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 2.1 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课件 沪科版选修3-5.ppt
2018_2019版高中物理第2章波和粒子章末总结课件沪科版选修3_5ppt版本
粒
光电
最大初动能与光频率是 一次函数 关系
子 光的粒 效应 实验规律 光电子数目正比于光强——存在饱__和__电__流__
子性
瞬时性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_h_ν-__W___
康普顿效应:X射线对石墨晶体的散射,说明光具有_动__量__
光子:光辐射不连续,每一份光叫做一个光__子___
波 和
光 的
光子说 光子的能量:E=_h_ν_ h
光子的动量:p=__λ _
粒
粒 子 光具
少量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 波动
子 性 有波 性
粒子
波动
粒二 高频光子 性显波著动,低频光子
性显著 粒子
象性 光传播时表现出 性,与微粒作用时表现出
性
德布罗意 提出粒子具有波动性:物质波或概率波
波 粒子的 电子的衍射现象证实了粒子的波__动__性___
第2章 波和粒子
章末总结
知识网络
黑体与黑体辐射:电磁辐射不_连__续__
能量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各种波长的辐射只与温度 有关
量子化
能
定义:每一份辐射的能量是一个_能__量__子__ 量 大小:E= hν ,h=6.63×10-34 J·s
波
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念:光照使金属发射 电子 的现
和
象
任何金属都存在_极__限__频__率__
和
波动性
h 概率波波长:λ=_p__
粒
粒子具有波粒二象 性
子
h
不确定关系:ΔxΔpx≥_4_π__
谢谢
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5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二章波和粒子
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5全册课 件【完整版】
2.1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
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5全册课 件【完整版】
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5全册课 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80页 0144页 0170页 0196页 0235页 0291页 0331页 0356页 0381页 0451页 0549页
1.1探究动量变化与冲量的关系 1.4美妙的守恒定律 2.1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 2.3光是波还是粒子 第三章原子世界探秘 3.2原子模型的提出 3.4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4.1原子核结构探秘 4.3让射线造福人类 第五章核能与社会 5.2裂变及其应用 5.4核能利用与社会发展
1.1探究动量变化与冲量的关系
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5全册课 件【完整版】
1.3动量守恒定律的案例分析
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5全册课 件【完整版】
1.4美妙的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第2章波和粒子2.1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课件沪科版选修3-5
(1)热辐射不一定需要高温,任何温度的物体都发出一定的热辐射,只是温度 低时辐射弱,温度高时辐射强.
(2)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物体所辐射的光谱成分显著不同.
普 朗 克 假 设 驱 “乌 云”
[先填空] 1.普朗克公式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对黑体辐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推导出了普朗 克公式,把它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与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地相符”.
2.普朗克设想 黑体的空腔壁是由大量振子组成的,其能量E只能是某一 最小能量值hν的 整数倍,即E=nhν(n=1,2,3,…) 式中ν为振子的频率,h是一个常量,h= 6.63×10-34J·s. 最小能量hν叫做 能量子. 在微观世界中能量 不能连续 变化,只能取 分立值 ,这种现象叫做能量 的 量子化.
3.意义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使人类对 微观世界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现代物理 学的发展产生了 革命性的影响.
[再判断] 1.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能量子的整数倍.( √ ) 2.能量子的能量不是任意的,其大小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 ) 3.光滑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的小球的动能也是量子化的.( ×)
图2-1-1
2.一般物体与黑体的比较
一般 物体
黑体
热辐射特点
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 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 及表面状况有关
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 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 度有关
吸收、反射特点
既吸收又反射,其能力 与材料的种类及入射波 长等因素有关
完全吸收各种入射电磁 波,不反( ) 图2-1-3
[先填空]
1.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射
电磁波 ,温度不同,所发射的电磁波
的 频率、 强度也不同,这种现象叫做热辐射.热辐射与物体的 温度 有关.
高中物理第2章波和粒子21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22涅盘凤凰再飞翔沪科版3-5!
