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S接零保护系统

合集下载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系统介绍1、首先阐述一下接地的概念:以接地体为中心,在半径20m之外的范围叫大地的地,在半径20m 范围之内为电气的地。

接地,就是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机(配电)房接地系统应满足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正常运行要求。

保护接地系统的五种类型:TT、IT、TN-C、TN-S、TN-C-S,地区不同,供电系统存在差异,机(配电)房保护接地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比较常用的保护接地为后三种,机(配电)房应采用TN-S系统。

字母含义:第一位字母表示低压系统的对地关系:“T”表示一点直接接地,“I” 表示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位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表示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低压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表示外露导电部分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

其他位字母“C”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S”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TT系统从电源中性点直接引出N线,但设备的PE线是各自独立接地的,例如,楼房有单独的接地系统。

IT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不直接连接(经阻抗接地或不接地),而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则是接地的。

IT系统居民楼不用。

TN-S(三相五线制)系统的零线(N)与保护接地(PE)在变电所为一点接地,电源返出后,PE和N是分开的,不再有任何电气连接。

PE 连接设备金属外壳,正常状态无电流,安全可靠,抗干扰性强。

这种保护接地系统在新建筑中应用很普遍。

如果是TN-C(三相四线制)系统,零线N与保护接地PE是合一的,即PEN一条线保护,且有电流通过,抗干扰性能较差,因此,可以将TN-C 进户端PEN线重复接地后,再把PE和N分开,这样可改变为TN-C-S系统。

TN-C-S系统不仅在正常情况下PE无电流,又解决了PEN的弊端。

这种保护接地系统在旧建筑中很实用。

由于电源引入前一段PEN线路有电流通过,因此,一些电源干扰问题是存在的。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的解释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的解释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的解释沈阳地铁九号线五标-宋刚对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的特殊性,建设部制定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它是1988年所颁标准的延伸。

不同于别的行业所采用的安全用电保护系统,该标准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三级配电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现就TN-S系统中保护接零重点进行解释说明。

1.相关资料的解释所谓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是指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的电源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增加一条专用保护零线(PE线),称为TN-S接零保护系统或称三相五线系统,该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是:①电力变压器低压侧或自备发电机组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大于4Ω。

②电力变压器低压侧或自备发电机组共引出5条线,其中除引出三条相线L1、L2、L3外,尚须于变压器二次侧或自备发电机组的中性点(N)接地处同时引出二条零线。

一条叫做工作零线(N线),另一条叫做保护零线(PE线),其中工作零线(N线)与相线(L1、L2、L3)一起作为三相四线制电源线路使用;保护零线(PE线)只作电气设备接地保护使用,即只用于连接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基座等)。

二种零线(N与PE)不得混用。

同时,为保证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可靠,在整个施工现场的PE线上还应作不少于3处的重复接地,且每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

③在施工现场采用TN—S系统时,由于设置了一条专用保护零线(PE线),所以在任何正常情况下,不论三相负荷是否平衡,PE线上都不会有电流通过,不会成为带电体,因此与其相连接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基座等)始终与大地保持等电位,成为完好的接地保护,此即为TN-S系统的一个突出优点;但是对于防止因为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漏电而发生的间接接触触电来说还不可靠,这是当电气设备漏电时,PE线上就有电流,与其相连接的金属外壳、基座等就会变成带电部分,这时就靠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来控制,当漏电电流值达到一定值时,漏电保护器就会在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内分闸断电,从而防止可能发生的间接接触触电事故,保障人身安全。

TN-S接零保护(11111)

TN-S接零保护(11111)

关于施工现场配电/用电设备接零保护相关知识及统一接零保护标准做法的具体要求一、接零保护与接地保护1、接零保护:接零保护又称为保护接零,是指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零线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当某一相绝缘损坏相线碰壳而使外壳带电时,由于外壳采用了保护接零措施,因此该相线和零线构成回路,单相短路电流很大,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短路保护)迅速动作,从而将漏电设备与电源断开,从而避免人身触电的可能性。

