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和体液共41页
实验七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血液循环的生理意义
物质交换
维持内环境稳态
通过血液循环,氧气和营养物质得以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同时带走代谢废物。
通过血液循环,维持了体内水、电解质平 衡和酸碱平衡,确保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体温调节
免疫防御
通过血液循环,将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温 暖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位,有助于维持体 温的恒定。
实验结果展示
实验数据表格
表格中展示了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 、血压、心率等基本信息,以及实验 过程中采集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
图表展示
通过图表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如柱状 图、折线图等,便于直观地观察实验 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实验对象的 心血管活动差异,以及心血管活动与 神经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体液调节心血管活动的重要机制 之一。血管紧张素Ⅱ能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肌收 缩力增强等效应,从而升高血压。
02 03
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肾上腺素能受体是介导儿茶酚胺类递质发挥效应的主要受 体之一。不同类型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心血管活动的效应 不同,例如β受体兴奋时,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 增强等效应;α受体兴奋时,可引起血管收缩等效应。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这些反应主 要是通过释放乙酰胆碱实现的。
神经调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神经调节密切相关。例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与自 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0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2.应急处理 有晕厥先兆时,立即下蹲或平卧;发 作时,安置平卧于空气流通处,头低位,松开衣 领,以改善脑供血、促使苏醒。
3.治疗配合 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配合人 工心脏起搏、电复律、消融术治疗。
Ⅱ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 觉症状,但一般日常活动时出现上述症状,休息 后很快缓解。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一般日 常活动即可出现上述症状,需休息较长时间后症 状方可缓解。
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 亦可出现上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4.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 素检查;心-肺吸氧运动试验;心导管检查。
(二)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疼痛:心前区疼痛
(三)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药物止痛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疼痛发作时的心 率、血压与心电图变化。
4.健康指导
ppt课件
9
四、心 悸
心悸(palpitation)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并伴有心 前区不适感。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临床表现 ①心悸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病情成正比。②
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向全的神经体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向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氧和营养物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氧和营养物质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废物运走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ppt课件
om生物:复习课件(必修3第2章)
饮水过多,
盐分丢失过多
产生渴觉
大脑皮层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
+
-
垂体后叶
+
-
抗利尿激素
+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 第25页,共41页。
+ 尿量
1、水盐平衡是在神经和激素调节下通过肾脏来实现的
(最终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由重吸收作用实现)。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
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3)化学成分:蛋白质或糖蛋白
2、抗体: 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的 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 抗体的化学本质: 球蛋白
• 抗体的性质: • 抗体的分布:
特异性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的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第27页,共41页。
(二)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来源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功能
处理、呈递抗原, 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呈递抗原,
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 组织胺,从 而引发过敏 反应
使抗原沉淀 或形成细胞 集团
1、抗原与过敏原:过敏原具个体差异性,而抗原不具 个体差异性。
循环系统的保健和调节
定期检测血压和血脂,遵医嘱 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
预防糖尿病
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降 低糖尿病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等体检项目,及早发现心脏异 常。
关注家族遗传史
了解家族遗传史,对高风险人 群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
03
血管健康与调节方法
和舒张产生压力 差,使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为 身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脏健康评估方法
心电图
记录心脏电活动,检测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异常。
超声心动图
利用超声波检查心脏结 构和功能,评估心脏瓣
膜、心肌厚度等。
血液检测
检测心肌酶、血脂、血 糖等指标,评估心脏健
康风险。
运动负荷试验
通过运动负荷测试评估 心脏功能和耐力。
维持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正 常代谢和功能,调节体温 、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稳态 。
淋巴循环及其重要性
淋巴管
收集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回 流至血液循环。
