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兵器解读
十八般武器是哪十八般
![十八般武器是哪十八般](https://img.taocdn.com/s3/m/e9e0f59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d.png)
十八般武器是哪十八般关于“十八般武器”的起源,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据《三国演义》记载,诸葛亮在与东吴交战时所提出的“十八般兵器”,其中提到了十八种武器,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包括:利刃、剑、戟、戈、矛、枪、弓、箭、弩、铳、棍、棒、锤、钺、斧、相槊、流星、鞭。
1. 利刃:利刃包括各种刀剑,如匕首、短刀等。
2. 剑:剑是世界各种民族使用最普遍的武器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3. 戟:戟是古代兵器,类似于长柄武器,用来劈杀敌人。
4. 戈:古代的长柄兵器,类似于长刀,适合近身肉搏。
5. 矛:矛是古代军队中使用最多的兵器,是一种长兵器,可以远程攻击敌人。
6. 枪:古代的一种兵器,用来刺杀敌人。
7. 弓:弓是古代常用的远程攻击武器,可以射出箭矢。
9. 弩:弩是古代一种利用机械原理,能够进行远程射击的武器。
10. 铳:铳是古代火器的一种,使用火药和铅子制成子弹进行攻击。
11. 棍:棍是一种古代兵器,常用于近身肉搏。
14. 钺:钺是古代一种军用利刃,用途类似于斧子。
17. 流星:流星是古代的一种远程攻击武器,用绳子连接并旋转着扔向敌人。
这十八般兵器并非固定不变的,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十八般兵器的种类和形态也会有所不同。
但这十八般兵器代表了古代人类对于战争的一种总结和认识,也代表了对于武器的多种运用和组合。
十八般兵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古代战争和战术的必备工具,更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武术流派都有十八般兵器的练习,以此强身健体,也表现了武者对于十八般兵器的尊重和研究。
除了中国武术之外,十八般武器也广泛地应用于其他的武术体系中,如日本的剑道、韩国的太极道等。
在不同的武术体系中,十八般兵器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包含了丰富的武术技术和武器运用知识,对武者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都非常高。
十八般兵器也是武术比赛和表演中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中国古代兵器库:十八般兵器详解和大图
![中国古代兵器库:十八般兵器详解和大图](https://img.taocdn.com/s3/m/29b4b30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f.png)
中国古代兵器库:十八般兵器详解和大图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其名称,始见于元曲。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水浒传》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
”指的均是兵器。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黄、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
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
(便于记忆的方法: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一、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刀的最初形态,与钺非常接近。
其形状为短柄,翘首,刀脊无饰,刃部较长。
到春秋战国时期,刀的形状发生巨大变化,两汉时,刀逐渐发展为步兵的主战兵器之一,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长柄刀。
最早的铜刀脱胎于石刀,形状很小。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兵器便是铜刀。
