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_个性教育_的本质的反思
教学反思实现个性化学习
教学反思实现个性化学习在教学反思实现个性化学习方面,个体差异是不能被忽视的因素。
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学者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反思实现个性化学习。
一、认识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个性化学习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包括认知风格、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如果教学者忽视了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只采取一种统一的教学模式,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提高个性化教学的意识教学者需要提高个性化教学的意识,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和需求,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基础。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还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活动在个性化学习中,教学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活动。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给予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给予一些巩固性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探索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者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同时,教学者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学习小组以及在线学习平台等资源,主动参与个性化学习。
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应该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教学者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
同时,教学者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关键环节。
教学者应该及时回顾每一次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个性教育研究的反思
2 8 00 NO 8 0 C hna l Ed at 0 nn aton uc l l I i ov i He al r c t
科 教 研 究
个性 教育研 究 的反思
崔 福 美 ( 山东烟 台招远北关 实验学校 山东烟台 2 4 0 ) 6 0 0
1 个性的界定
对 个 性 一 词 的 定 义 是 解 释 个 性 教 育 整 个 理 论 大 厦 的 根 基 ,但 在 今 天 的 教 育 领 域 中个 性 、 主体 性 、个 性 教 育 和 主 体 性 教 育 混 淆 使 用 的 频 率 非 常 之 高 , 因此 ,有 必 要 对 这 两 对 相 关 概 念 进 行界 定 。 什么是 “ 个性 ” ? 英 同学 者 大 卫 ・ 丰 塔纳 在 《 教学 与个 性 》 一 书 中指 出 :“ 在我 们 对 个性 下 定 义时 , 脑子 里 出现 的第 一 个 问 题 是 :个性 似 乎 是 一 个捉 摸 不透 了这 一 术
.
摘 要 : 性教 育是 更 多地 着眼 于个体 独特 的内在潜 能和 资质 的唤 醒和 发展 ,在 我 国牌 初 步发展 阶段 ,已涌现 了大批教 育改 革 思湖 , 但其本 质都 是 以人 为本 ,将生命 的活 动 入课 堂 。总体 上我 们在个 性教 育的理论和 实验研 究上 基本仪 在课 堂上如何 培养 学生的个 性 。 学生个 性 的培 养是 一个 非 常重要 而又 十分艰 难 的话题 ,在实 践 中 ,应注 意研 究一 些 问题 ,特 别是 个 性教 育 与主 体性 教 育的 关 系 。 关键 词 : 个性教 育 主体 性 现状 反 思 中图分类号 :G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 5 2 0 ) 3 b一 0 0 0 3 9 9 (0 80() 0- — 2 6 7 7 7
对“个性教育”的本质的反思
提起 “ 性 教育 ” 人们 自然地 想 到大 卫 ・ 个 , 丰
定 义 。那 么 , 么是个 性教 育 呢?“ 谓个 性教 育 什 所
塔纳在《 教学与个性》 一书的“ 序言” 中写到的话 : “ 我们对 个 性 下 定 义 时 , 子 里 出 现 的第 一 个 在 脑
我 国有 学 者 提 出 : 所 谓 人 的个 性 即是 个 体 “ 在一定 社 会 关 系 中形 成 的生 理 特 征 、 理 特 征 、 心 社 会特 征 以独 特 的 方 式 有 机 结 合 而 使 个 体 具 有 的独 特社会 性 。简 言之 , 的个 性 就 是 人 的 独特 人
问题 是 : 性似 乎是 一 个 捉摸 不 到 可望 而 不 可 及 个 的术 语 。我们 原 以为懂 得 了这一 术 语 的含 义 , 可 是 当我们 试 图 以一 种 能 为 人 们 接 受 的形 式 表 达
就是在正确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以受教育者的现 实个性为 出发点 , 通过个性 化与社会化 、 自我教 育 与他教育 的统 一 过 程 , 培养 强 化 受教 育 者 的 良
泛地引用, 有一定 的代表性 。但是 , 具 如果我们 仔细推敲这种定义 , 它仍然使人有较多 的“ 迷茫 感” 。例 如 , 义 中“良好 个性 素 质 ” 指 的“良” 定 所
与 “ 良” 本来 就 是 一 个 社 会 历 史 概 念 , 何 教 不 , 任 育, 包括 科学 的 、 科 学 的 、 步 的 、 非 进 落后 的 甚 至
好个 性 品质 , 防 、 造 受 教 育 者 的不 良个 性 品 预 改 质 , 塑 造 人 的 理 想 个 性 为 目标 的 教 育 。简 言 以
《爱的教育》(意大利)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总主编曹文轩陈先云译者夏读后感
《爱的教育》(意大利)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总主编曹文轩陈先云译者夏读后感第一篇范文《爱的教育》(意大利)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总主编,曹文轩、陈先云 译者,夏 读后感《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通过一名小学生的视角,描绘了意大利社会风貌和学校生活。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注人性、教育和成长的启示录。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那些充满爱心、关注个体成长的教师形象所打动,也为书中所传达的爱的教育理念而感慨。
书中写道:“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句话正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所在。
在书中,教师们以爱心为基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茁壮成长。
这种教育理念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仍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曹文轩和陈先云两位译者将这部作品翻译得生动传神,让人感受到了意大利式的温暖和关爱。
例如,在描述教师如何关爱学生时,书中写道:“他(教师)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用鼓励和赞美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这种细致入微的关爱,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感受到教育的温度。
书中还通过许多生动的故事,展示了教育的力量。
例如,勇敢的小男孩罗贝托,在老师的关爱和引导下,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这些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品质和心灵。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联想到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许多家长和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爱的教育》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是:它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启示录,值得全社会去关注和反思。
希望这本书能激发更多人思考教育的本质,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第二篇范文《爱的教育》(意大利)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总主编,曹文轩、陈先云 译者,夏 读后感《爱的教育》不仅仅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社会对待教育的态度和方式。
