发“依”音情况下扫描E.鼓气状态下扫描56、与颅脑常规扫描比较,咽部扫描特有的注意事项是 A.头颅固定B.摘掉头上金属饰物C.不合作者采用药物镇静D.不做吞咽动作E.平静呼吸扫描57、关于喉部CT扫描的体位,仰头的目的在于A.受检者舒服B.头不易动C.便于定位D.喉室打开E.防止下颌骨伪影58、喉室轴扫描,无法确定声带走行时,扫描基线应与 A.中部颈椎间隙保持一致B.舌骨长轴平行C.颈部前缘皮肤面垂直D.颈1~颈7的中点连线垂直E.下颌骨下缘平行59、不适宜做CT检查的颞颌关节疾病是A.颞颌关节先天发育畸形B.颞颌关节外伤C.颞颌关节肿瘤D.颞颌关节炎症E.颞颌关节半月板损伤60、胸部扫描,受检者确实屏气困难,最好的措施是 A.给被检者做手势指令B.捏捂被检者鼻口C.嘱被检者胸式呼吸D.嘱被检者腹式呼吸E.增大mA,减短曝光时间61、甲状腺CT扫描时,受检者呼吸状态应是A.不要屏气B.吸气后屏气C.呼气后屏气D.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E.深吸气后屏气62、在肺HRCT扫描时,为降低噪声A.CT机固有空间分辨率0.5mmB.扫描层厚为1~1.5mm的薄层扫描C.图像重建使用高分辨率算法D.应用512×512以上矩阵采集E.使用高kV和高mAs扫描63、胸部CT扫描,肺窗选择是A.W 300~500HU、L 30~50HUB.W 500~1000HU、L-100~-200HUC.W 1000~2000HU、L-200~-400HUD.W 1000~2000HU、L-400~-500HUE.W 1000~2000HU、L-500~-800HU64、胸部CT导向穿刺的体位是A.仰卧正位B.俯卧正位C.侧位D.斜位E.任选适当体位65、关于小盆腔内脏器扫描基线的确定,正确的是A.两髂前上棘连线B.两髋臼凹连线C.耻骨联合上缘水平线D.耻骨联合下缘水平线E.两侧坐骨下缘连线66、常规CT扫描采取俯卧位的是A.头颅轴扫B.双膝轴扫C.双踝轴扫D.双腕轴扫E.双髋轴扫67、临床怀疑肝左叶病变,轴位扫描显示不理想,应变换 A.冠状位B.矢状位C.左侧卧位D.右侧斜位E.俯卧位或右侧卧位68、口服对比剂行胆囊CT扫描,错误的是A.口服碘番酸对比剂1~2片B.对比剂提前14~16h服下C.层厚、层间距为5mm,行胆囊区连续扫描D.采用软组织窗技术观察E.必要时变换体位扫描69、决定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A.扫描方式B.有效视野C.重建矩阵D.显示矩阵E.探测器数目70、CT扫描参数中,对X线剂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X线剂量的大小是CT图像质量保证中的重要环节B.增加X线剂量,可减少图像噪声C.扫层越薄,所需X线剂量越小D.对内耳扫描,需采用比头颅平扫更大的X线剂量E.受检者所受辐射量与扫描层数有关71、关于CT图像伪影的概念,正确的是A.图像中不正常的解剖影像B.被检体以外物质影像的显示C.被检体内不存在的影像D.图像中密度过高或过低的影像E.影像中图像的变形72、因探测器灵敏度不一致,采集系统故障造成的伪影形态是A.移动条纹伪影B.放射状伪影C.模糊伪影D.帽状伪影E.环状伪影73、关于CT扫描层厚的描述,错误的是A.层厚是CT扫描技术选择的重要参数B.层厚较薄,空间分辨率高C.层厚加大,密度分辨率低D.层厚的选择应根据扫描部位和病变大小决定E.层厚较薄,病灶检出率高74、显示野不变、矩阵缩小一半和矩阵不变、显示野增加1倍,其像素大小 A.前者较后者大B.后者较前者大C.两者相等D.前者是后者的2倍E.后者是前者的2倍75、关于滤过函数的选择,错误的是A.一般扫描选择标准数学演算B.肝、胆、胰选择软组织数学演算C.内耳选择骨细节数学演算D.肺结节性病变HRCT选择软组织数学演算E.颅脑扫描选择标准数学演算76、CT图像的动态显示范围较大,是因为A.CT设备精密度高B.CT使用的是激光胶片C.CT使用的kVp高D.CT可以采用多种成像算法E.CT图像可以做窗宽、窗位调节77、关于窗宽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窗宽决定显示CT值的范围B.窗宽加大,图像中组织密度对比提高C.组织的CT值大于窗宽规定范围时,呈现白色D.窗宽除以16等于每个灰阶包含的CT值E.调节窗宽可改变图像中的密度差78、下列哪项不属于图像后处理技术A.多组CT值测量B.图像局部放大C.改变窗宽D.图像反转E.矢状重建79、关于颅脑CT平扫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于颅脑外伤,CT平扫是首选的方法B.扫描基线一般取听眦线C.扫描体位选择仰卧位头先进D.常规采用连续扫描方式E.层厚、层间距均为5mm80、关于动态扫描技术的论述,错误的是A.动态扫描应在增强后应用才有价值B.动态扫描图像显示在全部扫描完毕后C.动态扫描是指短时间内连续扫描数层D.动态扫描时,受检者不应屏气E.动态扫描能观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81、第四代CT机的探测器数目为A.300~800个B.500~1000个C.600~1200个D.600~1500个E.800~1500个82、同一床速扫同一范围,螺距等于2与螺距等于1相比,受检者承受剂量的关系是A.螺距2和螺距1相等B.螺距2是螺距1的1.5倍C.螺距2是螺距1的2倍D.螺距2是螺距1的0.75倍E.螺距2是螺距1的0.5倍83、CT检查前,受检者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是A.申请单B.预约登记卡C.“受检者需知”预约单D.对家属的交代E.受检者自己理解84、与产生伪影无关的准备工作是A.做好呼吸训练B.不吃含金属药物C.给予镇静剂D.更衣、换鞋入机房E.摘掉金属饰物85、下列哪项不能在定位图像上确定A.扫描起始线B.扫描终止线C.扫描范围D.扫描角度E.扫描参数86、与CT图像重建效果无关的因素是A.保留原始数据B.保持扫描层面的连续性C.保证扫描条件的一致性D.保持重建时间的准确性E.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算法重建87、不影响重组图像质量的因素是A.