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运用解析
成本会计4-作业成本法
本钱会计4-作业本钱法一、作业本钱法概述作业本钱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本钱的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每个作业或任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生产环境。
该方法基于对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和制造费用的跟踪,并将这些本钱分配给相应的作业或任务。
作业本钱法的核心理念是将消耗的资源与特定的作业相关联,以便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本钱,并为决策提供有关本钱效益的信息。
二、作业本钱法的步骤使用作业本钱法来计算产品本钱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本钱驱动因素: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因素会驱动本钱的产生,例如直接材料的使用量、直接劳动的投入时间等。
2.追踪直接本钱:根据本钱驱动因素确实定,将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和制造费用与每个作业或任务相关联。
3.分配间接本钱:除了直接本钱外,还存在一些间接本钱无法直接与作业相关联,需要将这些间接本钱按照一定的分配规那么分配给各个作业。
4.计算作业本钱:将追踪的直接本钱和分配的间接本钱加总,得出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总本钱。
5.分析本钱效益:根据计算出的作业本钱,进行本钱效益分析,评估每个作业的利润决策性能。
三、作业本钱法的优点作业本钱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准确计算本钱:作业本钱法跟踪和分配了每个作业或任务的直接本钱和间接本钱,因此可以相对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本钱。
2.提供决策信息:作业本钱法的本钱分析结果为管理层提供了关于作业本钱效益的信息,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指导资源配置: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本钱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本钱。
四、作业本钱法的应用场景作业本钱法通常适用于以下几种生产环境:1.定制生产:在定制生产过程中,每个订单或作业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作业本钱法可以确保计算出每个订单的本钱,并为定价等决策提供依据。
2.批量生产:在批量生产环境中,每个批次可以看作一个作业,作业本钱法可以追踪和计算每个批次的本钱,帮助管理者进行本钱控制和分析。
3.效劳行业:作业本钱法不仅适用于制造业,还适用于效劳行业,如餐饮、酒店等。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作业流程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作业流程基本方法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沟通、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它涉及到成本的收集、分类、计算、核算和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
本文将从主要内容和基本作业流程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1.成本收集:成本核算的第一步是收集各项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信息。
这些费用信息包括原材料、劳动力、机械设备、能源等直接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费用,以及管理、销售、财务等间接费用。
2.成本分类:收集到的费用信息需要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
成本分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费用的性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费用发生的环节(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等进行分类。
3.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对收集到的费用信息进行数量计算的过程。
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三种:作业成本法、部门费用法和直接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生产不同类型产品的企业;部门费用法主要适用于分部制企业;而直接成本法则是将费用直接归属到产品或订单上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4.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对成本计算结果进行核对和审核的过程。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发现计算错误和漏洞,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作业流程:1.成本预算编制: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开始时,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成本进行预先估计和编制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公司的战略目标、规模、需求预测等因素,并通过制定具体的预算数表明预期的成本开支。
2.实际成本核算:实际成本核算是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和核算的过程。
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企业需要对实际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并记录在成本会计凭证中,以保证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一致性。
3.成本偏差分析:成本偏差分析是对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的过程。
通过计算偏差,企业可以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找出造成成本偏差的原因,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理论与应用
、
作 业 基 础 成 本 会 计 的 基 本 理 论
作 业成本法又 叫作业成 本计算 法或作业量 基准成 本计算 方法 ( cii — a e c sig AB A t t b s d o t , C法 )是 以作业 (cit ) vy n , a t i 为核 心 , 认 vy 确 和计量耗用 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 , 将耗用 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 入作 业, 然后选择成本动 因, 将所有作业成本 分配给成 本计 算对 象( 产品 或服务 ) 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 业成本法 的指 导思 想是 :成 本对象消耗 作业 ,作业消耗 资 “ 源” 。作业成本 法把直 接成 本和间接成本( 包括期间费用 ) 为产 品 作 ( 服务 ) 消耗作业 的成 本同等地对待 , 宽了成本 的计 算范 围 , 拓 使计 算 出来 的 产 品 ( 务 ) 本 更准 确 真 实。 服 成 作业是成本计算 的核 心和基本 对象 , 品成本 或服 务成本是全 产 部作业 的成本总和 , 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二 、 业 基 础 成 本 会 计 的 运 行 基 础 作