学案1 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学案2 涅槃凤凰再飞翔[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黑体与黑体辐射,知道辐射本领与波长的关系;了解能量子的概念及提出的过程.2.知道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实验规律.3.掌握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4.了解康普顿效应及其意义.1.各种色光的频率:从红到紫的频率依次变大.2.光的波长λ与频率ν的关系:c=λν,式中c为光速.3.黑体与黑体辐射(1)热辐射: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射电磁波,温度不同,所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强度也不同.(2)黑体:能完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电磁波而不产生反射的物体,也称之为绝对黑体.(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1所示.图1①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各种波长电磁波的辐射本领都增大;②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本领的最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4.能量子(1)定义:黑体的空腔壁是由大量振子组成的,其能量E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hν的整数倍,即E=nhν(n=1,2,3,…).这样的一份最小能量hν叫做能量子,ν是振子的频率,h叫做普朗克常量.(2)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值.5.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①对于各种金属都存在着一个极限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这个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最大动能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③当产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④入射光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产生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1×10-9 s.6.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光在空间传播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一份叫做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E=hν.(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W+E km,其中W为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7.康普顿效应(1)康普顿效应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波长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这个波长变化的现象叫做康普顿效应.(2)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进一步为光的粒子性提供了证据.(3)光子的动量:表达式:p=hλ.一、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问题设计]在课本的“探究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实验中:(1)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擦净的一面,验电器的箔片张角有何变化?(2)在紫外线灯和锌板间插入一块玻璃,验电器的箔片张角有何变化?(3)用白炽灯照射锌板擦净的一面,验电器的箔片张角有何变化?设法增加白炽灯的亮度,情况有无变化?答案(1)验电器的张角变小,说明在紫外线灯照射下锌板上电子减少了.(2)验电器张角变小,速率明显变慢.因为紫外线不能穿过玻璃板而可见光却能.由此说明金属板产生光电效应是光中紫外线照射的结果而不是可见光.(3)验电器张角不变.说明可见光不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要点提炼]1.光电效应的实质: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2.光电效应中的光包括不可见光和可见光.3.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只有入射光的频率高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时,光电效应才能发生.图2例1如图2所示,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B.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C.锌板带的是负电荷D.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解析将擦得很亮的锌板与验电器连接,用弧光灯照射锌板(弧光灯发出紫外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说明锌板带了电,进一步研究表明锌板带正电.这说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飞出来,锌板中由于缺少电子,于是带正电,选项A、D正确.红光不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答案AD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问题设计]图3如图3所示,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用铯做成.电源加在K 和A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整,正负极也可以对调.(1)加在光电管两极间电压为零时,用紫光照射阴极K,回路中有电流吗?改变入射光强度,光电流大小如何变化?(2)保持入射光的强度不变,更换滤色片以改变入射光频率,使光由紫光→蓝光→绿光→红光,会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3)在紫光照射下,加上反向电压,直至电流为0.改变光强做两次,记录下各个遏止电压的值;改用蓝光和绿光再各做一次,也记录下遏止电压的值.你发现什么规律?遏止电压U 与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 km什么关系?从实验记录数据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可以结合课本“实验探究: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中表1的数据分析)答案(1)有.光越强,光电流越大.(2)紫光、蓝光、绿光照射下有光电流,红光则没有.说明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某一极限频率时将不能产生光电效应.(3)用紫光照射,不管光强如何,遏止电压相同,由紫光逐次换成蓝光和绿光,遏止电压逐次减小,说明遏止电压随入射光频率的减小而减小.根据动能定理eU=E km,遏止电压不同说明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且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要点提炼]1.光电效应的四条规律(1)极限频率的存在:入射光的频率必须高于ν0,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与光强度及照射时间无关.(2)光电子的最大动能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3)当产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大小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4)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1×10-9_s.2.掌握三个概念的含义(1)入射光频率决定着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和光电子的最大动能.(2)入射光强度决定着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子数;(3)饱和光电流决定着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图4例2如图4所示,电路中各元件完好,光照射到阴极K.灵敏电流计没有示数,其可能原因是( )A.入射光强度太弱B.入射光的频率太小C.光照时间短D.