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新版七年级上学期 中考题单元试卷:第11章 图形的运动(10)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沪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沪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点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是()A. B. C. D.2、已知边长为4的等边△ABC,D、E、F分别为边AB、BC、AC的中点,P为线段DE上一动点,则PF+PC的最小值为()A.4B.C.D.3、已知点A(m,-3)与点B(-4,n)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为( )A.1B.-1C.7D.-74、若点与点关于轴对称,则点所在象限为()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将△ABC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A.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B.与原图形关于y轴对称C.与原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D.向y轴的负方向平移了一个单位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2,1)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则得到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A.(-2,2)B.(-1,1)C.(-3,1)D.(-2,0)7、如图图中的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图形,若在图中的方格里涂黑两个正方形,使整个阴影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涂法有几种()A.4种B.5种C.7种D.9种8、小强站在镜前,从镜子中看到镜子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A.15:01B.10:51C.10:21D.12:019、一根长为20cm的长方形纸条,将其按照图示的过程折叠,若折叠完成后纸条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且PM=PN=5cm,则长方形纸条的宽为()A.1.5 cmB.2 cmC.2.5 cmD.3 cm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都加上3,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将原图形()A.向左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3个单位C.向上平移3个单位 D.向下平移3个单位11、如图,△DAF沿直线AD平移得到△CDE,CE,AF的延长线交于点B。

若∠AFD=111°,则∠CED度数为()A.110°B.111°C.112°D.113°12、在△ABC中,AB=12,AC=10,BC=9,AD是BC边上的高.将△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F的周长为()A.9.5B.10.5C.11D.15.513、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B落在E处,AE交CD于点F,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AD=CEB.AF=CFC.△ADF≌△CEFD.∠DAF=∠CAF1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A.(﹣2,6)B.(1,3)C.(1,6)D.(﹣5,3)15、如图所示,已知在三角形纸片ABC中,BC=3,AB=6,∠BCA=90°.在AC上取一点E,以BE为折痕,使AB的一部分与BC重合,A与BC延长线上的点D重合,则DE的长度为()A. B.6 C.2 D.3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点E,F分别在长方形ABCD的边AD,CD上,连接BE.将长方形沿对折,点A落在处;将对折,点D落在的延长线上的处,得到折痕.若,则________ .17、如图,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坐标轴上,OA=4,OC=8,把△ABC沿着AC折叠.点B落在点B′处,AB′交y轴于点D,则点D的坐标是________.18、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和BD,且AC=BD,若点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米,则牧童从A处把牛牵到河边饮水再回家,最短距离是________米.19、已知D是等边△ABC边AB上的一点,现将△ABC折叠,使点C与D重合,折痕为EF,点E、F分别在AC和BC上.如图,若AD∶DB=1∶4,则CE∶CF=________.20、已知M(a,3)和N(4,b)关于y轴对称,则a+b的值为________.21、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EF翻折,使点C落在点C处,若∠BEC′=28°,则∠D′GF的度数为________.22、从平面镜子中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________.23、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8,将纸片折叠,使顶点B落在边AD上,折痕的一端E 点在边BC上,BE=10.则折痕的长为________.2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边BC上,且.连接AE,将沿AE折叠,若点B的对应点落在矩形ABCD的边上,则a的值为________.2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3,点E是CD的中点,连接AE,将△ADE沿直线AE 折叠,使点D落在点F处,则线段CF的长度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所示,△ABC平移后得到了△DEF,D在AB上,若∠A=26°,∠E=74°,求∠1,∠2,∠F,∠C的度数.27、认真观察图1的4个图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2)请在图2中设计出你心中的图案,使它也具备你所写出的上述两个特征.2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AD边上一点,且 CE⊥BD于点F,将△DEC沿从D 到A的方向平移,使点D与点A重合,点E平移后的点记为G.(1)画出△DEC平移后的三角形;(2)若BC=, BD=6,CE=3,求AG的长.29、如图,一束平行光线(其中每两条光线互相平行)正对着一个图案及它后面的墙壁,这个图案与它在墙上的影子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说出其中的道理.30、如图,是由三个阴影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三个网格图中,各补画出一个有阴影的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A2、A4、A5、B6、B7、D8、C9、B10、B11、B12、D13、D14、B15、C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27、29、30、。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m,2)在第一象限.若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B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则m的值为( )A.-3B.3C.6D.-6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将沿x轴向左平移得到,若点的坐标为,点落在直线上,则k的值为()A. B. C. D.3、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8,BC=4,将长方形沿AC折叠,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A.12B.10C.8D.6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3,),点C的坐标为(,0),点P为斜边OB上的一个动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A. B. C. D.25、点A(2, 6)与点B(-4, 6)关于直线()对称A.x=0B.y=0C.x=-1D.y=-16、已知点P(a,3)、Q(﹣2,b)关于y轴对称,则=()A.﹣5B.5C.﹣D.7、如图,小亮拿一张矩形纸图(1),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2),下将对角两顶点重合折叠得图(3)。

按图(4)沿折痕中点与重合顶点的连线剪开,得到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分别是()。

