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24课两极对峙
军队人数到1945年 近1140万,战后仍 保留三四百万人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 19390万发炮弹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 3万辆坦克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4 万架飞机
【探究1】一、从盟友到对手—剖析对峙的原因
材料三 悟大国雄心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 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 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VS
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 分析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 2. 了解两极对峙格局的表现 3.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
展的影响。
知识铺垫——“国际格局”与“极”
• 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
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 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以主权国家和国家 集团等战略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 相互作用而形国成家的力一量种与结国构家利状益态和局面。 • 极: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
“没有永恒的朋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
——丘吉尔
利 益 冲 突
西
美
美
苏
欧
苏
称
扩
衰
崛
霸
大】一、从盟友到对手—剖析对峙的原因
材料四课本P109解析与探究: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
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 那么搞乱我国社会内部的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 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 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探究1】一、从盟友到对手—剖析对峙的原因 材料二 识大国之力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战后苏联军事实力:
工业产量占53.4% 黄金储备占74.5% 经济 出口贸易占32.4%
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军事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 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 基地 拥有原子弹
高中历史 两极格局
3. 干涉他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
1)朝鲜战争(1950-1953) (中美关系破裂 “冷战”扩大到亚洲)
积极
1.客观上促进了科技发展 2.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投下800万吨炸药 ,造成越南160多万 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 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 失所; 美国也损失惨重, 战争长达12年,5.6 影响:美国霸权相对地位衰落。 万余人丧生,30多万 苏联军事上赶上美国 人受伤,耗资4000多 亿美元。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 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 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 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 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 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稳定西欧资本主义, 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 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兴起的背景
二、“冷战”的具体表现
三、“冷战”的影响
消极
1. 国际关系 2. 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 干涉他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
1)朝鲜战争(1950-1953) (“冷战”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55—1975) (美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军军事上赶上美国) 热战
二战集中营中堆积 被炸成废墟的城市 二战记忆—— 即将遭到屠杀的儿童
如山的尸骨
“二战”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
真正的和平呢?
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历史: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引语55年前,一个新生的国家诞生在世界的东方。
55年来,新生的中国经风雨、见世面、开诚心、布公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今天,让我们走进那风雨如歌的岁月,去感受那惊涛骇浪的艰险,去追忆那惊心动魄的抗争,去体验那惊世骇俗的镇定,去体会那惊天动地的成就。
引语的作用:凝神起兴点题二、基于知识目标的教学设计——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建国之初的外交方针,中苏建交的背景及意义,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发点及其内容和历史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及其意义,中国参加亚非国际会议及其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历史背景和有关史实,中美关系改善的时代背景及有关史实,中日关系改善的时代背景及有关史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四项原则和表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改善和发展同俄、美、日、法等世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及其意义,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的活动及贡献。
知识目标的教学设计要求:全面、具体、有序(二)知识目标的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结构,板书结构)(1)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①中苏友好②中美敌对③三大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中国).出发点: 五项原则及其相互关系②实践:日内瓦会议. 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③历史意义. 解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①历史背景: 解释:为什么是恢复?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4)历史性的握手①中美关系的改善:历史背景.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②中日关系的改善:历史背景:田中角荣访华.(5)国际交流与合作①原则——四项原则②表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6)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②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③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序号时间外交成就历史意义1 1949年中苏建交2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4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5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6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7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8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9 1979年中美建交10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1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HDG3〗12 2002年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三、基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设计——问题情境下的自主学习(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营造情境(教师的活动)形成问题(主要是教师的活动)自主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认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过程体察,方法体会,情感体验,价值判断)实现问题情境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可以有两种设计:一种是立足于面(全体学生、全部教材内容)的问题引导式教学设计,一种是立足于点(个别学生、一部分教材内容)的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二 )立足于面的问题引导式教学设计(1)营造情境——考察外交活动和外交目的的思路。
【岳麓版历史】步步高2012版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七单元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表现 . (1)政治: 1947 年 ,杜鲁门公开宣称与苏联和共 政治: 政治 产主义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产主义对抗 , 标志着 “ 冷战 ” 正式开始 。 苏联和 东欧国家针锋相对, 东欧国家针锋相对, 1947 年成立了 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 。 ___________。
(2)经济: 1948 年马歇尔提出援助西欧的 “ 欧洲复 经济: 年马歇尔提出援助西欧的“ 经济
点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另一场战争”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 另一场战争 ”
年二战结束, 和“重建世界”的含义。1945 年二战结束, 接下来的 重建世界”的含义 。 战争则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的斗争, 社会主义阵营的斗争 , 而斗争的原因无外乎国家利益 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两点。“ 重建世界”应理解为 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两点。 重建世界” 紧张的国际关系的调整、尖锐的国际危机的缓解。 紧张的国际关系的调整 、尖锐的国际危机的缓解。 解题要准确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启示 解题要准确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整体感知
精讲精析
讲主线 本讲内容主要是战后初期国际格局的变化, 二战 本讲内容主要是战后初期国际格局的变化, 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是两极格局的确立。 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是两极格局的确立 。基本内容 包括: 包括 :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 ——美、 苏两国关系的转变及原因; ②两极格局下的 美 苏两国关系的转变及原因; 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 冷战 ”政策及其表现; ③美苏双方在全球对峙局面 下进行的激烈争夺。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 下进行的激烈争夺。 美国对苏联实施 “冷战” 的经济 和军事措施,以及苏联为此采取的一一对应措施: 和军事措施 ,以及苏联为此采取的一一对应措施:杜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马歇尔计划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互会; 北约组织 经互会;北约组织——华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 华约组织。 经互会 华约组织 存在近半个世纪, 存在近半个世纪 ,对二战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影响。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岳麓版
