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讲课稿
化学讲课逐字稿范文
![化学讲课逐字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6558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4.png)
化学讲课逐字稿范文化学讲课逐字稿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课程讲师,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农业、医学、化妆品、食品加工等等领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要素。
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例如金属、非金属元素等。
而混合物则是由不同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例如空气、海水等。
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研究以及改变物质的特性和性质。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而化学性质则是物质在与其他物质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腐蚀性、反应活性等。
在化学研究中,我们经常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实验观察和测试,以便进一步理解和研究物质的本质。
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原子、离子或分子发生重新组合、重新排列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新物质称为产物。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例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温度、气体的生成等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有许多反应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盐和水的反应。
酸是一种能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一种能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酸碱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例如胃酸和胃碱的中和反应、清洁剂的酸碱中和等。
除了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失去电子,而电子被还原剂接受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在许多重要的化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化学说课稿范文10篇
![关于化学说课稿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7a9cf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9.png)
关于化学说课稿范文10篇关于化学说课稿范文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式》是在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原子结构之后化学内容的延续,它包括“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共分为2个课时,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学生已学习了元素符号书写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对化学用语内容进一步地认识学习,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为后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做铺垫,可见学好这一课题的内容的重要性,它是化学用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用语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正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必须在较好地掌握化学式书写的基础上,用化学式来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以及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说出化学式的概念。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能利用化合价推写物质的化学式,掌握一些简单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及注意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多练来完成。
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式的书写,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认识,学生的情况,确定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化学式的正确书写重点的依据:作为开始学习化学用语,学生学习上感到困难,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难点的依据:由于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确定,化合价法则,学生对教材内容不够透彻,觉得比较抽象。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和学法上谈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讲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c8534c9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7.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讲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讲课稿
一、开场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的内容。
这门课程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理解物质世界的关键。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听讲,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知识。
二、主题引入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必修二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化学反应原理等重要概念。
这些知识将为我们后续学习各类化合物及其反应打下坚实基础。
三、知识讲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这些基本粒子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反映了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通过理解周期律,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元素的性质,并探索
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四、互动环节
在讲解完知识点后,我们将进行互动环节。
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你们认为化学键在物质变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后续课程的学习中。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敬请期待!。
化学说课稿范文6篇
![化学说课稿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8c30b2e45c3b3566ec8bd9.png)
化学说课稿范文6篇化学说课稿篇1化学科授课教师在拟写说课稿时,应当先充分了解研究化学学科特点,这样才能写出具有化学学科特点、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说课稿。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具体的要求:对教材的解析教材是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________。
因此,教师在展开具体教学工作前比较要吃透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材内容部分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册数及所在单元或章节;2 教材的具体内容,涵盖了哪些知识点;3 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4 明确教学大纲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5 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德育目标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的重中之重。
它的确定要遵循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时的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而确定的。
阐述教法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教师需要考虑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好学习。
教法选择是否恰当往往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撰写说课稿时应简要地说明:1 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2 具体采用了哪些教法以及为什么选用这些教法3 说明所用的教具、学具。
一般来说,一堂课需选用集中不同教法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强教学效果。
指导学法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等等。
在拟定说课稿时应突出书名: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学习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概说教学程序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