电源正负极接反解析题图所示电路中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阴极K在光照射下有光电子逸出,二是溢出的光电子应该能在电路中定向移动到达阳极A.光电子的逸出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ν,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ν0时才有光电子逸出,与入射光的强度和时间无关,A、C错,B对;光电子能否达到阳极A,取决于光电子的动能大小和两极间所加电压的正负和大小共同决定,一旦电源接反了且电压大于遏止电压,即使具有最大动能的光电子也不能达到阳极,即使发生了光电效应现象,电路中也不会有光电流,D对,所以正确选项为B、D.答案BD针对训练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增大B.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光电流增大C.改用比绿光波长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D.改用比绿光频率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答案 D解析光电流与光强有关,光越强光电流越大,故B对;最大动能与光强无关,故A错;当改用频率更大的光照射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因此有光电流,故D 对. 三、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要点提炼]对光电效应方程h ν=W +E km 的理解 1.光电效应方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方程.能量为E =h ν的光子被电子所吸收,电子把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另一部分就是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如果克服吸引力做功最少为W ,则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动能最大为E km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 km =h ν-W . 2.光电效应方程说明了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若发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必须大于零,即E km =h ν-W >0,亦即h ν>W ,ν>W h=ν0,而ν0=W h恰好是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图53.E km -ν曲线.如图5所示是光电子最大动能E km 随入射光频率ν的变化曲线.这里,横轴上的截距是极限频率或截止频率;纵轴上的截距是逸出功的负值;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例3 如图6所示,当电键K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图6A .1.9 eVB .0.6 eVC .2.5 eVD .3.1 eV解析 由题意知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m =eU =0.60 eV所以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W可得W =h ν-E km =(2.5-0.6) eV =1.9 eV 答案A能量量子化,光的粒子性⎩⎪⎪⎪⎨⎪⎪⎪⎧黑体辐射的特性能量子:普朗克假说E =h ν光电效应⎩⎪⎨⎪⎧光现象转化电现象实质:电子吸收光子光电子实验规律光子说:E =h ν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 ν=E km+W解释光电效应1.下列关于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B .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C .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D .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 答案 A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金属中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一个光子的能量也只能交给一个电子,故选项A 正确.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后,动能立即增大,不需要积累能量的过程,故选项B 错误.不存在一个电子吸收若干光子的现象,且只有当入射光的能量不低于该金属电子的逸出功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即入射光频率不低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C 、D 错误.图72.如图7所示是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 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像.从图中可知( )A.E km与ν成正比B.入射光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ν0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C.对同一种金属而言,E km仅与ν有关D.E 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答案BC解析由E km=hν-W知B、C正确,A、D错误.3.用同一束单色光,在同一条件下先后照射锌片和银片,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在这两个过程中,对于下列四个量,一定相同的是____,可能相同的是____,一定不同的是____.A.光子的能量B.光电子的逸出功C.光电子的动能D.光电子的最大动能答案 A C BD解析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同一束单色光频率相同,因而光子能量相同.逸出功等于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需要做的最少的功,因此只由材料决定.锌片和银片的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逸出功一定不相同.由E km=hν-W,照射光子的能量hν相同,逸出功W不同,则电子最大动能也不同.由于光电子吸收光子后到达金属表面的路径不同,途中损失的能量也不同,因而脱离金属时的动能可能分布在零到最大动能之间.所以,光电子的动能是可能相同的.4.(2014·广东·1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答案AD解析 增大入射光强度,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的光电子数增加,则光电流将增大,故选项A 正确;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而与照射强度无关,故选项B 错误.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较小的光照射时,若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则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 错误;根据h ν-W 逸=12mv 2可知,增加照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故选项D 正确.[基础题]1.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 A .红光 B .橙光 C .黄光D .绿光答案 A解析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E =h ν,h 为普朗克常量,说明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上述四种单色光中,绿光的频率最大,红光的频率最小,故光子能量最小的是红光,所以选项A 正确.2.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B .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无关C .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D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设 答案 ACD解析 根据热辐射的定义,A 正确;根据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特点知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有关,B 错误,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最早提出了能量子假设,他认为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一份是一个能量子,黑体辐射本质上是电磁辐射,故C 、D 正确. 3.