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所有章节习题及知识点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形成的集合。
例:大明湖里所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大明湖里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填“是”或“不是”)。
2.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最基本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
3.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①调查分布范围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②估算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对于狭长的峡谷、河流一般采用等距取样法,而一般比较方正的样地常选用五点取样法。
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
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每个样方的计数原则: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即相邻两边及其夹角)③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测量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计算公式:N=M×n/m。
(N代表个体总数,M代表初次捕获标记数,n代表再次捕获个体数,m重捕获的标志个体数)。
③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的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④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采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⑤微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抽样检测法4.与种群数量有关的其他因素①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②迁入率和迁出率:!1!2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种群密度)起直接决定作用。
③年龄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b.类型:增长型(A )、稳定型(B)、衰退型(C);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④性别比例: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b.意义: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所有章节习题及知识点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网络答案:相对显性性状1:2:13:1 配子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配子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yyRR yyRr yyrr 配子 等位基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规律(分离定律)的时候, 随着同源染色体因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重点难点一.概念辨析1.交配方式:①自交:植物自花受粉(如豌豆)和同株异花受粉(如玉米)。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②杂交:指同种生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叫杂交。
③测交:F1与隐性亲本类型相交。
④正交与反交:若甲♀╳乙♂为正交方式,则乙♀╳♂甲就为反交。
2.性状表现:①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③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④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⑤表现型和基因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
两者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发育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也相同。
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3.基因组成: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②成对基因和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叫成对基因。
成对基因(两个相同基因)控制的个体叫纯合子,成对隐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隐性纯合子,成对显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显性纯合子。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杂合子。
③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二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也是非等位基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表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61f2f619ccbff121dd368394.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基因的表达【学习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解释中心法则3、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要点梳理】要点一、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遗传信息的转录【基因的表达403852遗传信息的转录】(1)转录的概念:指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
(2)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3)转录的模板:DNA分子(基因)的一条链(模板链)(4)所用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5)酶:RNA聚合酶(6)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7)转录产物及去向: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编码蛋白质r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构建核糖体t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携带氨基酸2、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
(2)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3)模板:mRNA(4)所用原料:20种氨基酸(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U―A、G―C、C―G(6)翻译过程:mRNA形成以后,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蛋白质合成被启动。
tRNA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排列顺序,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将氨基酸运至核糖体上,并确定氨基酸在多肽链上的位置,同时,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而连接成多肽,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一个密码子的位置;前一个tRNA移走,再去运载相应的氨基酸;另一个tRNA运载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如此反复进行,使肽链不断延长。
形成的多肽再进一步加工修饰形成能体现生物体性状的蛋白质。
要点诠释:(1)对于以RNA 为遗传物质的病毒来说,遗传信息贮存在RNA 上。
(2)密码子共有64种,但有3种为终止密码子;对应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tRNA 上反密码子所含的碱基有3个,但整个tRNA 不止3个碱基。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 细胞膜的结构与生物膜的运输3.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4.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5.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6. 溶酶体和气泡的结构与功能7. 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1. 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2. 遗传物质的复制3. 遗传物质的转录与翻译4. DNA的突变和遗传信息的变化5.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第三章生物技术和人类健康1. 生物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2. 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3.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4. 微生物的应用5. 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6. 基因治疗与基因检测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要素2. 食物链与食物网3. 群落的结构与物种的多样性4. 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5. 人类与生态系统第五章生物进化与分类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2.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3. 进化的模式和速度4.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与演化5. 动物的体内环境与稳态第六章生物间的相互作用1. 生物间的共生关系2. 生物间的捕食与逃避3. 生物的竞争关系和有限性资源的利用4. 生物间的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5. 生物间的调节和平衡第七章植物的物质与能源1. 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的转化2. 植物的营养与水分运输3. 植物的生殖与生长调节第八章人的生殖与发育1. 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人的性别遗传与表现型3. 人的生殖的协调调节4. 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协调调节以上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注: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以教材为准。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合格考达标练1.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项正确;物理因素如X射线的照射等可提高基因突变率,B项错误;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均可引起基因突变,C、D两项正确。