接零保护适用于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这种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2、接地保护:接地保护又称为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

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在正常情况下各种配电/用电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除有规定外都应接地。

3、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的应用: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只能采用保护接零,如果采用保护接地则不能有效地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相对较大,当发生单相对地短路时,其漏电电流值可能达不到使线路上保护装置(主要指短路保护)的动作值,从而造成漏电设备外壳上长期存在对地电压,增大了人身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反之亦然,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高阻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只能采用保护接地。

4、接零保护的注意事项:(1)不允许在同一系统上把一部分用电设备接零,另一部分用电设备接地。

如下图:注:RCD为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

(2)接零保护的中性点接地系统中,除将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做工作接地外,沿零线走向的一处或多处还要再次将零线接地,即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一般布置在容量较大的用电设备、线路的分支点、线路终点等处。

(3)保护零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零线与设备的连接应用螺栓压接;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线,均应以并联方式接在保护零线上,不允许串联;在保护零线上禁止安装保险丝或单独的断流开关。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

定义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TN-S 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重复接地的定义:重复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

图1工作接地、接零、重复接地2重复接地的要求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3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

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3重复接地的作用(1)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1、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 1.5kW 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 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

2、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相关资料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 系统、TN 系统、IT 系统。

其中TN 系统又分为TN-C 、TN-S 、TN-C-S 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 、TN 和IT 系统,分述如下。

TN-S接零保护系统设计

TN-S接零保护系统设计

定义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TN-S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重复接地的定义:重复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

图1工作接地、接零、重复接地2重复接地的要求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3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

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3重复接地的作用(1)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1、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

2、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相关资料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 TT 系统、 TN 系统、 IT 系统。

其中 TN 系统又分为 TN-C 、 TN-S 、 TN-C-S 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

定义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TN-S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重复接地的定义:重复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

图1工作接地、接零、重复接地2重复接地的要求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3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

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3重复接地的作用(1)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1、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

2、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相关资料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 TT 系统、 TN 系统、 IT 系统。

其中 TN 系统又分为 TN-C 、 TN-S 、 TN-C-S 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

定义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TN-S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重复接地的定义:重复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

图1工作接地、接零、重复接地2重复接地的要求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3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

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3重复接地的作用(1)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1、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

2、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相关资料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 TT 系统、 TN 系统、 IT 系统。

其中 TN 系统又分为 TN-C 、 TN-S 、 TN-C-S 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txt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

本文由starbuku 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 TN-S 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重复接地的定义:重复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

图1工作接地、接零、重复接地2重复接地的要求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3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

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

3重复接地的作用(1)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1、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 1.5kW 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 110V 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

2、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 4 ,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

定义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TN-S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重复接地的定义:重复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

图1工作接地、接零、重复接地2重复接地的要求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3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

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3重复接地的作用(1)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1、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

2、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相关资料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系统、TN 系统、IT系统。

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IEC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TN和IT系统,分述如下。

(1)TT方式供电系统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中,关于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的连接关系的说法

tn-s接零保护系统中,关于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的连接关系的说法

tn-s接零保护系统中,关于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
的连接关系的说法
在 TN-S 系统中,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的连接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之一。

在这种系统中,TN 表示从供电源到设备的电气连接方式,而 S 表示分开的保护地线和中性线。

在 TN-S 系统中,金属外壳通常通过一个连接点与保护零线相连接,以提供设备的安全接地。

这个连接点的目的是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之间的电势保持在一个安全水平,并在设备故障时提供一条安全通路,将电流引至地面,以防止触电危险。

在 TN-S 系统中,有两种情况下金属外壳会与保护零线连接:
1.直接连接:即金属外壳直接通过一个连接器或者导线与保护零线相连。

2.间接连接:当设备内部的金属外壳与设备内部的电气回路中的保护零线相连接时,这种情况也被视为间接连接。

这通常发生在设备内部的电路板、导线或其他零部件上。

这种连接确保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金属外壳出现故障或者短路,电流能够通过保护零线迅速被引导至地面,以确保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因此,保护零线与设备的金属外壳的连接在 TN-S 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

