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及解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1.掌握本课的字词,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反复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1.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重点)2.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难点)2课时。

◆一、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霍金、贝多芬、史铁生史蒂芬·威廉·霍金,ALS患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贝多芬一生坎坷,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2.出示作者资料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3.引导思考:史铁生与霍金、贝多芬的共同点?明确:身残志坚、成绩卓著。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笔下,看看他又是怎样描绘母亲的。

◆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瘫(tān )痪(huàn )诀(jué )别侍(shì )弄整宿(xiǔ )憔(qiáo)悴仿膳(shàn)豌(wān )豆烂漫(màn )翻来覆(fù )去絮絮(xù )叨(dāo )叨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②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2、通过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

3、学习分析小说人物心理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齐读课题“盼”,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盼望,希望的意思。

盼,目分黑白也。

——《说文解字》盼,美目也。

——《字林》说明这个字是期待等待美好的事物,或者实现一个美好的愿望。

今天我们看看作者要盼望一个什么美好的事物呢盼穿雨衣。

主人公在实现“穿上新雨衣”这一愿望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有哪些变化作者如何表现这样变化呢二)、研读课文1、文章1-2段,这是一件什么样的雨衣“绿色的”“透明的”“斗篷式的”:雨衣非常美丽、便捷。

2、我初次见到它时有哪些具体表现呢“戴”“抖抖”“窸窸窣窣”3、这些词体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内心非常欣喜,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雨衣。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具体表现来体会到人物的心理。

4、我盼望着穿雨衣,也就盼望着变天,我是如何盼望着变天的呢“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是这样想”:体现我内心十分焦急着急。

通过人物的直接描写,体现人物心理。

5、我盼变天,终于变天了,此时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呢“路边的小树忽然莎啦啦地喧闹起来,好像在嘻嘻地笑。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树被风吹动的声音,体现起风了,要下雨了。

因此通过此时环境的特点,来展现人物的内心。

6、因此当我们理解人物内心时,可以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内心的语句、描写人物外在表现以及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理这三方面来分析人物心理特点。

四人为一组,阅读文章的5—21节,圈画出描写主人公心理的语句,并结合三个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分析人物此时的心情。

5—15段:人物的语言、肖像(外在表现),体现主人公无法穿上雨衣内心的失望。

(分角色朗读课文)16段: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体现人物的心理。

17段:环境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体现人物兴奋愉快的心理。

莫怀戚《散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莫怀戚《散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莫怀戚《散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莫怀戚《散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防止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根底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帮大家的莫怀戚《散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知识与技能(1)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1、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

幻灯片出示一组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师述:有一种水,能让人喝醉,这种水叫做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做父爱,因为父爱如山。

我们的父母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今,他们年纪大了,孱弱的双肩已经不堪重负。

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板书课题)散步( 幻灯片 )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熬()nèn()芽咕咕()叫分歧()shà()时水波línlín()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随意:任由自己的心意。

这里表现初春的田野充满生机和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分歧:意见不一致。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宜的安排。

所,位置。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听读课文,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3、让我们把自己融入这个和谐的家庭用喜欢的方式自由的朗读课文,想象一家散步的过程,然后抢答下面的问题。

多媒体显示抢答题a、散步的时间?(初春)b、散步的地点?(田野)c、课文中共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我妻子母亲儿子;我)d、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学生答复,教师板书)散步分歧产生分歧解决4、用一句话概括上面的内容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散步中发生了分歧,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中消除了。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通用5篇)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通用5篇)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通用5篇)《慈母情深》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慈母情深》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积累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抓住关键词语了解周围环境、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初步感知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3、理清课文思路,初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了解周围环境、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初步感知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节选自作家梁晓声小说中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

(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2、从课题中你可以读出,作者笔下的“慈母情”是怎样的?(题眼:深)过渡:为什么用“深”字形容慈母的情,这个情到底深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快速默读课文后,完成这道练习。

二、整体感知1、做练习: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噪声(),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钱买书,母亲用()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

2、完成练习教学重点字词3、齐读练习题三、感悟“慈母情深”1、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呢?(板:鼻子一酸)默读课文,找找句子,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请用波浪线划下来。

2、交流感悟预设(一)“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①请生说说理解。

“震耳欲聋”什么意思?②耳朵都要震聋了!这样的声音,迎面扑来,你身在此环境中,会有什么感觉?但是我的母亲呢?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呀。

同学们,这样的声音停止过吗?浏览全文,去找找哪些地方说明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一刻也没停止过呢?生交流③体会读④小结:师: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母亲就是在这“震耳欲聋”的环境中工作的。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精品4篇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精品4篇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篇3教学目标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学重点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他们在老牛的指点下,终于走在了一起。

