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土壤污染 ppt课件
![土壤污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67072d650e52ea5518985e.png)
157236万元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等多位领导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64ppt课件贵冶周边cucd土壤集成修复示范工程修复前修复中修复后337504kg65ppt课件贵溪窜山垅老灌区修复区水稻测产结果20121009处理理株高cm穗长cm每亩株数万每株有效穗每亩有效穗万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亩产折合干重公斤对照照100423410710110815914692325338单改剂剂908255107153163231206895295448综调剂剂1072266113174197224202905631050466ppt课件窜山垅老灌区修复区水稻稻米中铜镉含量处理大米铜mgkg大米镉mgkg未施用7250562单修复剂5190232单综合调理剂508022食品卫生标准1000267ppt课件苏门沈家印石里九牛岗水泉周家串山垅老罐区050100150200696261786855土壤有效态cu含量mgkg修复前修复后71苏门沈家印石里九牛岗水泉周家串山垅老罐区01250595767625363土壤有效态cd含量mgkg主要修复单元区修复前后土壤有效态铜镉含量68ppt课件?污染场地迫切需要发展快速高效的修复技术?尾矿库需要发展以植被恢复等为主的修复技术工业污染场地矿区尾矿库生态环境风险人体健康畸型致死污染修复地下水电动修复研究与尾矿复垦69ppt课件较早在国内开展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研究络合诱导可显著提高电动修复效率阐明了土壤ph调控是土壤重金属活化和迁移的关键因素土壤剖面自阳极土壤cumgkg1s1s2s3s4s5s6s7s8s9s100100200300400500处理前t1t2t3t4t5cuzncr单一复合以及有机物存在下的电动修复红壤黄棕壤chemosphere2004563
(固、气、
(风化过程)
液、生)
(固、气、
(风化过程)
液、生)
《土壤污染的特点》课件
![《土壤污染的特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685b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6.png)
地表水污染
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 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 泊等水体,导致水生生物 死亡和水质恶化。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物链污染
土壤污染可能导致农作物 、蔬菜等农产品受到污染 ,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 类健康。
呼吸道疾病
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可能被 风吹起,被人吸入体内, 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癌症风险增加
土壤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可 能对人体造成致癌作用, 增加癌症的风险。
详细描述
一些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在土壤中不易分解,长期积累可能对生态环境 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这也增加了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
土壤污染的长期性
总结词
由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累积性和难降解性,其影响往往是 长期的。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其影响可能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长 期污染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减产、生态破坏等问 题。因此,对土壤污染的防治和管理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投 入。
02
土壤污染的特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土壤污染的隐蔽性
总结词
由于土壤污染通常难以通过肉眼识别 ,其存在和程度往往需要通过专业的 检测和分析才能确定。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不像水体或大气污染那样直 观,其污染物通常隐藏在土壤中,不 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很难发现。这增 加了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的难度。
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土壤资源,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THANKS
感谢观看
联合修复
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 多种方法,针对不同污染类型
和程度,进行综合治理。
修复技术
土壤淋洗
环境保护概论第7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环境保护概论第7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7833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c.png)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
一、土壤污染
1. 概念: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 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 象。
2. 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 土壤污染物主要通过农作物和食品间接进入
人体 ② 土壤污染的判定比较复杂 ③ 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不易及时发觉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
二、土壤净化
1. 概念:分解、转移、转化,使土壤 污染物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1939年,瑞士科学家Paul Müller发明了DDT
第四节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除虫菊
第四节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鱼藤
第四节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 有机合合成了一种有机 氯化合物——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
2 Cl 蔡德勒
Cl
+ Cl3CCH(OH)2
• 原因: • 危害: • 防治
☺ 水土保持
