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 寓言两则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 寓言两则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 寓言两则练习题

25.争论的故事

一、基础题:

1、比一比,再组词。

烤()管()键()评()

烧()官()健()苹()

2、选择正确的读音打“______”

兄弟俩(liǎngliǎ)剖(pōupō)开赞(zhànzàn)许评(píngpǐn)理

3、对号入座(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键:①插在门闩上起固定作用的金属棍。

②某些乐器、家用电器或其他机器上的部件,按动后使进入工作状态。

③使皮带轮或齿轮跟轴连接并固定在一起的插销。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她按琴键的动作真美!()

(2)、然:①这样;那样②附在某些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者动作的状态。③对,正确④然而,表示转折

哥哥对弟弟的话不以为然。()

这件事当然是你不对。()

试验虽然失败了,然而他们并不灰心。()

天忽然下起了大雨。()

(3)、休:①歇息②停止;完结③别;不要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在家休息。()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

你休想蒙混过关。()

4、阅读课文片断并填空。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无休止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1)、用“不是……而是……”说句话。

(3)、省略号省去的是什么你能再写出一句吗

(4)、“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这里的“时机”指的是:二、阅读理解:

啄木鸟和树

大树叫了起来:“别动我!别动我!我疼死了!”

“树先生,你身上有病,我再为你捉虫呢!”啄木鸟说。

“简直是侮辱!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里有虫……我知道了,这不过是打击我、伤害我的借口罢了。我警告你,别在我面前耍花招,滚开!”树发怒了。

啄木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从此以后,再没有一只啄木鸟愿意去帮助这棵树捉虫了。

几年以后,树的虫子多了,这棵“年轻力壮”的树终于变成了肚里空空的废物。

1、课文里说树“年轻力壮”时会是什么样子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蕴涵道理的故事,给人以启示。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呢受到什么启示呢

我读了,懂得了。

我读了,懂得了。

我读了,懂得了。

三、拓展练习:

以“不”字开头的成语除了“不以为然、不约而同”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

26、剪枝的学问

一、基础题:

1、多音字组词。

zháo()fèn()jīn()zhòng()

着分禁种

zhuó()fēn()jìn()zhǒng()

2、补充词语。

远近()()欢()喜()将()将()

将()将()又()又()又()又()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注意搭配得当。

(1)、()的花香引来了()的蜜蜂,他们()地在花间飞舞。

(2)、看着()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的桃子。(3)、()的同学们()地爬上了假山。

(4)、()的校园里充满了()的笑声。

4、判断下列句子的标点是否正确,不对的请你改正。

(1)、我着急地问:“王大伯,你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地枝条剪掉呢()(2)、王大伯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罗。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3)“咔喳、咔喳”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王大伯剪去的是长得的枝条,因为这些枝条,

如果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剪枝”包含的学问是

二、阅读理解:

树枝和数根

明朗的夏天,一棵树的绿叶,对着微风这样自我赞美道:

“山谷里,谁找得到比我还美的景色假如没有我们,树木能这样秀丽壮观吗老实说,我们夸耀自己,不算是什么罪过吧!难道不是我们给路人遮荫歇凉难道不是我们引来姑娘在树下跳舞每当日出日落时,夜莺就在我们中间歇唱。就说你微风自己吧,不也总爱穿行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玩儿吗”

“最好,你再加上一句:真还多亏了我们。”一个谦和的声音从地下对树叶说。

“谁敢如此无礼,竟说出这种大话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跟我们争个高低”满树叶子嘁嘁喳喳地说。

“我们就是埋在地下,见不到阳光的根。靠着我们,你们才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不过请你们不要忘记,你们和我们的命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旦根须缺水,树木完蛋了,你们树叶也一起完蛋了。”

1、读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我们根完蛋了,你们叶也()完蛋了。

()有了我们树叶,()树木才能秀丽壮观。

2、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句末的括号里。

光:①光线②一点不剩③露着④只,单

(1)、你别看这些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光吸收营养,不结果实。()(2)、我们就是埋在地下,见不到阳光的根。()