聚焦学生成长个性教学反思
聚焦学生成长个性教学反思学生成长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轨迹和个性特点。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个性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在我任教的这段时间里,我对学生成长个性教学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首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是进行个性教学的前提。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需要建立在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上。
在我的课堂上,我主动与学生交流,关注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求。
我在教学中尝试多种教学策略,如小组合作、个别指导和项目制等,以满足学生不同形式的学习需求。
通过这些灵活调整,我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个性教学的有效性。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教学资源。
我积极探索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程和教育App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通过在线讨论、线上作业和学习小组等方式,我能够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此外,学生参与教学决策的机会也是个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学习成长是一个主体性的过程,他们应该参与到教学决策中来。
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一定的选择权。
例如,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或者参与学科竞赛等,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个性教学还需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笔试和作业评价方式往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个性和潜力。
我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展示、学习记录和综合评价,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通过及时反馈和个性化评价,我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之,个性教学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
个性化教学教学反思
个性化教学教学反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往往被视为一个整体,接受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个性化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
个性化教学旨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潜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在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个性化教学的优势和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在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了解,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主动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例如,一些学生对于听课效果更好,我会采取更多的口头讲解和实际案例;而对于一些学生,他们更喜欢通过图表和图像来理解知识,我会结合多媒体教学给予他们更多的视觉辅助。
在个性化教学中,我也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展示和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
例如,在一次历史课上,我让学生们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小组研讨,并自由选择最喜欢的表达形式,有的用绘画,有的用写作,有的用口头表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个性化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些学生容易被忽略或者埋没,而个性化教学能够更好地发现他们的潜力并加以培养。
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方面表现不佳,但在艺术方面具备较强的天赋,我会鼓励他在艺术领域发展,并将艺术元素融入到数学学习中,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然而,尽管个性化教学有着许多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在学校整体的管理和组织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支持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此外,个性化教学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能过分迎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否则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4年学习《三生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2024年学习《三生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___年,我在高三的最后一年开始读《三生教育》这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和教育思想的经典之作,深刻地洞察了人的内心世界和教育的本质。
通过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体悟,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三生教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给了我对自我认知和人生规划的深刻启示。
书中强调了人生的自由与选择,提醒我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繁忙的高中生活中,我常常会迷失自己,困在种种课业压力和竞争中。
然而,《三生教育》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潜力,只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可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
因此,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坚定了我要追寻自己热爱的事业,并将其作为我人生的目标。
其次,本书对教育的思考和探索给了我很多启示。
作者以独特的观点探讨了教育的真谛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应仅仅是对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传统教育体系下,学生往往被束缚在繁重的功课和升学压力中,缺乏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而《三生教育》则提倡一种开放而多元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中尝试着运用其中的理念。
另外,本书也给了我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
作者通过温情的文字和真实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珍贵。
他提醒我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事,不要被功利和物质所迷惑,要保持一颗纯真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反思了自己过去的一些偏执和错误的看法。
我决定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同时也提醒自己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
教学目标的个性化与反思
