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一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平行线的判定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识别平行线。

3. 学生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平行线判定方法的推理和运用教学准备:教学PPT平行线模型或图片练习题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线实例,如铁轨、斑马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线的特点。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平行线的定义,每组分享他们的理解。

2. 判定方法:介绍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并通过PPT展示具体示例。

3. 活动:分发平行线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分组观察并判断哪些线是平行的,然后分享他们的判断依据。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答案。

第四环节:应用拓展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建筑设计、图形绘制等,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来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讨论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教学反思:学生对平行线的直观理解如何?是否需要更多实际例子来加深理解?学生在判定平行线时的推理能力如何?是否需要更多练习来加强?教学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平行线的性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此教案旨在通过实际活动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七年级下册数学——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三角形的中位线。

3. 学生能够运用中位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中位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难点:中位线性质的理解和应用教学准备:教学PPT三角形模型或图片练习题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如桥梁结构、路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三角形的特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篇一」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代数学的核心之教学反思一!这一章主要讲了三大内容: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下面我想就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的得与失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学上。

对"元"和"次"的解释,对整式的理解,大多都是我讲了,学生(xuesheng)的自我建构不深,造成理解不透。

在判别的环节上,自我感觉问题设置太粗糙,学生(xuesheng)不能理解透彻。

以致在后来的《数学天地》的报纸中还要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也讲得比较粗糙,但学生有小学的基础,掌握情况还比较好二:解方程学生在5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接触。

学生已有的解方程的经验是以算式的方式即找出被减数,减数,差。

加数,另一个加数,和,被除数,除数,商等哪一个未知进而利用公式来进行解答的。

而现在我们是要深入学习方程,并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方程作铺垫。

所以,我们是在学好等式的基本性质之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化简,系数化为1来解方程,学生能从理论上理解解方程的原理。

在讲解解法时,我们采用一步一个脚印的方法让学生牢牢掌握好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在考试中也表明了学生这一知识点学得比较好三: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学习的一个难点。

七年级的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差,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几节课中,我始终把分析题意、寻找数量关系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不断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却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要领,会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

如,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找得不清;列方程忽视了解设的步骤等。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2.能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来推理判定方法2和判定方法3。

3.能够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究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3)图1, 图2中的直线平行吗?你是怎么判断的?相交在同一平面内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叫做平行线.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两种: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两条直线平行.同学们想一想:除应用以上两种方法以外,是否还有其它方法呢?(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5-7,探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如何画平行线呢?学生答:一、放;二、靠;三、推;四、画.教师问:画图过程中,你发现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学生答:同位角始终保持相等.教师问:直线a,b位置关系如何?学生答:直线a,b位置关系是平行.教师问:将其最初和最终的两种特殊位置抽象成几何图形,你能画出来吗?学生答:如下图所示:教师问:由上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师生一起解答: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点拨:(出示课件8)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吗?学生答:∵∠1=∠2,∴l1∥l2.教师总结如下:几何语言:∵∠1=∠2 (已知),∴l1∥l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点1: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下图中,如果∠1=∠7,能得出AB∥CD吗?写出你的推理过程.(出示课件9)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如下:解:∵∠1=∠7(已知),∠1=∠3 (对顶角相等)∴∠7=∠3(等量代换)∴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点拨: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同位角(“F”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出示课件10,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2.出示课件11,探究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学生答:猜想可以利用内错角来判断两直线平行.教师问:如图,由∠3=∠2,可推出a//b吗?如何推出?师生一起解答:解:∵∠2=∠3(已知),∠3=∠1(对顶角相等),∴∠1=∠2.(等量代换)∴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2)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吗?学生答:几何语言:∵∠3=∠2(已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点2: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完成下面证明:如图所示,CB平分∠ACD,∠1=∠3. 求证:AB∥CD. (出示课件13)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证明:∵CB平分∠ACD,∴∠1=∠2(角平分线的定义).∵∠1=∠3,∴∠2=∠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点拨: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内错角(“Z”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出示课件14,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3.出示课件15,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教师问:如图,如果∠1+∠2=180°,你能判定a//b吗?学生答:能判定a//b.教师问:请写出解答过程.学生答:证明:∵∠1+∠2=180°(已知),∠1+∠3=180°(邻补角的性质),∴∠2=∠3(同角的补角相等)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6)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吗?学生答:几何语言:∵∠1+∠2=180°(已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考点3: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如图:直线AB、CD都和AE相交,且∠1+∠A=180º .求证:AB//CD .(出示课件17)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证明:∵∠1+∠A=180º(已知),∠1=∠2 (对顶角相等),∴∠2+∠A=180º(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师生共同归纳: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同旁内角(“U”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出示课件18,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给出答案.教师:学了前面的知识,接下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吧.(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9-26)练习课件第19-26页题目,约用时20分钟.(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27) ),),(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5.2.2第2课时)的相关内容.知道判定平行线的方法,会灵活应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七、课后作业1、教材第14页练习第1,2题.2、七彩课堂第18-19页第5、6、9题.八、板书设计:1.知识梳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考点讲解考点1 考点2 考点3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节课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平行线的画法入手,引入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在此基础上提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内错角相等时,是否两直线也平行?同旁内角之间又分别有怎样的关系时两直线平行呢?由此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所学内容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本节课讲授了平行线的判定,下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做如下反思:1、在引入问题时,先让学生动手摆模型获取直观感受,再在画图过程中寻找合理解释,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又如在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后,在练习中引出关于内错角关系的探索;而在同旁内角的关系探索前,提炼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发现过程所用到的转化思想,则同旁内角转化为同位角或内错角也就可以类比着进行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从七年级开始,我认为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这种可以让其终生受益的数学素养。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一直注重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3、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老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好牵针引线的工作。