③主要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
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2)发展:到1996年,成员已达113个国家(地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导入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 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 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 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互动探究(1)你如何理解“新的力量在萌动”促使“世界两极开始 消失”? (2)结合史料,探究20世纪50—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提示:(1)理解: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 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 (2)趋势:在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外交 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其 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 格局。 (4)中国的振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 对衰落。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史料二 1969年12月结束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已被称为“小国会 议”。各种协议尽管遭到一两个核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反对, 但还是被通过了。如立即暂停大国间的核武器竞赛,成立一个国际 组织来开发海底资源,取缔所有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
历史必修一7单元整合
※ 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建交公报》,再次强调 美国认知中国的立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 的一部分。
※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72年9月,周恩来和来华访问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 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 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 局的最终瓦解。
请结合教材内容思考: 1、为什么要说是恢复?
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2、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没恢复?
美国的阻挠
3、70年代又为什么能恢复?
第一: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第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第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乒 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后 全方位外交 挑战美国霸权 冲击两极格局 高速增长 第二经济大国 冲击美国
盟友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日本的迅速崛起。
二、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1956年苏联撕毁合作合同,中苏关 系开始恶化,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 伐克,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1969年苏 联军队入侵中国黑龙江珍宝岛,社会主 义阵营日趋瓦解。
3、表现
1、1956—1972年期间 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 2、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经济大国。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日本的汽车工业
4、影响
日本复兴的影响:
(1)外交政策 (2)世界格局
日本复兴前后有何变化?
高中岳麓历史必修目录
高中岳麓历史必修目录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岳麓历史必修目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 1 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 2 课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 3 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 4 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 5 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第 6 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第 7 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 8 课英国的制度创新第 9 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第 10 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第 11 课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 12 课鸦片战争第 13 课太平天国运动第 14 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 15 课辛亥革命第 16 课五四爱国运动第 17 课 -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第 18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 19 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 20 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第 21 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 22 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 23 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 24 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第 25 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第 26 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第 28 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 1 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 2 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 3 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 4 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 5 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第 6 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 7 课新航路的开辟第 8 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第 9 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 1O 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 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 12 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 13 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 14 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 15 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第 16 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 17 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 18 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第 19 课经济体制改革第 20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 21 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 22 课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 23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 24 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第 25 课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第 26 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 27 课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 1 课孔子与老子第 2 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 3 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 4 课宋明理学第 5 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第 6 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 7 课汉字与书法第 8 课笔墨丹青第 9 课诗言志歌咏言第 10 课从传奇到小说第 11 课梨园春秋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 12 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第 13 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第 14 课挑战教皇的权威第 15 课理性之光第 16 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 17 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第四单元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 18 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第 19 课音乐与美术第 20 课电影与电视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 21 课西学东渐第 22 课新文化运动第 23 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第 24 课---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 25 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 26 课现代科学革命第 27 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第 28 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第 29 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第 30 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 31 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
1.(2011 年辽宁沈阳市级协作校统一测试)下图是苏联某历 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 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 B.古巴导弹危机的根源 C.美苏间军备竞赛的本质 D.苏联霸权主义野心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平鸽”的内脏是“美国导 弹”。这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反映了当时美国 “冷战”政策的实质是对苏联的敌对。 答案:A
3.下列关于“冷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④制止了新的世界
③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 力量的产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解析:“冷战”是除军事之外的一切对抗行为,既然是对 抗,也就不可能给世界带来安宁,①项错误;美苏“冷战”促 进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④项错误。 答案:C