尽管 A C的优越 已是众所周知 ,但在实务 中其成 功运用率却 B 不尽如人 意。究其原 因, 多不 是方法本 身 , 大 而是该 方法 的运行基 础—— 环境和条件不到位或不合理所 致。在未能成功 实施 AB C的 原 因调查 中位居榜首 的是 :很 多公司过分强调 AB C系统的结构及 软件设计 , 而未能对行为和组织 因素给予足够的关注。 根 据调 查 显 示 , 否 成 功 实 施 A C, 能 B 关键 取 决 如 下 几 方 面 : 1 明确 而 一 致 的 系统 目标 : 统 的 目标 决 定 着 系 统 的 设 计 及 其 、 系 运行结果 , 目标 不 同 , 系统 的结 构 设 计 、 施 方 法及 其 运 行 结 果 均 会 实 不 同。 如 果 没 有 明确 而 一 致 的 系统 目标 , 必将 导 致 不 明 确 甚 至 混 乱 的设 计 和 结 果 。 2 最 高 管理 当 局 的支 持 : B 系统 的 运 行 涉 及 面 广 , 需 要 一 、 A C 并 定 的人力 、 物力、 财力支持。最高管理 当局 的支持与否, AB 是 C系统 能否实施的前提。 3 与业绩评价和报酬计划对接 : 、 变革 常常会遭 遇抵 制。通过提 供必要 的激励 , 引导员工支持并参与 AB C系统 的设计和运行 , 并保 证 依 据 他们 的 业 绩 进 行 恰 当 的评 价 和 奖惩 , 有 助 于 系 统 的推 进 。 将 四、 实施 作 业 成 本 法 应 注 意 的 问 题 4 非会计所 有 : B 、 A C系统是贯 串公 司的所有成 员的实践 运用 , 1 在 AB 、 C系统设计 中充 分介 入管理者和 雇 员, 使他们 熟悉并 而 不是 仅 仅 针 对 并依 赖于 会计 部 门 。 感 觉 自己 已融 人 且 分 享 这 一 系统 , 而 更 乐于 实施 。 从 5 培训 : 、 对管理阶层及全 员进行有 关 A C设计 、 B 实施及 系统 有 2 局部试行 AB AB 、 C: C应该先在简单的工作 中试点 , 那样成功 效 性等 方面 的培训 , 使他们 明 白其概 念并正确评 价其优 势 , 有利于 的 可 能性 更 大 。这种 试 点能 表 明 该 系统 是 如何 运 行 的 、 为什 么 这样 运 激 发大 家的参与热情。 行 。成 功 应 用于 某 一 方 面后 能 使 人们 对 A C的成 效看 得 更 为清 楚 。 B 三 、 业 基 础成 本会 计 的 运行 程序 作 3 简 化 AB 、 C的初始设计 : 持最 初 A C设计 的简单化可减 少 保 B 作业基 础成本计算 ( 以下简 称 A C) B 是一种基于产 品或服务 对 作 业的消耗而导致 资源消耗 , 从而将成 本分配至产品或服务 的成 本 实施时间并降低成本。 4 维持平行 系统 : 、 暂时维 持新 旧系统的平行 , 容许每 一个人逐 计 算方法。这种成本计 算方法的前提是 : 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由作 业 C系统 ,可避免突然改变成本 系统可能导致 的混乱及对 完成 , 而对作业 的需求所耗用 的资源导致了成 本。资源被 分配给作 渐适应 AB 使 用 者 的挫 伤 。 业, 及其后作业被分配给成本对 象均基于 它们 的耗用。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产品或作业,以便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个产品或作业的成本。
以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1. 确定作业:首先需要确定要计算成本的作业或产品。
每个作业或产品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或名称,以便识别和追踪。
2. 确定成本项目:在确定作业之后,需要确定与作业相关的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可以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力和制造费用等。
3. 确定成本驱动因素:成本驱动因素是影响每个作业或产品成本的因素。
例如,对于直接劳动力成本,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劳动小时数或人数。
4. 分配成本:将总成本按照成本驱动因素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产品。
这可以通过计算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驱动因素的比例来实现。
5. 计算作业成本:根据分配的成本和作业或产品数量,计算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
这可以通过将分配的成本除以作业或产品的数量来实现。
6. 分析成本:对计算得到的作业或产品成本进行分析,以了解成本构成和成本分布的情况。
这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的变化趋势和成本驱动因素的影响。
7. 做出决策:根据作业成本的分析结果,企业可以做出关于定价、产品削减或提高效率等方面的决策。
通过按照以上基本程序实施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并为业务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业基础成本法成本会计
作业基础成本法成本会计一、背景介绍作业基础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和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会计是负责记录、汇总和报告组织中发生的成本的分支。
通过作业基础成本法成本会计,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二、作业基础成本法的概念作业基础成本法是基于活动成本法的一种变体。
在作业基础成本法中,成本被分配到各个“作业”或“成本对象”上,然后根据这些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产品或服务,每个产品或服务都有独特的成本结构的情况。
三、作业基础成本法的步骤1. 确定成本驱动因素在作业基础成本法中,需要确定影响成本的驱动因素,例如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和制造间接费用等。
2. 确定成本池根据成本驱动因素,将成本分配到相应的成本池中,以便后续分配到各个作业。
3. 确定成本对象确定需要分配成本的具体作业或成本对象,例如特定产品或服务。
4. 计算成本分配率根据成本驱动因素和成本池的信息,计算出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分配率。
5. 分配成本到各个作业根据计算出的成本分配率,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或成本对象上,以便后续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四、作业基础成本法的优势1.明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有助于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定价和产品组合决策。
2.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成本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成本控制和提高效率。
3.有利于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帮助决策者做出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经营决策。
五、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局限性1.实施作业基础成本法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资源,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可能不太适用。
2.需要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对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要求较高。