扫描层面的多少B.扫描层面的薄厚C.同一的层厚与间隔D.同一的重建时间E.同序列的连续扫描88、关于重组图像的原理,正确的是A.重组图像就是图像重建B.用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运算得到显示数据矩阵C.用计算机将各不同层面的像素重新排列的技术D.重新组成三维的图像E.重新组成三维空间中任一平面的图像89、关于病变大小的测量方法,错误的是A.无论病变形态如何,都以其长轴作为测量的长度B.长的半圆形病灶,可分段测量长度后相加得出长径 C.与长轴中心垂直的横径为宽度D.长×宽×层数×层厚为大致体积E.各层面的面积叠加在一起得出精确的体积90、CT拍片对诊断影响最大的是A.拍片时,按照解剖顺序进行图像排列B.拍片时,平扫与增强图像不要交叉C.拍片时,应将带有定位线的定位片拍入D.拍片时,正确地选择窗宽、窗位E.拍片时,对放大、测量、重组的图像排列在后面91、X线球管围绕人体腹背轴(前后轴)旋转的扫描方式称为 A.横断位扫描B.冠状位扫描C.矢状位扫描D.正位定位扫描E.侧位定位扫描92、关于增强扫描原理和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组织结构,对比剂的吸收数量和分布会不同 B.不同的病变性质,对比剂的吸收数量和分布会不同 C.当两种组织对X线的吸收差加大时,图像对比增加 D.增强扫描会使组织密度、形态、大小显示更为突出 E.增强扫描主要增加了组织间的天然对比93、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最大的部位是A.肾脏增强B.肾上腺增强C.颅脑增强D.肝脏增强E.腮腺增强94、与X线吸收衰减系数无关的是A.物质的厚度B.物质的密度C.物质的原子序数D.扫描的时间E.扫描所采用的能量大小95、与图像质量无关的CT机技术性能指标是A.扫描时间B.重建时间C.重建矩阵D.探测器数目E.球管焦点96、决定CT机连续工作时间长短的机器性能指标是A.磁盘容量B.电源容量C.X线管热容量D.X线管焦点E.扫描时间97、气体探测器主要采用A.氮气B.氢气C.氖气D.氩气E.氙气98、CT滤过器的作用关键在于A.吸收低能量X线B.优化射线的能谱C.减少受检者的照射剂量D.使射线能量分布均匀E.变成近似单一的硬射线99、螺旋CT中重建间隔的定义,正确的是A.重建时采用的成像算法B.被重建的相邻两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C.两层面之间设置的参数D.与螺旋扫描原始数据有关的螺距E.相邻两层之间的一种加权参数100、曝光时,X线管和探测器不动,而床面带动受检者移动,称其为 A.常规扫描B.定位扫描C.连续扫描D.动态扫描E.重叠扫描答案:1、D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与其后出现的双层和多层螺旋CT相区别,此时的螺旋CT又称为单层螺旋C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扫描技术模拟试题—单项选择题1下述象素和体素的概念不准确的是:(E)A象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象时的表现B体素是被按矩阵排列分隔的基本成像单元C体素是一个三维概念D象素越小,图像的分辨率相对越高E CT图象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体素2下列关于窗位的概念,正确的是:(A)A窗位相当于显示灰阶的中心B窗位规定所显示CT值的范围C不同机器的窗位值不同D窗位与所显示的组织CT值无关E通常窗位选择以水的CT值为标准3根据CT值的定义公式,空气的CT值为:(D)A-700HUB-800HUC-900HUD-1000HUE-1100HU4根据CT工作原理,X线穿过人体后首先被下列哪一部分接收:(C)A计算机B阵列处理机C探测器D磁盘E照相机5根据CT工作原理,指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C)A计算机控制扫描、数据采集、图像重建、显示和存储各个环节B探测器接收的信号须放大并经过模/数转换C模/数转换后的数据为显示数据D AP(阵列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为显示数据E图象存储包括拍片,磁带及光盘存储6螺旋CT与传统CT最主要的区别是:(B)A动态扫描B容积扫描C快速扫描D同层扫描7当窗宽为250、窗位为50时,其CT值显示范围为:(B)A50~250B-75~175C-125~125D0~250E50~3008CT的放射状伪影通常产生于:(E)A病人的自主或不自主运动B X射线剂量不足C重建计算机AP故障D电路不稳定E病人身体上的高密度结构和异物9关于骨关节软组织CT扫描,错误的是:(E)A在X线平片的指导下,确定扫描范围B肢体检查应双侧同时扫描C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同时观察D有时可采用斜位扫描E为发现骨病变行增强扫描10以下关于血管内碘对比剂副反应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对比剂可造成一过性低血钙B糖尿病人使用对比剂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C对比剂的高渗透压是副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D减少使用对比剂的剂量可防止副反应的发生E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可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11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像后处理技术:(C)A表面阴影显示B曲面重组C薄层骨算法重建D最大密度投影E仿真内窥镜12下列关于准直器的概念,错误的是:(E)A准直器决定X线束的宽度B准直器决定扫描层面的厚度C准直器可调为不同宽度D准直器宽度的调整范围根据不同CT机性能而定E准直器位于探测器的前端13HRCT扫描主要优点是:(E)A影像边缘模糊B组织对比度较好C噪声小D适于检查纵隔病变E相对空间分辨率高14 第一台CT扫描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A )A.1971年9月B.1971年10月C.1972年4月D.1974年11月E. 1979年8月15 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大大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B )A.