(3)、不一会儿,这盘菜就被我吃光了。()

(4)、李明光着脚站在门前的草地上。()

3、树根和树叶相比,谁更重要,为什么

三、课外趣题:

歇后语是我国民族语言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如果你留心注意,就不难发现许多歇后语中都运用了小学数学的知识,请你根据下列题后面的提示,写出歇后语的后半句。

1、例:九美加一美——十美(用加法)

2、半斤加八两——(用加法)

3、七窍通了六窍——(用减法)

4、十五个吊桶打水——(用减法)

5、一口吞了二十五只“小老鼠”——(用乘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24小时计时法教案解析

教案示例 课题:24时计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 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

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教学.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教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教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1 我们周围的土壤 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 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答:有虫、草、植物的根、水 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 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 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 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1.2 了解土壤

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 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 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 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4、用更多的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答:①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沙粒多。黏土颗粒小,黏粒多。②用手捻一捻:沙土的沙粒硬捻不碎。黏土的黏粒不硬,一捻就成粉末。 ③和点水握一握:沙土不能握成团。黏土能握成团。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实验准备: 沙土、黏土、壤土各一纸杯、水三纸杯,漏斗三只,沙布三块,烧杯

三年级24小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知识点+练习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 1、【24时】:在1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2 )圈,共(24 )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24时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平时所说的晚上12时也就是新一天的开始,即凌晨0时,时针走一圈到中午12时,再走一圈又到了晚上12时,这时是一天的结束。也就是一天时针走了2圈,共24小时,因此1日=24时。 2、普通记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下午、中午、晚上、凌晨”等时间词来区别,如上午时针指向9,应说上午9时,当时针第二次指向9,这时是晚上9时。 3、24时计时法:时钟有两圈,分内圈和外圈,内圈数字是时针走第一圈表示的时刻,外圈数字是时针走第二圈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时刻,下午1时就是13时,晚上9时就是21时,时针指向外圈的几就读几时,不用再说上午或下午等时间词。 4、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 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到了下午1时的(+12 ); 5、24时记时法→普通记时法: 加上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数字大于12的(-12 )。 6、# 7、时间计算公式: 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注:两天的时间分开算,24是关键。第一天的时间直接减,第二天的时间再相加。 7、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对应的时刻: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 法堂上练习 , 二、计算。 ⑴上午6:30-----下午2:00,经过了多长时间 ⑵从9:00------20:30,经过了多长时间 ⑶下午3:40------7:20,经过了多长时间 % (4)每隔5小时取一次信,第一次8:00 第二次:___第三次___ (5)从8:00到10:00是()小时,从11:00到下午3:00是()小时。 (6)王叔叔每天上班4小时,如果他18:00上班,那么,他()下班。 三、应用题。 1、小明下午4:10放学,走了13分钟到家,他到家的时间是多少 2、学校卫生大扫除从13:20开始,需要98分钟,请问什么时间结束 ~ 3、小明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30分起床,他睡了多长时间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复习 一、照样子写词语。 1.形容云雾的词语有:气象万千风云变幻奇峰异岭若隐若现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白云苍狗瞬息万变 2.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辽(辽宁)吉(吉林)黑(黑龙江)蒙(内蒙古)冀(河北)晋(山西)陕(陕西)宁(宁夏)鲁(山东)皖(安徽)苏(江苏)浙(浙江)渝(重庆)沪(上海)津(天津)京(北京)豫(河南)鄂(湖北)湘(湖南)赣(江西)台(台湾)闽(福建)滇(云南)琼(海南)川(四川)黔(贵州)粤(广东)桂(广西)甘(甘肃)新(新疆)藏(西藏)青(青海)港(香港)澳(澳门)回归举国欢庆3.现代的人间奇迹有: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青藏铁路…… 4.古代的人间奇迹有:故宫兵马俑龙门石窟…… 5.形容海面景色的词:微波粼粼碧波荡漾波浪滔天波澜壮阔碧波浩渺 6.形容景色美丽的词:风景如画色彩斑斓秀丽迷人景色优美 7.我国的风景名胜有:桂林山水秦始皇兵马俑黄山迎客松黄果树瀑布济南泉城苏州园林西藏布达拉宫海南三亚北京故宫云南西双版纳杭州西湖 8.形容山的词语:山清水秀山高水远青山绿水 二、词语搭配。 不朽的诗篇奇异的景象蜿蜒的巨龙辽阔的海域高高的蓝天 动人的诗篇美丽的景象浩瀚的大海洁白的浪花晶莹的珍珠 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迷人的世界神秘的色彩清澈的海水巨大的天幕 茫茫的大海千姿百态的云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变幻无常的云雾景色秀丽的庐山美丽的南沙群岛随风飘荡的轻烟 一泻千里的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 一条玉带一缕轻烟一座山峰一座冰山一匹白马一朵浪花一顶绒帽一道彩虹香港(东方之珠)济南(泉城)南京(石头城)杭州(人间天堂)广州(羊城)三、多音字组词。 