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

合集下载

2020秋新教材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

2020秋新教材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

影像 颜色特征,符合人的认知习惯


将图像上地物颜色转变为与实际地
影 像
假彩色 影像
物不一致的色彩,可以提高特定目 标物的可鉴定度。不同地物的色彩 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地物判读
3.遥感的应用。 (1)自然地理研究:广泛应用于地貌、气候、水文、 土壤和植被的调查和监测。 (2)环境和灾害监测:快速准确地获取区域的环境和 灾害信息,及时发现环境和灾害的变化,预测将要出现的 问题。
系统
GALILEO 欧盟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BDS
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 中国
星定位与通信系统
3.应用: (1)主要功能:定位、导航等。 (2)优点:测量的精度高,操作简便,而且仪器体积 小、便于携带,可以全天候操作。 (3)应用领域:森林普查与规划、海洋调查与监测、 气象及地质灾害的监测与救援等。
(2)分辨率:遥感影像由像元组成,像元是遥感影像
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简称图像分辨率。一个像
元表示的地面上的范围越小,影像显示地表信息细节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能力越强,分辨率就越高。
(3)影像判读: 影像
判读方法
根据物体的灰度差异判读,一般建筑 黑白影像
物颜色较浅,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
真彩色 地物颜色能够真实反映实际地物的
(2)利用太阳定方向。 ①一年中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北半球):
要素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日出方位 正东 东北 正东 东南 日落方位 正西 西北 正西 西南
②正午太阳的方位: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总是 在正南方天空。此时面对太阳,左东右西,背后是北, 或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北。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1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1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问题1 (综合思维)在图中方框内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 位。
提示:四个方格代表的方向:上西下东,左南右北。
问题2 (综合思维)A太阳自__________方升起、_____________ 方落下、正午时太阳在__________方。
提示:东南 西南 正南 问题3 (综合思维)该地正午时地物的影子朝向什么方向? 提示:正北。
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②注记是地图
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③绘制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
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 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
表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 [图例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符号,①正确;注记是用来 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②正确;绘制地图、注记应该横写从 左到右,竖写自上而下,③错误;在地图上,所有城市不都是用一 样的符号,④错误。]
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的分布
(1)科技工作者考察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变化,下列属于
需准备的生活用品的是( )
①雨衣 ②防晒霜 ③羽绒服 ④地质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绿洲分布的调查,应选取的观察路线
() A.沿河流自上游向下游
B.沿塔里木盆地南缘自东向西
C.沿河流自下游向上游
标上地点,方便使用者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像山川河流和 地标这些重要地形都应当标明,如果画的是纪念地图,那就 把对你有重要意义的地点标出来
绘制 图例
使用者可以据此了解地图上的颜色、标记和线段的意义。可 以用渐变色来表示海拔高度和海洋深度。如果用图标来表示 地理要素,使用时务必在全图中保持一致
4.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二节 课件 (共24张PPT)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二节 课件 (共24张PPT)

