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梦想 笃定前行(魏兴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揣梦想笃定前行

榆中县周前学校魏兴芳

每天都有一轮新的太阳冉冉升起;每年都有新的希望变为现实。相遇新教育,九百多个日子已从指尖悄然滑过,是新教育为我指明了航向;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我和我的孩子们有了披波斩浪的梦想。一路走来,新教育成就着我,我也不负众望,追逐着新教育的梦想,在诗意的校园里笃定前行。

山穷水尽——相遇新教育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年前我接手了学校教研工作,作为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要搞全校的教研工作,尤其是初中的英语、理化,即便是在做最大的努力,但始终没有那种豁然打开心扉的感觉。连续一周的优质课评选活动,让我真正发现了自己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课堂组织、教学经验多方面的不足。

领导的压力、同事的议论、工作的艰辛一股脑向我袭击而来,我真有一种熬不住的感觉,每天晚上总要折腾到一两点,早上不到五点又会因工作从梦中惊醒。

就在此时,学校安排我去海门培训。和以往无数次培训一样,起先我听的并不认真,我对新教育“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怀有几许质疑,在我们条件那么差的农村学校也能搞新教育?平时连考试都应付不过来,哪有时间去读书?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海中打转。然而十多天的学习中,我被海门文化深深地折服着,感动着,被海门教育者犀利的目光、独到的见解、超前的教育理念同化了。

短暂的学习中,我看到了一群新教育实验共同体坚定的步伐,听到了孩子们成长的欢声笑语。每走一所学校,闻着校园里浓浓的书香气息,听着教师感人的教育叙事,看着一位位新教育共同体的成长历程。读着《做新教育的行者》对理想教师的要求,我不再质疑。海门一周的新教育培训,许新海博士在《幸福成长的密码》中讲的教师发展的“三专模式”,让我有了成长的方向。

(一)专业阅读让我站在大师肩膀上攀升。

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任教小学数学,对于一位数学老师来说,读书似乎不是专业所需。即便这几年改为语文,但对小学语文,总以为这点知识足够了。上班20年,我很少主动看书,尤其是枯燥的教育专著,更不愿意去碰。培训结束后我开始了新教育专著的阅读,但还是不够上心。真正让我转变的是在一月份县教育局组织的新教育种子培养对象读书交流会上,同伴罗宝荣和孙晓玲阅读史的交流让我倍感惭愧,县教研室马主任的点评让我突然觉醒。再次捧起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那时,不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怎样更快地成长自己啃食。寒假里,读完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我一股脑买了十几本书新教育专著。从此我的办公桌上放零食的领地被教育专著所代替。在接下来的日子,晚上翻手机、看电视的习惯早已被读书所代替。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和《做最好的老师》、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间辽阔的教室》《孩子们,你们好》等新教育专著中,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故事胜过高大上的教育理论,教育者的热情、智慧、宽容、责任,受教育者的自由、幸福展现在我脑海中。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奇迹,我的教育理想更加坚定。

(二)专业写作让我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长。

在海门培训结束后我就坚持每天晚上写随笔。慢慢在回翻的过程中将一些东西进行整理,便形成了生命叙事《笔尖下的幸福》,其中《用心面对特殊的群体》在《教育学》杂志上发表,多篇教育叙事被推荐在《榆中教育》上发表,市级个人课题《新教育下小学师生共读共写策略研究》在去年立项,现在正在结题审核中。我深信在教育生活中只有不断地进行价值追问,在生命叙事中进行意义追问,才能真正使自己快速提高,而今我的教育随笔依然在继续。

(三)专业共同体让我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一个人走得快,一帮人走得远。为了使自己在新教育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一年中我两次去海门培训学习,参建的市县级培训超过二十次,今年九月被认定为县级新教育种子教师,也经常和学校种子教师一起交流探讨,共同学习。借着集体的智慧,快速成长自己。

这两周,一缕难得的曙光又照进了我们学校。县教研室马主任带着两位教研员打开了“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之门,构建了我们三角城学区专业共同体,这对于一个在新教育的道路上的摸索者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机会。

参加工作将近二十年,这一年的摸索是我最难忘的一年,这一段的个人成长历程对我来说也是最幸福的一段。回顾一年多的专业成长足迹,我有自己独特的幸福感。我坚信: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阅读我做主、我的写作我做主、我的课题研究我做主。

扬帆远航——诞生新梦想

原本以为班主任的生活是苦的,工作是累的,作为手无寸铁的班主任的工作地位也是最低的。然而邂逅新教育,邂逅高波老师,我便有了航向。一株君子兰净化了我的心灵,培训结束后,迎着新教育的曙光,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的“扬帆远航”之梦也随之诞生。扬帆远航是我和孩子们整整花了两周时间才定下来的名字,从那时起扬帆远航成了2014级(3)班的符号,更是每一个孩子前进的动力。

班徽是一艘远航的帆船,寓意2014级(3)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驶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蓝色的背景象征我们清澈纯洁的心灵,红色的船身寓意我们坚强的意志,彩色的风帆象征我们五彩斑斓的生活。上半圆的“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告诫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必须勤奋努力,勇往直前。半个月的努力班级口号、班训、班级愿景、班主任寄语、班歌、班诗等显性文化形成体系。

为了让教室灵动起来,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经过一番精心的构思,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始说话。

从此,我们的生命,就如同风浪中的一叶叶小帆船,将在一间叫做“扬帆远航”的教室里,奋勇向前。

为了让教室灵动起来,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经过一番精心的构思,我设计了班级图书角和读书评比栏目“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其余的每组分担一个板块。“书香润心灵,阅读伴成长”、“诗海拾

贝”、“小船员的足迹”)、“扬帆书海”。这些有创意的板块展现在大家眼前使得教师充满书香气息。

孩子们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快乐的成长。他们的生命,就如同风浪中的一叶叶小帆船,将在一间叫做“扬帆远航”的教室里,经由我的用心导航,精心呵护,耐心守候,而最终会向着阳光最明亮之处扬帆前行。

润物无声——走向新生活

作为一个学校,最怕的发展方向是孩子不愿学习;作为一位老师,最怕遇到的现象也是孩子不愿学习。或许是这种原因吧,大多数孩子是在老师、家长逼迫下学习。然而这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并非不可雕琢,往往在刚入学时,他们也带着渴求知识的火花呀!这点火花为什么很快就熄灭了呢?其中最多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大,孩子不愿承受,久而久之便选择了逃避。

面对如此难题,新教育告诉我要让孩子看见和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就像一只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给她提供滋养。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该悉心地呵护他们,换一种教育方式去迎合他们——这便是“晨诵”、“午读”、“暮省”。这种生活方式将孩子们从充满危机感的网络游戏、电视文化中解脱出来。

(一)晨诵: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

清晨,屡屡晨曦叩击教室的窗棂,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中华好诗词》、《新教育晨诵》、《日有所诵》,接着我整理的晨诵课程《诗海拾贝》也如约而至,每天早上7:50—8:20,扬帆远航班的孩子们都会用特别的方式度过。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也已成为周前学校的一种习惯。

(二)午读:用美丽得童书滋润童年

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第一次去海门培训返程的路上我咬紧牙齿为我班54个孩子每人买了三本书。在那一刻,《夏洛的网》和他的两个伙伴《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