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站
环境监测站制度
环境监测站制度一、引言环境监测站制度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实施的一套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站是指负责对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机构或设施,其任务是收集、分析和报告环境数据,以及提供环境监测和评估服务。
本文将从环境监测站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设备要求、监测方案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对环境监测站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组织架构1. 环境监测站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环境监测站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站内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管理部门应由环境专业人员组成,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环境监测站还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质量控制、数据验证和审核等。
质量管理部门应独立于监测部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人员配备1. 环境监测站的人员配备应根据监测范围和监测任务的复杂程度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情况下,监测站需要具备的人员包括监测工程师、实验师、数据分析师等。
2. 监测工程师负责监督和管理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包括编制监测方案、采样计划和报告编制等。
3. 实验师负责样品前处理、分析测试和数据记录等工作。
4. 数据分析师负责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撰写监测报告。
5. 环境监测站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其能够胜任监测工作。
四、设备要求1. 环境监测站应配置适当的监测设备和仪器,以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
这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监测设备等。
2. 监测设备和仪器应具备必要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并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监测设备和仪器的采购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与规范进行,且应有相应的合同和资质文件。
五、监测方案1. 环境监测站应根据监测目的和需要,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目标、监测内容、监测方法、采样计划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2. 监测方案应经过合理的论证和评审,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环境监测站运行管理与质量控制标准
环境监测站运行管理与质量控制标准第一章环境监测站概述 (3)1.1 环境监测站定义 (3)1.2 环境监测站任务 (3)1.3 环境监测站分类 (3)第二章环境监测站组织结构 (4)2.1 管理层 (4)2.1.1 站长 (4)2.1.2 副站长 (4)2.1.3 各部门负责人 (4)2.2 技术人员 (4)2.2.1 基础理论研究人员 (4)2.2.2 现场监测人员 (4)2.2.3 实验室分析人员 (5)2.3 质量控制人员 (5)2.3.1 质量监督人员 (5)2.3.2 质量控制实验室人员 (5)第三章环境监测站运行管理 (5)3.1 运行管理制度 (5)3.2 人员培训与考核 (6)3.3 设备管理与维护 (6)第四章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报告 (6)4.1 数据采集与整理 (6)4.2 数据分析 (7)4.3 报告编制与发布 (7)第五章环境监测方法与标准 (8)5.1 监测方法 (8)5.2 监测标准 (8)5.3 方法验证与比对 (8)第六章环境监测设备管理 (9)6.1 设备选购与验收 (9)6.1.1 设备选购 (9)6.1.2 设备验收 (9)6.2 设备校准与维护 (9)6.2.1 设备校准 (10)6.2.2 设备维护 (10)6.3 设备报废与更新 (10)6.3.1 设备报废 (10)6.3.2 设备更新 (10)第七章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10)7.1 质量控制体系 (10)7.2 质量控制措施 (11)第八章样品采集与处理 (12)8.1 样品采集 (12)8.1.1 采样原则 (12)8.1.2 采样方法 (12)8.1.3 采样工具与设备 (12)8.2 样品运输与储存 (13)8.2.1 样品运输 (13)8.2.2 样品储存 (13)8.3 样品处理与分析 (13)8.3.1 样品处理 (13)8.3.2 样品分析 (13)第九章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13)9.1 数据处理方法 (13)9.1.1 数据清洗 (14)9.1.2 数据归一化 (14)9.1.3 数据插值 (14)9.2 数据分析模型 (14)9.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4)9.2.2 相关性分析 (14)9.2.3 回归分析 (15)9.3 数据可视化与展示 (15)9.3.1 图表展示 (15)9.3.2 地图展示 (15)9.3.3 动态展示 (15)第十章环境监测站安全与环境保护 (15)10.1 安全管理制度 (15)10.1.1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15)10.1.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5)10.1.3 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 (16)10.1.4 实施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16)10.2 环境保护措施 (16)10.2.1 加强污染源监测 (16)10.2.2 提高监测设备功能 (16)10.2.3 加强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 (16)10.2.4 强化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 (16)10.3 应急预案 (16)10.3.1 突发事件预警及响应 (16)10.3.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6)10.3.3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 (17)10.3.4 突发事件后评估与总结 (17)第十一章环境监测站与社会合作 (17)11.1 政产学研合作 (17)11.2 国际交流与合作 (17)第十二章环境监测站评估与改进 (18)12.1 监测站运行评估 (18)12.2 质量控制评估 (18)12.3 改进措施与策略 (19)第一章环境监测站概述1.1 环境监测站定义环境监测站是指专门从事环境监测工作,通过科学、规范的方法对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等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的机构。
环境监测站点选择与布局
环境监测站点选择与布局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预防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更好地评估环境状况和监测环境污染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监测站点并进行合理布局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站点选择与布局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环境监测站点选择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站点的选择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合理选择站点可以更好地反映环境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环境监测站点选择的一些建议:1. 覆盖面广:监测站点应能代表广大区域的环境状况。
可以考虑选择城市、农村、工业区、交通要道等不同类型的区域,以覆盖不同环境背景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代表性强:监测站点应能代表所属区域的环境特征。
需要考虑所在区域的地理、气候、环境类型等因素,选择能够较好反映该地区典型环境状况的站点。
3. 监测对象:根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对象,选择合适的站点。
例如,若监测大气污染物,则需选择站点远离污染源、空气流动较好的地方。
二、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的一些建议:1. 布局均匀:监测站点的布局应均匀分布在所监测区域内,以充分考虑区域内的环境变化和差异。
不应集中在某一区域,容易导致监测数据的不准确性。
2. 覆盖重点区域:根据环境问题的重点关注区域,选择更多的监测站点进行监测,以更全面地了解该地区的环境状况。
例如,污染源集中的工业区、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等。
3. 排除干扰因素:避免监测站点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市中心的交通噪音、建筑物的阻挡等。
建议选择在相对开阔、无明显干扰的地方布置监测站点。
三、环境监测站点选择与布局的方法1. 实地勘察:在选择和布局环境监测站点之前,需要实地勘察候选站点。
通过现场考察,了解周边环境、污染源、站点条件等情况,为后续选择和布局提供参考。
2. 综合评估:根据环境监测目的和选择标准,综合评估各个候选站点的优缺点。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7篇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环境监测站全体工作人员认真贯彻局党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积极推进环境监测站的各项工作。
