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学生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如何培养自律
我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学校规定不能带,否则没收代为保管一段时间。问题是学生总是有各种带手机的理由。手机被没收后,有些学生会哭闹,甚至以死相抗。做为高中生,带手机在有些下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学校的规定又是死的。怎么样在自由与权威的矛盾的冲突中寻求协调,把问题转化为学生心理成长的途径呢?
人生苦难重重,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使心灵变得健康。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斯科特·派克医生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提出了自律的四大原则: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真相、寻求平衡。
首先,他必须承担的责任是——自己不管学校不能带手机的规定,也没有听取老师的劝告一意孤行,手机被收这是他行为的自然后果,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无须哭闹,更没有别人可供谴责。
其次,他手机被收后的本能反应是——马上还给我,以拥有的快乐替代失去的伤痛。但是,没有经历失去的伤痛,又怎能深刻领会拥有的快乐呢?延迟满足的目的在于先经历痛苦、战胜痛苦,从而增进享乐的感受、提高满足的意义。“这是惟一恰当的生活方式。”斯各特·派克医生说。
实际上,痛苦是孩子成熟道路上最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美国心理学家《为孩子立界线》的作者克劳德与唐森博上说,“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吃苦。从小学会逃避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历加倍的痛苦。”
第三,他必须面对的真相是——我们不能为所欲为,而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事实上,在成人的世界里,不快的情绪,矛盾冲突,甚至是吃亏、不公是一种常态。手机被收虽然很伤心,但生活的真相是明天还要继续。
第四,他需要找到平衡自己的方式——对于学生的负面情绪,我们可以接受他的情绪“失去了心爱的东西,真让人难过啊!” 但是情绪是每个人自己的心理财产,他自己为此负责。放弃拥有的愿望、接受现实,用理智规范情绪。这样做,其实非常痛苦。但是一旦掌握了这门艺术,他就能成长为一个内心拥有强大力量的人。
当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时,我常问学生:是挑战还是灾难。其实,学生内心的成长正是他们从解决这些问题中获得的。
如何引导学生控制情绪
我班级有一个学生脾气不太好。一次,他在课堂上被数学批评后感到非常难堪,顶撞老
师,还说了粗话“操”。数学老师是个刚才毕业的女教师,也太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当时非常难过,后来在办公室里还哭起来。
事后找到学生,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别人怎么对他,他就怎么对别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有点象江湖黑话。我说在课违反纪录老师批评正常的啊,你怎么能激动到讲粗话呢?他说当时又不是我一个人讲话,她为什么只针对我,还向我扔了粉笔!我继续说教,他还是坚持老师向扔粉笔错误在先,自己只是以牙还牙。我说这样啊,看来你当时确实心里也不好受,那先去吃饭吧。
回来后,我给他讲了一个唐骏争取留学名额的故事。当然有些夸张。唐骏为了留学去找国家教育部出国留学司司长,这个司长对他太度很差,也不给他名额,还把他赶了出来。他不但没有生气,还想到了一个办法:开始每天去国家教育局“上班”,上班地点是教育局门口,司长早上来上班的时候,就迎上去说,司长好,来上班了?中午司长出门去对面食堂吃饭的时候,就说司长吃饭啦,吃好点哈;司长吃饭回来的时候,就说,司长吃完了,还有点时间,你可以午睡一会;下午下班的时候,说司长下班了,再见。一开始,司长很凶得赶他走,但他还是继续“上班”。就这样一天两天,到第七天,司长给了他一张纸,说这是你一直想要的东西,出国留学批准证。
然后,我问学生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启发。学生想了想,说这两件事不一样。我谈了两点:首先、在成人的世界里,吃亏、不快的情绪、不公平、矛盾冲突是一种常态,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往往大相径庭。
其次,控制情绪。情绪是每个人自己的心理财产,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没有人可以“惹”我们生气,我们生气与否,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是否表达自己的怒气,怎样表达,也是我们的选择。
他的态度有所改变,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我问他出了这样的事,是灾难还是挑战?他说也没什么,以前也有在课堂上顶撞老师的。我问他结果怎么样,他说都一样,被老师批评,写保证书,还通知家长等等。我问为什么写保证书了还会做同样的事,他不语。
我让他把刚才谈的两点写在纸上,回去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件事。后来他找我说自己找数学老师把事情处理好了。
其实,他把这件事处理得怎么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成长?其实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并是不真正理解。叛逆、顶撞、粗口、易怒、攻击性等是一个成长中的人不可避免会出现的问题。老师不能把出现这种问的题学生当成是敌人,而是需要我们帮助引导的人。
事实上,矛盾冲突事件正是学生学习如何主动去建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他应该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也许会让他发现自己的热情、宽容、理解、沟通的才干。有些个性和脾气并不完全是坏事,也许能帮他寻得他在这个世上要走的道路。
“当一个快要淹死的时候,不该给他上游泳课。”在处理师生冲突时,要把好时机,最好在双方情绪平静的情况下沟通。方式要灵活友好,“如果我们想教他友善,我们必须要使用
友善的方法。尊重他人只能用尊重的方法去教。”
要多些理解和宽容,不要急于否定学生。当学生被否定时,学生容易失去承认错误的勇气。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接受时,学生容易去调整他们的行为。
心理研究发现,当自己的优点被肯定时,所有人都会更多地发扬这个优点,而当自己的缺点被批评时,并不是所有人会接受并改变自己的缺点。越是心智不成熟的人,越难以在别人的批评中获益。
诚然,人的心理成长是一个缓慢和渐进的过程。在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时,也没有一种能包治百病的速效药。我以为,教育本质就是一种慢和等待的艺术。
对问题学生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爱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问题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感召力。这种力量可以给勇者以智慧,也能给弱者坚强,教师就是播撒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