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产生B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发生光电效应的反应时间一般都大于10-7 sD.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答案 D解析由E=hν=h cλ知,当入射光波长小于极限波长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由E km=hν-W知,最大动能由入射光频率决定,与光强度无关,故B错.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9 s,故C错.4.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假设光子与电子碰撞前的波长为λ,碰撞后的波长为λ′,则碰撞过程中( ) A.能量守恒,动量不守恒,且λ=λ′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λ=λ′C.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D.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答案 C解析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光子与电子碰撞时遵循这两个规律.光子与电子碰撞前光子的能量E=hν=h cλ,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光子的能量E′=hν′=hcλ′,由E>E′可知λ<λ′,选项C正确.5.如图1所示,画出了四种温度下黑体辐射的本领与波长的关系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则( )图1A.各种波长的辐射本领都有增加B.只有波长短的辐射本领增加C .辐射本领的最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 .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AC解析 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和辐射本领与波长的关系可判断A 、C 正确.6.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若有N 个波长为λ0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 为普朗克常量)( )A .h ·cλ0B .Nh ·c λ0C .N ·h λ0D .2Nh λ0 答案 B解析 一个光电子的能量E =h ν=h c λ0,则N 个光子的总能量N ·E =Nh cλ0.选项B 正确. 7.某金属的逸出功为2.3 eV ,这意味着( )A .这种金属内部的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做2.3 eV 的功即可脱离表面B .这种金属表层的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做2.3 eV 的功即可脱离表面C .要使这种金属有电子逸出,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2.3 eVD .这种金属受到光照时若有电子逸出,则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至少等于2.3 eV 答案 B解析 逸出功指原子的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克服引力所做的功.8.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产生了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动能增加,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改用红光照射B .增大绿光的强度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D .改用紫光照射答案 D解析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 ν=W +E km ,在逸出功一定时,只有增大光的频率,才能增加最大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故D 项正确.[能力题]9.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0( )A .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 .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h ν0C .当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 .当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也增大一倍 答案 AB解析 因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产生光电效应,所以A 正确;因为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所以逸出功W =h ν0,再由E km =h ν-W 得,E km =2h ν0-h ν0=h ν0,B 正确;因为逸出功是光电子恰好逸出时需要做的功,对于同种金属是恒定的,故C 项错误;由E km =h ν-W=h ν-h ν0=h (ν-ν0),可得当ν加倍时:E km ′E km =2ν-ν0ν-ν0≠2,故D 项错.图210.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 km 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实验图线可求出( )A .该金属的极限频率B .普朗克常量C .该金属的逸出功D .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答案 ABC解析 依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W 可知,当E km =0时,ν=ν0,即图像中横轴的截距在数值上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普朗克常量h .当ν=0时,E km =-W ,即图像中纵坐标轴的截距在数值上等于金属的逸出功.11.(2013·浙江自选·14)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如图3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图3(1)图中电极A 为光电管的_____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νc =____Hz ,逸出功W 0=________J ;(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ν=7.00×1014 Hz ,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________J.答案 (1)阳极(2)(5.12~5.18)×1014 (3.39~3.43)×10-19 (3)(1.21~1.25)×10-19 [探究与拓展题]12.铝的逸出功是4.2 eV ,现用波长为200 nm 的光照射铝的表面.求:(1)光电子的最大动能;(2)遏止电压;(3)铝的极限频率.答案 (1)3.225×10-19 J (2)2.016 V(3)1.014×1015 Hz解析 (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W 有E km =hc λ-W =6.63×10-34×3.0×108200×10-9 J -4.2×1.6×10-19 J =3.225×10-19 J (2)由E km =eU 0可得U 0=E km e =3.225×10-191.6×10-19 V =2.016 V. (3)h ν0=W 知ν0=W h =4.2×1.6×10-196.63×10 Hz =1.014×1015 Hz.。
物理选修3--5沪科版 2.(1)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ppt(共16张PPT)
红外照相机拍摄的人的头部的热图 热的地方显白色,冷的地方显黑色
实际物体热辐射的复杂性
外来各种波长的辐射能
不透明体
吸收某些波长的辐射能 反射到外界某些波长的辐射能
辐射各种波长的热辐射能
二. 黑体辐射实验规律
1.黑体 能完全吸收各种波长的辐射能而不发生反射,该 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理想模型)
实验值
瑞利--金斯线 维恩线
o 1 2 3 4 5 6 7 8 /μm
三.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与黑体辐射公式
1.能量子假说:
振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能量只能是 = h的整数倍: = h 能量子简称量子,能量的最小单位
h=6.6310-34焦耳·秒-普朗克常数 ;
振子频率Hz
2,能量 E nh n = 1, 2 , 3...
