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复习农业覆盖类专题
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农业覆盖技术
透明地膜
White plastic film
……
……
透光率达90%以上,还有一定的反光作用。
思维过程: →原理:透光;短波辐射可透入长波辐射不透出;不透水 →影响:保温、减小温差;保墒、缓解盐渍化、减少水土流失
广泛用于春季增温和蓄水保墒;还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对 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作用。
梳理归纳
覆草
Grass Mulch
滞留地表径流,延长下渗时间
水
覆
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
肥
减少地表侵蚀
热
减少土壤与外界的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换
肥
草 腐烂后进入土壤
光
减少地面接收阳光
保墒 增湿 减轻次生盐渍化 保土保肥 调节地温: 冬季保温;夏季降温
补充土壤有机质,提高土 壤肥力 引发病虫害
抑制杂草生长
典题探究
目的——判定:明白农田覆盖的时间、方式
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 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 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
(1)结合材料分析,果农覆草避开2~3月原因。
(1)2 ~ 3月份是华北地区的冬末春初,华北地区土地升温时期,覆草 会影响地表温度的回升,导致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延迟。
水
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
覆肥 减少地表土壤侵蚀
热
减少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
光
膜
使近地面反射光增加
(如银灰色膜、双色膜)
光
改变膜下光照
(如银灰色膜、黑膜)
保墒 减轻次生盐渍化 保土保肥 调节地温:冬季保温;夏季降温 延长作物生长时间 增加光效应,提高果品着色度
微专题6 农业覆盖技术练习
微专题6 农业覆盖技术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图)。
读图,完成问题。
1.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被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 土壤2.该治理开发模式可以()①提高环境人口容量②增加农民收入③保持水土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4.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
下图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
据此完成5--6题。
5.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 )A.阻断水分下渗,汇集雨水B.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C.利于增大温差,提高品质D.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6.南方旱地作物主要种植于垄上,与宁夏“沟播”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水分D.热量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我国某地区发明的一项新型耕作技术。
该技术采用了大小垄相间的种植方式。
全地面覆盖地膜,地膜采用透光地膜,作物种植于垄沟。
秋季作物收获后,深耕耙地,然后大约10月下旬覆膜,并多用秸秆覆盖在地膜之上。
覆盖地膜一周后,在沟中间每隔50cm打一小孔。
读图完成7--9题。
7.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的田地,作物种植密度较低。
高三二轮微专题复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整理全面、例题多)
3.我国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 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 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 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国澎贡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 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间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 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 优良的生态环境。
1.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如横县茉莉、分上建三江水稻、优质铁观音); 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 ③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④加强科研投入,开发新产品,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 ⑤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可持续发产绿色农产品; ⑦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山水,打造生态旅游乡村 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⑧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 ⑨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⑩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致富。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精选15 保温作用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
微专题精选15:保温作用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知识归纳】保温作用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典题精练】下图为2018年冬季拍摄的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路边绿化带照片。
绿化带内栽种了常绿灌木,入冬前园艺工人对灌木浇透水,并用无纺布从外围围挡。
据此完成1-3题。
1.该绿化带入冬前要浇透水,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夜晚温度,防止灌木冻害B.降低夜晚温度,消减越冬害虫C.降低白昼温度,减缓灌木生长D.降低白昼温度,消除内部杂草2.照片中的常绿灌木作为绿化树种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栽种,但在青藏高原却很少露天栽种,制约其在青藏高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3.城市中的这种绿化带往往修剪整齐,其原因是A.发挥最高生态效益B.防止长势过快、耗肥严重C.行政管理过于严格D.使城市景观更美观、整洁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右图,完成4-6题。