商朝的青铜刀,刀形较宽,刃端多向上翘,其制作如同石刀。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
佩刀讲究式样别致,镶饰美观;战刀则注重质地坚韧,作工精良。
钢刀不仅用于战场上,而且在官场上同样地位尊贵。
汉朝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刀。
佩刀表示达官贵族的身份等级。
东汉时,对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装饰都有极严格的明文规定,谁也不准许逾越。
十八般兵器总结
![十八般兵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ea0bd484254b35eefd34ec.png)
dao刀qiang枪jian剑ji戟fu斧yue钺gou钩cha叉bian鞭jian锏chui锤zhua挝tang镗gun棍shuo槊bang棒guai拐liu xing流星【刀】刀的种类很多,有青龙偃月刀、二郎刀(即三尖两刃刀)、风嘴刀、眉尖刀、屈刀、戟刀、笔刀等。
其中的青龙偃月刀,就是常说的大刀。
俗语说:“大刀为百兵之帅”,乃大刀实兵器中的佼佼者。
《三才图会》器用卷六载:“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
”此外还有单刀。
其中,刀头宽大者名鳝鱼头刀,刀窄形如柳叶者名为柳叶刀,形如雁翎者名雁翎翅钢刀。
戒刀为僧门护法防身所用,有单有双。
其次根据各门别派系的不同,所用的刀形也有不同。
单刀为“百兵之胆”,又说“刀如猛虎”,所以练单刀要勇猛有力,灵活便利,并有四要之说:一要刚毅勇猛,二要快似流星,三要乾净俐落,四要杨柳临风。
【枪】枪是四大名器之一(刀、枪、剑、棍),种类很多,有尖枪、花枪、双头枪、钩镰枪等。
虽然种类多,但现在主要以练花枪的人居多。
枪以大枪为主,过去曾有“大枪乃百兵之王”的说法。
枪杆古有铁制、有攒竹制,现在为练习用的皆为白蜡木杆。
白蜡木杆以直而无疤,上细下粗者为佳。
枪尖为钢铁制,其形如柳叶者名柳叶枪尖,其形如鸭嘴名鸭嘴枪尖,也有三棱枪尖的名三棱透甲锥。
枪缨又名血挡,有棕制,有头发制,有犀牛尾制。
“七尺花枪八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
”花枪虽说七尺长,但一般是根据人体高矮而定,如枪在身边立直,一臂上举五指伸直,枪尖与中指同高即可。
其舞动起来灵活迅速,神出鬼没,故有人说花枪是“百兵之贼”。
【剑】剑有单剑、双剑、短剑之别。
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君是君子的意思,古时文人学者都讲究配剑,一方面舞剑以锻炼身体,一方面可以用于防身。
过去剑有文武之说,所谓文剑配带有剑袍(即剑穗),武剑则不带。
剑的尺寸约三尺左右,所以有“三尺龙泉”之称。
其由三部分组成:一剑身,包括剑尖、剑上刃(阳刃、外刃)、剑下刃(阴刃、内刃)、血槽(血线)。
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
![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https://img.taocdn.com/s3/m/55a737c2360cba1aa811daeb.png)
金瓜锤:一般用在倚仗队里,有时宫里也用它来打那些矶矶歪歪个不停的大臣们。
双锤:短且成对,隋唐第一、三条好汗都使它,直到南宋的岳云等人,真是锤子砸出幸福来。
流星锤:它一头有链子,可以手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小的一般是作为暗器使用的,如马超、王双等人;大的则是成为正式的兵器,好象粘罕就是用的它。
渔叉:带有倒钩,大型的连鲨鱼都怕怕呢。
十二、铲
它和斧有点近亲关系,但一般说来它的刃面与杆子是呈垂直状态的。
月牙铲:光看外表,担小的就得吓回去。不过我记得用它的没几个好人,好象也就有个在岳飞手下叫董先的,不过本事也不怎么样。
方便铲:又名禅杖,一般出家人爱拿它,意思是到四处化缘时如果内急了,就用它挖个坑给埋起来,以免别人踩“地雷”,本来是属于环保产品。可是这家
化成一种体育用品。
三、剑
人称它是兵器之祖。讲究剑走轻灵,所以一般用剑者大多较萧洒飘逸,江湖侠客们爱用它。又由于它也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名剑很多。
干将、莫邪、:都是神龙不见手尾的宝剑。
鱼肠、龙泉、:同上,
三股托天叉:很威风啊!有时也会加几个铁环,喤啷啷直响,趁别人还在那支着耳朵傻听时,一叉子上去,OK!后被人剽窃成飞机名称,就叫三叉戟。当年
林副统帅就坐的是它,也不想想它一个叉子能飞多远!后果然摔了吧!
