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合集下载

战略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

战略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

战略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战略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一、引言战略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前瞻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的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分类和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二、战略新兴产业分类1. 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是指以计算机、软件、互联网、通信、数字媒体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产业之一。

在信息技术产业中,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相关产业。

2. 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是指以生物医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等为代表的产业,是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推动生物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

3. 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是指以太阳能、风能、热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是应对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

4. 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是指以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特种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产业,是推动工业现代化、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5. 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指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为代表的汽车产业,是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车辆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要领域。

三、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专利的支持和保护。

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是指将国际专利分类与战略新兴产业分类相结合,提供专利分类与产业分类的对应关系,有助于指导创新者对相关专利信息的查询和利用。

1. 信息技术产业国际专利分类中与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的主要分类包括G06F(电算计、数字系统或基于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系统)、H04L(传输信息的电信)、G06Q(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特别是由管理公司或企业的经济或运营等方面的方法)等。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览
十二五规划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
2.电动汽车:汽车零部件前端、新型/高性能动力电池组、燃
料电池、氢能、料电池、氢能、热电转换
3.新材料:微电子和光电子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
结构材料、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
4.生物医药:生物育种、医药生物技术、创新药物、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
5.信息产业:软件、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终端产品、计算机
外围设备与关键部件、网络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等
6.节能环保:高效节能技术及其他
深圳市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服务特色优势行业、互联网新兴应用领域(数据挖掘、网络安全等)
2.新能源产业: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电网
3.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
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型元器件和专用设备、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
5.生物产业: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能源
6.未来产业: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

新兴产业分类标准及发展要点

新兴产业分类标准及发展要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标准及发展要点(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解读,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一、节能环保产业: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产业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六大领域。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为代表的高端硬件;以及物联网、三网融合及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

三、生物产业: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科学、工程控制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对生物体及其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的组成、结构、功能与作用机理开展研究并制造产品,或改变动物、植物、微生物使其具有期望的品质特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的统称。

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装备制造业中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的领域。

产业包括:先进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运输装备、海洋工程、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专用设备)。

五、新能源产业:源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形势,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注:欧洲市场上光伏电池组件价格连续十五个月下跌,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对国内光伏产业生产影响较大,光伏厂商利润空间被大幅度挤压。

因此,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灵活调查,在跟随产业政策导向的同时,严密关注市场动态。

六、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

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空间等产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月三日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

温家宝指出,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

我们必须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温家宝指出,要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温家宝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

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二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四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五要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温家宝说,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

国家鼓励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

国家鼓励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

国家鼓励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一、文化创意产业1.1十大重点产业领域1.1.1创意设计业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城市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广告创意与设计、品牌策划与营销等行业。

(不能有施工)1.1.2文化软件业数字内容的生成、处理、检索与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面向“三网融合"、数字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和公共技术平台。

重点研发3D场景建模技术、3D图形引擎技术、3D 视频编解码技术、三维动作捕捉与识别技术、高逼真快速渲染技术、交互式感知技术等数字内容生成和内容数字化技术;研发网络媒体内容自动分类技术、个性化检索技术、数字内容保护与监管技术,促进数字内容管理与监控;研发面向移动设备的数字信息压缩、摘要、格式转换与传播技术;开发基于超级计算和云计算的3D内容自动生成软件、跨平台3D游戏引擎、智能终端3D交互式图形系统、数字电视内容生成软件与中间件;1.L3动漫游戏业重点发展原创动漫游戏(网络休闲游戏、手机游戏和家庭视频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以动漫游戏内容开发的衍生产品和服务(创意、制作、营销、播放、版权交易)等。

I.1.4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以"三网融合〃为基础和运作平台的数字化传媒产业和文化内容服务,完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产业链。

手机报、手机网站、手机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数字高清电视、工PTV、电子报、电子杂志,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II.5数字出版业重点发展教育类电子出版物、数字图书、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纸质有声读物、手机出版物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出版新业态。

互动教育、数字图书、数字报刊、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电子出版、有声阅读等特色产业集聚的数字出版产业链III6影视演艺业重点发展影视剧创作、原创音乐、数字影视、高雅文艺演出、主题公园演出以及相关的策划、导演、教育培训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一、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SEI)是国家发展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利用市场经济优势和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支持
来进行的发展的。

旨在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
现代化,给社会福利带来更大的的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

二、新兴产业的分类
2023年中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分类,归类为六大类,包括: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智能信息技术产业(智能手机、智能
网络、智能硬件、智能技术及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卫星医学、药物制造、生物医药服务及设备)、新能源产业(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新能源汽车等。

2、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军事装备制造业、
智能制造业、船舶航行装备制造业等。

3、新材料产业:包括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材料
等等。

4、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水处理技术、新能源发电工程、新
能源汽车技术、节能照明技术等。