A.都是等腰梯形B.都是等边三角形C.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D.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梯形8、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BC,AC的中点,点P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当△PCE的周长最小时,P点的位置在().A.A点处B.D点处C.AD的中点处D.△ABC三条高线的交点处9、把一张圆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折叠两次后展开,图中的虚线表示折痕,则的度数是()A.120°B.135°C.150°D.165°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ABC经过平移得到△A′B′C′,若A(1,m),B(4,2),点A的对应点A′(3,m+2),则点B对应点B′的标为()A.(6,5)B.(6,4)C.(5,m)D.(6,m)11、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①在挡秋千的小朋友;②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③宇宙中行星的运动④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2、如图,在△ABC中,∠C=90°,将△ABC沿直线MN翻折后,顶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D处,已知MN∥AB,MC=6,NC=,则四边形MABN的面积是()A. B. C. D.13、若点M(a,-1)与点N(2,b)关于y轴对称,则a+b的值是( )A.3B.-3C.1D.-114、如图所示,如果将矩形纸沿虚线①对折后,沿虚线②剪开,剪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后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展开后的等腰三角形周长是( )A.12B.18C.2+D.2+215、在分割矩形的课外实践活动中,甲、乙两人进行如下操作:甲:将矩形按图1所示分割成四个三角形,然后将四个三角形分别沿矩形的边向外翻折,得到一个面积是原来矩形面积2倍的菱形;乙:将矩形按图2所示分割成四个三角形,然后将四个三角形分别沿矩形的边向外翻折,得到一个面积是原来矩形面积2倍的矩形.对于这两人的操作,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都正确B.甲、乙都错误C.甲错误、乙正确D.甲符合题意、乙错误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等于10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________cm.1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将正方形折叠,使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GH,若BE∶EC=2∶1,则线段CH的长是________18、如图,△ABC中,∠ACB=90°,AC=BC=4,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在CD上找一点P,连接AP、EP,当AP+EP最小时,这个最小值是________.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________.20、如图,已知,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折叠后与的交点为G,D、C 分别在M、N的位置上.有以下结论:①平分;②;③;④.其中一定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填序号)21、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矩形的知识后一起探讨了一个纸片折叠问题:如何将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矩形.图中,,,表示折痕,折后的对应点分别是.若,,,则纸片折叠时的长应取________.22、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坐标是________.23、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E.若∠CBD=32°,则∠ADE的度数为________.24、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点M是AD边的中点,连接MC,将菱形ABCD翻折,使点A落在线段CM上的点E处,折痕交AB于点N,则线段EC的长为________.2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上一点,BE=1,F为AB上一点,AF=2,P为AC上一点,则PF+PE的最小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所示,△ABC平移后得到了△DEF,D在AB上,若∠A=26°,∠E=74°,求∠1,∠2,∠F,∠C的度数.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坐标为(1,0),以OA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OAB,C为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OC>1),连接BC,以B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BCD,直线DA交y轴于E点.(1)如图,当C点在x轴上运动时,设AC=x,请用x表示线段AD的长;(2)随着C点的变化,直线AE的位置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直线AE的解析式.(3)以线段BC为直径作圆,圆心为点F,①当C点运动到何处时直线EF∥直线BO?此时⊙F和直线BO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②G为CD与⊙F的交点,H为直线DF上的一个动点,连结HG、HC,求HG+HC的最小值,并将此最小值用x表示.28、如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作出这个小红旗图案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写出所得到图形相应各点的坐标.29、已知点P(2m+1,m-3)关于y轴对称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矩形纸片ABCD,AD=BC=3,AB=CD=9,在矩形ABCD的边AB上取一点M,在CD上取一点N,将纸片沿MN折叠,使MB与DN交于点K,得到△MNK,则对△MNK的叙述正确的个数是:①△MNK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②△MNK可能是钝角三角形;③△MNK有最小面积且等于4.5;④△MNK有最大面积且等于7.5A.1个B.2个C.3个D.4个2、点P(5,-4)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5,-4)B.(5,4)C.(-5,4)D.(5,-4)3、如图,直线 EF 是矩形 ABCD 的对称轴,点 P 在 CD 边上,将△BCP 沿 BP 折叠,点C 恰好落在线段 AP与 EF 的交点 Q 处,BC= ,则线段 AB 的长是()A.8 B. C. D.104、如图,点A1(1,1),点A1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A2;点A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A3;点A3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A4,……,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A n,则点A n的横坐标为()A.2 nB.2 n-1C.2 n-1D.2 n+15、如图由边长为1cm正方形组成的6×5的方格阵,点O、A、B、P都在格点上〔即行和列的交点处),M、N分别是0A、OB上的动点,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A.2B.2C.1+ +D.2+26、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边长为6,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D在OA上,且D点的坐标为(2,0),P是OB上一动点,则PA+PD的最小值为()A.2B.C.4D.67、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2,-3)B.(2,3)C.(-2,3)D.(-3,2)8、如图所示,矩形纸片ABCD中,AB=6cm,BC=8cm,现将其沿EF对折,使得点C与点A重合,则AF长为()A. cmB. cmC. cmD.8cm9、将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8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A.y=2x-5B.y=2x+5C.y=2x+8D.y=2x-810、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A.大小B.形状C.位置D.大小形状和位置11、如图,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点P时直线MN上的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M=BMB.AP=BNC.∠MAP=∠MBPD.∠ANM=∠BNM12、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 =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 )A.3B.4C.5D.613、如图,中,,沿折叠,使点恰好落在边上的点处,若,则等于()A.59°B.66°C.68°D.69°14、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R,C、D在直径AB的同侧半圆上,∠AOC=96°,∠BOD=36°,动点P在直径AB上,则CP+PD的最小值是()A.2RB. RC. RD.R15、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A(-1,0)、B(1,2),连接AB,平移线段AB得到线段A1B1.若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A.(4,3)B.(4,1)C.(-2,3)D.(-2,1)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5,在CD上任取一点E,连接BE,将△BCE沿BE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F处,则CE的长为________.17、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AD=10cm,点E、F在矩形ABCD的边AB、AD上运动,将△AEF沿EF折叠,使点A′在BC边上,当折痕EF移动时,点A′在BC边上也随之移动.则A′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18、如图1,有一张菱形纸片ABCD,BC=6,∠ABC=120°.先将其沿较短的对角线BD剪开,固定△DBC,并把△ABD沿着BC方向平移,得到△A'B'D'(点B'在边BC上),如图2.当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4 时,它移动的距离BB'等于________。

