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机电控制原理及应用
机电系统原理及应用
机电系统原理及应用机电系统是由机械、电气、电子和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综合而成的工程系统。
它以电能、机械运动和信号控制为基础,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机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1. 机电系统的基本原理机电系统是由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组成的。
其中,机械部分包括各种传动装置、负载和工作部件,而电气部分主要包括电动机、传感器、变频器等。
机械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将机械能传递至负载,并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
传动装置可以采用齿轮、皮带、链条等形式,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或旋转的机械运动。
电气部分负责控制和驱动机械部分的运动。
其中,电动机是机电系统的核心组件,它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提供足够的扭矩和转速以满足工作需求。
传感器则用于感知系统的状态和环境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供控制系统使用。
变频器可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提高机械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效率。
2. 机电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机电系统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和调节,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首先,机电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制造业领域,如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
在汽车制造中,机电系统驱动了车辆的发动机、悬挂系统、刹车系统等,保证了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在机械制造中,机电系统驱动了各类机床和工作设备,实现了零件的加工和装配。
在电子制造中,机电系统控制了电子设备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
其次,机电系统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例如,在铁路运输中,机电系统控制了火车的牵引、制动、转向等运动,实现了列车的安全和准时运行。
在船舶业中,机电系统驱动了船舶的主推进器、螺旋桨、舵机等,保证了船只的航行性能和操作便捷性。
此外,机电系统还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矿山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中,机电系统控制了飞机的起飞、降落、导航等过程,保证了飞行的安全性和航线的精确性。
第2章直流电动机
Ia2Ra (0.5 ~ 0.75)(1N )U N IN
Q Ia IN
Ra
(0.5
~
0.75)(1 PN UNIN
)UN IN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2.4.1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机械特性的绘制
1)固有机械特性的绘制
(2) 求 KeN
额定运行条件Ra 下的反电势为:
EN
求出电枢电阻Ra 、KeφN 后,各种人为机械特性的绘制也就容易了。
Ra N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Ra N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Ra N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Ra N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2.4.2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19(a)所示,其最大特
直流电源接在电刷之间而使电流通入电枢线圈。当线 圈的有效边从N(S)极下转到S(N)极下时,其中电流的 方向必须同时改变,使电磁力的方向不变,即电磁转矩的 方向不变而使转子以n的转速旋转。
机电传动与控制
ej Bjlv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2.2 直流电动机的的工作原理
2.直流电动机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2.3 直流电动机的额定参数
4.额定转速nN 额定转速是指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输出额定功率的情
况下运行时,直流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单位为r/min(转/分)。 5.额定励磁电流IfN
额定励磁电流指直流电动机在额定状态时的励磁电流值, 单位为A(安培)。 6.额定励磁电压UfN
额定励磁电压指直流电动机在额定情况下工作时,励磁绕 组所加的电压,单位为V(伏) 7. 额定转矩
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第二版教学设计
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第二版教学设计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电机和运动控制系统更是核心技术。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的知识也不断发展和更新。
目前,电机与运动控制是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界也在逐步更新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的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需求。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针对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的第二版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能,能够熟练掌握电机及运动控制原理、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和企业服务。
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电机控制概述1.1 电机控制的定义1.2 电机控制的作用1.3 常见的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第二章:电机基础知识2.1 电机结构简介2.2 电机参数2.3 电机转换基本方程式第三章:电机控制器3.1 电机控制器的功能3.2 基于控制器的电机控制3.3 常见的电机控制器第四章:运动控制概述4.1 运动控制的定义4.2 运动控制的作用4.3 运动控制的基础知识第五章:运动控制技术5.1 速度控制技术5.2 位置控制技术5.3 运动控制器的种类和应用第六章:电机和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6.1 电机和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6.2 电机和运动控制系统在智能化生产中的应用6.3 电机和运动控制系统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授,将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解电机和运动控制相关知识和技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
2. 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将能够实际操作和应用电机和运动控制,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更能够熟练掌握实际应用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将深入贯彻理论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将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自我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提高自我认知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电机控制器工作原理
电机控制器工作原理
电机控制器是指控制电机运行的设备,它可以控制电机的启动、停止、转速、
转向等运行状态。
电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流、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各种运行状态的调节和控制。
首先,电机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流来实现对电机的启动和停止。
在电机启动时,
电机控制器会向电机施加逐渐增大的电流,从而使电机逐渐达到额定转速;在电机停止时,电机控制器会逐渐减小电流,使电机逐渐停止转动。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变化率,电机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电机启停过程的精确控制。
