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教案新部编本3

合集下载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doc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doc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兀克花园学校唐彦妮【文本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选修本《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五单元第一篇。

全文共有7篇寓言故事,本节课选其中的第1、3、5篇进行学习。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艺术班学牛。

整体而言,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层次不齐, 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本节课在设计时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文言字词和文学常识积累,重在学生的思考与落实。

【学习目标】1> 了解庄子及其主要思想;2、积累文言字词,学习“听、质、以、益”等字的含义及用法;3、体会每则寓言的寓意,并从中学习立身处世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进行今天的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来解释一个成语一一“朝三暮四” 0 学生解释完其现在的意思(谴责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后,老师进一步说明,这个成语的本意其实并非如此,它是有典故的,并由请学生述其典故。

学生回答完典故之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很小的故事, 但是我们同学的印象却如此深刻,为什么呢?因为这故事虽小,其中却蕴含着大道理。

在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就擅长讲故事,并且他所讲的故事都含有深刻哲理,这个人就是我们刚才《朝三暮四》这个故事的作者一一庄子。

二、文学常识积累——走进庄子:1>庄子简介:(1)庄子,名周,字子休,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2)主要思想:A、道法自然。

庄子主张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由此,生活(精神)上他推崇天人合一,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政治上,提倡施政自然,无为而治,他认为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

B、哲学思想。

提倡尊重牛命自身的价值与尊严。

庄子感慨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庄子.人枇间》儿认为生命被按照世俗的价值来“使用”只是人生的歧途(辩证法)。

2、关于《庄子》:庄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书中。

其作者是庄子本人及其后学。

无端崖之辞 教案

无端崖之辞 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2、积累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4、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教学设想】1、讲读与讨论相结合2、重点讲读第1、3、4则3、拟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关于先秦诸子的“四大台柱”及其散文风格:孟轲……犀利荀况……浑厚韩非……峻峭庄周……?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恣肆)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阅读课本第77页关于庄子及《庄子》的简介、第78的“引入话题”部分。

二、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且看庄子如何运用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请七位同学朗读。

(及时正音)四、讲读第1则1、齐读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如“运斤成风”)后口译。

【参考译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有一个郢地人,白色的尘土弄脏了他的鼻子尖,大小厚薄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让一位名字叫石的木工来砍掉它。

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全部把那点儿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受伤。

郢人站着,脸色一点儿都没变。

宋元公佐听说了这件事,把匠石召来说:‘试着为寡人砍一砍!’匠石说:‘我以前确曾能砍掉鼻子尖上的尘土。

虽是这样,但我的对象(搭档)死了很久了!’自从先生惠子死了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3、解读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而对跟随自己的人说了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再平常没有了,可是这位郢人却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又奇。

《一、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陕西省咸阳市陕柴中学吴敏娥)《无端崖之辞》•导入新课逍遥的神人——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也被称为蒙吏、孟庄和孟叟。

庄子曾做过漆园(今安徽蒙城县)小吏,生活很穷。

据《庄子•外篇•秋水》记载,楚威王曾派人邀请庄周管理楚国政事。

庄子以宁为泥里嬉戏的龟而不为庙堂之龟为由,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

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

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始终;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

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如“无端崖”、“辞令”、“诡辩”等。

(2)能够分析并阐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3)能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和辩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通过写作和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正义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 分析并阐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3. 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和辩论。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阅读并理解《无端崖之辞》全文。

(2)收集相关的案例和资料。

(3)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无端崖之辞》全文。

(2)查阅相关的成语和词语解释。

(3)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对《无端崖之辞》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预习时的感悟和疑问。

2. 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无端崖之辞》的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成语的含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 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进行讨论。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展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5. 写作和演讲:(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二、整体感知:(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组讲解(三)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段妙趣横生。

第3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第4则: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小结:四、作业:自读练习二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品读先文:探讨: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四、总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3)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3)Word版含解析

《无端崖之辞》一、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章(1、4则)的实词、虚词【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培养学生说话、写作能力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难点: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培养学生说话、写作能力三、教学方法朗诵法、合作探讨法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导入一般来说一个人交际极广,通常认为他的朋友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其中的“三教”指的是什么?(生答)而其中的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后人把他们并称为“老庄”,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无端崖之辞》感受他的人生智慧。