2.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会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答案B解析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不一定都是由辐射引起的,A项错误;环境所引发的变异,若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为可遗传变异,B项正确;辐射导致的人体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是不定向的,C项错误;基因突变是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会导致某个基因的缺失,D项错误。
3.人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答案A解析镰状细胞贫血是由血红蛋白基因中A—T碱基对被替换成T—A碱基对造成的,突变前后该基因中A—T碱基对和C—G碱基对的数目均不变,故氢键数目不变,A项错误;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造成基因结构改变,进而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B项正确;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C项正确;镰状细胞贫血只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项正确。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减数分裂(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精子所含染色体数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C.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D.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所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的个数比为1∶12.在下列各图中,一定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C项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地分裂,所以该细胞的分裂过程属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属于精子的形成过程。
3.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染色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发生联会的染色体D.只存在于减数分裂Ⅰ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和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A项不符合题意;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也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项不符合题意;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Ⅰ中都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
4.下列细胞中可能存在四分体的是()A.精原细胞B.第一极体C.初级卵母细胞D.受精卵Ⅰ前期。
精原细胞和受精卵相当于体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即不存在四分体。
第一极体中同源染色体已分离,也不存在四分体。
5.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联会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A.②③①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①③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互换;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正确顺序应为②③①。
6.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出现纺锤丝B.着丝粒一分为二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分离Ⅰ前期出现纺锤丝,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C、D 三项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都会出现。
而着丝粒一分为二出现在减数分裂Ⅱ后期,B项错误。
7.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在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其区别主要在于:①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数目不同。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新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高一生物必修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和概念。
下面将介绍该学期的知识点及其重要内容。
第一章细胞与生物膜1. 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组成。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溶胞质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2.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同时,细胞膜还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细胞的识别。
第二章细胞呼吸与糖原醇代谢1. 细胞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包括三个阶段:糖解、氧化、磷酸化。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2. 糖原与葡萄糖的代谢糖原是动物体内的能量储备物质,通过糖原醇代谢产生葡萄糖燃料。
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主要能源。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物质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
DNA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复制和修复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包括mRNA、tRNA、rRNA 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RNA在细胞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第四章生物基因组1. 基因与表现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素,由DNA组成。
基因的表达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征与性状。
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遗传信息的传递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第五章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1. 克隆技术克隆技术通过核移植等方法复制和繁殖生物个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在风险。
2.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用于改良和调控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有助于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与环境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可以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人教版教学素材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符号
P
F1
F2
×
♀
♂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2.孟德尔的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两大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分离规律。
介于双亲性状之间
1:2:1
紫茉莉的粉花人的天然卷发
共显性
双亲性状(同时间同空间)同时出现(A+B)=C
1:2:1
ABO血型遗传混花毛马
镶嵌显性
双亲的性状表现在同一子代个体的不同部位而造成的镶嵌图式(A|B)
1:2:1
