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四)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个)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个)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②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比①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鄙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兵①兵士行收兵。
(《陈涉世家》)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并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转(《木兰诗》)诚①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乘①[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从①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 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④堂房亲属赠从弟。
(《赠从弟》)旦①日出的时候;早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②第二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殆①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②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堵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而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记》)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⑤表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⑥既而儿醒:时间副词词尾,不译(《口技》)凡①凡是凡所应有。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大全(精校排版)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食
通“饲”,
喂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吃
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欣然忘食〈〈五柳先生》
供养
(给……
吃)
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食物
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鞭
鞭子
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打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虽
即使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虽然
鲜
鲜艳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少,xin
陶后鲜有闻〈〈桃花源记》
属
类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类似
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连接
属引凄异〈〈三峡》
通“嘱”吩
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绝
极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绝献多生怪柏〈〈三峡》
与世隔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断
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仅
几乎
仅如银线〈〈观潮》
只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
公
句尾语气
助词
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说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从
向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 东阳马生序》
跟从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白
白色
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酒杯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余
我
余拿一小船〈〈湖心亭看雪》
观赏(看)
予观乎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期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学生版)完整版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40字)(一)1.安①__________ 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②__________ 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③__________ 死于安.乐(《生于忧患》)④_________; 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比①__________ 比.至陈。
(《陈涉世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③_________;__________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 比肩接踵④______________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⑤____________ 君子比.而不周(《论语》为政)3.鄙①___________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___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③___________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4.兵①__________ 行收兵.。
(《陈涉世家》)②__________ 兵.甲已足。
(《出师表》)5.并①__________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②__________ 豪杰并.起(《隆中对》)③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④_________ 对联、题名并.篆文(《核舟记》)⑤_________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6.策①_________ 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_________ 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7.诚①_________ 诚.如是。
(《隆中对》)②_________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_________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④_________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8.乘①[shèng] ___________________车六七百乘.。
文言文词语意思大全