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带小孔的的空腔,小孔可近似 看作黑体。
研究黑体辐射的规 律是了解一般物体热 辐射性质的基础。
黑体模型
2,黑体辐射的特点
e0 (,T )
λ
0 1 2 3 4 5 6(μm)
1.温度升高,黑体辐射各种波长的本领增强。 2.温度升高,黑体辐射本领最大值向短波移动。
3.理论解释
M 0 (T )
能量
经典 量子
M 0 (,T )
实验
瑞利-琼斯线
普朗克线
维恩线
T=1646k
能量子很小,宏观世界一般观测不到能量子 效应,可以认为能量是连续的。因此,经典 物理学可以很好的解释宏观现象的运动。但 当研究原子一下的微观世界,就必须考虑能 量量子化。
普朗克贡献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使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 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普朗克常量是自然界 最基本的常量之一,体现了微观世界的基本 特征。1918年普朗克因此获诺贝尔奖。他的 墓碑上也刻着h=6.6310-34尔格·秒
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 章末总结课件 沪科版选修35
D.1.2×1015 Hz
解析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h
c λ
=Ekm+W,而金属的逸
出功W=hν0, 由以上两式得,钨的极限频率为:ν0=cλ-Ehkm=7.9×1014 Hz ,
B项正确.
答案 B
返回
三、图像在光电效应规律中的应用
1.Ekm-ν图像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光
以P和E表示红宝石激光器发射的功率和光脉冲的能量,则有:
E=PΔt
②
以λ和ν表示红宝石激光的波长和频率,则有ν=
c λ
,因此就得到
每个红宝石激光光子的能量hν=
hc λ
由②③式得到该列光脉冲含有的光子数
n=hEν=λPhcΔt
③ ④
将数据代入①④式,就得到该列光脉冲的长度,含有的光子数
分别为l=3.0×10-3 m=3.0 mm,n=4.0×1017个.
第2章 波和粒子
章末总结
网络构建区
能量量子化:黑体与黑体辐射 普朗克假设E= hν
本质:电子 吸收光子 光电子
波
光电效应 规律:(1)极限频率;(2)遏止电压(最大动能);
和 光的粒子性 粒
(3)光电流强度;(4)瞬时性,爱因斯坦光电效
应方程:Ekm= hν-W
子
光子说:光子的能量E=hν,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例2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
逸出功越小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
电子数就越多
解析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km=hν-W,所以极限 频率越大,逸出功越大,A正确. 低于极限频率的光,无论强度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都不可 能产生光电效应,B错误.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还与入射光光子的频率有关,C错误. 光强I=nhν,光强一定时,当频率变大时,光子数反而变少, 光电子数变少,D错误. 答案 A
第2章《波与粒子单元复习二》课件2(沪科版选修3-5)PPT教学课件
4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2.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
①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 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 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②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光 子将与整个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 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 碰撞前后光子 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
未能体现电子在空间分布的概率性质
12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3
由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推广到微观粒子和任 何运动着的物体上去,得出物质波(德布罗意 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
波与它对应,该波的波长λ= h/ p 。
11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电子双缝衍射 (1) 用足够强的电子束进行双缝衍射 —— 得到的结果与光的双缝衍射结果一样 —— 出现了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体现电子的波动性 —— 衍射条纹掩饰了电子的粒子性
8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能量为E、动量为p的粒子与频率为v、波长为的
波相联系,并遵从以下关系:
E=mc2=hv
pmv h
这种和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物 质波或概率波),其波长称为德布罗意波长。
9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一切实物粒子都有波动性 后来,大量实验都证实了:质子、中子和原
③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和碰撞的角度有关, 所以波长改变和散射角有关。
5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四
c2
P mh c c 2•ch c h
6
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章末总结课件 沪科版选修35
章末总结
知识网络
黑体与黑体辐射:电磁辐射不_连__续__
能量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各种波长的辐射只与温度 有关
量子化
定义:每一份辐射的能量是一个_能__量__子__ 能量子 大小:E= hν ,h=6.63×10-34 J·s
波
概念:光照使金属发射 电子 的现象
和
任何金属都存在_极__限__频__率__
粒
光电
最大初动能与光频率是 一次函数关系
子 光的粒 效应 实验规律 光电子数目正比于光强——存在饱__和__电__流__
Hale Waihona Puke 子性瞬时性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_h_ν_-__W__
康普顿效应:X射线对石墨晶体的散射,说明光具有_动__量__
高中物理第2章波和粒子章末分层突破课件沪科版选修3-5
(1)某种色光强度的改变决定单位时间入射光子数目改变,光子能量不变. (2)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和金属材料有关,与光的强 度无关.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进一步理 解
1.现在提到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与17世纪提出的波动说和粒子说不同.当时的两 种学说是相互对立的,都企图用一种观点去说明光的各种“行为”,这是由于传 统观念的影响,这些传统观念是人们观察周围的宏观物体形成的.