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4、形式多样,求实务本。

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的平行线,主要借助角来研究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即通过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否,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些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展开.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的变化。

5、本节课的教学在复习平行线的判定的同时学习命题的证明过程和方法,其中平行线的判定是学过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在教学中的重点是规范的推理证明过程,尤其是文字命题的证明过程.要求学生具有根据命题画出图形的能力,几何图形用数学符号规范的表达证明的过程.学生很好的体会了证明的严谨性.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知识比较熟悉,因此证明过程的规范书写起点较高,部分学困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可以利用填空的形式进行一下过渡,这样难、易就比较有层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本节课讲授了平行线的判定,下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做如下反思:1、在引入问题时,先让学生动手摆模型获取直观感受,再在画图过程中寻找合理解释,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又如在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后,在练习中引出关于内错角关系的探索;而在同旁内角的关系探索前,提炼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发现过程所用到的转化思想,则同旁内角转化为同位角或内错角也就可以类比着进行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从七年级开始,我认为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这种可以让其终生受益的数学素养。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一直注重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3、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老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好牵针引线的工作。

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4、形式多样,求实务本。

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的平行线,主要借助角来研究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即通过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否,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些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展开.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的变化。

5、本节课的教学在复习平行线的判定的同时学习命题的证明过程和方法,其中平行线的判定是学过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在教学中的重点是规范的推理证明过程,尤其是文字命题的证明过程.要求学生具有根据命题画出图形的能力,几何图形用数学符号规范的表达证明的过程.学生很好的体会了证明的严谨性.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知识比较熟悉,因此证明过程的规范书写起点较高,部分学困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可以利用填空的形式进行一下过渡,这样难、易就比较有层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 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 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打印版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是结合平行线的画法给出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但并不明白画图的原理,并不明白三角板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回忆和分析时间。

判定方法2、3是采用了探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分析去发现角与两直线平行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注意向学生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

完成三个判定方法的探究后进行了一个方法小结,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让学生逐步地学会应用它。

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老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好牵针引线的工作。

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还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他们表达各自的发现,以及对发现的合理解释并在交流中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而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三个结论的三种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相互转化个别学生在应用上不够灵活。

在这堂课上,部分同学没有展示自己的勇气,一方面与教学内容的难度有关,另一方面一堂课好紧张,他们没有完全放松下来,另外,课堂气氛应当活跃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推演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会运用转化的思想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知或者已解决的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维;3、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过程的严密性,深刻理解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4、灵活应用判定方法进行直线是否平行或者其它结论的推理判断。

重点:理解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并会根据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应用。

难点: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其推导过程中的转化思想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一个长方形工件,如果需要检验它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除了度量它的长和宽的尺寸外,还要检查各面的长宽是否分别平行,而这些实际问题如果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去判断是不可能的,但又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平行呢?二、目标导学,探索新知目标导学1:平行的判定方法活动1:如图,三根木条相交成∠1,∠2,固定木条b、c,转动木条a , 观察∠1,∠2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a与b平行。

【教学备注】【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去发现,两直线之所以平行,是因为同位角相等,进而引导学生用文字述叙概括出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直线a和b不平行直线a∥b得出结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活动2图中,如果∠1=∠7,能得出AB∥CD吗?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由此你又得出怎样的平行判定?结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活动3下图中,如果∠4+∠7=180°,能得出AB∥CD?结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学习目标2:平行判定方法的灵活应用【教提示】引导学生利用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对顶角相等得出结论。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利用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邻补角互补得出结论。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_1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_1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本节的重点是:平行线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

