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网上作业答案汇总

国民经济核算网上作业答案汇总
国民经济核算网上作业答案汇总

.

作业一

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答案: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

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

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等。(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

3.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

4.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两部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存货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

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答: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附录2-1 2007年国土面积和人口,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按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超过欧洲各国,跃居世界第三。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0中国人均GDP只有约3313美元,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00位之后。其实,所谓的世界经济排名,指的仅仅是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这种按规模排名是不能真正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它所带来的主要是心理影响。因此,不能以排名就认为中国是经济强国了,目前的中国充其量是一个经济大国。

稍加认识就可以看出,今天的GDP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定位。虽然就GDP而言,目前中日两国几乎相等,但若以人均GDP来看,两者相差悬殊。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GDP与日本GDP总量虽然仅相差5222亿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的9.691%,日本每人平均GDP为38536.43美元,而中国仅为3338.82美元,所以中国的人均GDP与日本相差11.54倍。目前,中国人均GDP仍然是居世界100位以后,人口多、底子薄、相对资源少、贫困人口多仍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2.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20分)(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

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

要求:

(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

(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答案:

(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进口)=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

中间消耗=总产出—GDP=15000-10287=4713(亿元)

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02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

(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国内生产总值帐户单位:亿元

3. 10分)

答:(1)从帐户的设置看:收入形成帐户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净值)作为初始项,而以总营业盈余作为帐户的平衡项,反映各部门在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支付后的盈余数额,表明由生产过程提供给初次分配的各种原始收入的来源;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以总营业盈余为初始项,而平衡项是原始收入,反映了增加值各要素的实际分配去向,以及来源于营业盈余的财产收入分配情况及各部门经初次分配后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总量;

(2)从帐户表现的经济内容看:收入形成帐户显示的是创造原始收入的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在生产中对收入形成的贡献数量,而不是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收入。原始收入帐户是收入形成帐户的继续,显示的是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参与初次分配的结果即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生产性收入的多少;

(3)从帐户的编制看:收入形成帐户既可以按基层单位或产业部门编制帐户,也可以按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编制帐户。

原始收入核算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只能按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编制帐户。

4.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以下要求:(25分)

(1)填写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纯收入:

恩格尔系数:

(3)根据上述所填数据计算下列指标:

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解答:

(1)填写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得到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居民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记账补贴后的收入。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总收入-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农村居民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计算方法:纯收入=总收入-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支出

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性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

(3)

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4259.81+1165.91+1145.41+691.83+786.20+1417.12+1358.26+418.31=11242.85(元)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4259.81/11242.85=37.89%

5. 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

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款280亿元。(25分)

计算:(1)居民储蓄额

(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

(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

(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

解答:(1)居民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总消费=6800—4950=1850(亿元)

(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1850+0-800=1050(亿元)

(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保险)—净金融投资额=(860+350+280)-1050=440(亿元)

(4)账户:

净借入的来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C )

A. 500元

B. 480元

C. 470元

D. 400元

2.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A )。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C. 基层单位

D. 产业部门

3.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

A. 政府税收

B. 劳动报酬

C. 营业盈余

D. 增加值

4.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 )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

5.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 )

A. 存款利息

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

C. 贷款

D. 彩票中奖

6.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D )。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

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

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

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7. 服务的特点是(B )

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

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

8. 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B )

A. 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

B. 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

C. 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

D. 银行收取利息税

9.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表明(B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10.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

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

C. 资金流量核算

D. 国际收支核算

11.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

A. 金融资产的增加

B. 金融负债的增加

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

D. 资金余缺

12.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 )。

A. 消费品及服务

B. 用于积累的货物

C. 出口货物和服务

D. 进口货物和服务

13.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C

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

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D.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

14. 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B)

A. 土地

B. 公海

C. 厂房

D. 债券

15.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

A. 经常转移

B. 资本转移

C. 现金转移

D. 无法判断

16. 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B )

A.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B. 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C. 人工资产和自然资产

D. 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17.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 )。

A. 投入产出表

B. 资金流量表

C. 资产负债表

D. 国际收支平衡表

18.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 )

A. 财产收入

B. 储蓄

C. 经常转移

D. 资本转移

19.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 )。

A.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

B.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多个机构单位

C. 一个机构单位只能包含一个基层单位

D. 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

20. 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D )

A. 生产税

B. 劳动报酬

C. 财产收入

D. 所得税

3.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4.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 )的数量。

A. 最初投入

B. 中间投入

C. 最终产品

D. 总产品

6. 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C )。

A. 一次产业分类

B. 二次产业分类

C. 三次产业分类

D. 四次产业分类

7.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D )

A. 最终消费支出

B. 可支配收入

C. 固定资产消耗

D. 总储蓄

8. 保险公司属于(B )。

A. 非金融企业部门

B. 金融机构部门

C. 政府部门

D. 住户部门

9. 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 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

B. 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

C. 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

D. 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

10.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11.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B )。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12.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 )。

A. 总产出

B. 中间消耗

C. 增加值

D. 固定资本消耗

13. 完全消耗系数是(C )。

A.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B.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D. 以上都对

16.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 )A. 中间消耗 B. 劳动报酬C. 生产税 D. 营业盈余

17. 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 )A. 最终消费B. 资本形成总额C. 营业盈余D. 货物与服务净出口

18.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C )