病人接受X线量少B.密度分辨率高C.空间分辨率高D.显示的范围大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16关于CT的空间分辨率,错误的叙述是( D )A.是指在高对比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B.可通过选择不同的褶积滤波器而改变C.由X线束的几何尺寸所决定D.高于普通X线检查的空间分辨率E.受到探测器的大小、采样间隔等因素的限制17 关于CT值,错误的叙述是( E )A.CT值是Hounsfield定义的新的衰减系数的标度B.Hounsfield将空气至致密骨之间的X线衰减系数的变化划为2000个单位C.人们为了纪念亨氏的不朽功绩,将这种新的标度单位命名为H(Hounsfield) D.国际上也规定了以H为CT值的单位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统一单位 E.空气的CT值为0HU,骨密质的CT值为2000HU18 探测器的作用是( B )A.探测病人位置是否准确B.接收X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C.探测扫描时有无散射线D.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E.将微弱的电流进行放大19 高压滑环技术与低压滑环技术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 )A.通过炭刷和滑环的接触导电B.易产生高压噪音C.高压发生器装在扫描架内D.通过滑环转递的电压达上万伏E.以上都是20 在临床应用中,螺旋CT检查效果不如常规CT的部位是( D )A.胸部B.腹部C. CTAD.头部E.以上都不是21 与常规CT扫描相比,螺旋CT扫描的最大优点是( D )A.扫描速度快B.连续旋转C.X线管容量大D.为容积扫描E.存储容量大22 与检查效果密切相关的CT检查前工作是( E )A.仔细阅读申请单B.划价交费C.预约登记D.编写索引E.给患者清楚交待准备工作23 适合于危重或不易配合的病人扫描的最佳选择是( B )A.一般扫描B.快速连续扫描C.重叠扫描D.目标扫描E.放大扫描24 图像显示技术中,应用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是( A )A.窗口技术B.放大技术C.黑白反转技术D.三维图像重建技术E.图像方向旋转技术25 关于重组图像技术,错误的叙述是( E )A.重组图像与图像重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B.重组图像是利用计算机将各个不同层面的象素重新排列的技术C.重组图像是将已有的各层面中的有关显示数据取出来,重新组合为新的层面图像D.最常用的重组图像是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E.重组的图像质量优于直接重建的图像质量26 CT图像的测量原则不包括( E )A.测量CT值应目标明确,在最有代表性显示最佳的层面中测量B.正常与异常组织应同时测量比较C.平扫与增强后测量,最好在同一平面的两个图像上测量D.大小测量要在病变形态范围显示最大最清楚的层面上测量E.测量面积大小,必须同时测量体积27 关于增强扫描,错误的叙述是( C )A.注入造影剂后进行的CT扫描称增强扫描B.增强就是增加组织之间对X线的吸收差C.增强扫描的实质是加大X线照射量的扫描D.增强后形成的图像对比度增加E.增强扫描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28关于CT检查的防护,错误的叙述是( D )A.CT检查比较安全,但不等于没有损伤B.X线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是造成损伤的根本原因C.生物效应分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两种D.随机效应存在着剂量的阈值E.要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29 关于上颌窦CT扫描技术,错误的叙述是( E )A.上颌窦常规平扫,一般不做增强B.上颌窦癌特征是窦腔内软组织肿物合并骨质破坏C.上颌窦癌对上颌窦后壁破坏率高达96%D.颅底有骨质破坏时,按颅脑扫描参数进行颅脑扫描E.上颌窦CT图像显示采用骨窗30 喉部常规扫描中,要求病人做到( D )A.吸气后屏气B.呼气后屏气C.平静呼吸状态D.发“衣”音状态E.鼓气状态31 腹部CT扫描患者的准备工作中,与图像的清晰度有关的是( D )A.禁食B.胃肠道清洁C.口服1~2%泛影葡胺500mlD.呼吸屏气训练E.碘过敏试验名词解释部分容积效应:CT图像上各个像素的CT值代表的是相应单位容积的平均CT值,因此在同一扫描层面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相互重叠时,所测得的CT 值不能如实反映该层面单位容积内任何一种组织的真实CT值,而是这些组织的平均CT值,这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伪影:是指在扫描过程中由于设备或病人的原因而产生的一些与被扫描的组织结构无关的异常影像,其降低了图像质量,甚至影响诊断分析。

