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 人生价值观原理归纳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 人生价值观原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21fb479650e52ea551898c3.png)
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 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并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 提。要在个人和社会的同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要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 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 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ຫໍສະໝຸດ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
原理: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在于创 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 人和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二 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 值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 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生价值观原理归纳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 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 注意:价值观的两面性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原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 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
![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2b33c68fd0a79563d1e7241.png)
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高考政治知识点:之人生观与价值观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
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价值观部分1.价值与人生价值⑴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e8d235a76e58fafab0033e.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高中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335b6b9b89680202d82533.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人的价值与评价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重要向导,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拆解】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评价与行为);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关系】立足实践,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依据(如何)】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价值创造与实现
【原理】人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求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第1 页共3 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观知识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观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6b667c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2.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观知识归纳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观知识归纳价值观的哲学知识是必修四政治课本的最后一课内容,在必修四的政治考试中,价值观的知识点是热门考点,所以我们都要将这个知识点掌握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观知识归纳篇1价值观、人生观部分1、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5、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6、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多尽责任。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考点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42637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3.png)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考点总结人一辈子观是对人一辈子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一辈子的全然看法。
价值观确实是让自己在某地点的存在有意义,而且有积极的意义,缺了你就没那么完美,让表现出价值来。
人一辈子观和价值观考点总结:人一辈子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进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进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进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差不多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进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进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进展。
说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进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进展的差不多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进展和变革。
说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进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进展的又一差不多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进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进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的原理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制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爱护好、进展好最宽敞人民的全然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动身点。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政治知识点总结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政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b6a895aa00b52acfc7cace.png)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政治知识点总结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
那幺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政治知识点总结》,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杜会存在的反映。
它在一定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人皆有之。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不一样。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和道路的选择,具有普遍的、显着的导向作用。
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从人的需求方面来说,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人类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坚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2b04e3f111f18582d05a63.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人的价值与评价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
向作用,是人生重要向导,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拆解】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
向作用(评价与行为);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要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关系】立足实践,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依据(如何)】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
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价值创造与实现
【原理】人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求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第 1 页共 3 页。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8a00c1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5.png)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总结
哲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物质是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认识论: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人们应该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以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人生价值观: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应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社会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
以上是高中必修四政治的主要知识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同时,请注意每个知识点都有其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建议您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实践,以加深理解。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word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word](https://img.taocdn.com/s3/m/464830f8d5bbfd0a795673cf.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考点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f6abe6b52acfc788ebc912.png)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考点总结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代价、目的、门路等看法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见解。
代价观便是让自己在某地方的存在有意义,而且有积极的意义,缺了你就没那么完美,让表现出代价来。
人生观和代价观考点总结:人生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干系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成长的偏向和趋向,对社会成长具有积极的推行动用;掉队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成长具有阻碍作用。
要领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建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抗议掉队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纪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干系,生产干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干系适应生产力成长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成长;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成长。
表明生产干系一定适合生产力成长状况的纪律是人类社会成长的基本纪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稳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成长和变革。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成长的纪律是人类社会成长的又一基本纪律。
要领论:尊重社会成长的客观纪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看法和矛盾剖析要领,明白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解生产干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成长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
3、人民群众是汗青的创造者的原理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汗青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产和物质财产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要领论: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成长好最宽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劳动的出发点。
树立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要领。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e3ad9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3.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四的政治内容是比较难把握的,课本的知识点是零乱的,不利于记忆和掌握,我们平时不需要主动归纳学过的知识内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1 一、价值与人生价值 (1)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生价值: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 ②人生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③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人生观与价值观高中政治知识点
![人生观与价值观高中政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20091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8.png)
人生观与价值观高中政治知识点作为每个人的内心指南,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高中政治学科中被广泛涉及。
在这个时期,学生通常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政治学科则要求他们了解和认识不同的观点、理解社会与政治事件背后的价值标准和意义,并把个人观念与社会目标相结合。
1. 人生观每个人对生命意义和目的的看法都不同,而这种看法被称为人生观。
它被看作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根本的价值观,可以为他的行为和决策提供基础和方向。
在高中政治知识点中,人生观通常被探讨的重点是它的价值内涵和与不同政治思想的相关性。
例如,共产主义者主张人生观应强调无产阶级利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推行社会主义革命;自由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个人快乐和自由,反对社会上的限制和压迫。
2. 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道德、伦理、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意识。
它也对个人行动和社会组织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高中政治学科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并探讨它们如何在社会和政治事件背后发挥作用。
例如,传统的家庭观念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而对劳动的重视在经济和政治决策方面也一直存在。
3. 务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高中政治知识点中,务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被认为是可以帮助个人取得成功和成为有价值的成员的基础。
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应该学会认真思考、努力奋斗、珍惜自己,并尊重他人和社会制度。
这种观点在高中政治知识点中特别强调了民主和法制道德。
学生应该理解和尊重法律、为公益事业尽力、尊重个人权利和庆祝多样性。
这些都可以证明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成就。
4. 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素养被认为是一个人形成适应社会现实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在高中政治学科中,这种概念强调了人类价值和民主精神的重要性。
学生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判断和决策,以及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在高中政治知识点中,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纽带。
政治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恶劣文化和文明的根源,并影响每个人的决策和行动。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29320331126edb6f1a1057.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
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
统一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6、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类不同性质
的作用。
实践的决定作用与认识的反作用也是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
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包括: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社会意
识反作用的两种表现。
②科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的原因。
8、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
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冲突要用集体主义来调节。
9、意识的反作用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
作用与坚持集体主义是相通的。
10、个人的正当利益与个人主义含义不同,方向目的不同,对待个人利益的态度和把个人利益摆的地位不同,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也不同。
1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基础是生产关系)来看的。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不能理解
为某一个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类相对于动物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不是唯一属性。
12、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从人生价
值的两个方面在社会人生价值中的地位来看的。
要重视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1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14、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实践的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坚持实践问题上的唯物论,坚持实践的能动性就是坚持实践问题上的辩证法。
15、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认识发展观是辩证法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16、关于人民群众的观点要结合政治常识一起把握。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注意】
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掌握规律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编写规律,高中政治课程也不例外。
如果掌握了该门学科的编写规律,也就能悟出其学习规律。
高中政治课的编写的规律大致是主题的介绍,意义的讲解,然后提出要求这三大部分。
当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了教材的编排结构与规律后,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与规律,而不至于只知道一节课的内容,却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会学习的问题。
抓住内涵
学习政治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政治重在学习观点,树立起正确学习政治的意识后,就会有意识地思考,当前这堂课学到的观点是什么?而对于每一个观点,不能光了解观点的表面,还要理解其内涵。
学会变通
高中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通病,就是不会变通,有些学生认为,教材好学,题目难做,所以,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的同时,一定要学会变通。
老师在出卷时,不可能将课本上的内容照搬到考试卷中,所以,学生一定要学会变通。
学生学会了变通,才说明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能力,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观察思考
集思广益,是“借力使力不费力”的良好学习方法,老师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同学的做法,仔细倾听老师的说法,善于琢磨,善于观察思考,总结政治学习的方法,掌握审题答题的技巧,把握政治学习材料的分类,并明确各类材料的立意中心,做到有的放矢,思路明晰,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由于政治课程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比较少,所以在高中教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被重视学生所重视,甚至在有的学生心目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副科,从思想上轻视,认为高中思想政治可学可不学,影响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因此,作为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政治课程的学习是连贯性的,高中政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如果,在高中政治学习中不打好坚实基础,务必影响高中政治课程的继续深入学习,所以,教师在教授高中政治课程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