其次,电机控制器通过控制电压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通过改变电压的大小,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
电机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这种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对电机转速的要求,提高电机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另外,电机控制器还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供电频率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电机的转速与供电频率成正比关系,因此改变供电频率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电机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输出频率的大小,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总的来说,电机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流、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从而实现对电机运行状态的调节和控制。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和要求,实现对电机启停、转速、转向等运行状态的精确控制,提高电机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
电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机的特性和运行需求,通过精确的控制手段来实现对电机运行状态的灵活调节,是电机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知识
例2-11 如前所述描写炉温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T d 2T0 dt 2 + dT0 du d + kT0 = K d dt dt
设ud为单位阶跃函数,有
0 u d = 1(t ) = 1
t<0 t >0
用经典法求解如下
求方程的通解,它的特征方程为:
Tr 2 + r + k = 0
方程的通解为:
为解决非线性系统或环节线性化问题,在工程上,常常在一定条件下, 或一定范围内,用增量方程代替非线性方程,即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此方 法为小偏差线性化。
A
0
o
O
O
0
(a)分段处理法
(b)小偏差线性法
如图所示铁心线圈,设u为输入量,i为输出量,试列写线性化方程。
i
O
A
i
(a )
铁心线圈小偏差线性化微分方程:
所以:
RC
dT1 + T1 = RQ1 + T2 dt
T
dT1 + T1 = KQ1 dt
例2-5
如图所示电炉加热器。它由电炉和加热容器组成,设容器内水 的温度为T1,T1要求保持不变,所以T1为被控参数,即T1为该 温度对象的输出量,而对象的输入量为电炉供给水的热量Q1, 水通过保温材料向周围空气的散热量为Q2,当Q1=Q2时,T1保 持不变,当Q1≠Q2时,T1发生变化,求其微分方程式。
(b )
di L + Ri = u dt
2.4 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 自动控制系统是由若干环节组成,怎样获得整个 自动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呢?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1.列出系统的结构方块图,首先根据系统的实际构成 画出结构方块图,在图中标出各方块(环节)的输入、 输出量以及系统的给定、扰动、被控制量等,然后简 化成原则性方块图。 2.列写系统中各方块图中各功能元件的微分方程。 3.根据方块图相互连接关系,消去中间变量,得到系 统输入、输出量的微分方程。
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
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机电设备是指结合了机械和电气技术的设备,它们通过机械传动和电气控制实现各种功能。
本文将以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为主题,介绍机电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控制方式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示例。
一、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机械传动和电气控制两个方面。
机械传动是指通过机械装置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工作部件,实现机械运动。
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
电气控制则是利用电气信号控制机械运动,包括开关控制、变频控制、PLC控制等。
机械传动和电气控制相互结合,使机电设备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
二、机电设备的控制原理机电设备的控制原理是指通过电气信号对机械传动进行控制,实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常用的机电设备控制方式有以下几种:1. 开关控制:通过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实现机械运动的启停控制。
这是最简单、常见的控制方式,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机电设备。
2. 变频控制:通过改变电动机的频率和电压,实现对机械运动的调速控制。
变频控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机械运动的速度和转矩,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精度。
3. PLC控制:PLC控制是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自动化控制方式,通过编程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实现对机械运动的复杂控制。
PLC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能够实现多种复杂的逻辑控制和数据处理。
4. 伺服控制:伺服控制是一种高精度、高响应的电机控制方式,通过对电机的转速和位置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机械运动的精密定位和运动控制。
伺服控制常用于需要高精度定位和运动的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等。
三、机电设备的应用示例机电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电设备应用示例:1. 自动化生产线:在工业生产中,机电设备常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和运动控制,实现产品的高效生产。
2. 机器人: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动作的机电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服务行业等领域,能够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工作任务。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一、引言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是指通过电气、电子技术与机械工程相结合,实现对机械系统的控制和自动化操作的技术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的相关概念、应用领域、技术原理、发展趋势等内容。
二、概念解析机电控制是指利用电气、电子技术对机械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它通过传感器感知机械系统的状态,再经过信号处理、逻辑判断和执行器控制等步骤,实现对机械系统的精确控制。
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对生产过程或者设备进行自动化操作和控制的技术手段。
三、应用领域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创造、交通运输、农业、医疗保健、能源等。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工业创造:在工业生产中,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生产线进行控制,实现产品的自动装配和包装。
2. 交通运输: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设备,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和交通流量的优化调度。
自动驾驶技术则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导航和行驶,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
3. 农业: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农机和温室自动化控制方面。
智能农机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农田的精确耕作和植保作业。