钢叉:猎户们喜欢用它,有名是解
珍、解宝兄弟。
双刀:可一样,也可不一样,南宋韩世忠的双刀就不一样。三国里用双刀的人不多,也不厉害,如祖茂、袁尚之流。
鬼头刀:此刀很不吉利,一般刽子手才用它。
朴刀:很便宜,在北宋时期,是个人就可以拿它去砍。
东洋刀:很锋利顺手。但倭倭们把它给吹得神乎其神,象什么鬼丸、典太、村正、村雨等等。
十八般兵器知多少
![十八般兵器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1c62036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e.png)
十八般兵器知多少在冷兵器时代,形容一个人功夫了得经常会说“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所说的十八般兵器究竟指哪些呢?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一说始见于元曲,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钯十八种兵器。
经过后代不断演化,最后形成了一个便于记忆的说法,那就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
下面,点滴君就带大家熟悉下这十八般兵器。
刀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
后来刀作为战争武器开始大规模推向战场,而且种类繁多,比如短刀、长刀、朴刀等。
到了明代,日本浪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武士刀。
说到历史上以用刀出名的,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关圣帝君关二爷和他的青龙偃月刀。
另外三国时期的虎痴许褚也以用刀闻名,较为擅长的是朴刀和大砍刀。
枪这里的枪不是指火器,而是指长枪,现在也叫红缨枪,以刺杀为主要进攻手段。
另外,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这十八般武器中没有矛。
其实,矛因其构造和进攻手段与枪相似,也是归在枪这一大类里面的。
历史上用枪出名的多是帅哥,比如赵云白马银枪,罗成玉面寒枪等。
但用枪的佼佼者当属霸王枪项羽和岳家枪岳飞及杨家枪。
剑剑,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匕首演化而来,后来逐渐形成了“人间百器,以剑为尊”一说。
古代的某些时期甚至流行文官佩剑,以显尊贵。
而剑作为战争武器也开始渐渐远离战场,表现出来的是其表演功能,比如唐代的公孙大娘就是以舞剑而闻名。
历史上出现过的名剑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但以用剑闻名的人不多,多见于武侠小说之中,比如古龙笔下的“剑神”西门吹雪,金庸笔下的“剑魔”独孤求败等,多是一些高深莫测的人物。
戟(ji)由古代的戈演化而来,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
历史上用戟闻名的也不多,点滴君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吕布和他的方天画戟。
另外,三国时期的典韦也是用戟,不过是用的短戟,而且用法类似于飞刀。
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https://img.taocdn.com/s3/m/feb6bc01eff9aef8941e068d.png)
刀dāo 枪qiāng 剑jiàn 戟jǐ斧fǔ钺yuè钩gōu 叉chā鞭biān 锏jiàn 锤chuí抓zhuā (挝wo )镋tǎng 棍gùn 槊shuò棒bàng 拐guǎi liú流 xīng 星 chuí 锤【钺】子午鸳鸯钺是把两个月牙组合而成的兵器,和拳合为一体使用,所以拳法高手使用,便威力倍增。
有了这种兵器,在遇上带有兵器的敌人时,可攻可守,就比赤手空拳好多了。
【斧】斧是一种古老的兵器,用于车马之战,可斫马劈车。
因其头重,练斧多为左把,有时亦可换把使用。
斧顶不可太厚,厚则重,练斧需要相当大的臂力。
【戟】 戟的种类不一,有长杆单戟,有短柄双戟。
长戟又分为方戟和青龙戟,以及蛇龙戟,方天戟戟头有两个月牙,青龙戟和蛇龙戟只有一个月牙。
蛇龙戟与青龙戟不同之处,是其前端之刺为弓形。
【剑】剑有单剑、双剑、短剑之别。
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君是君子的意思,古时文人学者都讲究配剑,一方面舞剑以锻炼身体,一方面可以用于防身。
过去剑有文武之说,所谓文剑配带有剑袍(即剑穗),武剑则不带。
【枪】枪是四大名器之一(刀、枪、剑、棍),种类很多,有尖枪、花枪、双头枪、钩镰枪等。
虽然种类多,但现在主要以练花枪的人居多。
枪以大枪为主,过去曾有“大枪乃百兵之王”的说法。
【刀】刀的种类很多,有青龙偃月刀、二郎刀(即三尖两刃刀)、风嘴刀、眉尖刀、屈刀、戟刀、笔刀等。
其中的青龙偃月刀,就是常说的大刀。
【挝】挝,即是抓。
抓有长、短、单、双、软之别。
有“金龙抓”,“笔砚抓”,“虎爪双抓”。
软抓,一种是一根绳索,绳端有一铁抓形或鹰抓,名鹰抓飞挝,另有一种两端各有一抓,名双飞抓。
还有一种,绳端有一形如蟹钳的抓,名为闭雁飞抓。
【锤】锤有长杆单锤,短柄双锤,链子锤等。
根据锤头的形状,又分为立瓜、卧瓜、四方、八楞锤等。
【简】简是一头兵器,形与双鞭略同,但简身无节,端无尖,体成棱形,四面向内凹陷,所以称为“四面金装简”,或“凹面简”。
古代十八般兵器简介及图谱
![古代十八般兵器简介及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1a82f2f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4.png)
古代十八般兵器简介及图谱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
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时代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不妨说也是生产工具)。
在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个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用石料、兽骨和蚌壳磨成的箭镞。
到了商代,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青铜铸造刀、枪、钺等兵器。
战国时代,懂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
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
战国时代,民生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
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由于我国南方冶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普遍使用铁和钢铸造刀、枪、剑,各种各要的兵器也开始多了起来,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铁和钢代替。
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
“十八般兵器”一词在古书中还找不到,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清代褚人获《坚瓠集》两书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艺”之说。
显然,“十八般兵器”一词是后人所造。
“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各异。
汇总起来。