行(行人、行走、航行)(银行、行列、行业) 曲(曲线、曲折、弯曲)(歌曲、乐曲、戏曲) 华(中华、华丽)(华山) 漂(漂亮)(漂浮、漂流) 似(似乎、相似)(似的) 系(联系、关系)(系鞋带)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京杭大运河像绸带,它们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两大人间奇迹。5.庐山地处我国江西省的北部。描写庐山的古诗有: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6.目前,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是34个——在原30个基础上加上了海南省、重庆直辖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7.学习了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用其中的诗句填空。(1)、农村的庄稼人很勤劳,他们昼出耘田夜绩麻。(2)、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几个小孩子在玩“种田”的游戏,他们趴在地上学大人种庄稼,不禁让我想起两句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种子发芽 1.种番茄: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100天 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番茄种子一般不容易发芽,要提前做好栽种试验和温水浸种处理。 2.番茄种子外形特征: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 3.黄瓜种子外形特征: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4.栽种记录要记哪些内容? 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等。 5.蚕豆种子外形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6.苹果种子外形特点: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7.红松种子外形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8.冬瓜种子外形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9.枣种子外形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1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2.植物幼苗柔嫩,需要细心照料,适时浇水。注意不可以直接浇自来水,要将自来水 放在盆里24小时以上再用,目的是使水中的氯气等物质挥发,否则会烧死幼芽。 幼苗长大了 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的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还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3.玉米的根比较特殊,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茎节长出的称地下节根,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 4.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伸入土里的。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5.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6.茎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输送水分和养料。 7.树干、树枝都是茎. 8.我们平时说的芹菜茎其实是叶柄,而实际的芹菜茎是叶包裹着的短缩茎。 9.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有运输水分、养料和支持叶片伸展的作用)。 10.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子叶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 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11.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制造并吸收养料。 植物开花了 1.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则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花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 2.只有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植物才有可能结出果实。 3.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和人工辅助授粉这几种常见的传粉方式。 4.黄瓜的雌花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 5.桃、油菜的花依靠昆虫传粉。 它们以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被称为虫媒花。 6.昆虫传粉:木兰、百合、杧果、玫瑰、绣线菊等。 7.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8.玉米、杨树的花依靠风力传粉,被称为风媒花。 它们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轻,也没有花香和花蜜。 9.风力越大,花粉传播的距离越远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我们周围的土壤”和“植物和我们”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关心天气”、“观察与测量”等五个单元。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

三年级二十四小时计时法

知识点 ★一年有12个月。 一个月有31天的叫大月,共7个大月,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一、 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 一个月有30天的叫小月,共4个小月,分别是:四、六、九、^一;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 2月是最特殊的月份,2月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2月是29天的年份叫闰年。判断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①公历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 ,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1900年是平年) ②各位上的数是单数的年份一定是平年;