3.有可能导致成本分配出现偏差,影响最终计算出的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准确性。
六、总结作业基础成本法成本会计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然而,实施作业基础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和解决。
试述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核算与运行
用 , 不 是 而 纂 篮 藿 聋 嚣 要 集 妻 喜 戛 篓 有 竺归 嬖 菱 效 室 客 x 在 论 的 究 较 入 冒 旱 装 l本 理 上 研 比 深 l: z法  ̄
瑭 慧 鼍 要 篓 毒 登 毒 舍 :
.
1
罔
2. 1
彝
一
…
一
生 …
资源
轰
: 柔
,
、
.
U - ̄ o " J : . E  ̄- 1
。
毒 寰 謇 晕 未 煮 本 苎 兹圭 嬖 妻
。
薹 享 言 直 异霉 便 霾 墨 接 轰
’
坦 币
譬 盆 奎 奎品 本 关 为 础 行, 意 善 茬 : 的 系 基. 分 注 1 二 P t ) 其 譬 相 成 进 配 茬 '--成 个y _二 一 单: I: tE ud I。 z  ̄ 位 奎 曩景 磊 盂 直 材 、 每 爵 接 料 的用 插 主 运 , 喾 音 _ 等 , 矗 莅 骂 ; 蓝盖: 。a_ : e c耳 e・ t l 、 v l l v ’ l J - 詈 孳 差 笔. 警 墨 譬 y 雹 奎 j I ̄ J -- - - q T F 崔 作 。 . 业 批J iT -, L / # F 里 三 所间 挈 兰 每 时 ,女 _ J. 一间 』 口 : ; J  ̄" 、 一d 。 P -L 釜X l 批 嚣 1 U ̄ : 霍喜 主 謦 霎 的 是 1.: 蕃 是 jr - 蓉 ・ - ? 一 擘 嬖 管 采砦董 : 黧 U n ci C 一 i a 一 y g t寸 ) i v t 呆 的 ̄  ̄ r O 而ta 生I生作 -' p- OF 的 产发 o J' XE 譬 况下 不 但 制 造 费 用 孳 宾 业 产 设 喜 品 计磊 萘 壁 盛 善 蕃雾 袭 . 、 ’i }义 坯 : 雷 箜 专 三, r - , 思 \ 喜 耋 量 r z N 茎 盖 s a g .芰 著 点 ‘ 它 常 l ul l n s通 t i y n - e ;  ̄ - 坪 产 ,IL'J。坦 、 日/财"等 匕 币 他 x  ̄_I o 。.: ' 支 IJ E J: ' 付I f 产 F 税 笔 息 . 喜 薯 等 曩 步 二 雯 骤 棼 业 动 源 本 耗 。 驱 资 成 的 用资 誓蛊 搴 要 i ; ! 萎 凳 。 銎 盛 作 睾 耋 鑫 源 墨 动 篥 苗 L 筹 晶 嘉: i 量 业 盖 薹 譬 墨 妻 括 曷 墨 盛 差 : 轰 ‘ 簧 薮 罱享 星 算 同 它 实 了本 时也 现 成 计 南 辑 釜 军 。 胥 芸 ; 3 业 作 基 誉 妻基 盎 度 。 五 : 青 喜丑 享 J : 蠢 毒 。 。 釜 丢 E R  ̄ AB AP C的优越 已是众所周知 ,但在实务中其成功运用率却 ~ ” 。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企业应用中应用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企业应用中应用1.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是一种针对成本对象进行核算的方法,它通过对产生作业成本的活动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每个成本对象的成本。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具有精细化、精确化、透明化等明显特点。
在企业实际应用中,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技术和方法可以用于生产成本核算、销售成本核算、库存成本核算等多个方面,并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报表分析等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是以作业为中心,把成本归属到作业中,然后通过计算来确定每个成本对象的成本。
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作业成本会计核算关注的是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关系,其核算基础是对作业所涉及的成本进行分离和分配。
在进行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时,需要根据作业的性质和特点,选用合适的核算方法,并设立相应的作业成本汇总表,以便核算和分析成本。
2.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作业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中应用的非常广泛。
在生产成本核算中,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以生产订单或作业为核算单位,将企业的各类成本加以分解,然后逐项进行核算,从而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每一个生产订单或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面的应用具有简单、直观、透明等优点。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还可配合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如原料成本核算、直接人工成本核算、制造费用核算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成本核算系统。
通过这样的系统,企业可以对每个生产订单或作业的成本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管理,为制定成本管控策略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必要的依据。
3.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销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作业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销售成本核算中也有重要应用。
在销售成本核算中,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以销售订单或作业为核算单位,将企业的各类成本加以分解,然后逐项进行核算,从而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每一个销售订单或作业的成本。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分析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分析摘要: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是一种以服务或产品生产作业为核心的系统的企业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能力,促进企业发展。
本文对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介绍。
关键词: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分析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是一种以服务或产品生产作业为核心的系统的企业管理方法。
作业的划分涉及到工艺流程中物料的供应、产品的设计等各个环节,涵盖了产品的总装、质量检测到运输、销售的全部过程。
作业基础成本法能够通过对生产作业以及作业成本的确认和统计,相对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成本。
作业基础成本法能够对所有跟产品生产有关联的作业进行跟踪,有效地消除不增值的作业环节,从而优化产品生产的作业链和产品价值链,最大限度地促进产品生产的成本节约,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产品生产信息,提高企业在产品生产上的计划、控制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经营的获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运行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是一种企业基于服务或产品生产所产生的成本核算方法。