古今有以下十多种不同的说法。
据《五杂俎》和《坚瓠集》两书所载,“十入般兵器”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
后人称其为“小十八般”。
今天,武术界普便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最早是汉武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
棍、枪、叉。
到了三国时代,著名的兵器鉴别家吕虔,根据兵器的特点,对汉武帝钦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为九长九短。
古代十八般兵器来源、发展
![古代十八般兵器来源、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fab871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5.png)
古代十八般兵器来源、发展
兵器自古有就有中国古代兵器不但是为了防御,有时更是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足见兵器在古代国家中的显赫地位。
兵器的先进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强盛与否。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其名称,始见于元曲。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水浒传》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
”指的均是兵器。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黄、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
”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
(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与(1)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
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
冷兵器分类:
九短: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
九长: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
\。
古代十八般兵器来源、发展及相关简介
![古代十八般兵器来源、发展及相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324a3d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1.png)
古代十八般兵器来源、发展及相关简介古代十八般兵器兵器自古有就有中国古代兵器不但是为了防御,有时更是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足见兵器在古代国家中的显赫地位。
兵器的先进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强盛与否。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其名称,始见于元曲。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水浒传》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
”指的均是兵器。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黄、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与(1)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
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鎲、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冷兵器分类:九短: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
九长: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
剑,古之圣品。
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
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
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尽管剑的实用价值和显赫军事地位,只存在于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初期,但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却从未削弱,尚剑之风发展为以“剑”代“武”,后来与侠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剑文化。
“十八般兵器”包括哪些兵器?
![“十八般兵器”包括哪些兵器?](https://img.taocdn.com/s3/m/bcf02e9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f.png)
“十八般兵器”包括哪些兵器?
古时候,人们要是说一个人武艺高强,常用“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来称赞那个人。
那么这“十八般兵器”中到底都有哪些兵器呢?
早在汉武帝时期,兵器就已经被划分成了各个种类,但“十八般兵器”却是在明代时才被确定下来的。
古书中所记载的“十八般兵器”包括: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镐、棍、叉、耙、锦绳套索、白打(拳术)。
而近代戏曲界所认定的“十八般兵器”则指的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锤。
需要注意的是,“十八般兵器”中的“般”字,意思为“类别”,并不是指具体的某种兵器。
中国武术十八般兵器
![中国武术十八般兵器](https://img.taocdn.com/s3/m/e6b3d8f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a.png)
中国武术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艺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
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不妨说也是生产工具)。
在我国各地新石器的个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用石料、兽骨和蚌壳磨成的箭镞。
到了商代,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青铜铸造刀、枪、钺等兵器。
战国,懂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
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
战国,民生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