③用年份数的后两位除以4算一算是否有余数。 ★一年有4个季度 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平年的第一季度是31+28+31 = 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共91天 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共30+31+30 = 91天), 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共31+31+30 = 92天), 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共31+30+31 = 92天)。 ★平年一年有365天,合52星期余1天; 4、闰年一年366天,合52星期余2天。 5、 ★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元旦(1月1日),妇女节(3月8日),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 24时的计时方法 ★在一天里,钟面上的时钟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用“凌晨” “上午”来描述0时到中午12时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 “晚上” “夜里”来描述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这段时间里的时刻。 ★把普通计时法写成24时计时法: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如凌晨4时写作:4: 00),时刻不变。 中午12时过后的时刻,我们可以加上12 (如下午2时:2+12=14 14:00); ★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时: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在时刻前加上“凌晨”“上午”。 中午12时过后的时刻,我们可以减去12,再在时刻前加上“下午” “晚上”(如14时:14-12=2 下午2时); 例题 1.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下午2时是()上午8时是() 晚上10时是()夜里2时是() 下午5时半是()凌晨4时20分是()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24小时计时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24小时计时法教案 课题:24时计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 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

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教学.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教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教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 分) 一我能拼,我能写。(共8分) wān yán shuāi dǎo hútúhuáng kǒng ()()()()bǎo zàng pèi fúxùn luóxùn sù()()()()二查字典,按要求填表。(6分) 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 余几画 组词字典中的解释应选义项 窃窃窃私语①偷;②偷偷地;③谦 指自己(意见) 窃取 服服气①衣服;②担任;③服 从,信服;④吃药;⑤ 适应 校服 三按要求写词语:(8分) 1、写近义词。 赞扬----()敬佩----() 奇异----()思索----() 2、写反义词 自豪----()喜悦----()消失----()冷静----()

四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6分)。 千()百态喜出()外()苗助长出类()萃 谈笑风()七嘴八()精妙绝()()假虎威 ()耳盗铃风华正()()天喜地五()六色 1、表示心情高兴 的: 。 2、出自寓言故事 的: 。 3、含有数字 的: 。 五对号入座。(6分) 陆续继续连续 1、参观的人们( )地走出了大厅。 2、抗洪的战士们在大堤上()奋战了三天三夜。 3、小明病好了以后,又()去少年宫练习钢琴。 无论……都……不但……而 且……虽然……但…… 1.()走到哪里,我()不能忘记自己的老师。

2.()我的学习成绩差,()我绝不泄劲。 3、他()聪明,()勤奋。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风筝飞上了蓝天。(扩句) 。 2、我们必须讲卫生的好习惯。(改病句) 。 3、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 4、万丈阳光把他的脸照得红红的。(改成被字句) 。 5、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缩句) 。 七按课文填空。(7分) 1、南沙也是个。天是,海是。远望,翡翠和蓝玉合璧,。(2分)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话是代诗 人的作品中的诗句。这句诗用了的修辞手法。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的思想感情。(2分)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除法 教学内容:p.1-1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 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 教学内容:P1~3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探索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 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出发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笔算 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 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我们都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那我们来坐下下面的几题! 如:98÷2 94÷3 94÷4 98÷5 这样的计算孩子们你们是怎做的啊?说说你们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学习例1: 谈话:同学们 你们参观过养鸡场吗?(有600只鸡 共三排) 从题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出算式?