温室自动化控制则可以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调控,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4. 医疗保健: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和健康监测方面。
例如,利用机电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手术机器人的精确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健康监测方面,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四、技术原理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
传感器用于感知机械系统的状态,例如温度、压力、位置等。
机电控制原理及应用自考
机电控制原理及应用自考机电控制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等领域。
下面我将从机电控制原理、机电控制应用及其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机电控制原理是机电控制的基础。
机电控制是通过电气方式实现对机械系统的运动和状态进行控制的技术。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电器设备控制机械系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运动、速度、位置和力矩等参数进行控制。
在机电控制原理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电动控制、传感器技术、行程开关、编码器等。
其次,机电控制应用广泛且多样化。
在制造业中,机电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可以实现对工件的自动加工、装配和搬运等。
在机械设备领域,机电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数控机床、自动化装备、机器人等设备上,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电气系统中,机电控制技术能够用于智能家居、自动售货机、医疗器械等领域,方便人们的生活并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机电控制原理及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机电控制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今天的工业生产中,提高效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
其次,机电控制技术可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工作安全性。
使用机电控制技术可以将一些危险作业或高强度作业转移到机械设备上,减少人身安全风险。
另外,机电控制技术还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提供了更便捷的生产管理方式。
总之,机电控制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
通过学习和掌握机电控制的原理和技术,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高效、准确、安全的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未来的工业自动化发展中,机电控制技术将会持续发展和应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机电控制系统分析第二章
U 0 ( s) Z 2 ( s) U i ( s) Z1 ( s)
R2 R2 ( R1C1 s 1) 1 R1 C1 s 1 / R1
18
PD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也可以改写为
U o (s) Z 2 ( s) Gc ( s) U i (s) Z1 ( s ) ( K p Td s ) P D
30 Cm Ce —电机额定励磁下的转矩系数, N.m/A; π
23
微分方程
L Tl R
— 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s; —系统机电时间常数,s。
定义
GD2 R Tm 375 eCm C
代入,整理得
did ud0 e R(id Tl ) dt
Tm de id idL R dt
式中 idL
TL 为负载电流。 Cm
2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递函数
在零初始条件下,取等式两侧的拉氏变换,得 电压与电流间的传递函数
1 I d (s) R U d 0 ( s ) E ( s ) Tl s 1
(1)
电流与电动势间的传递函数
E ( s) R I d (s) I dL (s) Tm s
4
2.1.2 线性系统
如果系统满足叠加原理,则称其为线性 系统。叠加原理说明,两个不同的作用函数 同时作用时,系统的响应等于两个作用函数 单独作用时响应的和。因此,线性系统对几 个输入量同时作用的响应可以一个一个地处 理,然后对响应结果进行叠加。这一原理可 使我们通过一些单解,构造出线性微分方程 的复杂解。在动态系统的实验中,如果输入 和输出量成正比,意味着满足叠加原理,因 而可以把系统看成线性系统。
机电系统原理及应用
机电系统原理及应用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机电系统?答:机电系统和电气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高性能和多功能的一类新产品。
2、机电系统实体由(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3、按机电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哪几种?答:1)在原有的机械本体上采用电子控制设备实现高性能和多功能。
2)用电子设备局部置换机械控制机构。
3)在信息机器中与电子设备有机结合的机构4)用电子设备全面置换机械机构的信息处理机构5)在检测系统中与电子设备有机结合的机构6)利用电子设备代替机械本体工作机构。
4、机电系统组成以及作用是什么?答:组成:1)机械本体部分2)计算机部分3)执行机构部分4)动力部分5)传感器部分作用:1)机械本体部分作用:支承2)计算机部分作用:分析、处理、发出指令3)执行机构部分作用:完成各种动作4)动力部分作用:提供能量(电能)5)传感器部分作用:检测信息。
5、机械本体在技术上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答:1)减轻重量2)提高刚性3)实现通用化4)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6、传感器根据用途分为(自身内部信息)的传感器和(检测对象的外部)传感器。
7、检测装置由(检测)、(转化)、(指示)、(信息处理)、(记录)组成的。
8、传感器向(高级化发展),主要是实现(元件化)和(智能化)。
9、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可编程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显示器)、(外部存储器)。
10、电力拖动电气控制线路主要由(各种电器元件)、(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组成。
11、电气设备图样有(电气原理图)、(电气设备安装图)、(电气设备接线图)。
12、液压系统和气压系统的制作原理是什么?答:液压系统的制作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在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能转化为负载所需的机械能。
气压系统的制作原理:由空气压缩机将机械能转化成压力能,通过执行元件,把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负载所需的机械能。
13、液压传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液压传动特点:液压传动必须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作为工作介质;传动中要经两次能量变换;先是用液压泵把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压力能,然后又把压力能转变成驱动负载运动的机械能;液压传动必须在密封容积内进行,且容积要发生变化,不密封则形不成压力,容积不变化则不能实现传动速度要求。
教案机电传动控制
教案机电传动控制第一章:机电传动控制概述1.1 机电传动控制的概念1.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1.3 机电传动控制的特点与应用第二章: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2.1 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介绍2.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2.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三章:机电传动控制器的设计3.1 机电传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3.2 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3.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第四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4.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方法4.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验方法4.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的结果分析第五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故障诊断5.