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教学大纲(整理).ppt

合集下载

美学原理教学 ppt课件

美学原理教学 ppt课件
• 1 平面艺术(如绘画) 中的主体
• 2 视觉中心会在物理中 心的偏上方
2020/11/24
14
2 美学分割
• 美学分割又称黄 金割,长短比例 正好符合人的视 觉习惯,因此,
使人感到悦目 。
2020/11/24
15
黄 金 比 例 的 应 用
2020/11/24
16
2020/11/24
17
3 视错觉
形状
平衡
对称
线条
形式美
比例
声音
色彩
节奏
7
第二部分:形式美法则
• 对称与平衡 • 变化与统一 • 对比与调和 • 节奏与韵律
2020/11/24
8
对称:指将 中心两侧或多侧 的形态,在位置、 方向上作互为相 对形式的构成。 这种形式带来的 视觉感受趋于安 定和端庄,显示 出规范、严谨有 序、安静、平和 的形式特征。
• 1.矮中见高 • • 2.虚中见实 • • 3.冷调降温
• 4.粗中见细 • • 5.曲中见直
2020/11/24
18
视错觉的运动感
2020/11/24
19
4 矛盾空间
• 矛盾空间的形成通常是利用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的平面 上表现了三维的立体形态,但在三维立体的形体中显现出模棱两 可的视觉效果,造成空间的混乱,形成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空 间。矛盾空间具有表现多视点的特性. 他多数是应用在艺术\设计 上,商业化程度是蛮高的 ,可以算是数学也可以算是美学。
2020/11/24
对称与平衡
平衡:形 式的美感特征 在于画面多个 重心相互作用, 对整体的和谐 完美起效应, 使作品看上去 舒适,各组成 部分穿插得当。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ppt课件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ppt课件

ppt课件
7
五、考核方式
• 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或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 ,平时课堂讨论与发言、小作业等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期末结业考试或考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70% 。
ppt课件
8
六、教材与基本参考文献
(一)教材
尤西林主编:《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1
月版。
(二)基本参考文献
ppt课件
27
第三章 形式美 3.本章推荐书目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 馆1984年版。 [2][德]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洪天富译,译林出版 社2002年版。 [3]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版。
ppt课件
28
第四章 技术美
1.教学基本内容
ppt课件
31
第五章 社会美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美的范围与特征 一、社会美的范围 二、社会美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与人物美 一、社会交往中的美 二、人物美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与节庆狂欢 一、日常生活中的美 二、节庆狂欢中的美
ppt课件
32
第五章 社会美 2.教学基本要求
辨析社会美、实践、社会交往、日常生活、节庆狂 欢等关键词,了解社会交往与人物美、日常生活美与节 日欢庆美的美学界定,重点理解社会美的范围与特征, 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并运用本章的关键词与理论分析具 体的社会美与社会审美现象。
审美活动经验
ppt课件
21
第二章 审美活动经验 三、审美心理距离 四、审美移情 五、完形心理 第五节 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差异 一、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 二、审美经验的文化模式 三、审美经验的客观标准与个性差异
ppt课件

《美学原理》完整教学课件

《美学原理》完整教学课件




我希望我们能生几个孩子,但是我们未能达成愿望。 我很像圣经中的撒拉,只是上帝并未赏赐我以奇迹。 也许上帝想我有了爱维莱特已经够了。 唉!爱维在两年前的四月中故去。安静地,含着微 笑,就和他生前一样。苹果树的花仍在盛开,大地 仍然充满了甜蜜的气息。而我则悄然若失,欲哭无 泪。当我弟弟来帮助我料理爱维的后事时,我发觉 他是那么体贴关心我,就和他往常的所作所为一样。 在银行中并没有给我存有很多钱,但有一张照顾我 余生全部生活费用的保险单。 就一个女人所诚心相爱的男人过世之后而论,我实 在是和别的女人一样的心满意足了。

2018/5/25


(四)积极性 审美最终能带来愉悦的情感享受,向上提升积极乐 观的生活态度。 例子:(1)化丑为美。 绘画中的丑。“事物本身原来使我们看到就起痛感 的,在经过忠实描绘后,在艺术作品中却可以使我 们看到就起快感,例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和死尸的形 象。原因就在于学习能使人得到最大的快感,这不 仅对于哲学家是如此。”——亚里斯多德 现实中的悲剧与舞台上的悲剧。
——乔治•葛里宾为美国旅行者保险公司创作的广告文案
2018/5/25
第二章 美的哲学 第一节 美的起源