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由于我国南方冶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普遍使用铁和钢铸造刀、枪、剑,各种各要的兵器也开始多了起来,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铁和钢代替。
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
“十八般兵器”一词在古书中还找不到,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清代褚人获《坚瓠集》两书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艺”之说。
显然,“十八般兵器”一词是后人所造。
“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各异。
汇总起来。
古今有以下十多种不同的说法。
据《五杂俎》和《坚瓠集》两书所载,“十入般兵器” 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
后人称其为“小十八般”。
今天,武术界普便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最早是汉武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
棍、枪、叉。
18般武器
![18般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a865221f227916888486d7c6.png)
蛇矛
• 7: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盾 盾 • 盾,亦为古兵器,其发明也,较弓箭为 亦为古兵器,其发明也, 后 :。 • 虎头盾 • 盾是大家所熟悉的古代防御武器。早在商代 盾是大家所熟悉的古代防御武器。 已有盾,周盾更为完善。 已有盾,周盾更为完善。 清军入关时有藤牌军 牌用坚藤制, 时有藤牌军, • 清军入关时有藤牌军,牌用坚藤制,呈反荷 叶形,因其坚又有伸缩性, 叶形,因其坚又有伸缩性,所以抵御刀剑枪 斧及矢镞弹丸,颇有效, 斧及矢镞弹丸,颇有效,多为冲锋陷阵之步 兵用。 兵用。
弩
• 3: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枪 枪 • 长枪之物,由来最古,车战时代,将士 长枪之物,由来最古,车战时代, 利用长兵,弓矢之外,惟以矛为最适宜, 利用长兵,弓矢之外,惟以矛为最适宜, 故矛有丈八之称。 故矛有丈八之称。 •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 枪和矛一样, 长形刺兵,後汉已有载录。金庸的《 长形刺兵,後汉已有载录。金庸的《射 雕英雄传》 杨铁心用的就是 用的就是杨家枪 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用的就是杨家枪 法。 • 目前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 目前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 短枪、双枪、 枪等。 短枪、双枪、钩、枪等。枪的用法主要 有 :扎、刺 、挞、抨 、缠、圈 、拦、拿 、 舞花等。 扑、点、拨、舞花等。
钺
• 10:十八般兵器 10:十八般兵器——戟 戟 • 戟为古兵器之一,创于弓箭之后,形与 戟为古兵器之一,创于弓箭之后, 戈略同,皆横刃也: 其所异于戈者, 戈略同,皆横刃也:。其所异于戈者, 援略昂起,成斜出形,而内上亦有刃。 援略昂起,成斜出形,而内上亦有刃。 • 戟为戈、矛合体之兵,柄前安直刃以刺 戟为戈、矛合体之兵, 旁有横刃,钶勾啄敌, 敌,旁有横刃,钶勾啄敌,具有勾刺的 双重作用。 双重作用。 • 目前仍有练戟者,戟的练法与刀枪不同, 目前仍有练戟者,戟的练法与刀枪不同, 戟一般不做舞花,以剁、 戟一般不做舞花,以剁、刺,勾、片、 挂掳、 为主要的招式。 探、挂掳、磕,为主要的招式。
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究竟是哪十八般?
![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究竟是哪十八般?](https://img.taocdn.com/s3/m/2dd1973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f.png)
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究竟是哪十八般?十八般武器,即冷兵器时代的“十八般武艺”,这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也称“十八般兵器”,常见于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指使用各种武术器械的功夫和技能。
现代人对“十八般武艺”的理解是泛指多种武器,或多种技能。
流传到近代戏曲界,它们基本已经定型,它们包括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
第一款兵器:刀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
殷商的铜刀就脱胎于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
刀的最初形态,与钺非常接近。
到春秋战国时期,刀的形状发生巨大变化,两汉时,刀逐渐发展为步兵的主战兵器之一,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长柄刀。
现在泛指可用于切、削、割、剁的工具。
第二款武器:枪中国古代兵器之一,武术长器械。
属于一种长柄的刺击兵器。
由古代兵器矛演变而来。
到了晚清,长枪趋于简单,偏重扁镞形刃,圆底筒,直到今天武术运动就是使用这种类型。
到了21世纪,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短枪、双枪、钩、枪等。
枪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
第三款:剑开双刃身直头尖,横竖可伤人,击刺可透甲。
凶险异常,生而为杀。
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
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
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
第四款:戟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
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
戟的出现在我国推动了战国时期的到来。
春秋战国时期多为青铜戟,大量用于车战,为”车战五兵”之一。
西汉时期出现的钢铁戟,为汉代步兵和骑兵必备格斗兵器。
东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入侵,军队中戟逐渐为刀所取代。
后世仍作为仪仗器具。
第五款:斧斧钺通常被联称,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来劈砍的长兵器。
区别在于钺是一种大斧,刃部宽阔,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礼兵器。
中国古代18种兵器真实排名:它排第一
![中国古代18种兵器真实排名:它排第一](https://img.taocdn.com/s3/m/cd90c3f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72.png)
中国古代18种兵器真实排名:它排第一很多人小时候都有一个武侠梦,想成为大侠,手握兵器铲恶除奸,英雄救美。