)
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 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 变”战略。这表明双方( )
A.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 B.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C C.世界出现和平的契机 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的 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9 年美国领导成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 1955 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 组织,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项。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欧洲时代的消失” 等指的是二战后西欧国家德、意战败,英、法等国家虽然赢得了 战争的胜利,但是国家经济实力严重受损,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和领导地位。 答案:B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杜鲁门主 义”和马歇尔计划。这两者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 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都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答案:B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9页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3)西欧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1967年,上述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3.措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1)经济上,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背景(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日本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后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原因(1)美国对日本减免战争赔偿,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
(2)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
(3)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4)采取了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3.表现:1956—1972年呈现出高速发展局面,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4.影响(1)外交政策:日本改变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2)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程标准: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1.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内容:①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②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成就: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①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②1955年,中国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4)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突破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的改善(1)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难以继续;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面临苏联的威胁;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过程: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2019必修一高一历史第27课
25课世 发展 界多极
的形成
化趋势
40、50s
60、70s
27课两极 格局瓦解, 多极化趋 势加强 80、
9 新中国外交
界 第26课共三个阶段(建国初;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
新时期)
2020/3/24
东欧剧变
2020/3/24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 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 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的 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 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 应有的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⑥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
2020/3/24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 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020/3/24
问题5: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们应该怎
2020/3/24
问题3: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形势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当前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并能举例说明。当前世 界形势为何会呈现出这些基本特点?
特点: 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
平与动荡局面并存。
2020/3/24
朝核六方会谈结束后,六方外长合影
2020/3/24
在白宫南草坪,巴以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2020/3/24
特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 替时期。
2020/3/24
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在全球事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本: 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 中国: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已经复苏,正在恢复其大国地位 发展202中0/3/24国家:联合自强,不可忽视
深圳市横岗高级中学历史复习资料(一) 抢分宝典
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管制度的变化
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
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第6课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第4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
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第5课古代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造成动乱局面。
新时期我国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民主政治迅速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
第23课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指导方针。
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世界政治格局 PPT课件 图文
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 务的局面。
点击学点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 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国际关系既是学术领域的,也是公共政策 领域的。
【“三个世界”的理论】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 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 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 也是第三世界。”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1974年4 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毛泽 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他还宣布:“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 超级大国。”这一战略思想,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加强在世 界政治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发展对外关系,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马歇尔计划问题上,教材认为西方国家企图用该计划拉拢东欧,但遭到拒 绝。下述材料引用当事人的说法,似有不同。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 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 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
点击学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①美国的扶植
1、原因: ②日本战后改革 ③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 ④重视科技和教育:高科技的发展道路
2、表现: 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
D
●(四)“冷战”的兴起 对立 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 以苏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 表现 阵营 冷战 “开始” 政治 1947年杜鲁门主义 经济 军事
●(四)“冷战”的兴起 (1)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 1947年,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 ①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 耳其” ②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影响: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 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形成, 由此出现两极对峙。 实质: 干涉别国内政。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 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 子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 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
●(一)“冷战”兴起的历史背景 (1)二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 ①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资本主义) ②苏联:成为战后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 治军事大国;(社会主义)
美苏关系变化:由同盟到对峙。
●(一)“冷战”兴起的历史背景
(1)二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 (2)美苏关系的变化:(合作—对峙)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为什么会对峙? 失去战时同盟基础;
国家强大实力相当
美苏国家利益冲突;
社会制度差异对立
根本原因
你认为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 间关系的原则吗?