这种成本核算方法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前提,即企业经营的服务或者产品生产是通过作业完成的,并且在作业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消耗产生了作业成本,为了有效控制作业成本,需要进行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从而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是一种具有很高优越性的成本核算方法。
但是为了能够有效地使用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发挥出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的优越性,需要具备一定的运行基础。
首先,进行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需要有明确并且一致的系统目标。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的系统目标决定了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设计和运行的结果。
不同的系统目标,对于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结构设计、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的运行方法以及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的运行结果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试述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核算与运行
Hale Waihona Puke 而, 政 府仍 旧是重 要 的会 计信 息 使用 者 并且 国家通 过 证券 市 场这 个 重 要 的渠 道进 行筹 资 , 这 就使 得 会计 信 息 的真 实性 和 透 明性 成为 了 至关 重要 的 因素 , 而历 史 成本 对 于 以上 的需 求 是适 合 和 满足 的。此
外, 与 国际 市 场相 比 , 我 国 目前 的资 本 市 场仍 旧不 够 完 善且 市 场 经
试述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 核算与运行
■薛 玉玲
摘
柳
月
佳 木 斯大 学经 济 管理学 院
济 制 度 也够 健 全 , 加 之 估值 等 技 术也 不 够 先 进 和普 及 , 这就 使 得 会
计 信息 不 失真 问题 大 大影 响 到其 计 量 属性 的选 择 , 使 得历 史 成本 成 为 了最 佳 的选 择 。 总之 , 目前 , 我 国在计 量属 性方 面 应该 还是 以历 史
种间接的费用分配方法 , 从而能够有 效的提高成本计算 的效率 。 我国的作业成本法在长期 的实践过程 中已经形成 了一套 完备 的 理论 , 在进行成本核算上也表现 出了非常好的效果 , 然而 由于对 于作业成本法理论 的研究 相对较晚 ,在应用上依然存 在着很多 问题和不足 , 需要我们进一步 的加 以探 索 , 从而有效 的提 高作业
要: 随着我 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变化 , 传统的成本 计算 系
统 已经 不 能适 应 时代 发 展 的 需 求 ,作 业 基 础 成 本 会 计 也 有 了本
试述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核算与运行
试述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核算与运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业基础成本会计也有了本质的改善和提高,因此,作业基础成本也成了目前企业发展中企业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会计核算工作。
本文主要论述了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与运行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标签:作业基础;成本会计;计算程序作业基础成本法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在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也效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于作业基础成本法的的研究开始于90年代,相比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加以改进和完善。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法需要以作业为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并且利用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来确定核算的主要目标,从而将作业成本归集到生产的产品或者顾客上的一种间接的费用分配方法,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成本计算的效率。
我国的作业成本法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在进行成本核算上也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对于作业成本法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在应用上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以探索,从而有效的提高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应用质量。
一、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1.对作业中心进行划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业成本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作业中心,作业中心也是作业成本系统主要核算的对象,不同的作业中心也反映出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不同费用集合,通过对作业中心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更好的计算出不同作业的总成本和个体成本等,从而将成本价值分配给不同的产品。
相比于传统的成本核算,这样的成本核算方式具有更大的优势,传统的成本计算只能够将某个生产部门来作为成本作业中心,而在作业成本法出现以后,能够更好的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某一项作业内容来作为成本的中心,这样就能更好的提高对于成本计算的质量和效率。
2.成本费用汇集以及分配的程序(1)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需要建立起成本的作业中心,再通过成本作业中心来找出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影响企业成本驱动的相关因素,这样成本中心也能够更好的保证成本核算的合理性。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运用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运用【摘要】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对成本进行追踪和分析,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决策优化。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定义和重要性,然后详细讲解了其运行程序和应用领域,包括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具体运用。
