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附件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是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成运用各类创新资源、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全面推动各层面科技创新合作,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号)有关要求,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任务安排,按照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协议)要求、落实国家领导人外交承诺等任务部署,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形成机制,编制形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一、专项总体目标和实施进展本专项按照同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等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不同特点分别细化任务部署。
通过支持重大旗舰型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开展共同资助联合研发、推动科技人员交流和合作示范,鼓励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鼓励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等方式全方位支撑科技外交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各项重点工作。
通过加强统筹协调,集中科技创新合作资源,完善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政府间科技合作布局;通过实施具体项目合作落实协议和承诺任务,确保国家科技领域外交主张、倡议和承诺落地,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创新合作网络,提升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重大共性问题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本专项继续支持我国与相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签署的有关政府间协议框架下开展的各类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项目,项目任务涉及政府间科技合作层面共同关注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以及通过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的有关问题等。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是指国家重点支持的氢能技术研发项目,旨在推动氢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提
供的主要内容:
1. 申报范围:
申报项目需属于氢能技术领域,包括氢能生产、存储、运输、利用等方面,涵盖氢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等。
2. 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科技研发机构。
申报项目应具备一定的研发技术基础和实力,并有长期稳定的研发团队和实验设备。
3. 申报方式:
申报单位需按照指南要求编写项目申报书,包括技术方案、研发计划、预期目标和预算等内容,并按照指南要求进行在线申报。
4. 项目评估:
申报项目需经过专家评审,评估项目的科学性、技术可行性、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等。
评审结果将作为决定项目是否获得资助的主要依据。
5. 资助形式:
项目申请人如通过评审,将获得国家提供的研发经费支持。
资助额度根据项目的科技含量、技术难度和创新程度等因素确定。
6. 项目期限:
项目一般设立2-3年的研发周期,期满后,需提交研究成果和
总结报告,并可申请继续资助或转化推广。
以上为《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主要
内容,具体申报要求以相关官方发布的指南为准。
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2020版)
□深远海风电
完工时间 建设条件与方案
竞争配置电价:
年月日
型号
数量
发电户号
该项目已按照核准文件内容全容量完成建设,以上信息填写均真实有效。 项目联络人(签字): 联系方式: (单位公章)
所属供电公司意见
经我方确认,该项目已经于 建成,经验收合格后并网发电。
年 月 日按备案容量(
供电公司负责人: (盖 章)
市发改委:根据各区发改委上报的计划进行统 筹平衡,编制全市下一年度专项资金计划,报 市节能减排办。
发布申报通知 (年初)
形成奖励项目目录
资金拨付 (按季度)
管理监督
市发改委:发布全年扶持项目申报工作通知。
项目单位:项目投产发电后,向项目所在地的 区发改委提交申请材料。 各区发改委:组织区内企业开展项目申报工 作,会同各供电公司对项目进行初审并提出审 查意见后报送市发改委。 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组织第三方机构进 行审核,形成拟新增度电奖励项目目录并公 示。公示结束后抄送区发改委和市电力公司。
-3-
第八条(申报材料) 申请奖励的项目应提交项目申请表、项目批复文件、单位 承诺文件(对项目申请材料真实性、未获得其它市级专项资金 等事项进行承诺)等材料。 第九条(项目审核) 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委托第三方 机构对各区报送的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 政局等部门根据审核意见,进行综合平衡后形成拟新增度电奖 励项目目录。审核的主要事项包括: 1.项目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规范; 2.项目是否按照审批文件相关要求实施建设; 3.项目是否符合本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开发计划; 4.项目投资主体是否符合信用状况良好的基本条件(在本市 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未记载 3 年内能源、环保领域严重失信 信息); 5.市政府有关规定需要评估和审查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目录公示和发布) (一)市发展改革委在部门网站对拟新增度电奖励项目目 录予以公示,根据公示情况确认最终结果并抄送市财政局、区 发展改革委和市电力公司。 (二)对于列入奖励目录的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奖励电量
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实用版)
目录
1.介绍 2023 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发布背景和目的
2.概述 7 个重点专项的内容,包括氢能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
3.指出申报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指南
4.介绍 2023 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