拟定时应科学地阐述:①课前预习准备情况;②完整的教学程序(主要是: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设计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③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④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⑤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
化学说课稿15篇(可编辑)
![化学说课稿15篇(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d6974ee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2.png)
化学说课稿15篇化学说课稿1(3047字)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
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典型化合物形成的分析,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进而认识化学键的含义(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3)、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氯化钠生成过程的实验观察和微观想象,产生探究欲望(2)、了解模型方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024年化学说课稿7篇
![2024年化学说课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999c9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2.png)
2024年化学说课稿7篇化学说课稿篇1(约3754字)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几个方面谈谈关于本课的设计: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系统深入地再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在此只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原因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如此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选材上尽量将化学原理与实验、实例相结合,对化学概念或术语采用直接使用或叙述含义而不下定义的方式出现,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注意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化学史实相联系。
能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本节通过对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探讨,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过程中充当的关键角色,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形成将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同时通过【思考与交流】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知道热能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实例和实验,形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⑵过程与方法: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尝试与人合作,增强团队精神;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精品教案)有关高中化学讲课稿范文集锦10篇
![(精品教案)有关高中化学讲课稿范文集锦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b0c82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2.png)
(精品教案)有关高中化学讲课稿范文集锦10篇有关高中化学讲课稿范文集锦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幸免地要预备讲课稿,是讲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讲课稿应该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化学讲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伙儿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讲课稿篇1一,教材和学生分析:在设计教学之初,我首先对教材和学生举行了分析。
苯酚在日子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有机物,在工业和日子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这体现着苯酚作为一种重要原料的社会价值,渗透到我们日子的各个领域。
酚是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的第一节的内容,在必修2中,学生差不多学习过了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质。
而酚关于学生来讲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经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照,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明白——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并经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思考,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明白“基团相互妨碍”的基本思想办法,提高实验探索能力。
(2)过程与办法方面经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索学习,培养学生依照实验现象分析、推理、推断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适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B,经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举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日子的意识。
思考到本节课要有利于学生的平生进展,所以我从树立苯酚与人类的日子生产是紧密相关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对照的思维办法做了重点突破。
三,教学设计: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1)第一具环节-日子中的酚类物质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几张日子中常见的含酚类物质的图片,给出结构式,让学生找出苯酚部分。
使学生用分类的思想,有序的认识物质。
高中化学说课稿(整理45篇)
![高中化学说课稿(整理4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69733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66.png)
高中化学说课稿(整理45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说课稿”45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一:高中化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㈠教材简析本节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教参建议安排一学时来完成教学。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是高中教材中详细讲述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
并且此部分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教材从“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它对人类有危害吗”这两个问题开始,引出本节的主要内容,并依次介绍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二氧化硫的污染等知识,知识编排得有条理。
其中安排的“二氧化硫的用途、二氧化硫的污染”,特别是文中安排的家庭小实验——测定雨水的pH等内容,与现实生活环境密切联系,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此外,通过本节的知识,向上可以和第一节硫的知识联系,向下可以和第三节硫酸的知识和第四节环境保护的知识联系,有助于形成以化合价为主线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和整章知识的系统化,同时,可以巩固和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认识。
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⑵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⑶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加强环保意识,做珍爱家园——地球的主人。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提高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⑷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3、情感目标⑴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初中化学讲课稿范文10篇
![初中化学讲课稿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7dee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e.png)
初中化学讲课稿范文10篇1.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根据其性质和组成可以进行分类。
