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称零陵
永州简介
![永州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030aac28bd63186bcebbcf8.png)
永州自古便是华中、华东地区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素有“南山通衢”之称。
“距水陆之冲,当楚粤之要,遥控百蛮,横连五岭,梅庚绵亘于其前,衡岳镇临于其后”,镇东北可入中原腹地,控制西南扼广西边陲之咽喉,据东南握广东海滨之通道,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是湖南唯一与两广接壤的地区,永州市区(即零冷城区)到广东广州仅500多公里,南六县距广州仅400多公里,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
永州市区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辖冷水滩区、零陵区两个市辖区及双牌县、祁阳县、东安县、道县、宁远县、新田县、蓝山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九个县。
永州是中国瑶族文化和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是一本书,其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据权威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永州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中国陶瓷工业之源、中华文明道德之源。
舜的开明治国、任人唯贤,柳宗元深刻的惜民爱民思想,周敦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女书”的神秘莫测和瑶族文化的千姿百态,以及道县玉蟾岩文物的出土,永州远古文化的出现,无一不丰富中华文化的宝库。
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汇自然情趣与历史文化于一身。
永州柳子庙、文庙、宁远九嶷山-舜帝陵、祁阳浯溪碑林、双牌阳明山、祁阳文昌塔、东安舜皇山”等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县等县区接壤。
主峰海拔1625米。
五黄公路直通山下。
方圆数十里间,山高水秀、林木茂密,环境幽美,景色迷人,是个天然游览胜境。
据地方志载:“阳明山,名山也。
荒蟠百里,秀齐九疑。
”又云:“其麓险绝,几疑无路。
有银沙十里,鸟道盘折,上与天齐。
及登顶峰,左衡(山)右(九)疑,极目千里,身在云际,超然出尘。
”景致奇特,人多向往。
早在唐代,柳宗元就到过阳明山下不远的地方,著有名篇《游黄溪记》。
盖黄之源,正出于此。
祖国名山,多为佛教选胜。
阳明山及周围,宋时建立了僧寺。
明嘉靖年间,据说秀峰禅师居于阳明山寺中,殁后其身不坏,供在寺内,号曰“七祖”。
永州市道路交通浅析
![永州市道路交通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c10049a8956bec0975e346.png)
永州市道路交通浅析一、永州市总体简介永州,古称零陵,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1995年撤销零陵地区和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和永州市辖区。
全市有土地面积3364.2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0.5%,常住人口518.02万。
永州下辖零陵区、冷水滩区两个市辖区及双牌县、祁阳县、东安县、道县、宁远县、新田县、蓝山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九个县。
永州是中国瑶族文化和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二、道路交通概况永州市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南临两广,北通长武,西望川贵。
国道207、322线和省道1830线贯穿全境。
城区距湘桂铁路永州站18公里,衡阳156公里、桂林206公里、广州450公里,高等级永连(永州-广东连州)公路已竣工,贯穿零陵的衡昆(衡阳-昆明)高速于2003年竣工。
货物运至广州、深圳可当天往返;货物运至广西北海口岸需7小时。
水路可由湘江水运直下洞庭,通江达海,潇水市区以内300吨级航道改造和潇湘客运码头及司马塘码头改建已列入规划。
即将开工修建的衡昆高速公路和洛湛铁路在芝山段投资近30亿元,零陵将成为新的交通枢纽。
到2011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2.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9公里,国省干线公路1068公里,农村公路 18927公里,乡镇通沥清或水泥路达到100%,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达到100%、83.4%,全市公路密度为98.53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为 3.64%。
境内主要通航河流是湘江和潇水,航道总里程545公里,其中等级航道150公里。
客运线路1043条,日运送旅客15万人次,三级以上车站21个;有各类船舶1546艘,船舶总吨位4.7万吨,载重吨位3.9万吨,客位16549个。
三、交通运输发展状况公路网主骨架构成国道、省道、县乡道、专用公路和通行政村公路是构成永州公路网络。
今后永州公路网络以“五纵六横八连线”为主骨架,形成连接所有县区及沿途乡镇的公路网主骨架和循环圈。
永州的著名诗词 风景
![永州的著名诗词 风景](https://img.taocdn.com/s3/m/2355cf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c.png)
描写永州的风景