A.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来源方

B.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使用方

C.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来源方

D.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使用方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2.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 )。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

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

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

3.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

A. 储蓄率

B. 消费率

C. 资本转移率

D. 净金融投资率

4.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B )。A. 财产性收入 B. 转移性收入C. 生产性收入 D. 投资收入

5.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D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 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C )。

A. 包括在工业总产出中

B. 包括在工业增加值中

C. 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D. 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

10.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 )

A. 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B. 劳动报酬和增加值

C. 增加值和财产收入

D. 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

11.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B )

A. 资本形成总额

B.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C. 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D. 资金余缺

13.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D )。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C. 基层单位

D. 产业部门

14.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 )。A. 就是中间产出B. 就是最终产出C. 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D. 以上都不对

19.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 )

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

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

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

3.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

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

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

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

5. 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的构成

C. 再分配关系

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8. 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C )亿元。

A. 5600

B. 3600

C. 1700

D. 1600

13. 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B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

C. 再分配关系

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1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A)

A. 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B. 大型机床更新

C. 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

D. 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

10. 一般来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A )

A. 非金融企业部门

B. 金融机构部门

C. 住户部门

D. 政府部门

15. 资本形成主要核算的是各机构单位(D )

A. 生产资产的转移

B. 生产资产的产出

C. 生产资产的总获得

D. 生产资产获得减处置的净获得

9.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C )亿元 A. 5000 B. 1100 C. 1000 D. 2000

11. 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 )

A. 农业部门

B. 工业部门

C. 建筑业

D. 金融业

12.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

A. 交通运输业

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C. 科学研究事业

D. 畜牧业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人力资源管理网上作业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 一、案例分析题( 苏澳玻璃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 近年来苏澳公司常为人员空缺所困惑,特别是经理层次人员的空缺常使得公司陷入被动的局面………………………………………………………………………….. 请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规划理论来分析 苏澳玻璃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 答:一个组织特别是企业要维持生存或发展,拥有合格、高效的人员结构,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出相应 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计划是指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 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需要确定完成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和类型,因而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并且预测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和 未来的需求。在确定所需人员类型和数量以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着手制定战略计划,采取各种措施以获 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苏澳公司专门组织力量对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需求进行分析预测,以此结果作为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同时也作为直线管理人员制定行动方案的基础。这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公司管 理人员在十四个方面对人员管理情况作出科学、详尽的预测、分析,为公司的员工招聘、职位安排打下了良好的 工作基础 华为的人力资源体系基础 华为的发展历程及人力资源体系建设背景……………………………………………….………………………………………请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理论 来分析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基础。 答: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某一企事业单位内部各自岗位工作地分析,即分析者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 个职务同类岗位工作地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岗位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 要求的过程。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是整个人事管理科学化的 基础。(2)它是提高现实社会生产力的需要。(3)它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4)它有助于工作测评、人员测评以及定员定额。 华为公司在此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企业转型的实际,重新确定设置什么样的工作岗位,用什么样的人,用 人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样的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分析和预测的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招聘、职位安排、考 核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说明了工作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作品题 课堂讨论案例:北京某IT公司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 一、简述案例内容:请同学们在课堂上集中看录像教材……(5分) 二、本人分析与讨论:1、本人分析的观点:(35分) 三、小组讨论过程记录:2、记录同学发言(25分) 同学发言(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3、同学(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4、同学(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5、同学(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6、同学(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 答:在对金益康公司案例小组的讨论中,本人的观点:金益康公司对面试者初试的安排(主要目的是突出重点),合理安排面试程序,以保证面试工作各阶段的顺利进行。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要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 形成坚强的团队,以激励人们团结奋进。因此,我们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把经营目标、战略、经营 观念,融入每个员工头脑中,成为员工的共识。为此,我们必须把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 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把每一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与企业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这样的环节 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在招聘工作中要确定一个细致的方案,有针对性设题:根据岗位特征设计面试题目。

工程造价作业答案

作业答案5-1 计算图5-51所示6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5-1:262.26×6=1573.56 m2