一、“美”的字源学起源 (一)羊大为美 依据:汉· 许慎《说文解字》:“美,甘也, 从羊 从大 。 羊在 六 畜主 给 膳也 , 美与善同 意。” 意义:( 1 )美来源于实用,美善同源。( 2 ) 美感的起源包含了快感,美感离不开快感。

2018/5/25

例子(二):西方早期美学思想 1.美等于真。 ( 1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是美的本体。 “整个的 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黄金分割律 2.和谐为美。 ( 1 )毕达哥拉斯。 “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 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2)赫拉克利特。 “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 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 样造成和谐的。”——希腊人体艺术

美学原理(全套课件192P)

美学原理(全套课件192P)

结论: 美由审美主体来决定,审美主体以为 美的东西,就是美的东西,它不由审 美客体来决定。

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 著称于世,成为科隆城的象 征,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 一。它是当时德国人兴建的 一座宏伟的纪念性建筑。后 来成为德国宗教、民族和艺 术统一的象征。 科隆大教 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 它始建于1248年左右,高 157.38米,东西长约145米, 南北宽约86米,建筑面积约 6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全部 由磨光的石块砌成。科隆大 教堂的建造前后整整持续了 632年,是欧洲建筑史上建 造时间最漫长的建筑物之一, 它还具有早期基督教时代的 朴素风格。
第二节 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 上探索美的本质
一、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关于美的本质问题 的哲学探讨 1.亚氏认为脱离美的具体事物的的“理念”或“美本身” 是不存在的。他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是在 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 事物的“体积与安排” 2.亚氏观点的合理内核——抓住了美所必需的特定感性 形式,而且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美
四、博克(1727—1797;英) 1.他认为美是事物的某些属性 “我们所谓的美,是物体中能引起爱或 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2.事物的美的性质具有以下几种:“第 一,比较小;第二,光滑;第三,各 部分见出变化;但是,第四,这些部 分(变化的部分)不露棱角,彼此像 融成一片;
“判断某一对象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 的)表象凭借悟性联系客体以求得知识, 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和悟性相结 合)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 c.康德认为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审美情感) 虽是个人的,但又具有必然的普遍有效性。 因为我认为美的不是从我的利害计较得出 来的,而是引起我的认识功能的和谐的自 由的运动,这是人人都有、人人相同的共 同感。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课程介绍美学是一门针对古往今来一切审美现象的理论学科。

从人类最初美感的产生,到自觉创造美的艺术,再到各门类的艺术理论,最后形成了统括一切美的美学原理,是人类感性与理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相结合的产物。

本课程属于艺术设计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它是在学生已修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古代工艺设计史、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基础上,从理性与哲学的角度对艺术学科进行一种宏观把握和逻辑理解的理论训练,让学生在广泛的与艺术相关的岗位上能通过自身的思考,不断获得对美的理解,并积极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对美的领悟。

本课程是理论课程,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辅以相应的实物资料、影视资料和考察活动,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视觉感知、领悟和反思,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追求教与学的愉悦性。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能够在博物馆、艺术品拍卖行、画廊、独立艺术工作室、设计公司等与艺术与设计相关的行业,胜任艺术作品与设计作品的品鉴与推广、艺术活动的组织与安排等工作的毕业生。

美学原理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同学在艺术实践和艺术史、设计史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同学理论素养,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美学观。

能够结合史论知识和美学知识,分析和探讨生活中常见的艺术问题,拥有良好、健康的审美眼光。

掌握美学原理的基本范畴、历史发展和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批评与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美感——审美经验(支撑教学目标1)1、教学内容①、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②、美感的差异性及其原因;2、教学要点学习什么是美感,关于美感根源问题的探讨,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

美感中的感性与理性、情感体验、想象的作用;关于美感的客观标准问题的探讨,学习美感的共性及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

第二章、审美活动的独立与发展(支撑教学目标2)1、教学内容①、从历史上来看审美活动的产生;②、从社会心理来看审美活动的发生;③、关于审美活动产生的几种假说;④、从审美活动到艺术活动;2、教学要点从历史上来看审美活动的产生,包括:○1、从石器造型上看美的产;○2、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3、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审美活动的产生,为我们理解审美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导论 (《美学原理》PPT课件)