1/ 1。

tn-s接零保护系统的保护原理

tn-s接零保护系统的保护原理

tn-s接零保护系统的保护原理
TNS接零保护系统的保护原理是基于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当电网中出现接地故障时,电流会通过接地点流向接地线或接地装置,与正常状态下的电流流向不一致。

TNS接零保护系统会通过测量接地点和电源中的电流差异来检测接地故障。

具体来说,TNS接零保护系统由电流互感器、比较器、差动继电器和切断开关组成。

电流互感器将电源和接地点的电流信号转化为低电压信号,通过比较器将两路信号进行比较,如果差异超过设定的阈值,就会触发差动继电器的动作。

差动继电器一般是一个电流传感器,它会检测接地点和电源中的电流差异,并产生对应的输出信号。

当接地故障发生时,差动继电器会输出一个信号,控制切断开关切断电源,确保接地故障不会继续扩大。

总之,TNS接零保护系统的保护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源和接地点的电流差异来检测接地故障,并通过切断电源来保护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

最安全的供电系统TN-S接零保护系统

最安全的供电系统TN-S接零保护系统

最安全的供电系统TN-S接零保护系统
我们都知道农村供电没有地线,担心全,简单造成触电事故,由于使用的是TN-C供电系统,有没有更平安的爱护系统呢,可以加装漏电爱护器,和地线呢,答案是有,就是TN-S接零爱护系统,和TN-C-S(以后讲,留意查看)
TN-S接零爱护系统
1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爱护线上没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

PE 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爱护是接在专用的爱护线PE上,平安牢靠。

2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3 专用爱护线PE 不许断线,也不许进入漏电开关。

4干线上使用漏电爱护器,工作零线不得有重复接地,而PE线有重复接地,但是不经过漏电爱护器,所以TN-S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爱护器。

5 TN-S方式供电系统平安牢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

在建筑工程工工前的“三通一平”(电通、水通、路通和地平)——必需采纳TN-S 方式供电系统。

2023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范要求TN-S接零爱护系统必需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首未端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值小于10Ω。

重复接地的用处,当线路上有爱护零线断开,当发生漏电时,漏电电
流还能流向大地,削减对人身和设备的平安。

临时用电TN

临时用电TN

临时用电TN-S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一、临时用TN-S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TN-S接零保护系统:工作零线与保护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叫TN-S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2、低压供电系统基本概念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供电方式符号中,供电系统第1个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统对地关系,T表示是中性点直接接地;I表示所有带电部分绝缘。

第2个字母接地点无直接关系;N表示负载采用接零保护。

第3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C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如TN-C;S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严格分开的,所以PE线称为保护线,如TN-S。

⑵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供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系统、TN系统、IT系统。

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①TT方式供电系统: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

TT方式供电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用TT表示。

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

第1个字母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

第2个字母T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连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

②IT方式供电系统:第1个字母I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

第2个字母T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

③TN方式供电系统: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

TN方式供电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表示。

第1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

第2个字母N表示负载采用接零保护。

TN接零保护系统的特点是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形成单相对地短路故障,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的动作,切断故障设备电源,保证人身安全。

⑶TN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TN-C、TN-S、TN-C-S等3种①TN-C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称作保护中性线,用NPE表示)的供电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系统介绍1、首先阐述一下接地的概念:以接地体为中心,在半径20m之外的范围叫大地的地,在半径20m范围之内为电气的地。

接地,就是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机(配电)房接地系统应满足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正常运行要求。

保护接地系统的五种类型:TT、IT、TN-C、TN-S、TN-C-S,地区不同,供电系统存在差异,机(配电)房保护接地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比较常用的保护接地为后三种,机(配电)房应采用TN-S系统。

字母含义:第一位字母表示低压系统的对地关系:“T”表示一点直接接地,“I” 表示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位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表示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低压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表示外露导电部分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