Diversion ditch effective for draining steep slopes
Forest terrace suitable for reforestation in degraded mountain zones
Algerian terrace
☺ 水土保持
•等 高 种 植
☺ 水土保持
•沿 等 高 线 营 造 防 护 林
☺ 水土保持
•陡 坡 地 退 耕 还 林
☺ 水土保持
•沿 沟 建 淤 地 坝
☺ 水土保持
•修 水 窖 雨 季 蓄 水
☺ 水土保持
•工 程 措 施 与 生 物 措 施 结 合
☺ 水土保持
•修 建 梯 田
☺ 水土保持
2. 净化作用的原因 ① 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分解转化; ② 有机无机胶体吸附、解吸、代换,
土壤污染_PPT.ppt
![土壤污染_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40ae3931b765ce05081494.png)
二、土壤污染的常见形式
土壤退化
又称土壤衰弱,是指土壤肥力衰退导致 生产力下降的过程。是土壤环境和土壤理 化性状恶化的综合表征,有机质含量下降, 营养元素减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 侵蚀,土层变浅,土体板结;土壤盐化、 酸化、沙化等。其中,有机质下降,是土 壤退化的主要标志。
二、土壤污染的常见形式
二、土壤污染的常见形式
土壤盐碱化
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 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 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 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
二、土壤污染的常见形式
• 我国盐碱化土地达9913万公顷,其中现代 化盐渍化土壤3693万公顷,潜在盐渍化土 壤1733万公顷。在现有耕地中,次生盐渍 化面积达 933万公顷。由于不适当灌溉等原 因,有的地区次生盐渍化面积还在扩大。
对土壤污染的治理,首先要减少农药使用。同时还要 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 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 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 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 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 (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 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 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 主要表现在水田潜育化、土壤酸化和养分 亏缺。我国南方地区水田潜育化面积有433 万公顷。据1982年2400个监测点的雨水分 析, 酸雨频率占 44.5%,酸雨遍及我国22 个省(市),受害耕地面积达287万公顷。全 国缺钾土壤面积占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 39%上升到1983年的46%;缺磷土壤占耕 地面积,由1957年的27%上升到1983年的 70%。
土壤环境污染PPT课件
![土壤环境污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84358127d3240c8547efd3.png)
• (3)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基地,通过植物生命活动,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可被其转化、吸收和转移。
第12页/共43页
• 在土壤中污染物的累积和净化是同时进行的,是 两种相反作用的对立统一过程,两者处于一定的 相对平衡状态。如果输入土壤的污染物质其数量 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作用速度,打破了积累 和净化的自然动态平衡,就使积累过程逐渐占据 优势。当污染物质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 然导致土壤正常功能的丧失,使土壤质量下降和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或使植物体内该污染物含量增 高,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第17页/共43页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
• 土壤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重 金属元素,其中很多是作 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营养 元素如Mn、Cu、Zn等。 因此,只有当叠加进入土 壤的重金属元素积累的浓 度超过了作物需要量和可 忍受程度,作物才表现出 受毒害症状,或作物生长 并未受害但产品中某种金 属含量超过标准,造成对 人畜的危害时,才能认为 土壤已被重金属污染。
第24页/共43页
• 如果元素不是存在于矿物中,而是以被黏土矿 物吸附的结合形态存在,那就必须考虑其潜在 影响。实验证实,被黏土矿物吸附的Cu、Pb、 Zn及其他重金属,受环境pH值影响很大。但 环境变为酸性,H+浓度增高时,H+将和重金 属离子争夺黏土矿物表面的可交换位置,结果 使原先被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的部分重金属离 子释放出来;H+浓度越大,交换释放出来的 重金属离子就越多。在环境变得极酸性时,黏 土矿物吸附的重金属离子几乎全部释放到体系 中。这些被释放出来的大量重金属离子有可能 重新加入食物链而迁移,从而引起人体健康的 危害。
• (4)取(3)中离心分离后加入3mL 0.02mol.L-1 HNO3 和5mL的30% H2O2,在85℃水浴锅中煮2h,并且不 断震荡,然后再加入3mL的30% H2O2,在85℃水浴 中煮3h,偶尔震荡。冷却后,加入5mL的3.2 mol/L 醋酸胺溶液(溶剂为20%的HNO3),稀释到20mL, 连续搅拌30min。离心分离,上清液为有机结合态,残渣 为残留态。
第12页/共43页
• 在土壤中污染物的累积和净化是同时进行的,是 两种相反作用的对立统一过程,两者处于一定的 相对平衡状态。如果输入土壤的污染物质其数量 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作用速度,打破了积累 和净化的自然动态平衡,就使积累过程逐渐占据 优势。当污染物质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 然导致土壤正常功能的丧失,使土壤质量下降和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或使植物体内该污染物含量增 高,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第17页/共43页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
• 土壤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重 金属元素,其中很多是作 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营养 元素如Mn、Cu、Zn等。 因此,只有当叠加进入土 壤的重金属元素积累的浓 度超过了作物需要量和可 忍受程度,作物才表现出 受毒害症状,或作物生长 并未受害但产品中某种金 属含量超过标准,造成对 人畜的危害时,才能认为 土壤已被重金属污染。