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5.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5.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故障诊断的应用实例第六章:电动机控制系统6.1 电动机的基本原理与特性6.2 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6.3 交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第七章:步进电机控制系统7.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7.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7.3 步进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八章:伺服电机控制系统8.1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8.2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8.3 伺服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九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保护与安全9.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保护措施9.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9.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保护与安全的实际应用案例第十章: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10.2 网络化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10.3 绿色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第十一章:传感器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11.1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类型11.2 常用传感器的特性与应用11.3 传感器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集成与优化第十二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节能与环保12.1 节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12.2 环保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12.3 节能与环保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第十三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维护13.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13.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维护方法与策略13.3 提高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可靠性与维护的实际案例第十四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4.1 机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14.2 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案例14.3 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第十五章:综合训练与实践15.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5.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15.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与调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机电传动控制的相关知识,包括概述、基本原理、控制器设计、系统仿真与实验、优化与故障诊断、电动机控制系统、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伺服电机控制系统、保护与安全、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传感器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节能与环保、可靠性与维护、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以及综合训练与实践。
【机电传动控制-辅导】复习要点
机电传动控制复习提纲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2.1 知识要点2.1.1 基本内容1.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机电传动系统是一个由电动机拖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的机电运动的动力学整体[如图2.1(a)所示]尽管电动机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生产机械的负载性质也可以各种各样,但从动力学的角度来分析时,则都应服从动力学的统一规律,即在同一传动轴上电动机转矩T M 、负载转矩T L 、转轴角速度ω三者之间符合下面的关系: T M -T L =Jdt d (2.1) 或用转速n 代替角速度ω,则为 T M -T L =dt dn GD 3752 (2.2)式(2.1)和式(2.2)称为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是描述机电系统机械运动规律的最基本方程式,它决定着系统的运行状态,当动态转矩T d =T M -T L =0时,加速度a =dt dn =0 ,表示没有动态转矩,系统恒(匀)速运转,即系统处于稳态;当T d ≠0时,a =dt dn ≠0 ,表示系统处于动态,T d >0时,a =dt dn 为正,传动系统为加速运动;T d <0时,a =dt dn为负,系统为减速运动。
因式(2.1)和式(2.2)中的T M 、T L 既有大小还有方向(正负),故确定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不仅取决于T M 和T L 的大小,还要取决于T M 和T L 的正负(方向)。
因此,列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和电路平衡方程时,必须规定各电量的正方向,也必须规定各机械量的正方向。
对机电传动系统中各机械量的正方向约定[见图2.1(b)]如下:在确定了转速n 的正方向后,电动机转矩T M 取与n 相同的方向为正向,负载转矩T L 取与n 相反的方向为正向,因此,若T M 与n 符号相同,则表示T M 与n 的方向一致;若T L 与n 符号相同,则表示T L 与n 方向相反。
也可以由T M 、T L 的方向来确定T M 、T L 的正负。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一、引言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自动化技术和控制系统来实现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基本概念1. 机电控制:机电控制是指利用电气、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它通过传感器获取设备的信息,经过信号处理和计算,再通过执行器对设备进行控制,实现设备的运行和操作。
2. 自动化:自动化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对设备、系统或过程的监测、控制和调节,实现工作过程的自动化进行。
自动化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三、原理1. 传感器:传感器是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2. 控制器:控制器是机电控制系统的核心,用于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决策。
常见的控制器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等。
3. 执行器:执行器是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设备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装置。
常见的执行器有电机、气缸等。
四、应用领域1. 工业制造: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在工业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人力成本。
2. 智能家居: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家居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3. 智能交通: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例如,智能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智能调节,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4. 医疗设备: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手术机器人可以通过机电控制技术实现对手术过程的精确控制。
