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21届高三年级上期语文学科期中考试word版无答案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第1-11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12-25题在答题纸上作答,作文在作文纸作答。
一、基础知识(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濒.临(p ín ) 苑.囿(yu àn ) 剽.悍(bi āo )心广体胖.(p án ) B 轻佻.(ti āo ) 隽.永(ju àn ) 毗.连(p í) 屡见不鲜.(xi ān ) C 赝.品(y àn ) 啜.泣(chu ò) 讣.告(b ù) 令人咋.舌(zh ā) D 木讷.(n è) 赧.然(n ǎn ) 斡.旋(h àn ) 踽踽..独行(y 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精悍 座谈 抄袭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 冒然 蠕动 藉贯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 辜负 粗旷 拜谒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D 姆指 纰漏 帐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3.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12月,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与世长辞....。
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发唁电..表示哀悼,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缅怀..之风。
曼德拉不是完人,他也有瑕疵..,但95年的人生征程,把一个政治家的大智慧和大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至....。
曼德拉摒弃..了非此既彼....、你死我活的斗争理念,而遵循和平、民主和法制的途径解决分歧,这是曼德拉留给全人类的弭足珍贵....的政治遗产。
A 唁.(y àn)电 与世长辞B 缅.(mi ǎn )怀 淋漓尽至 C 瑕疵.(z ī) 非此既彼 D 摒.(b ìn )弃 弭足珍贵 4.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 ______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____。
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语文本试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50 分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区域中作答,超出区域不得分。
第Ⅰ卷40 分一、1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
欣.逢佳节歆.慕不已万马齐喑.馨.香满院B.一泓.清泉宏.观调控曲肱.而枕鸿.鹄之志C.樯桅毗.连言论精辟.臧否.人物嗜书成癖.D.秩.序井然栉.风沐雨卷帙.浩繁独树一帜.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鞭挞.(tà) 剔.(tì)除庇.(pì)护间不容发.(fà)B.角..(jué)逐瞭.(liào)望毗.(pí)邻睚眦.(zì)必报C。
粗犷.(kuàng)歼.(jiān)灭悼.(dào)念恪.(kè)守不渝D.嫉.(jì)妒黜.(chù)免拯.(zhěng)救层见.(xiàn)叠出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2)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3)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暴利的犯罪行为.A。
审定许诺谋取 B.审订承诺谋取C.审订许诺牟取D。
审定承诺牟取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的范例。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C.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出乎意料。
D.美国作家欧·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B。
北京市四中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语文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第卷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第Ⅰ卷(27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5分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装潢政通人合囚系(xì)冠冕堂皇(guàn)B.迄今磬竹难书奇葩(bā)缠绵缱绻(quǎn)C.鏖战文过饰非殷红(yān)言简意赅(gāi)D.愁怅名列前茅苑囿(yuàn)返璞归真(pǔ)2.下列依次填在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该招生官表示,这次中国之行旨在中国地区的生源状况和留学市场需求,为学校制定招考制度提供依据。
②美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单边主义行为,也引起了许多美国人的。
③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在未来几年内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A.①考查②置疑③计划 B.①考察②质疑③规划C.①考察②置疑③规划 D.①考查②质疑③计划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运会上,山东队的四名队员毕其功于一役......,志在必得,最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出色的技术发挥,夺得了团体冠军。
B.曼城队新任主帅曼奇尼,亲和力强,管理队员的能力出众。
对于巴洛特利这样有名的问题球员,他也能安之若素....。
C.“二人转”是东北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
其内容出自民间,源于生活,形式上滑天下...之大稽...,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
D.相比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十二届学生代表大会终于落下帷幕,与会的学生代表就优化社团活动、共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这一议题达成多项一致共识。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篇哀悼家鹤的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前应将水果洗净,削皮。