教学目标的个性化与反思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对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
它能够指导教学设计、评价学习成果,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是统一设定的,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和反思成为了教育界的研究焦点。
一、个性化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个性化教学目标是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求来制定的目标。
相比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目标,个性化的教学目标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个性化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个性化教学目标还有助于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的方法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特长和兴趣爱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
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
2.分析课程要求:熟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的要求。
确保个性化教学目标与整体课程目标相一致。
3.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安排。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4.鼓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
可以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三、教学目标反思的意义教学目标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通过教学目标反思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目标反思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目标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找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
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个性化教学个体差
个性化教学个体差在教育领域,个性化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它秉持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理念,旨在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潜能。
然而,在实施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一、个体差异的本质个体差异是指每个学生在认知、智力、兴趣、性格、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多样性。
每个学生天生就具备独特的个性,“千人千面”,因此在学习上有各自的强项和弱势。
正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
二、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思想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因材施教”。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个性化教学强调的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地按照教材的标准进行教学。
它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并寻找适合其个体需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实施个性化教学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个性化教学策略:1.了解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观察,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2.灵活分组:在合作学习中,灵活的分组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将具有相似水平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分组方式,以适应不同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3.差异化任务: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进行差异化设置。
对于高水平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于低水平的学生,可以提供更简化的任务,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4.个别辅导:对于有特殊需求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个别辅导和关注。
有针对性地提供额外的辅导材料和指导,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四、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和挑战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育三问三思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教育问题,这些问题考验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智慧。
在此,我想结合“教育三问”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三问1. 教什么?在教育过程中,教什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教育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具体来说,教什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传授: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艺术知识等,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3)价值观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怎么教?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来说,怎么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2)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3. 效果如何?教育效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效果如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掌握: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得到塑造。
二、三思心得体会1. 教什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基础知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游刃有余。
(2)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对个性教育本质的解读
课程过重化 , 管理倾 向过强 化等 去个 性 化 的倾 向。为
纠正这种倾向 。“ 个性化教 育 ” 运动在 经济 发达 国家 间
兴起 , 为教育 改革 的二个 重 要倾 向。此 为 现代 教 育重 要标志之 一 。个 性 教 育 是 社会 发 展 与 人 性 回归 的需 要; 是人类可持续 发展的一 种需要 ; 与 自然的发 展必 人 须保 持统 一与 和谐 。但 个 性 教 育 反 对强 求划 一 的教 育, 有其独特 的内涵 与意义 。 1 个性教育的基本 内涵阐释
“ 与其 守成 法 , 宁尚 自 , 求划 一 , 宁展个性 ” 毋 然 与其 毋 。
个性教育非 浪漫 主义 的 教育 情怀 , 丽是 时代 的必 然趋 势, 是各 国教 育改革 的 目标 之 一。个 性教 育在 面对 受
教育必须重 视作 为 独立 主体 的人 的独特 性 , 重个 人 尊
的尊严 、 价值 、 个性 , 立 自由 、 确 自律、 自主等原则 , 促进 完整的生命 自由发展 , 而使 每个人 都 能够 成 为他 自 从
役 性 的 ’ 。 ’ 【
技术的迅速发 展 大大 地促 进 了社 会经 济发 展 , 与 社 但
会生活之 间并 不平 行 , 对人类 生 存 和社 会生 活带 来 了
12 个性教 育与 个 别教 育的 辨析 .