在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发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等困难,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环境监测站2024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环境监测任务完成情况(一)常规监测任务环境监测站按照国家、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认真开展了各项常规监测工作。
在监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环境监测站还积极配合其他科室的工作,提供了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支持。
(二)应急监测任务在应急监测方面,环境监测站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流程,并定期组织演练。
在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时,环境监测站能够迅速反应,调动人员和设备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通过及时、准确的应急监测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有效地保障了区域环境安全。
(三)科研监测任务环境监测站在完成常规监测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科研监测工作。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环境监测站在环境监测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同时,环境监测站还加强了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工作亮点和成果(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环境监测站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同时,环境监测站还定期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受控。
(二)能力建设为了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环境监测站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更新工作。
通过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投入资金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保养工作;还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手段来提高环境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措施为环境监测站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设备保障。
环境监测站点布局规范
环境监测站点布局规范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我们对环境状况的了解和决策的制定。
其中,环境监测站点的合理布局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全面的关键环节。
一、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站点的布局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合理的布局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
不同的区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污染源和环境问题,如果监测站点分布不均或存在盲区,就可能导致对某些重要区域的环境状况了解不足,从而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站点设置不合理,比如过于靠近污染源或者受到局部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监测到的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无法真实反映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
再者,科学的布局能够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各个监测站点数据的分析,相关部门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二、影响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的因素1、污染源分布污染源的位置和类型是决定监测站点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工业集中区、交通枢纽、垃圾处理场等主要污染源附近,需要设置更多的监测站点,以密切关注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情况。
2、人口密度和活动区域人口密集的区域,如城市中心、居民区等,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也需要有足够的监测站点来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3、地形和气象条件地形和气象条件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
例如,山谷、盆地等地形容易造成污染物的积聚,而风向和风速则会影响污染物的传播方向和速度。
因此,在这些特殊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区域,需要合理调整监测站点的布局。
4、环境功能区划分不同的环境功能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工业区等,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同。
因此,监测站点的布局应根据功能区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
三、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的原则1、代表性原则监测站点应能够代表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特征。
环境监测站检查情况汇报
环境监测站检查情况汇报
经过我们环境监测站的一周检查工作,现将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大气环境监测。
我们对大气环境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包括空气质量、气象参数等。
通过监测数
据分析,发现本周大气环境总体状况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未出现污染事件。
同时,气象参数稳定,未出现异常情况。
但是,我们还需继续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监测,确保环境质量的稳定和改善。
二、水质监测。
针对周边水域的水质情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监测工作。
监测结果显示,水质
总体较好,未发现异常情况。
但是,我们发现部分水域存在轻微的污染迹象,需要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监测和治理工作,以保障水质的安全。
三、土壤监测。
我们对周边土壤进行了抽样监测,结果显示土壤质量整体良好,未发现重金属
等污染物超标情况。
但是,部分土壤样品存在轻微的污染迹象,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以防止污染扩散。
四、噪声监测。
我们对周边噪声进行了监测,发现部分区域存在噪声超标情况,主要集中在交
通繁忙的地段。
我们已经对相关单位提出了整改建议,并将继续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
五、生物监测。
针对周边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工作,发现生物种类丰富,生态平衡良好。
但是,我们也发现部分区域存在生物栖息地破坏的情况,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经过一周的环境监测工作,我们对周边环境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环境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治理工作,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保护环境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监测站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站管理制度环境监测站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全面、科学、规范、高效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站的有效运行和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站管理制度。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环境监测站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1.确定环境监测站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设立环境监测站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负责指导和监督环境监测站的运行。
二、设备和仪器管理1.确定环境监测站的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和保养规定,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2.制定设备和仪器的维护保养计划,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准确可靠。