2021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甲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
(向四凤)叫你跟太太煎的药呢?鲁四凤煎好了。
周朴园为什么不拿来?鲁四凤(看蘩漪,不说话)周蘩漪(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周蘩漪(快说)倒了。
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鲁四凤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蘩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冲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周朴园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
(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
(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不高兴地)不。
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冲(反抗地)爸!周朴园(怒视)去!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说,请母亲喝。
周冲(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萍(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冲(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周蘩漪(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周朴园(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蘩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萍。
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周朴园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萍爸!我一一周朴园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萍(求恕地)哦,爸爸!周朴园(高声)跪下!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2020-2021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疾病医疗是城乡居民最现实的后顾之忧,医疗保险是解除这种后顾之忧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陆续建立了面向城镇居民的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制度和面向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制度,为解除人民的疾病医疗负担和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全面推行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原有的由城镇单位与农村集体包办的医疗保障制度难以为继。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推进适合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先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镇居民医保”)等制度。
2016 年,国务院决定逐步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合二为一,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
当前,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建和完善的同时,先后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疾病应急救助等救助制度。
除此之外,商业健康保险、职工互助保险等补充性保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成,有助于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
当然,现今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医保政策公平性和多样性问题,不同群体保障的层次不一样;医疗保险资源分布不合理,一些地方医疗条件比较差;医疗保障缺口巨大,个人支出负担过重;商业保险发展迅速但整体覆盖面较低,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不足等等。
(摘编自郑功成《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材料二:(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材料三: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规定,将根据医保基金支付能力适当扩大目最范围,优化药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基本医保药品保险水平,缓解用药难、用药贵的压力。
在新增调入药品中,将优先考虑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等。
2022-2023学年北京四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北京四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1.(11分)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由延安鲁艺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开启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新篇章。
作品把戏曲、民歌精髓有机融入歌唱、吟诵、道白之中,既有传统戏曲中的抒情写意,又有传统唱段的押韵方式,其音乐戏剧性思维也从我们传统板腔体戏曲中继承发展而来。
这部作品被看作是中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以一种高度的理论自觉,创作出的本土化歌剧的第一个典范作品。
1953年,《小二黑结婚》引起广泛的关注。
创作者放大了民族戏曲因素,不局限于一个剧种,不拘泥于固定唱腔,通过与戏曲元素的“捏合”进行民族歌剧再创造。
不过其风格和创作方法仍不离戏曲的“板腔体”。
随后的《刘胡兰》《江姐》均受到其影响。
另一类作品则是借鉴民族歌剧的风格,在体裁上却尝试向西洋经典歌剧的“标准”形态靠拢,如《星星之火》。
还有《草原之歌》,尝试以更接近西洋歌剧的音乐形态和美声唱法来表现藏族的故事。
1987年,歌剧《原野》再次掀起了我国歌剧创作高潮。