瓢虫鞘翅色斑遗传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非常规分离比遗传现象某些生物的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9∶3∶4,15∶1,9∶7,9∶6∶1等,分析这些比例,我们会发现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这也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体各种情况分析如下表:
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细胞学基础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期)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遗传实质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联系
都是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作基础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每对等位基因都要按分离定律发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发生自由组合。实际上,等位基因分离是最终实现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先决条件。所以,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自由组合定律是分离定律的延伸与发展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植物的种类和分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2. 植物的资源利用:食用、药用、材料、纤维、能源等。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包括萌发、分株、腐殖等;有性繁殖包括授粉、受精、胚胎发育等。
4. 植物的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形成的遗传变异对植物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变异与分子基础:DNA的结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流转;RNA的结构和功能。
2. 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变异和表达的变异。
3. 人工选择与基因工程:人工选择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领域的应用。
4. 进化与适应:进化的证据;进化的机制与模式;进化的驱动力;自然选择和适应。
5. 物种形成与进化:隔离与物种形成;物种形成的方式和具体过程。
三、免疫与疾病防治1. 人体的免疫系统: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淋巴细胞的识别与活化。
2. 免疫的概念和机制:免疫的类型;抗体和T细胞的作用机制;免疫应答的过程。
3. 人体的防御机制:紧急防御和特异性防御;白细胞的种类和功能;炎症反应的过程与机制。
4. 预防与控制疾病:控制病原体传播的途径;疫苗的作用和种类;抗生素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如上所述,这些知识点是学习生物的基础,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原理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资源利用、遗传与进化以及免疫与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续)四、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植物的种类和分类: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命形式之一,其种类繁多,可以根据特征和形态进行分类。
根据种子结构,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进一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3篇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第一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命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进行,细胞主要由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组成。
(一)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由细胞器和细胞基质组成。
细胞器主要包括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叶绿体、中心体等,各有不同的功能。
细胞基质是细胞质中的液体,由溶质、肽和糖等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提供细胞内许多物质的溶质基质和代谢反应的场所。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和遗传物质的贮藏处。
细胞核主要由核膜、核孔、染色质和核仁组成。
核膜是由双层的膜组成,负责固定和保护细胞核。
核孔是小孔状结构,允许基因信息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传输。
染色质是指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是遗传物质在细胞有丝分裂时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
核仁则是生产核糖体和RNA的场所。
(三)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外部和细胞内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由磷脂双分子层和与之相连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
细胞膜有选择性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同时,也是细胞形态的维持者之一。
二、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功能,如代谢、生长、分裂、适应和死亡等。
(一)代谢代谢是细胞最基本的功能,包括合成和分解两个过程。
细胞通过各种酶和物质完成吸收、消化、利用、合成和排泄等过程。
此外,还包括细胞内各种代谢反应的调节和平衡。
(二)生长和分裂细胞是生命的单位,生长和分裂是细胞个体生命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生长是细胞质和核的同时增大。
分裂是指细胞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将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质量等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的过程。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调节。
(三)适应细胞能够感知和响应环境因素,通过基因调节和代谢调节等途径实现内环境和外环境的适应性改变。
适应性改变可使细胞在不同环境下保持稳态和适应性,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ptx

人教A版必修二生物笔记(全册)

人教A版必修二生物笔记(全册)第一章生命的起源
1.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
- 生物的共同特征:由细胞组成、具有遗传物质、能够自我复制和适应环境。
- 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物的进化关系和生物的系统发育等方面进行分类。
1.2 原始生命的形成
- 原始大气和海洋的特点:缺少氧气、富含氨气、甲烷等有机物。
- 地球第一条生命链的形成:在原始大气和海洋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了氨基酸等有机物,进而形成了地球第一条生命链。
1.3 生物的进化
-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是指生物种类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发生的逐渐变化。
-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态学、胚胎学等方面提供了进化的证据。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础
2.1 生命活动中的碳水化合物
-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主要作为能量的来源和结构材料。
- 糖类的分类:单糖、双糖、多糖。
2.2 生命活动中的脂质
- 脂质的结构和功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主要作为能量储存和结构材料。
- 脂质的分类:甘油三酯、磷脂、固醇等。
2.3 生命活动中的蛋白质
-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由氨基酸组成,参与合成、修复和调节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 蛋白质的分类:结构蛋白质、酶、激素等。
2.4 生命活动中的核酸
-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由核苷酸组成,负责储存遗传信息和参与蛋白质合成。
- 核酸的分类:DNA、RNA。
以上是《人教A版必修二生物》的笔记概要,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内容精炼)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别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样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一样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别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别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一样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展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F1:高茎豌豆 F1: 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3 : 1 1 :2 :1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 P:YYRR×yyrr↓↓F1:黄圆 F1: YyRr↓自交↓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F2:Y--R-- yyR-- Y--rr yyrr9 :3 : 3 : 1 9 : 3 : 3 :1在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9种基因型: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别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知识点有用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的实用才有价值意义。