3.全球气候变 暖的原因
自然 当前气候正处于 原因 温暖的间冰期中
人为 原因
大量排放温 室气体
加速毁林和破 坏草原(对 CO2的吸收减 弱)
应对全球气候变 暖的措施
适应气候变暖的 形势 讨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的具体措施
a.少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 利用率 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2021/8/282021/8/282021/8/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82021/8/28August 2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22亿年以来)
读右图,完成: 1. 在图中指出几次大冰期, 并大体估算其时间。
2. 归纳地质时期气候的 特点。
波动变化,温暖期和冰 期交替。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1万年以来)
寒冷期
温暖期
特点:两次较大的波动
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 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波动幅度在5—10℃之间 阅读上图,回答: 1. 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 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吗? 2.请指出近5000年来两次较大的波动的大致时间段。波动幅 度有多大?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2.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自然 条件较为有 (1)分布:线路常选建在 ________ 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如
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和山口等处。 经济 发展水平高 (2)密度:自然条件好、_______ 的地区,线网密集。
3.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水上 (1) 靠近河流和海洋的地区发展 _______ 运输, 铁路 运输和公路运输等。 陆地上发展_______ 海岸线形态 (2)海港建设受到_____________ 、沿岸水深、 工程地质 等条件的影响。 附近泥沙移动及___________
图表解读 1 .读教材图 4 - 1 - 4 中国特大城市分布与
地形的关系,据图分析:
(1)为何我国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多 数位于平原地区?
(2)为何我国西部地区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
市稀疏?
提示:(1)一方面,平原地区有利于建筑物、 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利于城市的进一 步发展,还可减少投资;另一方面,平坦的 土地有利于耕种,可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 品的需求。
优良港湾 在有____________ 的海岸地区及大河的入海口
(2) 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 带状 往呈_________ 或组团状 _________。
水资源 (3)____________ 不足制约城市的发展。
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 (1)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 蕴藏量 __________ 和开采水平。 (2)城市发展:资源开采后期,要考虑城市的 转型 衰退 。 ________ ,否则城市就会走向_______
3.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表形态对城市及
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4.结合阅读材料、案例研究以及当地实际,发 现规律,剖析原因。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解析 观察记录要对以前选择的观察点逐一全面、详细、有重点描述。
答案
解析
3.探究山地沟口地貌成因的野外实习,选择怎样的考察范围、记录哪些 内容?
提示 考察范围:该沟口所在流域的沟口以上流域范围内。内容:地形、 植被、流水、表土等。
提示
四、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野外实习报告主要包括:
项目 名称
说明
实习的□01 区域 和所研究的地理要素
2.观察线路的选择应当( ) A.能观察到实习区域内所有的地点 B.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进行考察 C.尽可能沿着等高线或接近村庄 D.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答案 D 解析 观察线路应当选择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点;尽可能不走重 复路,以减少工作量、劳动强度。
答案
解析
3.我们学习中使用的教材插图、教室内张贴的挂图,哪一个作为实习底 图最为合适?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该实习的主要方向是哪类地理要素? (2)该队员对地理要素作出正确判断,他应该重点记录哪些内容? (3)该实习队绘制素描图,还可以增加哪些图形信息? [成果展示] (1)地质构造(类型)。 (2)岩石的地质年代(或化石特征),与地质年代表对应确定地层形成的地 质年代。 (3)图名;绘制时间;图示景观所在地理位置(观察点编号);比例尺、方 向、图例和注记等。
对实习内容的分析和总结,以实物、□06 文字 、地
实习成果 图和图表等形式呈现
1.判断正误。 (1)野外实习报告中,不必说明所需的物品。( × ) (2)野外实习成果,均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呈现。( × )
2.一份实习报告的名称是“嵩山地区的地貌实习”,这可以表示( ) ①是嵩山附近学生的实习活动 ②实习地点在嵩山 ③考察的是专项地
(2)基本原则:□07 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能穿越实习地区所有的自然地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自然条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一.自然条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地形的影响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大部分位于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地区。

在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

2气候的影响大城市都分布在地带和气候条较优越的地区。

3水的影响①影响城市区位——河流的入海口处(如上海、广州)、河流汇合处(武汉、重庆)、水陆交通的转换处(杭州)、水运起点(赣州)都易形成城市。

②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或状。

4矿产的影响世界上对矿产资源依赖性较大的城市有:英国、美国、德国埃森、杜伊斯堡。

我国对矿产资源依赖性较大的城市有:、包头、、大同、鹤岗等。

二.自然条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地形平坦处线路,总长度。

崎岖的山地线路(“之”字型或“8”字型),总长度。

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常有多条交通运输线通过,线网密度,山地、陡坡等地线网密度。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相互交替。

2近代,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农业有利影响北半球温度带,热量条更有利于。

高纬度地区,农作物生长期,产量。

不利影响热带半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

中纬度“谷物带”,粮食生产潜力。

植物受病虫害的范围。

②工业有利影响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

不利影响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明显;使产生大量的工业活动承受的压力和负担加重。

③人类健康:夏季持续高温,使人的死亡数量,增加疾病的。

④海平面和海岸带: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部分被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影响沿海水产养殖业。

⑤生态系统破坏生态平衡如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第三节寒潮1概念: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等天气。

2原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地区向地区移动形成3发生时间:冬春季节4危害:①大雪、冰冻等使堵塞,中断。