作品通过我国民族戏曲念白,采用多调性思维与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古诗词吟诵和戏曲念白以及说唱艺术的形式极具有中国特色。
歌剧一经推出便获得人们的高度赞誉,更在美、法等国家上演并大获全胜。
近年来,我国歌剧创作体现出新时代的新风气。
在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下,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人民歌剧。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展现中国时代风貌。
《大地颂歌》《骆驼祥子》《长征》等原创歌剧应运而生,其中《长征》中的经典唱段《三月桃花心中开》一经面世,就被人们争相传唱。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毛女》是对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积极回应。
B.《星星之火》是体裁、内容上尝试向西洋歌剧“标准”靠拢的作品。
北京市四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动态人脸识别不需要停驻等待,只要你出现在一定识别X围内,无论是行走还是停立,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识别,也就是说,人以自然的形态走过去,摄像头会进行信息的抓拍和采集,发出相应的指令,进行动态人脸识别。
与街道相关负责人谈话时,对方的主要论据是人脸识别可以排查某某犯罪人员,让小区更安全。劳东燕对此难以认同。在她看来,人脸识别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巨大风险,远远大于它带来的各种便利。更何况,打击犯罪只是社会治理的目标之一,无法构成强制居民刷脸的理由。今年4月,《光明日报》曾刊发评论文章,点评某某省某某市部分社区强制居民“刷脸进小区”的争议事件。文章称,争议的导火线,或许正是对门禁系统的强制推行触碰了信息被采.集者的敏感神经,而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加剧了被采集者的安全焦虑。
图像分割,就是将一幅图像按某种策略分块割开。要确保对一幅图像的分割成功,首先要保证我们分割后的块之间属性无交叠,也就是说,在对图像分割之前,我们要预知分割后的各块具有鲜明的特征属性。由于等待分割的图像内容不同,导致要预知图像被分割后的每一块的特征属性鲜明度随之不同,从而使图像分割时的块区域选择发生变化,这就是图像分割中特征属性与块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可见图像分割技术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就是对图像特征属性的提取和图像区域的划分。
近几年,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进之下,生物识别技术更是迅速普及。有了按指纹、刷脸等技术,我们就不再需要记忆繁琐的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时的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当然,生物识别技术也有着缺陷和相应的风险。用生物密钥来进行身份识别的原理就是对关键点采样,然后对这些采样点的特征进行比对。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因素都可能对识别结果产生干扰。一方面,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对生物识别的准确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本身的生物特征变化也可能干扰生物识别的准确性,像整容、受伤、年龄变化,乃至佩戴隐形眼镜等事件都可能会对生物识别的结果产生影响。
2021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红色小说再版,红色电影热播,红色旅游兴起,红色歌谣传唱,红色经典进入教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唤醒了人们心底美好的记忆。
“红色文化热”满足了大众对红色文化的情感期盼和精神寄托,使不同年龄的人有了不同的感悟和收获,这就是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魅力所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某杂志为了纪念建党100周年,特开设“红色文化大家谈”栏目,确定了下列投稿主题:(1)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涵育人格品行。
(2)红色文化滋养时代精神,红色文化启迪指导未来。
(3)红色文化在创新性转化与发展中走向新的繁荣。
请你从上述三个投稿主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给“红色文化大家谈”栏目投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
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
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
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
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堂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
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
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
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
2021年北京第一一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第一一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距离安晓斯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
儿媳生了个大胖孙子,这在农家可是大事。
说啥也得去看看我们那大胖孙子。
张叔和张婶没事就唠叨这话题。
儿子张晖真争气。
大学毕业后,顺利在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听说那个城市很大,距离张叔和张婶有五百多公里。
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儿子就报喜来了。
说在那个城市找了个对象,叫楚雪,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条件很不错。
张叔就说,那我和你妈去看看,替你把把关。
张晖就说爸妈你们别来了,这么远的路,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一直等啊等,到底没等来。
终于等来消息了。
是儿子准备结婚的消息。
张叔和张婶就告诉儿子准备去一趟。
儿子说,爸妈你们别来了,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好了。
还有,把咱家的旧房子拆了再盖一次,人家是城里的姑娘,回去也得有个干干净净的地方不是?从此,张叔和张婶比以往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张叔还一咬牙,卖了猪卖了粮食,就拆了旧房盖了新房,还更换了所有的家具。