主要有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种类型。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而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溶液)和非均匀混合物(悬浮液、乳液等)。
2.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元素是由相同类型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元素用符号O表示,化合物则用化学式表示,如水用H2O表示。
另外,元素在一定条件下通常是稳定的,而化合物则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3.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新的化学变化,形成不同的物质。
化学反应通常会伴随着物质的性质的变化,如颜色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产生等。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物质称为产物。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剧烈反应和缓慢反应两种。
4. 化学方程式的编写与平衡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所涉及的反应物和产物。
编写化学方程式需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同时,化学方程式也需要平衡,即反应物和产物的原子数、离子数、电荷数在化学方程式中应该相等。
5. 酸碱与中和反应酸是一类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而碱是一类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当酸与碱进行反应时,会产生盐和水,这种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双替代反应,其中酸和碱作为反应物产生盐和水作为产物。
6. 氧化与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丧失电子或增加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并伴随着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
而还原反应则是氧化反应的反过程,物质获得电子或者失去氧原子或者获得氢原子。
氧化与还原反应通常同时进行,因此被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7. 电解与电池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源来使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电解反应可以分为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
(精品教案)【必备】讲课稿模板集锦8篇
![(精品教案)【必备】讲课稿模板集锦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09ef2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4.png)
(精品教案)【必备】讲课稿模板集锦8篇整理的讲课稿8篇,仅供参考,希翼可以帮助到大伙儿。
讲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在第一章接触到了微观的原子、分子的基础上,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经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分子的特征,并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日常日子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设置本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微粒观,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的认识周围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①让学生经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学生能经过对分子的性质的明白,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子中的常见现象。
①经过探究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②经过对别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罗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的道路"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咨询题的探索,让学生学会从纷繁的宏观现象中把握咨询题的本质能力。
培养学生节水观念,保护水资源。
让学生懂物理变化不过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罗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明白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日子现象。
三、教法与学法本部分知识牵扯到微观粒子较为抽象,所以多媒体演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分体现了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纳学生讨论、交流、说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经过实验、观看等形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办法及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新鲜适当的导入是保证学生良好学习气氛形成的重要办法。
我在那个环节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放映地球"水球"图片,暗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经过复习水的组成引入。
这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我是按照课本的体系,以常见的宏观物质——水的三态变化引起考虑,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水子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然后再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一些常见的宏观现象。
化学说课稿(通用6篇)
![化学说课稿(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9a159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d.png)
化学说课稿化学说课稿(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说课稿(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对电池也有所了解。
学生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学生对本节课会有所期待。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新浪微博:广东省教师考试网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能对自己探究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化学说课稿模板9篇
![化学说课稿模板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92cb7a71fe910ef02df8f6.png)
化学说课稿模板9篇化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节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的第一节。
第一章带有绪言的性质,旨在为学生打开化学大门,而第一节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导火线”。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必结灿烂之果,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节安排1课时授完。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了解化学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推动作用;⑵认识学习、研究化学的意义;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为服务于社会而努力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解、观看影像资料、课堂讨论来领悟学化学的意义,用化学史实和化学促进社会发展事件或联系当地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或用化学知识摆脱愚昧和无知,抵制迷信和伪科学的事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让学生体验化学学习和研究内容的生动有趣,激发他们学化学的兴趣;⑵激发学生为服务于社会而努力学好化学的责任感;⑶使学生摆脱愚昧和无知,抵制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难点:认识化学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说教学过程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实验导入新课。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以几个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空中生烟等等),展示化学学科的神奇与魅力。
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对话交流:你所知道的化学方面的科学成就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当今世界面临的与化学相关或依赖化学科学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化学对人类认识、利用身边物质最典型的例子有哪些?老师略加总结并板书归纳:化学对于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作用。
3、介绍简单的实验知识,演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
让学生感悟实验探究的学习、研究思想,并了解化学实验是学习和认识物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认识了物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