(二)庄子与《庄子》投影展示(见ppt)(三)检查预习投影展示(见ppt)(四)合作学习1、初读文本,感知文意(1)、师范读,生自读后齐读,复述文意(2)、生朗读,师范读后自读,复述文意2、分组探讨两则寓言寓意(1)、探讨第1则选文《郢人斫垩》第一则的寓意是什么?讨论后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探讨第4则选文《任氏钓鱼》第四则的寓意是什么?讨论后明确:故“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治理)于世亦远矣。

”便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没听说过任氏钓鱼风俗的,那就不可以参与到世事的管理中来,还差得远呢,言外之意是说只有具备大思想、大才能、大学说、大抱负、大作为的人才能参与管理世事。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首先,我们领略到了庄子文章的新奇;通过几则故事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知音难寻,要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友情;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坚定不移的去拼搏、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百味而庄子通过这两则寓言故事让我们领略到了人生二味:人需要知音,需要树立远大志向(六)、拓展提升请你就庄子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然后写一个片段作文展示台展示:生①片段:朋友易得,知音难觅。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无端崖之辞》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和人生智慧。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习庄子运用寓言故事表达观点的写作手法,体会其文章的独特风格。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体会其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和思考。

2、难点(1)领悟庄子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探讨庄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1、庄子简介庄子(约前 369 -前 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

2、《庄子》简介《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杂篇,共三十三篇。

书中大量运用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和情节,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表现了庄子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四、课文解读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1)重点字词:垩(è):白土。

斫(zhuó):砍,削。

失容:改变神色。

质:搭档。

(2)译文:有个郢地人把白土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苍蝇的翅膀那样薄,让一位名叫石的匠人用斧头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人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土削净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神色不变。

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把匠人石叫来说:‘试着给我这样砍削一次。

’匠人石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尽管如此,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

’(3)寓意: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子对高超技艺和彼此信任的推崇,也反映了庄子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2、“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理解其对道家思想的贡献。

2.归纳和整理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道家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3.学会提取论述出的基本观点并情境推演能力,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无端崖之辞背景和内涵,探究其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

2.加深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挖掘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整理能力,提高策略性思维水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问题提出、小组讨论以及整体研讨,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2.合作式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观点不同时讲求分工合作,促进结论的达成。

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1.回顾、分析先秦诸子的地位和影响力。

2.教师讲授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以概括成要点。

背景:无端崖是指在崖上任意走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

这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有所借鉴。

内容:(1)追求无为而治,传达“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2)相信自然的力量,强调人要顺着自然之道去行事。

(3)意味深长,话中有话,寓意不可测。

3.师生共同展开讨论,学生提问和回答,教师及时解答。

第二节探究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师讲解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概括成要点。

(1)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是“道”,“道”的根本是“无”。

(2)道家认识有些是对立的,它们在人们批判辩证法时必须得到充分的表现。

(3)道家的伦理观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达到不同的目的。

2.小组讨论,教师监督和指导探究。

小组发言表明观点,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补充错误观点。

第三节归纳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列举范例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整理。

小组发言介绍自己的生产内容。

第四节情境推演无端崖之辞1.教师提供情境,让学生根据无端崖之辞的内容进行推演。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本课研究的是《庄子》中的选文,主要包括第1则、第3则和第4则。

XXX是道家的代表,他的思想观点与XXX不同,被称为“神人”。

XXX的作品中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以创造奇特的艺术表达形式。

本课将通过疏通词句、口译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XXX的思想观点,感受他的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第1则是关于郢人和木匠的故事。

XXX在这个故事中运用了奇特的表达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郢人和木匠都有高超的技能,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却不同。

XXX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观和追求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第3则是关于XXX和蝴蝶的故事。

XXX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是XXX还是蝴蝶。

这个故事表达了XXX对真实和虚幻的思考,他认为人们的感知是有限的,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感官。

第4则是关于XXX和大鹏鸟的故事。

XXX想象自己化为大鹏鸟,可以飞向天空,俯瞰大地。

这个故事表达了XXX对自由和超越的追求,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和卓越。

通过研究《庄子》的选文,我们可以了解他的思想观点和艺术表达形式。

XXX的作品虽然使用了奇特的表达方式,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文章的主旨: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而不是追求权力和财富。