5.总结文章,呼吁相关领域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申报
正文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 2023 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该指南旨在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 7 个重点专项中,包括了氢能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
其中,《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 2023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特别指出,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将加大对储能和智能电网技术的支持力度。
根据申报指南,申报项目需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组织。
其中,2023 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已经启动。
该奖项旨在表彰和鼓励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或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
和个人。
在此,我们呼吁相关领域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抓住机
遇,积极参与申报,为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
2020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固废资源化
附件1“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及相关行业组织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专项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保障资源安全供给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原则,围绕源头减量—智能分类—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精深加工—精准管控全技术链,研究适应我国固废特征的循环利用和污染协同控制理论体系,攻克整装成套的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形成固废问题系统性综合解决方案与推广模式,建立系列集成示范基地,全面引领提升我国固废资源化科技支撑与保障能力,促进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为大幅度提高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保障。
本专项2020年拟部署7个研究方向,国拨经费概算不超过2亿元,项目执行期3~4年。
重点针对固废源头减量、智能分类回收、清洁增值利用、高效安全转化、智能精深拆解、精准管控决—1—策,以及综合集成示范等内容部署相关应用示范类研究任务,突破一批系统解决方案。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对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要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用于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不得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
项目承担单位需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和支持专项数据共享。
同一指南方向下,除特殊说明外,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研究内容与考核指标。
2020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
附件8“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大幅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风电、光伏等国际技术引领;掌握光热、地热、生物质、海洋能等高效利用技术;推进氢能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平价上网,大面积区域供热,规模化替代化石燃料,为能源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变化奠定基础。
专项按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与海洋能、氢能、可再生能源耦合与系统集成技术6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38个重点研究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
2016—2018年本重点专项在6个技术方向启动实施54个项目。
统筹考虑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以及过往相关的立项情况,地热能与海洋能、生物质能方向均已部署覆盖;结合新形势下本领—1—域科技发展需要,2020年拟在氢能、太阳能、风能、可再生能源耦合与系统集成技术4个技术方向启动14~28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为6.06亿元。
基础研究类项目,自筹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1:2;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自筹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1.5:1;应用示范类项目,由企业牵头申报,自筹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3:1。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
除特殊说明外,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须涵盖该方向(或子方向)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
基础研究类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6家;其他类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摘要:1.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背景2.申报要求及条件3.项目类别与方向4.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5.支持政策与资金投入6.总结与展望正文: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长足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近日,我国发布了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文将对申报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帮助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更好地把握政策导向,顺利申报项目。