智商的高低体现知识多少,情商的高低体现能力的大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知识1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基因工程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得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3)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4)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
(5)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3、基因的运载体(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提取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四、基因工程的应用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两种观点是: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生物必修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一部分,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的汇总:细胞的结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具有选择性透过性。
-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 DNA。
细胞的功能- 分子运输:细胞膜通过扩散、主动运输等方式调控物质的进出。
- 细胞合成:细胞通过细胞器进行蛋白质合成、能量合成等过程。
- 细胞分裂: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进行细胞分裂。
细胞的生命周期- 细胞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期、分裂期和间期三个阶段。
- 生长期: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
- 分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
- 间期:细胞准备下一次分裂的阶段。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单性遗传和双性遗传两个基本规律。
- 单性遗传:通过对同一性状的转基因进行交叉配对,得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遗传的比例。
- 双性遗传:通过对不同性状的转基因进行交叉配对,得出各种性状组合的比例。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 基因由 DNA 组成,编码着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指令。
-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生物进化- 进化理论: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选择和适应等机制逐渐演化而来。
- 适应与选择: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 物种起源:新物种的形成是由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适应和分化。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 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 生态多样性:指不同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之间的多样性。
生活中的遗传工程- 遗传工程技术:通过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实现对生物性状的调控。
- 基因工程:以 DNA 为基础,通过基因的克隆、转移和表达等技术手段进行调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1. 生物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核心分类原则- 分类的方法和步骤2. 动物的分类- 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特点- 动物界的主要门类和代表物种- 各门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3. 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特点- 植物界的主要门类和代表物种- 各门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4. 生物的进化-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进化的证据和基本过程- 进化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基本组成- 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功能与特点- 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细胞的代谢- 氧化还原反应和能量转换- 蛋白质合成和代谢- 膜运输和细胞呼吸3. 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变异第三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遗传的基本概念- 遗传的起源和发展-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遗传的意义和应用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组成和结构- 基因的功能和作用- 基因的突变和变异3.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的结构和复制- RNA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4. 突变和变异- 突变的原因和类别- 变异的特点和效应- 突变与变异的关系和作用第四章:生物工程与技术1. 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 生物工程的定义和发展- 生物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生物工程的应用和前景2.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基因重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基因克隆技术的基本方法- 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学中的应用3. 细胞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 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4. 生物技术的伦理和安全-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生物技术的安全问题- 生物技术的监管措施和应对策略以上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的大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知识网络答案:相对显性性状DD Dd dd1:2:13:1 配子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配子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yyRR yyRr yyrr 配子 等位基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4)归纳综合--揭示规律(分离定律)(现代解释)在形成 的时候, 随着 分开而分离,独立的随 遗传给后代。
同源染色体因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重点难点一.概念辨析1.交配方式:①自交:植物自花受粉(如豌豆)和同株异花受粉(如玉米)。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②杂交:指同种生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叫杂交。
③测交:F1与隐性亲本类型相交。
④正交与反交:若甲♀╳乙♂为正交方式,则乙♀╳♂甲就为反交。
2.性状表现:①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③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④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⑤表现型和基因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
两者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发育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也相同。
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3.基因组成: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②成对基因和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叫成对基因。
成对基因(两个相同基因)控制的个体叫纯合子,成对隐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隐性纯合子,成对显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显性纯合子。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杂合子。
③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二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也是非等位基因。