文章通过描述一个商人和一个渔夫的对话,揭示了追求内心自由和真正幸福的重要性。

商人追求权力和财富,但却忽略了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

而渔夫则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他拥有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

文章的主旨是告诉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而不是追求权力和财富。

XXX用钓鱼来表达他关于生命和自由的哲学思想。

他说,如果鱼被钓上来后,它会感到失去了自由和生命,而如果鱼没有被钓上来,它就可以继续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就是XXX对于生命和自由的理解。

XXX还说,人们常常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敢超越自己的界限,这就像是一条鱼被限制在一个小池塘里,无法感受到更广阔的世界。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课件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课件

①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拜访
大.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
引.之盈贯 拉开弓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延请
②引 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伸长
引.相如去 拉,扯 恭疏短引. 文体的一种
• (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表现于①《庄子》的理想本 身就带有诗意,这些理想境界构成了诗意昂然的艺术境 界。如:《逍遥游》中描写了翱翔于天地间得大鹏与渺 小的斥鴳,由此指出真正的“逍遥游”。造出一个诗意 盎然的艺术境界。②庄子以艺术的态度体味人生,善于 从生活中发现诗意。例如:《齐物论》中庄生梦蝶。庄 子产生了不知究竟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 自己的奇想。③《庄子》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字里行间 跳荡着强烈的激情。流露庄子的苦闷悲愤之情。《庄子》 表达了对生活的理性认识,也包含了深厚的情感体验, 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和谐交融。
无 端 崖 之 辞
无端崖之辞
解题:语出《庄子·天下》:“ 以谬悠之说, 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
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 严正的话,所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 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 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一词多义
顾.谓从者曰 回头,回头看 蹈死不顾. 顾惜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无端崖之辞》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无端崖之辞》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了解作品背景和人物。

2.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期待和兴趣点。

教学活动:1. 播放与《无端崖之辞》相关的宣传视频或展示图片。

2.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章:文学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探讨故事中的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故事,注意角色的言行举止和情节的转折。

2. 提问学生对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和动机。

2. 探讨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关注角色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

2. 提问学生对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四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2. 探讨情节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关注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2. 提问学生对情节的理解和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1、重点研究第1、3、7则选文,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并能准确流利地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XXX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体会XXX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能翻译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XXX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以及想象奇特的特点。

知识链接】1、XXX:(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XXX),战国时代XXX(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XXX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2、《庄子》(参考课本P.77面)XXX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讨价值。

名篇有《清闲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3、XXX的品质XXX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XXX、XXX同时,约比XXX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XXX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XXX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

XXX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

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无端崖之辞》教案3

《无端崖之辞》教案3

一一、、无端崖之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分析、评价庄子的哲学思想。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加强诵读,理解第1、3、4则的大意,感知庄子寓言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选文。

2.引导学生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导入: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那么,庄子的大智慧中,到底包含着他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的智慧吧!二、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

且看庄子如何运用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请七位同学朗读。

(及时正音)四、讲读第1则1、齐读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如“运斤成风”)后口译。

3、紧扣“奇”字解读(1)奇,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2)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3)奇,木匠挥动斧头,速度极快,任意砍下,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木匠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4)奇,斧头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去,郢人岿然站立面不改色。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5.1《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5.1《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文学写作特点。

2、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3、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三维目标】㈠、知识目标:1、重点学习第3、4、7则选文的内容。

2、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运用辩证全面的观点认识文中所表达出的庄子的思想。

㈡、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㈢、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

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课前积累《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2020高中语文最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材:第五单元一 无端崖之辞 教案

2020高中语文最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材:第五单元一 无端崖之辞 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

【教学难点】品味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庄子《逍遥游》中写到了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儿为鸟,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运”。

这些句子用了夸张手法,奇特的想象。

这节课我们用“奇”来继续解读庄子寓言。

二、题目解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请同学分别朗读第1、3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三)积累文言字词1、顾谓从者曰2、漫其鼻端3、郢人立而不失容4、吾无以为质矣5、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6、尝试凿之7、运斤成风四、合作探究内容合作探究一1、第一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第一则内容解析紧扣“奇”字解读(1)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墓,说了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2)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再平常不过了,但这位郢人却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3)奇,木匠挥动斧头呼呼成风,速度极快,任意砍下,竟然把苍蝇翅膀一般大小薄厚的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木匠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4)奇,斧头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去,郢人岿然站立面不改色。