永州,古称零陵,是湖南南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
下面是一些描写永州风景的著名诗词:
1. 永州八景
唐代诗人元结在永州担任刺史时,写下了《朝阳岩铭》及《朝阳岩》诗,描述了永州的奇特景观,包括朝阳岩、淡岩、双流淡荡水烟、蘋洲春涨、恩院风荷等,后人将此称为“永州八景”。
2. 《江雪》
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下了著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绘了永州山水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强。
3. 《渔翁》
柳宗元另一首《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描绘了永州山水的奇丽和渔翁的闲适生活。
4. 《游淡岩》
明代诗人陶澍在游淡岩时写下了《游淡岩》:“古寺山高得旷观,禅机但向静中圆。
潇湘净土缘于此,警世疏钟听豁然。
”描绘了淡岩的幽静和历史的厚重感。
以上是一些描写永州风景的著名诗词,它们不仅描绘了永州的美丽山水,也
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感悟。
古韵.永州
![古韵.永州](https://img.taocdn.com/s3/m/76a0d41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b.png)
古韵.永州永州,雅称“潇湘”,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永州(零陵)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说到永州(零陵)一定会想到几位历史名人:中华道德文明始祖舜帝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永州本土历史名人: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以“狂草”名世的唐代书法家怀素……永州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零陵古城的前身是泉陵侯国。
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首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
最引起关注“零陵”的史料就是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这说明,零陵称呼的由来与舜帝南巡狩有关,先有舜帝南巡狩驾崩,后有零陵地名。
(摘自网络)现今的零陵古城……古城原住民,生活十分滋润……古城旅游的“增值项目"~~古装游“摔碗酒,摔掉烦恼,摔碗酒,摔出福气!喝摔碗酒,财神跟你走,喝摔碗酒,年年好运头。
古镇的"国宴东安鸡”……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期间,毛泽东设宴款待尼克松,席间也有东安鸡这道菜。
尼克松边吃边夸,回国后,还大加赞赏东安鸡味道绝佳。
很快传入南洋、北美、约旦、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国。
从此,东安鸡被列为国宴菜肴,为八大湘菜之首。
其实,永州的风味菜品多了去了,血鸭、黄骨鱼、盘龙蟮……对了,永州的粉蒸肉也与众不同哦永州的"砍肉粉"和“喝螺"十分诱人, 回想那味道,就想立马去那儿大快朵颐一番夜幕降临时,古城在繁华的灯光下愈显热闹……当篝火燃起时,众人随着乐曲起舞,载歌载舞的场面非常有感染力零陵区东山景区位于古城零陵的核心位置,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地理位置优越,森林覆盖率高。
东山,又名高山,是零陵古城制高点,其名始于唐代。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曾居山上法华寺,留下大量名篇佳作。
南宋宰相、抗金名将、理学家,张浚及南宋诗人、政治家,杨万里经常到东山上游历,东山是他们谈论时事、砥励意志的地方。
永州“五周”
![永州“五周”](https://img.taocdn.com/s3/m/b700131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8.png)
永州“五周”永州,古称'零陵',因'舜,即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之典故而得名。
西汉文帝年间(前166年)析长沙国置'零陵郡'。
隨开皇初(598~600)改为'永州总管府',大业初(605~608),拆总管府,置永州郡。
永州与周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
远在东汉初,光武帝刘秀委任汝坟侯周仁的十代孙周嘉为'零陵太守',周嘉在任七年,颇具政绩,深受民爱。
零陵颂其遗爱,吏民立祠祀焉。
至唐,汝南周氏周如鍉为道州刺史(今永州道县)其弟周如锡因谏事由金紫光禄大夫丶左金吾卫上将军贬迁道州司马,兄弟二人择居九疑大阳(今宁远天堂镇)在此共育了人称大唐汝南周氏的'二十四才子',成为永州周文化的厚积之地。
至宋以来,这支南迁湖南的永州周氏又相继出了周尧卿丶周敦颐、周枚叟、周希圣、周崇傅五位历史名人,留名青史。
周氏在永州境内繁衍生息1300余年,不仅留下了被地方志称作的《古名贤墓》,还存留下了著名的上甘棠古村丶周敦颐故里,周崇傅故居,零陵周家大院、东安周家大院丶宁远濂溪祠及周子先祖墓地记碑刻等一大批历史文物遗存。
为永州这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熠熠增辉。
一、周尧卿周尧卿(994-1045),字子俞,宋道州永明(今永州市江永县城下乡叠楼村)人。
生于宋太宗至道元年,卒于仁宗庆历五年,年五十一岁。
自幼警悟强记,以学行知名。
天圣二年,(1024年)第进士,历任连衡二州司理参军、桂州司银、高安、宁化二县知县、饶州通判,累官至太常博士。
以学问、品行闻名。
周尧卿治学,不专于传注,问辩思索,务求通晓。
尤其长于《毛诗》、《郑诗》及《左氏春秋》。