如图:Aa是1、2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是3、4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B,a和B ,是1、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和B是成对基因;A和D,A和d,a和D,a和d以及B和D,B和d则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二.问题理解1.遗传定律的实质及适用范围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都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两个基本定律所揭示的是亲代细胞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有性生殖随配子遗传给子代的规律,所以,原核生物的遗传、细胞质遗传都不符合该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揭示的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行为。
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传递行为。
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导致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
发生的时期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2.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揭示规律3.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自由组合定律主要说明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平均分配到配子中去。
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的。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为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提供了细胞学上的依据。
例如,杂种中有两对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就能产生四种类型的数目均等的配子,这是因为带有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组合有两种可能性,并且这种组合是随机的(如下图),这样就会得到下列四种配子:AB、ab、Ab、aB,它们之间的比例是1∶1∶1∶1。
4.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不同。
基因分离定律研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的分离情况,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分别位于几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等位基因仍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非常简便。
5.遗传定律的应用:①选种:选显性性状,要连续自交直至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直接选取即可(隐性性状表达后,其基因型为纯种)②优生:显性遗传病控制生育。
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
③理论上可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
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授精时配子之间随机结合,导致基因的重组。
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的重组,必然导致性状的重组。
这样,后代出现了亲代所没有的性状组合,也就是出现了变异。
如黄圆×绿皱,F2代出现了黄皱和绿圆。
高等生物控制性状的基因的数量是极其巨大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很多呈杂合状态,这样,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而产生极其多样的基因型的后代。
④杂交育种:每种生物都有很多性状,这些性状有的是优良性状,有的是不良性状,如果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就能帮助我们去掉不良性状,让优良性状集于一身,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
如利用高杆(易倒伏)抗锈病小麦和矮杆(抗倒伏)易染锈病小麦获得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可以有两种做法。
4.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1)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及后代表现型,通过显隐性状的关系一般可以推出亲代基因型。
如一对正常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就可以直接用遗传图解推出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2)概率计算熟练掌握分离定律的有关计算,是进行遗传学概率计算的关键。
计算的关键地方是要能准确地计算出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当然理解了后代分离比1∶2∶1的来源,计算更简便。
①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如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
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2×1/2=1/4。
三.重点归纳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2. 如何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况且,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较简单,因而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显得简单易行。
(1)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常用“单独分析、彼此相乘”法来解决自由组合的复杂问题。
所谓“单独分析、彼此相乘”法,就是将多对性状,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按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
其理论依据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
乘法定理:如某一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发生,则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单独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涉及的多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因此依据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多对基因共同遗传的表现就是其中各对基因单独遗传时所表现的乘积。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力几个分离定律。
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
[提示]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六种交配组合及结果是进行遗传判定和运算的基础:①AA×AA→AA 全显性全为纯合子②AA×Aa→AA:Aa=1:1 全显性 1/2纯合,1/2杂合③AA×aa→Aa 全显性 100%杂合[应用]如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AA)④Aa×Aa→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显性=3/4,隐性=1/4 ,1/2纯合,1/2杂合[应用]如后代显性和隐性的比为3:1,则双亲一定都为杂合子(Aa)。
⑤Aa×aa→Aa:aa=1:1 测交类型显性:隐性=1:1 显性=1/2,隐性=1/2,1/2纯合,1/2杂合[应用]如后代显性和隐性的比为1:1,则双亲为Aa和aa。
⑥aa×aa→aa 全隐性全为纯合子[应用]如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aa)将上述六种交配组合记忆熟练,分析透彻,解决遗传判定和运算就有了保障。
(2)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不同类型的问题。
①配子类型的问题: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解:Aa Bb Cc-2×2×2=8种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解: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合方式。
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 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②基因型类型的问题: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种基因型。
解: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 AA:2Aa:laa);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lBB:lBb);Cc×Cc→后代有3种基团型(lCC:2Cc:lcc)。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③表现型类型的问题:AaBbCc×AabbCc,其杂交后代可能有种表现型。
解:可分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
所以AaBdcc×AabbCc→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3.表现型和基因型与杂交中相对性状的对数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的类型;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的类型,是肉眼看不到的,通常用各种符号来表示。
杂交亲本的相对性状的对数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1)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及后代表现型,通过显隐性状的关系一般可以推出亲代基因型。
对于由表现型推导基因型的题目可按以下4个步骤解题:(祥见例题3)①先判断显隐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本的性状是显性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