重要性
维持组织液平衡,参与免疫反应,防 止水肿等。
淋巴结
过滤淋巴液,清除细菌、病毒等有害 物质。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调 节心血管活动,如心率、血压等
戒烟限酒,远离污染源
戒烟
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 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戒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发生风险。
限酒
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和 心血管健康,建议男性 每天饮酒量不超过两个 标准饮品,女性不超过 一个。
远离污染源
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 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 境中,以减少有害物质 对身体的危害。
THANKS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完整版
组织细胞。
03
带走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
氧化碳。
04
维持内环境稳态,如调节体温
、pH值等。
05
传递激素、免疫物质等生物活
性物质。
06
血液循环系统组成
01
02
03
心脏
作为泵血器官,推动血液 在血管中流动。
血管
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 脉,分别负责输送血液至 全身、进行物质交换和回 收血液。
血液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具 有运输、调节、防御等功 能。
05
血液循环过程详解
体循环途径和意义
体循环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 →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属支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意义
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 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 氧化碳带回心脏。
肺循环途径和意义
肺循环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 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意义
自身调节的意义
自身调节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它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缓冲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剧烈影响,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07
常见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介 绍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遗传基因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心肌细胞可根据前、后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收缩力,以保 持每搏输出量的相对稳定。
血管阻力的自身调节
血管平滑肌可根据局部血流和血压的变化自动调节血管口 径,从而改变血管阻力。
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神经和体液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器官、组织的血流 量可随其代谢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调节称 为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血液循环》ppt课件
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到全身各组织,同时带走代谢废物 ,维持内环境稳定。
心脏在循环系统中作用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心肌的收缩和舒 张,驱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心脏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心 房钠尿肽等,参与调节体液平衡和心血管活动。
血管类型与特点
01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的血管,管壁较 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动脉管壁结构
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各层 厚度和组成成分因动脉类型而异。
静脉系统结构和功能
容量血管
静脉系统容量大,可容纳大量血液, 有助于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静脉瓣
静脉管壁结构
较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较少,故收 缩力和弹性较小。
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微循环特点及作用
微循环组成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 括约肌、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和动-静脉吻合支等部分组成。
物质交换场所
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 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调节组织血流量
通过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舒缩活动 调节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
血管舒缩调节机制
01
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
受体结合,引起血管收缩。
02 03
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升压素等体液因素可引 起血管收缩;一氧化氮、前列环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体液因素可引 起血管舒张。
治疗原则
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心律失常类型、诊断和治疗手段
类型
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
诊断
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等
血管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和体液
* (3)病人心理状态。 * * (4)辅助检查结果 查看有无低蛋白血症、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
2.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 与钠水潴留、低蛋白血症
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
部位血液循环改变、强迫体位或躯体活动 受限有关
3.护理措施★
(1)休息 *请思考:摆什么体位? (2)饮食:低盐、高蛋白、清淡易消化、 产气少的饮食。 *请思考:为什么给予这种饮食?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血液检查 如血常规检查、血脂分析、血清心肌酶和肌
钙
蛋白、电解质、尿素氮、肌酐、血糖、血培养等。
*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运动试验 * 超声心动图 *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术 * 气囊漂浮导管检查术 *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
二、常见症状护理要点
(一)心源性呼吸困难★
(二)心源性水肿★
3.护理措施
(1)休息、调整情绪、饮食应注意什么?
(2)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脉搏、心率、心律变化 (3)药物治疗的护理
(四)晕厥★
你认为: * 1.什么是晕厥? * 2.引起晕厥的原因什么? 心源性晕厥的原因呢?