儿子电话来了,说结婚就不回去了,楚雪家把啥东西都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也都买好了,不用咱家花钱。
张叔不听,那咋行,咱必须得拿点钱。
两天后儿子打来电话,楚雪家把在地下停车场买车位的事让给咱了,爸妈你们就寄五万元钱好了。
后来,张叔和张婶才知道,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
儿子终于打来电话,说结婚日子定下了。
楚雪家里人说,路太远,爸妈你们就别过来了。
结过婚,我抽时间带楚雪回去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在家里等。
每天,老两口除了干农活儿,回到家就开始收拾房间,扫啊擦啊,虽然累点,可是心里很高兴。
儿子终于又来电话了,怎么坐车,怎么出站,在哪等,都一一记下了。
坐在火车上,张叔和张婶兴奋得没法说,张婶就提醒张叔,别忘了那俩红包,听着火车上来回吆喝的卖饭声,他们只是喝一口从家里带来的凉开水。
北京市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试卷说明:北京四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0分钟)(,)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组是A.(w?) 弄巧成拙(zhu?)B.(qián)伏万马齐喑ān)栋梁山青水秀C.(zhēng)揣劣迹昭彰(liè)惊蛰闻过饰非D.(pá)窃曲肱而枕ōng)裨益得鱼忘筌.依次填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岫岩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 ②如果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
③?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A.回溯淡泊场所B.上溯淡泊场合C.回溯淡薄场所D.上溯淡薄场合3.下列语句中加点使用一项是A.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我们下一的提前消耗掉。
B.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
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他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宾客的热烈欢迎。
A.关汉卿的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和《牡丹亭》等。
后人习惯将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2021年北京市第一四零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北京市第一四零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书法,自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后,便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一门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于是,关于书法的论著也日趋丰富。
可以说。
在中国古代,有关各类艺术形式的论著中,书法论著是最为丰富的。
在众多的论著中,有关书法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论述也多有出现,涉及的问题也颇多,诸如书法创作的一般心态、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方面,古人都有独到之思想。
在古人看来,书法创作一般包括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另一种是炽情态。
虚静创作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
东汉的蔡邑在《笔论》中最早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
”东晋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也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唐代的虞世南在《笔髓论》中也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明代的宋曹在《书法约言》中亦说:“志专神应、心平手随。
”这种剔除杂念、超越俗事的思想与刘蒜《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观”是一致的。
与此相对,炽情态是情燃如炽、激情奔放、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作心态。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写道:“昔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怀素在《自序帖》中也说;“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
忽然叫绝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苏轼在《送参寥师》中也说:“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这是一种酒神式的浪漫主义的创作心态。
古人论述情绪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古人认为,书写内容对书写时的情绪状态有影响,所谓写“悲”则悲、写“忧”则忧。
其次,古人认为,不同情绪状态下,其书法风格亦有相应的变化。
再次,古人认为,书法创作可以排除消极情绪,达到心理平衡。
2021届北京市劲松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北京市劲松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孙悟空的形象不断被重塑,其过程折射出经典形象具有的永恒艺术魅力,体现着时代对文艺创新创造的永恒呼唤,揭示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规律。
考察孙悟空形象的再创造,首先应看到其人物形象的演变。
在时代变迁中为“孙悟空”这一符号注入新的内涵,是经典形象再创造的决定性内容。
童恩正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小说《西游新记》,孙悟空人格特征与原著并无根本差异,作者大胆想象,让孙悟空穿越到外国,穿西装、喝咖啡、学外语,折射了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新气象。
电影《大话西游》的出现,让孙悟空变成“至尊宝”建构起“人化”的孙悟空形象,确立了悟空形象再创造的一种新范式,到了电影《大圣归来》和小说《悟空传》,不仅孙悟空的造型发生变化,而且性格中注入追求自我超越、挥洒个性等现代思想观念。
应该说,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社会心理的嬗变。
正是注重个性表达、认可多元文化观念的时代语境,以及日益多样的艺术理念,给了孙悟空不同的面孔。