4.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5.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6.每年盛夏时节,浙江北部地区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这种做的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葡萄避雨栽培,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在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外。
该技术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栽培技术。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5保温作用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5保温作用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高三地理二轮复微专题精选微专题精选15:保温作用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知识归纳】保温作用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典题精练】下图为2018年冬季拍摄的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路边绿化带照片。
绿化带内栽种了常绿灌木,入冬前园艺工人对灌木浇透水,并用无纺布从外围围挡。
据此完成1-3题。
1.该绿化带入冬前要浇透水,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夜晚温度,防止灌木冻害B.降低夜晚温度,消减越冬害虫C.降低白昼温度,减缓灌木生长D.降低白昼温度,消除内部杂草2.照片中的常绿灌木作为绿化树种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栽种,但在青藏高原却很少露天栽种,制约其在青藏高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3.城市中的这种绿化带往往修剪整齐,其原因是A.发挥最高生态效益B.防止长势过快、耗肥严重C.行政管理过于严格D.使城市景观更美观、整洁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右图,完成4-6题。
4.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削弱了地面辐射B.加强了大气逆辐射C.加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加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5.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1高三地理二轮温微专题精选A.削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6.每年盛夏时节,浙江北部地区的农夫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的塑料大概是玻璃大棚,这类做的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加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葡萄避雨栽培,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在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外。
微专题复习农业覆盖类专题
微专题复习农业覆盖类专题微专题农田覆盖技术【考纲考向】1、农业区位因素人类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
2、农业技术的提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目标】1、对比分析和归纳覆砂、覆草、覆膜三种农业覆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原理明晰;、能够针对问题、现象进行思维建模同时又打破模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感受人类趋利避害改造农业区位因素的伟大成效为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考情分析】考点:农业区位因素;覆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卷别题号呈现形式考查内容分值20__年大纲卷区域图+文字法国葡萄种植与鹅卵石的作用16分2021新课标II卷3-5题文字材料地膜覆盖12分2021年新课标I卷1-3题示意图+文字树皮覆盖12分2021年新课标9-11题示意图+文字葡萄双层膜覆盖12分2021年课标III卷36题区域图+文字西班牙日光温室的普及24分【温故知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结合某一具体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改造自然因素【高考链接】(2021全国1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 .② C .③ D .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 .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 B .河北省 C .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题突破】农田覆盖是改善农田小气候、促进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早在我国西汉元帝、成帝之世(公元前48-7年)年间和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就有在农田上覆盖泥砂、鹅卵石、谷草、树叶、畜粪之类记载。
读背景学习材料 ,尝试自行总结三类农田覆盖技术对农业生产分别有哪些影响并尝试探明原理.一、覆砂类【背景材料】在清朝顺治年间我国西北地区劳动人民创造了“砂田种植法”用以栽培粮食、棉花、瓜果、蔬菜和其他一些作物。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班级姓名学习目标: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掌握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及生物学原理和一般解题模型,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内容:一、增产措施的生物学原理措施主要影响因素原理搭建温棚用无色透明薄膜覆盖适时通风夜间适当降温适时去除老叶、黄叶合理灌溉合理密植适量施肥(农家肥、有机肥)中耕松土定时排水(水稻)除草天敌除虫除虫剂除虫育种方法原理特点举例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种(育种)立体农业(必3,77页)四、对点训练1、秋收的种子未经干燥处理,直接堆放贮存;第二年春天发现种子生活力降低。
试分析其中的原因(答出两点)2、湖北稻虾系统靠科学设计,大幅提高农民收入。
稻田中的小龙虾四处爬动挖洞,能摄食害虫及虫卵。
利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此生态农业增产的原理。
提醒:(1)“虾稻共作”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防治;该系统虽然不额外施用化肥,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可能的原因。
同时,“虾稻共作”系统不松土耕田也可以防止烂根,原因。
(2)从能理流动的角度分析,小龙虾引入水稻生态系统的意义是。