一、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背景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旨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全球领先地位。
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发布,旨在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主体加大投入,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申报要求及条件1.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产业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且在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有一定业绩。
2.项目负责人应具备较高的学术地位或行业影响力,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项目申报单位需充分了解申报指南中的项目类别和方向,确保项目内容符合申报要求。
4.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三、项目类别与方向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分为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应用推广三类,涵盖以下方向:1.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技术2.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技术3.燃料电池系统及氢能利用技术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5.纯电动汽车技术6.智能网联汽车技术7.充电设施及互联互通技术8.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模式及政策研究四、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1.项目申报单位根据申报指南,组织项目申报材料,并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
2.有关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项目库。
3.项目库中的项目将依据专家评审结果,分阶段获得资金支持。
4.项目实施期间,有关部门将对项目进行监督、评估和总结。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重点研发专项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需求,针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力争形成一批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转化一批新成果。
重点研发专项分为技术研发类和成果转化类。
一、重点支持领域(一)高新技术领域1.未来产业(I)人工智能。
类脑智能、脑机交互与混合智能、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机器视觉检测、量子计算、区块链系统平台、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VR/AR创新应用等关键技术。
(2)未来网络。
毫米波与太赫兹通信、天地大尺度可靠信息传输、北斗与新一代通信技术融合、多模态智慧网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内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智慧治理、新一代通信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技术。
(3)前沿新材料。
先进金属材料、尼龙新材料、陶瓷材料、高端超硬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石墨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煤化工材料、新型耐高温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
(4)氢能与储能。
高效低成本制氢、高密度可逆储氢、长距离大规模运氢、快速安全加氢装备和稳态长寿命动态高功率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燃料电池储能、大规模锂(钠)电池储能等关键技术。
(5)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
人车路云协同感知、车联网自动驾驶、交通系统智能化指挥控制等关键技术。
2.战略性新兴产业(1)微纳电子与光电子。
光网络关键器件、微纳光学器件、高性能激光器、微型连接器、光电探测器、高可靠功率器件、新型射频和基带芯片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2)新型电子材料。
电器装备、电子及通信设备、激光器、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
(3)智能制造。
高精度高可靠性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行业软件、柔性制造机器人、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精准可控3D/4D仿生打印、数字李生与智能工厂等关键技术。
(4)高端装备。
仪器仪表、空分设备、运输设备、锚具、预应力等关键技术。
(5)核心基础件。
高端装备用高性能轴承、齿轮及减速器、液压气动元件、高性能传感器、超高速永磁电机、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摘要:一、引言二、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概述1.项目背景与目标2.申报要求与条件3.项目申报流程与时间安排4.项目资助范围与金额三、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详细内容1.氢能技术1.氢能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体系2.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3.氢能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系统2.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3.可再生能源技术4.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5.交通基础设施四、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重要选择,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研发热点。
为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加大了对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资助的方式,引导和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二、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概述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旨在聚焦氢能技术、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