他与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同为道州人,他首倡募谷捐资的形式,大力办教育,鉴于他在经学方面的造诣,后人将他与周敦颐并称为“潇川两先生”。
潇川,即潇水。
即今永州市南部兰山、道县、江华、江永、宁远县所属的潇水流域。
我的家乡 永州
![我的家乡 永州](https://img.taocdn.com/s3/m/d5997d1ba300a6c30c229ffc.png)
愚溪眺雪---愚溪
愚溪,原名冉溪,俗称染溪。柳宗元更名为“愚”,作“八愚诗”及“愚溪诗序”,山 川秀美与诗人之灵 气,相映生辉,成为令人神往之胜地。 冬寒之日,雪漫漫,鸟飞绝,人踪灭,水 天一色银装素裹,唯古桥独峙,宛然一幅妙图。“愚溪眺雪”便成为“永州八景”之一。
绿天蕉影---绿天庵
绿天庵,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人称草书圣手的怀素出家修行,种蕉练字的地方。据零 陵县志记载:绿天庵清 咸丰壬子年毁于兵,同治壬戍年郡守阳翰主持重建。下正殿一座,上为种蕉亭,左为 醉僧楼,有怀素塑像。庵后一处刻有“ 砚泉”二字,是怀素磨墨取水的地方。右角有 “笔冢”塔,怀素写秃了的笔都埋于此。庵正北70余步有墨池,是怀素洗砚处。
山寺晚钟---高山寺
高山寺,在 永州城内东 山,始建于唐 代。原名法 华寺,明洪武 初改名高山 寺,现存的 寺观是清咸 丰丙辰年(公 元 1856年)重 建的。大雄 宝殿前有钟、 鼓楼,临夜 击鼓鸣钟, 声闻全城。 故有“山寺 晚钟”之称。
总结 永 州八景: “朝阳 旭日、 迥龙夕 照、萍 洲春涨、 香零烟 雨、恩 院风荷、 愚溪眺 雪、绿 天蕉影、 山寺晚 钟”
香零烟雨---香零山
香零山,屹立于永州城东茆江桥西南潇水中央,旧产香草闻名于世,古称零陵郡以此山 名。 山以天然石矶结构,地处中流,山势险要,若雨后日出,烟锁山脚,雾雨朦胧,往 来舟楫,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烟波浩渺的意境,因有“香零烟雨”之称,为永州八景之 一。
恩院风荷---碧云池
碧云池,又称“东湖”,地处永州城南门 内。唐刺史李衢曾在此建芙蓉馆。池中旧 有水亭,曰:“洗甲 亭”,池侧建有碧云庵堂。池南隅坐落着 “思范堂”,古松垂柳与殿堂亭榭交映成 趣,夏日荷香馥郁,诚城中幽胜之处。雅 称“恩院风荷”。为永州八景之一。
永州概况
![永州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8f2164ceda38376baf1fae41.png)
永州导游词永州位于湖南南部,湘桂粤三省的交界处,永州又因为是在湘江和潇水的交汇处,所有自古永州又雅称“潇湘”。
当然现在“潇湘”指的我们整个湖南省。
永州市总占地面积约为2.4万平方公里,在我们全省的14个市州当中位居第二,永州的的总人口约为576万。
:永州其实之前并不是称之“永州”。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永州的古称是叫“零陵”早在秦汉时期国家对于自己的国土主要采用“郡县制”。
那么汉武帝元鼎六年开始置零陵郡,零陵这一地明便由此产生了。
后来到隋朝开皇九年废除郡县制改用州府制置永州总管府。
从此永州,零陵便是一地二名了。
那“零陵”一词又是怎样的一个由来呢?这是源于一个很重要的典故跟我们的老祖宗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有很大的关系,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有这样的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所以这“零陵”的第二个“陵”就是陵墓的意思,说的就是舜帝陵就在我们永州,位于我们永州的九嶷山。
那第一个“零”是数字零的大写,但是在古代这个“零”字是没有表示数量的意思的,在我们古代最早的一部字典《周文解字》里就有记载“零,徐雨貌。
就是缓缓落下的意思。
”在这个字里面其实也蕴含着一段非常感人凄凉的爱情故事。
相传当年舜帝南巡在九嶷山帮助老百姓斩恶龙后力竭而死。
后来舜帝的来那个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知道这个消息后,便从中原一直南下千里寻夫。
她们一边寻找一边伤心流泪,但是却始终也找不到舜帝的遗体,最后眼泪也哭干了,泪尽泣血,这些泪珠滴在了竹子上便形成了永州的特产—斑竹,也叫湘妃竹。
后来娥皇和女英始终没能找到舜帝的遗体,无功而返,到了洞庭湖两人便双双投湖自尽了。
所以斑竹只有两个地方有,一个就九嶷山,另外一个就是岳阳的君山也有。
说了这么多这个“零”就是包含着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也就是只眼泪缓缓落下的意思。
这也就是零陵一词的来由了,所以零陵也叫做竹称。
那么“永州”一次的来由有是怎样的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永州双牌县境内,有一座山叫做永山,流经这座山的一条河叫永水。
永州简介
![永州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8e2d6e5551810a6f52486f9.png)
碑文化
永州的碑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名人的诗文碑刻之多,价值之高就可称得上湖南之
冠。如浯溪三绝堂内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大唐中兴 颂》;柳子庙享堂后壁上唐代韩愈作文、苏轼书丹、颂扬柳子德政的《荔子碑》, 历史上二者皆称“三绝”,可以说是碑林中的旷世杰作,文物中的稀世瑰宝。
碑文化
碑文化是永州的特色,也是永州的骄傲。全省14个地州市列入湖南省文物志的历 代碑刻56块,永州就独占16块。在永州2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单是摩崖 石刻就有浯溪、朝阳岩、淡岩、月岩、阳华岩五处。尤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浯溪摩崖碑林中,唐以来的摩崖石刻就有五百零五方,涉及书家三百余人,览 括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可以说进入浯溪,就如进入了 一座古代书法艺术的殿堂,让你一饱眼福,流连忘返。永州独特的“碑文化”, 成为古老潇湘大地上一个永不熄灭的文化亮点!