这是郢人的高妙之处,又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5)奇,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为文的根本)。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一、无端崖之辞》3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一、无端崖之辞》3

《认识庄子》教学设计芜湖市第一中学余夕标【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先秦诸子选读》,《庄子》选读共选文五篇,含《无端崖之辞》《尊生》《恶乎往而不可》等篇,语言较深,甚是难懂,但既然教材选择,却又不能不说,因为让学生了解体悟庄子之境界情怀还是很有必要的,故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选择了庄子的一些篇章,自编阅读材料,以期达到让学生了解庄子、通过走近庄子、探究庄子、走进庄子、思考庄子四个环节,慢慢走进庄子的心灵世界,故本课取名为《认识庄子》。

【三维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庄子》寓言寓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3.提升学生古文修养,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教学重难点】感受庄子情怀【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点拨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学生预习,阅读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性点拨:走近庄子1、于丹讲庄子2、“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3、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思想家,散文家。

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

《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是道家经典之一。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与老子并称“老庄”。

4、老庄之别:一般说来,老、庄思想的基础和性质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老子以箴言表达,庄子以散文描述;老子凭直觉感受,庄子靠聪慧领悟;老子微笑待人,庄子狂笑处世;老子教人,庄子嘲人;老子说给心听,庄子直指心灵。

若说老子像惠特曼,有最宽大慷慨的胸怀,那么,庄子就像梭罗,有个人主义粗鲁、无情、急躁的一面。

(林语堂)二、研究性点拨:探究庄子(一)阅读材料《庄子•秋水》《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钓于濮水》《庖丁解牛》《涸辙之鲋》(二)品读要求1、任选一段或几段,确定一个中心话题;2、从文本出发,分析思想内容;3、品读之前要有诵读环节;4、品读过程集体完成。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适时总结)三、反馈性点拨:走进庄子1、《庄子》其文(艺术):第一、想象奇幻。

高中语文_无端崖之辞——庄子过惠子之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无端崖之辞——庄子过惠子之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无端崖之辞——庄子过惠子之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

3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

【课前活动】设计目的:通过课前活动,让学生了解时尚流行中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元素,从而让他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意义,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学生课前听电影《大鱼海棠》歌曲《大鱼》导入语:刚才放的这个歌曲你知道叫什么名字?是出自哪里?(生答)电影《大鱼海棠》的创作灵感之一便源自庄子的《逍遥游》,电影中主角椿、湫、鲲皆出自《逍遥游》,这便是传统文化经典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当别人都在崇尚“相濡以沫”的时候,庄子却主张“相忘于江湖”;当别人总想要“居庙堂之高”的时候,他却宁愿“曳尾于涂中”;当别人为亲人的亡故悲伤的时候,他却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

一直以来,庄子都以他独特的思想成为后世学者专家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庄子更以他卓然独立的人格铸成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庄子作品去领略他深邃睿智的思想魅力吧. 【回顾旧知】(学生在课前已做了预习,之前也已经学过庄子的文章,对庄子已经比较熟悉,放幻灯片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完成庄子介绍以及《逍遥游》名句默写。

)(一)关于庄子及《庄子》(出示课件,让学生看课件补出空缺处内容。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研究》课题论文《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泾川一中孟改琴电话:教材分析不读《庄子》,不知中国智慧的博大深邃;不读《庄子》,不知中国艺术的高蹈出尘;不读《庄子》,不知中国思维的奇谲瑰丽。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是一部《庄子》的典型特征和独具魅力。

当你在涸辙里“相濡以沫”的时候,他平静地告诉你“不如相忘于江湖”;当你在朝堂里“留骨而贵”的时候,他冷泠地告诉你“不如曳尾于涂”。

开拓生命的另一片天地,打开人生的另一重境界,推开艺术的另一层洞天,这就是《庄子》。

学习《庄子》,编者告诉我们,应先从他创造的艺术世界出发,开始我们的奇幻之旅。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并说出《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期年不得鱼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饰小说以干县令教学重、难点说出《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课时预设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二、能够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期年不得鱼(2)任公子得若鱼,(3)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4)莫不厌若鱼者(5)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6)饰小说以干县令三、把自己的阅读思考批注在课本上。