化学高一讲课逐字稿范文
![化学高一讲课逐字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59f0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1.png)
化学高一讲课逐字稿范文化学高一讲课逐字稿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化学老师。
今天的课程是关于化学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化学的起点。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在课后做好复习和总结。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化学的存在,无论是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还是吃的食物,都是由不同的化学物质构成的。
因此,了解和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是可以占据一定空间并具有质量的。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它们的组成和性质都是相同的,比如纯净的水和纯净的盐。
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的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它们的组成和性质可以有所变化,比如海水和雾霾。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反应产生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个新物质的过程,如2H₂ + O₂ → 2H₂O。
分解反应是指一个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以上的物质的过程,如2H₂O → 2H₂ + O₂。
置换反应是指参与反应的元素互相交换位置生成新的物质,如Zn + CuSO₄ → ZnSO₄ + Cu。
而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如2Na + Cl₂ → 2NaCl。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表面积、催化剂和光照等。
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内某种物质的量,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温度是指物质的热状态,温度越高,分子活动越剧烈,反应速率越快。
表面积是指物质的表面与外界接触的面积,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提高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它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碰撞发生更多的有效碰撞,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讲课逐字稿模板
![化学讲课逐字稿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b5685d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2.png)
化学讲课逐字稿模板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日期: [日期]课程时长: [时长]适用年级: [适用年级]一、课程导入(约5分钟)尊敬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课程主题]。
在此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简单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在今天的课程中找到。
二、课程目标(约2分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 理解[课程主题]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相关化学原理或公式]。
3. 学会运用[课程主题]解决实际问题。
三、新课讲授(约20分钟)1. [课程主题]的定义: [详细解释定义]2. [课程主题]的历史背景: [简要介绍历史背景]3. [课程主题]的应用领域: [列举应用领域]4. [相关化学原理或公式]的推导: [逐步推导原理或公式]5. [课程主题]的实验演示: [描述实验步骤和结果]四、互动环节(约10分钟)让我们通过几个小问题来检验一下大家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 问题一:[问题内容]- 问题二:[问题内容]- 问题三:[问题内容]请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五、案例分析(约10分钟)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加深对[课程主题]的理解。
- 案例背景: [案例简介]- 问题分析: [分析案例中的问题]- 解决方案: [提出解决方案]- 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六、课堂小结(约5分钟)今天我们学习了[课程主题],希望大家能够:- 记住[课程主题]的定义和重要性。
- 掌握[相关化学原理或公式]的运用。
- 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作业布置(约2分钟)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1. [作业一:具体内容]2. [作业二:具体内容]3. [作业三:具体内容]八、课程结束语(约1分钟)感谢大家今天的积极参与,希望你们能够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课后与我交流。
下课!备注:- 逐字稿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普通化学讲稿上册
![普通化学讲稿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316b5d7be23482fb5da4c5e.png)
绪论1.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科学一.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试图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物质发生反应的科学。
物质包括:自然界存在的一切物质---地球的矿物,空气中的气体,海洋中的水和盐;动植物体内找到的化学物质;人类创造的新物质.变化包括:因闪电而着火的树木;与生命相关的变化和由化学家发明和创造的新变化.二化学家的工作1. 研究自然界,并试图了解它2.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完成化学变化的新途径三早期的化学出于对自然界物质的好奇心,人们很早就在从自然界分离出纯化学物质方面获得成功,如:从花卉和某些昆虫提取染料,用于作画和染布. 直至19世纪初,化学家才搞清这些染料的详细化学结构. 人类很早就通过化学反应,创造出新物质. 最早的当属活性碳和肥皂.木材加热,失去水分活性炭,此过程中,由C, H, O 彼此键合的纤维素发生了化学变化,使氢和氧断裂下来,生成水而失去,剩下的碳成为活性炭. 而逆过程不能发生。
脂肪酸 + 碱加热肥皂(脂肪酸盐)肥皂是非天然产物,是偶然发现的. 人们用火加热食物,脂肪滴到木材燃烧后的灰烬(含有一些碱),而得到肥皂。
比活性炭的发现更早。
有了早期的随机发现,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将物质放在一起加热,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发生。
最早的合金:青铜 (约公元前3600年)Cu + Sn 加热青铜青铜:制造工具和武器的主要原料. 造就了青铜时代铁矿 + 木炭加热 CO + Fe铁的冶炼,创造了铁器时代。
除了Pt, Au, Ag 等金属可以天然单质存在外,大多数金属均以类似方法得到,当然可以得到Cu 和 Sn (温度较低)。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1400年就将矿物混合加热,制造出玻璃。
四化学是中心科学化学与许多其它科学领域相关,这些领域包括:农业,电子学,药学,生物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地质学,物理学,冶金学等。
很多其它相关领域,化学都起到重要作用。
化学家的任务:制造新药,保障人类的健康;生产用于制造住所、衣服和交通的材料;发明提高和保证粮食供应的新方法,保障人类的衣食住行。
化学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
![化学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6236bf69eae009591bec62.png)
化学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化学说课稿篇1各位领导、同仁:你们好!首先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样一次机会,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同仁给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如何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设计、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章的一节复习课。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总是先认知个别的事物然后逐步的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它是基于前面盐酸和硫酸性质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虽然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没有明确以章节形式呈现,但在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额,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技能。
这是初中比较系统总结一类物质的性质,具有归纳总结提高的一节课,并且有助于以后碱和盐的学习中树立一个常规。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酸分类、命名和酸的通性。
通过系统回顾复习,让学生知道酸的化学性质;2、能力目标: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过程。
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及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知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酸的通性。
教学难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辨证唯物注意观点的培养。