不过,看似颠覆性的形象变化,并未抛弃孙悟空的基本性格要素。
孙悟空性格本就复杂,石猴的本色、善良果敢的人格、叛逆捣乱的冲动以及最终的自我超越,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创作者调制孙悟空形象的“原色”。
这些“原色”重新组合,也就有了千姿百态的“孙悟空”。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经典形象再创造必然要求注入时代内涵,但这不意味着把某种思想观念或价值诉求从外部“强灌”或“硬贴”给形象,而应找到基本性格元素,调适其内部张力并以艺术手法加以呈现。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孙悟空有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
所谓孙悟空形象的再创造,并非把孙悟空从这个世界中剥离,而是在创造新形象的同时翻新这个艺术世界。
86版电视剧《西游记》高度还原原著,观众普遍感觉这个孙悟空最“像”。
2021届北京第一一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北京第一一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
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及学生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完成育人任务。
近年来,“云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
有关“云教育”的诸多尝试都是一次次“破冰”之旅,正在改变着当下的教育生态。
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云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
如何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更好地融合,“云教育”如何继续发挥应有作用、扮演好恰当角色,给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育注入新活力,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是下一阶段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随着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云教育”带给我们的有关未来教育的诸多绚丽想象,有望逐步成为更加鲜活的现实。
(摘编自杨国营《云教育拓展未来教育想象空间》)材料二:教育部会同工信部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能满足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学习。
自2月17日开通以来,该平台已开设119门学科课程。
截至3月24号,共播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课程1917节,浏览量累计达到了9.94 亿次,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累计超过了1.95亿人次。
据统计,目前全国教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 多万名学生,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超过60%的教师和近50%的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
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材料三:(摘编自马璐璐、姜子涵《数说疫情下的“云生活”模式》)材料四:在线教育要稳健发展,有赖内容与技术融合创新,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的盲点是定位不清晰,痛点是资源不对路,堵点是产品不赋能。
2021届北京市西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北京市西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
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
“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特别是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落实,更不应让一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累“保民生”的步伐。
成都前段时间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
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
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拨接一拨,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
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
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
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
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
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2021年北京市西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西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枕头鹅——叔叔讲给小侄女的晚安故事[瑞士]胡戈•罗切尔闭上眼,靠在鹅毛枕头边倾听。
它一直在等你呢,但在把头靠上去之前,先用手拍拍它。
放心,这样不会弄疼这只鹅的:只要你还醒着,它就没有感觉;只有当你睡着了,它才能取回它的羽毛。
有一次,你从枕头里拔出一根羽毛,吹向空中后再也找不着了,这么做实在太大意了。
别再拔它的毛了,它身上的羽毛都被拔光了,它需要这些精美的绒毛。
闭上眼睛,仔细听,枕头鹅正从枕头里拔出羽毛,放到头顶上,插在脖子上或大腿内侧,它到底要做什么呢?不管怎样,它立刻变得光彩照人。
现在,闭上眼睛,别说话。
我们或许可以听到它是如何蹒跚地走上房顶,现在它也许已经在楼梯间里了。
在地面上行走时,它和其他鹅没什么两样,先迈一只脚,跟着迈出另一只,它的步子总是不偏不倚,落在身子中间的重心上,因为身子太沉了。
它又晃晃悠悠地迈出了第二步,小心地保持着平衡,却在迈出下一步时翻了个跟头。
但是摔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飞起来了!有时候,它会带着你在一夜之间环绕世界好几圈,但它必须在第二天清晨赶回来,在你醒来之前,再把所有的羽毛塞进枕头里。
没有哪架飞机能飞这么快。
如果你想和它一起飞,就必须先把眼睛闭上,这样才不会感到晕。
枕头鹅常常去远行,这一点和鹅一样,鹅从不把家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恐怕人们需要一张地图,不是用来标记那些国家的边界,而是用来标识一队队鹅的迁徙路线。
鹅从不相信国界,这也许就是有些人对鹅叫嚷“你这只蠢鹅”的原因吧。