还分析了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优势,包括提高决策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
探讨了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实际意义,强调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加全面地了解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作方式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定义,重要性,运行程序,应用领域,制造业,服务业,优势,未来发展趋势,实际意义,应用价值.1. 引言1.1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定义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是一种针对生产和服务活动进行成本计算和控制的会计方法。
其核心理念是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对象,如产品、项目或服务,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成本和利润。
通过作业基础成本会计,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各项活动的成本结构和成本驱动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定义包括对作业的界定和作业成本的核算。
作业可以是生产产品的一个阶段、一个批次或一个项目,作业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这种会计方法强调将成本与具体的成本对象相关联,以实现精确的成本核算和管理。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支持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产品定价策略等。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定义对企业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实现盈利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1.2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重要性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而合理制定价格策略。
通过对各个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利润水平。
作业成本计算法在财务会计中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计算法在财务会计中应用分析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分配成本法,它通过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产品的生产过程分配到不同环节的成本中,计算产品制造的实际成本。
这种方法在财务会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生产成本,制定有效的生产和销售战略。
1. 生产成本的核算作业成本计算法可对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各方面的成本。
通过对每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统计,整合计算可以得到该产品的完整成本,并从中获取产品的利润。
2. 确定成本均摊基础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是将成本按照它们发生的作业环节进行分割和分配。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定哪些成本能够被分配到作业环节,哪些成本需要根据产品的数量或生产率进行均摊。
这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成本结构。
3. 定价和决策的支持通过对每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产品生产的各项成本,以便为定价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例如,如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价格过高,可能会导致销售困难,需要进行成本控制和调整。
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追踪生产成本的变化。
它可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成本浪费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成本过高和效率低下。
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
5. 改进生产过程作业成本计算法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改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分析不同环节和成本,可以发现生产中的瓶颈和问题,并进行优化和改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作业成本计算法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有效地支持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产成本结构,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运用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运用【摘要】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是一种重要的会计方法,用于在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中计算成本和盈利能力。
本文介绍了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程序概述、核心概念和关键步骤,以及其在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结论部分总结了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强调了其在管理决策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应用,以及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作业基础成本会计、运行程序、制造业、服务行业、核心概念、关键步骤、重要性、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介绍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概念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跟踪和计算对特定工作或项目的成本。
它将成本分配给特定的作业或产品,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各项活动的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便更好地追踪和控制成本的分配。
通过这种方法,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做出决策,包括定价、投资和生产计划等方面。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与传统成本会计方法相比,更加具体和详细,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各项成本的分布情况,更好地指导企业管理和运营。
