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进程及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自从19世纪以来,人文地理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人文地理学的起源、主要研究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人文地理学的起源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

在当时,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理上的实证研究,而忽略了人类的角色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在20世纪初,人文地理学逐渐崭露头角,在学科界取得了重要的地位。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1.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人类的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对于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包括语言、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

通过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塑造及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

研究者关注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问题等方面,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

3.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关注经济地理的空间组织、资源分布、交通与通信等方面,以揭示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社会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又一重要分支,它研究社会现象在地理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研究者通过考察社会群体、社会差异、社会行为等方面,来揭示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三、人文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文地理学需要更加关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使得研究者可以更精确地定位和分析相关数据,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和主要代表人物的不同,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分类介绍。

第一阶段:传统人文地理学传统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策尔。

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决定因素。

这一理论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例如,美国地理学家卡尔·萨乌尔指出,人类活动也可以改变地理环境,因此地理环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第二阶段:人文地理学的转型20世纪50年代,英国地理学家彼得·格林认为,传统人文地理学过于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他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的转型”理论,主张将人类活动作为研究的核心,强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主流。

第三阶段:后现代人文地理学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对传统的现代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

在这一背景下,后现代人文地理学应运而生。

它主张摒弃传统的客观主义和唯物主义,强调主体性和多元性。

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索杰和英国地理学家戴维·哈维等。

他们认为,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是相互作用的,而这种相互作用是由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决定的。

第四阶段:批判人文地理学21世纪初,批判人文地理学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它主张摒弃传统的人文地理学和后现代人文地理学的思想,强调批判和反思。

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地理学家大卫·哈维和英国地理学家内尔·史密斯等。

他们认为,人文地理学过于强调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忽视了人类活动的阶级性和权力关系。

因此,批判人文地理学主张将人类活动置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更广泛的背景下进行研究。

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及发展趋势

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及发展趋势

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及发展趋势一、概述1. 现代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流派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二、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流派2. 传统人文地理学流派传统人文地理学流派主要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强调人类的地域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行为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强调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时,需要关注个体或裙体的行为模式、决策过程以及意识形态。

4.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则更侧重于分析社会结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强调社会制度和权力结构对地域性差异的形成和演变的作用。

5. 后现代人文地理学流派后现代人文地理学流派关注个体的多样性和主体性,强调个体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体验和感知。

6. 新人文地理学流派新人文地理学流派相对于传统人文地理学更加关注跨学科研究,强调地理环境、社会和文化的整合分析。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7. 跨学科研究的加强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科交叉的不断深入,现代人文地理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8.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应用将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9. 参与式研究方法的兴起传统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往往缺乏对当地居民的深入了解,而随着参与式研究方法的兴起,研究者更加注重倾听当地居民的声音,将他们的体验和需求纳入研究过程。

10. 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重点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将更加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变化、社会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

1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现代人文地理学在研究中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之道。

12. 新兴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新兴议题也日益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如城市化进程、社会空间重构、社会环境变迁等。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摘要: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的发展历经知识的积累、学科的形成和理论的演变、学科的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等过程。

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由最初的自成体系逐渐演变成如今几乎一致同意的系统分类。

中国人文地理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兴以来,开始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

本文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介绍近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简单的科学展望。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中国、人地关系、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1、理论的发展1.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始终被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2]。

从古代“天人合一”的协调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再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演进主线基本围绕人地关系和谐这一核心伸展。

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全球性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人地关系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人地关系系统的性质及人地关系理论内涵在演进中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指导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作用[3]。

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是近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

近年来一大批学者分别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不同层面,和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全球化等不同切入点思考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基本特征、客观规律和学科分支等问题,实现了人地关系研究视角由单源切入向多源转化,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的转变[4]。

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

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

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关注着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无尽的奥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理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本文将探讨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趋势。

首先,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早期,地理学研究主要以地貌地势、气候、水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测量来获取数据。

但随着航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地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遥感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则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地理学研究的效率,还使得研究的范围更加广阔和深入。

其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正在发生着变化。

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已从原来的自然环境扩展到人文环境。

传统的地理学主要关注自然地理,如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等。

而现代地理学已经将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纳入研究范围,形成了人文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等新的分支。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居住地的形成与演变、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等问题,城市地理学则关注着城市规模、形态、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这种扩展的研究范围使得地理学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第三,地理学研究趋势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地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促使地理学家寻找可持续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途径。