②大风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③急剧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件:4-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件:4-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第四章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课前基对础训点练热身
知识点一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1)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或地点有关的① 地质 、地貌、 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② 文献资料 或图 片,一方面了解该地③ 自然环境 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也为野外
解析:牛轭湖的形成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过程。甲位于凸 岸,甲处发生堆积,不会出现崩塌现象;乙位于凹岸,乙处发生侵 蚀,不会出现大量鹅卵石;洪水期时,凹岸侵蚀加强,有可能发生 ②到③的过程;因地势较低,丙处不会发生滑坡。C正确。
5.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 B )
A.地势较高
B.地势平坦
C.降水较少
外实习成果的途径之一。一幅完整的地图至少包括图名、
⑥ 比例尺 、方向、⑦ 图例 和注记等。常见的地图有⑧
等高线 地形图、⑨ 地形
剖面图、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
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2)还有一类地图绘制是野外地图填图,即在⑩ 地理底图 上填
绘专题内容。
知识点四 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野外实习报告包括:① 名称
实习和独立、观察判断做准备。 (2)④ 地形 图为野外实习的必备基础地图,其比例尺应依
据⑤ 实习区域范围大小 、⑥ 自然环境的复杂程度 来选择。
2.装备准备 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装备,如⑦ 望远镜、⑧ 罗盘仪 、 气压计、放大镜、⑨ 照相机 和样本袋等,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准
备帽子、⑩ 雨衣 、防晒霜等生活用品。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1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讲义 中图版必修1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1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讲义 中图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学习目标:1.记住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重点)2.掌握野外实习的方法。

(重难点)3.掌握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难点)4.学会撰写野外实习报告。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1.资料准备(1)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或地点有关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文献资料或图片。

(2)准备一套比较完整的实习地图。

2.装备准备: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装备。

3.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1)野外调查最基本方式:进行调查区路线调查和代表点观测。

(2)最基本思路:从单个观察点入手,将数个相关的观察点连成一条观察线。

(3)观察点选取:尽量选取能观察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地点。

二、野外实习的方法1.实地观察:要腿勤、眼勤、手勤、脑勤。

2.综合分析(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特点:综合性。

(2)原因:自然地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3.野外方向的识别(1)利用罗盘仪定方向。

(2)利用太阳定方向:利用正午太阳方位定位、利用日出和日落点定位、利用太阳和手表定位。

三、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1.野外工作笔记(1)实习记录内容:沿途观察和观察点观察。

(2)观察点描述内容:所在地的自然地理要素和周围自然景观。

2.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1)完整地图:包括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2)常见地图:等高线地图、地形剖面图、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四、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野外实习报告包括:名称、类型、目的、仪器、观察线路和观察点、实习内容、方法和手段、实习成果。

(1)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最基本思路从观察线路入手。

( )(2)野外调查最基本方式是进行调查区路线调查。

( )(3)正午太阳总是在正南方天空。

( )(4)观察点描述的内容就是所在地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

(5)夏至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 )A.东北和西南B.东北和西北C.东南和西南D.东南和西北[提示](1)×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最基本思路从观察点入手,将数个相关的观察点连成一条观察线。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4章 第1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4章 第1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认识区域的地理特
通过野外观察 增强对自然地 理现象的识 别、描述、解 释、欣赏的意 识与能力。
征。 [综合思维]通过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的考察分 析,从地方综合的角度探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地理考察,从考察工具的准备和使 用、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考察报告的撰写与交流等 部分,培养科学素养,增强审美、欣赏和实践能力。 [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
• ④调查的主要内容:河流的基本概况、河流的补给类型、河 流水质状况、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
• ⑤写出调查报告。
• (2)学习地理信息技术时,可借助于真实情境、问题和热点事 件等,整合案例资源、数据和软件平台,进行地理信息技术 决策或模拟决策等。比如,一次森林大火的动态监测、救灾 指导;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动态监测原因分析;农作物 估产;某地区灾害预警等级划分等。
• 2.装备准备
• 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装备,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准备 __________。
• 3.生观活用察品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 (1)观察点的选择:尽量选取能观察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
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 ________________间相互关系的
地点。
自然地理要素
• (2)观察线路选择的原则 • ①能穿过实习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
• 【答案】11月至次年2月,正值南极的夏季,气温相对较高, 且昼长夜短,有一段时间为极昼,利于户外考察;夏季冰盖 缩小利于运输物资和器材。
• 小科普:
• 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第一步,找北斗七星;第二步,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核心素养1.通过图表、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的主要特点及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2.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地理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记录、加工、管理和传播地理信息的各种技术手段,主要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1.概念: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提供全天候的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的导航定位系统。

2.种类: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以及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等。

3.应用(1)主要功能:定位、导航等。

(2)优点:测量的精度高,操作简便,而且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可以全天候操作。