五、未来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将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更高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第2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2.1-2.2
12
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
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应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 要求机械传动部件应有足够的制造精度,满足快 速稳定和高效的要求,还应使机械传动部分动态 特性与执行元件的动态特性相匹配。 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特性有: 转动惯量 阻尼 刚度 间隙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13
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过大的不利影响:
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承刚度,以减小结构的 弹性变形
通过刚度、质量和摩擦系数等参数的合理匹配得到 适当的阻尼比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9
常用传动机构及其传动功能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10
传动机构的发展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要求传动机 构不断适应新的技术要求: 精密化 高速化 小型化和轻量化
6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7
2.机械系统设计要求 机电一体化中的机械系统应满足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以达到伺服系统的设计指标: 1.高精度 2.动作响应快 3.稳定性好
3. 设计内容 机械本体设计
无间隙、低惯性、低振动、低噪声和适当阻尼比的要求
机械传动设计
机械传动的控制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11
传动机构的设计内容
包括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 估算载荷 选择总传动比,选择伺服电机 选择传动机构的形式 确定传动级数,分配各级传动比 配置传动链,估算传动链精度 传动机构结构设计 计算传动装置的刚度和结构固有频率 做必要的工艺分析和经济分析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Ek
1 2
Jerwk2
∵ E Ek
∴
Jerim 1m i(w vik)2jn 1Jj(w w kj)2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其原理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其原理1.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指的是将机械与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一种技术与工程方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传统的机械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融合在一起,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成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监测、控制和调节,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2.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主要领域的应用案例:2.1 工业制造在工业制造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智能仓储系统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并且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提升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用于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智能保障设施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服务。
2.3 医疗健康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智能床位、健康监测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4 家用电器在家用电器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厨房设备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供更智能化、安全性更高的家居生活体验,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3. 机电一体化的原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几个主要原理:3.1 传感器与执行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用于感知和采集机械设备的状态,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信息。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提供的信息,通过执行器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
3.2 控制器控制器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采集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并判断传感器的信号,然后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执行器,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
机电控制原理及应用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定义
传递函数是用来描述线性时不变 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它表 示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传递函数形式
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G(s) = (s^n + a1*s^n-1 + a2*s^n-2 + ... + an) / (s^m + b1*s^m-1 + b2*s^m-2 + ... + bm),其中 s 为复数变量,a1, a2, ..., an 和 b1, b2, ..., bm 为系统参数。
通过机电控制系统,实现对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和预警,提高设备 维护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照明系统
通过机电控制系统,实现 家庭照明的智能化控制, 提高居住舒适度和节能效 果。
智能安防系统
利用机电控制系统,实现 家庭安全监控、报警等功 能,提高家庭安全性和防 范能力。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通过机电控制系统,实现 家庭环境的智能化调节, 提高居住舒适度和节能效 果。
机电控制原理及应用
• 机电控制概述 • 机电控制原理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 • 机电控制新技术与趋势 • 机电控制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机电控制案例研究
01
机电控制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机电控制是指通过各种机械、电 子和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对机械 设备进行控制,实现预设的功能 和性能。
特点
机电控制具有高效、精准、可靠 、自动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 业、农业、交通、医疗等领域。
控制精度与稳定性挑战
总结词
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是机电控制中的核心 问题,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
VS
详细描述
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传感器精度、执行器误差、系统非线 性等,常常导致控制精度下降和稳定性不 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先进的 控制算法和优化技术,如PID控制、模糊 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以提高系统的控 制精度和稳定性。
机电控制技术课程2_PLC控制系统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这10条指标,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GM公司汽车 生产线上应用,获得成功.