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板书:牛郎织女(二))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

(课件出示3)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板书:老牛、王母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王母——织女的外祖母老牛——牛郎的亲密伙伴牛郎、织女----亲密爱人板书:牵手——分离——相会三、感受人物形象(课件出示5)1.牵手(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

交流:生总结:他们生活幸福,美满。

板书:织女:善良勤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

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对这两人说点什么?(课件出示6)(赞叹、钦佩、祝福)(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

生交流、汇报: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铺垫。

(课件出示7)2.分离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课件出示8)生总结,交流: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朵。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喜怒哀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喜怒哀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喜怒哀乐》教案
标题: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喜怒哀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的能力。

2.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让学生理解并能恰当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二、教学重点:
1. 如何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写出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

2. 如何使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最近一段时间内,他们有哪些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的事情。

然后让学生分享这些经历,引入主题——《我的喜怒哀乐》。

2. 教师讲解:教师解释什么是“喜怒哀乐”,并举例说明如何将这些情感融入到作文中。

3. 学生实践:让学生尝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怒哀乐的短文,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4.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体验各种情感,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四、作业布置:
1. 回家后,继续观察生活,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

2. 再次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体验情感,而不仅仅是教给他们一些技巧。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害怕犯错误。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下册22《我为你骄傲》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骄傲”一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男孩“开心、害怕、轻松”的情感变化。

3.能用“像”说句子。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领会小男孩情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像”说句子。

一、谈话激趣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因为不小心而做错了事呢?你的心情怎样?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言)2、有一个小男孩,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和小伙伴躲在一位老奶奶家的后院里玩扔石子,不小心打碎了她家的玻璃。

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它就藏在我们的书本中。

二、初读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第100页,认认真真去读一读这个故事,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生:自由读课文。

2、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几个难读的词语,请小朋友们先对照书本小鱼身上的生字读一读它的拼音,老师呆会儿请你来读。

出示词语:光滑玻璃破碎攒钱道歉骄傲重点指导:a、“碎、攒”平舌音; b、“玻璃”念轻声。

C、在课文里找一找,还有哪些词也念轻声。

(石头窗户不自在)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3、其实这个故事就藏在这几个词语的背后,老师把它们放回到课文里边,你再去读一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能不能用上面的这几个词把大屏幕上的这个句子说完整。

出示填空:送报的男孩把一块的石头砸在了老奶奶家的后窗户上,了,小男孩给老奶奶修玻璃,并真诚地向老奶奶。

小男孩用行动取得了老奶奶的原谅,老奶奶为小男孩感到。

学生自由读文,汇报交流。

4、是的,“我为你骄傲”,这就是老奶奶送给小男孩的话,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

a、仔细观察骄傲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b、师范写,认真看老师写。

C、生临写,师巡视。

引导自评:写好后跟例字比较,认为自己写得好的打个☆,认为自己还要努力的画张笑脸,提醒自己要加油三、再读课文,体会小男孩的心理变化1、二(2)班的小朋友们字写得这么认真,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史铁生。

遗憾的是,他从21岁起,就坐在了轮椅上。

更让他痛心的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

当他知道母亲严重的病情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他曾经在《我与地坛》中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份深深的怀念吧!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归纳母子二人的形象。

2.学习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在品词品句中体味洋溢中母子二人的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一、新课导入生命是美丽的,当我们在教室里快乐地学习、在操场上欢快地游戏时,或者当我们在山野间奔跑、在田地里和爸妈一起劳作时,我们无不在享受生命的恩赐。

但是对于因疾病而不能走动的作家史铁生来说,生命又是那样的残酷。

然而就在这不幸的境遇中,却有一个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此刻,就让我们跟着史铁生一起走进那充满怀念的秋天。

(板书课题、作者)二、自学指导1.给加点的字注音。

瘫痪..(qiáo cuì) 仿膳.(shàn) ..(tān huàn) 憔悴侍.弄(shì) 诀.别(jué) 整宿.(xiǔ)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的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丧失活动能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不再相见的分别。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3.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学生能够总结并掌握通过人物言行举止体会人物心情的方法,并能在阅读实践中灵活运用。
在“词句段运用”板块,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熟练运用所学词语进行造句,并学会对句子进行改写和扩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依据“书写提示”,学生能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方法,将字写得更加规范、工整、美观。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围绕着“历史故事”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主要内容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以及“日积月累”等板块。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体会人物的心情;“词句段运用”着重训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以及对句子的改写和扩写能力;“书写提示”则聚焦于书写规范和美观,指导学生如何将字写得更加工整、漂亮;“日积月累”安排了与历史故事相关的古诗,让学生在积累古诗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情分析
2.教师强调这些知识和技能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回顾和总结,加深记忆,明确学习重点,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完成课本上关于“词句段运用”未完成的练习任务。
2.按照“书写提示”的要求,每天练习书写10分钟,坚持一周,记录自己的书写变化。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热情。
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六年级上人教版)。