(3)应用领域:森林普查与规划、海洋调查与监测、气象及地质灾害的监测与救援等。

二、遥感及其应用1.遥感概念:即“遥远的感知”。

(1)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2)狭义: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近距离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的特征和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影像(1)种类:主要包括航空像片和卫星影像。

(2)分辨率:遥感影像由像元组成,像元是遥感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单元,简称图像分辨率。

一个像元表示的地面上的范围越小,影像显示地表信息细节的能力越强,分辨率就越高。

(3)影像判读3.遥感的应用(1)自然地理研究:广泛应用于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的调查和监测。

(2)环境和灾害监测:快速准确地获取区域的环境和灾害信息,及时发现环境和灾害的变化,预测将要出现的问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概括(第四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地形的影响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大多数位于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地域。

在热带地域,城市主要散布在。

2.天气的影响大城市都散布在地带随和候条件较优秀的地域。

3.水的影响① 影响城市里位——河流的入海口处(如上海、广州)、河流集合处(武汉、重庆)、水陆交通的变换处(杭州)、水运起点(赣州)都易形成城市。

② 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常常呈或状。

4.矿产的影响世界上对矿产资源依靠性较大的城市有:英国、美国、德国埃森、杜伊斯堡。

我国对矿产资源依靠性较大的城市有:、包头、、大同、鹤岗等。

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地形平坦处线路,总长度。

凹凸的山地线路( “之”字型或“ 8字”型),总长度。

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常有多条交通运输线经过,线网密度,山地、斜坡等地线网密度。

第二节全世界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世界天气变化的特色:互相交替。

2.近代,全世界天气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 农业倒霉影响北半球温度带,热量条件更倒霉于。

高纬度地域,农作物生长久,产量。

倒霉影响热带半干旱地域,农作物产量。

中纬度“谷物带”,粮食生产潜力。

植物受病虫害的范围。

② 工业倒霉影响高纬度地域,供暖的能源耗费。

倒霉影响低纬度地域,制冷的能源耗费明显;使产生大批的工业活动蒙受的压力和负担加重。

③ 人类康健:夏天连续高温,令人的死亡数目,增添疾病的。

④ 海平面和海岸带:全世界天气变暖——两极冰川消融——海平面——部分被吞没;地下水位高升,致使土壤;损坏港口设施,影响航运;影响沿海水产养殖业。

⑤ 生态系统损坏生态均衡如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第三节寒潮1.观点: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现象,并伴有狂风、、雨雪等天气。

2.原由:冬半年强冷气团从地域向地域挪动形成3.发生时间:冬春天节4.危害:①大雪、冰冻等使拥塞,中止。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为什么有这样的线路?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宝成铁路中的宝 鸡——凤州路段
“之”字形铁路
[实例探究]
将三条铁路线进行对比, 青藏铁路是较理想的建设方案, 请说说其中的道理? 影响铁路线走向最重要的 因素是 地形 。
方案 青藏铁路 川藏铁路 滇藏铁路
线路
(千米)
投资(按1995 年、亿元) 约200 约768 约654
这些图片表明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方式。
[习题演练]
“羊肠小路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反映的是( C ) A.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 B.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密度的影响 C.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D.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网格局的影响
[知识结构]
地形
平原: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区 河谷:山区城市分布区
沿线自然条件 穿过藏北高原,地势较高, 起伏不大,有冻土 穿越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 沿途有雪山、冻土、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跨越澜沧江、怒江,其间 多断层、积雪和冰川
桥隧占总长 比例(%) 2.8
1118
2015
42.5
1960
43
中国地形和铁路线密度的关系
自然条件影响着交通运输网的分布与密度
城市
自然条 件对城 市及交 通线路 的影响 交通
气温:中低纬度 降水:临海地区 供水功能 河运起点或终点 河流 运输功能 两河流交汇处 河口位置 矿产 产地形成城市 气候 对交通线走向的影响 对交通网密度和格局的影响 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世界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那个纬度?为 什么?哪些气候区城市分布少?为什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本章整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本章整合