2、探索口算方法 问:600÷3结果是多少? ⑴学生独立思考 ⑵学生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①因为3 个200相加是600 所以600÷3=200 ②6个百除以3等于2个百 2个百是200 ③因为6÷3=2 所以600÷3=200 ⑶谈话: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 自己选一种喜欢的方法 把600÷3是怎么算的? 得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 三、探索笔算方法 1、提出问题 养鸡场的鸡还都是产蛋高手呢 这些鸡2天共产蛋986个 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算式怎样列? 2、问:谁能估计一下平均每天产蛋几百多? 3、谈话:到底是多少个呢?大家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呢? ⑴请一位学生示范写出竖式 ⑵问:你能用以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方法试着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 ⑶交流算法 ①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 4表示4个百 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 ②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引导学生明确:9个百除以2商4 分掉了8个百 还剩1个百没分 所以要和十位上的8个十合起来成18个十再除以2 也就是说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数合并起来继续除 ③问: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1种子发芽了 教学目标: 1.观察番茄和黄瓜的种子,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番茄和黄瓜的种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了解一些种植知识,并乐于长期观察记录。 3.通过收集和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到不同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 4.做种子萌发对比实验,初步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重点 1.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做好记录。 2.动手做探究种子发芽条件的实验,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初步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番茄和黄瓜的种子、课件、实验记录表、带盖透明玻璃瓶4个、活动手册等。学生分组材料:花盆、土壤、水杯、小铲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的种子,谁来说说,你们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 学生列举自己见过的植物的种子。 教师引导:植物的一生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植物种子的发芽。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观察并描述番茄和黄瓜的种子 1.出示黄瓜的种子,学生进行观察并描述。 2.再出示番茄的种子,引导学生将番茄的种子和黄瓜的种子比较起观察来。看一看番茄和黄瓜种子的特点。 预设:

黄瓜种子是乳白色的,扁平光滑,边缘薄,比较小,形状细长。 与黄瓜种子相比,番茄种子小,呈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外面有茸毛,形状圆而扁,有点像小耳朵。 教师小结:不仅是番茄和黄瓜的种子,其他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大小、颜色、形状等各方面都不相同。 3.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 (1)出示一些植物的种子,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这些植物的种子各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从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各方面,去观察这些植物的种子,发现他们的特征。 活动二:种番茄 1.学生观察课本第2页下面种番茄的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种番茄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 材料:番茄种子、花盆、土壤、水杯、小铲子等。 方法: ①在花盆土中挖一个小坑,在里面放两粒种子。 ②盖上一层薄土,浇水。 教学说明:番茄和黄瓜这两种植物都是常见的,生长周期短,花的外形相似,比较容易种植,因此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决定种什么样的植物。 2.讨论交流:

苏教版3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估算方法: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 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 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 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 0的乘数: 用竖式计算时,把 0前面的数对齐,用 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 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 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一个两位数乘 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 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 (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 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 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即头×(头﹢ 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1、长度单位: 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进率: 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 =跑步的距离 2、质量单位有: 克(g)、千克(kg)、吨(t) 进率: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3、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 之间的进率)。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出什么是关键。 2、画图解决问题:学会根据题中的信息与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所列出的每一个算式要充分理解所表示的意义。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2)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苏教版科学知识点测验 1、土壤是由固体、液体、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P ) 2、土壤中的小动物有蚯蚓 、屎壳郎、 青蛙 、蚂蚁 等。(P 3、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有图画、文字、表格。(P ) 4、研究土壤成分(P ) 5、土壤的种类(P ) 6、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动植物的遗体,他们被称为腐殖质。它越多土壤越肥沃。 7、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有① 修筑梯田 ② 种植绿肥 ③ 秸秆还田 ④ 收集落叶沤肥 。 8、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贫瘠的土壤中,植物 细弱、柔软且枯黄。 9、土壤动物的作用 分解生物遗体改善土壤肥力 。1平方米土地中大约有 5万个 土壤动物。 10、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 强 ,土壤 湿润、肥沃 ,生态环境 良好 。相