3、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二氧化硫浓度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③合理密植④延长光照时间.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下列措施中哪项不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A.适时给农作物松土B.大棚中悬挂红色灯管C.向农田中施用有机肥D.合理密植、间作、套种5、下列关于农业生产中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叙述错误的是()A.定期排水晒田可避免水稻幼根因缺氧而变黑、腐烂B.农田除草可使能量持续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 农田施用有机肥可使其中的能量转移到植物体内D. 轮作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有关6、“番茄一水稻"水旱轮作新型种植模式,一方面可大大提高番茄、水稻的产量,另一方面可降低土壤害虫种类及密度。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水旱轮作可充分利用土壤中矿质元素,无需施用化肥B.水旱轮作可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 水旱轮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污染D. 水旱轮作可以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7、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农谚解释A“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péng)”适当提高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增加产量B“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灌溉有助增加产量C“地尽其用用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提高农作物种植密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产量D锅底无柴难烧饭,田里无粪难增产”施用有机肥可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增加产量五部分参考答案1、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种子内的营养物质由于分解而损失过多;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放出的热量多,温度高,种子易发芽、变霉2、(1)、小龙虾的爬行、挖洞给农田松土,土壤含氧量增加,利于氧气流通防止水稻根系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烂根,同时促进根系矿质元素的吸收(2)、下龙虾的粪便经微生物分解后产生无机盐,作为养料被植物吸收利用,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9 地膜覆盖 含详解
2023微专题训练9 地膜覆盖一、单选题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的季节是()A.夏季B.春季C.秋季D.冬季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减弱了地面辐射3.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分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1.B根据地膜的作用可知,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故使用季节应该是降水少蒸发又强的季节,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春季雨水少、气温较高、蒸发强,故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的时间为春季,故选B。
2.D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
故选D。
3.B根据题干的提示,地膜会造成白色污染,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很难降解,会切断土壤中孔隙的连续性,降低土壤透气性,阻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生长,故选B。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读图甲、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地区中,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5.山东省农民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胶东半岛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也覆盖地膜。
苹果树下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水分蒸发,有明显保水作用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照C.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D.进一步提高土温,加快生长4.D据题干知,地膜覆盖具有保湿、保温、保土作用,选择四个区域中相对最干燥且温度偏低(纬度偏高)、土壤水肥容易流失的地区,综合考虑,最佳选择是西北地区。
微专题---植物对农业的影响
微专题---植物对农业的影响
前言
植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对农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植物对土壤的影响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让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释放出氧气。
同时,它们的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一些植物如豆类对土壤的固氮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
因此,良好的植被覆盖和多样的植物种类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质量,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对农作物的害虫控制
一些植物如金盏花、熏衣草、大蒜等具有驱虫作用。
它们能够分泌出特殊的化合物来驱赶或杀死害虫,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保护具有积极的影响。
植物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不同季节的植物生长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夏季生长的树木和草坪可以帮助抵御夏季酷热,保持环境湿度,提高土壤微生物量。
而冬季生长的植物则能够增强空气湿度,避免冬季的干燥。
结论
总的来说,植物对于农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它们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控制害虫生长,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保护植物,保持生态平衡,创造更加繁荣的农业环境。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强化复习微专题7农田覆盖技术
微专题7农田覆盖技术【精讲点拨】1.知识结构体系栽培作物、各种茬口。
(2)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相比,黑色地膜除了不能增加农作物光效之外,其他白色地膜具备的功能都具备,但是黑色地膜可以除杂草,因为黑色地膜覆盖下的地面缺少光照,杂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可以除杂草。
【对点精练】考法一结合覆膜技术考查膜内外均温日变化状况[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考法二结合日光温室考查覆膜技术作用3.[2017·全国卷Ⅲ,36(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1)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