导论  (《美学原理》PPT课件)
•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 馆1996年版。
• 3.[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版。
• 4.[德]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 民出版社2002年版。
思考题
• 1.试对一件艺术品作艺术学与美学不同的分析。 • 2.描述自己的一例审美体验。结合上述研究对象的范畴术语。
3.“审美经验”
只有作为涵括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经验”才是美 学的研究对象。
二、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
(1)审美对象
审美活动构成 (2)审美意识
(1)社会美
(2)自然美
审美活动存在领域 (3)艺术美
(4)美育
(1)崇高
(2)悲剧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 但他们之后的另一个唯理主义哲学家鲍姆嘉通在其对 “诗”(广义的文学艺术)的研究中,重新认识了人类的感性。他 在1735年写的博士论文《诗的哲学默想录》中力求阐明,“哲学 和如何构思一首诗的知识是联接在一个最和谐的整体之中,却往 往被视为完全相反的东西。”他认为,逻辑引导我们达到的完善 是概念、命题及互相联系的内在一致,而感性所展示的完善是感 性表象的明晰、生动、丰满与主题的和谐。
• 审美与艺术作为一种浪漫的社会生活方式设计同时构成 空想社会主义美学。在空想社会主义蓝图中,审美与艺术 不再与社会分离对立,反而成为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甚至就是生产与生活自身的特性。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3.现当代西方美学 (1)心理学经验美学
关注生理与心理的经验实证,以代替哲学美学形而上思辨。 (2)分析美学
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文化遗址
山顶洞人把石珠、贝类等穿孔串 联成项链,说明其已有了审美意识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引言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和探讨美的本质、特点以及其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美学原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美的概念、美学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实现以下学习目标:1. 掌握基本美学概念,并理解美的多重特征;2. 理解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哲学、艺术、文化等;3. 熟悉主要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思想家的观点,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4. 能够运用美学理论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文学、电影等领域;5. 培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对美的欣赏和理解水平。

三、课程内容1. 美学概述- 美学定义与范畴- 美的本质与特征2. 美学与哲学- 古希腊哲学对美的理解- 审美哲学的起源和发展3. 美学与艺术- 艺术与美的关系- 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特点4. 美学与文化- 文化多样性对美的影响- 美学与跨文化交流5. 美学理论与思想家- 古代美学思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近代美学思想(康德、黑格尔)- 现代美学思想(杜齐、笛卡尔)6. 艺术批评与美学分析-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判断- 艺术作品的审美解读与评价7. 美学的实践应用- 美学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美学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美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思想家的观点。

2. 学术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看法和思考,并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

3. 艺术欣赏: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培养审美能力。

4. 作品分析:引导学生针对具体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分析和批评,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项目,深入探讨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评价方式1.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美学理论知识进行考察,占总成绩的30%。