一般的定义与第一个判定定理是等价的。

都可以做判定的方法。

但平行线的定义不好用来判定两直线相交还是不相交。

这样,有必要借助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角来判定。

因此,这一个判定公理和两个判定定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它们是判断两直线平行的依据,也为下一节,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理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对几何证明的意义还不太理解。

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从直观图形即可辨认出的性质,没必要再进行证明。

这些都使几何的入门教学困难重重。

因此,教学中既要有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也要有严格推理证明的板书示范。

创设情境,不断渗透,使学生初步理解证明的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根据所学知识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公理或定理。

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是:1、活动单的导学使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2、学生的小组合作已初见成效;3、课堂上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4、注重由学生从临摹书写到自主书写,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节课还需改进的是:上好一节课不能只看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教学内容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是怎样学会的;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学会的才能说老师这节课是成功有效的教学。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本节的重点是:平行线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

一般的定义与第一个判定定理是等价的。

都可以做判定的方法。

但平行线的定义不好用来判定两直线相交还是不相交。

这样,有必要借助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角来判定。

因此,这一个判定公理和两个判定定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它们是判断两直线平行的依据,也为下一节,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理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对几何证明的意义还不太理解。

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从直观图形即可辨认出的性质,没必要再进行证明。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doc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doc

《平行线的判定》一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贴近学生的认知,为学生的探索和理解搭适当的梯子,力争让他们“跳一跳,够得到。

在引入问题时,先让学生动手摆模型获取直观感受,再在画图过程中寻找合理解释,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又如在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后,在练习中引出关于内错角关系的探索;而在同旁内角的关系探索前,提炼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发现过程所用到的转化思想,则同旁内角转化为同位角或内错角也就可以类比着进行了。

又如,在第一个练习题中,我就铺垫了先找角与线之间的关系的题目,这为学生运用角的关系识别平行线作了一个思维引导,所以后面学生在运用过程中出错的几率很低。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相对而言,小学教学侧重于训练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规范的语言和书写表达。

所以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比较习惯于机械记忆和“依葫芦画瓢”的简单劳动。

从初一年级开始,我认为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这种可以让其终生受益的数学素养。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一直注重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体验成功,享受高级的愉悦。

这节课的内容,老师只需要五分钟时间讲解就能完成三种识别方法的“发现”,在运用部分进行反复训练,学生学习的短期效果一定很好,但不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

所以,我将这节课的重心明显偏移向了发现过程。

3、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老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好牵针引线的工作。

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4、形式多样,求实务本。

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在巩固练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再次探索,形成结论;练习题中注重图形的变化,在图形中为学生设置易错点再及时纠错;用几何画板设计游戏“米奇走迷宫”,在游戏中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在课程设计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2、形式多样,求实务本。

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在巩固练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再次探索,形成结论;练习题中注重图形的变化,在图形中为学生设置易错点再及时纠错;用几何画板设计游戏“米奇走迷宫”,在游戏中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

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的变化。

3、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本节课对初一学生而言,本是又一个艰难的'起步。

但这一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课后作业效果也很好,基本达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要求。

一堂课下来,遗憾也有不少。

比如一个提问的不到位,上台展示的学生误解了我的意思,竟去书写推证过程(这超出了他们此时的能力范围)。

在这堂课上,部分同学没有展示自己的勇气,一方面与教学内容的难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没能让他们完全放松下来有关。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本节课讲授了平行线的判定,下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做如下反思:1、在引入问题时,先让学生动手摆模型获取直观感受,再在画图过程中寻找合理解释,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又如在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后,在练习中引出关于内错角关系的探索;而在同旁内角的关系探索前,提炼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发现过程所用到的转化思想,则同旁内角转化为同位角或内错角也就可以类比着进行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从七年级开始,我认为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这种可以让其终生受益的数学素养。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一直注重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3、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老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好牵针引线的工作。

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4、形式多样,求实务本。

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的平行线,主要借助角来研究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即通过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否,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些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展开.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的变化。

5、本节课的教学在复习平行线的判定的同时学习命题的证明过程和方法,其中平行线的判定是学过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在教学中的重点是规范的推理证明过程,尤其是文字命题的证明过程.要求学生具有根据命题画出图形的能力,几何图形用数学符号规范的表达证明的过程.学生很好的体会了证明的严谨性.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知识比较熟悉,因此证明过程的规范书写起点较高,部分学困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可以利用填空的形式进行一下过渡,这样难、易就比较有层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_1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_1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本节的重点是:平行线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