5-2 试计算图5-52所示基础土方(三类土)、C10混凝土垫层、C20钢筋混凝土基础、M5水泥砂浆标准砖基础的工程量及定额直接费。 图5-52 基础图 5-2: 清单规则: 干土工程量=75.131m3 湿土工程量=107.33m3 定额规则: 1.挖土深度H:2.0-0.30=1.70(m) >1.5m,需要放坡,边坡系数0.33。 2.垫层宽度B:1-1:1.70m ,2-2:1.90m:。 3.挖土长度L: 外墙中心线1-1:(3.6×3+4.5×2)×2=39.60(m) 内墙1-1:3.6×3-1.7=9.1(m) 内墙2-2:(4.5-1.7)×4 =11.2(m) 4.挖基础总土方体积: V=(B+2C+KH)×H×L =(1.7+2×0.3+0.33×1.7)×1.7×(39.60+9.1)+(1.9+2×0.3+0.33×1.7)×1.7×11.2 =236.86+58.28=295.14(m3) 湿土深度1m. 湿土方体积: V1=(B+2C+KH)×H×L =(1.7+2×0.3+0.33×1)×1×(39.60+9.1)+(1.9+2×0.3+0.33×1)×1× 11.2 =128.08+31.70=159.78(m3) 干土体积:V2=295.14-159.78=135.36(m3) C10混凝土垫层工程量 =1.7×0.1×(39.60+9.1)+1.9×0.1×11.2 =10.41(m3 C20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量 V1=(39.6+10.8-1.5) ×1.5×0.2+(4.5-1.5) ×4×1.7×0.2=18.75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杨灿课后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杨灿 课后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目录 第1章导论 【思考题解答】 1-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 解答:国民经济是一个规模庞大、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在这一大系统中,职能各异、数不胜数的经济主体运用各种经济资源、遵循一定的社会分工规则,从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司其职又互为条件的经济活动,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从分析的角度,可将“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理解为互有联系的两个方面。首先,从横向看,国民经济包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微观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组织、民间机构和住户,以及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等等。在分析上,需要将有关经济单位(通常是其中的常住单位)依据一定的功能特征适当分类,形成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据此,我们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总和。其次,从纵向看,国民经济又包括上述经济单位和部门运用各种资源要素所从事的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生产经营、市场交易、收入分配、消费支出、资金融通及资本积累,等等,这些活动彼此衔接、相互影响、不断循环,就形成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但是,国民经济又并非上述各单位、各部门与各环节、各要素的简单总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所有这些方面总是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研究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就是要考察各单位、各部门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考察这些经济活动的条件、过程、结果和影响,考察国民经济各环节、各部门以及本国与国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 1-2试简要说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解答:一般而言,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起于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抵于产品的使用(消费、消耗或投资等使用),周而复始;商品流通和收入分配则介于生产和使用环节之间,成为连接两端的中间环节。于是,从运动形态上区分,国民经济循环表现为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运动过程:一方面是“生产-流通-使用”这一过程,属于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因为在这里,社会产品的价值是与其使用价值一起运动的:若商品售出则货币流入,若商品购入则货币流出,也就是说,伴随着实物(货物和服务)流通还存在着货币流通,两者相辅相成,但运动方向相反。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形成商品市场的供给。另一方面是“生产-分配-使用”这一过程,属于国民经济的“价值运动”。因为在这里,社会产品的价值已经与具体的使用价值相对分离。价值运动则形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单位的收入。两种运动在脱离生产过程之时相分离,又在进入使用过程之时相汇合,既对立又统一,为我们考察国民经济循环过程提供了两条基本线索。 (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形成商品市场的供给;价值运动则形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单位的收入,进而形成对各种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1-3为何说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核心问题之一 解答: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形成商品市场的供给;价值运动则形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单位的收入,进而形成对各种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一旦在市场上见面,就有一个“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是平衡还是失衡的问题。这对于国民经济能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倘若社会总供给显着大于社会总需求(供大于求),就会造成市场疲软,产品积压,开工不足,失业增加;而如果社会总供给显着小于社会总需求(供不应求),则又会造成商品匮乏,物价上涨,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乃至社会的动荡。进而言之,社会总供需平衡不仅要求总量上平衡,还要求结构上也平衡,总量平衡又以结构平衡为基础。只有在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都基本平衡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可见,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核心问题之一,宏观经济管理和国民经济统计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 1-4简述国民经济管理与国民经济统计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 网上作业全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网上作业1-4 一、判断题 ×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内容上。 ×2、与经济人假设相应的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考虑人的情感。 ×3、人力资源不是再生性资源。 √4、人际关系理论要求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任务,而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 ×5、传统的人员配置通常专注于应聘者的价值观、个性、需求动机与组织的组织文化、工作氛围是否匹配。 √6、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战略层次的总体规划和战术层次的具体规划。 ×7、人力资源需求的个量需求不包括数量方面的需求。 √8、人力资源需求包括总量需求和个量需求。 ×2、不管对于什么职位,网络招聘都是目前最好的外部招聘途径。 ×3、会计、工程师是一种职务。 √4、调剂成本属于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5、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实质上是人力资本的增加,即人的生产能力的增加。 √6、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之一是调查范围广。 √7、工作说明书包括工作描述和职位要求。 ×8、员工招聘应以内部晋升选拔为主。 ×2、脱产培训是最常用的一种培训方式。 √3、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 √4、组织战略是影响组织薪酬制度最重要的内部因素。 ×5、住房补贴属于公共福利。 √6、在培训课程设计中,通常使用的教学策略是“指令-判断-评价”。 ×7、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 √8、在进行绩效反馈时,面谈最为关键。 √2、职业锚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职业时自己心中的标杆。 √3、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4、员工职业生涯满意度是员工对自己职业生涯选择、发展及组织管理状况的一种心理反映。 √5、劳动安全卫生与劳动保护没有本质的区别,但通常所说的劳动安全卫生的内容比劳动保护的内容更加宽泛。 √6、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7、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保护只是一项特殊规定,它不属于劳动保护的范畴。 ×8 .我国的员工保障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管理和劳动安全卫生。 √9、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员工个人与组织在职业生涯管 劳动合同中的必要条款是指由劳动政策、法律法规规定 二、 单项选择题 1、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 B 人力资源 )。 2、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D 产品) 3、下列选项属于人力资源的时效性特点的是(B 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使用都受到时间方面的制约和限制 ) 4、马斯洛提出了(D 自我实现人 ) 人性假设理论。P16 5、( B 社会人 )人性假设理论来自霍桑实验。P15 6、( D 劳动力资源 )是指狭义的人力资源。 7、决定目标和战略并保证其实施的过程是(A 战略规划)。 8、把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模型化,能显示出不同职位类型的员工所占的比例的方法是(A 过渡矩阵法 )。 9、人员绩效管理战略的内容不包括( A )。 A 与市场竞争地位相适应的薪酬水平 D )。 D 有效的绩效管理平台及领导机制 1.对劳动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进行记录以便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C 关键事件法 ) 2、不属于人力资源原始成本的是( D 保障成本 ) 3、影响招聘的内部因素是( D 组织的发展阶段和策略 ) 4.按照工作岗位的多少,各岗位工作量的大小等因素来定员的方法叫(D 按岗位定员 ) 5、工作日志法的优点是(A 可靠性高 ) 6、招聘中运用评价中心技术频率最高的是( B 公文处理 )。 7、某企业对10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 B 开发成本 ) 8、下列选项属于企业外部招聘优点的是:(D 可供选择的范围大) 。 ( C 来源受限)。 D 反馈)环节。 1.以“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这四大要素为支柱的理论是( 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在培训中,先由教师综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然后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的培训方式,是(B 研讨法 )。 3.最常用、最必要的培训方式是(C 在岗培训)。 4.(A 讲授法 )是员工培训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培训方法。 5、绩效反馈面谈的三个步骤中,不包括(D 界定绩效)。 6、绩效考核系统具有区分不同绩效员工的能力是绩效考核的( A 敏感性 )标准。 7、属于行为法的是(B 评价中心技术法 )。 8、(A 津贴)是用于补充基本工资的一种辅助工资。 C 工作评估)是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关键步骤。 D 劳资集体谈判)。 D )。 D 员工家庭成员 2.劳动者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现金补偿。这是哪种社会保险制度?( D ) D 工伤保险 3.按照人的年龄顺序和不同时期的职业发展状态、职业任务、职业行为等来划分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是(A. 薛恩)。 4.(C. 萨伯 )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护、衰退五个阶段。 5、教师、医生、研究人员等职业领域通常具有( D 安全稳定型)职业锚的特点。 6、( B )养老保险是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 强制储蓄型 7、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划入个人帐户的比例 一般为总缴费额的( B.30% )。 8、劳动争议仲裁应遵循以下原则除了(D 多次裁决原则)。 (C 补充条款)。 ( A.强制性 )是社会保险的一项基本属性。 P312 多项选择题 ( ABE)。 A 关注的是价值问题 反映的是存量问题 E 把人当作财富的源泉 2、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正确的认识是:( AB ). A 以人为核心 B 视人为中心 3、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 A 组织人 B 管理环境 C 文化背景 D 价值观 4、舒勒的“5P”模式包括( ABCDE )。 A 人力资源理念 B 人力资源政策 C 人力资源规划 D 人力资源实践 E人力资源流程 5、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方法包括( AB )。 B 市场调查预测法 ( ABCD )。 A 招聘成本 选拔成本 C 录用成本 D 安置成本 E 岗前教育成本 2、对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包括 (ABCD )。 A 职位名称分析 B 工作内容分析 C 工作环境分析 D 任职者条件分析 3、属于内部招聘优点的是( ABD )P137 A 费用低 B 激励员工 D 应聘者更快进入角色 4、按照面试的标准化程度,面试可分为( ABC)P148 A 结构化面试 B 半结构化面试 C 非结构化面试 5、以下属于员工甄选流程的环节有 (ABCDE )P145-146 简历筛选 B 面试 C 笔试 D 体检 E 背景调查 ( BCD )等。 B 养老保险 C 失业保险 D 医疗保险 ?2、在岗培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 ( A BC )-P186 A 工作指导法 B 工作轮换法 C 学徒法 3、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有( ABCD )等。-P175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问卷调查法 D 绩效分析法 4、绩效考核指标确定的原则有(ABCD )P196 A 一致性原则 B 结构性原则 C 可观察原则 D 独立性原则 5、员工培训的内容包括(ABC )P165 知识培训 B 业务技能培训 C 价值观培训 -人”匹配理论认为,“职业-人”匹配一般分为两种类 A 条件匹配 C 特长匹配)。 