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涧里有桃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涧里有桃花

粉红色的桃花,掩映着马陵山下的一条小河,这就是桃花涧。

桃花涧,是河名,但又是村名。那沿河而居的三四百户人家,虽说都是桃花涧的子孙,但却分属着两个省。

那河南的是江苏的地盘。

这河北的,不用说便是我们山东的属地了。

那省界便是门前这条两步就能过去的小河。

一条小河,分为两省,赵、钱、孙、李百姓人家,相处得极为和睦。河南的小孩拉了屎,那河北的狗不用唤便会伸着舌头,去舔腚;那河北的猪没了,主人也不会发急,傍晚天黑时,那大黑猪便会从河南自己过河,找回家。

说来人们可能不信,即便是在“文革”的日子里,这里也还是不分观点不分派别。早晨起来,东方刚冒红的时候,河南、河北的男女老少一块在桥上列队背诵“老三篇”,唱“语录歌”。

两省人一河之隔,世代混居,虽说相处和睦,但细细留神观察,他们却都有各自的民俗习惯,并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特点。

河北人出门在外,探道问路,如遇青年男子,称谓“三哥”,如遇青年妇女,则叫“大姐”,以示尊重。而河南的则称青年男子为“小哥”,称青年妇女为“小大姐”,以表亲昵。

河南的人过年辞灶,是腊月二十三。当天晚上,多由男当家的主持揭下灶台旁贴的旧灶王爷像焚化,贴上新灶王爷像,房贴“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对联。然后,再在锅台上供上三碗清茶,三摞糖饼,一碟糖块,在锅膛里焚烧纸和驮着五谷杂粮的秫秸穰小驴,那嘴里还得不住点地念叨:“今天腊月二十三,俺送老爷上西天。多带粮,少带草,多带两个光腚小。”

与河南相比,河北的辞灶,自然就简单得多了。他们辞灶是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不管天晴还是下雪,不分大户小户,贫富贵贱。家家都得把锅台、几案,还有瓢、盆、碗、筷家什收拾得干干净净,吃罢晚饭,有长者烧纸,焚化旧灶王爷的像后,便净手点燃三柱高香,全家给灶王爷磕上几个头,再说几句吉利话。辞灶便告结束。

河南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真正的农民。他们祖辈就恪守着“七十二行,庄户为本”;“庄户钱万万年,生意钱眼面钱”;“玩龙玩虎,不如玩二亩土”的古训。因此,他们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暮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刨坷垃吃饭。即

便是挂锄的七月或猫冬的腊月,最多也就是凑在一起打扑克“关门挤”,稻草捧摸石子下“大六”。

而河北的人,虽说也把地收拾得净头净脸,一朵花似的,但他们不恋家。锨锄耩耙使牛的鞭,春种秋收干完活后,他们便看电视,翻报纸,寻找信息,琢磨着外边的天地。于是终有一天,他们走出家门,走到了只是在广播、电视上才听到和见过的地方打工去了。隔了些日子,便会有一张张面额或一千或八百不等的汇款单,寄回家中。

再接着,那河南的人便瞅着河北的人吃的,穿的、用的档次提高了。尤其是砸掉了那些老宅子,盖起了一座座小洋楼。

眼看着河北人家的变化,咂吧咂吧嘴,咽下几口唾沫,河南的人心动了。于是,当月上柳梢的时候,那河南的便会敲开河北人家刚油漆完还散着松木香味的大门,坐下后,待主人奉上茶,攒了几攒劲,最后挑明来意:再外出打工时,一定约伙着河南的老少爷们,到外边见识见识。

那河北的人听明白原来是这件事,便大大咧咧地把胸脯一拍说,外面干活,钱好挣,就得吃苦。那河南的便说,兄弟你甭小看当哥的了,咱不会给祖上丢脸。河南河北的人越拉越近乎,一壶浓茶喝得乏如白水了,这才告辞回家。

出门的日子到了。

河南河北的少男嫩女们,在石桥上集合好,便背着背包,顺着小河一块儿有说有笑地结伴走向了远方。

在外打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一起干活做工。日子长了,心中便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了一种令他们互相爱慕的感觉。但他们,却都恪守着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从没发生过生米煮成熟饭的事。只是回家后,把钱交给家中大人的同时,才顺便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爹娘。这种事大多能成。河北有一姓赵的残疾军人,六个女儿,全部是外出打工时抛的红绣球,自由恋爱,三个嫁河南的,三个嫁河北的,人称“两省总督”。出嫁时,三顶花轿奔河南,三顶花轿奔河北。六个闺女喜事一块办,吹吹打打,全村男女老少都来看,好不热闹。

桃花涧的老少爷们,最欢快的时候,还是正月十五耍龙灯的日子。那龙是桃花涧村民集资用竹、布扎成的十三节的黄龙,内装灯烛。十几个小伙子舞起来,上下翻滚,栩栩如生。尤以“盘龙”为绝技。即将龙腰逐个排列成围。龙头由每个腰间俯窜,往返十余次,串尽变成长列,意谓由兵谚“十面埋伏”变成“一字长蛇”阵龙灯在河南河北尽欢地串村巡游后,在人群的簇拥中,最后来到村中的青石桥上。鞭炮声中,只见那龙,时而盘旋上升,龙头带动全身,宛若一条真龙。如此反复多次,赢得掌声阵阵。那龙灯点的曲子配得也好,五吹三打的唢呐锣鼓,音乐雄浑、紧凑,如万马奔腾,势如排山倒海,方圆十几里的人们听到后,都知道桃花涧的大龙又上桥头了。再过几天,又到桃花涧桃花盛开的季节了。

作者简介:王善刚,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发表影视作品和报告文学、散文、小说、诗歌等100余万字,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著作《沭河走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