(考试真题)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考试真题)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A. B. C. D.
13、若把一个正方形纸片按下图所示方法三次对折后再沿虚线剪开,则剩余部分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14、如图,P(m,n)为△ABC内一点,△ABC经过平移得到△A′B′C′,平移后点P与其对应点P'关于x轴对称,若点B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 )
20、直角三角形 从 点出发沿着 方向匀速平移得到三角形 (如图1),当 点平移至 点时停止运动(如图2).若 ,当点 恰好将 分为 两部分时,四边形 的面积为 ,那么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
21、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为格点三角形,在图中最多能画出________个格点三角形与△ABC成轴对称.
A.(-2,-1) B.(2,1) C.(-2,1) D.(2,-1)
8、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F点,连结CP并延长CP交AD于Q点.给出以下结论:
①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②∠PBA=∠APQ;③△FPC为等腰三角形;④△APB≌△EP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方体的截面一定是长方形 B.了解一批日光灯的使用寿命适合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普查 C.一个圆形和它平移后所得的圆形全等 D.多边形的外角和不一定都等于360°
10、矩形纸片ABCD的边长AB=4,AD=2。将矩形纸片沿EF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叠后在其一面着色(如图所示),则着色部分的部分面积为( )
22、如图,在矩形 中, , ,点P为 边上一点,将 沿 翻折,点A落在点 处,当点 在矩形的对角线上时, 的长度为________.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一根长为20cm的长方形纸条,将其按照图示的过程折叠,若折叠完成后纸条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且PM=PN=5cm,则长方形纸条的宽为()A.1.5 cmB.2 cmC.2.5 cmD.3 cm2、起重机将重物垂直提起,这可以看作为数学上的()A.轴对称B.平移C.旋转D.变形3、已知点M(x,y)在第二象限内,且|x|=2,|y|=3,则点M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A.(-2,-3)B.(-2,3)C.(3,-2)D.(2,-3)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M在边DC上,且DM=2,点N是边AC上一动点,则线段DN+MN的最小值为()A.8B.8C.2D.105、如图,菱形纸片ABCD中,∠A=60°,折叠菱形纸片ABCD,使点C落在DP(P为AB中点)所在的直线上,得到经过点D的折痕DE.则∠DEC的大小为()A.78°B.75°C.60°D.45°6、将点P(-4,3)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P′,则点P′的坐标为()A.(-6,1)B.(-6,5)C.(-2,5)D.(一2,1)7、如图已知,为内一定点,上有一点,上有一点,当的周长取最小值时,的度数是()A. B. C. D.8、如图,将等边△ABC沿射线BC向右平移到△DCE的位置,连接AD、BD ,则下列结论:①AD=BC;②BD、AC互相平分;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④BD⊥DE;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9、要得到抛物线y=2(x﹣4)2+1,可以将抛物线y=2x2()A.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B.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图形A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则得到的图形B().A.与A关于y轴对称B.与A关于x轴对称C.与A关于O点对称 D.由A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11、点M(3,-4)关于y的轴的对称点是M1,则M1坐标为()A.(-3,4)B.(-3,-4)C.(3,4)D.(3,-4)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B. C. D.13、已知△ABC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A′B′C′与△ABC关于y轴对称,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A.(﹣3,2)B.(3,2)C.(﹣3,﹣2)D.(3,﹣2)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与△DEF关于直线m=1对称,点M、N分别是这两个三角形中的对应点,如果点M的横坐标是a,那么点N的横坐标是()A.﹣aB.﹣a+1C.a+2D.﹣a+215、如图,已知线段AB=12,点M、 N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AM=BN=2,点P是线段MN上的动点,分别以线段AP、BP为边在AB的同侧作正方形APDC、正方形PBFE,点G、H分别是CD、EF的中点,点O是GH的中点,当P点从M点到N点运动过程中,OM+OB的最小值是()A.10B.12C.12 2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写出点关于直线 l(直线 l上各点的横坐标都是-1)的对称点 B的坐标________.17、用纸条制作带状图案时,折叠纸条所得到的折痕就是所剪出图案的________,这些折痕所在的直线________,而且相邻两条折痕的距离________.18、右图中的正五角星有________条对称轴,图中与∠A的2倍互补的角有________个。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将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且DE∥BC,则结论:①△BDF是等腰三角形;②DE= BC;③四边形ADFE是菱形;④∠BDF+∠FEC=2∠A。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DE折叠,点A恰好落在边BC的点F处.若AE=5,BF=3,则CD的长是()A.7B.8C.9D.103、已知两点M(3,5),N(1,-1),点P是x轴上一动点,若使PM+PN最短,则点P的坐标应为().A.(,-4)B.(,0)C.(,0)D.(,0)4、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E,F分别是AD、BC上的点),使点B 与四边形CDEF内一点重合,若°,则等于()A.110°B.115°C.120°D.130°5、把一张有一组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析叠,若∠EFB=35°,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EF=35°B.∠AEC=120°C.∠BGE=70°D.∠BFD=110°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对称后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2,3)B.(2,3)C.(-2,-3)D.(2,-3)7、下列倡导节约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8、如图,抛物线交y轴于点A,交过点A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于另一点B,交x轴于C、D两点(点C在点D的左边),对称轴为直线,连接BD、AD、BC,若点A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恰好落在线段OC上,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的坐标是(-10,-8)B.C.D点坐标为(6,0) D.9、将如图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A. B. C. D.10、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的角C沿着GF折叠(点F在BC上,不与B,C 重合),使点C落在长方形内部点E处,若FH平分∠BFE,则∠GFH的度数α是()A.0°<α<90°B.α=90°C.90°<α<180°D.α随折痕GF位置的变化而变化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3),点B的坐标为(-2,-3),那么点A和点B的位置关系是()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关于原点对称D.关于坐标轴和原点都不对称12、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其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到点B′的位置,AB′与CD交于点E,若AB=8,AD=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A.16B.19C.22D.2513、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三角形ABC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三角形ABC沿着DE折叠压平,点A落在点A'处(如图)。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小红同学在某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期间,用铁丝设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三种不同的图形,请您观察甲、乙、丙三个图形,判断制作它们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A.制作甲种图形所用铁丝最长B.制作乙种图形所用铁丝最长C.制作丙种图形所用铁丝最长D.三种图形的制作所用铁丝一样长2、我国主要银行的商标设计基本上都融入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图案,如图是我国四个银行的商标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P(-2,1)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P'的坐标为()A.(1,-1)B.(1,5)C.(1,3)D.(-5,3)4、如图,正方形MNEF的四个顶点在直径为4的大圆上,小圆与正方形各边都相切,AB与CD是大圆的直径,AB⊥CD,CD⊥MN,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πB.3πC.2πD.π5、如图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6、坐标平面上有一个轴对称图形,、两点在此图形上且互为对称点.