5、新能源汽车及智能交通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节能技术及
其他新能源技术应用、智能交通技术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引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涌现出的具有战略重要性和发展前景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竞争力。

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制定分类目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目录,以指导政府和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和创新。

一、信息技术与软件服务1.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人工智能在交通、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大数据大数据是指规模庞大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集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大数据可以应用于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智能交通等领域,帮助企业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3. 云计算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可以按需分配和配置计算资源。

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降低了成本。

4. 软件开发和服务软件开发和服务是指提供软件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等服务的产业。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软件开发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二、新能源与节能环保1. 太阳能和风能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2. 锂电池锂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储存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 微网和智能电网微网和智能电网是通过集成和管理分布式能源资源实现能源互联互通的系统。

微网和智能电网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分配,提高能源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4. 节能环保技术与服务节能环保技术与服务包括节能改造、废物处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技术和服务。

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空间等产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月三日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

温家宝指出,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

我们必须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温家宝指出,要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温家宝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

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二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四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五要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温家宝说,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至2015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一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据了解,2010年我国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为3%左右。

至2020年,七大产业将分别拥有自己的明晰定位。

其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一、节能环保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节能环保产业敲定三大方向,即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为资本市场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投资路线图。

2010年正处于淘汰落后产能的结构节能阶段,但未来真正有增长前景的则在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领域。

在技术节能领域中,建筑节能和工业节能颇受外界青睐。

长城证券称,鉴于中国80%~90%的建筑节能未达到国际标准,因此未来空间更为广阔。

未来管理节能市场潜力约4000亿元,随着融资和信用瓶颈的消除,中国将产生真正具有影响力的管理节能龙头企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决定》提出,要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

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以“物联网”为例,传感信息处理和安全隐私将是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技术。

而在应用开发层面,我国企业具有与国际企业竞争的能力,大有可为。

云计算方面,EMC全球高级副总裁范承工表示,下一个十年,云计算将成为最主要的计算模式,也会颠覆过去30年建立起的IT业界秩序。

这对相对落后的中国IT业是一个契机。

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细分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细分领域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产业的排头兵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重点子行业在新型平板显示、北斗导航、信息安全等领域。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被排在首位。

随着IT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大,该行业覆盖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其后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智能终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高端软件及服务器。

1、新型平板显示在重点子行业中,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从上游的材料、设备,到下游的电视、"笔记本"、手机、显示屏等市场空间巨大。

手机触摸屏渗透率猛增,IPAD风靡全球,IPAD-LIKE平板电脑即将推出,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触到这个行业如火如荼的前景。

莱宝高科(002106):股价飞上了天。

长信科技(300088):国内最大的ITO导电玻璃生产商,该公司的ITO玻璃、电容式触摸屏有望在2011年提前达产,将成为未来两年业绩成长的新动力。

2、北斗导航北斗导航领域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子行业。

北斗导航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目前国内市场规模20亿元。

据发改委规划,到2020年,北斗系统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00亿元,未来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50%。

四维图新(002405):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高端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五大导航电子地图厂商。

国腾电子(300101):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具备芯片、终端、元器件生产一体化生产的企业,承担了两项核高基项目并具有运营的资质,有望成为产业增长的龙头。

3、信息安全启明星辰(002439)、卫士通(002268)4、物流网远望谷(002161)5、三网融合与创意产业相关联华谊兄弟(300027)、奥飞动漫(002292)都是市场密切关注的投资标的。

二、节能环保: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核心推动力节能环保涵盖6大重点领域,名企和细分行业龙头林立工业和建筑是我国目前能耗最为集中的两个领域,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显得非常重要。

国家发改委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21日说,我国将抓紧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近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涉及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为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事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位负责人说,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经济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这位负责人说,为进一步集中力量,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国家从上述七个产业领域中选择了若干重点方向作为现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从节能环保产业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适应产业绿色发展的国际趋势,结合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巨大压力,我国将以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再制造产业等环保产业新业态。

从新能源产业看,绿色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是解决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

未来我国应积极发展新一代核能;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看,信息技术正在纵深发展并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依然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核心技术。

从生物产业看,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是从根本上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大领域,将对改变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可再生产业体系、促进人类健康产生革命性影响。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集成电路、软件和物联网。

新型显示优先发展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OLED、激光显示,特种显示模块和组件等;智能家电优先发展以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技术为墓础的人工智能产品;集成电路优先发展芯片设计、封装、测试,鼓励引进芯片制造生产线等;软件优先发展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数字语音系统、各类应用软件等;物联网优先发展传感器、射频器件及中间件、智能仪器仪表等物联网感知产品制造,推进物联网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

2、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资源综合利用。

节能环保装备优先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余热利用系统及关键设备,大气污染及水污染防治系统及装备,生活垃圾、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及设备,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高耗材装备轻化制造。