2.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3.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二、教学重难点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以及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谈话引出本课话题: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对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今天我们再来谈论与动物有关的话题。

2.明确话题要求,自主选择话题。

(1)指名读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每一个话题的具体要求。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说,做好交流准备。

3、指导口语交际:话题一(1)老师讲一个动物故事。

学生听后说说自己印象深的部分,或者说说对故事角色的认识。

(2)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动物故事。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故事?在众多的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就讲哪一个故事。

(启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交流内容:一是自己家喂养的动物的故事;二是亲戚朋友家喂养的动物的故事;三是从阅读的书籍报刊中知道的动物的故事;四是从电视或网络中看到的动物的故事。

)(3)在进行话题一的交际时注意把故事介绍清楚,小组内的成员可围绕这个故事进行评议和讨论。

5.话题二:(1)如果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劝说爸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理由进行劝说:一是自己知道的动物是我们人类朋友的故事;二是伤害动物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危害;三是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四是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五是动物也是有丰富的感情世界。

)(2)你还知道那些伤害动物的事?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启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事件:一是自己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事;二是从书籍报刊中看到的事;三是从电视网络新闻广播中看到听到的事。

一年级的《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一年级的《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一年级的《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目标】1、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4、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5、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3、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

4、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

【教学设计】我的发现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来组词。

2、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

3、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思。

4、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意的现象。

日积月累一、读读认认1、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2、小组内练习词语。

3、比一比:小组开火车读词语比赛,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同学来挑战,看谁最棒。

4、认读生字: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课件出示:灶、铝、锅、漏、勺、铲、壶、汤、碟)⑴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生字。

⑵老师用生字卡片抽查。

⑶听字音举卡片。

⑷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形?二、读读背背1、引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2、小组内练习读成语。

3、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4、学生自由说成语的意思。

5、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口语交际1、看图了解图意:⑴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⑵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⑶在小组内连说。

2、续编故事:⑴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⑵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有关《背影》教案范文九篇《背影》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狼藉”“踌躇”“蹒跚”“颓唐”“琐屑”等词语的音形义。

2、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4、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难点〗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朗读训练2、词语训练3、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与结构〖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介绍作者及背景导入,学生阅读注解1。

补充: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爱国者。

二、检查预习(学生板演)1、预习提示中的字词的注音解释2、补充:栅迂不能自已惦记三、朗读课文点拨:注意读出感情,以最后一段为示范四、默读课文,勾划以下表现以下内容的语句1、人物、事件、地点2、不能理解的词句3、自已认为感人的地方4、写背影的语句五、整体理解1、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这篇文章主要写谁?我?父亲?我和父亲之间?我的家庭困难?3、文章总写的一句话是,为什么“最不能忘记”?4、文章一共写了几个背影?其中写得最详细的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5、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层次。

点拨:1、明确主要事件与次要事件。

2、明确主要人物,文题为背影,写的是父亲的爱子之情。

这点学生很容易混淆。

3、引导学生体会总写点题4、5初步理解学生对文章层次结构的把握。

六、说话训练: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经过七、板书总结1、学习重点:字词、朗读2、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八、作业布置1、造句A、祸不单行B、晶莹C、踌躇2、描写父亲的一个背影九、板书设计背影朱自清一、难忘“背影”,思念之情,总起点题(1)二、回忆往事(2-6)三、再现“背影”,照应开头十、教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重点语段阅读,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2、揣摩文章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

〖重点〗对第六段父亲买橘子的过程的描写〖难点〗朴实的语言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检查上节课所学的字词掌握的情况(听写)二、朗读、理解第六段讨论:1、这个背影是怎样的?2、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点拨:动词、形容词的表意作用,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攀”“缩”“倾”等词的表达效果。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令后人叹服不已。

1.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抓住描写张飞的关键词语,感悟张飞的性格特点,学习侧面描写衬托人物特点的方法。

3.体会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学会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

一、新课导入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积累生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拜谒(yè)纶巾(guān)末胄(zhòu)愧赧(nǎn)倾颓(tuí)存恤(某ù)殆尽(dài)疏懒(lǎn)鄙贱(bǐ)如雷贯耳(guàn)顿开茅塞(máo)(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窗外日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未审得入览否:明白,知道。

不胜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屏人促席:靠近。

奸臣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而不知存恤:爱惜,体恤。

总揽英雄:广为延揽。

惟将军图之:考虑。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高低。

②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山东东原(今山东东平)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中班教案:谁更善于用新词汇表达自己的心情?

