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及案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 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 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 的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去研 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 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 力。
八、几项要求
(一)各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综 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使广大教师明确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及实施 方法等。开展学习心得、体会的交流活动。 (二)各学校要尽快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 组织机构,根据本学校的校内外资源情况, 制定实施规划与方案,强化过程管理。
(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选取探究课题或 问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 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 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 有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 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 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 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 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 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 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 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 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 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 方案的实施者,有效实施综合实 践活动需遵循下列原则:
(一)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 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实践 活动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 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 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 伴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 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 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 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 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亦可 通过各种方式(如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跨地区、跨国界合作 探究。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 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 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总之。活 动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课题、解决 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
(一)评价理念 体现以下原则; 整体观(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 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 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 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 的信息,实践于教学)。 多元化(评价者要尽量使用家长、学生及一般人能 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 数或等级)。 过程性(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 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 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案例赏析
校内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
“钨都”沧桑(钨及钨业系列) (大余县南安中学)
一、活动主题目及活动主题的提出 “钨都”沧桑之钨及钨业 大余县是中国钨业的发祥地,号称“世界钨 都” 具有近百年的钨开采史。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 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二)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其运 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 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 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 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具体操作中“档案袋 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 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运用这些方 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至用。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 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 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 (一)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 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 感。 (三)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 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 新能力 (五)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 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一)具体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围绕着:学生与自然 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及学生与 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值 得关注的内容有: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 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 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 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 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 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 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 (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教育 等)都可以不断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 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 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 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 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 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 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 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 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 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并倡导以项目为载体从事 学习活动。该领域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 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要使学生了解必 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 技术实践能力。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 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及实施案例
抚州市临川区教研室 冯贤福 2009年3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 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 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 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 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 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承载 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体现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 动的统筹考查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 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能集中体现学校 的发展特色,各学校对综合实践活 动要进行统筹规划。建议每所学校 根据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推出三类 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 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 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 计划”。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 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 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 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 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 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 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 特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我区的发展口号:
学科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校本化,
校本课程社会、生活化 引导学生走近大自然去发现,投入 社会去体验,链接科技去探索,走 向生产去领悟,融入生活去创造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张采用 “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 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 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它 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 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 进行鉴赏。
(三)按照每周3个课时落实课程总量安排。 具体活动形式及内容,小学三至六年级建议 侧重参观、访问、调查、制作、劳动体验、 信息操作、班队活动等,高年级适量开展一 些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设计;初中建议研究 性学习与参观、调查等并重;高中课改年级: 研究性学习三年共15个学分,要求高中三年 每个学生至少研究完成3个课题,完成每一个 完整的课题最多可获得5个学分;社会实践三 周,每周2个学分,三年共6个学分;社区服 务三年共2个学分,服务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 日即得2个学分。
(四)各校要引导教师与学生结合本地资 源(自然、历史、人文、地理、生活环境 等)选取确立一大批研究性课题或活动项 目,制订研究方案,集中组织开题报告会, 并积极开展研究性活动,注意积累过程素 材。 (五)总结出一批优秀研究性学习课题成 果,参加省、市、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 题设计评比,强化课改成果意识。 (六)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设计成果将纳 入对学校的年终目标考评方案。
2、知识目标:了解本地有特色的地理事物和企 业,了解钨的分布、特性、开采等知识。了解大余 县钨业的沧桑变化,了解一些大余钨业方面的龙头 企业。了解钨及钨业在大余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了解大余县钨业的发展前景等。了解信息技术、劳 动技术、合作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 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 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 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 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 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格,初步养成合作、 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 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来自百度文库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 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 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 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 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 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为此, 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校园网、局域网, 为学生进行跨班级、跨学校合作探究开辟空 间,为教师跨班、跨学校合作指导提供条件。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一)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 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 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具体而言,要设 立研究和协调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和人 员,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通过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计算教师工作量 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等),给予综合实 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学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 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 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 条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 动的实施空间,还要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 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 资源库。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摆脱以往全部由 学校规划的局面,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实践, 以增加他们接融社会的机会,真正成为课程 开发的主体。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 用相结合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 综合实践活动的周课时数平均3 课时,最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课 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每周3课 时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 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 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 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 合实践活动。因此,学校要积极鼓 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
(五)以整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 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三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 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 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 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 动与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三大 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 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