若此图形上有一点C(﹣2,﹣9),则C的对称点坐标为何()A.(﹣2,1)B.C.D.(8,﹣9)7、一张矩形纸片ABCD,已知AB=3,AD=2,小明按所给图步骤折叠纸片,则线段DG长为()A.2B.C.2D.18、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2)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9、如图,直线m⊥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x轴∥m,y轴∥n.如果以O1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1,1).将点O1平移2 个单位长度到点O2,点A的位置不变,如果以O2为原点,那么点A的坐标可能是()A.(3,﹣1)B.(1,﹣3)C.(﹣2,﹣1)D.(2 +1,2 +1)10、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120°,∠B=∠D=90°,在BC,CD上分别找一点M、N,使△AMN周长最小时,则∠AMN+∠ANM的度数为()A.130°B.120°C.110°D.100°11、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 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A.4 cmB.5 cmC.6 cmD.10 cm12、如图,点A(a, 1)、B(﹣1,b)都在双曲线y=﹣上,点P、Q分别是x轴、y轴上的动点,当四边形PABQ的周长取最小值时,PQ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是()A. y=xB. y=x+1C. y=x+2D. y=x+313、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A对应点为A′,且B′C=3,则AM的长是()A.1.5B.2C.2.25D.2.514、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2,9)B.(5,3)C.(1,2)D.(-9,-4)15、如果将一个二次函数图像沿着坐标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是y = 2(x - 6)2 + 4,则原函数解析式是()A. y =(x - 9) 2 + 8B. y = 2(x - 6)2C. y = 2(x - 3) 2 + 8D. y = 2(x - 9) 2 + 8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Rt△ABC中,∠A=90°, ∠B=30°,BC=+1,点E、F分别是BC、AC 边上的动点,沿EF所在直线折叠∠C,使点C的对应点C′始终落在边AB上,若△BEC′是直角三角形时,则BC′的长为________.17、右图中的正五角星有________条对称轴,图中与∠A的2倍互补的角有________个。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沪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沪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①一个图形无论经过平移还是旋转,变换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对应线段一定平行②函数图象上的点P(x,y)一定在第二象限③正投影的投影线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④使得|x|﹣y=3和y+x2=0同时成立的x的取值为.A.3个B.1个C.4个D.2个2、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BC=3,AB=5,在AC上取一E,以BE为折痕,使AB的一部分与BC重合,A与BC延长线上的点D重合,则DE的长度为( )A.1B.C.2D.3、如图,在矩形ABCD中,BC=6,CD=3,将△BCD沿对角线BD翻折,点C落在点C'处,BC'交AD于点E,则线段DE的长为()A.3B.C.5D.4、已知点A(x,4)与点B(3,y)关于y轴对称,那么x+y的值是()A.﹣1B.﹣7C.7D.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的坐标为( )A.(1,10)B.(-1,-1)C.(3,10)D.(4,10)6、点M(-5,y)向下平移5个单位的点关于x轴对称,则y的值是()A.-5B.5C.D.7、如图,矩形纸片ABCD,M为AD边的中点,将纸片沿BM、CM折叠,使A点落在A1处,D 点落在D1处,若∠1=40°,则∠BMC=()A.135°B.120°C.100°D.110°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BC=16,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则折痕EF的长为()A.14B.C.D.159、如图,将长方形纸片进行折叠,ED,EF为折痕,A与A'、B与B'、C与C'重合,若∠AED=25°,则∠BEF的度数为()A.75°B.65°C.55°D.50°10、如图,顶角为120°,,,现将折叠,使点B 与点A重合,折痕为,则DE的长为()A.1B.2C.D.11、如图,在Rt△ABC中,∠ACB=90°,∠A<∠B,沿△ABC的中线CM将△CMA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若CD恰好与MB垂直,则tanA的值为()A. B. C. D.12、以下四种沿AB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b互相平行的是()A.如图1,展开后,测得∠1=∠2B.如图2,展开后,测得∠1=∠2,且∠3=∠4C.如图3,测得∠1=∠2D.如图4,展开后,再沿CD折叠,两条折痕的交点为O,测得AO=OB,OC=0D13、在下面的四组全等的三角形中,可以看作把△ABC经过翻折(轴对称)而得到△DEF的是()A. B. C. D.14、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E处,BE与AD相交于点F,∠EDF=38°,则∠DBE的度数是()A.25°B.26°C.27°D.38°15、将沿弦BC折叠,交直径AB于点D,若AD=4,DB=5,则BC的长是()A.3B.8C.D.2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M、N两点,⊙O的半径为2,将⊙O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作平移运动,当移动时间________秒时,直线MN恰好与圆相切.17、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AB=8,BE=DF=1,M是射线AD上的动点,点A关于直线EM的对称点为A′,当△A′FC为以F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对应的MA的长为________.18、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两个动点,满足DE=CF.连接AE交BD于点I,连接BF交CI于点H,G为BC边上的中点.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19、如图,矩形ABCD中,AB=6,BC=8,点F为BC边上的一个动点,把△ABF沿AF折叠.当点B的对应点B′落在矩形ABCD的对称轴上时,则BF的长为________.20、如图,线段AB与线段CD关于直线L对称,点P是直线L上一动点,测得:点D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8cm,点B与点D之间的距离为5cm,那么PA+PB的最小值是________.21、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C′上,点D落在D′处,C′D′交AE于点M.若AB=6,BC=9,则AM的长为________22、菱形0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B(2,0),∠DOB=60°,点P 是对角线OC上一个动点,E(0,﹣1),当EP+BP最短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23、如图,已知∠ABC=45°,AB=4 ,把线段AB向右平移7个单位得到A′B′,则四边形ABB′A′的面积是________.24、AB是半圆O的直径,AB=8,点C为半圈上的一点将此半圆沿BC所在的直线折叠,若配给好过圆心O,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2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点A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已知点A 和点B 关于轴对称,求的值.27、已知:如图,点是矩形中边上一点,沿折叠得到,点落在上.求证:.28、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①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②画出将△ABC绕原点O按逆时针旋转90°所得的△A2B2C2;③△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图形吗?若成轴对称图形,画出所有的对称轴;④△A1B1C1与△A2B2C2成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成中心对称图形,写出所有的对称中心的坐标.29、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个长度单位,Rt△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1,1),点B的坐标为(4,1).①先将Rt△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Rt△A1B1C1,试在图中画出Rt△A1B1C1,并写出点B1的坐标;②再将Rt△A1B1C1绕点A1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Rt△A2B2C2,试在图中画出Rt△A2B2C2.并写出点B2的坐标.30、如图,正方形ABCD,将射线AD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45°),旋转后的射线与线段BD交于点E,作CF⊥AE于点F,点G与点E关于直线CF对称,若α=22.5°,求证:EG=CG.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D2、D3、B4、D5、B6、C7、D8、D9、B10、A11、A12、C13、D14、B15、A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28、30、。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直线y=- x+ 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若把△AB0沿直线AB翻折,点O落在第一象限的C处,则C点的坐标为()A. B. C. D.2、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记载了用图解法解方程的方法,类似地可以用折纸的方法求方程的一个正根。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做法:甲:如图1,裁一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纸片,先折出的中点,再折出线段,然后通过折叠使落在线段上,折出点的新位置,因而,类似地,在上折出点使。