的34.7%,居全省第二位,产量居全省第一位。江华姑婆岭稀土矿为大型矿藏, 储量全省第一。
资源简介
旅游资源 永州的名胜古迹闻名遐迩。那里有许多公元前 1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著名建筑、 雕刻和文物:柳子庙、宁远文庙、浯溪碑林、舜帝陵、阳明山景区、玉蟾岩遗址、
千家峒、女书园、永州异蛇村等。 除此之外还有永州人为之津津乐道的永州八景:
大的交通枢纽城市,被誉为湖南“通江达海新门户”。
气候简介
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比较分明。年均气温为 17.6~ 18.6℃,无霜期 286~ 311天,日最低气温 0℃以下的天数只有 8~ 15 天。 多年平均降雪日数为3~7天,极端最低气温在-4.9~-8.4℃之间。日平均气温 ≥0℃的积温达6450—6800℃,≥10℃的积温为5530~5860℃。多年平均日照时 数为1300—174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101.5~113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降 水量1200~1900毫米,一般是山区多于平岗区,南部多于北部。
行者笔记:柳柳州之永州(柳宗元)
![行者笔记:柳柳州之永州(柳宗元)](https://img.taocdn.com/s3/m/18b7614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7.png)
行者笔记:柳柳州之永州(柳宗元)引子在一本书上读到以下介绍——“永州,古称零陵,缘名于舜帝,建制于西汉。
属吴楚故地,汉唐名郡,历史文化悠久,山水风光秀丽,宋陆游曾留下“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尽”的千古绝唱。
零陵位于湖南西南部的潇水、湘江汇合处,历有锦绣潇湘的美誉。
在这片古老奇妙的土地上,有永州浯溪摩崖石刻和九嶷山两个闻名风景名胜区。
至今保存有舜帝南巡驾崩九嶷的舜陵、祭祀舜帝和孔子的舜庙、文庙,有纪念谪居永州十年的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柳子庙,唐代狂草书法家怀素蕉叶练字的绿天庵,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早年就读的濂溪祠等。
历代先哲文豪司马迁、李白、杜甫、李商隐、元结、颜真卿、欧阳修、寇准、朱熹、徐霞客等仰慕巡游零陵,留下大量诗文和摩崖题刻。
浯溪摩崖碑林集我国历代书法碑刻之大成,成为著名于世的石刻史诗。
”柳柳州之永州到永州的那天是春节假期里难得的晴天,阳光绚烂,蓝天白云。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踏上这片土地,在我印象里,永州,好遥远的。
更不知千年前,有一人曾落魄于此十年之久。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人氏。
21岁中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
公元805年,因参予二王的政治革新集团失败,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
直到公元815年,被召回长安,兴致勃勃回程中却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四年后即病逝于柳州。
因在柳州推行仁政,人称柳柳州。
在永州的十年中,柳宗元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广泛接触当地民众,开阔了视野,他的很多思想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并有很多闻名作品流传于世。
零陵古迹首推柳子庙,柳子庙在湘江对岸。
午后,秋的伴侣簸箕带着我们从浮桥上走过去,穿过迎面而来的桥洞,石阶上面,艳丽亮丽的风筝挂在古老破旧的木质小店大门上,迎风渲染着春天的气息。
这是一条古老的小街,青石板路,名曰柳子街。
爱护得不好,不少古房正在拆除中,留着杂乱的残迹,现代样式的民居与古色古香的民居间杂而存。
心下甚为圆满!行得不远,路边闪出一扇紧闭的红漆大门,门两边是镌刻入墙的门联:诗经继世长,忠厚传家久。
永州
![永州](https://img.taocdn.com/s3/m/b808a59371fe910ef12df874.png)
金洞漂流
• “金洞漂流”位于永州市祁阳县金洞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区内,两岸山势雄 奇,峰峦叠秀,悬崖壁立,飞瀑流泉、古树林立,青藤缭绕,环云蔼翠;河 道蜿蜒曲折,漂石如林,碧潭急滩密布,流水扬雪溅珠;河上白鹭成群,河 下鱼翔浅底。 金洞漂流分为勇士激流漂、平湖写意漂、时光隧道漂和夜光情调漂四部分。 具有奇、险、幽、秀、野之特征。更为独有的是融高科技灯光音响于一体的 580米长的时光隧道和激情浪漫的夜光情调漂。金洞河漂流河段起漂点为晒北 滩,终漂点为牛头山,全长12.1公里,落差76.4米,共有河湾28个,险滩16 个,碧潭11个。河湾处九曲回肠,别有洞天;河滩上水流湍急,浪花飞舞; 深潭处,碧水悠悠,游鱼如织,倒影如画;两岸地势险峻,风景秀丽;各类 林木花草或郁郁葱葱、遮荫蔽日,或婀娜多姿,随风摇曳,河床两岸怪石嶙 峋,拟人状物,莫不逼真,飞来石、留客石、狮山更具传奇色彩。一线瀑, 白沙飞瀑、篁竹蔓瀑、吊脚楼散布于林间河畔。 在金洞河漂流,既可领略到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风光,让您有返朴归真,回归 自然之感。最近,金洞河漂流推出了一种温情似水、妙趣横生的生态休闲漂 流新方式———夜光漂。
玩转永州
① 舜皇山
• 位于湖南省东安县境内,国家级森林公园,省自然保护区。史 载舜皇山为舜帝南巡驻陛之地。相传舜帝南巡路径被这里的奇 丽山水所吸引,立意在此居住。狩猎、捕鱼、耕作,福泽于民 。从此,人们称之谓舜皇山。 舜皇山层峦叠翠,峰险、瀑布纵 横、溶洞状丽,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树、藤自 然成趣。实为天作之胜,令游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天然佳境 ”、“人间仙境”。从舜皇山往上依次有鸳鸯亭、蝴蝶谷、二 妃晾锦瀑、浣纱瀑、陆公亭、藏宝岌、金龟朝舜、舜皇壁挂等 景观,更有惊险刺激的漂流滑道和隧道,是一处不容错过的旅 游胜地
湖南永州:“零陵”地名探源,别再道听途说自称“天下第一陵”了
![湖南永州:“零陵”地名探源,别再道听途说自称“天下第一陵”了](https://img.taocdn.com/s3/m/8e3ba9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d.png)
湖南永州:“零陵”地名探源,别再道听途说自称“天下第一陵”了(零陵香零山,永山永水的代表景观)湖湘大地,人文永州;古城零陵,楚风余韵。
这里,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湘文化发祥地之一。
(湘水之畔的迴龙塔,日夜镇守着湖湘之源)零陵,以舜帝南巡狩所留下来的胜迹而闻名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宁远九嶷山舜帝陵。
山环水绕,万山朝圣)现在,一般将这一句话作为“零陵”地名之由来,也就是最早的依据了。