第24页/共43页
• 如果元素不是存在于矿物中,而是以被黏土矿 物吸附的结合形态存在,那就必须考虑其潜在 影响。实验证实,被黏土矿物吸附的Cu、Pb、 Zn及其他重金属,受环境pH值影响很大。但 环境变为酸性,H+浓度增高时,H+将和重金 属离子争夺黏土矿物表面的可交换位置,结果 使原先被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的部分重金属离 子释放出来;H+浓度越大,交换释放出来的 重金属离子就越多。在环境变得极酸性时,黏 土矿物吸附的重金属离子几乎全部释放到体系 中。这些被释放出来的大量重金属离子有可能 重新加入食物链而迁移,从而引起人体健康的 危害。
• (4)取(3)中离心分离后加入3mL 0.02mol.L-1 HNO3 和5mL的30% H2O2,在85℃水浴锅中煮2h,并且不 断震荡,然后再加入3mL的30% H2O2,在85℃水浴 中煮3h,偶尔震荡。冷却后,加入5mL的3.2 mol/L 醋酸胺溶液(溶剂为20%的HNO3),稀释到20mL, 连续搅拌30min。离心分离,上清液为有机结合态,残渣 为残留态。
《土壤污染》课件
![《土壤污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c9f9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3.png)
案例二
某县农业用地土壤污染。2015年,某县一处农业用地被发现存在土壤污染问题。该地块 曾进行过工业开发,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案例三
某村镇地下水污染事件。2017年,某村镇发生一起地下水污染事件,当地居民生活用水 受到严重影响。经调查,该地块原为一家采矿企业作业区域,因企业未按规定处置废水, 导致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化学修复
利用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 物质。
工程修复
通过挖掘、填埋、固化等工程手段修复污染 土壤。
修复方法
针对不同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 ,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对于轻度污染土壤,可采用植 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生物修 复方法。
对于重度污染土壤,需要采用 工程修复方法,如挖掘、填埋 等。
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 修复方法,以达到最佳修复效 果。
造成污染,影响水源质量。
经济发展
土壤污染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和农作物的减产,给经济发展带 来负面影响。同时,土壤污染也 会影响土地的使用价值,降低土
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02
土壤污染的类型
重金属污染
定义
主要来源
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土 壤,使其浓度超过土壤背景值,对生态环 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04
土壤污染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方法
01
02
03
土壤监测点位布设
根据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 况和污染源分布情况,合 理选择和设置监测点位, 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样品采集与处理
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采 用科学的采样方法,确保 样品具有代表性,并进行 妥善处理和保存。
数据分析与解读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和解读,以了解土壤污 染状况、变化趋势及其对 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某县农业用地土壤污染。2015年,某县一处农业用地被发现存在土壤污染问题。该地块 曾进行过工业开发,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案例三
某村镇地下水污染事件。2017年,某村镇发生一起地下水污染事件,当地居民生活用水 受到严重影响。经调查,该地块原为一家采矿企业作业区域,因企业未按规定处置废水, 导致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化学修复
利用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 物质。
工程修复
通过挖掘、填埋、固化等工程手段修复污染 土壤。
修复方法
针对不同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 ,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对于轻度污染土壤,可采用植 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生物修 复方法。
对于重度污染土壤,需要采用 工程修复方法,如挖掘、填埋 等。
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 修复方法,以达到最佳修复效 果。
造成污染,影响水源质量。
经济发展
土壤污染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和农作物的减产,给经济发展带 来负面影响。同时,土壤污染也 会影响土地的使用价值,降低土
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02
土壤污染的类型
重金属污染
定义
主要来源
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土 壤,使其浓度超过土壤背景值,对生态环 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04
土壤污染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方法
01
02
03
土壤监测点位布设
根据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 况和污染源分布情况,合 理选择和设置监测点位, 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样品采集与处理
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采 用科学的采样方法,确保 样品具有代表性,并进行 妥善处理和保存。
数据分析与解读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和解读,以了解土壤污 染状况、变化趋势及其对 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方法ppt课件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7ca5341ed9ad51f01df298.png)
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某些非 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纤维作物等,也可种植一些非食 用的吸收重金属能力强的植物,如羊齿类铁角蕨属植物对土 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聚集能力,对镉的吸收率可达到10% ,连续种植多年则能有效降低土壤含镉量。
.
