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理论对比较教育学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教育
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1900-2002),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哲学诠释学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在当前学术界盛行的后现代哲学思潮中,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代表作《真理与方法》自问世以来在西方哲学与美学两个学科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继而扩展到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神学等领域。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解释学作为一个新的哲学流派登上历史舞台。其中,视界融合理论对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亦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视界融合理论方面展开论述。
一、思想渊源
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源自西方传统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基础。他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这些思想对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视界融合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诠释学是西方一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在研究和解释典籍资料中,发现被解释的“本文”与解释者的地位、境况、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诠释学作为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产生于德、法两国,由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创立,强调通过解释来揭示文本中作者的原意。海德格尔通过对此在的时间性分析,把理解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来把握,从而使诠释学从精神科学的方法转变成一种哲学。伽达默尔继海德格尔之后把理解和解释当作人性的内在特征,当作所谓“此在存在”来论述,把诠释学推进到人本主义的阶段。
伽达默尔继承并发展了海德格尔的诠释学思想,把诠释学作为哲学本体论对待。海德格尔认为,人作为此在其最本源的涵义是追问一切存在包括他自己的存在问题。因此理解存在,不是对存在的认知,而是让存在即“现象”在隐藏不露的情况下得以澄明。因此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理解赖以发生的基础必须是共同参与世界的存在。伽达默尔进一步发展了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他在《真理与方法》中写道:“海德格尔并不是主体诸多行为方式中的一种,而是此在自身的存在方式.”
二、“视界融合”理论
“视界”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胡塞尔提出来的,指的是“理解的起点、角度和可能的前景。”伽达默尔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在《真理与方法》的第二章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视界就是“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视界融合是指“在意象活动中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通过相互作用最后归并所呈现的交融状态。”解释者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敞开的,视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形成的过程。由这种经由理解活动所互动产生的理解化的新的视界被伽达默尔称为“视界融合”。作为诠释学的理论,视界融合的核心要义在于“理解”。“理
解”具有以下三重特点:
(一)前见性。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这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的。他认为:“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现有、先见和先把握来起作用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先见是合法偏见。解释从来就不是对某个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
伽达默尔借鉴海德格尔的术语,将“合法偏见”称之为“前理解”。所谓前理解,就是相对于某种理解以前的理解,或者说,在具体的理解开始之前,我们就对要理解的对象有了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或信息,它主要表现为成见或偏见。伽达默尔认为:“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正是这种前理解规定了什么可以作为统一的意义被实现,从而规定了对完全性的先把握的应用”。
前理解包括了理解主体的精神要素,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价值观念、知识经验和情感因素等。因此,前理解其实也就规定了理解的视界。只要我们不断地检验我们的所有前见,那么视界就能不断形成,不断完善。前理解是历史赋予理解者或解释者的生产性的积极因素,它为理解者或解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界。不把自身置于这种历史性的视界中,就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意义。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视界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是理解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界,使它与其他视界相交融。
(二)历史性。“理解本身不能被认为是一种主观性的行为,而要被认为是置身于传统事件中的行动,在这行动中过去与现代不断进行中介。”理解的历史性是指理解对象的特定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研究者绝不会生活在真空之中,任何人都有特定的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有其特定的民族的心理结构。因此研究者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无法超越历史的现实境遇而对原文加以客观理解,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历史性的偏见。偏见是在历史和传统下形成的不确定因素。伽达默尔主张对正确和错误偏见加以区别。每个时代都有它理解文本的方式,文本意义不只是由原作者最初的意图所决定,同时也由解释者的历史处境所决定。
由此达到了伽达默尔“效果历史”这一诠释学核心概念。他指出:
“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与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必须具有效果历史意识。“理解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某个被给定的‘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效果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理论对比较教育学的启示
笙广西师范大学白瑾