文言文词语意思大全及知识点总结一、常用实词1.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养(衣食所安)2.卑:低下(非天质之卑)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影响(被于来世)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zhǎng,首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zhǎng,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cháng,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10.称:chēng,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chèn,适合,相称(此人可称英雄)chèng,同“秤”,衡量,称量(先帝称之曰能)11.诚:诚心(帝感其诚)确实,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惩罚13.驰:骑(愿驰千里足)驱车(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14.出:在外面,与“入”相对。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离开,走出。
(每出旗捷《冯婉贞》)拿出,交出。
(出其珠玉宝器《资治通鉴》)产生。
(计将安出《隆中对》)发表、出版。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超出,超过。
(其出人也远矣《师说》)15.辞: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编排。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教师版)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教师版)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38字)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②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③安逸死于安.乐(《生于忧患》)④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比①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②类比;认为和……一样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③靠近;挨着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 比肩接踵④比起……来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⑤勾结君子比.而不周(《论语》为政)3.鄙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③边远的地方,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4.兵①兵士行收兵.。
(《陈涉世家》)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5.并①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②一齐豪杰并.起(《隆中对》)③都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④和对联、题名并.篆文(《核舟记》)⑤并且并.自为其名(《伤仲永》)6.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7.诚①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④如果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8.乘①[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③趁着;就着腾蛇乘.雾(《龟虽寿》)9.从①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④堂房亲属赠从.弟。
(《赠从弟》)⑤任凭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⑥顺,随从.流飘荡(《与朱元思书》)⑦参与从.军行(《从军行》)⑧向,跟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⑨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⑩追寻溯洄从.之(《蒹葭》)10.殆①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开仓放粮救灾 打开
考察,视察,查访
政事
9、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
10、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
刀入署 审问
指古代对官吏三年 考绩的大计之典
11、复欲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
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 何以率属” 初到任所正直,方正
政事
1、垂帘听政 处理 掌权 2、听事(用事;官署) 处理政事 3、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判决 4、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
粮食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8、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9、岁凶,年谷不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特指丧事
凶具;凶肆;凶问;凶讳
棺材 出售丧 死讯 讣告
葬物品
噩耗
的商店
14、表粮食丰收
丰、饶、赡、足、给、登
粮食丰收 丰足,充裕 本义:供给
1、亦有力不足,财不赡,智不 智,然后已矣
赡足;赡学;赡闻;赡智; 充足 饱学 见闻 足智
政事
10、周公摄政,践阼而治
11、吴廷尉为河南守 太守
13、至于检校、兼、守、判、知, 皆非本制 代理官职
兼代官职
政事
14、三年而知郑国之政
主持,掌管
15、主席者固请,齐辑乎辔衔之际
2、或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 可恃也。和谐
3、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 (郭)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 其规置颁示诸路。 安抚
丰富 多谋
粮食丰收 充足,充裕 本义:供给使足
2、欲以诸军同神策,则财赋不 给,无可奈何 唐代禁军
怎么办,办法
15、表食物
糗、馔、肴、膳、羞 (馐)、蔬、果、脂膏
食物
本义:炒熟 qiǔ 的米麦等谷 1、舜之饭糗茹草也物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w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w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精选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w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w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四)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四)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诘:责备,追问。
诉:告状;诽谤。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让:责备,责怪;尤:罪过,过错;折:驳斥,使对方屈服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36.表喜乐的:乐、欣、悦、欢、蹈舞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
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