申报要求与条件包括:申报单位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备相应的研发能力和条件、具有良好的信誉和业绩等。
项目申报流程分为预申报、正式申报和评审等环节,时间安排从即日起至2023 年6 月。
项目资助范围涵盖了上述五个领域,资助金额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和评审结果确定。
三、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详细内容1.氢能技术氢能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主要包括氢能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体系、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以及氢能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系统。
其中,氢能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十兆瓦级碱性一质子交换膜混合制氢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电解堆技术等;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液氢储供加用技术研究与交通枢纽示范、车载IV 型储氢瓶批量制造一致性保障技术等;氢能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用户侧燃料电池微网集成与主动支撑电网关键技术、煤掺氢氨清洁高效燃烧关键技术等。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摘要:一、引言二、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概述1.项目背景2.申报时间3.申报流程4.申报要求5.资助领域和方向三、申报指南详细内容1.氢能技术1.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体系2.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3.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系统2.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3.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4.可再生能源技术5.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6.交通基础设施四、申报注意事项1.项目申报单位要求2.项目申报人员要求3.项目申报材料要求4.项目申报其他注意事项五、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转变,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为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政府启动了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 年度项目申报工作。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有关申报指南的内容。
二、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概述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 年度项目申报工作旨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申报时间为2023 年6 月9 日,申报主体需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提交申报材料。
资助领域和方向包括氢能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
三、申报指南详细内容1.氢能技术氢能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包括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体系、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以及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系统等。
2.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通过改进燃烧技术和尾气处理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3.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支撑技术。
通过研发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储能设备,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
4.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与应用。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荐申报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等重点专项项目的通知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荐申报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等重点专项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4.08.16•【字号】•【施行日期】2024.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荐申报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等重点专项项目的通知各省辖市科技局,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科技主管部门,各县(市)科技主管部门,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近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等4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请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通知要求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工作(https:///kjjh_tztg_all/20240815/5560.html)。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请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自行登录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查阅通知内容,组织科研人员针对项目申报指南方向,整合优势资源,积极申报项目。
二、项目申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通知中申报流程、申报资格、申报方式等相关要求进行线上填报;同时,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确保材料内容真实可靠,杜绝夸大不实,严禁弄虚作假。