正是因为枕头鹅到处游历,所以它和所有游览者一样,也喜欢讲述自己的见闻。
其实你叔叔也不例外。
不过,你还记得吗,你第一次和同班同学去爬山,回来后也津津有味地谈论了好几天呢。
枕头鹅到过各种完全不同的地方,但它的聒噪并不只是因为它到处远游。
现在,枕头鹅并不只是去拜访那些栖居在尼罗河、南美奥利诺科河这些大河河畔的鹅,更主要的是去探望那些处在危险中的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卷(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就算让贾公彦拍破脑袋,也不会知道在一千年后,他会被人们认为是指纹识别技术的最早发现者。
这位唐朝的儒生凭借对周礼的研究,曾做过太常博士。
《周礼》中介绍过周代的一个官职“司市”,类似于现在的市场监管人员。
在对“司市”的描述中,提到了一个词叫“质剂”。
汉代的郑玄注释说:“质剂谓两书一扎,同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
”“下手书”这个汉代的名词到唐朝时已经不被人熟悉了,贾公彦就在《周礼义疏》中写道:“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
”也就是说,汉朝的“下手书”就相当于唐朝的一种被称为“画指券”的契约文书,它要求签约的甲乙方及中间人都要把手指在纸张上平放,画下食指上三条指节,以此作为证明。
本来,贾公彦的这条注释十分平常,但德国学者罗伯特·海因德尔偶然看到了这一段文字,顿时大感兴奋。
他不仅将文字的内容写入了其在 1927 年出版的《指纹鉴定》,还盛赞贾公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阐述指纹性质及其应用的人。
于是,贾公彦这位古人就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身份——指纹识别第一人。
欧洲人对指纹的应用似乎要晚得多。
但在认清了指纹的科学性质之后,他们迅速地把这些发现应用到了实践。
渐渐地,人们还发现人脸、虹膜、声纹、DNA 等都有和指纹类似的独特、唯一的性质,可以被用来进行人的身份识别。
于是,一种全新的,综合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通过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等“生物密钥”来实现个人身份鉴别的技术就诞生了。
这种技术,就是我们现在十分熟悉的生物识别技术。
近几年,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进之下,生物识别技术更是迅速普及。
有了按指纹、刷脸等技术,我们就不再需要记忆繁琐的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时的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
当然,生物识别技术也有着缺陷和相应的风险。
用生物密钥来进行身份识别的原理就是对关键点采样,然后对这些采样点的特征进行比对。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因素都可能对识别结果产生干扰。
一方面,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对生物识别的准确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本身的生物特征变化也可能干扰生物识别的准确性,像整容、受伤、年龄变化,乃至佩戴隐形眼镜等事件都可能会对生物识别的结果产生影响。
(取材于陈永伟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贾公彦对“下手书”的注释,能够表明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运用指纹识别的人。
B .郑玄对“下手书”的表述,证明早在周朝就已经发现指纹的性质并开始应用。
C .指纹识别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比人脸识别以及虹膜识别等更早开始使用。
D .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生物密钥,是因为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远高于传统密码。
材料二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到刑事侦查、监控系统、安全支付等领域。
要实现人脸识别,大致分为四个模块:数据采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动态识别。
人脸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利用摄像传感器进行拍照;另一种是高清摄像头摄像,然后对摄像形成的视频进行帧分析。
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都是获取静态图像。
图像分割,就是将一幅图像按某种策略分块割开。
要确保对一幅图像的分割成功,首先要保证我们分割后的块之间属性无交叠,也就是说,在对图像分割之前,我们要预知分割后的各块具有鲜明的特征属性。
由于等待分割的图像内容不同,导致要预知图像被分割后的每一块的特征属性鲜明度随之不同,从而使图像分割时的块区域选择发生变化,这就是图像分割中特征属性与块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由此可见图像分割技术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就是对图像特征属性的提取和图像区域的划分。
对人脸数据进行采集后,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存储,而是要进行特征的提取以便于后续的识别。
主要分为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他们都是通过对数据采集,进行模型训练,而后能够对出现的人脸数据进行判断、预测和分类。
动态人脸识别不需要停驻等待,只要你出现在一定识别范围内,无论是行走还是停立,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识别,也就是说,人以自然的形态走过去,摄像头会进行信息的抓拍和采集, 发出相应的指令,进行动态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是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虽然人脸识别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困难,主要是现实场景中不仅需要快速检索,同时要求达到很高的分类准确率。
可以考虑在人脸的局部和整体信息结合、多人脸特征融合、多分类器融合、人脸之间的相似性、3D 人脸模型等方向上进行研究,提高人脸识别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
(取材于秦程等的相关文章)2. 根据材料二,下列.的一项是(3 分) A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到刑事侦查等重要领域。
B .人脸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拍照,也可以通过摄像,目的是获取采集对象的静态图像。
C .人脸数据进行采集后,经过简单存储,就能通过与人脸进行比对,达到有效识别。
D .动态人脸识别指人进入识别范围,摄像头进行信息抓拍采集,系统自动进行识别。
3. 根据材料二,对“图像分割”.的一项是(3 分) A .图像分割,就是将一幅图像按某种策略分块割开,是人脸识别的关键模块之一。