材料二 GIS数据库中存储的部分图层。
(1)某同学利用材料二中的数据对家乡农作物的分布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这 属于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哪类基本问题? 模式研究。
(2)小华欲在某城市找最近的宾馆,属于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哪类基本问题? 小强为参观上海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设计合理路线,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 统解决什么问题的功能? 与“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趋势研究问题。
(3)某市发生森林火灾,消防部门为尽快灭火,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制定了灭 火方案,这属于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哪类基本问题?需要涉及哪些方面的 数据? 模拟分析。涉及森林火灾点的分布、风向、风速、气温、降水、湿度等 方面的数据。
思路导引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特定区域地理事物的 分布 及其 组合 都有一定的规律,通过 模式分析 ,可以揭示各种地物之间的 空间 关系,对家乡农作物分布的可行性分析,属于模式研究。第(2)题,
【例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三项 功能。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但GIS 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拟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 下图为GIS的工作流程图。
信息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
应用领域 主要功能 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土地权属关
土地利用 与管理 系变更等内容。GIS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
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生态环 应用GIS,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 境管理 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
3.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 灾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课件 精品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课件 精品
资源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能等
3.自然资源与人类环境的关系 (1)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存在问题 ①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滥采滥用自然 资源,污染环境,资源枯竭。 (3)应采取的措施 ①对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应分别采取节约
和综合利用、保护和促进更新措施;②控制人口数
及解决区域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问题,意在 考查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结合
区域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题,该国的气候特征,只需将图甲中的 信息转化为文字即可;而该国淡水资源严重 不足的原因可从供应量小、需求量大两方面 进行分析。第(2)题,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措 施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回答。但回答该
量,提高人们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③大力植树 种草;④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力度;⑤利用科技,
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利用率,控制污染;⑥建立自
然保护区。
例2 (2011·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依据图文资料
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 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 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
经济 因素
社会 因素 技术 因素来自1(2011· 高考江苏单科)图甲为我国某城
市建成区示意图,图乙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 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读图回答问题。
(1)1988年以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要扩展方 向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影 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 (2)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园区,其布局理由 是
区位因素 水文 地质
自然 因素 气候
主要影响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 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 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 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工程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 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 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 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 计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1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1

昌平区实验学校学科走组式课堂教学简案
课题交通课时数 1 授课时间课型复习课
背景分析在一轮复习的反馈中学生对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交通的影响认识还不够全面。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判断交通运输方式并说出其特点。

2.分析案例,说明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分布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3.说出该区域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

学习目标分析案例,判断交通运输方式,说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并说出该区域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学习指导与
管理内容
据图文资料获取解读信息、分析问题并描述和阐释。

教学资源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复习与导入环节复习导入:
反馈文综练习考查的,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表述。

意图:诊断反馈,凸显目标
展示、解读学习目标:
,判断交通运输方式并说出其特点。

2.分析案例,说明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分布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3.说出该区域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

版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同步课件: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

版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同步课件: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

1 2-3 4-5 6
读我国某村落分布图,完成第2~3题。 2.影响①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湖泊 3.②地村落分布特点是( ) A.呈团块状分布 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状分布 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解析:①地村落位于山谷地带,受地形限制,呈带状分布;②地村落沿 河分布,受取水和水上交通的影响,村落呈带状分布。 答案:2.B 3.C
答案:4.D 5.D
1 2-3 4-5 6
6.读某历史名城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1 2-3 4-5 6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旧 城区沿河分布,且附近有煤、铁资源,这是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因素; 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相比较,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形成较早; 由新城区沿铁路线分布可知,新城区是随着铁路的修建而兴起的。 答案:(1)河流 矿产
探究一
探究二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1)气候影响城市的区位。如下图所示: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在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 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气候条件 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 很少有城市分布。
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 与居住区常年盛行风向 垂直的郊外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使用效果评价
(第一课时)
青海省互助民族中学贺生梅
邮编:81050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矿产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的影响。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结合乡土地理具体分析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2.采用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来学习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法表述自己的看法。

2.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乡土地理让学生理解城市的形成原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
“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正确的资源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山区城市分布的地区、形态。

2.河流与城市形成。

●教学方法
借助于多媒体,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采用个案分
析法对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要素逐一进行分析、讲解;对于地形,结合家乡青海,引导
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地形的种类,中国区域地理等内容,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基础。

高一的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提前布置给学生“青
海城市与地形”这一课题,广泛搜集材料,实地考察,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
情景创设
播放民歌«青海花儿»和青藏地区聚
落图片引出乡村;展示一组西宁城市图
片,同时介绍“在一片奔放着热情与挥
洒着不羁的高原大地上,生长着一个有
通过对家乡优美
风光的观看,激发学生
对家乡的热爱,形成对
聚落概念的感官认识
由图片引出聚
落概念
6分
导入新课高原气息的城市,他就是西宁。