35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 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 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 值,使镉、锌、铜、汞等形 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 植物的危害
❖ 目前,我国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公顷。
.
11
污灌有没有好处?
❖ 很多年来污灌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灌溉 形式。如果使用恰当,利用经过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或 某些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一般可有增产效果,因为这 些污水中含有许多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 采用污灌节省了灌溉用水,并且使污水得到了土壤的净化, 减少了治理污水的费用。
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具有多源性,主要是工业 “三废”,化肥农药、城市污泥、垃圾等。
土
工业污染源: 工业区周围工业“三废”、污水灌溉 等。
壤
交通运输污染源:汽车尾气等。
污 染
农业污染源:
农业生产本身产生的,农药和化肥, 动物废弃物等。
源
生活污染源: 生活垃圾、废水等废弃物。
.
6
5、土壤污染的概况
❖ 据估计,我国受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壤面积达上 千万公顷,其中矿区污染土壤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 土壤约500万公顷、固废堆放污染土壤约5万公顷,已 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构成严重威胁。
.
.
35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 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 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 值,使镉、锌、铜、汞等形 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 植物的危害
❖ 目前,我国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公顷。
.
11
污灌有没有好处?
❖ 很多年来污灌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灌溉 形式。如果使用恰当,利用经过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或 某些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一般可有增产效果,因为这 些污水中含有许多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 采用污灌节省了灌溉用水,并且使污水得到了土壤的净化, 减少了治理污水的费用。
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具有多源性,主要是工业 “三废”,化肥农药、城市污泥、垃圾等。
土
工业污染源: 工业区周围工业“三废”、污水灌溉 等。
壤
交通运输污染源:汽车尾气等。
污 染
农业污染源:
农业生产本身产生的,农药和化肥, 动物废弃物等。
源
生活污染源: 生活垃圾、废水等废弃物。
.
6
5、土壤污染的概况
❖ 据估计,我国受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壤面积达上 千万公顷,其中矿区污染土壤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 土壤约500万公顷、固废堆放污染土壤约5万公顷,已 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构成严重威胁。
.
《土壤污染》课件
![《土壤污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3374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d.png)
要点三
病原菌污染
定义
病原菌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各种病原菌带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环境恶化。
来源
病原菌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污水、垃圾等,以及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所导致的抗药性菌株的增加。
影响
病原菌污染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传播疾病途径、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降低土壤肥力等,对人体健康也有潜在危害。
控制农产品质量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加强污染治理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土壤污染的防治
制定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建立土壤监测和预警体系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壤保护的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污染可能导致植被减少、栖息地破坏,进而导致动物栖息地减少、种群数量下降,影响生物多样性。
对动物的危害
土壤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癌症、神经系统损伤、免疫系统失调等。
健康风险
土壤污染可能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产量下降,人类健康风险增加,进而导致经济损失。
生物修复
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排污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土壤污染状况和防治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病原菌污染
定义
病原菌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各种病原菌带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环境恶化。
来源
病原菌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污水、垃圾等,以及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所导致的抗药性菌株的增加。
影响
病原菌污染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传播疾病途径、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降低土壤肥力等,对人体健康也有潜在危害。
控制农产品质量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加强污染治理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土壤污染的防治
制定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建立土壤监测和预警体系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壤保护的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污染可能导致植被减少、栖息地破坏,进而导致动物栖息地减少、种群数量下降,影响生物多样性。
对动物的危害
土壤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癌症、神经系统损伤、免疫系统失调等。
健康风险
土壤污染可能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产量下降,人类健康风险增加,进而导致经济损失。
生物修复
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排污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土壤污染状况和防治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土壤污染治理》PPT课件
![《土壤污染治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fa42ce227916888486d7fe.png)
➢ 虽然多种金属可诱导PCs合成,但发挥诱导作用的不是它们的化合 物,而是游离的金属离子。因此,Rauser曾提出以胞内PCs含量作 为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定量标准的设想。