三、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4年8月29日8:00至2024年10月8日16:00。
请申报单位务必于截止时间前完成项目线上填报。
四、请“可再生能源技术”“氢能技术”“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申报单位于10月8日前将预申报书电子版和加盖主管部门公章的推荐函、推荐项目清单,发送至省科技厅能源交通处电子邮箱;“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重点专项通过省科技厅资源环境处推荐申报(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省科技厅将按申报流程要求进行审核推荐。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2024年8月16日。
2020年度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主动设计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32020年度重点研发计划主动设计申报指南工业领域一、自主可控芯片(一)专用高性能芯片研发及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神经网络、生物启发优化计算、演化计算、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关键技术,突破软硬件划分、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低功耗设计等技术,开展制备技术、工艺设计与产品可靠性研究;研究基于RISC-V指令集的开源软硬件生态系统,发展自主可控处理器。
实施目标:开发出自主可控的深度学习计算芯片,开发出基于RISC-V指令集构架的开源芯片,研制高集成度系统级SoC芯片,并实现示范应用。
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优先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申报。
(二)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卷积神经网络并行计算架构、高效率内存带宽管理、高速灵活神经网络核心算法、全异构加速等智能视觉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对1080P以上分辨率的视频进行目标智能分析等多项任务支持。
实施目标:开发出低功耗、多场景适配和高效计算能力的计算机视觉专用芯片,并实现在智能安防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优先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申报。
(三)5G专用芯片与系统研发及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硅基多通道单片集成设计、通道隔离设计、高精度幅相控制、器件参数仿真与电磁场联合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sub 6GHz和毫米波频段射频前端芯片与高度集成化射频模组技术,突破高效率高线性度功放设计、大规模天线多通道射频集成以及超高清视频传输、物联网系统综合等关键技术,拓展5G应用场景。
实施目标:开发出28GHz毫米波相控阵芯片、高效率高线性度sub 6GHz和毫米波频段射频前端芯片、一体化多模射频前端模组、数字后传系统、超高清8K视频编码和传输便携设备等5G专用芯片与系统,并实现示范应用。
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优先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申报。
(四)新型存储芯片与系统研发及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嵌入式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电路模块与实现及制造工艺等技术,研究基于嵌入式MRAM的新型存储架构微控制单元(MCU)产品及其调试工具、外围电路制备技术;研究硬盘阵列架构技术,实现加数据流高速加密/解密的功能;研究新型伪静态随机存储器(PSRAM)制备技术。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实用版】目录1.2023 年度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发布2.指南内容概述3.申报项目的重点方向4.项目申报要求与配套经费5.氢能技术发展目标与具体任务正文2023 年度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发布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氢能技术 2023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氢能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领域的竞争力。
指南内容概述《指南》明确了 2023 年度新能源汽车和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的申报要求、项目内容、申报流程等。
其中,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主要涉及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则聚焦于氢能绿色制取、安全储输和高效利用等方面。
申报项目的重点方向2023 年度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申报主要围绕以下方向展开:1.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3.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4.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及智能网联技术项目申报要求与配套经费申报项目需符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管理的相关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报材料。
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和资金投入能力,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 2:1。
氢能技术发展目标与具体任务《指南》提出,到 2025 年,我国氢能技术研发水平要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023 年度氢能技术重点专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技术方向展开:1.氢能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体系2.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3.氢能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系统具体任务包括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应用、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任务的实施,推动氢能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总之,2023 年度新能源汽车、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发布,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氢能技术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随着全球对于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氢能技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备受关注。