二 可编程控制器的用途
•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进行数字运算的电子 系统,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的工 业控制器. • 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 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 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 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机械的生产 过程. •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按易 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 的原则设计.
第二部分 PLC控制系统
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PC)
PLC:20世纪70年代之前未引入微机,采用逻 辑电路控制,故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C:20世纪70年代引入微机后,则称可编程序 控制器。 为了与个人电脑(PC)相区别,实际使用中将 可编程序控制器别称为PLC
以下简介两个用PLC来实现的控制系统: (1)框架车举升控制系统
三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1 从组成结构上分为两类: (1)一体化整体PLC, AnS系列模块式PLC (2)模块式PLC。 模块式PLC
CPU组件 基板
电源组件
2 按I/O点数及内存容量分:
(1)小型PLC:I/O点数小于256点,内存容量 256~ 4KB.结构一般是一体化整体式的,主要用于中 等容量的开关量控制,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 数、顺控、通信功能. (2)中型PLC:I/O点数范围在256/1024点,内存 容 量在3.6~32KB.中型PLC除具有小型PLC的 功 能外,还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适用于小规模的 综合控制系统. (3)大型PLC:I/O点数大于1024点,内存容量在 32KB上.大型PLC除具有中、小型PLC的功能外, 增强了编程终端的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适用于 多级自动控制和大型分散控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解下列各式联立的方程组: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29) (2-30) (2-31) (2-32) (2-33)
22
可得该传动系统的等效系统,如图2-9所示。
(2-34) (2-35) (2-36)
图2-9 带非刚性轴的齿轮传动的简化图
B——工作台直线运动速度阻尼系数;
L——丝杠导程。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9
解 根据传动比转换关系,折合到主动轴的等效传动系统如 图2-11(b)所示。并且进一步将Ⅱ、Ⅱ轴的等效转动惯量 合并到输出轴,从而得到简化系统如图2-11(c)所示。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6
根据图2-10,可列写出如下方程:
经拉氏变换后,可得简化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2-41)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7
因此,该齿轮传动系统的主谐振频率近似为
(2-42)
(2-10) (2-11) (2-12)
在方程(2-11)和(2-12)中,假设了转动元件具有零转动惯量。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9
根据旋转机械元件的定义方程(2-10)~(2-12), 利用绕旋转轴的转矩之和必须等于转动惯量与角 加速度乘积的原理,可以建立机械旋转系统的动 态模型。具体建模做法与质点平移系统完全类似, 只是将平移系统的质量m改为旋转系统的转动惯 量J,平移系统的线位移x、线速度及线加速度改 为旋转系统的角位移θ 、角速度及角加速度以及 平移系统的力f改为旋转系统的力矩M。
对于一个无功率消耗的传动系统,从动轴上的转 动惯量J、黏性阻尼系数B以及弹性系数K折合到主 动轴上,都必须乘以由主动轴到从动轴的传动比的 二次方n2,才能得到等效的转动惯量n2J、等效的 黏性阻尼系数n2B以及等效的弹性系数n2K。而从 动轴的转角θ 和作用在从动轴上的转矩M折合到主 动轴上,则必须分别除以和乘以传动比n。这样, 主动轴和等效的从动轴可以串接起来,作为单轴的 机械转动系统处理。
图2-2 单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5
解 系统的微分方程可列写如下:
将式(2-5)代入(2-4),移项合并后,可得 或者表示为
(2-4) (2-5) (2-6)
(2-7)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图2-6 由旋转到直线运动的控制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6
负载质量与转动惯量的等价转换:
(a)丝杠螺母副
(b)小齿轮齿条传动 (c)同步齿形带传动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18) (2-19)
7
2.2 定轴旋转系统
线性转动系统与线性移动系统是类似的,列写线 性移动方程的方法同样可适用于线性转动系统。线性 转动系统的三个元件如图2-3所示。
图2-3 机械转动元件 (a)转动惯量;(b)阻尼;(c)弹簧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8