此时,的长度可以用来表示方程的一个正根;乙:如图2,裁一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纸片,先折出的中点,再折出线段N,然后通过沿线段折叠使落在线段上,折出点的新位置,因而。

此时,的长度可以用来表示方程的一个正根;甲、乙两人的做法和结果()。

A.甲对,乙错B.乙对,甲错C.甲乙都对D.甲乙都错3、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矩形纸片ABCD,AB=2,BC=3,现要求将矩形纸片剪两刀后拼成一个与之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小明尝试给出了下面四种剪的方法,如图①②③④,图中BE=.其中剪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如图,在高2m,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A.2 mB.(2+ 2 )mC.4 mD.(4+ 2 )m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3,1),C(﹣1,2),若将△ABC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1,2),则点C的对应点C1的坐标为()A.(﹣1,5)B.(2,2)C.(3,1)D.(2,1)6、已知△ABC顶点坐标分别是A(0,6),B(﹣3,﹣3),C(1,0),将△ABC平移后顶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4,10),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A.(7,1)B.B(1,7)C.(1,1)D.(2,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B.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 C.平移中,图形上每个点移动的距离可以不同 D.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8、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的两边AB:BC=2:1,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边CD上的点F处,折痕为BE.若AB的长为4,则EF的长为()A. B. C. D.9、点M (-5,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5,-3)B.(5,-3)C.(5,3)D.(-5,3)10、已知M(3,2),N(1,-1),点P在y轴上,且PM+PN最短,则点P的坐标是()A.(0,)B.(0,0)C.(0,)D.(0,)11、点A(-3,2)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A.(-3,0)B.(-1,0)C.(-1,2)D.(-5,2)12、已知两点A(5,6)、B(7,2),先将线段AB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其缩小为原来的得到线段CD,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A.(2,3)B.(3,1)C.(2,1)D.(3,3)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轴的对称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4、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2,点A在原点O的左侧,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若CO=BO,则a的值为()A.﹣4B.﹣3C.﹣2D.﹣115、点(-3,2)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3,-2)B.(3,2)C.(-3,2)D.(3,-2)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矩形中,,为边上两点,将矩形沿折叠,点恰好落在上的处,且,再将矩形沿过点的直线折叠,使点落在上的处,折痕交于点,将矩形再沿折叠,与恰好重合,已知,则________.17、如图,折叠形ABCD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AE是折痕,已知AB=8cm,BC=10cm.则CE=________cm.18、如图,把正方形纸片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再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上的点F处,折痕为.若的长为,则的长为________.19、如图,有一张矩形纸条ABCD,AB=15cm,BC=4cm,点M、N分别在边AB、CD上,CN=3cm。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点P(3,﹣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3,1)B.(﹣3,﹣1)C.(1,﹣3)D.(3,1)2、把点(2,﹣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5,﹣1)B.(﹣1,﹣5)C.(5,﹣5)D.(﹣1,﹣1)3、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B. C. D.4、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D=4,AB=8,把纸片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E处,AE 交DC于点F,若DF=3,则EF的长为()A.3B.2C.4D.55、如图,△ABC中,∠ABC=45°,AC=10,对折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与BC交于点D,BD:DC=4:3,则DC的长为()A.4B.6C.8D.106、如图,△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 )A.4,30°B.2,60°C.1,30°D.3,60°7、下列说法:①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③两边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④成轴对称的两图形一定全等⑤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正确的有()个.A.2B.3C.4D.58、点A(3,-4)向左平移3个单位的点的坐标是()A.(6,-4)B.(0,-4)C.(3,-1)D.(3,-7)9、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A. B. C. D.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x的图象为直线l,作点A1(1,0)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2,将A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A3;再作A3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4,将A4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A5;….则按此规律,所作出的点A2015的坐标为()A.(1007,1008)B.(1008,1007)C.(1006,1007)D.(1007,1006)11、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若∠BAF = 60°,则∠DAE =()A.15°B.30°C.45°D.60°12、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6,BC=18,点E是BC边上一点,且AE=EC,点P是边AD 上一动点,连接PE,PC,则下列结论:①BE=8;②AP=10时,PE平分∠AEC;③△PEC周长的最小值为;④当AP= 时,AE平分∠BEP。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要得到函数y=2x+3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2x的图象()A.向左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3个单位C.向下平移3个单位 D.向上平移3个单位2、如图:.按下列步骤作图:①在射线上取一点C,以点O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圆弧,交射线于点F.连结;②以点F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圆弧,交弧于点G;③连结、.作射线.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B. 垂直平分 C. D.3、已知点A(a,2 018)与点B(2 019,b)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为()A.-1B.1C.2D.3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A.(-2,3)B.(-2, -3)C.(2, -3)D.(-3,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O(0,0),A(2,4).将线段OA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记点O,A的对应点分别为点O1, A1,则点O1, A1的坐标分别是()A.(0,0),(2,4)B.(0,0),(0,4)C.(2,0),(4,4)D.(-2,0),(0,4)6、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若∠1=50°,则∠AEF等于()A.50°B.80°C.65°D.115°7、点M(-2,3)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2,-3)B.(-2,-3)C.(3,-2)D.(2,3)8、如图,矩形AOBC中,点A的坐标为(0,8),点D的纵坐标为3,若将矩形沿直线AD 折叠,则顶点C恰好落在边OB上E处,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30B.32C.34D.169、如图,矩形ABCD中,AB=4,BC=5,AF平分∠DAE,EF⊥AE,则CF等于()A.1B.2C.D.10、已知点P(a+1,2a﹣1)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B.a<C.﹣1D.﹣111、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F,下列结论:①BD=AD2+AB2②△ABF≌△EDF ③④AD=BD·cos45°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A.21:10B.10:21C.10:51D.12:0113、如图,把直角梯形ABCD沿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HG=24m,MG=8m,MC=6m,则阴影部分地的面积是()m2.A.168B.128C.98D.15614、如图,将正方形折叠,使顶点与边上的一点重合(不与端点,重合),折痕交于点,交于点,边折叠后与边交于点,设正方形的周长为,的周长为,则的值为()A. B. C. D.2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项点都在格点上,如果将△ABC先沿y轴翻折,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是一个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若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反射),则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A.1 号袋B.2 号袋C.3 号袋D.4 号袋2、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6,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点E,F.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三角形CDM周长的最小值为()A.6B.8C.10D.123、如图,已知∠MON=40°,P为∠MON内一定点,OM上有一点A,ON上有一点B,当△PAB的周长取最小值时,∠APB的度数是()A.40°B.100°C.140°D.50°4、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宽为8cm的矩形纸片横向对折,再纵向对折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再打开,得到的图形的面积为( )A.10cm 2B.20cm 2C.40cm 2D.80cm 25、如图,在△ABC中,BC=5,∠A=80°,∠B=70°,把△ABC沿RS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CF=4,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E=4B.