一般的定义与第一个判定定理是等价的。

都可以做判定的方法。

但平行线的定义不好用来判定两直线相交还是不相交。

这样,有必要借助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角来判定。

因此,这一个判定公理和两个判定定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它们是判断两直线平行的依据,也为下一节,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理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对几何证明的意义还不太理解。

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从直观图形即可辨认出的性质,没必要再进行证明。

这些都使几何的入门教学困难重重。

因此,教学中既要有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也要有严格推理证明的板书示范。

创设情境,不断渗透,使学生初步理解证明的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根据所学知识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公理或定理。

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是:1、活动单的导学使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2、学生的小组合作已初见成效;3、课堂上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4、注重由学生从临摹书写到自主书写,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节课还需改进的是:上好一节课不能只看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教学内容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是怎样学会的;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学会的才能说老师这节课是成功有效的教学。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本节的重点是:平行线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

一般的定义与第一个判定定理是等价的。

都可以做判定的方法。

但平行线的定义不好用来判定两直线相交还是不相交。

这样,有必要借助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角来判定。

因此,这一个判定公理和两个判定定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它们是判断两直线平行的依据,也为下一节,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理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对几何证明的意义还不太理解。

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从直观图形即可辨认出的性质,没必要再进行证明。

平行线判定的教学反思

平行线判定的教学反思

5.2.2 平行线的判定(一)教学反思当我在作为一个数学教师站在讲台十四年的今天,我觉得我的工作状态和教学能力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渴望突破又很难突破。

因此,借着这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我像一个新岗教师一样,从课标到教材,从备课到磨课,无不认真思考,潜心钻研,希望能让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锻炼与提高。

《平行线的判定》这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章第二节第二课第一课时,它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

“图形的判定”讨论的是确定某种图形需要什么条件,它和“图形的性质”是几何中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平行线的判定是学生对图形的判定的第一次系统的研究,对今后其它图形的判定研究有一定的示范的作用。

与研究其它图形先研究定义和性质,再研究判定不同的是,本节是先研究判定,再研究性质。

这顺应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但也增大了本节课授课的难度。

学生没有任何完整研究一个几何图形的经验,对研究方法非常陌生,而本节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研究几何问题通常的方法,还承担了从“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的过渡作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三个判定方法,第一个判定方法是作为扩大的公理,得到它的方法在学习“直线公理”和“线段公理”时经历过,而对另两种判定方法由第一个判定方法推导而来这个过程是陌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地经历这个过程,并且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推理,由于学生还比较陌生,不知道应由什么,根据什么,得出什么,对于推理所用的三段论的形式,一下子也很难适应.因此,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推理,是本章的一个难点.本节课作为判定的第一课时,是推理的起始阶段,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语言表达,从而关注学生对证明的理解.因此在做教学设计时,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从数学本质出发,注重知识的延续性。

最初引课时我采用了直接提问“如何用学过的知识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意在调动学生思维,想到用定义判断的局限性,从而产生学习其它简单的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门坎初中胡超
在本节课的课程设计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这节课中,除了做必要的引导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2、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在巩固联系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在此探索,形成结论。

练习题中注重图形的变化,在图形中为学生设置易错点,再及时纠错。

3、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渗透转化思想,有意识地讲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本节课对初一学生而言,本就是有一个艰难的起步,但这一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课后作业效果很好,基本达到了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要求
一节课下来,不足之处也不少。

比如一个提问的不到位,上台展示的学生误解了我的意思,竟去书写推理过程。

在这一堂课上,部分同学没有展示自己的勇气。

一方面与教学难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没能让他们完全放松有关。

关于《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精选5篇)

关于《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精选5篇)

关于《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精选5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11、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大胆的重组、加深,通过证明推理题、计算推理题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了灵活的运用。

注重学生的自己分析,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实际上是“平行线的判定”老内容新教法,我的体会最深之一就是怎样让学生自主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与以前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我感觉这节课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探索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同位角”的概念,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重要结论。

2、课堂上在与学生的对话和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

3、注重由学生从临摹书写到自主书写,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节课还需改进的是:1、课堂的应变能力还需提高。

对例三的研究时间过长,使后一阶段学生的思考时间较紧,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没有充分思考,虽然学生踊跃举手,但毕竟其他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在今后备课中,继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2、板书还要精心设计。

3、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差异,如果在分析的环节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同伴互助,那么课堂的实效性将更充分体现。

4、认真备课。

备知识:熟悉这节课的内容以及有关知识。

备学生:既要因材施教更要因生施教,上好一节课不能只看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了什么,也就是不要看老师按时(45分钟)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到时学会了什么。