巩 固 层 · 知 识 整 合
章末分层突破
拓 展 层 · 考 题 链 接
提
升 层 · 能
章 末 综
力
合
强 化
测 评
[自我校对]
①hν ②hλ ③hν-W0 ④截止 ⑤遏止 ⑥饱和 ⑦瞬时 ⑧ΔxΔpx
光电效应规律及其应用
有关光电效应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光电效应现象的判断,二是 运用光电效应方程进行计算.求解光电效应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光电效应规律,明 确各概念之间的决定关系,准确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
2.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但对于光子这样的 微观粒子却只有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出发,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行为”.
3.光子说并不否认光的电磁说,按光子说,光子的能量ε=hν,其中ν表示光 的频率,即表示了波的特征,而且从光子说或电磁说推导电子的动量都得到一致 的结论.可见,光的确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
1.(2016·全国乙卷)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 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 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E.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
2020年高中物理第2章波和粒子1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随堂演练巩固提升课件沪教版选修3_5
的能量子将( )
A.变小
B.变大Hale Waihona Puke C.不变D.不能确定
解析:选 C.光的能量子为 E=hν,光的频率并不改变,因 此该题选 C.
3.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 λ 的激光,发射功率为 P,c 表
示光速,h 为普朗克常量,则激光器每秒发射的光的能量子
数为( )
λP A.hc
hP B. λc
cPλ C. h
D.λPhc
5.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
530 nm 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 6 个绿光的光的能量子射入
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 6.63×10-34 J·s,光
速为 3.0×108 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
功率是( )
A.2.3×10-18 W
B.3.8×10-19 W
解析:选 A.每个能量子的能量 E=hν=hλc,每秒钟发光的
总能量为 P,则 n=EP=λhPc.
4.以下宏观概念,哪些是“量子化”的( ) A.一颗树苗生长的高度 B.从车站开出的汽车驶过的路程 C.人的个数 D.烧水时温度计的示数 解析:选 C.A、B、D 三个选项描述的内容都是连续的,只 有 C 项是不连续的,即量子化的.
解析:选 BC.物体在某一温度下能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 故 A 错误;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则辐 射强度的极大值也就越大;当铁块呈现黑色时,是由于它 的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对应的波长段在红外部分,甚至波长 更长,说明它的温度不太高,故 B 正确;当铁块的温度较 高时会呈现赤红色,说明此时辐射的电磁波中该颜色的光 强度最强,故 C 正确;太阳早、晚时分呈现红色,而中午 时分呈现白色,是由于大气的吸收与反射了部分光的原因, 不能说明中午时分太阳温度最高,故 D 错误.
高中物理第2章波和粒子章末总结课件沪科选修3_5
光子 光子:光辐射不连续,每一份光叫做一个_____ 波 和 粒 子 光 的 粒 粒子 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_____ 波动 性 少量光子易表现出_____ 子 光具有波 波动性显著 粒子性显著,低频光子_____ 性 高频光子_____ 粒二象性 波动 性,与微粒作用时表现出_____ 粒子 性 光传播时表现出_____
减小 选填 “ 减小 ” 、 “ 增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不可能 _____(
可能 选填“一定”“可 大”).如果改用频率略低的紫光照射,电流表______( 能”或“一定没”)有示数.