中班教案:谁更善于用新词汇表达自己的心情?

中班教案:谁更善于用新词汇表达自己的心情??引言: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提供新的词,让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想法,是提高孩子语言表达的关键。

因此,在中班教学中,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新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这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该可以:1.学习到新的词汇,例如高兴、难过、紧张、惊讶、无聊等,并理解它们的含义;2.学习如何将这些词汇应用到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3.学习如何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语言能力,使他们的表达更生动形象。

二、教学内容:1.新词汇学习:在开始课程前,我们可以布置作业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家中用图画或者文字来表达自己一天当中的心情。

然后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作品,老师可以指导他们使用新的情感词汇,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2.游戏活动: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理解新的词汇,我们可以设计众多有趣的游戏。

例如: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一种情感,然后让他们猜测这种情感是什么,并轮流演示这种情感。

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看熟悉卡通角色的图画来描述这些角色的情感状态。

3.背诵故事:老师可以讲述一些简单的故事来教导他们如何运用新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例如,讲述一个小朋友去钓鱼的故事,然后让孩子们描述这个小朋友的情感状态。

三、教学评估:在课堂结束后,可以让孩子们继续应用他们所学的新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

这种评估可以通过家务、游戏时间、以及课后交流等各种途径来完成。

老师也可以在下一堂课上跟踪孩子们的进展,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结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帮助孩子理解和使用新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知自己和掌握自己的情感。

因此,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有意义的人。

《盼》教学设计

《盼》教学设计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教学活动
目标一:掌握重点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任务一
能简单介绍作者铁凝。
能说出铁凝在文坛的地位以及铁凝的几部代表作品。
1、走近作者:
1957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当代作家。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的作品曾多次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百花文学奖等主要文学奖项。
教学反思
本学课在授课过程中,本着教学评一致的理念,将教学评价贯穿始终,这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教学活动的的开展中,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学生们对文章的故事情节以及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上了学生赏析人物描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美的乐趣。
任务二
回忆童年,说出自己童年时期最期盼的事情。
力求语言流畅,勾起童年回忆
小结
课文主要讲了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从那以后,“我”便每天总是盼着下雨。最后终于盼来了与,穿上了新雨衣的事。文章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新雨衣的“我”对雨天的渴盼,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画面。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人物情感的方法,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人物情感的方法,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情与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盼》是作者铁凝早期创造的小说,文章以“新雨衣”为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事情的经过,分别描述了“我”初得新雨衣、下雨盼穿雨衣、如愿穿上雨衣时的不同心理状态,把一个孩子急于表现自己以及对生活的渴盼、热爱做了淋漓尽致的展示。我在本节课的授课之中,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课上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指导等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交流,帮助孩子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和审美感悟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及解释教学设计The teaching design of words and explanation of characters' mood
第 1 页共 3 页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及解释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言运用是指人们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表达特定意义,并产生相应交际效果的活动,这种活动具体表现为交际双方进行交际的动态过程,即表达和理解等活动。

本教案根据语言运用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心花怒放满心欢喜归心似箭心旷神怡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心事重重忧心忡忡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怒火中烧心惊胆战心慌意乱心急如焚心灰意冷
心花怒放的意思(xīnhuānùfàng)解释怒放:盛开。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

形容极其高兴。

满心欢喜的意思心里面全装着欢喜,形容非常欢喜的样子。

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归心似箭的意思形容想回去的心情万分急切。

心旷神怡的意思(xīnkuàngshényí)解释意思旷:开阔;怡:愉快。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心潮起伏的意思起伏:时上时下。

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心悦诚服的意思(xīnyuèchéngfú)解释悦:愉快。

诚:真心。

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

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

心事重重的意思心里有很多顾虑放不下。

第 2 页共 3 页
忧心忡忡的意思yōuxīnchōngchōng忡忡:非常忧虑不安的样子。

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忧虑。

心如刀绞的意思内心好像有刀子在绞动一样,形容非常痛苦的样子。

悲痛欲绝的意思(bēitòngyùjué)解释绝:穷尽。

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常用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情的成语怒火中烧的意思(nùhuǒzhōngshāo)中,心中。

怒火在心中燃烧。

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心惊胆战的意思成语发音xīnjīngdǎnzhàn成语解释战:通“颤”,发抖。

形容十分害怕。

心慌意乱的意思发音xīnhuāngyìluàn解释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心急如焚的意思焚:烧。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

形容非常着急。

心灰意冷的意思xīnhuīyìlěng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第 3 页共 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