地理学研究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外,地理学在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重要。

最后,地理学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支持和合作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过程。

同时,与社会科学合作可以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布等问题。

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将促进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人文地理研究的新趋势

人文地理研究的新趋势

人文地理研究的新趋势近年来,人文地理研究领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传统的人文地理研究主要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探讨地理空间对人类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进步,人文地理研究也在不断演进,涌现出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一、地理思维与人类行为人文地理研究的新趋势之一是将地理思维应用于人类行为的解读。

传统的人文地理研究主要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而现在的研究趋势则更加注重人类行为对地理环境的塑造。

例如,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行为、文化变迁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探讨人类行为如何塑造出特定的地理景观和城市形态。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地理逻辑,也能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二、地理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变得更加容易和精确。

这也为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数据,从而揭示出地理空间中的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

例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研究者可以分析城市空间的分布格局、人口流动的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差异等。

这种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够提供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分析结果,也为人文地理研究带来了更大的深度和广度。

三、跨学科研究与合作人文地理研究的新趋势之一是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和合作。

传统的人文地理研究主要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但现在的研究趋势则更加注重地理环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例如,人文地理学者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合作,共同探讨城市化、社会分化、心理地理等问题。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合作不仅能够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视角,也能够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和学术创新。

四、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正义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文地理研究也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正义的问题。

传统的人文地理研究主要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但现在的研究趋势则更加注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中国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深度也在逐渐加深。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贡献。

接着,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人口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和城市地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与新型城镇化、全球化、生态文明等时代主题相关的研究。

本文还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数据获取的困难、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跨学科合作的不足等。

本文展望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大数据、遥感、GIS 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文地理学有望在理论创新、方法改进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面对全球化和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中国人文地理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全球视野和时代特色。

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人文地理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且深入。

在历史演变中,中国人文地理学始终致力于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以下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探讨文化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扩散和变迁。

在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尤其关注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等现象。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着重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产业布局、区域发展、城乡关系等。

在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均衡发展、城市化和全球化等背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关注社会空间结构、人口分布和迁移、社区发展等议题。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实际经验和观察,而非系统的科学研究。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文地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19世纪初,人文地理学开始脱离自然地理学的束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学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早期的人文地理学家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和记录,来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他的《新大陆》一书详细描述了拉丁美洲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20世纪初,人文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在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理空间的社会构造和人类行为的地理模式。

一些学者开始运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同时,一些理论框架也被提出,如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提出,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到了20世纪中叶,人文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并拓宽了研究领域。

在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身份、性别、种族等社会因素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会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展开。

一些学者开始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理环境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同时,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也逐渐形成,如旅游地理学、健康地理学和文化景观研究等。

进入21世纪,人文地理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人文地理学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全球范围内的地理问题,并探索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同时,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也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

当代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势

当代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势

当代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势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1、地理学形成及分化地理学(geography)是希腊语中关于地球和书写两个词复合词,主要研究人类生活空间的地球表面(Haggett,1990)。

大学地理学的发展一开始就受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分化的影响,研究自然环境的地理学称为“自然地理学”,研究人工环境的称“人文地理学”。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出现,地理学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通过英国和美国地理学家学会研究组对大多数地理学系课程和学科体系的调查发现,1990年代的地理学主要由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混合人文和自然地理学和其它领域四个方面所组成。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德国和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萌芽1918-193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处在早期调查阶段二战后,主要从1960年代起,人文地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互动与接轨,实现了从区域描述到诠释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及人与地点或地方关系的转变。

20世纪60-70年代,地理学的数量革命涉及到“社会经济”的诸多主题,为后来的诸如人口、社会、城市、经济、工业和农业地理学等一些专门人文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人文地理学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内部的专门化和哲学上的多元化。

20世纪80年代,实证主义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学和激进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三种非常不同的学科方法。

在过去20年里,其它学科思想给人文地理学科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并发展壮大起来。

二、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

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联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完整版)地理学发展趋势

(完整版)地理学发展趋势

地理学发展趋向——侧重以人文地理为例一、人文地理学获得的重要进展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获得提高(1)以崭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从哲学思辩转向理性升华,是最近几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