为了推动氢能技术的发展,相关部门将每年开展“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申报,以支持和促进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2023年度的“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已经发布,旨在引导申请者了解申报要求和评审标准,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以下是申报指南的主要内容:
1. 申报范围:该项目鼓励申请者在氢能技术领域开展创新性、前瞻性的研究和应用,包括氢能生产、储存、运输、利用等方面。
2. 申报条件:项目申请者可以为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具备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并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3. 申报流程:项目申请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提交申请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研究计划、预算等。
申请材料将经过初审和评审专家组评审,最终确定资助项目。
4. 评审标准:项目评审将依据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实施计划等方面进行评估。
申请者需充分展示项目的科学价值、技术可行性和
应用前景。
5. 资金支持:成功获得资助的项目将根据实际需要获得相应的研究经费支持,用于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实验室建设等方面。
此外,申报指南还强调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和成果转化能力。
申请者需要说明项目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进方面的优势,以及推动氢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突破和推广。
通过“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的资助,将有助于推动氢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这也将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推广,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贡献。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氢能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被广泛认可为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我国氢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于2020年启动了“氢能技术”重点专项。
该专项旨在支持和促进氢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推动我国氢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根据最新发布的《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今年度的项目申报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氢能技术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包括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利用等方面的创新研究。
项目申报者需要具备相关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潜力,并能够提供明确的研发计划和路线图。
2. 应用示范项目:鼓励开展氢能技术的应用示范项目,特别是在交通运输、工业能源和城市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项目申报者需要在申报材料中清晰地阐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市场潜力,并提供实施方案和预期效益。
3. 产业化推进项目:重点支持具备产业化条件和规模化发展潜力的氢能技术项目。
申报者需要展示项目的商业化前景和市场竞争力,并提供可行的产业化推进计划和资金需求。
4. 国际合作项目:鼓励开展与国际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项目,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项目申报者需要提供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意向书或合作协议,并说明合作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申报指南还明确了项目申报的流程和评审标准。
申报单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报书和相关材料,并按照评审要求进行项目答辩和评审。
评审将综合考虑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市场前景、可行性和预期效益等因素,对符合要求的优质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通过“氢能技术”重点专项的支持,我国的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将得到进一步加速。
这将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摘要:一、氢能技术简介二、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概述三、申报项目重点领域四、申报条件与要求五、项目申报程序六、项目管理与资金支持七、总结与展望正文:氢能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氢能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氢能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发布了“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解读。
一、氢能技术简介氢能技术是一种将水解产生的氢气作为能源,通过燃料电池等装置进行转换和利用的技术。
氢能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无污染、零排放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建筑等领域。
二、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概述我国发布的“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旨在聚焦氢能技术的关键领域,加强创新能力,推动氢能产业化发展。