故应该尽量避免伪影的产生。

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设备因素,患者因素和扫描条件不当所造成。

噪声:在CT中,噪声是一均匀物质扫描图像中各点之间CT值的随机波动,也可看作为是图像矩阵中像素值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误差。

原始数据:对物体进行扫描后由探测器接受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期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未经图像重建处理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QML:是颅脑CT扫描的基线听眦线或称眶耳线,即眼外眦与外耳孔的连线。

体素与像素:体素是体积单位。

在CT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 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

它有长宽高三要素。

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

它与体素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简答题简述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答题要点:1,CT检查前的准备2噪声3伪影4部分容积效应和周围间隙现象5,CT 分辨力6合适的窗宽窗位7图像重建的数学演算方式。

CTA要点:是经周围静脉快速注入水溶性有机典对比剂,在靶血管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用螺旋CT对其进行快速容积数据采集,由此获得的数据再经计算机后处理,通常采用MIP,SSD和VR,重建成三维血管影像。

简述常规横断面颅脑CT扫描的基本基线要点:横断面扫描的基本基线有听眦线或称眶耳线,即眼外眦与外耳孔的连线。

还有瑞氏线,或人类学基线,即眶下缘与外耳孔的连线。

听眶线或听眉线,即眉弓上缘的中点与外耳孔的连线。

简述常规上腹部平扫的CT扫描体位及范围要点:常规取仰卧位,均采用横断面扫描。

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双臂上举过头,先扫描正位定位图以确定检查部位和范围。

扫描范围应包括肝胆胰脾,即自膈顶扫至胰腺钩突下缘十二指肠水平段。

试述胸部常规平扫图像其窗宽窗位的显示范围要点:肺组织内含有大量的空气,故必需用宽窗宽和低窗位来观察,一般取窗宽800_1500HU,窗位_600 至_800HU。

观察纵膈,肺门结构和胸壁软组织,则需要用纵膈窗,一般取窗宽300_500HU,窗位30_50HU。

如要了解肋骨,胸椎等骨质结构情况,还要用骨窗,一般取窗宽1000_1500HU,窗位250_350HU.论述题试述多排螺旋CT的优势要点:1X线输出的效率提高。

2扫描范围覆盖率增加,扫描速度提高。

由于一次扫描能同时得到多层扫描数据,并且与剂量无关,因而提高了X线的利用效率和球馆的使用寿命。

4提供了检查速度,单位时间内可以检查更多的病人,5 成像所需射线总量减少。

6散射线剂量降低。

7软件功能更加强大,临床应用范围越多越广泛。

如除了MPR,MPVR,CTA,3D,VR 等应用程序外,高端多排螺旋CT机还有更全面的配置,如自动毫安技术,对比剂智能跟踪,低剂量肺扫描,肺小结节测量分析,全身CT灌注。

心脏成像,心脏功能分析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