(2)新式人地关系理论不停出现,正在逐渐形成理论系统。

(3)人地系统研究的新方法与生手段宽泛应用于解决国家及地区发展问题。

2、文化地理研究视线更加宽阔,并在向新文化地理学转变(1)开始进一步发掘文化景观背后的多重意义。

(2)试试解读电影、小说、建筑等“文本”所表征的地方文化特点。

(3)开始关注小尺度文化空间及文化生产的研究。

(4)展开一系列地区文化认可的研究。

最近几年来文化地理学界对很多地方文化特点的研究,既包含对地区内单个文化特质的研究,也包含对地区文化综合体的研究。

(5)探究运用 GIS 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研究文化地理学识题。

3、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华发展阶段(1)花费者行为仍旧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2)要点从微观角度剖析了不一样种类城市居民的动向乔迁特点、影响机理、居住郊区化、季节性郊区化与第二住所等现象,深入商讨了乔迁行为与社会转型、空间重构的互相关系。

(3)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迎来了新的发展势头。

(4)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的研究推动了“时间地理学”时代的到来。

4、政治地理学适应地缘政治战略需要逐渐由低迷状态走向回暖迹象(1)地缘政治战略需求推动形成了一些以地缘政治为主导的研究成就。

(2)部分经典的西方地缘政治学著作被翻译和介绍到国内。

(3)有关学科开始“讲政治”,广泛重视“政治”要素的研究。

5、社会地理学陪伴城市社会空间异化与和睦社会建设蓬勃发展(1)城市社会空间构造与社会区是社会地理学研究的主阵地。

(2)质性与兴趣性研究方法在微观社会空间研究中开始应用。

二、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向及研究展望1、建立人地和睦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入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

将来人地关系研究的方向有:①增强经济全世界化与人地关系机理响应、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模拟人地“最正确距离”的研究;②采纳RS、GIS和 GPS技术手段增强者地系统的动向模拟、综合集成与决议支持系统的研究;③增强者地系统与地区可连续发展交互关系的研究;④增强者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世界问题、全世界变化问题及其地区响应问题的系列研究,推感人地关系研究由地区化向全世界化方向转变;⑤增强者地系统中环境伦理与生态道德的研究,道德文明的力量将最后代替资本、技术、政策等手段成为协调人地关系的最主要力量2、适应文化强国建设与文化家产大发展的需求,建立“本地化”的文化地理学科系统。

初二地理人文地理学历史发展分析

初二地理人文地理学历史发展分析

初二地理人文地理学历史发展分析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逐渐发展至今。

本文将对初二地理人文地理学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

一、古代人文地理学古代的人文地理学主要集中在探索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有相应的地理学著作,描述了他们的土地利用、城市规划以及社会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文明为后世的地理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和经验。

二、中世纪人文地理学中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主要与宗教息息相关。

在这个时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兴起,人们开始关注信仰和精神的问题。

地理学家们开始研究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地理现象,如圣地巡礼和圣人的聚集地。

同时,在地理探索方面,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勘测和记录未知领域的地理特征,为地图制作提供了重要数据。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崛起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是在18世纪至20世纪之间。

随着科学方法的兴起,人文地理学开始采用更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实证和理论的结合。

同时,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兴起也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文地理学家们开始关注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的空间行为和感知。

四、现代人文地理学的拓展随着对人文地理学的深入研究,学科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现代人文地理学已不仅仅局限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还关注地理空间的社会构建和意义生成等问题。

例如,城市地理、文化地理和旅游地理等专题的出现使人文地理学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五、初二地理人文地理学的学习与应用初二地理人文地理学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活动,学习如何观察和解释地理现象,并提出对策和改进。

此外,人文地理学的知识也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国土开发等实际问题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初二地理人文地理学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古代、中世纪和现代三个阶段,从探索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到关注地理空间的社会构建和意义生成,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拓展。

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势研究

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势研究

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势及研究展望初探摘要: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人文地理学中的一系列特色分支学科例如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都纷纷兴盛发展起来。