2、职业生涯设计的自行设计法中,通常使用的测评工具有 ( BCD )。 B 性格自测 C 能力自测 D 职业素质自测 3、我国的社会保险包括( ABCDE )等。 A 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 失业保险 D 生育保险 E 工伤保险 4、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原则包括有( ABCD )。 A 无责任补偿原则 B 个人不缴费原则 C 与非工伤相区别,待遇标准从优原则 D 经济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结合原则 5、调解劳动争议的步骤包括( ABCDE ) A 申请 B 受理 C 调查 D 调解 E 制作调解协议书 四、简答题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什么区别? 答:(1)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2)人事管理将人视为一种成本和工具,注重投入、使用和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作资源,注重产出和开发。(3)传统的人事管理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4)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功能能够为组织创造更大的利益。(5)传统的人事管理将员工视为“经济人”,多采取任务管理的方式;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实行人本化的管理,注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2、人本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是:(1)人的管理第一; (2)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积极开发 人力资源; (5)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3、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的关系。 答: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的形成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在现实中,制定组织战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与制定职能战略互动的过程。当然,人力资源管理只是组织战略的组成部分。但其因在组织战略制定和实施中的独特作用,被许多学者誉为组织战略的“合作伙伴”和“同盟”。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在制定组织整体战略的过程中考虑人力资源问题,可以帮助公司实现竞争优势。组织战略的形成不仅影响人力资源管,也受到人力资源战略的影响,组织必须从竞争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互动的角度来考虑组织的经济条件、行业环境、劳动力市场,以及其他影响组织战略形成的相关因素。 4、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所有的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最具战略性和主 动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作出科学预测,保证组织在需要时就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人才,进而保证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所以人力资源规划在各项管理职能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⑴保障组织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 施,及时满足组织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需求; ⑵促使技术和其他工作流程变革,提高竞争优势; ⑶提高人员配置和使用效率,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⑷优化员工队伍结构,使数量、质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趋于合理; ⑸有利于搞好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工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⑹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 ⑺帮助适应、并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社会2、人力资源过剩时的管理决策:(1)永久性裁员 (2) 人员的重新配置 (3)降低劳动力成本。 1、什么是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作用是什么?11.1 答案:1、工作分析是组织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具体包括收集、 分析、整理与工作有关的各种信息,为组织管理和变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依据。 2、一个组织中有各种各样的职能,如生产、销售、财务等,这些职能需要由各个职位上的人来承担。工作分析就是将组织中的各项职能有效的分解到各个职位上,明确规定每个职位的目的或使命以及所承担的职责与任务,并针对其职责和任务规定相应的绩效标准,确定职位任职者的基本要求,规定各个职位的权限,明确各个职位与组织内外其他单位和个人所发生的关联关系。工作分析能够使工作目标、职权范围和工作流程与规范的变化适应组织变革与发展的需要。工作分析的结果应用于编写职务说明书、工作岗位首长、确定岗位等级、工作再设计、定遍定员等方面。 2、员工甄选的方法有哪些?- 答:(1)心理测验法(2)面试(3)评价中心技术(4)其他方法:个人履历档案分析法、背景调查法、笔记分析法等。 3、招聘的流程是什么?-- -答案:招聘是一项系统工程,招聘流程是指从出现职位空缺到候选人正式进入组织工作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确定需求、制定招聘计划、招募、甄选、录用、评估等一系列环节。 (1)确定需求:需求申请;需求分析;职位说明书。(2)制定招聘计划:确定招聘时间、人数、任职资格以及预算等内容。(3)招募:确定招聘策略;发布信息;确定候选人。(4)甄选:初步筛选;笔试;面试及其他测试。(5)录用:作出决策;发出通知;试用;正式录用;签约。(6)评估:对招聘的成本、人员、过程、结果等进行评估,并撰写招聘工作总结。 4、招聘的渠道有哪些?说明其优缺点。 答案:招聘的途径有2种:(一)内部招聘:方法主要有公开招聘、晋升、平级调动、岗位轮换、重新雇用或召回以前的员工等。(二)外部招聘:渠道主要有广告、就业服务机构、人才招聘会、校园招聘、员工推荐、猎头组织、网络招聘等。 内部招聘优点:(1)了解全面,准确性高(2)可鼓舞士气,激励员工进取(3)应聘者可更快适应工作(4)使组织培训投资得到回报(5)招聘费用低 内部招聘缺点:(1)来源局限于组织内,水平等可能受限(2)容易造成“近亲繁殖”,出现思维和行为定式(3)可能会因操作不公或员工心理原因造成内部矛盾。 外部招聘优点:(1)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有利于招到一流人才(2)新员工能带来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3)当内部有多人竞争而难以作出决策时,向外部招聘可在一定程度上平息或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矛盾(4)人才现成,节省培训投资费 外部招聘缺点:(1)不了解组织情况,进入角色慢,较难融人组织文化(2)对应聘者了解少,可能招错人(3)内部员工得不到机会,其积极性可能受到影响。 5、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是对取得、开发、保全组织人力资产使用价值所产生的成本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人力资本的占用形态就是人力资产,人力资产具有组织一般资产的特性,是组织需要核算、管理和控制的一项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组织能够计量、记录、报告组织的人力资源情况,并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效果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在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信息对人力资源的获得、开放、分配、补偿、保护、使用等方面的计划和控制是很有用的。因此,可以说人力资源会计是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在岗培训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作业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师傅带徒弟”是典型的(C个别指导)实践性培训方法。 2.(D拓展训练)主要用于提高人的自信心,培养把握机遇、抵御风险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培养团队精神等。 3.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C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4.劳动争议处理实行回避制度是为了坚持(B公正原则)。 5.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为( D一调一裁两审制 )。 二、多项选择题 1.培训绩效评估的指标主要有:(ABDE)。A、学习指标B、行为指标D、反应指标E、成果指标 2.培训需求层次有(ABE)。 A、组织层次B、工作层次E、个人层次 3.日本劳动问题专家保谷六郎认为职业具有以下特性(ABCD)A、技术性B、经济性 C、伦理性 D、社会性 4.心理契约是(ABCE)。 A、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的 B、员工个人与用人单位双方对彼此权利与义务的主观期望和承诺 C、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E、比一般的工作合同契约更加重要的契约,对双方来说都是自觉的 5.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A、合同期限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C、劳动报酬D、合同终止条件 三、判断并改错题 1.责任评估是以培训成果为对象进行评估,包括接受培训者的个人学习成果和他在培训后对组织的贡献,它是培训评估的重点。(X) 改为:绩效评估 2.早期职业生涯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选择专业,确定从事的专业,并落实到工作单位。(X)改为:中期职业生涯 3.在任何组织中,员工都有从事技术性工作和从事管理性工作的两种可能,即有走技术专家和管理者两条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管理者要求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技术专家要求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X) 改为:技术专家要求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管理者要求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 4.用人单位频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因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生产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V) 5. 劳动争议调解的机构是人民法院,调解的期限是30天。(X) 改为:机构是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四、名词解释题 1.培训 答案: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 2.职业 答案:职业是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性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权力、职责,从而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现。 3.员工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一)(第一~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一)(第一~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D; 5、A; 6、D; 7、A; 8、D; 9、C;10、D;11、D;12、C;13、B、14;A;15、C;16、D;17、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BCD; 3、ABCDE; 4、ABD; 5、ABCD; 6、ABD (三)名词解释 1、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2、经济流量和存量,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3、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4、生产,是指生产者利用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消耗,创造出新的货物和服务的过程。 5、中间消耗,是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6、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四)简答题 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什么? 答:(1)从总体上说,目的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监测、分析、比较,为制定和分析政策及宏观调控管理服务;(2)从内容上说,是揭示运行系统的主要经济功能及相互联系;(3)从方法上说,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实现对运行系统的描述;(4)从发展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将是国家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三等价原则。 答:(1)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2)一国常住机构单位所生产的全部增加值总量,与经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后的国民原始收入或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相等;(3)初次分配、再分配会改变机构单位之间的收入比例关系,但并不改变其价值总量。 3、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在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主要包括:(1)小型工具。一般是价值低于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4、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内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各部门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诸生产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就是各部门生产要素收入即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相加之和。从使用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积累和消费。 (五)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第1题】 解: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总产出-中间消耗=61200-37180=24020(亿元)分配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16200+14200+3950+4250=24020(亿元)使用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答案