指南涵盖了氢能制备、储运、燃料电池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三、申报项目重点领域1.氢制备技术: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化石能源重整制氢等高效、低成本的制氢技术。
2.氢储运技术:重点关注高压气瓶、液化和固体吸附等氢储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关注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核心组件及系统的研发。
4.氢能应用技术:重点关注交通、电力、建筑等领域的氢能技术与装备研发。
四、申报条件与要求1.申报单位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从事氢能技术研究的能力和条件。
2.申报项目应具有明确的技术创新点和产业化前景。
3.申报单位需按照指南要求,填写项目申报书,并提交相关附件材料。
五、项目申报程序1.申报单位根据指南要求,准备项目申报材料。
2.申报材料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审核后,报送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
3.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进入评审环节。
六、项目管理与资金支持1.项目实施过程中,申报单位需按照合同要求,定期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摘要:一、氢能技术简介1.氢能的定义和特点2.氢能的应用领域二、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概述1.申报指南的目的和意义2.申报指南的主要内容三、申报项目重点领域1.氢制备与提纯技术2.氢储运技术3.氢燃料电池技术4.氢应用技术四、申报条件与要求1.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2.项目申报的具体要求五、项目申报流程与时间安排1.项目申报流程2.申报时间及安排六、项目申报的鼓励政策与支持措施1.政策鼓励措施2.资金支持措施正文:氢能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推动氢能技术的发展,我国在2021 年度发布了“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旨在引导和鼓励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氢能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
首先,氢能技术是一种利用氢作为燃料,通过燃烧或电化学反应等方式,将氢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热能、电能等能源的技术。
氢能具有来源广泛、燃烧值高、无污染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建筑等领域。
根据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申报单位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氢能技术简介氢能技术包括氢制备与提纯技术、氢储运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和氢应用技术等。
其中,氢制备与提纯技术关注氢气的生产、提纯和压缩等环节;氢储运技术关注氢气的储存、运输和安全等方面;氢燃料电池技术关注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等;氢应用技术关注氢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2.申报条件与要求申报单位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稳定的科研团队。
项目申报需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同时,项目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研究内容具体、预算合理、实施周期适宜等。
3.项目申报流程与时间安排项目申报流程分为预申报、正式申报和评审等阶段。
预申报阶段,申报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项目预申报书;正式申报阶段,通过预申报评审的项目需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
申报时间及安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请及时关注相关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1.氢能1.1离子膜批量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车用燃料电池的要求,重点突破高温低湿条件下应用的质子交换膜的产业化技术;结合酸性膜和碱性膜的发展,创新双性膜等应用技术。
具体包括:开发全氟共聚功能单体合成及成套工程装备技术;高交换容量、低等效重量全氟质子聚合物制备技术;全氟质子交换树脂高纯单分散溶液制备技术;气体渗透和自由基作用机理研究;高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全氟质子交换膜连续制备技术与装备。
研发高性能碱性聚电解质膜连续制备工艺,酸碱双性膜及电解水制氢,高效电化学合成氨及分解氨反应系统,直接氨燃料电池等应用技术。
考核指标:质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容量(IEC)≥1.3mmol/g,等效重量(EW)≤730g/mol,质子交换树脂分散粒径≤200nm;质子交换膜厚度≤18μm、偏差≤±5%,离子电导率≥0.1S/cm(95℃、60RH%)、0.04S/cm(120℃,30%RH),电子电阻率>1000Ωcm2,渗氢电流≤2mA/cm2,允许最高运行温度≥100℃,强度≥45MPa,纵横向溶胀率≤3%,OCV测试氟离子释放率≤0.7μg/cm2/h(OCV测试)、循环OCV次数≥90,产能≥20万m2/年,成本≤500元/m2,金属离子含量≤20ppm。
酸碱双性膜水电解单体模块产氢≥10Nm3/h,制氢纯度≥99.99%,电耗≤4.1kWh/Nm3H2;电解制氨法拉第效率>20%,实现kg级系统集成;氨反向电化学分解效率>95%;直接氨燃料电池≥135mW/cm2@500mAcm-2,常压,80℃。
1.2扩散层用碳纸批量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批量、低成本需求,突破扩散层(GDL)用碳纸及扩散介质(DM)批量制备技术与装备。
具体包括:开发碳纸用碳纤维工程化工艺与装备,研发碳纸用改性粘合剂,开发碳纸石墨化工艺与装备,研发表面疏水处理等后处理材料及工艺技术,根据“气-液-电-热”传输与支撑性能要求、开发出系列碳纸;研发碳纸复合微孔层(MPL)强化传输技术,开发可在线监测与反馈的DM制备工艺与装备;开展运行工况下相关可靠性及耐腐蚀性研究。
考核指标:碳纸可控厚度80~190μm、偏差≤±1.5%,孔隙率≥75%,密度0.3~0.45g∙cm-3,垂直向透气率≥2000mL∙mm/(cm2∙h∙mmAq)、电阻率≤65mΩ∙cm、弯曲强度≥10MPa,平行向电阻率≤4mΩ∙cm、接触电阻≤5mΩ∙cm2、弯曲模量≥10GPa,拉伸强度≥25MPa,导热系数(干态):垂直≥1.7 W/(m∙K)、平行≥21W/(m∙K),产能40万m2/年;MPL中孔径可控精度±10nm,表面粗糙度≤7μm;DM可控厚度80~250μm、偏差≤±1.5%,可控接触角≥145o。
1.3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批量制备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车用燃料电池对催化剂耐久性和一致性的技术要求,突破具备高动态工况耐受能力、兼具高性能/抗中毒特征的铂基催化剂及其公斤级批量制备技术。