节能产品优先发展LED外延片、芯片及配套器件,绿色照明产品,节能家电,节能材料。

资源综合利用优先发展再制造、废弃物资源化。

3、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新材料、电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等。

高性能金属材料优先发展新型高强合金材料、轻t化功能材料等;硅基新材料优先发展光伏玻璃、显示玻璃、节能建筑玻璃、半导体材料,硅基新材料关键装备制造等;电子材料优先发展高端电子铜带、超薄电子铜箔、金属粉体材料、磁性材料等;新型高分子材料优先发展新型工程塑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

4、生物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制造和生物农业。

生物制药优先发展各类新药、品牌仿制药、特色原料药、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再生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现代中药优先发展中药新品种、动植物提取物、中药保健品等;生物制造优先发展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酶制剂等;生物农业优先发展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等。

5、新能源产业。

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

光伏优先发展硅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能源并网发电装置及系统、大容量储能电池等;生物质能源优先发展非粮生物乙醇、生物石油、生物柴油,秸秆成型燃料、气体燃料;洁净煤优先发展煤层气岩层气开发、煤基气体转换及利用。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分类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分类

合肥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世代显示设备与零部件、新型存储设备、计算机整机、系统软件、广域型信息服务、公用通信、工业以太网)
2.新能源产业(光伏、风电、换流电源、UPS、IGBT类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大容量储能设备、斯特林发动机、燃料电池)
3.智能制造产业(大数据开发与应用、语音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软硬件供应商等)
4.生物产业(生物医药、靶向药、转基因技术类产业、海水稻、多倍体生物产业)
5.新能源汽车产业
6.节能环保产业(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烟气处理、噪音消除系统等)
7.新材料产业(新型纳米材料、新型碳纤维、新型镁、铝、钛合金、新型特种钢、稀土矿深加工等)
8.数字创意产业(一定要是企业)(动漫类、多媒体特效类、新型应用软件开发等)
传统优势主导产业:
1.家用电器产业
2.装备制造产业(大型机械设备、成套设备)
3.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4.食品加工产业。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细分领域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细分领域

德赛电池、佛山照明、万向钱潮、江淮汽车、 奥特迅
曙光股份、宇通客车
3G 领域:上海普天、广电信息、华胜天成、振华科技、烽火通信、航天通信、三维通信、 中天科技、联创光电、中兴通讯、中创信测、长园集团、武汉凡谷、浪潮软件、上海贝岭、 亿阳信通、新大陆、长江通信、光迅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
物联网领域:大华股份、远望谷、赛为智能、金证股份、合众思壮、歌尔声学、太工天成、 四维图新、北斗星通、上海贝岭、厦门信达、大立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
3D 三网融合 移动支付
新大陆、远望谷、同方股份、大华股份、东 信和平、中国西电 上海普天、华胜天成、广电信息、振华科技、 烽火通信、航天通信、三维通信、中天科技、 联创光电、浪潮软件、亿阳信通、新大陆、 长江通信、光迅科技、东信和平、上海贝岭、 武汉凡谷、中创信测 得润电子、利达光电、中视传媒、宁波 GQY、 华谊兄弟、奥飞动漫 粤传媒、中天科技、北纬通信、电广传媒、 天威视讯、华闻传媒、出本传媒、同方股份、 二六三、中信国安 长电科技、浙大网新、南天信息、新大陆、 生意宝、恒宝股份、康强电子、证通电子、 卫士通、国民技术、乐视网、焦点科技
生物
生物育种 生物医药
登海种业、丰乐种业、隆平高科
丽珠集团、健康元、益佰制药、华兰生物、 天坛生物、长春高新、双鹭药业、智飞生物
航空设备
西飞国际、航空动力、成发科技、成飞集成
轨道交通装备 高端装备制造 海洋工程装备
卫星及其应用产业
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特锐德、许继电气、
上海佳豪、杰瑞股份、海油工程、中海油服、 巨力索具、中集集团
节能电力电子设备领域:东源电器、国电南瑞、奥特迅、新世纪、台基股份、长城开发、三 变科技、智光电气、国电南自、科陆电子、平高电气、金智科技、威尔泰、齐星铁塔等公司。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1、新能源,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

主要是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

2、节能环保,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3、电动汽车,主要是指以新能源带动的发动机运行新型汽车产业。

4、新医药,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

目前主要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再生医学的发展。

5、新材料,主要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6、生物育种,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7、信息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 物联网:重点关注八大牛股物联网是今年以来的市场热点之一,如何看待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哪些公司值得关注?国家中长期信息技术将以物联网为中心,涵盖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各种关键技术,看好物联网架构的三个层级:首先是行业应用上,看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智能交通和安防;其次是行业信息化上,看好信息化程度较低的行业的快速普及的速度;最后是网络基础和集成电路上,看好光通信和集成电路封装两个细分领域。