图1
解析
答案
(2)当用光子能量为5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表上的示数随 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___ 3.2×10-19 J,金 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____J. 4.8×10-19
hν 光子说 光子的能量:E=___ 光子的动量:p= h
德布罗意 提出粒子具有波动性:物质波或概率波 _________ 波 和 粒 子 光 的 粒 子 性 粒子的
波动性
波动性 电子的衍射现象证实了粒子的_______ h 概率波波长:λ= p
波粒二象性 粒子具有________ h 不确定关系:ΔxΔpx≥ 4
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等于这个极限 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光照强度多强,都不会发 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 章末总结课件 沪科版选修35
例3 用波长为2.0×10-7 m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来的光电
子中的最大动能是4.7×10-19 J.由此可知,钨的极限频率是(普朗克
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0×108 m/s,结果(jiē guǒ)取两位
有效数字)( )
A.5.5×1014 Hz
能量和动量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123 45
2.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néngliàng)为10-18 J,已
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约为0.6 μm,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则进入人眼的能量(néngliàng)B子数至少为(
A.1个
B.3个
C.30个
) D.300个
解析 可见光的平均频率(pínlǜ)cλν= ,能量子的平均能量为E=hν
第十一页,共29页。
解析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km=hν-W,所以极限 频率越大,逸出功越大,A正确. 低于极限频率的光,无论(wúlùn)强度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都 不可能产生光电效应,B错误.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还与入射光光子的频率有关,C错误. 光强I=nhν,光强一定时,当频率变大时,光子数反而变少, 光电子数变少,D错误. 答案 A
第二十页,共29页。
返回
自我(zìwǒ)检测区
123 4 5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123 4 5
1.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D A.光电效应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光子可以转化为电子 B.大量(dàliàng)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 C.光有时是波,有时是粒子 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也具有
(教师用书)高中物理 第2章《波和粒子》章末归纳提升课件 沪科版选修35
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 量. 图 2- 4 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 电子的运动方向, 则 碰 撞 后 光 子 可 能 沿 方 向 ________ 运 动 , 并 且 波 长 ________(填“不变”、“变短”或“变长”).
图 2-4
【解析】
因光子与电子的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所以碰
图 2-3
2.康普顿假设电子是自由电子,当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 时,其过程可看成弹性碰撞,既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又遵守 动量守恒定律, 在碰撞中光子将能量 hν 的一部分传递给了电 子,光子的能量减少,波长变长,康普顿提出的理论与实验 结果相符,从而进一步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3.发生光电效应或康普顿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当 波长较短的 X 射线或 γ 射线入射时,产生康普顿效应;当波 长较长的可见光或紫外光入射时,主要产生光电效应.
【答案】 见解析
2.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如电子、质子等,都有一种波 和它对应,波长 λ=h/p. 其中 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 h 为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 种波叫做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3.普朗克常量 h 很小,而宏观物体的动量 p 都比较大, 所以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都很小.
4.物质波也是概率波.在一般情况下,对于电子和其他 微观粒子,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来描述它们的位置,因此也无 法用轨迹描述它们的运动,它们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是受 波动规律支配的.
撞之后光子和电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光子碰撞前动量的方向 一致,可见碰撞后光子运动的方向可能沿 1 方向,不可能沿 2 或 3 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光 子的能量减少,由 E= hν 知,频率变小,再根据 c= λν 知, 波长变长.
2018-19版高中物理第2章波和粒子2.1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课件沪科版32页文档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2018-19版高中物理第2章波和粒子 2.1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课件沪科版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 1 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课件 沪教选修35沪教高二选修35物理课件
12/13/2021
第三页,共三十六页。
2.黑体:除了热辐射之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 射来的电磁波,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__吸_收__(_xīs_h_ōu_) ___投射 到其表面的电磁波而不产生反_射__(f_ǎn_sh_è_) _____,这种物体就是 绝_对__(ju_é_du_ì)_黑__体___,简称____黑_体_______.
12/13/2021
第八页,共三十六页。
2.能量子 (1)定义: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 E. (2) 关 系 式 : E = hν , 式 中 ν 是振__子_(_zh_è_n _zǐ)_的__频_率_ , h 是 普朗克_常__量__(c_h_án_g_lià_ng_)_,且 h=____6_.6_3_×__10_-__34_J·_s___. (3)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 取分立值,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量子化.
[思路点拨] 紫外线的波长已知,由 c=λ·ν,E=hν 求得紫 外线能量子的值,再根据激光发射的总能量为 2 400 J,即 可求得紫外激光所含能量子数.
12/13/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解析] 紫外激光能量子的值为 E0=hλc =6.63×0.1305-×341×0-36×108 J≈5.68×10-19 J
12/13/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
解析:根据公式 ν=cλ和 E=hν 可知 400 nm 对应的能量子 E1=hλc1=6.63×10-34×430.00××1100-89 J≈4.97×10-19 J. 700 nm 对应的能量子 E2=hλc2=6.63×10-34×730.00××1100-89 J≈2.84×10-19 J. 答案:4.97×10-19 J 2.84×10-19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
解析 答案
1.在实验室或工厂的高温炉子上开一小孔,小孔可看作黑体,由小孔的热
辐射特性,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3所示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
光波长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
B.T1<T2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
都有所降低
D.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
值向波长较长方向移动
答案
2.什么是黑体辐射?黑体辐射与温度有何关系? 答案 ①能完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电磁波而不产生反射的物体,叫做绝 对黑体,简称黑体. ②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答案
知识梳理
1.热辐射 定义: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射_电__磁__波___,温度不同,所发射的电磁 波的_频__率___、__强__度__也不同,这种现象叫做热辐射. 2.黑体 定义:能_完__全___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电磁波而不产生反射的物体也称之为 _绝__对__黑__体__.