图2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图1图2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6分)考法三结合葡萄种植考查覆石类的影响4.[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 垄作问题
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 垄作问题1 / 9垄作问题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
下图中,左图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农田垄作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农田垄作主要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哪一自然条件的改造( )A .气候B .地形C .土壤D .水源2.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进行农田垄作的好处有( )A .利于农田的灌溉、施肥B .缩小受光面积,减少水分蒸发C .夜间散热慢,减轻冻害威胁D .利于防涝但不利于抗旱畎亩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墒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
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
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是一种垄作法。
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
下图分别示意山东省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A .充分利用土壤养分B .增加耕地面积C .充分利用土壤水分D .增加土层深度4.与左图相比,右图所示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A.通风透光性好B.昼夜温差减小C.土壤水分充足D.风力侵蚀降低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是我国土豆的重要产区,该地通过薄膜高垄侧播技术(大垄双行高密度栽培,机械播种、铺设滴灌带、覆膜、覆土、镇压联合作业),实现了马铃薯每亩增产2000多斤。
回答下列问题。
5.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不正确...的是A.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B.滴灌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C.降低了马铃薯的种植密度D.垄体受热面积大,地温高6.在高垄侧播的基础上,固阳县通过选用垄顶用黑膜,垄侧用白膜,促进土豆增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垄顶黑膜吸收热量,提高土温B.垄顶黑膜削弱太阳辐射,降低土温C.垄侧白膜保墒保水,增加蒸发量D.垄侧白膜截留水分,减少水土流失垄膜沟植是指在田间起垄开沟,垄上覆盖塑料膜。
下图是某地垄膜沟植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垄作问题7.垄膜沟植最主要的作用是A.改善垄地水分B.增加沟地水分C.改善垄地温度D.减少土壤风蚀8.该地最可能位于A.洞庭湖平原B.华北平原C.渭河平原D.宁夏平原沟垄田间集雨技术是我国重要的田间雨水利用技术,通过提高作物根区的水分满足度,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高三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地膜覆盖与农业生产附答案解析
高三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高三地理小专题三地膜覆盖与地理【专题知识】大棚覆膜的原理为了改善农业生产,人们采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进行生产,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原理可以参照下图,其实就相当于地理教材上的大气受热过程图。
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穿过透明的塑料和玻璃材质进入。
但对于地面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
这样,温室就可以使得外界的太阳能量源源不断的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这样温度积累后也就起到大棚增温的作用。
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春季低温期间采用地膜覆盖白天受阳光照射后,0-10厘米深的土层内可提高温度1-6℃,最高可达8℃以上。
进入高温期,若无遮阴,地膜下土壤表层的温度可达50-60℃,土壤干旱时,地表温度会更高。
但在有作物遮荫时,或地膜表面有土或淤泥覆盖时,土温只比露地高1-5℃,土壤潮湿时土温还会比露地低0.5-1.0℃,最高可低3℃。
夜间由于外界冷空气的影响地膜下的土壤温度只比露地高1-2℃。
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因覆盖时期、覆盖方式、天气条件及地膜种类不同而异。
20世纪中叶,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农用塑料薄膜的出现,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进行蔬菜和其它作物的生产均获得良好效果。
日本最早从1948年开始研究利用,1955年首先应用于草莓覆盖生产,并进行推广,1965年正式开展了研究工作。
1977年日本全国120万公顷的旱田作物(包括蔬菜),地面覆盖面积已超过20万公顷,占旱地作物栽培面积的16%。
保护地内地面覆盖的面积占93%。
日本地面覆盖栽培多用在产值高、效益大的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上。
1961年法国开始在其本国的东南部试用薄膜栽培覆盖瓜类作物。
意大利于1965年对蔬菜、草莓、咖啡及烟草等主要作物进行地面覆盖栽培。
美国于60年代末开始用黑色薄膜覆盖栽培棉花。
农业区位-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
自然因素(昼夜温差、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昼夜温 差、自 然灾害 对农业 的影响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和养分的积累,品质优良;与 晴天多,光照充足结合
昼夜温差过大,易造成低温冻害(霜冻);昼夜温差小,品
昼 质较差
夜 温 差
取决于光 合作用与 呼吸作用
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处于最高状态, 产生大量有机物
市场 对农 业的 影响
①市场广阔;人口稠密或城市较多,经济发达,市场需 求量大;产品深受喜爱,市场广阔;
分
②市场距离近:距离近,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析 因
③错开上市时间;上市早晚、季节
素
④市场竞争力强:品牌效应、价格低、规模大、品质好;
⑤交通通达度高,快速运输产品到市场;
⑥保鲜冷藏技术发展,开拓新的更远市场等等
陡坡水土Hale Waihona Puke 持缓坡梯田或林果业河谷
谷 地
阶地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横断山区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洪水威胁小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热量较好 干热河谷
高温、低湿
品种 分布 质量
自然因素(水源)对农业的影响
五种主要的水源补给
水
水量大小
河流 状况
河网密度 河流支流数量、河流的流域面积、流程等
作物生长习性与地理环境
热量带:热带亚热带耐高温;温带喜温暖;寒带耐寒 气温:均温高耐炎热,喜高温怕低温;均温低不耐热、抗寒
作物生 长习性 与气候
昼夜温差:大耐热耐寒;小喜温暖
光照:强喜光;弱喜阴
降水条件:多雨(降水充足)喜湿润(好潮湿);干旱(降 水不足)耐旱(忌潮湿)
风:风力强,植物弹性强、高大,抗风性能强;风力强,匍 匐状生长、矮小,抗风性能弱; 风力弱,抗风性能差
微专题---垄作问题
请问,什么是农业?