岂不知司马迁写《史记》,因其首创纪传体,乃是依据前人资料而以人物所历事件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他记人物记事件必须使用到地名,但不负责“注释”地名。
(司马迁画像)由于西汉析长沙置零陵郡的同时,也新置了苍梧郡。
所以,司马迁分别将“舜崩之地”与“舜葬之地”按郡域详写,表示舜之死与葬不在一地。
由此,告诉了我们另一个史实:舜帝驾崩后,其随从们曾有过扶柩北归之举。
从人文、地理和南巡转北归的路线几个方面,综合来看,这个记载,既相当具体又真实可信。
(西汉、新、东汉时期苍梧郡位置图)稍有古汉语常识者都知道:“是为零陵”,是个判断句。
联系全句,现代汉语应该解读为:“这里是(属于)零陵”。
而不该解读成:“所以叫零陵”。
(永州市现政府驻地冷水滩区的黄昏美景)而零陵,是我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它是一个大地名,亦即为最古老的行政区域名称。
史载:战国时,楚国于国境南部即置有洞庭和零陵二郡(一说洞庭、苍梧)。
但具体设置的时间和行政区划、治所已不可考。
(长沙天心阁)秦始皇伐楚功成、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始皇帝26年)置长沙郡,下辖零陵县。
此为零陵建县之始。
县治在今广西全州县北的咸水。
(全州县湘山寺)公元前124年,因“推恩令”而分封长沙王刘发诸子。
其中,封刘贤为“泉陵侯”,于潇湘二水汇合处置泉陵侯国(今零陵区)。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析长沙国,始置零陵郡,治零陵县。
其时,辖泠道、营浦等七县,并领泉陵、舂陵等四侯国(不含旋即改县的洮阳)。
永州市历代政区演变
![永州市历代政区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bfd5e8d30c22590102029de0.png)
文学与传媒学院12对外汉语刘夏男2012014617 27号永州市(古称零陵)历代政区演变1、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属长沙郡。
2、西汉初年——属长沙国。
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零陵郡。
元封五年(前106)——属荆州。
居摄元年(6)——改为九疑郡——属荆州。
3、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改为零陵郡——属荆州。
4、三国蜀昭烈帝章武三年(223)——属东吴。
吴末帝宝鼎元年(266)——改置营阳郡;5、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为零陵郡——属荆州。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属湘州零陵郡。
6、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复置营阳郡——属湘州。
安帝义熙十二年(417)——属荆州。
7、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改为永阳郡——属湘州。
8、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置永州总管府。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零陵郡。
9、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置永州。
贞观十年(636)——永州属江南道。
贞观十七年(643)——撤道州并入永州。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复置道州。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永州属江南西道。
天宝元年(742)——改为零陵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永州。
10、五代十国: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属马氏楚国。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属南唐。
周世宗时期——属周领地。
11、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属江南西道。
太宗淳化五年(994)——属荆湖路。
至道三年(997)——属荆湖南路。
12、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属湖广行省。
至元十三年(1276)——置永州安抚司。
至元十四年(1277)——改称永州路总管府——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宣慰司。
13、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改为永州府——属湖广行省。
洪武九年(1376)——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
14、清顺治元年(1644)——属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
康熙三年(1664)——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
零陵区百科
![零陵区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fa94206a58fafab069dc028b.png)
零陵区中文名称: 零陵行政区类别:永州市辖区 政府驻地: 永州市南津中路电话区号: 0746地理位置: 中国中南部面积: 1986平方千米 人口: 61万(2010年) 方言: 零陵话火车站: 零陵火车站 车牌代码:湘M 目录经济概况永州市零陵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100多亿元,财政税收突破4亿元,2011年财政税收预计再上一个台阶突破5亿元。
零陵区作为农业大区,全区农业逐步走向产业化、基地化。
兴建起20万亩楠竹林、30万亩油菜、12万亩蔬菜、2万亩百合等10大商品生产基地。
异蛇产业年产蛇400多吨、蛇酒500多吨、蛇毒30千克,蛇药等系列产品得以开发,成为“中国一绝”,被列为国家财政部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
零陵区境内有卷烟、电力、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采矿冶金、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7大工业体系。
30多个产品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32.5%。
全区有耕地31592公顷,盛产稻谷、红薯、黄豆、油茶等。
有林地面积15万亩,森林总储量41万立方米,杉木24万立方米,楠竹1550万根。
年产木材492万立方米,楠竹7.71万根;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利资源有13.5万千瓦。