例2 人眼对绿光较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的绿光时,
只要每秒钟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
6.63×10-34 J·s,光速为3.0×108 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
最小功率是
√A.2.3×10-18 W
C.7.0×10-10 W
B.3.8×10-19 W D.1.2×10-18 W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能量子的整数倍.( √ ) (2)能量子的能量不是任意的,其大小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 )
题型探究
一、黑体辐射的规律
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的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 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例1 (多选)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
图3
12 3
解析 答案
2.(多选)关于对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能量值ε
√B.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 √C.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D.这一假说与现实世界相矛盾,因而是错误的
12 3
解析 答案
3.小灯泡的功率P=1 W,设其发出的光向四周均匀辐射,平均波长λ= 10-6 m,求小灯泡每秒钟辐射的光子数是多少?(h=6.63×10-34 J·s) 答案 5×1018(个)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黑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 ) (2)黑体辐射随温度升高强度变强.( √ )
三、能量子 导学探究 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λ的激光,那么激光光量子的能量可以取任意值吗? 是连续的还是一份一份的?设普朗克常量为h,那么每个激光光量子的能 量是多少?如果激光发射功率为P,那么每秒钟发射多少个光量子? 答案 光量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个光量子的能量E =hν,个数 n=PE=hPν.
图1
答案
2.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理想的黑体吗? 答案 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理想的黑体,实际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电磁 波),也都能吸收和反射红外线(电磁波),绝对黑体不存在,是理想化的 模型.
答案
知识梳理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_增__加__.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_较__短___的方向移动.
√A.各种波长的辐射本领都有增加
B.只有波长短的辐射本领增加
√C.辐射本领的最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先增大后减小
图2
解析 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和辐射本领与波长的关系可判断A、C
正确.
解析 答案
二、能量子的理解和计算
1.物体在发射或接收能量的时候,只能从某一状态“飞跃”地过渡到另一 状态,而不可能停留在不符合这些能量的任何一个中间状态. 2.在宏观尺度内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 能量变化是连续的,不必考虑量子化;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必须考虑能量量 子化. 3.能量子的能量ε=hν,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ν是电磁波的频率.
答案
知识梳理
能量子 (1)定义:黑体的空腔壁是由大量振子组成的,其能量E只能是某一最小能 量值hν的整__数__倍___,即E=_n_h_ν__(n=1,2,3,…).这样的一份最小能量_h_ν__ 叫做能量子,ν是振子的_频__率__,h叫做_普__朗__克__常__量__. (2)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_不__能__连__续__变__化__,只能取_分__立__值__.
解析 答案
方法总结 这类习题的数量级较大,注意运算当中提高计算准确率.
例3 (多选)对于带电微粒的辐射和吸收能量时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某一个最小能量值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 √B.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某一最小值的整数倍
C.吸收的能量可以是连续的
√D.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解析 答案
达标检测
第2章
2.1 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
学习目标 1.了解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概念,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2.了解能量子的概念及其提出的科学过程. 3.了解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内容索引
知识探究
题型探究Biblioteka 达标检测知识探究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导学探究 1.什么是热辐射?这种辐射与温度有何关系? 答案 ①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射电磁波,温度不同,所发射的电磁 波的频率、强度也不同,这种现象叫做热辐射. ②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是:随物体的温度的升高,热辐射中波长较 短的电磁波成分越来越强.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黑体一定是黑色的物体.( × ) (2)能吸收各种电磁波而不反射电磁波的物体叫黑体.( √ ) (3)只有高温物体才能辐射电磁波.( × ) (4)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越大.( √ )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导学探究 1.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如图1所示,当温度从750 K升高到 6000 K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怎么变化?辐射强度极大值对 应的波长如何变化? 答案 变强.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 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即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