案例分析的标准和要求 在答分析案例时,要阐明所用基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案例提供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分析、解释和说明。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过程的充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有基本的要求和方法。 评分的标准: 1.按照指定的理论来分析 2.要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3.观点和结论是一致的 案例1提示:飞龙集团的失误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飞龙集团的失误,是在人才招聘、规划管理方面的失误,最主要的是人才通常不流动和只靠自己培养人才这两个失误。这也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会碰到的一个“致命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1.没有一个长远的人才战略规划,2.人才机制没有市场化,3.单一的人才结构,4.人才选拔不畅等。 为了解决这一“致命问题”,我们认为,企业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至少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企业决策集体应真正树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观念,确立正确的人才选拔标准、原则.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只有拥有优秀人才时,才能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具有勃勃生机。为了求得优秀人才,避免“武大郎开店”的不良心态作用,树立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说来,公司从一开始组建就应把选人放在首位,并且提出了简单、明确的选人标准:(1)任人为贤。不能因为认识某位领导就得到好的差事,要做到唯才是用。(2)一专多能。尽量发挥人的潜能,使一个人能顶几摊事,既避免了部门繁杂、管理重复,又使得真正有才之人尽显其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3)严格选拔,加强培训。在选拔人员时,从多角度多侧面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同时对每一位员工加强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4)增强后备,面向未来。对新一代年轻人培训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使之认识到中药品不仅是治病教人的良剂,而且是养身保健的主体. 2.按照科学的程序选拔人才,把人才选拔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一般来说,人才的选拔主要有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在这—阶段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工作分析、人员分析等,明确某一用人工作岗位的工作特性,及这一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生理、心理品质,确定最佳的人才选拔程序。(2)选扦阶段。这是正式进行人员挑选的阶段。为了保证能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择出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掸优录取,需要经过心理测验和测评等技术来进行严格的筛选。国外企业一般把此选择工作分为六个步骤,即:初步面试、填写申请表、进行心理测验、最后面试、获取证明材料、体格检查等,逐步淘汰不合格者,六个步骤全部通过考核者,录用为新员工。(3)招聘总结及检验效度阶段。新人员录用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心理学家还要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整个选择程序的预测效度。 在实际的人才招聘工作中这些步骤会有一定的变化,如在我国大部门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就采用筹划与准备阶段、宣传与报名阶段、考核与录用阶段、入厂教育与工作安置阶段等,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它能有效的保证人才招聘的科学、准确、客观、合理等。