二、说教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结合这一节课的知识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的目标,我采用“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教学法。
主要是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创疑)→实验探究(探疑)→谈论问题(释疑)→演绎推理解决问题(解疑)→创新思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
精选化学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精选化学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aacfe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a.png)
精选化学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精选化学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鲁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专题复习。
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学理念《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获得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高效的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满足“三大目标”:第一,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变“接受式”学习为“自选超市”式的学习,并注重学习能力的生成;第二,要使课堂成为“主阵地”,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第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帮助学生去实现事业的幸福和个人的成就。
二、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复习常用的酸和碱的性质、用途,在内容的选取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取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物质,通过复习,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是理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考点地位:本课题内容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部分,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占分值较大。
三、说学情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对知识点的学习相对比较独立,不能正确的把握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比如酸碱的定义;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个难点问题,初学时学生会感到又多又麻烦,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的书写水平明显有所提高。
对于科学探究性题目,学生比较有兴趣,但往往是词不达意,描述性语言欠缺。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酸、碱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
十五分钟讲课化学教案
![十五分钟讲课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37a0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1.png)
十五分钟讲课化学教案教案标题:化学教学中的十五分钟讲课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分类。
3.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程式。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教学资源:1. 化学元素周期表。
2. 讲义或幻灯片。
3. 实验室用具(如果有实验环节)。
教学步骤:1. 导入(2分钟):- 引入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例如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在其他科学领域中的作用。
-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或实验。
2. 知识讲解(8分钟):- 介绍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分类,包括周期和族的概念。
- 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例如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的关系。
- 强调元素周期表对于理解元素性质和化学反应的重要性。
3. 实例演示(3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示例,展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程式的编写。
- 解释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 强调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4. 总结和应用(2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 提出一个简单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答。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提供一个简单的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鼓励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个简单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化学实验室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推荐一些化学相关的书籍或网站,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
备注:以上教案仅为示例,实际教案编写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化学学科的特点
初中化学学科的显著特点是概念繁多、关系复杂,而且有些抽象,依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现部分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很有兴趣,也下功夫;但随着概念的增多,分子原子等抽象知识的出现,如果我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会越发的困难,成绩也会开始下滑。
(这个大家应该也深有体会,开始接触化学学科时上课听得懂,作业也会写,考试能考三四十分甚至是满分,随着分子原子的出现,进而化合价化学式的出现,抽象只是越来越多,化学符号越来越多,好多学生就开始应接不暇,跟不上来老师讲课的节奏,上课听不懂,做题不会做,成绩也开始明显下滑)。
因此选取好的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概念的本质和内涵,清楚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灵活运用,快速而准确的答题。
因此在教学中就要针对不同的概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成效。
同学们化学成绩下滑大多是从化学式与化合价开始的,下面我们就以化学式为主题来谈谈化学应该怎么学。
首先我们看看化学式在教材中所处位置,化学式的学习以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和元素符号等宏观概念为基础,与化合价紧密结合,为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下基础,贯穿整个化学学习。
简单的说,化学式就是表示物质的一种符号,可是同学们是如自己书写某种物质的化学式的呢?
(比如: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有哪些同学会写?氧化镁的化学式?硫
酸铝的化学式?氯化亚铁的化学式?二氧化硅的化学式?随着化学式越来越多,而一个人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慢慢的你就会觉得应接不暇,化学式也越来越记不住了。
)
其实化学式的学习单单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够透彻理解化学式的概念,总结化学式的考试题型,有关化学式的问题也就游刃而解了。
纵观往年中考及化学学科特点,有关化学式的考试题型有以下几种:
(1)根据化学名称书写化学式
(2)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求化学式
(4)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化学式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式
(6)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7)根据化学式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学式中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
(8)根据化学式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以上五种题型,前两种多用于同学们识记化学式所用,后三种多用于考试解题所用,尤其是最后一种在往年中考试题中屡见不鲜。
(同学们见了这几种题型可能并不陌生,可是又有几位同学可以熟练的掌握并灵活的运用呢?)下面我们就针对上述题型并逐个分析:(1) 根据化学名称书写化学式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求化学式
将各元素的质量分别除以其相对原子质量,得到的商之比即为相应的原子个数之比,继而确定其化学式。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化学式
已知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和相对分子质量,可确定该化合物中各原子个数之比,进而确定其化学式。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均不变来分析确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