转动惯量 黏性阻尼器 扭转弹簧
图2-4 步进电动机—同步齿形带驱动装置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1
解 本系统有两个转动自由度θ i和θ o,因此,必 须列两个转矩平衡方程。 输入轴
(2-13)
输出轴
(2-14)
取拉氏变换,可得
(2-15)
(2-16) 根据方程(2-15)和方程(2-16),可画出系统传递函数 方块图如图2-5(a)所示。
弹簧
(2-3)
方程(2-1)~(2-3)应用了图示箭头方向的力和位移。如 果其中任何一个方向相反,则方程中的那一项必须变号。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
在这些机械元件中,阻尼耗散能量但不能储存能量,而质量
和弹簧能储存能量但不消耗能量。当我们列写由这些机械元件 通过内部连结而形成系统的方程时,通常需要应用牛顿 定律,即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之和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它 的加速度之乘积。
6
拉氏变换后,可得 因此,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2-8) (2-9)
式(2-9)表明,只有一个质点的单自由度平移系统是 一个二阶系统。实际上,系统中有一个具有独立位移的质 点应列写一个二阶微分方程,有n个质点应列写n个二阶微 分方程,因此,由n个质点组成的系统应是2n阶系统。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17)
方程(2-17)表明,采用同步齿形带传动,系统增加了 一个自由度,附加了传递函数
这是一个低通滤波器特性,对步进电动机的震动具有隔 离作用。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4
2.3 机械传动装置
机械传动装置是许多伺服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机
第2章 受控机械系统动态模型
本章讨论受控机械系统的动态模型。 受控机械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形式。 如果抽象为力学模型,可以分别表示为
质点平移系统
定轴旋转系统
机械传动系统 定点旋转系统 多刚体系统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
2.1 质点平移系统
位移机械系统的基本元件是质量、阻尼及弹簧。这 些元件的符号如图2-1所示。
33
2.4 定点旋转机械系统
在分析定点旋转机械系统时,所依据的动力学定理主要是欧 拉动力学方程。在动坐标系oxyz中,欧拉动力学方程可以表 示为
(2-46)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4
下面,我们利用动量矩定理,集中研究三轴万 向框架系统的动态模型。图2-13(a)是三轴万向环 架几何结构示意图。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8
传动系统向主动轴简化 解下列各式联立的方程组:
可得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图2-l 机械直线位移元件 (a) 质量;(b)阻尼;(c)弹簧
注意,图2-1只是机械元件的数学模型,它们不 一定是具体物理装置的精确表示。因此,在应用这些 定义时,必须是实际物理系统的合理抽象。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
质量 阻尼
(2-1) (2-2)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控制系统应用中,往往最感兴趣的是关于传 动装置的主谐振频率。因此,将齿轮等效转动惯 量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飞轮惯量合并。从而, 图2-9的等效系统可以进一步简化为图2-10。
图2-10 齿轮传动系统的近似简化
19
传动系统向从动轴简化 同理,可得
(2-28)
根据以上推算,可得结论如下:
由从动轴2向主动轴1折合,从动轴上的转动惯 量、阻尼系数都要乘以由轴1到轴2的传动比的二 次方,而转矩只乘以传动比的一次方。反之亦然。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
2.3.3 非刚性传动链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3
将上列各式拉氏变换,整理后,可得: 由此可得系统传递函数如下: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37) (2-38) (2-39)
(2-40)
24
综合以上讨论结果,可得结论如下: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2
图2-5 例2-3驱动装置的传递函数方块图及其简化
2019/9/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3
进一步,通过简化方块图2-5(a)为图2-5(b),再为图 2-5(c),或者联立求解方程(2-15)和方程(2-16),可得
(2-20)
17
2.3.2 速比折合
讨论齿轮传动系统。参考图2-7的一对齿轮的传动系 统,主动轮1与从动轮2的转角分别为θ 1和θ 2,转动惯 量分别为J1和J2,黏性阻尼系数分别为B1和B2,主动 轴上的驱动力矩为Mi,从动轴上的负载力矩为Mo。
图2-7 齿轮传动及其简化
(a)原传动系统;(b)向主动轴简化;(c)向从动轴简化
在建立由质点-弹簧-阻尼器组成的质点平移系统的动态 数学模型时,一般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写该系统的动力 学微分方程。具体方法是:
首先,系统中的每一个质点必须列写一个微分方程;
其次,每一个微分方程的左边为该质点的惯性力(即质量与加 速度的乘积),右边等于与该质点相连结的弹簧力和阻尼力以及外作 用力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