它在制造业和服务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成本结构、制定策略和做出决策。
通过深入了解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概念和运行程序,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管理企业,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1.2 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准确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结构,还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通过对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和核算,企业管理者可以找出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运行基础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运行基础【摘要】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对不同作业或产品的成本进行追踪和分配,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定义、重要性和意义,接着详细说明了其运行程序和基础,包括成本收集、成本分配和成本计算等步骤。
还对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核心概念、应用领域和与其他成本会计方法的比较进行了分析。
结论部分探讨了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优势、发展前景和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指出其在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决策质量和推动企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有助于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作业基础成本会计、运行程序、运行基础、核心概念、应用领域、比较、优势、发展前景、企业管理、作用。
1. 引言1.1 什么是作业基础成本会计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又称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的会计方法。
在作业基础成本会计中,成本被分配到各个生产作业或服务项目上,以确定每个作业或项目的成本。
这种方法假定公司的生产或服务活动可以分为不同的作业或项目,每个作业或项目又可以看成是独立的成本中心。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强调对作业或项目的成本进行详细追踪和计算,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各项活动的成本结构,并做出更准确的经营决策。
通过作业基础成本会计,企业可以了解哪些作业或项目带来了利润,哪些作业或项目带来了成本,以及如何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效率和利润。
1.2 为什么需要作业基础成本会计作业基础成本会计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主要用于追踪和计算特定生产活动的成本。
为什么需要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呢?作业基础成本会计能够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各项生产活动的成本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
通过对每个作业或工程的成本进行详细追踪和分配,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定价和决策。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还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哪些活动造成了成本过高或效率低下,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运用解析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运用[摘要]在现代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系统的局限以及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对此的改善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系统到底如何运行,在运行中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现实而基本的问题,却鲜有人触及。
本文正是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作业;作业动因;运行程序一、传统成本计算在现代制造环境下的局限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改善产品质量,并且更加及时的满足顾客需要,众多企业采用了即时制造系统(以下简称JIT)、计算机辅助设计(以下简称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以下简称CAM)柔性制造系统(以下简称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以下简称CIM)等先进生产管理系统.现代制造企业的主要特征是: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低存货、高度自动化、快产出、最大的灵活性和先进的信息技术。
这些革新使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市场效力、技术工艺和产品设计上来.与此同时,管理者们必须通过财务成本信息判断他们的决策对公司利润所产生的影响。
因而,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是企业在剧烈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实现盈利的关键。
当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当技术稳定,而且当产品的变动范围有限时,传统的、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系统是有用的。
然而,伴随着制造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成本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产品多样化趋势愈加显著,传统成本计算的局限越来越从两个主要方面暴露出来。
首先,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以产出量为基础,采用较单一的间接成本分配率,将间接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该系统赖以成立的假设前提是:所有产品或服务从间接成本发生中所获得的好处与间接成本分配所采用的基础(如直接人工小时或成本金额)是等比例的。
也就是说,直接人工含量越高的产品应对更多的间接成本负责,所以它们需要承担更多的间接成本分配额。
然而,在现代制造环境中,以直接人工为基础的间接成本分配率有意夸大了那些高直接人工含量产品的成本,且人为缩小了另一些利用更多自动化生产的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举例核算流程
作业成本法举例核算流程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核算和分配企业生产成本的方法。