心源性晕厥(阿-斯综合症)
由于心排血量突然下降、中断,引起
一过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 状态。
(3)病情观察:记出入量,测体重。
(4)用药护理。
*请思考:应用利尿剂有哪些注意点? (5)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皮肤护理
* 保持床褥平整、干燥,内衣柔软、宽松,定时更换体位, * 防止擦伤皮肤,骶、踝、足跟等处经常按摩,严重水肿者 可用气垫床,防止压疮发生; * 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卫生,防止感染和外伤; * 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太高,防止烫伤; * 肌内注射时应严密消毒后做深部注射,拔针后用无菌棉球 按压以免药液外渗,如有外渗,局部用无菌巾包裹,防止 继发感染; * 发生会阴部水肿时,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 一旦皮肤发生压疮或破损、溃烂时,按医 嘱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5)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颌下腺的副交感神经释放ach时也释放 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颌下腺的副交感神经释放ach时也释放VIP,引 时也释放VIP,引 起舒血管效应,使局部血流增加。 起舒血管效应,使局部血流增加。
(二)心 血 管 中 枢
特 点 脊 T、L、S段 ①活动受上级中枢控制 髓 灰质侧角 ②能完成原始不精确的心血管反应 缩血管中枢 ①是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 始终有紧张性, 头端腹外侧) 延 (头端腹外侧) ②始终有紧张性,且>交感紧张性 心交感中枢 ③相互间有突触联系 传入神经接替站: (尾端腹外侧) ④传入神经接替站:孤束核 髓 心迷走中枢 ⑤呼吸可改变其紧张性: 呼吸可改变其紧张性:
一.神 经 调 节
一 ) 心 血 管 的 神 经 支 配 ( ( ( (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Cardiac Sympathetic Nerve and Its Effects 分布特点及规律 节前神经元: T1~T5脊髓外侧柱 递质──Ach 脊髓外侧柱, 节前神经元: T1~T5脊髓外侧柱,递质──Ach 节后神经元: 交感神经节,递质──NE 节后神经元: 交感神经节,递质──NE 节后纤维分布: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 节后纤维分布: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 室肌。 室肌。 左右侧交感神经的支配差异: 左右侧交感神经的支配差异: 窦房结: 窦房结:右侧交感神经 房室交界: 房室交界:左侧交感神经 功能:心率加快 功能: 功能:心肌收缩加强 功能: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Cardiac Vagal Nerve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and Its Effects
分布及特点
节前神经元 : 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节 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即迷走神经,递质──ACh 前神经纤 维 即迷走神经,递质──ACh 节后神经元 : 位于心壁内,递质──Ach 位于心壁内,递质──Ach 节后纤维分布:窦房结、房室交界、心房肌、 节后纤维分布:窦房结、房室交界、心房肌、 房室束及其分支 左右侧迷走神经的支配差异 右侧:窦房结 右侧: 左侧:房室交界 左侧: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
48
TP
Na+(If) K+(Ik)
49
(三)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
50
mv 0
-40 -70
Action potential in sinoatrial node(P- cell)
51
波形特点:
1. 最大复极电位(-70mV)和TP(-40mV)均高于浦氏细胞
2. 无明显的超射
3. 除极幅度小(70mV), 但除极时程长(长达7ms)
故称为慢反应细胞
4. 无明显的1, 2期 5. 4期自动去极速度快
7
C AB
C
A
B
C
A
B
水泵工作原理
8
C
A
B
C
A
B
水泵工作原理
9
瓣膜的关闭,血液的冲击+心肌收缩产生的振动
心音
二尖瓣关闭
产生第一心音,S1 收缩期的开始
特点: 调低,持续时间长
主动脉瓣关闭
产生第二心音,S2 舒张期的开始
特点: 调高,持续时间短
10
室缩 房压< 室内压 <动脉压
关
关
等容收缩期
isovolumic systole 0.05s
3
血管生理
心脏射血后,血液如何从 动脉经静脉回到心脏?
动脉、静脉血压的 形成和影响
在毛细血管中,是怎样进行 (物质交换)的
微循环与组织液 的生成
心血管活动受哪些因素 的影响?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
4
心脏活动的三个周期
心电周期: 动作电位(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比较
问题探究2:经测量某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此人 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吗?为什么?