但是你可知道古代兵器都有哪些?它们真实排名是什么?现在就让我们去瞧一瞧中国古代真实的十八般兵器。
18【流星】即流星锤,是一种将金属锤头系于长绳一端或两端制成的软兵器,亦属索系暗器类。
仅系一锤者,绳长约五米,称"单流星";系两个锤者,绳长为四尺半,称"双流星"。
其锤有瓜形、多棱形、浑圆形等,大小如鸭卵。
锤身末端有象鼻眼,用于串连环。
现代武术运动中演练双流星,主要握持绳索中段,进行立舞花、提撩花、单手花、胸背花、缠腰绕脖、抛接等花法练习,其花法同棍花和大刀花。
流星锤,由锤身、软索、把手三部分组成。
锤的重量大小,根据使锤者量力而定。
锤头末端有象鼻孔,以贯铁环,下以绳索扣环,软索有以蚕丝夹头发混合编制,也有纱线编制而成。
软索粗如手指,长一丈五尺至二丈。
把手以坚竹制成,缚于软索末端。
把手长三四寸,粗盈把。
把手为初学者所用。
技成后可将把手弃去。
流星锤平时将索成四折,或藏于袖中,用时即可一抽而出。
17【拐】俗称"拐子",由民间老人之拐杖而演变成的一种武术器械。
由铁制或木制。
按其形式可分为长拐和短拐两类。
长拐一般长四尺。
拐柄为圆柱形。
在其柄端垂直处,有一突出之横拐。
使用时可双手持柄,也可一手持柄一手持拐。
端拐多为丁字形,长不足三尺。
短拐可双拐同使,也可以与刀剑之类兵器同使。
16【槊】中国古代兵器,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
槊的各类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
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
《正字通》一书中云:“矛长丈八谓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称为“铁槊”。
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
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
《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爪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种。
中国武术的十八般武艺
![中国武术的十八般武艺](https://img.taocdn.com/s3/m/1956d99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8.png)
中国武术的十八般武艺中国武术的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
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不妨说也是生产工具)。
在我国各地新石器的个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用石料、兽骨和蚌壳磨成的箭。
到了商代,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青铜铸造刀、枪、等兵器。
战国,懂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
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
战国,民生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
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由于我国南方冶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普遍使用铁和钢铸造刀、枪、剑,各种各要的兵器也开始多了起来,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铁和钢代替。
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
“十八般兵器”一词在古书中还找不到,明代谢肇《五杂俎》,清代人获《坚集》两书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艺”之说。
显然,“十八般兵器”一词是后人所造。
“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各异。
汇总起来。
古今有以下十多种不同的说法。
据《五杂俎》和《坚集》两书所载,“十八般兵器” 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
后人称其为“小十八般”。
今天,武术界普便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则是:刀、枪、剑、戟、斧、、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棒、拐、流星。
最早是汉武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矛、镗、刀、戈、、鞭、锏、剑、锤、抓、戟、弓、、斧、牌。
棍、枪、叉。
18般武艺,样样是好戏!列提纲
![18般武艺,样样是好戏!列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ff92b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4.png)
18般武艺,样样是好戏!列提纲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18 般武艺的概念与来源
2.18 般武艺的具体内容
3.18 般武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应用
4.18 般武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正文
【18 般武艺的概念与来源】
18 般武艺,又称为“十八般兵器”,源自中国古代的武术传统。
它指的是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武器和战术的技巧和技能,这些武器和战术在古代的战争和武术中被广泛应用。
18 般武艺代表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每一种武艺都是一种独特的好戏。
【18 般武艺的具体内容】
18 般武艺包括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棒、枪、刀、剑、锤等 18 种武器的使用技巧。
每一种武器都有其独特的使用方法和战术,例如,刀法讲究快、准、狠,剑法则注重轻、灵、巧,而锤法则强调重、狠、猛。
这些武艺技巧在古代的战争和武术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用于自卫,还可以用于进攻和战斗。
【18 般武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应用】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和平时期,但 18 般武艺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们被作为传统文化遗产被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它们也被应用于现代的武术、体育和影视等领域。
例如,武术运动员可以使用 18 般武艺进行表演和比赛,影视作品中的武打场面也常常使用 18 般武艺来增加视觉效果。
【18 般武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18 般武艺不仅是一种武术技巧,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
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什么是十八般兵器?