恚;恨、怒。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
“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
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39.表监狱的:囹圄、狱、缧绁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顾41.表告别的:辞、别、谢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之、适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汇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文言文230个常考词汇
文言文230个常考词汇1. 之:表示关系、介词,如之所以、之前、之后。
2. 而:连接并列的两个动作或状态,如而已、而今、而立。
3. 乃:表示结果、连词,如乃至、乃是、乃见。
4. 有:存在、具有。
5. 焉:什么地方、哪里。
6. 不:否定、表示不做某事。
7. 在:存在、处于某个位置。
8. 是:表示正确、肯定。
9. 也:表示也是如此。
10. 以:表示手段、方式。
11. 於:表示在、从、往。
12. 为:表示目的、作用。
13. 及:表示到达、达到。
14. 与:表示和、与其相反。
15. 已:表示过去。
16. 自:从、因为。
17. 以:表示条件、标准。
18. 为:表示身份、职务。
19. 之:表示所有、属于。
20. 人:指人类。
21. 有:存在、具备。
22. 无:没有、没有。
23. 为:做、成为。
24. 大:指大小、程度。
25. 小:指大小、程度。
26. 其:指代其他事物。
27. 此:指代近处的事物。
28. 君:对男性的尊称。
29. 我:指自己。
30. 山:高地、山脉。
31. 水:水流、水体。
32. 云:天上的气象现象。
33. 日:太阳、日期。
34. 天:空中、自然现象。
35. 地:大地、土壤。
36. 王:帝王、君主。
37. 侯:封建时代的爵位。
38. 公:古代封建时代的爵位。
39. 卿:古代官职名。
40. 吾:我、我的。
41. 彼:那个、他的。
42. 知:知道、了解。
43. 不:否定、不做某事。
44. 能:有能力、可以。
45. 得:获得、达到。
46. 夫:表示转折、强调。
47. 若:如果、似乎。
48. 如:像、表示比较。
49. 所:表示动作的对象。
50. 以:表示手段、方式。
51. 必:一定、必然。
52. 为:作为、表示目的。
53. 以:表示条件、标准。
54. 当:担任、成为。
55. 时:时间、时候。
56. 以:表示手段、方式。
57. 与:和、表示比较。
58. 及:到、达到。
59. 若:如果、似乎。
60. 乃:则、表示结果。
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w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w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文言文中文言词语解释归纳
文言文中文言词语解释归纳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运用了许多独特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进行解释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古代文言词语解释归纳1. 余:代词,指代“我”,常出现在古文中,表示说话人自己。
2. 朕:代词,古代皇帝自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我”。
3. 者:助词,用于名词或代词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4. 乃: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
5. 其: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
6. 故:副词,表示原因、缘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此”。
7. 且:连词,表示补充说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并且”。
8. 之:助词,用于名词或代词后,表示所指的对象。
9. 亦:副词,表示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也”。
10. 焉:副词,表示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哪里”。
二、文言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1. 倍加:表示程度加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更加”。
例句:其智慧倍加,非同凡响。
2. 屡次:表示多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多次”。
例句:他屡次前来道歉,表示了他的诚意。
3. 非常:表示程度异常,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非常”。
例句:这个消息非常令人震惊。
4. 甚至:表示进一步扩大,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甚至于”。
例句:他的成绩很好,甚至超过了其他同学。
5. 难以:表示困难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很难”。
例句: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难以解答。
三、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1. 对仗:一种修辞手法,指在诗歌或韵文中使用相对的词语或句子结构。
例句:天上的星星,人间的灯火。
2. 比喻:一种修辞手法,用某个具体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
例句:他的声音如春风般温柔。
3. 夸张:一种修辞手法,夸大事物的程度或描述。
例句:他吃了一整天的饭菜,简直能吃下一头牛。
四、文言文的句式和篇章结构文言文的句式通常比较复杂,采用倒装、使役动词等形式,注重修辞和表达的准确性。
篇章结构一般采用开头叙事,中间阐述,结尾总结。
高中文言文常见词语大全
40、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41、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42、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43、孤:幼年失去父亲。 44、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45、狱:官司,案件,监牢。 46、弑:子杀父,臣杀君。 47、与:赞扬。 49、遽:急速,就,恐惧。
50、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尤其。 51、给:食用丰足。 52、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53、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54、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55、令:美好,县令。 56、执:捉拿。 57、延:延请。 58、省:减免。 59、谢:道歉,推辞,告诉。
六、和政务有关的词语 1、表示有才能或因才能被看重(不重用)类 的词语:
(1)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例:(毛 玠)少为县吏,以清公称。《三国志· 毛玠传》 (2)以……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例:无何, 宰以卓异闻。《促织》 (3)异:认为才能奇特。例:太祖定荆州,闻其为 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三国志· 魏 书· 恒二陈徐卫卢传》 (4)见知:被人所知。例:(田单)为临淄市掾, 不见知。(2001年高考卷)