提示:产热量不会大于散热量。此人体温在24小时内一直处于 39℃,说明整个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是相等的。
自主检测 一、判断题 1.内分泌腺都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 【答案】 × 2.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 【答案】 √ 3.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 【答案】 √ 4.正常情况下,当盐摄入量增加时,其排出量也增加。( ) 【答案】 √
9.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000mL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下列 能正确表示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解析】 正常人一次饮完1000mL清水以后,在一段时间内, 组织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量增加。当由于排 尿导致细胞外渗透压恢复正常以后,尿量也自然恢复正常。
【解析】 (1)由图解可知:外界环境信号通过神经系统刺激下 丘脑,下丘脑将神经信号转换成激素信号,通过垂体实现了对性腺分泌 活动的调控。故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共 同完成的。
(2)下丘脑、垂体、性腺分泌的物质分别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性激素分泌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机制 相同,即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 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对应学生用书P162) 考点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相互关系 (1)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控制。 (2)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
2.调节模式 (1)神经调节
如:狗吃食就分泌唾液的反射过程。
(2)激素调节
如: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的 调节作用。
第四章 血液循环1
末期容积大。心肌 力 增 强 。 缺 02 、 ACh 、 肌肥厚、心室扩大 伸展小静息张力大, 酸中毒、心衰,心肌
抵抗过度延伸.
收缩能力下降。
(二)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
1. 心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正常值60~100次/分
2. 不同年龄、性别,不同生理情况下,心 率均不同。 3. 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 加。但心率过快或过慢将导致心输出量减 少。
(一)影响SV的因素: 大量实验证明,心脏的SV取决于:
(1)前负荷:即心肌的初长度或心室舒张 末期容积
(2)心肌收缩能力 (3)后负荷:即动脉血压 (二)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
(一)SV的调节
1、心泵功能的自身调节 (异长调节,starling机制) (1) starling机制:SV决定于收缩前心
压力变化
房室 动 内内 脉 压压 压
瓣膜开闭
房半 室月 瓣瓣
心室 容积
Pa<Pv<PA 关 关 不变
Pa<Pv>PA
关开
快速 减小
Pa<Pv<PA
关开
继续 减小
Pa<Pv<PA 关 关 不变
Pa>Pv<PA
开关
快速 增加
Pa>Pv<PA
开关
继续 增加
Pa>Pv<PA
开关
继续 增加
心内血 流方向
存于心室
1628年 William Harvey 《论心脏的运动》 被誉为现代生理学的创始人
概述
血液循环的功能
1. 物质运输 2. 实现体液调节 3.保持内环境稳态 4.实现血液的防御功能 5.内分泌功能:心房钠尿肽、血管紧张素等
2024版人体的血液循环ppt课件
人体的血液循环ppt课件•血液循环概述•心脏结构与功能•血管类型与特点•血液成分及功能目录•血液循环过程详解•常见血液循环障碍及疾病01血液循环概述定义与功能定义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功能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带走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稳定。
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入血管。
心脏血管血液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输送血液到全身各部位。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携带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废物。
030201维持生命活动调节体温防御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01020304通过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为细胞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通过血液循环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发,维持体温恒定。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和抗体能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通过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02心脏结构与功能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
心脏呈倒置的圆锥形,前后略扁,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脏表面有三条沟,分别为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心脏表面的重要标志。
心脏位置及形态心脏内部被心间隔和房室瓣分为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由室间隔分开,左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右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入肺动脉。
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由房间隔分开,左心房接收肺静脉的血液,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静脉的血液。
心房和心室之间通过房室瓣相连,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通过二尖瓣相连,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通过三尖瓣相连。