个性 教 育是 一种
重大威胁 。在 教育 领域 出现 了考试 竞 争过 激 化 , 育 教
必须是一 种解放 ” 教育 的任 务是 “ , 培养一 个人 的个 性 并为他们进 入现实世界开辟道 路”4。 【 J 2 教 育人类学视角 : 人具有多维本质 “ 在实践和空间的纵横扩 展 中, 每个 人都 以其独 立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第一篇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视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然而,对于教育的本质与目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并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引导。
正如一颗种子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的滋养。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培养和社交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成绩。
同时,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他们张扬自己的特点和才能,实现个性的最大化发展。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引导。
正如一颗种子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的滋养。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培养和社交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成绩。
同时,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他们张扬自己的特点和才能,实现个性的最大化发展。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
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科技与人文:携手共创未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然而,在这场科技革命中,人文精神似乎被边缘化,科技与人文之间出现了断裂。
本文将探讨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并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科技与人文应该携手共创未来,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科技的发展导致了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和社会的不公等问题。
而人文精神则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总结结尾4篇
老师师德师风学____结结尾老师师德师风学____结结尾精选4篇〔一〕本次老师师德师风学习活动的总结,对我的职业成长和个人素质进步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时机。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化理解了老师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探究了老师师德、师风的核心要素和根本原那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教育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开展和幸福成长。
老师是教育的根基,是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者,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要具有高深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更要注重自身的师德和师风的修养。
师德和师风不仅表达在教学过程中,也表达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因此我们在遵守职业道德标准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严谨、公正、宽容、尊重和可信赖。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深受到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老师形象的启迪。
他们推动了我不断自我完善的愿望,让我深化考虑初中教育的本质和愿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意见,积极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不断进步教育教学的程度。
在培养学生安康成长的同时,也要做到模范带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领学生向上成长。
总之,这次老师师德师风学习活动让我深化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好老师的责任和使命,更懂得了职业道德和师风的重要性。
我会不断努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初中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老师师德师风学____结结尾精选4篇〔二〕老师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它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职业责任和个人素质,对学生的个性和智能开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以下将就师德师风方面总结多篇论文。
论文一:《浅谈老师师德师风中的忠诚与责任》本文分析了老师师德师风中的忠诚与责任两个方面,旨在让老师认识到忠诚与责任是师德的重要组成局部。
忠诚表如今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和对学生的认真、耐心、细心的教育,而责任那么表达在对教育活动的主动、积极参与,对自己职业开展的规划、追求和努力,以及对学生前途、成长的认真关注和帮助。
读教育的本质有感
读教育的本质有感
引言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然而,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
们往往会被琐碎的任务和流程所淹没,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本文将探讨教育的本质,并思考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体现这一本质。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
是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公民。
因此,教育的本质并不在于升学率、考试成绩,而在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方式
教育的方式应该体现人本主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每个学生的潜能。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教育需要从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教育的评价
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表面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发展过程。
教育的
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思维素养,而不是仅仅看重分数。
教育的角色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应
共同承担教育的角色,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除了传授知识,教育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结语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成长,促进社会的进步。
我们应该不忘教育的初心,
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
通过对教育的本质深入思考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使命,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300字怎么写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
在阅读《教育的本质》一文后,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人们探索、成长和实现自我。
文中提到的“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这句话让我深思。
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而应该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引导他们成长。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另外,教育也是一种价值观传递的过程。
通过教育,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育的本质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爱心的社会公民。