微山县第一中学 高三地理组 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 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第24讲 农业区位因素
课前站读
• 1、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 • 2、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 • 3、农业的技术因素 •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备考导航
课程标准
考情
核心素养
4.三杨庄遗址保存至今的主要原因( )D
A.气候干旱 B.植被覆盖 C.地形遮挡 D.淤沙深埋
5.田垄呈南北走向最有利于( )B
A.减缓风速,避免水分蒸发 B.促进排水,减轻土地盐碱化 C.引导水汽,增加土壤含水量
D6..图抵中御所洪示水种,植预方防式严的重主涝要情作用有(A)
①保持土地肥力 ②减轻春季时旱情 ③延长生长周期 ④减小昼夜温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海水稻是我国农业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水稻新品种,它耐盐 碱,能利用海水与淡水配比进行灌溉。2017年海水稻在青岛
试种成功,亩产最高达620千克。据此完成6~7题。
6.与耐盐碱野生稻相比,海水稻单产高的主要因素 是(C )
A.地形 B.劳动力 C.科技 D.土壤
7.如果我国成功推广种植海水稻,可以( D )
(3)造成河流断流,下游绿洲退缩;下游植被枯萎,生物多 样性减少;土壤盐碱化加重;荒漠化面积扩大等。
当堂检测
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 下图中,左图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右图 为农田垄作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农田垄作主要体现了人类活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有机质减少 B.土壤酸化
)B
C.土壤沙化
D.土壤盐碱化
高中地理课件-微专题:农业技术类
黑色地膜---抑制杂草生长和病虫害
阅读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红枣大体分为两大产区,一是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二是中东部地区(陕西、 山西、河南和山东等)。有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的红枣种植面积已达到2900万亩,在盛果 期全国13亿的总人口每人每年要平均分吃到35公斤的红枣,约占人均主食用量的七分之一.新疆红 枣的种植面积600万亩,产量是17万吨,主要以干枣销售为主,2015年产量增加40%.约24万吨.但 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红枣加工的企业却只有20多家,加工能力顶多在10%至20%之间,出现了严重的 红枣滞销现象。 材料二:图左为新疆某地枣树下银灰色薄膜覆盖图;右图为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3、有专家认为,对于土质粘重的土壤不宜直接在表层覆草,
需深翻后再覆草,其主要作用是()
A.防止水土流失
B.减轻土壤盐碱化
C.减少土壤水分下渗 D.减少土壤含水量
答案:C B D
二、覆盖砂砾
1、砾石间隙大,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保持土壤水分; 2、表面粗糙,有利于减弱大风和流水对土壤的侵蚀, 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 3、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4、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
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B.抑制杂草的生长,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2、“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 )
A.早涝 B.冻害 C.高温 D.大风
3、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 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 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 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之微专题--农业覆盖
6.甘肃省利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
√了( )
A.降水 B.热量
C.光照
D.土壤
√ 7.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每年开始覆膜的最佳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
①土壤及时增施长效有机肥料
√ C.减少农药、粉尘污染 D.减少水果营养流失
10.水果套袋比较明显的问题是( )
√A.套袋束缚水果大小发育
B.套袋可能减少阳光照射,甜度下降 C.套袋增加水果重量,生长挂树上容易掉 D.套袋会阻隔水果呼吸作用,个头较小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砂糖橘的最大产地,广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砂糖橘的 生长,尤其在桂林、梧州、贺州和百色等地区,砂糖橘的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 化产业。砂糖橘皮薄肉嫩汁多,味道清甜,风味浓郁,在春节前后错峰上市。 近年来,为了保证水果质量和农户收益,在砂糖橘临近采摘上市前,当地大力 推广在树冠覆膜技术(树冠上方覆盖塑料薄膜,如图所示)。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树冠覆膜技术的保温原理。 (2)分析树冠覆膜技术对砂糖橘生产会产生哪些效益。