下面是一份关于作业成本法核算流程的详细介绍:一、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单位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
作业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可以独立计算成本的最小单位,可以是一个产品、一批产品或者一项服务。
作业成本法通过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分解为多个作业,然后根据各个作业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和分配,从而准确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核算流程1. 识别作业:首先需要识别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作业,确定每个作业的范围和内容。
作业可以根据产品、服务或者其他特定要求进行分类。
2. 确定成本驱动因素:针对每个作业,需要确定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即影响作业成本的主要因素。
例如,对于一个生产作业来说,成本驱动因素可能包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人工工时、机器使用时间等。
3. 收集作业成本:根据成本驱动因素,收集和记录与每个作业相关的实际成本数据。
这些成本数据可以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等。
4. 分配间接成本:由于间接成本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的作业,需要进行间接成本分配。
常用的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池法、直接人工成本百分比法、直接材料成本百分比法等。
5. 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根据收集到的实际成本数据和间接成本分配结果,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这些成本可以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6. 计算单位成本:将每个作业的总成本除以相应的作业数量,计算出每个作业的单位成本。
这有助于企业评估每个作业的经济效益和盈亏情况。
7. 分析成本差异: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
这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成本控制措施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向。
8. 决策支持:根据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企业可以进行更加准确的决策。
例如,在产品定价、订单接受与否、作业外包等方面可以根据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9. 监控和调整:作业成本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监控和调整成本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及运用[摘要]在现代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系统的局限以及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对此的改善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系统到底如何运行,在运行中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现实而基本的问题,却鲜有人触及。
本文正是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作业;作业动因;运行程序一、传统成本计算在现代制造环境下的局限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改善产品质量,并且更加及时的满足顾客需要,众多企业采用了即时制造系统(以下简称JIT)、计算机辅助设计(以下简称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以下简称CAM)柔性制造系统(以下简称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以下简称CIM)等先进生产管理系统。
现代制造企业的主要特征是: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低存货、高度自动化、快产出、最大的灵活性和先进的信息技术。
这些革新使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市场效力、技术工艺和产品设计上来。
与此同时,管理者们必须通过财务成本信息判断他们的决策对公司利润所产生的影响。
因而,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是企业在剧烈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实现盈利的关键。
当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当技术稳定,而且当产品的变动范围有限时,传统的、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系统是有用的。
然而,伴随着制造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成本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产品多样化趋势愈加显著,传统成本计算的局限越来越从两个主要方面暴露出来。
首先,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以产出量为基础,采用较单一的间接成本分配率,将间接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该系统赖以成立的假设前提是:所有产品或服务从间接成本发生中所获得的好处与间接成本分配所采用的基础(如直接人工小时或成本金额)是等比例的。
也就是说,直接人工含量越高的产品应对更多的间接成本负责,所以它们需要承担更多的间接成本分配额。
然而,在现代制造环境中,以直接人工为基础的间接成本分配率有意夸大了那些高直接人工含量产品的成本,且人为缩小了另一些利用更多自动化生产的产品成本。
此外,众多组织资源,诸如生产准备及材料操作作业或交易的成本,均与产出的实物数量没有直接关系。
因此,传统成本计算系统在将这些支持性资源消耗分配给产品或服务时,通常会导致产品成本的歪曲。
其次,成本构成的变化和产品多样化的要求,更加加剧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所导致的成本歪曲。
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环境中,人工成本居全部制造成本的统治地位,传统成本计算系统将其核心定位于计量和控制直接人工成本,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但在技术密集型为主导的现代制造环境中,人工成本的含量越来越低,间接成本反而跃居份额最大的成本,以直接人工成本为基础确定的间接成本分配高达600%,甚至高达1000%都已是屡见不鲜,由此分配对结果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也就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所造成的成本歪曲在多样化产品的企业尤为严重。
数量、规格和多样化程度不同的产品,消耗的支持性资源也存在巨大的数量差异。
随着产品的多样化程度提高,为处理交易和支持性作业量所需的资源量也将提高,传统成本系统下的产品成本歪曲也因此而加剧。
大量事实证明:传统成本计算系统将多计大规格、高产量产品的成本,同时少计小规格、低产量产品的成本的。
二、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为了客观反映产品成本,准确评价不同产品的盈利能力,必须将间接成本恰当地追溯至最终产品,其中关键则在于找到间接成本进入各单个产品的合乎情理的分配基准。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因此应运而生。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以下简称ABC)是一种基于产品或服务对作业的消耗而导致资源消耗,从而将成本分配至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计算方法。