其他位字母“C”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S”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TT系统从电源中性点直接引出N线,但设备的PE线是各自独立接地的,例如,楼房有单独的接地系统。

IT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不直接连接(经阻抗接地或不接地),而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则是接地的。

IT系统居民楼不用。

TN-S(三相五线制)系统的零线(N)与保护接地(PE)在变电所为一点接地,电源返出后,PE和N是分开的,不再有任何电气连接。

PE连接设备金属外壳,正常状态无电流,安全可靠,抗干扰性强。

这种保护接地系统在新建筑中应用很普遍。

如果是TN-C(三相四线制)系统,零线N与保护接地PE是合一的,即PEN一条线保护,且有电流通过,抗干扰性能较差,因此,可以将TN-C进户端PEN线重复接地后,再把PE和N分开,这样可改变为TN-C-S系统。

TN-C-S系统不仅在正常情况下PE无电流,又解决了PEN的弊端。

这种保护接地系统在旧建筑中很实用。

由于电源引入前一段PEN线路有电流通过,因此,一些电源干扰问题是存在的。

施工现场用电TN-S接零保护系统安装要求

施工现场用电TN-S接零保护系统安装要求

施工现场用电TN-S接零保护系统安装
要求
一、专用保护零线由变压器工作零线,配电室的零线或总配电箱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二、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三、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四、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五、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总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做不少于3处的重复接地,每一处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FQ(漏电保护器)
上图: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原理

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原理

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原理1.传统安全用电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作用①保护接地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各种使用的电气装置的外壳无论它们的绝缘多么良好,其阻值R总是有限的。

故在正常情况下就有漏电电流,不过该值很小,可忽略不计。

但当电器设备的绝缘损坏时,电气装置中绕组的任一相线与外壳短路,使外壳带电,即呈现出对地电压。

这时人体接融外壳时就会产生触电危险。

为保护人体免遭电击伤害,具体作法是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用导线和接地装置相接,叫保护接地,如图1a所示;图1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②保护接零的作用:保护接零的技术安全原理与保护接地不同,它是用于1000V以下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电气设备的安全措施。

其作法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系统中的零线相连接,即采取保护接零,如图1b所示。

其原理是,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发生碰壳或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使成单相短路故障,此短路的电流极大,它将迅速烧断该相所设熔断器的熔丝,使电气设备脱离电源。

应当着重指出,在中性点绝缘系统中,决不容许采用保护接零的措施,因为系统中任一相接地或碰壳时,都会使所有接在零线上的电气设备外壳呈现出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这对人体是十分危险的。

2. 关于哪种保护措施适合于建筑工地的理论现在一般城市供电电网均是1000V以下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因此应当采用保护接零,并应重复接地。

而为什么不采用保护接地的措施呢,回答是不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分析几点如下:①存在危险电压为电流。

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工作接地电阻≤4Ω,若保护接地电阻也计为4Ω,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碰壳时,两接地装置间有短路电流,I地=220÷(4+4) =27.5A,则机壳所带电压为U壳=27.5×4=110V。