不同薄膜作用
(1)无色透明地膜 广泛用于春季增温和蓄水保墒,此外,还可提高土壤 微生物活性,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作用。 (2)黑色地膜 黑色地膜用于除草降温,还可用于瓜菜的软化栽培。黑色 地膜在阳光照射下,本身增温快、湿度高,但传给土壤的热量较少,故增 温作用不如透明膜,白天还有降温作用。由于它不透光,因而除草效果显 著,能有效防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抑制杂草的生长。地面覆盖可明显降 低地温、抑制杂草、保持土壤湿度。 (3)银灰色地膜 银灰色地膜覆盖有驱蚜防毒保墒,还有除草作用。这种 地膜具降温、保湿、驱避蚜虫的作用,能增加地面反射光,有利于果实着 色。适用于夏秋季蔬菜、瓜类、烟草的防治病虫及抗热栽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农田覆盖技术【考纲考向】1、农业区位因素,人类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
2、农业技术的提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目标】1、对比分析和归纳覆砂、覆草、覆膜三种农业覆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原理明晰;3、感受人类趋利避害改造农业区位因素的伟大成效,为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考情分析】考点:农业区位因素;覆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卷别题号呈现形式考查内容分值2011年大纲卷36题区域图+文字法国葡萄种植与鹅卵石的作用16分2013新课标II卷3-5题文字材料地膜覆盖12分2015年新课标I卷1-3题示意图+文字树皮覆盖12分2017年新课标I卷9-11题示意图+文字葡萄双层膜覆盖12分2017年课标III卷36题区域图+文字西班牙日光温室的普及24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结合某一具体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改造自然因素?【高考链接】1.(2017全国1,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题突破】农田覆盖是改善农田小气候、促进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早在我国西汉元帝、成帝之世(公元前48-7年)年间和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就有在农田上覆盖泥砂、鹅卵石、谷草、树叶、畜粪之类记载。
读背景学习材料,尝试自行总结三类农田覆盖技术对农业生产分别有哪些影响并尝试探明原理.一、覆砂类【背景材料】在清朝顺治年间,我国西北地区劳动人民创造了“砂田种植法”,用以栽培粮食、棉花、瓜果、蔬菜和其他一些作物。
由于砂田表面粗糙,可有效防止径流,砂石间隙大、渗水作用强;有砂层覆盖,不仅可以防风蚀,并能有效防止蒸发。
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砂田耕作法可使降雨量在300mm以下且灌溉条件差的地区获得较高而稳定的作物产量,如今覆砂石的做法仍然在一些地区使用。
【梳理归纳】【典题探究】1.(2011全国卷1,36(3))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12分)(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堆积的原因。
(8分)(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6分)【变式训练】读“我国某区城示意图”,完成1-2题。
1.左图中的甲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强 B. 温差大C. 土壤肥沃D. 水源充足2.该地区的白兰瓜在砂田(右图,用砂石覆盖土壤表层)种植,砂田的优势主要在于①蓄水保墒②提高昼夜温差③增加降水④避免病虫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覆草类【背景材料】20世纪初期,我国农业大量在秋冬季节利用作物残茬、秸秆进行覆盖,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水分蒸发,起到了保墒作用,达到了增产的效果。
同时,秸秆覆盖具有改良土壤和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但秸秆覆盖前期土壤温度低,从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延迟,因此不宜全生育期覆盖。
由于有机质积累量大,耕层土壤不翻耕,故导致某些病虫害加重。
【梳理归纳】【典题探究】2.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
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果农覆草避开2~3月原因。
(2分)(2)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些?(4分)(3)有专家认为,对于土质粘重的土壤不宜直接在表层覆草,需深翻后再覆草,分析其原因。
(3分)三、覆膜类【背景材料】1978年我国从国外引进塑料地膜,1981年国产地膜投入生产。
自此,在我国引起了一场农业上的“白色革命”,地膜覆盖面积速度扩大。
地膜分类多样化,主要有白地膜、黑地膜、双色膜三种。
透明白地膜透光、地温回升快。
黑地膜不透光、地温回升慢、压草的作用。
黑色地膜阻隔阳光,因而除草效果显著。
此外白天还有降温作用。
银灰双色膜不透光、压草。
反光率高于35%,反光中带有红外线,对蚜虫有驱避作用。
除以上类型外,反光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铺反光膜能使原来着色度40%-50%的水果着色度提高到80%-100%,同时还可增加果实亮度。
因为反光膜能显著提高树冠内不同高度的光强,且越靠近地面反射光强越强。
【梳理归纳】【典题探究】3.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方面。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