反的没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 弱 ,土壤 干旱、贫瘠 ,生态环境 恶劣 。 11、为何不能乱扔废电池和塑料垃圾?(P ) 12、保护土壤的行为有① 植树造林 ② 发展有机农业 ③ 垃圾无害化处理 ④ 环保宣传 。 13、外面有 果皮 ,内部有 种子 ,称为果实。(P ) 1、观察种子构造的方法①观察前需要 将种子用水浸泡 便于观察,②用到的器材有 镊子 和 放大镜 。(P ) 2、种子的构造(P ) 填写名称A 子叶 B 胚根 C 胚芽 D 胚轴E 子叶 F 胚根G 胚轴 H 胚芽 K 子叶。 发育成根的是 胚根 ,发育成茎和叶的是 胚芽,提供养分的是 子叶 。(P ) 3、种子萌发的条件① 适宜的温度 ② 适量的水 ③ 适当的空气 。(P ) 4、种子传播的方法有利用 动物 利用 风力 利用 水力 利用 弹力 等。(P ) 5、根的形态可以分为 直根 和 须根 。前者举两个例子 胡萝卜 、 西红柿 、豆类 ,后者举两个例子 葱 、 大蒜 、小麦 。(P ) 6、根的作用① 固定植物 ② 吸收养料和水分 。 7、茎的形态可分为 缠绕茎 ( 牵牛花 ), 直立茎 ( 杉树 ), 攀缘茎 ( 爬山虎 ), 和 匍匐茎( 西瓜 )等。在括号中举一个例子(P ) A E K C B D F G H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专项练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题 1. 40-2= 70+90= 70+2= 140-7= 70+50= 421÷7≈52+35= 720÷8= 9×799≈9×799= 80÷4= 26+9= 2. 45×28≈160-60= 160÷8= 150+40= 2100÷3= 50×80= 28÷7= 500×4= 24÷8= 12×20= 35÷5= 50÷5= 3. 3×800=420÷7=3×220=480÷4= 58+33=420-20=93÷3=880÷4= 1200-200=11×7=80-46=82÷9≈ 4. 45+45= 50×90= 42×98≈5×5+52= 90+30= 90+40= 170-90= 110-30= 50+80= 110-80= 50+90= 400+300= 5.21×30=660÷6=65×10=540÷6= 22×40=80×80=10×47=30×70= 0÷93=600÷6=10×36=660÷3= 6. 43+38=720÷8=36+56=23×30= 10×73=90×50=800÷8= 6000+2000=120×4= 640÷2=52×94≈250÷5= 7. 63÷9= 280÷4= 50×50= 810÷9= 300×6= 25+41= 140÷7= 20×31= 90-65= 52×44≈74×54≈41×75≈8. 40×70=131÷6≈900÷3=57+29= 125÷2≈4×9÷6= 90÷9= 1600÷2= 71-68= 600÷1= 1500÷3= 9×300=

9. 3×200=620÷2=660÷2=640÷8= 880÷4=7500-500=0÷91=12×4=3×31=58+26=120×4=0×97=10. 360÷9=44×2=960÷3=32×2= 2×440=460÷2=70+500=3×33=280÷4=9×400=3×330=690÷3=11. 11×40=900×5=67-49=200÷4= 8000-1000=20×24=57+29=540÷6=10×73=10×58=0÷49=34×20=12. 80×90=30×70=120×4=640÷8= 720÷9=10×34=65×10=660÷3=700×5=41×20=7000-3990≈30×30=13. 10×47=30×23=660÷6=5900-5000= 11×40=70×40=10×36=6000+2000=80×80=29+14=80×50=200×4= 14. 36+56=88×10=600÷6=22×30= 400+600=34+29=800÷8=21×30= 720÷8=33×30=32×20=87×10= 15. 500+40=22×40=440÷4=33×20= 320÷4=83÷9≈77-29=0÷93= 640÷2=30×50=75+18=600+700=16. 210÷7= 3×8= 80÷2= 40×10= 180÷3= 80×99≈280÷4= 90×100= 8÷1×8= 20+90= 80+20= 130-2= 17. 310×3=390÷3=230×3=11×4= 82-55=310×3=720÷9=4700-700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情况分析 一、课标对本年级的要求 本学期的课程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在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是同样重要的。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学期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需要加强和培养小组中友好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 “动物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 “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在“植物” 单元中,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学生们将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习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瓦、陶器、瓷器等常见材料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三年级下24小时计时法练习题