若人接融机壳,按人体电阻约1000Ω计,则通过人体的电流I人=110÷1000 =0.11A,即110mA,此大于20mA的工频电流,足以使人丧命。

TN-S接零保护系统的介绍和应用

TN-S接零保护系统的介绍和应用
1、中国绝对有世界上最NB、最先进的完全自主研发的芯片 此处应该有掌声,为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上天、入海、军工都离不开高精密度、超快 速的运算芯片
2、科学技术≠生产力 先进科学技术转为生产力,还有长的路要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2000年试验成功到2018年全面开放民 用,路走了18年。
央视已辟谣,“北斗地图APP”:少拿高科技当名头忽悠!
(3)判定依据:基尔霍夫定律
流进和流出开关的电流必须相等,否则就判定为漏电。 当漏电电流达到和超过一定的程度时,产生保护动作---跳闸。判定的阈值是可以设定的,因为电路就是我们设 计的。只是应用时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灵敏度 的保护器
二 漫谈“中国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以下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4)投诉案例 220V
M
M 220V
(5)PE线重复接地的好处
M
M
(6)重复接地的要求: 按照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 第5.3.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
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
接地。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 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2)原理图:它是把工作零线 N 和专用保护线 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 TN-S 方式供电系 统供电系统
DK
RCD(剩余电流装置Residual Current Device)
L1
L2
L3
N
PE
3
(3)TN-S 供电系统的特点: ①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没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 PE 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 PE 上,安全可靠。 ②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③ 专用保护线 PE 不许断线,也不许进入漏电开关。 ④ 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不得有重复接地,而 PE 线有重复接地, 但是不经过漏电保护器,所以 TN-S 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

定义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TN—S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重复接地的定义:重复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图1工作接地、接零、重复接地2重复接地的要求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3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3重复接地的作用(1)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1、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2、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相关资料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 TT 系统、 TN 系统、 IT 系统。

其中 TN 系统又分为 TN—C 、 TN—S 、 TN-C-S 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1 )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TN-S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重复接地的定义:重复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

图1工作接地、接零、重复接地2重复接地的要求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3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

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3重复接地的作用(1)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1、采用保护接地时,
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

2、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相关资料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 TT 系统、 TN 系统、 IT 系统。

其中 TN 系统又分为 TN-C 、 TN-S 、 TN-C-S 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 1 )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
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

第一个符号 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

在 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 1-1 所示。

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

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 TT 系统难以推广。

3 )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 TT 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

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 PE 线和工作零线 N 分开,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③ TT 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 2 ) TN 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

它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 TT 系统的 5.3 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 TT 系统优点多。

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 TN-C 和 TN-S 等两种。

( 3 ) TN-C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 NPE 表示
( 4 ) TN-S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 N 和专用保护线 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 TN-S 供电系统, TN-S 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不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

PE 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 PE 上,安全可靠。

2 )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3 )专用保护线 PE 不许断线,也不许进入漏电开关。

4 )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不得有重复接地,而
PE 线有重复接地,但是不经过漏电保护器,所以 TN-S 系统供
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5 ) TN-S 方式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

在建筑工程工工前的“三通一平”(电通、水通、路通和地平——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

( 5 ) TN-C-S 方式供电系统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 TN-C 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 P
E 线, TN-C-S 系统的特点如下。

1 )工作零线 N 与专用保护线 PE 相联通,如图 1-5ND 这段线路不平衡电流比较大时,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受到零线电位的影响。

D 点至后面 PE 线上没有电流,即该段导线上没有电
压降,因此, TN-C-S 系统可以降低电动机外壳对地的电压,然而又不能完全消除这个电压,这个电压的大小取决于 ND 线的负载不平衡的情况及 ND 这段线路的长度。

负载越不平衡, ND 线又很长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偏移就越大。

所以要求负载不平衡电流不能太大,而且在 PE 线上应作重复接地。

2 ) PE 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

3 )对 PE 线除了在总箱处必须和 N 线相接以外,其他各分箱处均不得把 N 线和 PE 线相联, PE 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用大顾兼作 PE 线。

通过上述分析, TN-C-S 供电系统是在 TN-C 系统上临时变通的作法。

当三相电力变压器工作接地情况良好、三相负载比较平衡时, TN-C-S 系统在施工用电实践中效果还是可行的。

但是,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建筑施工工地有专用的电力变压器时,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

( 6 ) IT 方式供电系统 I 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

每二个字母 T 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

T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 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

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

这种供电方式在工地上很少见。

(二)供电线路符号小结
1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规定的供电方式符号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统对地关系。

如 T 表示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I 表示所有带电部分绝缘。

2 )第二个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

如 T 表示设备外壳接地,它与系统中的其他任何接地点无直接关系; N 表示负载采用接零保护。

3 )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

如 C 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如 TN-C ; S 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严格分开的,所以 PE 线称为专用保护线,如 T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