心腔结构与特点010204心脏瓣膜及作用心脏瓣膜是心脏内部的重要结构,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二尖瓣和三尖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防止血液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倒流。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防止血液从动脉倒流回心室。
心脏瓣膜的开闭受心肌收缩和舒张的控制,保证血液在心脏内单向流动。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ppt课件
• 血液循环概述 • 心脏结构与功能 • 血管类型与特点 • 血液成分及功能 • 血液循环调节机制 • 常见血液循环障碍及疾病
01
血液循环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 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功能
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到全身各组 织器官,同时带走代谢废物和二 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稳定。
。
三尖瓣
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保 证血液循环由右心房一定向右 心室方向流动和通过一定流量 。
主动脉瓣
位于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抑 制射入主动脉的血流回流入左 心室。
肺动脉瓣
位于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抑 制射入肺动脉的血流回流入右
心室。
心肌细胞特性
兴奋性
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 具有产生兴奋的能力。
自律性
02
心脏结构与功能
心脏位置及形态
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 ,在两肺之间。
形态
心脏呈倒圆锥形,大小约相当于本 人的拳头。
心尖
朝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通 常于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 ~2cm处,可触及心尖搏动。
心腔结构与特点
左心房
右心房
位于心脏的后部与左下方,其后壁两侧有 四个入口,即左、右各两个肺静脉口,左 心房前下部有一个出口通向左心室。
反射调节
包括压力感受性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等,通过 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来维持机体的稳态。
体液调节机制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01
由肾上腺髓质分泌,通过激活不同的受体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
功能,如增加心率、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张力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02
血液循环PPT课件
定义与功能
定义
血液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 系统,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 送到身体各部位,同时将废物和 二氧化碳运输到排泄器官。
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态,提供能量,参 与免疫反应等。
循环系统的组成
心脏
血液
作为动力泵,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
含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重要 成分。
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输 送血液。
循环系统的生理意义
01
02
03
物质运输
确保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够 快速到达各个组织。
内环境稳态
通过调节血液中的成分,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功能
白细胞在血液循环中巡逻 ,帮助身体抵御感染和疾 病。
CHAPTER 03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血液的组成
血小板
参与血液凝固,有助于止血。
血浆
血液中呈淡黄色的透明液体,约占血液总 量的55%。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无机 盐、葡萄糖、氨基酸、酶等营养物质。
心脏的电信号控制系统是心脏 工作的指挥中心,它控制着心 脏的收缩和舒张。
当电信号传到心房和心室时, 心肌细胞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收 缩和舒张,推动血液进入心室 并泵出心脏。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运动是周期 性的,大约每分钟60-100次, 因人而异。
CHAPTER 05
血管系统
血管的分类与功能
01
02
03
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是血液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血细胞在血液中发挥 着不同的功能。
白细胞
负责免疫功能,帮助身体抵御感染和疾病 。
红细胞
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
血液的理化特性
生理学循环血管与调节PPT课件
MAP
MAP: Mean arterial pressure
.
15
3.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搏出量:SV↑→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
↓
↓
血流速↑
SP↑(明显)
↓
心舒末期A血量↑(不明显)→ DP↑(不明显)
(2)心率:HR↑→回心心舒↓血期量↓→↓ 心舒末期A血量↑→管D壁P↑侧(↓明压显力↑) ↓
.
12
(3)主A与大A的弹性储器作用:
1/3 of SV to capillary, 2/3 in large arteries
2/3 of SV to capillary
.
13
∴弹性贮器血管的作用:
① 缓冲心动周期中ABP的波动幅度(缓冲SP——势能贮存, 缓冲DP——势能释放)。
② 使左心室间断的射血——变成动脉内连续的血流。
.
11
(2)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ABP的决定因素。 ① 心脏射血:释放的能量转化为两部分:
➢ 血液动能(占1/3):推动血液流动(克服外周阻力) ➢ 形成势能(压强能,占2/3):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
(ABP),并扩张大动脉。 ② 外周阻力:小A和微A的血流阻力。
如果未遇到外周阻力,则心脏射血释放的能量——将全 部转化为血液动能(血液流到外周血管,形不成对大A的 侧压(ABP)。
第三节 血管生理
Physiology of the Blood Vessels
Main Contents of the Section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五、微循环 六、组织液生成 七、淋巴的生成与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