24小时计时法复习(一) 一、用24小时计时法填空. 上午8::00 ()凌晨1:00 ()晚上12:00 ()下午2 :20 ( ) 下午5:10 ()晚上11:00 ( ) 二、用普通计时法填空. 3:00 ( ) 6:00 ( ) 12:00 ( ) 17:30( ) 21:00 ( ) 24:00 ( ) 三、把时间按从早到晚排列 下午5时早上6时上午11:00 晚上11时3:00 23:00 15:00 18:00 四、⑴上午6:30-----下午2:00,经过了多长时间? ⑵从9:00------20:30,经过了多长时间? ⑶下午3:40------7:20,经过了多长时间? 五、①小明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30分起床,他睡了多长时间? ②每隔5小时取一次信, 第一次8:00 第二次:___第三次___ ③运动会8:30开始,11:20结束,运动会进行了多长时间?

④学校卫生大扫除从13:20开始,需要98分钟,请问什么时间结束? ⑤快餐店营业时间为: 请问快餐店全天营业多长时间? 6、汽车应11:20到达车站,因堵车晚到45分钟,汽车什么时间到达车站? 24小时计时法复习(二)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钟面上,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分钟, (2)从8:00到10:00是()小时,从11:00到下午3:00是()小时,(3)王叔叔每天上班4小时,如果他18:00上班,那么,()下班。

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1)小明和小丽放学回家,小明到家时是4时49分,小丽到家时4时47分。 ①___先到家,他比___早___分钟到家。 ②小丽到家时间是___,再过___分钟是5时整。 (2)一节课是40分钟,再加()分,正好是1小时。 (3)图书馆下午14:00开门,17:30关门,图书馆下午一共开放了()小时()分。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12时是零时。() 2、20时是晚上10时。() 3、一列火车8:45分出发,当天14时10分到达目的地,中间经过的时间是5小时25分钟。() 4、从早上6时到晚上6时要经过10小时。() 5、21时50分时晚上9时50分。()

三年级数学24小时计时法练习题

24小时计时法复习(一) 一、填空 上午8: 00 ()凌晨1:00 ()晚上12:00 () 下午2 :20 ( ) 下午5:10 ()晚上11:00 ( ) 二、填空 3:00 ( ) 6:00 ( ) 12:00 ( ) 17:30( ) 21:00 ( ) 24:00 ( ) 三、把时间按从早到晚排列 下午5时早上6时上午11:00 晚上11时 3:00 23:00 15:00 18:00 四、⑴上午6:30-----下午2:00,经过了多长时间? ⑵从9:00------20:30,经过了多长时间? ⑶下午3:40------7:20,经过了多长时间? 五、①小明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30分起床,他睡了多长时间? ②每隔5小时取一次信, 第一次8:00 第二次:___第三次___ ③运动会8:30开始,11:20结束,运动会进行了多长时间? ④学校卫生大扫除从13:20开始,需要98分钟,请问什么时间结束? ⑤快餐店营业时间为: 请问快餐店全天营业多长时间? 6、汽车应11:20到达车站,因堵车晚到45分钟,汽车什么时间到达车站?

24小时计时法复习(二)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钟面上,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分钟, (2)从8:00到10:00是()小时,从11:00到下午3:00是()小时,(3)王叔叔每天上班4小时,如果他18:00上班,那么,()下班。 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1)小明和小丽放学回家,小明到家时是4时49分,小丽到家时4时47分。 ①___先到家,他比___早___分钟到家。 ②小丽到家时间是___,再过___分钟是5时整。 (2)一节课是40分钟,再加()分,正好是1小时。 (3)图书馆下午14:00开门,17:30关门,图书馆下午一共开放了()小时()分。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12时是零时。() 2、20时是晚上10时。() 3、一列火车8:45分出发,当天14时10分到达目的地,中间经过的时间是5小时25分钟。() 4、从早上6时到晚上6时要经过10小时。() 5、21时50分时晚上9时50分。()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备课本科学 三年级下册 教师_______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对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将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出来,并与他们在本单元中即将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认识。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指出天气现象存在规律性,季节的气候特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