![什么是十八般兵器?](https://img.taocdn.com/s3/m/0849643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1.png)
什么是十八般兵器?展开全文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
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时代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不妨说也是生产工具)。
在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个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用石料、兽骨和蚌壳磨成的箭镞。
到了商代,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青铜铸造刀、枪、钺等兵器。
战国时代,懂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
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
战国时代,民生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
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由于我国南方冶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普遍使用铁和钢铸造刀、枪、剑,各种各要的兵器也开始多了起来,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铁和钢代替。
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
“十八般兵器”一词在古书中还找不到,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清代褚人获《坚瓠集》两书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艺”之说。
显然,“十八般兵器”一词是后人所造。
“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各异。
汇总起来。
古今有以下十多种不同的说法。
据《五杂俎》和《坚瓠集》两书所载,“十入般兵器”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
后人称其为“小十八般”。
今天,武术界普便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最早是汉武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
棍、枪、叉。
到了三国时代,著名的兵器鉴别家吕虔,根据兵器的特点,对汉武帝钦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为九长九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钺是中国古代一种两角上翘、具有弧形阔刃
的劈砍兵器。先秦时期也作为统帅权威的象征物
,并用于刑杀。
•
春秋、战国时,钺出土较多,但已渐失其战
器性质,而变为仪仗饰品及明堂礼乐舞蹈之用。
钩
• 十八般兵器——钩
• 钩 中国武术器械之一,由戈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时 期,戈、钩、戟并用。从卫墓出土的铜钩看,钩的 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刃,而钩上边为一线钩 形,故名钩。
• 古人用此剑插腰,可割可刺,抵御匪寇与野兽。到了周代 ,尤其佩备。也仍然随身携带。是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 主要短兵器,士类必有之.
戟
• 十八般兵器——戟
• 戟为古兵器之一,创于弓箭之后,形与戈略同, 皆横刃也;戟为戈、矛合体之兵,柄前安直刃以
刺敌,旁有横刃钶勾啄敌,具有勾刺的双重作用 。
• 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 的历史。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击双
•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劈器。黄帝 时即有斧銊之名,在当时非但用为兵器,抑且用为刑
罚之具。而最早之铜斧,见于商代,不仅用于武事, 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
• 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 ,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
武雄姿。
钺
• 十八般兵器——钺
棍
• 十八般兵器——棍
• 棍是武术长器械。棍为无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首” 之称。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打击兵器。
• 棍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棍是原始人类最普遍使用的兵 械之一。棍的部位可以分为棍身、棍根、棍梢三部分。 棍头是棍杆较细的一端的顶部。棍根是棍杆较粗一端的 底部,棍梢是棍杆中细的一头。
• 棍术的技击特点是勇猛、快速、多变。1、持棍法:右手 持棍,以拇指和食指卡握棍身,其余三指自然弯曲,虎 口朝向棍梢,使棍身紧贴于身体右侧,把端触地。 2、提棍法:①单手握,右手握住棍身距把端1/3处; ②顺把握,双手虎口顺向握棍;③对把握,双手虎口相 对握棍.