2017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作业题(二)及答案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一)》作业题(二) (课程代码:03942) 一、案例分析题 某工程双代号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该进度计划已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合同工期为23个月。 问题如下: 1.该施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为多少个月?关键工作有哪些? 2.计算工作B、C、G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3.如果工作C和工作G需共用一台施工机械且只能按先后顺序施工(工作C和工作G 不能同时施工),则该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应如何调整较合理? 解:1、按工作计算法,对该网络计划工作最早时间参数进行计算: (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 i-j: ES1-2=ES1-3=0 ES2-4=ES2-5=ES1-2+D1-2=0+4=4 ES3-7=ES1-3+D1-3=0+2=2 ES4-6=ES2-4+D2-4=4+2=6 ES6-8=max{(ES2-5+D2-5),(ES4-6+D4-6)}=max{(4+7),(6+6)}=12 ES7-8=max{(ES2-5+D2-5),(ES3-7+D3-7)}=max{(4+7),(2+6)}=11 (2)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 i-j: EF1-2=ES1-2+D1-2=0+4=4 EF1-3=ES1-3+D1-3=0+2=2

… EF6-8=ES6-8+D6-8=12+8=20 EF7-8=ES7-8+D7-8=11+11=22 上述计算也可直接在图上进行,其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T c=max{EF6-8,EF7-8}=max{20,22)月=22月。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图(一) 关键线路为所有线路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其持续时间等于22个月。 从上图中可见,关键线路为1—2—5—7—8,关键工作为A、E、H。不必将所有工作总时差计算出来后,再来确定关键工作。 2.解:按工作计算法,对该网络计划工作最迟时间参数进行计算: (1)工作最迟完成时间LF i-j: LF6-8=LF7-8=T c=22 LF4-6=LF6-8-D6-8=22-8=14 … LF2-5=min{(LF6-8-D6-8),(LF7-8-D7-8)} =min{(22-8),(22-11))=min{14,11}=11 … (2)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 i-j: LS6-8=LF6-8-D6-8=22-8=14 LS7-8=LF7-8-D7-8=22-11=11 … LS2-5=LF2-5-D2-5=11-7=4 … 上述计算也可直接在图上进行,其结果如上图所示。利用前面的计算结果,根据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工作B:TF1-3=LS1-3-ES1-3=3-0=3 FF1-3=ES3-7-EF1-3=2-2=0 工作C:TF2-4=LS2-4-ES2-4=6-4=2 FF2-4=ES4-6-EF2-4=6-6=0 工作G:TF3-7=LS3-7-ES3-7=5-2=3 FF3-7=ES7-8-EF3-7=11-8=3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也可直接在图上进行,标注在相应位置,如上图所示,其他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本题没有要求。 3.解:工作C和工作G共用一台施工机械且需按先后顺序施工时,有两种可行的方案。 (1)方案I:按先C后G顺序施工,调整后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按工作计算法,只需计算各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即可求得计算工期。