西宁位
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三江源中,黄河
上游的城市之一,她美丽潇洒,像一颗
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的支流,皇水谷
地,这就是美丽的高原之城“西宁。


给学生感官认识后教师总结引出聚落
概念
一、地形与城市
1.平原与城市
展示“中国地形与城市分布图”,
1.我国城市东西分布有何差异?
2.我国城市分布与地形地势有何关
系?
3.为什么城市多建在平地上?
点拨: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就诞生在平原
地区,如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恒河流
域、尼罗河三角洲就分布着许多古老的
城市
学生观察并分小
组合作探究,一分钟后
找小组代表发言,看那
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结
果好
课程内容
问题化,引导学
生在问题情境
中寻找答案,获
得知识,从小组
讨论中学会与
人合作
3分
2.高原与城市
是不是所有的平原城市分布都非常
密集呢?请举个反例。

引到看“巴西城
市分布与地形图”
学生观察讨论,
1.巴西城市主要
分布在哪个地形上?
2.为什么没有
分布在地势低平的亚
马孙平原上?
3.还有哪些地区
城市也是这样分的?
请举例说明。

通过恰当设
问引发学生思
考,进一步探讨
地形与城市的
关系并能举一
反三
3分
3.山区与城市展示西宁城市分布与地形学生对照两图,分
小组讨论
1.山区城市分布在哪
里?
2.2.受地形限制,山区城
市多表现为什么形
态?
3.这种分布给城市发
展带来哪些不便?
4.还有哪些城市也是
这样分布的呢?请举
例说明
通过一系
列的问题及老
师的引导,突破
教学难点,进一
步培养学生自
主解决问题的
能力
4分
知识迁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阅读课本84页有
关图文,了解兰州城市
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培养学生知
识迁移、自主学
习的能力,
2分
学以致用乡土地理看家乡青海。

播放青海省在青藏高原上
的位置图像
学生分组讨论
1西宁市南北各是什么
地形?
2.西宁城区主要分布
在哪种地形区上?
3.比较平原和山区聚
落在规模、布局形式,
形态有何不同?(填表
回答)
4.展望未来,受地形和
河流限制,你预测西宁
城区未来有可能向哪
些方向发展?
通过此案例
的探究,巩固
“地形与城市
的知识”,案例
结合家乡,让学
生感到学习了
对生活有用的
知识,学以致
用,激发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
热情
3分
课后调查西宁市的发展方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
课下上网查阅
鼓励学生走
出课堂,搞好社
会调查,培养学
生求真求实的
科学态度
2分
二、气候与城市
展示“世界城市分布图
点拨:总之,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
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相反,
极地沙漠、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恶劣,
城市相对较少
学生观察回答
1.世界城市主要分布
在哪些纬度带,与哪个
气候要素有关?
2.世界城市主要分布
在沿海还是内陆,与哪
个气候要素有关?
通过问题
的设计,让学生
理解气候中的
热量和降水影
响城市分布
3分
活动探究
气候要素中的风对城市布局也有
一定影响,以伦敦为例
总结: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要建在
盛行风的下风向,减少对城区大气的污

学生合作探究并回

“假如伦敦要建一大
型火电厂,你认为建在
A、B、C三点哪一点
合适,说出你的理由。


分组讨论,
共同探究,培养
学生的思辨能
力,语言表达能
力,学生讨论
时,教师可参与
其中,关注每个
学生的发展
3分
学以致用乡土地理
家乡西宁有大通火力发电厂,用所
学知识讨论其应该布局在城区什么方
向,课后调查并判断实际分布是否正确
应用所学知识“盛
行风对城市布局的影
响”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风对
城市布局的影

2分
承转
展示一组沿河分布的城市图片,
引出河流对城市的作用
学生观察他们的分布
有何共同规律
三、河流与城市
在黑板上板画黄河、长江水系图,
学生连线后将这些城市落实到图上
思考武汉、上海、
赣州、兰州等城市是在
河流的什么位置上发
展起来的,连连线
通过板画的
教学方式加深
学生对知识的
记忆,形象直观
3分
●使用效果评价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于中图版教材,让我们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能科学体现知识、能力、方法、途径、情感、评价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合理运用。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享受了与人合作的快乐。

案例结合家乡,学习学生熟悉的地理,对学生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课件采用图像动画,形象直观,收到较好效果。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学生活动时,教师参与不足,教师应该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