总的来说,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激发学生潜能、促进个体成长、传递价值观念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使命和意义。
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怀着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智慧》读后感
《教育智慧》读后感引言概述:《教育智慧》是一本关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书籍,通过深入探讨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引起读者对教育的思量和反思。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本书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智慧。
一、教育的本质1.1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
1.2 教育的方式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不应一刀切。
1.3 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成功的基石,对于培养未来的人材和领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的理念2.1 个性化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2.2 教育的公平性教育应该是公平的,不应受到家庭背景、财富等因素的影响。
2.3 教育的创新性教育需要不断创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材。
三、教育的方法3.1 启示式教学通过启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量能力。
3.2 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3 多元化评价评价不应只看成绩,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四、教育的挑战4.1 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4.2 教育制度僵化教育制度的僵化导致了教育的僵化,需要改革和创新。
4.3 教育观念陈旧一些教育观念陈旧,需要更新和拓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五、教育的未来5.1 科技教育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能力。
5.2 全球化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材。
5.3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的重要方向,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育。
总结:《教育智慧》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通过对教育的本质、理念、方法、挑战和未来进行探讨,启示了读者对教育的思量和反思。
看懂教育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引言教育,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的责任重大,也从中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和感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教育的看法和体会。
二、教育的本质1. 培养人才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传承文化教育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同时,教育也要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推动社会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同时,教育还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三、教育的挑战1. 教育公平问题在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我们需要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 教育质量问题当前,我国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学校注重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育信息化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然而,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校信息化设施不足,教师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我们需要加大投入,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教育心得体会与感悟1. 热爱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关于个性及个性教育的认识
关于个性 及个性教 育 的认识 文 教 化育
彭 勇 t 钱群 英 :
(、 1 江西 省景 德镇 市 田 家炳 外 国语 学 校 , 西 景 德 镇 3 30 2 江 西省 景德 镇 市 浮梁 县 洪 源 中学 , 西 景 德 镇 3 30 ) 江 30 0 、 江 3 00
摘 要: 当代教育新的理念的冲击下 , 在 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开始积极接受新的思想, 并在 实践中不断反 思、 9断总结, 不 现就教 育新理念 中的
个性 及 个性 教 育谈 几 . Li 。  ̄i z , 关键词: 个性 ; 教 育 ; 新教 育 个性 创
l什么是个性及个性教育。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属性 中区别于他人 的独特性。个性本有积极与消极、 健康与不健康 之分。这里讲的个性 教育 主要是从积极 的意义 上来对待个性。 就象康德所说的:他有 ‘ ’ “ 个性 , 这在绝大多数场合下不单是说到他 ,而且也是 在称赞他 ,因为这是一种激起人家对他 的敬重 和 赞 叹 的可 贵 品 质 。 ”个 性 在任 何 方 面 都 不 是 “ 先于人的活动 而存在的; 部对象性 , 活动内化的结果 ,外部的对 象性活动是 内部心 理活动的外化 , 这种内化 、 外化 的无数次交替形 成相对稳定的个性。 个性教育是尊重 、 鼓励 和发展学生独特性
供有利的条件和充分的机会。 实行小班教学 。从制度层面看 , 实行个性教 育, 应逐步缩小班级规模 , 实行小班化教学。在 班级上课制 的教学形式下 ,实施个性教育存 在 着先天不足。而现在普遍存在的班级人数过多 , 更成为个 性教育的重大障碍。 开发生本教材。从课程层面看, 实施个性教 育应 当开发学生本位课程 。学生本位课程是依 据学生个体特点和需要丽设计的课程 ,它可以 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 自己设计 ,也可 以由教师 与学生共 同设计 。我 国基础教育课程 由国家课 程、 地方课程 、 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 ) 等三部分构
教师观念落后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秉持着“教书育人”的信念,致力于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身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落后,这些观念束缚了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以下是我对教师观念落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足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我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即可。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我过去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能的开发。
这种观念的落后,导致我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育教学工作陷入被动。
二、教学方法单一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习惯于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不佳,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与此同时,我对于信息技术、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较为滞后,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这些落后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评价体系单一在评价学生方面,我过去过于依赖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在追求分数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也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部分学生在评价体系中处于劣势。
这种观念的落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对学生教育的关注不足在过去的教育教学中,我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这种观念的落后,导致部分学生在追求成绩的过程中,出现了价值观扭曲、心理问题等问题。