这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前提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由作业完成,而对作业的需求所耗用的资源导致了成本。
资源被分配给作业,及其后作业被分配给成本对象均基于它们的耗用。
(一)ABC系统的基本专业术语:作业、资源、成本对象和成本动因作业即组织内部进行的工作,它包括一系列行动、活动或工作。
作业也可定义为有利于ABC目的的、组织内部所进行的活动的集合体。
比如存货移动就是一项仓库作业。
资源(resource)是在作业进行中被运用或使用的经济要素。
如,薪金和材料就是实施作业的资源。
成本对象是那些需要进行成本计算的任何一种最终项目,例如任何一位顾客、产品、服务、合同、项目或其他需要进行单独的成本计算的工作单元。
成本动因是导致作业的成本变动的任何因素。
它也是用以将成本分配到作业,且由作业分配到其他作业、产品或服务的可计量的因素。
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两类。
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是对一项作业所消耗资源数量的计量。
它用以将作业消耗的资源成本分配给一个特定的成本池。
比如某作业所占据的面积比例,可用以计量该作业对厂场价值的消耗。
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是成本对象对作业需求的频度和强度的计量。
作业动因用以将成本池的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例如某完工产品中不同部件的数量,可用以计量该产品对材料整理作业的消耗。
(二)ABC系统的程序设计一个ABC系统至少应包含三个主要步骤,即:(1)识别资源成本和作业;(2)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3)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步骤一:识别资源成本和作业设计ABC系统的第一步即识别资源成本并进行作业分析。
资源成本为完成各种作业而发生,大多数资源成本都体现在总分类帐的一级明细帐户中,如材料、物料、采购、材料整理、仓库、办公场地、家具用具、建筑物、设备、公用事业设备、薪金和福利、工程等。
作业分析是识别和描述一个组织中所作的工作(作业)。
作业分析通常采用从已有的文件和报告中收集数据,并且采用问卷调查、观察、与核心人物直接交谈等形式。
作业分解的详略程度则取决于系统的目标。
为了便于成本分配和计算,通常将制造过程的作业区分为四类:1、单位级作业(unit-level activity):是因每一产品单位而发生的作业。
单位级作业发生于完成一个单位产品的每一时间,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运用,部件的插入,每一项检验等均是单位级作业。
2、批别级作业(batch-level activity):是因每批或每组产品而非每一单位产品而发生的作业。
批别作业发生于生产一批产品的每一时间,比如,机器调整、采购订单、生产计划、每一批的检验等都是批别级作业。
3、产品级作业(product-sustaining activity):是为支撑各不同产品的生产而发生的作业。
它通常包括产品设计、部件管理、工程变更指令的发出、紧急事务处理等。
4、设备级作业(facility-sustaining activity):是在总体上为支撑所有产品生产而发生的作业。
它通常包括保安、保险、维修、工厂管理、工厂折旧、支付财产税等。
步骤二: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作业驱动资源成本的耗用。
资源动因被用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
选择一个好的资源动因的重要标准之一即因果关系,典型的资源动因包括:(1)用于公用事业的仪表数:(2)用于薪酬相关作业的雇员人数;(3)用于机器调整作业的调整次数;(4)用于材料整理作业的材料移动次数;(5)用于机器运行作业的机器小时;(6)用于门卫、清洁作业的空间大小。
资源成本应尽可能通过直接追溯去分配给作业。
直接追溯要求计量作业对资源的实际耗用量,例如,用于机器运行的动力费,可以通过查电表,将其直接追溯到机器运行作业中。
如果不能直接计量,可通过预计雇员花费在每一特定作业上的时间或努力的比例,将资源成本追溯到作业中。
步骤三: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汇集了作业成本后,就需要计量每一单位作业的成本。
每一单位作业的成本既是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依据,还可通过不同时间及与其他组织进行比较,而确定这些作业的效率。
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基础。
典型的作业动因有如采购订单份数、验收单份数、检验报告数或时数、零部件储存数、支付次数、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调整次数、制造周转次数。
作业动因应该能解释作业成本为何会上升或降低。
一旦知道了每一作业的成本以及是什么因素在驱动它,作业动因就能被用于确定哪些产品消耗了作业,成本将按照所采用的成本动因比例分配给每一产品或产品线。
(三)ABC运用简例我们列举一简例,意在说明上述程序的具体运用的同时,也看看间接性的辅助作业成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以及两种方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结果的差异。
假设某会计师事务所本周完成了A、B两项审计(事务所的产品)。
该事务所在传统模式下是以直接人工成本(即注册会计师工资)为基础,分配间接成本。
两个审计项目均需要100个审计小时,事务所支付给每个注册会计师的工资为每小时200元,因此本周的直接人工成本为40000元。
又知该事务所本周的间接成本额为64000元,则其间接成本分配率为160%。
但事实上,在第一项审计中,事务所花费了大量辅助工作用于资讯、传真以及打电话,而第二项却没有太多此类需要。
如果直接人工是间接成本分配的唯一基础,则(高)资源密集型审计项目将会被少计成本(如A),少资源密集型审计项目则会被多计成本(如B)。
为使成本计算更加准确,事务所改用ABC系统。
首先,从明细帐中了解到该事务所本周的资源成本有:直接人工成本40000元,复印/传真费7200元,长途电话费12800元,资费36000元,数据处理费8000元。
事务所的作业经分析归类为:审计,复印/传真、长途电话、资讯电话、数据处理。
由于事务所作业及成本相对较简单,我们可视每一作业为一个成本池,将资源成本归集到作业中,并为其选择一个合理的成本动因。
然后根据作业量,计算单位作业成本。
然后,我们根据各审计项目(产品)对作业的消耗,分别计算每一项目(产品)的成本。
由此可见,ABC系统与传统成本计算系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通过作业或作业中心界定成本池,而非传统的生产车间或部门成本中心。
第二,用以分配作业成本到成本对象的成本动因,是建立在因果关系基础上的作业动因。
而传统方法则采用单一的数量基础成本动因,它通常既与资源成本无关,又与成本对象无关。
由此,ABC更清晰的鉴别了企业中进行的各种不同作业的成本,并且运用能够体现个别产品或服务对作业需求的计量标准,将那些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出的成本对象中。
因此,ABC提供了更真实、丰富的产品成本信息,由此而得到更真实的产品盈利能力信息和与定价、产品线、顾客市场及资本支出等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提供了更真实的作业驱动成本的计量信息,从而有助于管理者作出更好的产品设计决策、更好的控制成本并促进各种增值项目;同时,ABC 也使管理者更容易利用相关成本以进行经营决策等。
三、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基础尽管ABC的优越已是众所周知,但在实务中其成功运用率却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大多不是方法本身,而是该方法的运行基础——环境和条件不到位或不合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