2.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艺术作品进行美学分析,占总成绩的40%。

3. 学习参与度:考察学生的课堂讨论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

《美学原理讲义大全》课件

《美学原理讲义大全》课件

美学与艺术的关系
探讨美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美学如何对艺术产生影响,以及艺术如何反映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美学如何影响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美学感受的本质
探讨美学感受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人们如何从美学中获得愉悦和启发。
美学原理与时代、文化的关系
分析美学原理如何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化而演变,以及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 学观念和实践。
美学中的对称、平衡、和谐
探索美学中的对称、平衡和和谐原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原则来创造美的效 果。
《美学原理讲义大全》 PPT课件
美学原理研究美的本质和原则,探讨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艺术的关系。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美学的多个方面,从对称平衡到色彩应用, 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到美学批评的重要性。
什么是美学原理
了解美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探索美的本质和内涵。
美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讨美学原理如何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如何应用在生活中的设计和创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3
导论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 一、美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 二、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 第三节 美学的学科特性 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三、美学相邻学科
︵。︵
14
导论 第四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 一、区别于实证经验科学的哲学思维 二、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体验描述 2.教学基本要求
︵。︵
7
五、考核方式
• 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或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 ,平时课堂讨论与发言、小作业等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期末结业考试或考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70% 。
︵。︵
8
六、教材与基本参考文献
(一)教材
尤西林主编:《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1
月版。
(二)基本参考文献
︵。︵
5
三、教学内容
等五大审美类型的美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等相关 知识与理论,优美、崇高、悲剧、喜剧和丑等五大审美 范畴的美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等相关知识与理论 ,审美教育的美学内涵、功能与实施途径等相关知识与 理论。
︵。︵
6
四、教学方式
• 基于本课程理论性与人文体验性兼具之特点,采用理 论讲授与个案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视讲授内容和 课堂情况,适时讨论,并利用多媒体手段与网络资源 以确保教学效果。
[1]李泽厚:《美学四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版。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年版。
︵。︵
9
六、教材与基本参考文献
[4][苏联]里芙希茨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四 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985年版。
[5][波兰]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 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6][美国]彼得·基维主编:《美学指南》,彭锋等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10
七、教学参考课时与安排
• 以18周36计划教学课时为准,大致安排如下。可根据 教师与学生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
第六章 自然美
第七章 艺术美
第八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优美与崇高 第一节
第二、三节
第九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喜剧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十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丑
第十一章 美育
课堂考查或考试
︵。︵
课时 2 2 2 2 2 2 2 2 2 2 2
12
八、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导论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美学的历史 一、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现当代演变 三、中国美学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
辨析美学、美学思维、审美活动、人文学科、哲学 思维、人文体验等关键词,了解美学的历史、关于美学 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理解美学 是研究审美活动的理论性人文学科,运用本章的关键词 与理论分析辨析美学学科同相关学科的关系与差异。
︵。︵
15
导论 3.本章推荐书目 [1][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商务 印书馆2013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 书馆1996年版。 [3][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 馆1996年版。 [4][德]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 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
1
一、课程性质
• 美学一门是在现代性进程中从哲学分化出来的人文学 科。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是美学学科家族中最基础的 理论学科,它既不同于美学史、艺术美学等其他美学 分支学科,更有别于美术学、艺术学及任何单纯的文 学或艺术理论。
• 美学原理是一门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理论资 源,研究和理解人类审美意识发生,审美活动的本质 、特征、种类、范畴与功能等一般问题的人文学科。
︵。︵
4
三、教学内容
• 美学课程总体上由导论和审美本质、审美经验、审美 类型、审美范畴和审美教育等六大板块内容构成。
• 导论主要使学生学习美学简史、研究对象、学科特性 与学习方法,课程主体部分重点使学生具体学习关于 审美活动的本质及其地位,审美经验的根源、心理结 构、感受特性、心理要素、经验模式及历史演变与文 化差异,形式美、技术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
︵。︵
2
二、教学目的
• 作为大学通识教育或文学、艺术、哲学等相关专业的 基本选修或必修课程之一,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课程 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了解、掌握美学学科的 基础知识与理论,认识、把握纷繁复杂的审美活动的 基本规律,初步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美学理论去分析 、鉴赏自然、社会和艺术审美等各种审美现象的能力 ,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
16
第一章 审美的本质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关于审美本质的探讨历程 一、西方思想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二、中国思想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第二节 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 第三节 审美的本质 一、探讨审美本质的若干原则 二、审美本质及其逻辑 三、作为元价值的真善美及其对立面的假恶丑
︵。︵
17
第一章 审美的本质 2.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美的规律、自由劳动、人的本质等关键词,了 解中外思想史上关于审美本质的相关论述、马克思的“ 美的规律”思想,重点理解审美的本质,结合自己的审 美体验并运用本章的关键词与理论分析辨析人的审美活 动与其他人类活动的关系及其差异。
︵。︵
18
第一章 审美的本质 3.本章推荐书目 [1][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 版社1996年版。 [2][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年版。 [3][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9年版。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版
︵。︵
3
二、教学目的
• 的专业人才,并为他们深化相关学科的学习,从事审 美鉴赏或审美创造,从事各种学科的基础教育教学、 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美学原理在培养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综合 人文学科素质和相关专业能力,尤其是理论思维的能 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落实上述作用是 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宗旨。
周次 1 2 3 4 5 6 7
教学内容
导 论 第一、二节
第三、四节
第一章 审美的本质 第一、二节
第三节
第二章 审美活动经验 第一、二节
第三至五节
第三章 形式美
︵。︵
课时 2 2 2 2 2 2 2
11
周次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四章 技术美
教学内容
第五章 社会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