相关公司主要关注石基信息、广联达、辉煌科技、银江股份、交技发展、海康威视、通富微电、日海通讯等(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策略:迎接云计算黄金年代荐10股“云计算”领域是跨国IT巨头未来“决斗”的主战场。

由于意识到“云计算”将是一场改变IT格局的划时代变革,几乎所有重量级跨国IT巨头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开始在“云计算”领域扎根,这个阵营的主力包括Amazon、Google、IBM、Mircosoft、VMware、Cisoco、Intel、AMD、Oracle、SAP、HP、Dell、Citrix、Redhat、Novell、Yahoo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膜材料制造
专用化学品及材料制造
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制造
生物基合成材料制造
生命基高分子材料及功能化合物制造
其他化工新材料制造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特种玻璃制造
特种陶瓷制造
人工晶体制造
新型建筑材料制造
矿物功能材料制造
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
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制造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造
前沿新材料
3D打印用材料制造
高效节能工业控制装置制造
先进环保产业
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
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及电子设备制造
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料制造
环境评估与监测服务
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服务
环保工程施工
环保研发与技术服务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矿产资源与工业废弃资源利用设备制造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工业固体废物、废气、废液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城乡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资源利用设备制造
其他海洋相关设备与产品制造
海洋环境监测与探测装备制造
海洋工程建筑及相关服务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制造
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加工
先进轨道交通用钢加工
新型高强塑汽车钢加工
能源用钢加工
能源油气钻采集储用钢加工
石化压力容器用钢加工
新一代功能复合化建筑用钢加工
高性能工程、矿山及农业机械用钢加工
新能源产业
核电产业
核燃料加工及设备制造
核电装备制造
核电运营维护
核电工程施工
核电工程技术服务
风能产业
风能发电机装备及零部件制造
风能发电其他相关装备及材料制造
风能发电运营维护
风能发电工程施工
风能发电工程技术服务
太阳能产业
太阳能设备和生产装备制造
太阳能材料制造
太阳能发电运营维护
太阳能工程施工
太阳能工程技术服务
超导材料制造
智能、仿生与超材料制造
关服务
新材料研发与设计服务
质检技术服务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
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制造
生物医药关键装备与原辅料制造
生物医药相关服务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及设备制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一级目录
二级目录
三级目录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
网络设备制造
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制造
信息安全设备制造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服务
其他网络运营服务
计算机和辅助设备修理
电子核心产业
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制造
高储能和关键电子材料制造
集成电路制造
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
智能制造相关服务
航空装备产业
航空器装备制造
其他航空装备制造及相关服务
卫星及应用产业
卫星装备制造
卫星应用技术设备制造
卫星应用服务
其他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铁路高端装备制造
城市轨道装备制造
其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
轨道交通相关服务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深海石油钻探设备制造
海洋生物制品制造
其他生物工程相关设备制造
其他生物业相关服务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
电机、发动机制造
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件制造
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制造
供能装置制造
试验装置制造
其他相关设施制造
新能源汽车相关服务
新能源汽车充电及维修服务
新能源汽车其他相关服务
其他生物医用材料及用品制造
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技术服务
生物医学工程相关服务
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
生物育种
生物农药制造
生物肥料制造
生物饲料制造
生物兽药、兽用生物制品及疫苗制造
生物农业相关服务
生物质能产业
生物相关原料供应体系活动
生物质燃料加工
生物质能相关服务
其他生物业
生物基材料制造
生物化工制品制造
生物酶等发酵制品制造
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水及海水资源利用设备制造
水资源循环利用与节水活动
海水淡化活动
高品质不锈钢及耐蚀合金加工
其他先进钢铁材料制造
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
铝及铝合金制造
铜及铜合金制造
钛及钛合金制造
镁及镁合金制造
稀有金属材料制造
贵金属材料制造
稀土新材料制造
硬质合金及制品制造
其他有色金属材料制造
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
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
聚氨酯材料及原料制造
氟硅合成材料制造
高性能橡胶及弹性体制造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制造
生物质能发电
生物质供热
生物质燃气生产和供应
生物质能工程施工
生物质能工程技术服务
其他新能源运营服务
智能电网产业
智能电力控制设备及电缆制造
电力电子基础元器件制造
智能电网输送与配电
节能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
高效节能专用设备制造
高效节能电气机械器材制造
新兴软件开发
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
互联网安全服务
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
工业互联网及支持服务
互联网平台服务(互联网+)
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软件开发
智能消费相关设备制造
人工智能系统服务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机器人与增材设备制造
重大成套设备制造
智能测控装备制造
其他智能设备制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