课堂活动一、检查预习。

重点落实实词积累。

(1)期年不得鱼期年:一周年(2)任公子得若鱼,若:此(3)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腊:名词做动词,做成肉干。

已:同“以”(4)莫不厌若鱼者厌:饱食,满足。

(5)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揭:高举。

趣:通“趋”,趋向,奔向。

(6)饰小说以干县令干:求。

二、学习《郢人斫垩》。

(一)学生讲述《郢人斫垩》的故事。

(二)艺术性探究:庄子营造的艺术表现方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奇”。

你认为这则故事“奇”在哪里【结论预设】1.庄子平空发论神奇。

庄子经过惠子的墓时说的一番话,让人摸不着头脑,乍听觉得莫名其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一一、、无端崖之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分析、评价庄子的哲学思想。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加强诵读,理解第1、3、4则的大意,感知庄子寓言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选文。

2.引导学生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导入: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那么,庄子的大智慧中,到底包含着他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的智慧吧!二、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且看庄子如何运用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请七位同学朗读。

(及时正音)四、讲读第1则1、齐读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如“运斤成风”)后口译。

3、紧扣“奇”字解读(1)奇,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2)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3)奇,木匠挥动斧头,速度极快,任意砍下,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木匠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4)奇,斧头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去,郢人岿然站立面不改色。

这是郢人的高妙之处,又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5)奇,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为文的根本)。

其实,《庄子》这里不是单说匠石的高妙,也不是单说郢人的高妙,其根本是在说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

换一个木匠,郢人断不会如此安然地承受这一砍;换一个对象,匠石也不可能砍得如此准确无误。

所以宋元公佐要匠石试着表演一下砍去鼻子尖上的尘泥,殊不知没有郢人,匠石根本不能发挥如此高超的技艺。

庄子说到这里,一般人仍然是摸不着头脑,于是他点破其中的寓意,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4、结合文本思考:(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抒发了庄子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睹物思人,感慨知音难寻,要好好珍惜)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所以,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却极为笃厚,就像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

在选文中,庄子睹物思人,感慨自从惠子死了以后,自己已经没有谈话的对象了,自己已经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为失去了这样的对手产生无尽的悲凉情怀,所以拿匠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

(2)拓展延伸:“知音何处寻”(请写出四组类似“庄子与惠子”关系的朋友)参考:伯牙与钟子期、管鲍之交、马克思与恩格斯、廉颇和蔺相如(刎颈之交)、柳宗元与刘禹锡等等。

5、小结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极为笃厚。

常人描述这种关系,可能不过尔尔。

而在《庄子》一书中,惠子与庄子的关系,竟是如此奇特。

这一则中,庄子用匠石和郢人之间搭档配合的高妙来类比自己和惠子之间的不断争论又极为深厚的朋友关系。

五、讲读第2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后口译。

3、紧扣“奇”字解读一奇:拉满了弓弦,安放一杯水在他的胳膊肘上,把箭射了出去。

二奇:第一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二支箭又搭在了弦上,第二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三支箭又搭在了弦上。

三奇:伯昏无人提出更换射箭的场地。

四奇:伯昏无人背对深渊,脚掌大部悬空,竟然面不改色心不跳。

用意:伯昏无人是用“至人”的精神境界和列御寇进行对比。

4.、小结:“至人”的精神标准——“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奇不变”。

六、讲读第3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后口译。

3、解读柳宗元曾以种植树木为喻谈为官治民的道理,用郭橐驼种树来表达“为官要蕃民生而安民性”这样一个主题,已经够奇特的了,可是庄子则是奇上加奇。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三位神,即南海之神儵,北海之神忽,中间地方的神浑沌。

“儵”“忽”和“浑沌”三个名字,就包含了多种寓意:“儵”、“忽”意思是指急速,一方面比喻有为,一方面也直观地说明了南海、北海之神何以能够经常相遇于中央之神浑沌之地;“浑沌”一名一方面透露了中央之帝没有七窍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譬喻天性淳朴未被破坏。