因此,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自我提升意识不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未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
这种观念的落后,使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深刻反思并努力改进:1. 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提高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性化教育幼儿园教学反思
个性化教育幼儿园教学反思近年来,个性化教育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感个性化教育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对幼儿园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结合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不断探索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模式。
一、认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个性化教育强调每个幼儿的独特性和潜能,注重满足其个体发展的需要。
在幼儿园教学中,传统教育模式往往以班级为单位,忽视了不同幼儿的差异。
通过个性化教育,我发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只有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掘和培养他们的潜能。
二、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园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和灌输,忽略了幼儿的主动性。
在个性化教育中,我尝试着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开展探索性和操作性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习并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差异化教学,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幼儿的发展需求。
在个性化教育中,我尝试进行差异化教学,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成果。
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个性化教育不仅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更需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我了解到每个幼儿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
同时,我也向家长传达关于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并与他们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通过家园合作,幼儿的教育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注和支持,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个性化评价,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以成绩为导向,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发展。
在个性化教育中,我尝试着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每个幼儿的进步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9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S e p .2006 第7卷第3期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E l e m e n t a r y E d u c a t i o n E d i t i o n )V o l .7 N o .3对“个性教育”的本质的反思曹兆文(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 要:个性教育是在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教育理念,其本质特征正是体现在它与划一教育的根本对立之处。
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而对“个性教育”中的“个性”一词,与其理解为“个人的独特性”,还不如理解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关键词:个性教育;教育理念;独立自主性中图分类号:G 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228(2006)03-0012-03收稿日期:2006-05-10作者简介:曹兆文,男,1974年出生,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工程师,硕士。
提起“个性教育”,人们自然地想到大卫·丰塔纳在《教学与个性》一书的“序言”中写到的话:“在我们对个性下定义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个性似乎是一个捉摸不到可望而不可及的术语。
我们原以为懂得了这一术语的含义,可是当我们试图以一种能为人们接受的形式表达它的意义时,却又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1]丰塔纳的这种心情,也正好道出了人们在定义“个性教育”时的感受。
的确,对于“个性”一词的理解,虽然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无论是社会学、哲学还是心理学,它们对“个性”一词的释义一旦运用到“个性教育”这一概念中时,都使人对“个性教育”产生一种“迷茫感”。
一、“个性”及“个性教育”的已有定义及其理论缺陷 我国有学者提出:“所谓人的个性即是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以独特的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具有的独特社会性。
简言之,人的个性就是人的独特的社会性。
”[2](p 33)显然,这里的“个性”被解释为一种“社会性”,它实质是对“个性”的一种社会学定义。
那么,什么是个性教育呢?“所谓个性教育就是在正确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为出发点,通过个性化与社会化、自我教育与他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品质,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品质,以塑造人的理想个性为目标的教育。
简言之,个性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良好个性素质的教育。
”[2]上述这种对“个性”及“个性教育”的定义,被我国当前关于个性教育的各种研究论文较为广泛地引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这种定义,它仍然使人有较多的“迷茫感”。
例如,定义中“良好个性素质”所指的“良”与“不良”,本来就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任何教育,包括科学的、非科学的、进步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定的“良”与“不良”的标准。
由此,对“良好个性品质”与“不良个性品质”的“培养强化”或“预防改造”,也可以说是任何教育都必然会承担的任务。
比如,与个性教育完全对立的划一教育也有自己的“良”与“不良”的标准,它也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品质和预防、改造“不良”个性品质的一种教育。
同时,这种定义实质上把个性教育定义成了12一种培养人的“良好”“社会性”的教育,然而,虽然培养个人的“良好社会性”与个性教育并不矛盾,但这种定义终归没有揭示出个性教育的特殊本质,因为相比之下,划一教育就比个性教育更加强调对个体的社会性的培养,这种强调甚至达到了只讲个体的社会价值而否定个体作为主体对其自身价值的追求的程度。
所以,无论是“良好的标准”,还是“培养”“良好的社会性”等等,都只不过是个性教育外部的而不是本质的特征,因而用来定义个性教育都是不恰当和不科学的。
再比如,用所谓“正确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等等提法来定义个性教育,也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或模糊不清的。
因为个性教育本身就“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2](p59~60),而研究和定义个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正是要揭示个性教育的教育思想和论证它的科学性,而上述定义并没有揭示出这种教育思想或理念。
二、对“个性教育”及“个性”的本质的重新考察 笔者认为,要理解“个性教育”,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首先要找出这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的真正主张,进而才可能找出“个性教育”的真正本质。