26、已而:不久。欧阳修《醉翁亭记》:“已而夕 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7、暝:日落,天黑。民歌《孔雀东南飞》:“晻 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28、寻:不久。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9、间:一会儿。韩非《扁鹊见蔡桓公》:“扁鹊 见蔡桓公,立有间。” 30、久之:时间过了很久。蒲松龄《狼》:“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司马迁《陈涉世家》:“陈涉 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19.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 人)。 20.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1.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2.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3.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 动。 24.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文言文常用词语总结
文言文常用词语总结01.与官职有关的词语(1)表被任以官职的:荐、举、辟、征、拜、除、授、起、拔、赏、封、进、选、察、当、点、简、就(2)表提升官职的:擢、拔、陟、升、迁、加(3)表调动官职的:转、调徙、补、改、移(4)表兼职代官的:兼、领、权、行、假、署、摄、判(5)表降职免官的:贬、谪、出、罢、免、黜、废、夺、放、绌、革、去、左迁、逐、蠲(6)表其他的:乞骸骨、复、下车、用事、赠、视事、退(7)表主管的:知、典、主、宰、掌、行、省、守、制、用事02.常用实词(1)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薪(2)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中举、进士第、及第、中第、落第、登第、登科、状元、解元、乡试(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刺、折、尤(5)表示追究、探究、追查之意的:按、查、原、穷、迹、查、征、问、追(6)表示才能遭嫉妒或受迫害、诬陷类的词语:①害:嫉妒。
例:冯敬之属尽害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②短、毁:说某人的坏话。
例: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
《新唐书.郭子仪列传》③隙:与某人有隔阂。
例:融与郗虑有隙。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④谮:谗言;说别人的坏话。
例: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
《韩非子·奸劫弑臣》⑤中:zhònɡ 中伤,诬蔑.⑥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
(7)表示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的词语。
;①坐:因犯错而定罪。
例:滂坐系黄门北寺狱。
《后汉书.党锢列传》晋人使与邾大夫坐。
《左传》②案(按):考察、审问。
例: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同上)③论:判罪。
例: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
《明史.列传第六十五》④当:定罪。
例:顺等罪当死,勿论。
《明史.于谦传》⑤狱:案件。
例: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续资治通鉴。
钱若水办案》⑥辜:罪行。
例:既伏其辜也。
《刚说》⑦系:拘囚。
例:累及好人,无故系狱。
关汉卿《裴度还带》03.语气助词(1)句末语气词乎、与、欤、哉、焉、耶、邪、为(2)句首疑问词,可译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怎样、哪里、谁”谁、孰、何、奚、胡、曷、恶、安、焉(3)表示“……的样子”然、如、尔、焉、乎04.表示年龄(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2—3岁的儿童(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13)期颐之年:一百岁05.常见官名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四)
军事和人际交往
伐:讨伐,进攻;声讨,如口诛笔伐;功劳;
袭:偷袭;继承,随封爵或职;因循,沿袭
克:战胜,攻破;能够;克制,如克已复礼为仁;约定或限定(时间),如克日会战拔:攻取;提拔;突出,超出,如出类拔萃
破:打败,攻克;
敌:仇敌,敌人;抵挡,抵抗,如寡不敌众;相当,匹敌,如势均力敌
距:通“拒”,抗拒,抵御;距离;
次:临时驻扎和住宿
怀: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心意,情怀;关心,如“少者怀之”。
部:统率,指挥;部队;官署,行政机关;
将:带领;扶,持,如出郭相扶将;将要,行将,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拿,用,如将功赎罪;且,又,发将信将疑
间:离间;隔阂,疏远;间或,断断续续地,如时时而间进;秘密地,悄悄地,如屏(屏退)人间语;从小路,如道芷阳间行。
引:率领,引导;拉开弓,如引而不发;延长,伸长,如引领西望;避开,退却,如秦军引而去;取过来,如引酒而饮之;引用,如旁征博引
徇:示众,如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巡行,如籍为裨将,徇下县。
次:驻扎,士卒次舍。
勒:率领,三日而勒兵。
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如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地势);坚持,如管仲固谏;固执,顽固,如汝心之固;固定,稳固,如固本清源;鄙陋,如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本来,如人固有一死。
人际交往
诣:到-----去
造:到-----去,造访;制造;成就,造就
谒:拜见,请见;请求;告诉,陈述
过: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过失;胜过,超越
存:看望,问候,如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抚恤,如养幼少,存诸孤;思念;
劳:慰劳,如帝亲自劳军;功劳;费力,吃力;疲劳
访:看望,拜访;询问;查访,侦察
问:问候;问,询问;追究,考察(问罪);管,干预
顾:探望,拜访,如三顾茅庐;关心,照顾,如大臣争于私而不顾于民;思念,如顾恋慈母;回头看,如瞻前顾后;看,如君臣相顾,泣下沾巾;回头,如康顾视日影;只是,不过,如顾吾念之。
吊:慰问,如吊民伐罪;悼念死者;
延:邀请;引进,迎接;蔓延,扩展;伸长,延长
遇:对待,接待;待遇;会见;接触,感触,如臣以神遇;遇合,逢时,指得到君主的信任,如怀才不遇。
通:交往;交换,如通财货;通报,传达,如不肯为通;得志;地位显贵,显达;通晓,如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如前代通则。
致:送达,如远方莫不致其珍;献出,尽,如事君能致其身;传达,表达,如遣吏存问致意,再如致谢,致敬;招引,引来,如致市民,取聚万货;取得,得到,如知其可以致功也;意态,情趣,如闲情逸致。
遗:赠送,给予;遗失;遗留
施:给予恩惠,施惠;施舍;施行,实行;
怀: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关心,如“少者怀之”。
赡:供给,供养,如皆以赡给九族;富足,充足,如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与:结交,亲附;给予,授予;参加(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比:勾结,如朋比为奸;比较,如与天地兮比寿;认为与-----一样,如自比于乐毅管仲;并列,挨着,如鳞次栉比;及,等到,如比去,以手阖门;接连地,如比三年日蚀。
信:言语真实,如信言不美;讲信用,如言必信;相信。
微:地位低下,卑贱;衰败,衰弱,如周室卑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不显露的,如微服而行于民间(微服:国君或官吏穿着一般人的衣服);暗中伺察,如童微伺其睡
攻:攻打;抨击,指责,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夺:强取,夺取;强行改变,如匹夫不可夺志也;丧捧,耽误,如勿夺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