具体包括:研发氧还原活性提高技术,贵金属用量降低技术,高电位循环耐久技术,抗氢气杂质(CO、含硫化合物)污染技术;开发高一致性、低污染杂质含量催化剂工艺配方及批量化制备技术,研发可规模化生产的催化剂纳米合成工艺,孔径分布合理、催化剂易于高分散担载、成本低廉的先进功能载体处理技术,以及催化剂工业化制备技术与装备。
考核指标:催化剂初始氧还原质量比活性≥0.35A/mgPt@0.9V IR-free,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60m2/g,耐久性①0.6~0.95V≥3万次循环质量活性衰减率≤40%、电化学活性面积衰减率≤40%,耐久性②1.0~1.5V≥5000次循环质量活性衰减率≤40%、电化学活性面积衰减率≤40%,氢气杂质耐受性①CO导致的催化剂质量活性衰减≤30%(0.1M HClO41000ppm CO/H2)、②硫化物导致的催化剂活性面积衰减≤30%(0.36ppm H2S24h),产能≥500g/批次、≥100kg/年,粒径及性能偏差≤±8%,Cl-含量小于50ppm wt.,量产成本≤(Pt现货价格∙PGM wt%+100)元/g。
1.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板专用基材开发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极板的可加工性、耐蚀性技术要求,研发具备特殊微结构、高耐蚀、低电阻专用超薄基材及其批量制备工艺。
具体包括:高耐蚀、低电阻、易于精密成型的不锈钢和钛合金基材,与高强度与弹性、高致密与导电性、超薄复合石墨极板,其成份设计、混合熔铸、组织调控与前后处理技术,及其可连续工业级制备技术与装置的研发;基材耐蚀、导电、可成形性综合性能评估;超薄基材极板试制及寿命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考核指标:不锈钢与钛合金薄板基材厚度50~150μm、偏差≤±4μm,抗弯强度≥25MPa,初始:接触电阻≤3mΩ∙cm2@1.4MPa(接触碳纸)、腐蚀电流≤5.00×10-7 A/cm2@80℃(0.5M硫酸+5ppm F-溶液),10000小时工况后:接触电阻≤8mΩ·cm2@1.4MPa、腐蚀电流≤10.00×10-7A/cm2@80℃,湿热循环测试后无腐蚀、无变形,产能≥1000吨/年,延伸率:不锈钢≥55%、钛合金≥30%,体相电阻率:不锈钢≤0.075mΩ·cm、钛合金≤0.17mΩ·cm,成本:不锈钢≤25元/kg,钛合金≤150元/kg;超薄复合石墨板厚度≤1.4mm、最薄处厚度0.1-0.3mm,平面度≤10μm,电导率≥150S/cm,透气率≤2×10-8cm3(cm2∙s)-1,工作压力≥1bar(g),弯曲强度≥50MPa,接触电阻≤10mΩ∙cm2,短堆工作5000h、性能降幅≤10%。
1.5车用燃料电池堆及空压机的材料与部件耐久性测试技术及规范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过程质量控制的需求,开展电堆关键材料及系统部件耐久性、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及规范研究。
具体包括:研究电堆运行过程中的健康诊断方法,进行实际验证;研究电堆关键材料(催化剂、膜、碳纸、极板基材、防腐涂层等)理化参数及核心部件(膜电极、双极板、密封件等)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等效加速老化方法,建立关联数据库、并形成规范;研发燃料电池系统用空压机关键性能、环境适应性、耐久性等加速测试技术,形成寿命预测与验证方法;研发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离线电磁兼容辐射发射、传导发射、电磁场抗扰度、瞬态抗扰度、静电放电等测试技术,形成规范方法。
考核指标:车载电堆健康诊断装置对电堆氢渗检出率>90%;在5000小时测试的基础上,建立的性能与耐久性评测方法、流程规范,包括:催化剂、质子膜、扩散介质、膜电极、双极板、密封件及短堆,形成的特性/理化参数及其测量方法集合≥10类,基于工况衰变规律的寿命模型预测偏差≤10%;空压机耐久性测试方法加速系数≥15、偏差≤3%,研制的综合测试设备适应系统功率范围45-150kW;建立电磁兼容离线性能测试方法、流程规范,至少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节电压巡检(CVM)、空压机控制器;建成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平台在燃料电池工作情况下、辐射发射测试能力达到18GHz,辐射抗扰度能力实现400MHz至3000MHz 达到200V/m。
1.6公路运输用高压、大容量管束集装箱氢气储存技术研究内容:针对国内现有20MPa管束车储氢量小、运输成本高等问题,开展更高储存压力下的公路运输用大容量管束集装箱氢气储存技术研究。
具体包括:高长径比、高压储氢瓶碳纤维缠绕设计与工艺;大容量内胆成型技术;使用工况下高压储氢瓶的失效机理研究与测试技术;满足道路运输法规要求的高压大容量管束集装箱体设计与集成技术;大容量高压储氢瓶试验方法和标准研究。
考核指标:储氢瓶工作压力≥50MPa(20℃),单瓶水容积≥300L,单瓶储氢密度≥5.5wt%,循环寿命≥15000次(水压充放循环试验15%~150%工作压力);管束集装箱储氢量≥1000kg(符合道路运输法规要求),使用环境温度-40~60℃;形成相关高压管束集装箱标准送审稿。
1.7液氢制取、储运与加注关键装备及安全性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千辆级商用车集中运行对氢燃料制备、输配及加注的需求,开展氢气液化工艺、液氢贮/运和液氢存储-气氢加注站的相关研究。
具体包括:高效正仲氢转化、液氢温区高真空多层绝热技术研究;液氢贮罐和运输用液氢槽罐的研制;大规模氢气液化工艺流程开发和优化;氢气液化过程量化风险分析、安全防护、预警和应急分析;液氢加氢站工艺流程开发及布局优化;气氢与液氢加氢站风险、安全及经济性量化对比分析。
考核指标:液化能力≥5吨单套装备,仲氢含量(Para-hydrogen,体积分数)≥95%,氢气液化能耗≤13kWh/kg,液氢纯度(摩尔分数)≥99.97%;储存用液氢储罐容积≥300m³,液氢静态日蒸发率≤0.25%/天,维持时间≥30天;运输用液氢槽罐≥40m³,液氢静态日蒸发率≤0.73%/天,维持时间≥12天,真空寿命≥5年;开发具备35MPa和70MPa加注能力液氢储存气态加注站工艺包,站内液氢储量≥500kg,峰值加氢能力≥400kg/天,氢气加注能耗≤2.50kWh/kg-H2;完成两种氢气储存类型加氢站的泄漏监测、安全运行和经济性评价示范项目。
1.8醇类重整制氢及冷热电联供的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内容:针对高效、环保、长寿命分布式供能系统应用需求,开展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
具体包括:用于分布式供能的醇类重整制氢系统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空气在线净化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模拟仿真、系统集成优化及能量管控技术。
考核指标:全自动甲醇重整制氢集成系统产氢能力≥30Nm3/h、效率≥85%LHV,氢气中CO≤0.2ppm、总硫≤4ppb,冷态自启动时间≤30min,动态负荷调节能力≥50%;空气在线净化系统SO2、NO2、VOC、甲醛、O3脱除率≥95%,NH3脱除率≥80%(污染物基准浓度1ppm),PM10以下大气气溶胶脱除率≥99%,无故障运行时间≥1500h;冷热电联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发电功率≥30kW,发电效率≥50%,70℃余热条件下、制冷效率≥40%,系统供电制冷效率≥70% LHV,连续运行≥3000h;基于重整合成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额定发电功率≥30kW、发电效率≥55%,连续运行≥100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