B .图像分割是否成功,要看分割后的各块图像是否具有鲜明的无交叠的特征属性。
C .好的图像分割系统可以确保对不同的图像内容分割时块区域选择不会发生变化。
D .对图像特征属性的提取和图像区域的划分,是图像分割最基本的两个技术环节。
材料三 一场疫情,从多个维度改变了社会生活。
在很多地方,原有的指纹、门禁卡设备被取消, 人脸识别成为居民出入小区的唯一验证方式。
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也遇到类似的状况,但她决定对人脸识别说“不”。
在劳东燕看来,很多推动人脸识别落地的机构,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随之而来的风险有多大。
“如果人脸数据被泄露、被滥用,不仅不会改善社会治安,反而可能使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激增。
”她说。
与街道相关负责人谈话时,对方的主要论据是人脸识别可以排查违法犯罪人员,让小区更安全。
劳东燕对此难以认同。
在她看来,人脸识别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巨大风险,远远大于它带来的各种便利。
更何况,打击犯罪只是社会治理的目标之一,无法构成强制居民刷脸的理由。
今年 4 月,《光明日报》曾刊发评论文章,点评江苏省常州市部分社区强制居民“刷脸进小区”的争议事件。
文章称,争议的导火线,或许正是对门禁系统的强制推行触碰了信息被采集者的敏感神经,而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加剧了被采集者的安全焦虑。
裁判文书网公开信息显示,从 2018 年 7 月开始,有犯罪分子通过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并制作相应的“换脸”视频,突破了支付宝的人脸识别认证。
2019 年,又有“00 后”男孩绕过了厦门银行 App 的人脸识别系统,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多个账户并倒卖牟利。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特征识别信息无法更改的特性,将使得受害者更难获得有效救济。
“人脸数据具有不可更换性,因为我们无法换脸。
一旦泄露就是终身泄露,即便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成功,也难以恢复原状。
” 劳东燕说。
与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对的是,现有的法律保护框架难以对人脸识别实现有效的规制。
目前的个人信息收集以同意机制为基础,如果作为数据主体的个人表示同意,接下来的数据收集、使用、处理就交给了企业和政府,数据主体难以进行后续的监督和控制。
法律的滞后性总是存在。
但在人脸识别领域,这一问题似乎更加突出。
(取材于《南方都市报》的相关文章)4.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A .社区中原有的指纹、门禁卡等设备不被取消,疫情在社区中的传播会更加严重。
B .对于人脸识别可以排查违法犯罪人员、让小区更安全这一观点,劳东燕看法不同。
C .《光明日报》4 月的评论文章表明对“刷脸进小区”的争议已经引发人们的关注。
D .裁判文书网公开信息显示的内容反映出针对人脸识别的漏洞的违法行为不是个案。
5. 目前还不适合推广人脸识别作为出入小区的验证方式,其原因有哪些?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概括回答。
(6 分)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4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 题。
(共 18 分)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小善为一足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
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
夫事有起奸,势有召祸。
老聃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管仲曰:“备患于未昔者,卫侯朝于周,周行人【1】问其名,曰:“卫侯辟疆。
”周行人还之,曰:“启疆、辟疆,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
”卫侯更其名曰“燬”,然后受古者周礼,天子葬用隧,诸侯悬下。
周襄王出逃伯斗,晋文公率师礼,天子之乐宫悬【2】,诸侯之乐轩悬,大夫直悬,士有琴瑟。
叔孙于奚者,卫之大夫也。
轩悬者,卫君之乐体也。
繁缨者,君之驾饰也。
齐人攻卫,与之邑。
夫乐者,所以载国,国者,所以载君。
彼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亡而君从之。
惜乎!不如多与之邑。
” 宓子治亶父【3】。
于是齐人攻.亶父。
始,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迫齐寇。
民人出, 自刈负郭者归。
可以益食,且不资寇。
”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
故邪不前达。
(取材于贾谊《新书·审微》) 【1】行人:官名。
掌管朝觐聘问的官。
(宫、轩、直)悬:钟磬等乐器挂在架子上的形制。
四面挂,如宫室,称“宫悬”;去其南面,挂三面,称“轩悬”;挂两面为“判悬”;挂一面为“直悬”。
【3】亶父:地名。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的一项是(3 分) A .是故子.焉 谨:小心 .之 益:增加 C. 于是齐人攻亶父 道:取道.资乎齐寇 毕:完成 7.下列对句中“以”字的解.的一项是(3 分) A .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 以:认为 是襄.南阳之地 以:把 .地为少 以:因为 .朝 以:表修饰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的一项是(3 分) A .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 小小的火苗不扑灭,到了熊熊烈火时就没办法了;萌芽时不砍除,等到长成后再砍伐将会折断斧柄 B .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 因此善于恪守上下名分的人,即使是空名也不允许超越规定C .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 周国虽然微小,未来或许是可以替代的D .民人出,自刈负郭者归 百姓出城,自行把城郭附近的麦子收割回来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的一项是(3 分) A .轻视事情的开端,忽视事物细节,会渐渐地形成大错。
B .登高则自然望远、临渊就向下看,这是人的天性使然。
C .起初卫侯僭越天子名号,因此周行人拒绝了他的朝见。
D .孔子认为如果礼乐崩坏就会导致国家灭亡、国君身死。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2 分) 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
11.第六段中季孙对宓子的态度先愤怒后惭愧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请分条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