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极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文浅析了人文地理学及其相关分支学科的研究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地理学研究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人文地理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自始至终是人文地理学,深入研究人文地理学理论作用机理及其演化的规律性,从多学科视角分析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理论,通过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将人地关系系统地整合起来,形成新时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框架,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顺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也对推动我国城市区域社会经济持续良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文地理学在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深入经济全球化与人地系统调控、人地关系机理响应、格局与规律以及模拟人地“最佳距离”的研究;第二要深入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良性发展交互关系的研究;第三要深入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变化问题以及其区域相应问题的多维多角度系列研究;第四要应用gps等科技手段深入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与决策支持系统动态模拟研究;第五要深入人地系统中生态环境与环境伦理的研究。

二、深入实践性研究,不断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行为地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已逐渐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

我国行为地理学科今后深入研究的重点、难点应着眼于行为决策机理、认知空间和行为规划多门类的研究。

首先要使用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技术,对城市区域周边环境改变与人文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的理论空间与应用价值。

其次不仅要深入对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的实践性研究,还要积极拓展新的数据生产与管理方法,以促进理论的提升。

人文地理学进展

人文地理学进展

人文地理学进展近年来,人文地理学在学术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人文地理学探讨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地理空间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从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重要研究领域三个方面对人文地理学的进展进行探讨。

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理论、社会空间理论和文化地理学理论。

人地系统理论将地理环境和人类行为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塑造作用。

社会空间理论探讨了地理空间在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中的作用,强调空间的社会构造性。

文化地理学理论则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塑造作用,研究地域文化差异和地理空间中的文化景观。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和质性研究等。

实地考察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观察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工具,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质性研究方法则通过深入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手段,探索人类行为的背后动机和意义,揭示地理环境与文化认知之间的联系。

三、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人文地理学在众多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城市空间、城市发展和城市社会。

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研究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城市社会的问题。

此外,社会地理学也是人文地理学的重点领域,研究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

社会地理学关注社会空间的分布和变迁,研究社会差异、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等问题。

民族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研究地理环境对各种民族群体的影响以及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民族地理学关注民族聚居、地域文化和民族认同等问题,研究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总结人文地理学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重要研究领域不断深化和拓展。

人文地理学的专业发展与前沿研究

人文地理学的专业发展与前沿研究

人文地理学的专业发展与前沿研究在当今社会,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地理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人文地理学作为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它探讨了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思想和文化的演变,既关注个体与群体,又关注历史和现实。

本文将对人文地理学的专业发展与前沿研究进行探讨,并从不同角度展示其独特价值。

首先,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既有独立发展的趋势,也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交叉。

以文化地理学为例,它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及其表达形式的影响。

文化地理学家从地理学角度解读艺术、文学、电影等文化产品,分析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深入挖掘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此外,人文地理学还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紧密联系,形成了复杂而富有多样性的研究领域。

这种交叉研究的方式为人文地理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强化了人文地理学对于社会问题的解释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其次,在当前社会情境下,全球化和城市化是人文地理学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全球化的加速推动了经济、人口、文化的全球重构和重新布局,城市化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空间格局。

因此,人文地理学家借助地理实证方法和理论构建,对全球化和城市化进行深入研究,揭示背后的动因和影响。

他们关注全球价值链和商品流通网络,目的是揭示全球经济链上的利益关系和权力结构,以及地理环境对这些结构的塑造作用。

同时,他们还研究城市社区的形成与演变、城市发展的社会和环境影响等。

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全球化和城市化对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深远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人文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方面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等因素逐渐凸显,亟需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社会组织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分析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分配的影响。

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与趋势

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与趋势

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与趋势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空间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且在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中,展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地理学界开始对人类活动的地理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

最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领域,关注城市和农村的空间布局、人口分布以及农田利用等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逐渐扩展到了工业地理学和交通地理学等新领域。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差异,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

以“地理与地理学”的著名学者刘骥为代表,中国人文地理学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强调地域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方法,重视地理环境、经济活动、人口迁移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一时期,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逐渐与国际接轨,并且开始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运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与城乡结构的变化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中国人文地理学学者开始关注城市规划、城市社会结构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理论和观点。

例如,以南京大学地理学院的郭路平教授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和城市群理论,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21世纪初,中国人文地理学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开始关注社会文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新问题。

由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地理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人文地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人文地理学学者开始研究全球城市网络、文化地理、旅游地理等领域,挖掘区域文化的地理特征,并探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