国民经济核算网上形考作业免费答案

02任务 第一题1)指标单位197819902000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1051.5271.8823.8 国家财政收入 3.1836.7168 国家财政支出 3.18.443.5171.5 粮食万吨83.5 122.3126.6144.9 钢材 6 14.136160.2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亿元 6.132.1168.5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625.9125.6297 公共消费支出 1.37.242.9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22.7107.1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亿元 3.818.595.5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13.292.7345.8 存货增加0.85.3 2.720.3 全年全社会投资总额12.490.2473.5 货物净出口总额亿美元0.6 2.21370.2 出口总额0.31.7 6.839.2 进口总额0.31.5 6.231 (2)国内生产总值(GDP):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通报财务保证.财政收入主要包括:①各项税收: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②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③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④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策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3)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表附录二(2—3)2007年国土面积和人口表,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42646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作业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 .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 B )。A .自然资源B .人力资源C .矿产资源 2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B )。A .内容上 B .观念上 C .工作程序上 3、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何种基本要素?(A)A.职工B.环境C.文化D.价值观 4、某企业对10 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 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 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B) A. 获得成本 B. 开发成本 C. 使用成本 D. 保障成本 5 .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类型,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哪一个步骤: ( B ) A .预测未来人力资源供给 B .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 C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 .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6 .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下面哪个方面不是人力资源所应包含的内容(C )。A ?体质B ?智力C ?思想D ?技 能 7、把“员工视为活动主体、公司主人”是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C)A ?自我中心式、非理性化家族管 理B ?以人为中心、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C ?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 D ?自我中心式、理性化团队管理 8、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团结协作,努力实现企业目标;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模式的什么特点?(B) A .封闭式的自危表现 B .开放式的悦纳表现 C .封闭式的悦纳表现 D .开放式的自危表现 9、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D )A、企业人B、环境C、文化D、产品 10 、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人本管理哪方面的基本内容?(D) A ?人的管理第一 B ?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C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D ?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11 、明确目标责任,使其竞争,是进行人本管理的哪种运行机制?(B) A .动力机制 B .压力机制 C .约束机制 D .环境影响机制 12 、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来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系统的哪项活动?( D ) A .人员档案资源 B .人力资源预测 C .行动计划D .控制与评价 13、工作分析中方法分析常用的方法是(C)A.关键事件技术B.职能工作分析C?问题分析D.流程图 14、管理人员定员的方法是(C)A.设备定员法B.效率定员法C.职责定员法 15 、依据个体的经验判断,把所有待评价的职务依序排列,由此确定每种工作的价值的方法是(C) A. 因素分解法 B. 因素比较法 C. 排序法 D. 评分法 二、案例分析 1 、贾厂长的管理模式本题的目的是要求同学们用四种人性观的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将四种人性观的理论掌握好,其次是运用这个理论 进行案例分析。在回答时应该抓住案例的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本题有两个问题:(1)贾厂长是以一种什么样的人性观来对待员工的?(2)如果你是贾厂长,你准备怎样来对待员工? 你想采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和管理方式? 答:⑴该案例中,贾厂长只是根据惯例主观地采取了迟到不罚款,而对早退则进行罚款的决定,改革不合理的厂纪厂规,有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贾厂长取消了迟到罚款的规定说明了他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们的疾苦,在管理中考虑到了人的因素,其人性观有“社会人”假设倾向。但在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时,由于没有很好地调查研究,没有了解工人为什么出现早退现象,就做出了早退罚款的决定。这一决定说明贾厂长只想用经济杠杆来管理,又有一种用理性人假设来实施管理的倾向。因此对一个完整的人来讲,贾厂长的这种管理比较符合薛恩的复杂人性观。 ⑵鉴于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能使新的规定得到贯彻实施,贾厂长还改变原有的领导方式,在充分与工人讨论协商的情况下,制定公平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解决工人洗澡排队的问题,厂里应该彻底改善女澡堂,这样就扫清了新规定执行的障碍。 三、案例分析 2 、工作职责分析 本题的目的是要求同学们用第三章工作分析与评价的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将案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其次是 运用工作任务书的主要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在回答时应该抓住案例的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题