市辖区名零陵区零陵区(汉语拼音:Ling Ling Qu)永州市零陵区“零陵古郡--锦绣潇湘”地处湘江和潇水汇合处的永州市零陵区(古名泉陵、零陵、永州、芝山),一地四名,历史悠久;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湘南交通枢纽、永州市中心城区之一,为永州市的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雅称“潇湘”,别称“竹城”。
公立大学:2所①湖南科技学院(原名零陵学院)---永州市朝阳街道杨梓塘路②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本部永州学院)--永州市七里店街道永州大道中永州职院医学院(原名零陵卫校)---永州市七里店街道永州大道南(南津路)永州职院信息工程学院(原名零陵农校)---永州市梧桐街道梧桐路永州职院商贸旅游学院(原名零陵商校)---永州市七里店街道永州大道南(南津路)永州职院人文教育学院(原名零陵师范)---永州市南津渡街道中山南路永州职院理工电子学院(原名零陵工校)---永州市徐家井街道潇水中路基本概况(1)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位于湘江上游,湘江与潇水汇合处,即潇湘源头。
零陵区[湖南省永州市下辖区]
![零陵区[湖南省永州市下辖区]](https://img.taocdn.com/s3/m/0f9ec39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2.png)
零陵区[湖南省永州市下辖区]零陵区,是永州市辖区,古为泉陵,后改称零陵,即原县级永州市,为永州市两个城区之一。
位于湖南省南部,北与冷水滩区、东与祁阳县、南与双牌县、西与东安县、广西全州县接壤。
地势西南部较高,东北及中部较低,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辖6街道7镇3乡,总面积1962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陵区常住人口为563556人[2]。
永州(零陵)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据文史记载,大约五千年前,零陵属炎帝势力范围,原始社会末期,属三苗国的江南地。
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有为纪念著名文学家而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子庙、永州八景、永州市零陵东山景区等旅游景点。
基本信息外文名Lingling别名永州潇湘竹城行政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中国华中湖南省永州市下辖地区6街道7镇3乡历史沿革地名起源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
把舜陵称为零陵,源于舜帝南巡死于九疑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从中原来到九疑,想要寻找舜帝的陵墓。
但是最终没有找到,在返回中原的途中,双双投水自尽于洞庭湖。
为了纪念娥皇、女英的多情,人们将舜陵改称为零陵。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置零陵县。
建制沿革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始置零陵县(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境内)。
西汉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泉陵侯国(治今永州市零陵区)。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析长沙国,始置零陵郡,隶荆州。
零陵、营道、泛道、营浦、始安、洮阳、钟武七县和泉陵、都梁、夫夷、舂陵4侯国。
新莽王朝时,零陵郡改名九嶷郡,零陵县治(治今永州市零陵区),隶荆州。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名零陵郡,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隶荆州。
永州古称零陵
![永州古称零陵](https://img.taocdn.com/s3/m/2c66f283ec3a87c24028c477.png)
永州古称零陵,缘名于舜帝,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零陵是个重要的古地名。
永州在隋朝以前称零陵。
隋朝以后,永州、零陵成为一地二名。
零陵的得名陵得名于舜葬九疑。
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
把舜陵称为零陵,源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的动人故事。
舜帝南巡死于九疑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九疑,想要找到舜帝的陵墓。
她们一路寻找,一路伤心落泪,直到泪尽泣血。
泪血洒到竹子上,留下泪斑,使竹子成为泪竹,又称为斑竹。
毛泽东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用的就是这一典故。
但是,娥皇、女英最终没有找到舜帝的陵墓,在返回中原的途中,双双投水自尽于洞庭湖。
为了纪念娥皇、女英的多情,人们将舜陵改称为零陵。
在这里,零陵的“零”字,是“涕零”即落泪、掉眼泪的意思。
现在,有的人误以为零陵的“零”字,是表示没有或表示无穷大的意思,认为零陵表明舜帝死后没有坟墓或是一座空墓,甚至认为零陵表示舜陵是世上最伟大的陵墓。
实际上,在汉代以前,“零”字根本没有表示数字的功能。
零”用来表数,则是明代以后的事。
因此,零陵就是舜陵,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主席的这首七律《答友人》,永州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游览胜地。
这里有(宁远)九嶷山、阳明山(双牌县)、舜皇山(东安县)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和五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永州历史文化悠久,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舜帝陵、盘王殿、柳子庙、怀素园、浯溪碑林、瑶族祖居地千家峒、“女书”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永州是瑶族聚居地区,历史形成的“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与送亲”等节庆活动,热闹非凡、引人入胜。
永州的地方文化古老多姿,瑶歌、对山歌、龙舞、狮舞和祁剧小调,地方气息浓郁。
零陵古城史话
![零陵古城史话](https://img.taocdn.com/s3/m/6f49b4f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9.png)