∠F=30°C.AB∥DED.DF=56、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CE,连结AD,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四边形ACED 为菱形的是()A.∠ACB=60°B.∠B=60°C.AB=BCD.AC=BC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点A在第二象限内,将沿射线AO平移,平移后点的横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A. B. C. D.8、长方形如图折叠,D点折叠到的位置,已知∠FC=40°,则∠EFC=()A.120°B.110°C.105°D.115°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为()A. B. C. D.10、已知点A(﹣1,﹣2),B关于抛物线y=a(x﹣1)2的对称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A.(1,﹣2)B.(﹣1,2)C.(2,﹣2)D.(3,﹣2)11、如图,将⊙O沿弦折叠,恰好经过圆心O,若⊙O的半径为6,则的长为()A. B.π C. D.1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沿OB对折,使点A落在点A1处,已知OA=8,OC=4,则点A1的坐标为()A.(4.8,6.4)B.(4,6)C.(5.4,5.8)D.(5,6)13、如图是一块长方形ABCD的场地,长AB=102m,宽AD=51m,从A、B两处入口的中路宽都为1m,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面积为()A.5050m 2B.5000m 2C.4900m 2D.4800m 214、点P(﹣2,1)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2,1)B.(﹣2,﹣1)C.(2,﹣1)D.(1,﹣2)15、如图,小明从家到学校分别有①、②、③三条路可走:①为折线段,②为折线段,③为折线段.三条路的长依次为、、,则().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矩形中,,为上一点,将沿折叠,使点正好落在边上的处,作的平分线交于,交的延长线于,若,则的长为 ________ .17、如图,已知点A (4,6),B(0,3),一次函数y=3x + b图象经过点A,且与y轴相交于点C,若点P为线段AC上的一点,连接BP,将△ABP沿着直线BP翻折,使得点A的对应点恰好落在直线AB下方的y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将△ABC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都乘以-1,并保持纵坐标不交,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将原图形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D.将原图形沿y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2、如图,将一个三角形纸片沿过点的直线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折痕为,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B. C. D.3、如图,在锐角△ABC中,AC=10,S△ABC=2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点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A.4B.C.5D.64、吴磊在如图所示的某校的平面示意图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表示图书馆位置的点A 和表示食堂位置的点B都在x轴上,且关于y轴对称,则表示教学楼位置的点C的坐标是()A.(1,﹣2)B.(﹣1,2)C.(﹣1,﹣2)D.(﹣1,﹣1)5、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CE的长为()A. B. C. D.6、如图所示,A、B点的坐标分别为(2,0),(0,1),且线段A1B1=AB,A1B1∥AB,若A1、B1点的坐表分别为(3,1),(a,b),则a+b的值为( )A.1B.2C.3D.47、已知点Q与点P(3,4)关于x轴对称,那么点Q的坐标为()A.(﹣3,4)B.(3,4)C.(﹣3,﹣4)D.(3,﹣4)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个直角三角板OAB,∠OAB=60°,顶点A的坐标为(﹣1,0),现将该三角板向右平移使点A与点O重合,得到△OCB′,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1,0)B.()C.(1,)D.(﹣1,)9、如图,在△ABC中,∠ABC=90°,将△ABC沿AB方向平移AD的长度得到△DEF,已EF=8,BE=3,CG=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2.5B.19.5C.32D.45.510、点M(-2,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2,-1)B.(2,1)C.(2,-1)D.(1,-2)11、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的三等分点,若△ABC 的面积为12,则图中△BEF的面积为()A.2B.3C.4D.612、下列命题:①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③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直径就是它的对称轴。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D是AB边上的中点,将△ABC沿过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F处,若∠B=50°,则∠EDF的度数为()A.50°B.40°C.80°D.60°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三角形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2,0),点A在第一象限内,将△OAB沿直线OB的方向平移至△O′B′A′的位置,此时点B′的横坐标为5,则点A′的坐标为()A...B.C.D.3、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AB,再以AB的中点O为顶点,把平角∠AOB三等分,沿平角的三等分线折叠,将折叠后的图形剪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那么剪出的直角三角形全部展开铺平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4、如图,在△ABC中,∠ACB=90°,AB=5,BC=3,P是AB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重合),将△BCP沿CP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CP,连接B'A,则下面结论错误的是()A.当AP=BP时,AB'∥CPB.当AP=BP时,∠B'PC=2∠B'ACC.当CP ⊥AB时,AP=D.B'A长度的最小值是1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BC=a,点E在边BC上,且.连接AE,将△ABE 沿AE折叠,若点B的对应点B'落在矩形ABCD的边上,则a的值为( )A. B. C. 或 D. 或6、一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以下面的四种“姿态”从直线l的左侧水平平移至右侧(下图中的虚线都是水平线).其中,所需平移的距离最短的是()A. B. C. D.7、如图,在中,,沿的中线,将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若恰好与垂直,则的值为( )A. B. C. D.8、如图,有一块矩形纸片ABCD,AB=8,AD=6,将纸片折叠,使得AD边落在AB边上,折痕为AE,再将△AED沿DE向右翻折,AE与BC的交点为F,则△CEF的面积为()A. B. C.2 D.49、如图,矩形纸片ABCD,M为AD边的中点,将纸片沿BM、CM折叠,使A点落在A1处,D 点落在D1处,若∠1=40°,则∠BMC=()A.135°B.120°C.100°D.110°10、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D.菱形11、若点关于轴对称的点为,则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B. C. D.12、将一张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图形,重叠部分是一个三角形为折痕,若,则的度数为()A. B. C. D.13、如图,△ABC与△DEF关于直线MN轴对称,则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AB∥DFB.∠B=∠EC.AB=DED.AD的连线被MN垂直平分14、如图,在中,,,AB的中点为D.以C为原点,射线CB为x轴的正方向,射线CA为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P是B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DP,则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A. B. C. D.15、如图,矩形ABCD,,,点M,N分别为边AD和边BC上的两点,且,点E是点A关于MN所在的直线的对称点,取CD的中点F,连接EF,NF,分别将沿着EF所在的直线折叠,将沿着NF所在的直线折叠,点D和点C 恰好重合于EN上的点以下结论中:;;∽;四边形MNCD是正方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17、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OC分别落在x轴、y轴上,连接OB,将纸片OABC沿OB折叠,使点A落在点A'的位置,若OB= ,tan∠BOC= ,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__。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把点(2,﹣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5,﹣1)B.(﹣1,﹣5)C.(5,﹣5)D.(﹣1,﹣1)2、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AE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点F处.若,,则EC的长为()A.2B.C.3D.3、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已知BC=24,∠B=30°,则DE的长是()A.12B.10C.8D.6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OAB沿x轴向右平移后得到△O′A′B′,点A的对应点A′在直线上一点,则点B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A. B.3 C.4 D.55、如图,将矩形(长方形)沿折叠,使点与点重合,点落在处,连接,,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DB=DC,若BC=6,AD=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30B.15C.7.5D.67、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将点A在数轴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A. B. 或 C. D. 或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E是CD的中点,将BCE沿BE翻折至BFE,连接DF,则DF的长度是()A. B. C. D.9、如图所示,△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α的度数为()A.80°B.100°C.60°D.45°10、如图是一块长方形ABCD的场地,长AB=102m,宽AD=51m,从A、B两处入口的中路宽都为1m,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面积为()A.5050m²B.5000m²C.4900m²D.4998m²11、如图,若△DEF是由△ABC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则平移的距离是()A.