➢ Gawel等为了证明美国东北地区的森林衰萎与重金属污染有关,采 用胞内PCs含量作为金属胁迫的特异标志,结果发现衰萎树木体内 的P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树木。
➢ Nies 和Silver 研究了不同耐性植物的金属离子吸收与代谢的关系,认 为植物原生质膜有主动排出金属离子的作用。
➢ 不同种类植物的耐性和非耐性植物对不同的重金属的响应不同。如 Lolkema 等 对采自铜矿山遗址的具有耐性的植物Silene和非耐性系列进 行对比研究表明,耐性物种根中铜的浓度耍比非耐性物种明显降低,从 而认为耐性系列可能具有降低铜吸收的机制。
24 168 96 144
续表 1-2 [112] [110] [110] [111]
[113]
[117] [118] [112] [119] [120] [115] [107]
[109] [110] [110] [111]
[113]
[117] [118] [116] [120]
➢ 在重金属的胁迫下,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将会发生变化。在镉的胁 迫下,表现为叶绿素含量下降 。叶绿素的合成过程中,主要有如 下几个步骤: 合成氨基-γ-酮戊酸, 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原叶绿素还原酶 及叶绿素分子整合为色素蛋白复合物。这几个 合成过程都很容易受到镉的干扰,从而使合成过程受到阻断,造 成叶绿素含量的降低。
Cd Cd Cd Cd
Cd
Cu
Cu
Cu
Cu
Zn
过氧化物 Hg
酶
Hg
(POD)
Cd Cd Cd Cd
《土壤污染治理》课件
![《土壤污染治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f0ae6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7.png)
• 详细描述:土壤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垃圾和交通运输等。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 和固体废弃物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硫化物、氮化物等污染物。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 、化肥和畜禽粪便等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物质通过雨水冲刷、灌溉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城市垃圾和交通 运输也会产生土壤污染,城市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和车辆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会通过大气沉降和直接排放等方式进入土壤。
随着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一些新型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 污染物等对土壤的污染日益严重,研究新型污染物的治理 技术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土壤污染修复的长期效果
土壤污染修复后,需要关注其长期效果和稳定性,研究如 何保持修复效果的持久性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土壤污染挑战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
加强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土壤污染 治理研究和项目。
分享技术与经验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各国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和 经验,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制定国际标准与规范
在国际层面制定统一的土壤污染治理标准和规范,促进各国在治理 过程中的协调与配合。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3
物理修复技术
利用物理方法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或提取出来,如热解吸、电动力学
修复等。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进步,物理修复技术将更加高效和
安全。
土壤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
复合污染的治理
针对土壤中多种污染物共存的情况,研究多种污染物的协 同作用机制和治理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新型污染物的治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土壤污染防治 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
随着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一些新型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 污染物等对土壤的污染日益严重,研究新型污染物的治理 技术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土壤污染修复的长期效果
土壤污染修复后,需要关注其长期效果和稳定性,研究如 何保持修复效果的持久性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土壤污染挑战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
加强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土壤污染 治理研究和项目。
分享技术与经验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各国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和 经验,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制定国际标准与规范
在国际层面制定统一的土壤污染治理标准和规范,促进各国在治理 过程中的协调与配合。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3
物理修复技术
利用物理方法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或提取出来,如热解吸、电动力学
修复等。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进步,物理修复技术将更加高效和
安全。
土壤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
复合污染的治理
针对土壤中多种污染物共存的情况,研究多种污染物的协 同作用机制和治理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新型污染物的治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土壤污染防治 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
环保复习之土壤污染(共15张PPT)
![环保复习之土壤污染(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fc7004680203d8ce2f24ac.png)
土壤污染
学习目标: ➢土壤污染物来源、土壤污染的危害、治理措施。
一、土壤污染
(一)土壤污染的含义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 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性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 量恶化的现象。
(二)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 放标准的生活、工业 污水中含有重金属、 酚、氰化物等许多有 毒有害的物质,会将 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 质带至农田
➢ 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 向土壤直接倾倒,由于日晒、 雨淋、水洗,使重金属极易 移动,以辐射状、漏斗状向 周围土壤扩散。
(二)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农药化肥施用。
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 市垃圾;
4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排放;
大气沉降;
3
2
1
(三)土壤污染的危害
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
使水质恶化; 土
1.健全并严格执行 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土壤污染的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
加强对废水、
和化肥,增施
废气、固体
有机肥料;发
废弃物等综
展生态(或绿
合治理和利
色、有机)农
用.