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仍将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演变,中国人文地理学需要关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对地理空间的影响。

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进程及趋势分析

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进程及趋势分析

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苴一。

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

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徳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

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哋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左论的泥坑。

20世纪20年代, 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苴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

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

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

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立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岀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3.1研究的主要内容[2]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囤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展望。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关注地理空间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还深入探索人类活动、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如何塑造和改变地理景观。

本文将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论框架、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概述,并总结其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回顾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历史演变,从早期的地理学观点到现代多元化的研究方向,揭示其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动力。

我们将分析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如城市化、区域发展、文化地理、经济地理等,并探讨这些领域内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

本文还将关注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在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等当代议题中的贡献和挑战。

本文将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随着科技进步、全球化和环境变化的深入发展,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将分析这些趋势如何影响学科的发展,并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的预测。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览,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发展历程既是对人类社会文化现象空间组织的探索,也是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

早期的人文地理学主要关注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和地域差异,例如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等。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人文地理学逐渐拓宽了其研究领域,涵盖了文化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地理等多个方向。

这些领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人类文化、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还深入分析了这些模式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

近年来,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几个显著的趋势。

首先是跨学科合作的加强。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往往需要借鉴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也提高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学系 10级综合文科教育(2)班闫鹏 100602210一、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地理学发轫于古希腊,古希腊大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世纪时期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认为是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技术性著作。

古希腊的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个名字。

对古代对古代地理学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他们被尊为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洪堡的功绩是使人文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著有《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和《宇宙》,李特尔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定一门以人与自认为基础的的新的地理学。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二战以前是人文地理学的近代时期。

近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动力是:(1)、地理大发现个一系列的探险活动整个世界的轮廓完全呈现在人类面前,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复杂的地理现象引发了地理学的发展;(2)、科学带来的冲击使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变得更加切合实际的归纳和解释,阐述其因果关系,并提供对事物日益精确地描述;(3)、其他学科的进步对地理学的推动。

A、德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源地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拉采尔首先提出了人地关系系统理论;魏特纳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廖什提出了市场区位论。

B、法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代表人物是:维达尔·白兰士,主要研究人地关系理论和去为人文地理研究两个方面;白吕纳把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

法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C、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英国注重对地理政治的研究,在区域划分和土地利用调查等方面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麦金德,他认为地理学是探索人地以及自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他再《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阐述了“大陆腹地说”;罗士纳主张适应论。

论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论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论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1. 早期探索阶段(20世纪前半)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多以写实主义文学的形式体现。

代表作品
包括陈寅恪的《边城》、钱钟书的《围城》等。

同时,中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2. 现代化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在这个阶段,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人文地理学开始进入系统化研究
阶段。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慕华的《中国农村人居环境》、罗正福的《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等。

3. 开放改革阶段(80年代至今)
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也促进了人文地理
学的迅速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开始与国际接轨,不少学者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文地理学向多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学术成果,如郭建华的《忆江南》,谭其骧的《旅游概论》等。

总的来说,中国人文地理学从研究中国人居环境和社会文化特色的实证研究到
全球视野下的全面论述,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程。

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仍需要不断地挖掘本土文化和社会地理背景,同时也需要关注全球化趋势,并寻找与世界其他地域知识体系的交流和发展。

乡村人文地理的变迁与发展趋势分析

乡村人文地理的变迁与发展趋势分析

乡村人文地理的变迁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乡村人文地理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乡村人文地理的变迁、农村人口流动、乡村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乡村人文地理的变迁乡村人文地理的变迁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农田面积也在不断缩小。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下降,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以及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同时,城市的吸引力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二、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人文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减少导致了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农村社区关系逐渐疏远,农村的集体观念和互助精神也在逐渐消失。

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流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些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吸引外来人口,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三、乡村文化传承的困境与机遇乡村文化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流失。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很多传统技艺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然而,乡村文化也有一些机遇。

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平台。

通过乡村旅游,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开始重视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区等方式,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是当前乡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乡村旅游也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乡村环境和生态资源。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乡村旅游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

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

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

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

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

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

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

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

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

(2)认识论。

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

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

(4)方法论。

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

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

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 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

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 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 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鸦片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

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

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

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