线段BC的长度B.线段EC的长度C.线段EF的长度D.线段BE的长度12、把直线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的表达式为()A. B. C. D.13、如图,△ABC沿着BC方向平移得到△A′B′C′,点P是直线AA′上任意一点,若△ABC,△PB′C′的面积分别为S1, S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S1>S2B.S1<S2C.S1=S2D.S1=2S214、如图,将矩形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EH=12cm,EF=16cm,则边AD的长是( )A.12cmB.16cmC.20cmD.28cm15、如图,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使从A到B的路径AMNB 最短的是(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直线,桥要与河岸垂直)()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三角形纸片 ABC 中,∠ACB = 90o , BC = 6 , AB = 10 .在 AC 边上取一点 E ,以 BE 为折痕,使 AB 的一部分与 BC 重合, A 与 BC 延长线上的点 D 重合,则CE 的长为________.17、若,则点P ( , )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18、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E是边BC上的一点,且BE=2,P是对角线AC上的一动点,连接PB、PE,当点P在AC上运动时,△PBE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ABC中,D是AC边上的中点,连结BD,把△BDC′沿BD翻折,得到△,DC与AB交于点E,连结,若AD=AC′=2,BD=3则点D到BC的距离为()A. B. C. D.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折叠正方形ABCD,使AD落在BD 上,点A恰好与BD上的点F重合,展平后,折痕DE分别交AB,AC于点E,G,连接GF,下列结论:①AE=AG;②tan∠AGE=2;③S=S四边形EFOG;④四边形ABFG为等腰梯形;⑤BE=2OG,则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A.2B.3C.4D.5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1,3),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为()A.(-3,-1)B.(-3,7)C.(1,-1)D.(1,7)4、如图,CD是⊙O的弦,O是圆心,把⊙O的劣弧沿着CD对折,A是对折后劣弧上的一点,∠CAD=100°,则∠B的度数是()A.50°B.60°C.80°D.100°5、点P(2,﹣3)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A.(2,3)B.(﹣2,﹣3)C.(2,﹣3)D.(﹣2,3)6、如图,∠AOB=30°,点P为∠AOB内一点,OP=10,点M、N分别在OA、OB上,求△PMN 周长的最小值()A.5B.10C.15D.207、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DE折叠,点A恰好落在边BC的点F处.若AE=5,BF=3,则CD的长是()A.7B.8C.9D.108、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 =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 )A.3B.4C.5D.69、点P(4,5)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4,5)B.(-4,-5)C.(4,-5)D.(4,5)10、如图,等边△ABC的顶点A(1,1),B(3,1),规定把△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这样连续经过2020次变换后,等边△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A.(-2 020,)B.(-2 019,)C.(-2 018,) D.(-2 017,)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则点关于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 B. C. D.1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是x轴上的点,点A(0,3),B(6,5),则AC+BC的最小值是( )A.10B.8C.6D.213、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A. B. C.4 D.5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和B(0,2),现将线段AB沿着直线AB平移,使点A与点B重合,则平移后点B坐标是()A.(0,﹣2)B.(4,6)C.(4,4)D.(2,4)15、一张长方形纸片的长为m,宽为n(m>3n)如图1,先在其两端分别折出两个正方形(ABEF、CDGH)后展开(如图2),再分别将长方形ABHG、CDFE对折,折痕分别为MN、PQ (如图3),则长方形MNQP的面积为()A.n 2B.n(m﹣n)C.n(m﹣2n)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D=6,M是CD上的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若AN平分∠MAB,则折痕AM的长为________.17、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纸片中,, BC=12cm,,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B落在AC的中点D处,折痕为EF,那么BF的长为________cm.18、已知点P(2,3),点A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 。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沪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沪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沪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1,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得到的点是()A.(﹣1,﹣1)B.(﹣1,5)C.(3,﹣1)D.(3,5)2、如图,在锐角三角形中,,的面积为,平分,若、分别是、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A.4B.5C.4.5D.63、下列图形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4、如图,已知点D是等边三角形ABC中BC的中点,BC=2,点E是AC边上的动点,则BE+ED的和最小值为()A. B. C.3 D.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B.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有无数个.C.等腰三角形的中线、高、角平分线三线合一.D.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6、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CE,连接AD,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四边形ACED 为菱形的是( )A.AB=BCB.∠ACB=60°C.∠B=60°D.AC=BC7、如图,已知为等腰三角形, ,将沿翻折至为的中点, 为的中点,线段交于点,若,则()A. B. C. D.8、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B=2∠C,把三角形纸片沿直线AD折叠,点B落在AC边上的E处,那么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AC=AD+BDB.AC=AB+BDC.AC=AD+CDD.AC=AB+CD9、如图,中,,点、在、上,沿向内折叠,得,则图中等于().A. B. C. D.10、周长38 的三角形纸片(如图甲),,将纸片按图中方式折叠,使点与点重合,折痕为(如图乙),若的周长为25 ,则的长为()A.10B.12C.15D.1311、已知点P(a+1,2a﹣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B.﹣1<a<C.﹣<a<1D.a>12、如图,有一块Rt△ABC的纸片,∠ABC= ,AB=6,BC=8,将△ABC沿AD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E处,则BD的长为( )A.3B.4C.5D.613、如图,在等边△ABC中.AB=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如图,△BAD 是由△BEC 在平面内绕点 B 旋转 60°而得,且 AB⊥BC,BE=CE,连接 DE. (1)求证:△BDE≌△BCE; (2)试判断四边形 ABE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第8页(共9页)
沪教新版七年级(上)中考题单元试卷:第 11 章 图形 的运动(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1.B; 2.C; 3.C; 4.C; 5.C; 6.C; 7.C; 8.A; 9.D; 10.A; 11.C; 12.D; 13.C; 14.C; 15.D; 二、填空题(共 13 小题) 16.3 ; 17.3; 18. ; 19.105°; 20.42; 21.π+ ; 22. +1; 23.2
A.4,30°
B.2,60°
C.1,30°
D.3,60°
2.如图,四边形 ABDC 中,△EDC 是由△ABC 绕顶点 C 旋转 40°所得,顶点 A 恰好转到
AB 上一点 E 的位置,则∠1+∠2=( )
A.90°
B.100°
C.110°
D.120°
3.将一副三角尺(在 Rt△ABC 中,∠ACB=90°,∠B=60°,在 Rt△EDF 中,∠EDF=
A.105°
B.115°
C.120°
D.135°
12.如图,将矩形 ABCD 绕点 A 旋转至矩形 AB′C′D′位置,此时 AC′的中点恰好与 D
点重合,AB′交 CD 于点 E.若 AB=3,则△AEC 的面积为( )
A.3
B.1.5
C.2
D.
13.如图,△ODC 是由△OA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31°后得到的图形,若点 D 恰好落在 AB
AOD 的度数是( )
A.15°
B.60°
C.45°
D.75°
8.如图,线段 AB 放在边长为 1 个单位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 A、B 均落在格点上,先将线
第2页(共9页)
段 AB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线段 A1B1,再将线段 AB 向下平移 3 个单位得到线段 A2B2,线段 AB,A1B1,A2B2 的中点构成三角形面积为( )
针旋转 30°后得到△AB′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5.如图,在 4×4 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将△AOB 绕点 O 逆时针
旋转 90°得到△COD,则旋转过程中形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6.如图,将等边△OAB 绕 O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50°,得到△OA′B′(点 A′,B′
G.若 AB=3,AE= ,则 CG 的长是( )
A.1.5
B.1.6
C.1.8
D.2
11.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如图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 D 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
AC 与 DM,DN 分别交于点 E,F,把△DEF 绕点 D 旋转到一定位置,使得 DE=DF,
则∠BDN 的度数是( )
第3页(共9页)
第1页(共9页)
顺时针旋转,得到△BA′E′,连接 DA′.若∠ADC=60°,∠ADA′=50°,则∠DA′ E′的大小为( )
A.130°
B.150°
C.160°
D.170°
5.如图,在 Rt△ABC 中,∠BAC=90°,将△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后得到△AB′
C′(点 B 的对应点是点 B′,点 C 的对应点是点 C′),连接 CC′.若∠CC′B′=32°,