艺术概论
十八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器
十八般兵器
1.名称,图片 2.用法 3.作用
刀
十八般兵器——刀 大刀本亦为车战时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已,
初无制敌之种种神化也。 刀在古代是一种单刃的砍杀兵器。它由刀身和刀柄构成
,刀身较长,脊厚刃薄,适于劈砍。
枪
• 十八般兵器——枪 • 枪在古代称作矛,为刺兵器,杀伤力很大,其
为“三头叉”,又名“三角叉”。柄长7~8尺,重约5
斤。三股叉中锋挺出3~4寸,叉的尾端有瓜锤。
•
至飞叉之法,宋代以前,迄无所闻,相传创之者为
宗泽偏将张纯。力猛侞虎,善使飞叉,能于二十步外取
人,发无不中;时行伍中从而习者,颇不乏人。叉始于
南宋,以法之创始而推诸叉,惟其法初甚简单,不过抡
、盘、飞、掷、打击、抢接诸法而巳;
长而锋利,使用灵便,取胜之法,精微独到,其 他兵器难与匹敌。故称为“百兵之王” • 枪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刀刃锐长,
。 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唐代善枪者甚多,
剑
• 十八般兵器—— 剑 • 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剑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具有
锋刃之尖长兵器,而其大小长短,端视人体为标准,是以须 量人而定。 它始原于殷商以前,形极为短小,仅有短平茎, 而无管筒。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 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 持之为荣。
挝
• 十八般兵器——抓 即是挝 • 古代的兵械之一,有长械、短械、软械三种之分
。使用方法融有长矛、大斧等长柄重械的技法。
镗
• 十八般兵器——镗 • 镗,中国古兵器。始于明代,镗长而重,多为力
大身高者使用。使用时多是两手交换,有时左把 在前,有时右把在前。 • 镗一般头的两边形似马叉,中间似剑状。它上有 利刃,称正锋,长1尺半,尖锐如枪,横有弯股刃 ,两锋中有脊。锋与横刃互镶,并嵌于七、八尺 长的柄上,柄下端有长约半尺的梭状铁钻 • 镗的形状较多,主要有:月牙镗、四节镗、五齿 镗、三节镗、雁尾镗、雁翅镗、雁嘴镗、凤翅镏 金镗、锯翅镗、金牛镗、燕子镗、凤翅镗、夜战 镗、牛头镗、燕子镗、雷震镗等。 • 它的基本技法有:捕、折、翻、撩、勾、捅、捞 、咬、拨等
• 武术器械,古代兵器之一。由戈演变而成。春秋时 期,钩与戈、戟并用之。钩有单购、双钩、鹿角钩 以及挠钩等,是一种多刃的兵器。
• 技法有钩、缕、掏、带、托、压、挑、刨、挂、架 等。演练时起伏吞吐如浪式。
叉
• 十八般兵器——叉
•
叉之由来,较各种兵器为后,叉 中国武术长器械的
一种,顶端有二股叉的为“牛角叉”,顶端有三股叉的
槊
• 十八般兵器——槊 •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槊的各类
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 • 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
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
。 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
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
•
周代大戟的出土,说明在周时已广为使用。
当时戟不仅广用,而且较重。
•
晋代,戟已不在战场上应用了。
斧
• 十八般兵器——斧
•
为古仗之一。斧 由一根木棍把手接着一块梯形刀
片所构成。为古兵器的一种,也是在上古时代的生产
工具之一,在格斗、狩猎中,斧都有很强的近距离战
斗力。
鞭
• 十八般兵器—— 鞭
• 鞭 国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种。鞭起源较早,至 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 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
• 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鞭。可知鞭虽属短兵类,但其形制 较长,而且较重,需大力演练。
• 鞭主要以挡、摔、点、截、扫、盘、板、戳、拦、撩、拨, 以及绞压等主。它要求演习者在身法上转折圆活,刚柔合度 ;步伐轻捷奋迅,与手法紧密配合。
棒
• 十八般兵器——棒 • 棒长约五尺,以坚韧白蜡木制之。棒身两端粗细不一,一
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处。往上愈细,顶端粗为八寸。 • 棍棒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杆棒,为了加强杀伤力,在
棍棒的端头加附各种坚利之物,就形成不同形制的棒。棍 棒传至今天,仍是我们民族体育的瑰宝。 • 在器械的技击比赛中,棍术讲求劈、崩、抡、扫、缠、点、 拨、拦、挑、撩、挂。以凌厉的杀法招式,逐渐演化成了 一套套强身健体的棍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