(12分)(1)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②环节B.增强了③环节C.增强了①环节D.增强了④环节(2)(2013年全国II卷)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2013年全国II卷)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变式训练】右图为我国某地的大棚农业设施剖面图。
该地修建大棚时,往往将地面挖深0.5-1.5m,同时在大棚的一侧修筑厚达3m的土墙。
读图,完成(1)~(3)题。
(1)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0.5-1.5m的主要目的是A. 扩大农作物生长空间B. 提高地表土壤温度C. 防止土壤肥力流失D. 加快空气流动速度(2)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的深度增加,会影响棚内的A. 空气温度和土壤肥力B. 太阳光照和空气温度C. 空气湿度和土壤肥力D. 太阳光照和空气成分(3)该地最可能位于A. 珠江三角洲B. 太湖平原C. 山东半岛D. 四川盆地【学以致用】沂南某单位拟从广东引进两棵当地紫薇树种在室外,请你为它们设计安全越冬方案。
【限时训练】--能力素养提升(5min)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据此完成1~2题。
1.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2.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可有效地防止冻害,下列措施中与“羽绒服”防冻原理最相似的是A.覆盖地膜B.燃烧烟幕C.往桔园里的沟渠灌水D.往橘树附近空气喷水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
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
据此完成第3题。
3.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A.减少水分蒸发B.减轻病虫危害C.增加土壤肥力D.抑制杂草生长第二届青奥会已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举行.图为“新栽树木遮阳网示意图”。
据图完成第4题。
4.在此季节,南京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图),其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5.(2017年7月临沂市期末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荔枝主产地位于长江、赤水、习水沿岸河谷地带,合江荔枝在全球分布纬度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市场价格最高。
荔枝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对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非常敏感,生存的温度要求是年平均温度18°C以上,最适宜的温度是22-25°C,尤其是冬季不耐冰雪霜冻;最低温度低于2°C就可能遭受冻害,会使来年荔枝产量大为减少甚至绝收。
从最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来看,合江县年平均气温为18.1°C,极端高温为43.4°C,极端最低气温-2.2°C,平均有霜期仅6天,大约每三年有一年是完全无霜的。
下图示意我国荔枝主要分布区。
当地农民常用绿肥、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覆盖于荔枝树下,说明该做法对荔枝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6分)【拓展延伸】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广适期揭膜技术和推广轮作倒茬耕作制度,减少地膜平均覆盖率;同时加大研发新型可降解地膜材料逐步缓解残膜污染。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堆放在地头的废弃地膜。
结合材料和上图,分析大量地膜残留在原地或直接堆放在田间地头对当地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自己的防治建议,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达到人地和谐。
(8分)微专题覆盖类答案高考连接:1.(1)B (2)C (3)D一、覆砂类【典题探究】1.(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度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
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
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变式训练】1.D 2.A二、覆草类【典题探究】2.(1)2~3月份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
(2分)2 ~ 3月份是华北地区的冬末春初,华北地区土地升温时期(1分),覆草会影响地表温度的回升,导致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延迟。
(1分)(2)①覆草能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1分);②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1分);③调节土壤温度(1分);④抑制杂草生长(1分);⑤减少地表侵蚀,保土保肥。
(1分)(3)土质粘重水分不易渗漏,土壤直接在表层覆草导致水分积累太多,深翻后土壤空隙度大,容易排水,所以深翻后再覆草,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土壤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