零陵古城史话2009年12月07日人说永州是一本“书”,而零陵古城则是这本书精华之所在。
这里,春秋战国时期属楚之南境,位居楚粤要冲,自古乃楚南一大都会。
大文豪欧阳修誉为美于“画图”之郡,名贤高士,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历经千年沧桑,她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古邑考零陵这一地名的由来与上古五帝之一虞舜有关。
太史公司马迁为撰写《史记》,曾游历九嶷,追根溯源,他考证的结论是: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也就是说,舜帝死后葬在九嶷山,舜帝的陵墓叫零陵。
古时帝王坟墓皆称陵,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为何舜陵要冠以一个“零”字?对此,历来众说纷纭。
其中一说是,零陵得名于潇水文流古泠水。
《水经注》“泠水南出九疑山”,而在上古“泠”与“零”是通用的,“泠水”又作“零水”。
因舜帝葬于泠(零)水之源,舜陵因水而名,故称“零陵”。
这一解释是颇有说服力的,因山因水命名,是地名学的基本规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因境内有舜陵一一零陵,而设立零陵县,辖地包括九嶷、潇水流域,零陵县最早的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咸水乡。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辑录的重要古地名,“零陵”,是我国夏以前就已出现的全国三十四处重要地名之一。
可见,零陵之名极其古老。
零陵古城是公元前124年开始修建的,至今已有2129年。
其建城历史在湖南仅次于长沙。
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六月壬子,即公元前124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县级泉陵侯国于此,辖今零陵、冷水滩、双牌、祁阳、祁东、东安县地。
泉陵侯国都城在城北二里(《永州府志·城池》),今零陵城内泉陵街一带,传为泉陵城故址。
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
当时,零陵郡的治所设在今广西全州。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城。
此后直到清末,零陵均郡(府)县同城,且城址始终没有迁移。
湘南古郡新征程
![湘南古郡新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e93b1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8.png)
湘南古郡新征程打开文本图片集永州为零陵古邑。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零陵之名从此著称于世,并成为我国出现于夏代以前且沿用至今的重要古地名之一。
零陵在夏代属荆州之域,殷商、西周因之,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南境,秦时属长沙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始置零陵郡,为湖南四大古郡之一。
迄今为止已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
1969年改为零陵地区,1995年11月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永州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毗邻两广的永州,多年来曾先后尝试用“大郊区战略”来“破冰”,用“生态环保战略”来“突围”,但还是没能跟上经济发展的大潮。
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率不高、活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困扰着该市。
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作为湖南唯一与两广接壤、距离东盟最近的永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国家商务部授予永州“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提出要将永州“建成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排头兵和对接东盟的桥头堡”。
永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巧借东风,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从更高层面谋求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和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对接。
在这种形势下,永州市国土资源局为确保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用地保障措施。
2008年,他们在用地指标安排、项目圈外选址、盘活土地存量、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利用荒山荒地、使用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储备、先行用地、批后监管等方面制定了12条用地保障措施;2009年,又在规划调整、地类变更、综合整治、园区建设等方面制定实施6条用地保障措施。
近两年,该局把这些措施进一步细化,派出19名干部常驻17个重点项目区,帮助解决项目用地问题。
中国最古老地名,背后有个凄美爱情故事,使用了5千年至今仍沿用
![中国最古老地名,背后有个凄美爱情故事,使用了5千年至今仍沿用](https://img.taocdn.com/s3/m/71ddcb2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d.png)
中国最古老地名,背后有个凄美爱情故事,使用了5千年至今仍沿用今天我们跟大家介绍中国最古老的地名,这个地名就是零陵。
在《史记》里就有零陵这个地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就是讲舜帝南巡,死在了苍梧之野,这个苍梧之野在哪里,现在一般认为是广西梧州的苍梧县。
也有的说是永州九嶷山。
九嶷山也叫苍梧山,九嶷所在的永州,就是古代的零陵,生于零陵,葬于零陵,也是说得过去的。
那为什么叫零陵呢,其实这个零陵的名字源于舜帝之陵。
话说舜帝死了之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跑来找他。
想到他的陵前祭拜一下,结果没有找到。
最后两人投水自尽。
为了纪念两位妃子,所以命名为零陵。
零并不是代表数字的零,在古代是表示雨纷纷落下的意思,意指两位妃子的泪水。
零也有第一的意思,那零陵就是中华第一陵,舜陵。
可见,零陵这个地名的历史早在夏朝以前就存在了。
而这个地名也一直沿继了下来。