人力资源管理网上作业题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单选(因选项会随机变动,故此处仅提供答案)B 39、比较适用于培训人际关系技能的培训方法是(角色扮演法D 13、对某特定的工作职位作出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是(工作分析)39 21、第一位展开心理测试活动的美国心理学家是(卡特)94 G 14、工作中不能在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是(工作要素)38 40、个人在目前的岗位上想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是(工作目标)。166 )。150 41、根据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在组织和职业中塑造自我”属于(职业早期阶段)。175 56、公司在提拔公关经理时,通常会倾向于选拔文科出身的员工,而认为理科出身的员工笨嘴拙舌、不善辞令。评估者的这种主观失误属于(偏见误差59、工资调查的最后一步是(分析数据)。245 67、个体自己感到不能完成任务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不能胜任感)274 68、个体由于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而把自己看的很低,从而产生一种轻视自己的情绪活动是(自卑感)274 H 48、衡量、评价、影响员工工作表现的正式系统是(绩效评估)。200 J 43、既是个人职业活动的起点,也是个人职业活动基础的是(制定个人评估)。188 46、具分析能力、人际能力、感情能力三种能力强强组合的职业锚是(管理能力型职业锚)。49、绩效评估标准的总原则是(体现工作成果和组织效率)207 50、绩效评估时必须把握的原则是(恰当和实际)209 M 8、弥补企业人力资源不足的较消极的政策是(减少工作量)32 55、某公司小何平时不修边幅,上班经常迟到,年底考核时评估者认为他工作极不负责。其)。229 实小何在工作中创造力很强,工作实际成效并不差。评估者的这种误差属于(晕轮效应误差)Q 2、企业的发展主要靠人推动,而(育人)就是加强推动力。3 25、企业招聘员工经常运用知识考试,以下属于知识考试优点的是(公平)106 27、企业往往运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招聘企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特殊人才。108 30、企业招聘员工中常用的、也是争议最多的方法是(面试)。121 R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第一步是(选人)2 7、人力资源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达到企业的目标)17 23、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测试方式是(投射法)。97 S 10、三年以上的人力资源计划属于(战略人力资源计划)。 15 20、属于职业招聘人员缺点的是(策划难度高)68 36、首先让受训者阅读一则描述完整的经营问题或组织问题,然后要求受训者找出一个适当的解决方法的培训方法是(T 24、体现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的指标是(测试的信度)99 31、通过纸笔测验形式对被试者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和知识结构了解的方法是(知识考试)。63、脱产培训属于(有偿假期)260 X 4、现代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上)8 11、下列属于人力资源短缺时企业首选政策的是(鼓励员工合法的加班加点)。32 22、心理测试有许多类型,下列测试类型属于从内容上划分的是(个性测验)95 37、下列对角色扮演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要求角色扮演者根据对角色的理解随意发挥)。38、下列培训方法中,受训者不能主动参与的培训方式是(讲授法)。148 47、新员工在早期工作中逐渐对自我加以认识,发展出的更加清晰全面的职业自我观是(职业锚)177 53、行为观察评估法的突出优点是(直接、可靠,被评估者更易接受反馈、提高自身绩效)。案例研究)。148 61、下面不是公共福利的是(人寿保险)259 66、下面属于生理压力的是(疾病)274 69、下面属于集体咨询缺点的是(被咨询者顾虑比较多)。280 71、小吴在车间用明火进行操作,违反了操作规定,车间主任扣除了他本月的奖金。该小组其他工人同情小吴,大家出钱补足了小吴被扣的奖金。该惩罚案例违背了(严禁后奖励原则)。72、小王因为自由散漫而得到惩罚,惩罚他的手段是把他调到甲组去,因为甲组是个比较落后的小组。可是小王到了甲组后由于该组组长不善于管理,小王更加自由散漫了。对小王的惩罚违背了(不相容原则)287 Y 3、员工工作的第一目标是(获得薪资收入)4 5、(人事计划)又称劳动力计划,主要涉及员工招聘和解雇,是一种古典式的人力资源计划。15、由主试控制一些变量,引起其他相应变量的变化来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是(实验法)48 32、有关培训的主要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133 33、员工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增加知识、提高技能、建立正确的态度。其中主要以(建立正确的态度)为突破口,才能激发员工正确又强烈的动机,进而产生积极的持久的行为,最终引发组织希望的绩效.134 73、员工交往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应用)290 34、影响员工培训的外部因素的是(工会)。136 35、影响员工培训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管理人员的发展水平)。137 58、影响报酬系统的外部因素是(企业所有制)。243 57、由于员工完成某项任务而获得的一定比例的金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