从“个性教育”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在教育实践中,作为划一教育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是在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
在历史上,为了便于专制主义者强行地推行其僵化的统一思想,适应其统治的需要,教育不得不采用划一教育的形式;再者,到了工业社会,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也要求教育对受教育者施以划一的教育,以培养社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人才”,这就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继续向划一教育发展。
划一教育最重要的特点莫过于其关于“良”与“不良”的严格统一的和固定的要求或大纲、标准等,而强制性、机械性、非科学性则是其必然的教育方法的特点。
在这种教育下,不管受教育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如何,凡是不符合其要求、大纲或标准的都将被认为是“不良”的个性品质,都逃不脱被强行补短或机械地改造的命运,从而否定了个体个性的独特性及其价值,也导致教育效率的低下和社会多样性及丰富性的丧失。
如果说封建专制主义及工业社会标准化生产过程的特点,对标准化人才的需求这种历史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条件为划一教育提供了其生存的合理性,那么,信息社会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则提出了对某些现存制度的全面的辩证否定的诉求。
市场社会对多元人力资本的需求以及现代人对自我独特价值的追求则最终否定了划一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基础。
这时,个性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的产生就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个性教育的观点看来,每个人正是以其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才成为社会这个巨大系统的一个元素,而这一系统中的每个元素又处在一种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对维持系统的自然平衡起着某种独特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个人的独特性,不但是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条件,也是社会多样性、丰富性及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对个人独特性的尊重,还是教育活动本身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相吻合的必要条件。
所谓“良”与“不良”则只是个相对的概念。
任何人都是既有其“良”的一面,又有其“不良”的一面。
而不论是所谓“良”的还是“不良”的,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社会做出贡献。
所以,个性教育强调要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给予应有的尊重,而这其中又特别是强调要对个人的独特价值给予足够的尊重。
可见,个性教育本质特征正是体现在它与划一教育的这一根本对立点之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个性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它当然也是一种关于“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主张,而这种主张的最高原则,正是它本质特征的体现。
因此,如果要对个性教育下一个定义,则可以表述为: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
笔者认为,这一定义较好地体现出了个性教育与划一教育的根本对立之点,即体现出了个性教育对划一教育的辩证地否定的立场,而这种否定也正是个性教育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所以,它基本上较为准确地抓住了个性教育的最本质特征,同时又排除了个性教育的种种非本质的外部特征,因而,作为一种“定义”,它更为科学。
这里,我们看到,“个性教育”是作为“一种教13育思想或教育理念”而提出来的,但人们在理解个性教育时,却往往首先离开个性教育所表达的这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先从其中抽象出“个性”一词来加以理解。
但是,离开了“个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的意义,“个性”一词也就失去了它的本来之意,人们对它的抽象化理解也就难免有失偏颇,同样,以此出发的对“个性教育”这一“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的各种理解,也就难免会发生偏差。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既然“个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是从对划一教育的辩证否定开始的,其本质特征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那么,“个性教育”中“个性”一词的意义就不能离开这种思想或理念,转而用哲学(共性与个性)、社会学(社会性与个体性)或者心理学(人格差异性)等学科(或科学)中的意义来解释。
因为“个性教育”的主要之点是强调与划一教育的对立,所以,对其中的“个性”一词的理解也应体现“个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对其中的“个性”一词所作出的这种规定性。
因此,笔者认为,与其把“个性”理解为“个人的独特性”,还不如把它理解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因为“独特性”更多地是表示了个体的“差异性”,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则不但表示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而且更主要地是强调了对这种差异性的“尊重”。
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不但较好地体现了个性教育与划一教育的对立所在,抓住了“个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的本质特征,而且它也与个性教育的一系列主张例如主体性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等等提法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个性教育的方法论意义,因而更具其合理性。
[参考文献][1][英]大卫·丰塔纳著,郑桂泉等译.教学与个性·序言[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2]刘文霞.个性教育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责任编辑:陈 浮]R e f l e c t i o n s o nt h eE s s e n c eo f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E d u c a t i o nC A OZ h a o w e n(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C h i n aW e s t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c h o n gS i c h u a n63700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E d u c a t i o n i s a n e d u c a t i o n a l c o n c e p t t h a t w a s b u i l t u p g r a d u a l l y i n i t s s t r u g g l e a-g a i n s t u n i f o r me d u c a t i o n,a n d t h e e s s e n c e o f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e d u c a t i o n i s s h o w n b y m e a n s o f i t s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t o u n i f o r me d u c a t i o n.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e d u c a t i o n i s o f t h e k i n d t h a t h o l d s a t o p m o s t p r i n c i p l e t h a t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a n d i t s v a l u e s s h o u l d b e a d m i r e d,a n d s o t h e m e a n i n g o f t h e t e r m“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i n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e d u c a t i o n o u g h t t o b e e x p l a i n e d a s“i n d e p e n d e n c e”r a t h e r t h a n“d i s t i n c t i v e n e s s”.K e y W o r d s: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e d u c a t i o n;e d u c a t i o n a l c o n c e p t;d i s t i n c t i v e n e s 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