"二战"期间美、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 其主要原因是 A、称霸世界 B、意识形态矛盾 C、国家利益 D、分裂德国
什么战争?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 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联参 谁和谁的战争? 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 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 开始。” • 为什么凯南说“战争才刚开始”,这说明美 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因为二战虽然结束了,但美苏之间的对抗才刚刚开始。
24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堂巩固练习
1、“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 A ⑴美国试图称霸世界 ⑵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 ⑶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⑷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 A、⑴⑵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⑵⑷
• 2.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的是: • A.“马歇尔计划” 的提出 D • B.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 • C.两大阵营的出现 •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拥有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
材料三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 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 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 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苏联极力扩大 自己在世界的影响
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地 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 暴干涉对方的内政,侵犯对方的利益,损 害对方的主权。
材料二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 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 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 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 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美国确立称霸世 界的战略
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 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二战后的美国 经济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C、冷战中的热战:
(重点;亚洲)
美朝战争 美越战争
结果、影响
课后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后 初期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 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表明近代以来以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 界格局所取代。 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相互抗争, “冷战”和“热战”交替并用,世界并不太平, 但也没有发生世界大战。“铁幕”的背后充满潜 在的危机,此局面维持至80年代末,世界格局向 多极化转化。
高一历史必修1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教案 岳麓版
高一历史必修1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单元归纳:1.一条基本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
2.三个重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过程及其主要对抗形成“冷战”兴起的原因和表现;六七十年以来西欧的联合自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之中,多极化趋势加强。
3.三个观点和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的变动,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的兴起1.背景:(1)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
(2)苏联则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美推行反苏、反共政策。
2.经过:(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2)“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杜鲁门主义的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3)援助欧洲的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
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
1949年苏联则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与之对抗。
(二)“冷战”进一步发展1.柏林危机:美国利用危机加快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使德国不可逆转的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国家。
2.北约和华约的建立:(1)1949年北约建立(目的: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55年华约建立(目的:对抗北约),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2)历史影响: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军备竞赛,世界受到核战争的威胁;③两者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④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格局演化趋势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以欧洲为中心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格局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 的形成
两极格局发展到美苏争霸的新时代 直至最终的瓦解
美苏两极(冷战)格局形成\发展及终结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 六七十年
标三世界兴 起④中国成为政治
•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新时期我国积极发展 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 参与联合国的行动
• B. 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 C. 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 D.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
(1)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不是倒向 帝国主义一边,而是倒向社会主义 一边。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 期的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其原因。 (6分)
材料二
(2)材料二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 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请分 别指出促成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建 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
(2)材料二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 建交的高峰。请分别指出促成20世纪70年代 和90年代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
60、70年代出现 90年代后加强 一超多强
• 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 课题的是
• A. 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 B. “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
• C. “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 D. 越南战争形势图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 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
认识: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是以本国的 综合国力为基础, 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外交的本质是通过适应国内外 形势的变化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 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 课题的是
• A. 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 B. “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
• C. “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 D. 越南战争形势图
• (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 A. 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 B. 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 C. 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B
• D. 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 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 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
• “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
积极:核恐怖平
衡,科技
60、70年代出现
多极化 90年代后加强 一超多强
欧洲 (一体化)
日本(经济)
第三世界 (不结盟)
中国
背景 表现 影响
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 世界格局
冷战
(各国力
开始:二战后 量对比)
发展、冲击:
60——80年代
终结:苏东剧变
多极化
欧洲(一体化) 日本(经济) 第三世界(不结盟) 中国
D
• 有学者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新中国外交官第一次在异 国集中面对世界各主要大国,参与讨论解决当时世界
上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地区冲突,为亚洲和平做出了重要贡 献。”如此评价是基于这次国际会议上
A.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B. 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C. 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 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 A. 形成了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 B. 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C. 成为促使美苏“冷战”结束的根本原因
D
• D. 成为冲击美苏两极格局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 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
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
(1)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而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 国初期的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①近代中: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阻碍中国独 立发展(2分)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 曾经得到苏俄的支持。(2分)
②建国初期:
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两大阵营 尖锐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企图扼杀新中国政权(2分)
世界多极化
大国⑤社会主义阵
趋势的出现
营瓦解
标志性事件: 1947: 1955: 1991: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加强
国力对比(美、苏⬆欧洲⬇)
利益(美苏争霸)
杜鲁门主义(开始)
马歇尔计划 (经济、欧洲)
北约、华约
表现
背景
冷战
丘吉尔铁幕演说、 柏林墙、古巴导弹
除直接战争外 的一切对抗
制度和意识形态
影响
消极:破坏世界 和平,践踏国家 主权,热战
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 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 A. 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 B. 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D
• C. 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 D. 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新中国外交要结合世界和格局和中 国国内的情况理解
时间 5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后
主要成就
﹙3﹚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 国是如何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影响的?(4分)
①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4分,每点2分)
①70年代:
国内:中国国力增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分) 国外: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2分)
②90年代:
国内:奉行不结盟政策,积极开展外交,
为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2分) 国外:两极格局瓦解(2分)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不但经受 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 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 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建国初,外交三大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五大国身份) 亚非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建交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和、裁军)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APEC、上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