17.如图,将△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AED,若线段 AB=3,则 BE=

18.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4 ,AD=10.连接 BD,∠DBC 的角平分线 BE 交 DC
于点 E,现把△BCE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记旋转后的△BCE 为△BC′E′.当射线 BE′
和射线 BC′都与线段 AD 相交时,设交点分别为 F,G.若△BFD 为等腰三角形,则线
段 DG 长为

19.如图,等腰直角△ABC 中,AC=BC,∠ACB=90°,点 O 分斜边 AB 为 BO:OA=1:

,将△BOC 绕 C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QC 的位置,则∠AQC=

第5页(共9页)
﹣2; 24.
; 25. ; 26.150; 27.110°; 28.60;
三、解答题(共 2 小题)
29.
; 30.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3/29 13:36:20; 用户:qgjyus er10 054;邮箱:q gjyus er10054.219 57750;学号 :21985060
度.
三、解答题(共 2 小题) 29.如图,已知,在△ABC 中,CA=CB,∠ACB=90°,E,F 分别是 CA,CB 边的三等
分点,将△ECF 绕点 C 逆时针旋转 α 角(0°<α<90°),得到△MCN,连接 AM,BN. (1)求证:AM=BN; (2)当 MA∥CN 时,试求旋转角 α 的余弦值.
沪教新版七年级(上)中考题单元试卷:第 11 章 图形的运动(10)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1.如图,△ABC 中,AB=4,BC=6,∠B=60°,将△ABC 沿射线 BC 的方向平移,得到
△A′B′C′,再将△A′B′C′绕点 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 B′恰好与点 C 重 合,则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 )
上,且∠AOC 的度数为 100°,则∠DOB 的度数是( )
A.34°
B.36°
C.38°
D.40°
14.如图,正方形 OABC 绕着点 O 逆时针旋转 40°得到正方形 ODEF,连接 AF,则∠OFA
的度数是( )
A.15°
B.20°
C.25°
D.30°
15.如图,△ABC,△EFG 均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点 D 是边 BC、EF 的中点,直线
重合,AB 在 x 轴上,△ABC 沿 x 轴顺时针无滑动的滚动,点 A 再次落在 x 轴时停止滚动,
则点 A 经过的路线与 x 轴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22.如图,在 Rt△ABC 中,∠ABC=90°,AB=BC= ,将△ABC 绕点 C 逆时针旋转 60°,
得到△MNC,连接 BM,则 BM 的长是

2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O 是正方形 ABCD 的中心,顶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1,
1),(﹣1,1),把正方形 ABCD 绕原点 O 逆时针旋转 45°得正方形 A′B′C′D′,则
正方形 ABCD 与正方形 A′B′C′D′重叠部分所形成的正八边形的边长为

第6页(共9页)
24.如图,在 Rt△ABC 中,∠C=90°,∠ABC=30°,AC=1,将 Rt△ABC 绕点 A 逆时
90°,∠E=45°)如图摆放,点 D 为 AB 的中点,DE 交 AC 于点 P,DF 经过点 C,将
△EDF 绕点 D 顺时针方向旋转 α(0°<α<60°),DE′交 AC 于点 M,DF′交 BC 于
点 N,则 的值为( )
A.
B.
C.
D.
4.如图,已知▱ABCD 中,AE⊥BC 于点 E,以点 B 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ABC,把△BAE
则∠B 的大小是( )
A.32°
B.64°
C.77°
D.87°
6.如图,在△ABC 中,∠CAB=65°,将△ABC 在平面内绕点 A 旋转到△AB′C′的位置,
使 CC′∥AB,则旋转角的度数为( )
A.35°
B.40°
C.50°
D.65°
7.如图,将△AOB 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60°后得到△COD,若∠AOB=15°,则∠
20.如图,在 Rt△ABC 中,∠ACB=90°,AC=5cm,BC=12cm,将△ABC 绕点 B 顺时针 旋转 60°,得到△BDE,连接 DC 交 AB 于点 F,则△ACF 与△BDF 的周长之和为 cm.
21.在 Rt△ABC 中,∠C=90°,AC=BC=1,将其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使 A 点与原点
第9页(共9页)
AG、FC 相交于点 M.当△EFG 绕点 D 旋转时,线段 BM 长的最小值是( )
第4页(共9页)
A.2﹣
B. +1
C.
D. ﹣1
二、填空题(共 13 小题)
16.如图,在等边△ABC 内有一点 D,AD=5,BD=6,CD=4,将△ABD 绕 A 点逆时针旋
转,使 AB 与 AC 重合,点 D 旋转至点 E,则∠CDE 的正切值为
A.
B.15
C.3
D.
9.如图,将△AOB 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45°后得到△A′OB′,若∠AOB=21°, 则∠AOB′的度数是( )
A.21°
B.45°
C.42°
D.24°
10.如图,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点 E 在 CB 的延长线上,连结 AE,将△ABE 绕点 A 逆
时针旋转 90°,得到△ADF,点 E 落在 DC 上的点 F 处,AF 的延长线交 BC 延长线于点
分别是点 A,B 的对应点),则∠1=
°.
27.如图,在△ABC 中,∠A=70°,AC=BC,以点 B 为旋转中心把△ABC 按顺时针旋转
α 度,得到△A′BC′,点 A′恰好落在 AC 上,连接 CC′,则∠ACC′=

第7页(共9页)
28.如图,将△ABC 绕点 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60°得△ADE,则∠B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