学生学会了知识,掌握了知识才能说老师这节课是成功有效的教学。

反思是为了促进发展,反思是一种有思考的学习,是一种有理性的总结,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教研的水平。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7.3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反思本节课讲授了平行线的判定,下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做如下反思:1、在引入问题时,先让学生动手摆模型获取直观感受,再在画图过程中寻找合理解释,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又如在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后,在练习中引出关于内错角关系的探索;而在同旁内角的关系探索前,提炼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发现过程所用到的转化思想,则同旁内角转化为同位角或内错角也就可以类比着进行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从七年级开始,我认为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这种可以让其终生受益的数学素养。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一直注重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3、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老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好牵针引线的工作。

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4、形式多样,求实务本。

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的平行线,主要借助角来研究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即通过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否,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些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展开.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的变化。

5、本节课的教学在复习平行线的判定的同时学习命题的证明过程和方法,其中平行线的判定是学过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在教学中的重点是规范的推理证明过程,尤其是文字命题的证明过程.要求学生具有根据命题画出图形的能力,几何图形用数学符号规范的表达证明的过程.学生很好的体会了证明的严谨性.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知识比较熟悉,因此证明过程的规范书写起点较高,部分学困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可以利用填空的形式进行一下过渡,这样难、易就比较有层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女儿今年(1994年)12岁.妈妈对女儿说:“当你有我这么大岁数时,我已经60岁喽!”问:妈妈12岁时,是哪一年?()A.1969 B.1970 C.1972 D.19742.下图中可以表示÷4计算过程的是()A.B.C.D.3.210=2×3×5×7,2,3,5,7这四个数都是210的()。

平行线的判定课后反思

平行线的判定课后反思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是:1、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大胆的重组、加深,通过证明推理题、计算推理题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了灵活的运用。

注重学生的自己分析,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本节课实际上是老内容新教法,我的体会最深之一就是怎样让学生自主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证明,这与以前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我感觉这节课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探索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并能够用规范的几何语言利用公理证明另外两个定理。

2、课堂上在与学生的对话和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

3、注重由学生从临摹书写到自主书写,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节课还需改进的是:1、课堂的应变能力还需提高。

对定理一的研究时间过长,使后一阶段学生的思考时间较紧,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没有充分思考,虽然学生踊跃举手,但毕竟其他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

在今后备课中,继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对于学生已经熟知的知识和方法就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探索交流。

2、板书还要精心设计。

3、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差异,如果在分析的环节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同伴互助,那么课堂的实效性将更充分体现。

4、认真备课。

备知识:熟悉这节课的内容以及有关知识。

备学生:既要因材施教更要因生施教,上好一节课不能只看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了什么,也就是不要看老师按时(40分钟)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到时学会了什么。

学生学会了知识,掌握了知识才能说老师这节课是成功有效的教学。

反思是为了促进发展,反思是一种有思考的学习,是一种有理性的总结,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教研的水平。

今后每一节普通的课,都是我不断反省、审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基本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的载体。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的判定》教后反思-word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的判定》教后反思-word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的判定》教
后反思
这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的判定方法,这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利用同位角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平行线的画法给出的,在画平行线时,三角尺移动要紧靠直尺,三角尺的大小不变,也就是同位角相等,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我采用教科书的探讨问题的方式,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角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推导方法二时,总认为此时已知同位角相等,而不是经过简单的推理证明得到,这点我很困惑,之前也强调来,但作用不大,学生推导方法三时,大有好转,能用方法一或方法二得出方法三。

在课程设计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2、形式多样,求实务本。

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在巩固练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再次探索,形成结论;练习题中注重图形的变化,在图形中为学生设置易错点再及时纠错。

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的变化。

3、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本节课对初一学生而言,本是又一个艰难的起步。

但这一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课后作业效果也很好,基本达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
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大胆的重组、加深,通过证明推理题、计算推理题对平行线的判定进行了灵活的运用。

注重学生自己分析,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反思这节课,我感觉讲解基本到位,练习难度适中,并基本达到练习的目的。

在课程设计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这节课,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好牵针引线的工作,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2、形式多样,求实务本。

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
3、在巩固练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再次探索,形成结论;练习题中注重图形的变化,在图形中为学生设置易错点再及时纠错;用几何画板设计游戏“米奇走迷宫”,在游戏中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

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的变化。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
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4、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课堂气氛不理想,没有完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升华不高;探究学习引导不够,导致占用时间过多,从而使后面的环节有些仓促。

如果能处理好这几方面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