儵与忽常常到中央之帝浑沌那里会面,浑沌待他们非常好,所以儵与忽商量报答浑沌的恩德。

儵、忽、浑沌三方的关系是积极的友善的,儵与忽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如何报答呢?世间众生皆有七窍,浑沌偏偏没有,所以儵与忽很自然也很善意地要为他开凿七窍。

再看这报恩的结果:儵与忽每天开凿一窍,七天下来而七窍成,浑沌也一命呜呼了。

4、小结:庄子的意思跟柳宗元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说明违背人民性命之理的作为,即便是出自善意,也必将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然而,由于庄子是通过南海北海二神为浑沌开凿七窍而致其毙命的故事来表达的,不仅写得更为简洁,而且写得更为神奇,所以更有震撼力,更具独创性。

联系历史上的“大跃进”、“文革”,现在不少地方盲目地建设“开发区”、“招商引资”等等,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5、讨论:从这则选文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

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所以,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地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七、板书: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知音何处寻?“至人”的精神标准千万别好心办坏事!八、作业:复习1—3则,详读第4、6则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讲读第4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本则较多)后口译。

3、解读钓鱼的事情太常见了,可是《庄子》所写的钓鱼却让天下人叹为观止。

任国公子钓鱼,奇:1)鱼钩之大、钓绳之巨、钓饵之多、钓竿投放之远、钓鱼时间之长都堪称奇特!——任公子了不起。

2)上钩之鱼形体之大、威势之猛、声音之响、鱼肉之多、饱人之众也堪称奇特!——表面在说鱼之大,实则仍是说任公子是多么了不起。

3)才小识浅的道听途说之辈听说了任公子之事,惊恐且奔走相告——烘托任公子了不起。

4)三言两语写了另一种人物、另一种钓鱼,此等人事,无一不与任公子有天壤之别——对比突出任公子了不起。

寓言特点: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对比、衬托的手法,雄浑壮阔的描写,极尽写作之能事《庄子》用意:借钓鱼之事,表达“只有具备大才能、大思想、大学说、大抱负、大作为的人才能参与治理世事”的主张。

启发: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联想:南郭先生、赵括、蒋干、马谡。

4、小结:这样一种主旨,用平常的钓鱼之事来从正面和反面类比,真是奇妙极了;而任公子钓大鱼作为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写得惊天动地。

三、讲读第5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后口译。

3、解读曹商:小人得志、猖狂得意、本质下劣对比:处境、所作所为庄子:鄙夷阿谀奉承、崇尚自由讽刺四、讲读第6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如“涸辙之鲋”、“活”的使动用法等)后口译。

3、解读鲫鱼忿然作色和庄子忿然作色的原因相同。

看似鲫鱼对庄子说的话,实则是庄子想对监理河道的官员说的话。

寓意:借虚拟故事讽刺监河侯吝啬、狡猾、不愿意帮助他人的本性。

五、讲读第7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后口译。

3、解读对比:惠子,听信谗言、无端猜忌;庄子,坦荡勇敢、鄙视功名比喻:庄子——鹓鶵,鹓鶵高飞远行,品格超俗;惠子——鸱,鸱则以腐鼠为食,贪求权欲,品格卑劣。

寓意:讽刺惠子无端猜忌、醉心功名富贵的性格,表现了庄子鄙视功名利禄的超旷态度。

六、分析本文特色(板书)1、艺术表现形式奇特、2、人物形象对照鲜明、3、善于使用比喻夸张七、课后“思考与练习”提示一、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提示:可以就《庄子》和《孟子》两书的寓言来作对比。

《孟子》的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背离现实生活。

《庄子》的寓言倾向于对现实经验做超现实的夸张。

参阅教材《孟子》选读第一课《王好战,请以战喻》和本课的“相关链接”部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体会庄子和惠子的关系以及“运斤成风”这则寓言的奇妙。

提示:从《庄子》一书看来,庄子和惠子对很多事物的看法都截然不同,喜欢互相批评,喜欢在一起争辩。

可是如前人所云,“庄子、惠子意见虽不同,然惠子犹是解人也”。

两人相争,正是棋逢对手,庄子的哲思常常由之激发。

在本节选文中,庄子睹物思人,为失去了这样的对手产生无尽的悲凉情怀,所以拿匠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奇哉妙哉,常人断难想象得出。

八、作业预习《鹏之徙于南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