在秦朝时,有零陵县,属于长沙郡。
汉朝有零陵郡,属荆州。
三国时期,零陵出了一个很有名的人:黄盖,他就是零陵人。
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了隋朝,在隋文帝时期,设置了一个永州总管府。
为什么要叫永州呢?这是因为这里有永山永水,在现在的永州双牌,有一条河流流入潇水,称为永水。
这一带的山也称为永山,所以把这里叫为永州。
这样,这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名字,一个是永州,一个是零陵。
这两个名字交替使用,直到解放后,这时成为了零陵地区。
到了1995年,撤销零陵地区,改名为永州市直到今天。
那为什么要改名为永州市呢?有的说是零陵这个名字不好听,零陵听起来像两个零。
还有的说,零陵不如永州有名,因为零陵在唐朝时叫永州,唐朝是南方文化萌芽的时候,很多文人被贬到这里,在这里留下了很多名篇,杨万里在这里当过县丞,柳宗元也在永州呆过,他写的《捕蛇者说》开头就是:永州之野产异蛇。
估计全国的学生都会背。
还有柳宗元写过《永州八记》,是非常优美的游记。
而有的人也说,零陵改成了永州,人家想到永州就想到蛇,这个的确如此,永州人吃宵夜,多吃口味蛇,这里的野生蛇也很多,当然,野生蛇是保护动物,不能吃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州古称零陵,缘名于舜帝,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零陵是个重要的古地名。
永州在隋朝以前称零陵。
隋朝以后,永州、零陵成为一地二名。
零陵的得名
陵得名于舜葬九疑。
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
把舜陵称为零陵,源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的动人故事。
舜帝南巡死于九疑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九疑,想要找到舜帝的陵墓。
她们一路寻找,一路伤心落泪,直到泪尽泣血。
泪血洒到竹子上,留下泪斑,使竹子成为泪竹,又称为斑竹。
毛泽东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用的就是这一典故。
但是,娥皇、女英最终没有找到舜帝的陵墓,在返回中原的途中,双双投水自尽于洞庭湖。
为了纪念娥皇、女英的多情,人们将舜陵改称为零陵。
在这里,零陵的“零”字,是“涕零”即落泪、掉眼泪的意思。
现在,有的人误以为零陵的“零”字,是表示没有或表示无穷大的意思,认为零陵表明舜帝死后没有坟墓或是一座空墓,甚至认为零陵表示舜陵是世上最伟大的陵墓。
实际上,在汉代以前,“零”字根本没有表示数字的功能。
零”用来表数,则是明代以后的事。
因此,零陵就是舜陵,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主席的这首七律《答友人》,
永州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游览胜地。
这里有(宁远)九嶷山、阳明山(双牌县)、舜皇山(东安县)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和五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永州历史文化悠久,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舜帝陵、盘王殿、柳子庙、怀素园、浯溪碑林、瑶族祖居地千家峒、“女书”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永州是瑶族聚居地区,历史形成的“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与送亲”等节庆活动,热闹非凡、引人入胜。
永州的地方文化古老多姿,瑶歌、对山歌、龙舞、狮舞和祁剧小调,地方气息浓郁。
碑文化
永州的碑文化源远流长。
古代名人的诗文碑刻之多,价值之高就可称得上湖南之冠。
如浯溪三绝堂内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大唐中兴颂》;柳子庙享堂后壁上唐代韩愈作文、苏轼书丹、颂扬柳子德政的《荔子碑》,历史上二者皆称“三绝”,可以说是碑林中的旷世杰作,文物中的稀世瑰宝。
碑文化是永州的特色,也是永州的骄傲。
全省14个地州市列入湖南省文物志的历代碑刻56块,永州就独占16块。
在永州2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单是摩崖石刻就有浯溪、朝阳岩、淡岩、月岩、阳华岩五处。
尤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浯溪摩崖碑林中,唐以来的摩崖石刻就有五百零五方,涉及书家三百余人,览括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
可以说进入浯溪,就如进入了一座古代书法艺术的殿堂,让你一饱眼福,流连忘返。
舜文化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
《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
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九嶷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
《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在九嶷这块神奇而美丽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众多的动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骚客仰游九嶷山的幽怨、怀念和美好的赞誉,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挥笔写下了“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
瑶族文化
瑶族是永州一个古老的世居民族。
境内瑶族人口达四十余万,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明清时期,永州地区的江华、永明、道县、宁远、蓝山的许多山地成为瑶民的聚居地。
地区瑶族的自称和他称,因居住地理环境和使用的语言以及服饰的不同,而称谓各异。
居住在江华、江永、蓝山、道县、双牌、东安、永州的一部分瑶族,自称“尤勉”;居住在宁远、新田、祁阳及金洞林场的瑶族,自称“勉”;还有居住在江华、蓝山少部分瑶族,自称“谷岗尤”;居住在永州、道县的少部分瑶族,又自称“标敏”;江华瑶族自治县还有部分瑶族,自称“炳多尤”、“爷贺尼”等。
还有居住在丛山峻岭者,人称“高山瑶”,又称“过山瑶”;居住在丘岗平地称“平地瑶”、“民瑶”、“土瑶”等。
居住在宁远“九嶷瑶”、“伍堡瑶”、“七都人”、“梧州瑶”等。
居住在宁远县的荒塘、桐木漯和新田县门楼下、祁阳县的晒北滩一带的瑶族妇女,头中衬有顶板称“顶板瑶”;居住在宁远县九嶷山和蓝山县紫良等地的瑶族妇女、头上无衬板称“平顶瑶”。
还有“宝寨瑶”、“龙榨瑶”、“广西瑶”等等。
永州地区的瑶族均信奉盘瓠为祖先,总称为“盘瑶”或“盘古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