业;积极发展
高效、低毒、
低残留的农药,
减少化学农药
使用量。
2.控制和消除各种土壤污染源。
(四)土壤污染的防治
①土壤淋洗
②化学氧化还原净化
(二)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 大气污染中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 质,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形成 酸雨,通过沉降和降水而降 落到地面,引起土壤酸化
➢ 交通、冶金工业排放的金 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 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
学习目标: ➢土壤污染物来源、土壤污染的危害、治理措施。
一、土壤污染
(一)土壤污染的含义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 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性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 量恶化的现象。
(二)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 放标准的生活、工业 污水中含有重金属、 酚、氰化物等许多有 毒有害的物质,会将 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 质带至农田
➢ 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 向土壤直接倾倒,由于日晒、 雨淋、水洗,使重金属极易 移动,以辐射状、漏斗状向 周围土壤扩散。
(二)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农药化肥施用。
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 市垃圾;
4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排放;
大气沉降;
3
2
1
(三)土壤污染的危害
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
使水质恶化; 土
1.健全并严格执行 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土壤污染的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
加强对废水、
和化肥,增施
废气、固体
有机肥料;发
废弃物等综
展生态(或绿
合治理和利
色、有机)农
用.
业;积极发展
高效、低毒、
低残留的农药,
减少化学农药
使用量。
2.控制和消除各种土壤污染源。
(四)土壤污染的防治
①土壤淋洗
②化学氧化还原净化
(二)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 大气污染中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 质,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形成 酸雨,通过沉降和降水而降 落到地面,引起土壤酸化
➢ 交通、冶金工业排放的金 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 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农药 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 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粉剂、水剂、乳液等), 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 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如拌种消毒剂、地下害虫熏蒸剂和杀虫剂等)构 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 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此外,农药在 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 了生态系统,使农作物遭受间接损失。
对土壤污染的治理,首先要减少农药使用。同时还要 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 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 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 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 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 (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 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 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概述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 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 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 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 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 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 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农药、 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 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 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 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如我国辽宁沈阳张 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 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 只能改作他用。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和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 ①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前者如汞、
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 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 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②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 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 ③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 (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 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3.尾气排放 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 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4.堆积物 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 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5.农业污染 属农业区开放性染物是主要污染物 有机污染
1.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 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 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 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和土壤污染物
其中化学污染物是主要污染物 无机污染
1.工业污水 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 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 两侧形成污染带。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
2.酸雨 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 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 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 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至3 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
土壤污染
目录
• 概述 • 土壤污染的概念和土壤污染物 • 土壤污染的常见形式 • 土壤污染现状及特点 •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概述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 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 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 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 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 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 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 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和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 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
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 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土壤 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 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 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 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 就会有污染物质的相互传递。作物从土壤 中吸收和积累的污染物常通过食物链传递 而影响人体健康。
5.固体污染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和土壤污染物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方式
主要有:①污水灌溉。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 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 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 ②酸雨和降尘。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 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 土壤酸化。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 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 半径为2至3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③汽车排气。汽油中添 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 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④向土壤倾倒固体废弃 物。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 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⑤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属农业 区开放性的。
2.废气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 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 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 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3.化肥 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 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 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 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对土壤污染的治理,首先要减少农药使用。同时还要 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 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 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 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 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 (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 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 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概述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 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 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 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 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 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 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农药、 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 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 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 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如我国辽宁沈阳张 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 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 只能改作他用。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和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 ①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前者如汞、
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 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 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②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 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 ③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 (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 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3.尾气排放 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 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4.堆积物 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 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5.农业污染 属农业区开放性染物是主要污染物 有机污染
1.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 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 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 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和土壤污染物
其中化学污染物是主要污染物 无机污染
1.工业污水 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 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 两侧形成污染带。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
2.酸雨 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 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 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 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至3 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
土壤污染
目录
• 概述 • 土壤污染的概念和土壤污染物 • 土壤污染的常见形式 • 土壤污染现状及特点 •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概述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 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 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 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 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 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 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 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和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 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
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 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土壤 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 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 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 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 就会有污染物质的相互传递。作物从土壤 中吸收和积累的污染物常通过食物链传递 而影响人体健康。
5.固体污染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和土壤污染物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方式
主要有:①污水灌溉。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 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 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 ②酸雨和降尘。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 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 土壤酸化。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 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 半径为2至3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③汽车排气。汽油中添 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 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④向土壤倾倒固体废弃 物。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 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⑤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属农业 区开放性的。
2.废气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 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 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 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3.化肥 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 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 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 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