摘要: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西方哲学领域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诠释学的角度考察,通过对视界融合理论的论述分析,根据理解的前见性、历史性、交互性三个特征,分别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范式三个方面得出对比较教育学的启示。
关键词: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理解
高教科研GAOJ IAOKEYAN
8
吉林教育01/2010
吉林教育
教学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笙洛阳理工学院机电系方世杰张伟王建平刘乐庆贾平
历史,也就是说,理解是属于被理解的存在”。
视界融合不仅是共时性的,而且也是历时性的。在视界融合中,历史和现在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我们的视界是同过去的视界相接触而不断形成的,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的视界与传统的视界不断融合的过程,理解的产生和出现便是这两种视界的交融,这就是所谓的“视界融合”。
(三)交互性。在效果历史中理解文本,这是伽达默尔诠释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伽达默尔指出:“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在此意义上,文本不是别的,正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它存在于交互理解的过程之中。
理解对象的意义是依赖于理解者的,是在与理解者的对话中出现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理解对象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意义,它可以随理解者而不断生出新意。伽达默尔指出:理解决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单向涉入,而是对象作为一个他者的双向交流。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不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即“我——
—你”关系。
融合的过程也是视界碰撞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用一种视界代替另一种视界,而是同时包括两者的差异的交互作用,即“传承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的内在的互动”。视界融合是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融合。在视界融合中,客体和主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
三、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启示
(一)研究者:开拓视野。比较教育研究不仅是研究并介绍国外教育经验,还包括运用国际视野、比较视野对国内教育问题的分析研究。因此,研究者不仅要了解国外教育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还必须熟悉国内的教育历史、现状、社会背景和影响因素。比较教育研究者要做到眼界既要向外又要向内,既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意识和发展视野,以此达到视界融合。
此外,研究者应该承认经验的局限性,正视“前见”,力图以客观的态度对教学现象、教育规律进行研究。
(二)研究对象:重视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深深植根于其民族历史之中,深受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任何教育现象都有它自己的历史视界,也就是说,它们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特定历史存在而产生的。而人们在理解这些教育现象时又具有自己特定的视界,这种视界也是由历史境遇赋予的。因此我们应该从效果历史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研究对象的现实表现,也要重视其历史表现。从历史背景、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等角度考察一个国家、地区的教育现象,收集不同国家现存教育制度的资料。
(三)研究范式:采取理解、交流、对话的方式。从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考察,比较教育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较教育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设和发展比较教育的完整体系,寻找不同事物、不同现象深处的共有因素,发掘出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共同根源,在此基础上整合相关学科的观点、方法,继承、发扬、创新相关学科的研究传统。另外,努力建构比较教育学学科独立的学术规范体系和理论研究范式,既要吸收其他学科的有利因素,又要保持本学科的独立性,建立一种新型的融合关系。以理解、对话、交流的方式,使比较教育学能够超越自身主动地向外观看,寻求与相关学科融合的契合点,将教育学科的自我意识渗透其中,将蕴含于其它学科的视界与教育学的视界相交合,形成“视界融合”。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6.
[4]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国外应用型本科教育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的出现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技术、新经济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确保了合理的人才结构及高的国家竞争力。以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FH)为例,占到其高校总数的43.2%,几乎向社会输送了全部的社会和社教工作者、2/3的工程师及1/2的企业经济学家和信息技术人员[1]。从美、德等国工程技术人员的结构上看,生产运行、维护管理及销售服务人员占了65%,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开发人员只占35%,而前者正是由应用型院校所培养的,可见应用型高校是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我国高等教育自2005年起步入大众教育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多元化,使得社会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多样性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因此寻求适合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当前高校急待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人才培养的定位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将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实用型三类。德国的FH属应用型高校,可授予学士及硕士学位[1],这表明德国将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视为人才的不同类型,而并非人才的不同层次。如果将三种类型比作支撑高等教育的三脚架,则任何一条腿的缺失,都会导致结构的坍塌。目前我国的本科教育大致分为研究型、教研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模式和成功经验,以及我国教学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型本科比较研究
GAOJ IAOKEYAN高教科研
9
吉林教育0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