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1.确立环境监测数据的获取、分析和报告的程序,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2.建立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程序、监督和审核机制等。
四、环境监测工作流程1.制定环境监测工作流程,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确定环境监测项目和频次,确保对各项环境指标的全面监测。
3.建立环境监测记录和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原始记录的保存和数据的安全可靠。
五、人员管理和培训1.确定环境监测站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并建立人员的考核机制。
2.组织有关培训,提升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3.建立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和激励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应急管理1.制定环境监测站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响应和处置。
2.组织应急演练,提升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七、信息管理和公开1.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管理系统,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可靠。
2.依法公开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
八、科研和技术创新1.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提升环境监测站的技术能力。
环境监测站年度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年度工作总结一、工作概况环境监测站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而建立的。
本工作总结为环境监测站本年度工作的总结报告,旨在客观、详细地总结本年度环境监测站所做的工作,为下一年度的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和工作改进提供依据。
二、工作内容1.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本年度环境监测站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定期对监测线的各个位置进行监测,记录室内空气质量数据。
监测的主要指标有PM2.5和PM10等空气质量指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同时,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我们对无法通过调整正常工作方式改善的工作区域进行整改,并制定空气质量管理方案来提高整个监测室室内空气质量。
2.监测外部环境质量本年度环境监测站按照国家标准定期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
主要监测的指标包括六大项,工作人员每周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并按耗材使用情况及时更换和维护仪器。
在监测过程中,如果监测到环境质量存在问题,我们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合格率达到98%以上。
3.数据管理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清晰度,环境监测站开发了一系列的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数据采集仪器与电脑联机,实现监测点和监测仪器的实时互通,并将监测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形成各种专业数据报表和图表,方便监测数据的查询和管理。
4.定期维护和保养本年度,环境监测站加强对监测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监测仪器的易损件,避免因仪器出现失误导致错误的数据记录。
同时,我们制定了仪器保养和维护计划,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三、工作亮点1.数据管理信息化为了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我们研发了一套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查找数据信息,生成专业的数据报表,同时也能够使得监测数据更加科学化、统一化、规范化。
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了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控。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境监测站是为了监测和评估环境质量而设置的专门机构,其建设标准对于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环境监测站的选址应当考虑周边环境的稳定性和典型性。
监测站的周边环境应当尽可能保持自然状态,避免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
同时,监测站的选址应当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典型性,能够代表该地区的环境状况。
其次,环境监测站的建筑布局应当合理,设施设备应当齐全。
监测站的建筑布局应当符合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应当合理布局,便于监测人员的工作流程。
同时,监测站的设施设备应当齐全,能够满足各种环境监测的需要,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环境监测站的人员配备应当符合要求,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
监测站的人员配备应当充足,能够满足日常监测工作的需要。
同时,监测站的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各类监测设备,准确采集和分析监测数据。
最后,环境监测站的管理应当规范,质量控制应当到位。
监测站的管理应当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监测工作的规范进行。
同时,监测站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监测设备和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应当从选址、建筑布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要求,以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希望各地环境监测站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不断提升监测能力,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环境监测站点选择与布局
环境监测站点选择与布局环境监测站点选择与布局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正确选择合适的监测站点和合理布局,可以有效地监测环境污染源和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围绕环境监测站点选择与布局展开讨论。
一、环境监测站点选择选择合适的环境监测站点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站点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代表性原则:监测站点的位置应能够代表所监测区域的典型特征,能够反映该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例如,在城市环境监测中,可以选择位于主要交通干道、工业区和居民区等不同类型区域的站点。
2. 客观性原则:站点选择应避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远离污染源、减少人为活动干扰等。
同时,应考虑气象因素对监测数据的影响,如避免选取极端气象条件下的站点。
3. 布局均匀原则:站点的布局应尽量均匀,以覆盖所监测区域的不同地理条件和环境特征。
布局过于密集或过于集中都会造成监测数据的冗余或局部性偏差,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4. 稳定性原则:监测站点的选择应尽量保持长期稳定,避免频繁变更站点位置。
这样可以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在环境变化分析和趋势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的目的是合理分布监测站点,全面了解监测区域的环境状况。
站点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 区域覆盖原则:监测站点的布局应覆盖监测区域的各个重点区域和污染源位置,以全面了解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来源。
2. 网格布局原则:可以根据监测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采用网格布局的方式进行站点布局。
通过网格布局,可以实现区域内监测点的均衡分布,方便数据的整合和比对。
3. 合理数量原则:站点数量的确定应根据监测需求、区域特点和经费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
不同环境监测项目可根据具体要求确定站点数量,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4. 标准化建设原则:建立环境监测站点时,应建立标准化建设流程和模板,确保监测设备、数据采集和数据质量的一致性。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环境监测站是负责监测和评估环境质量的重要机构,担负着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职责。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环境监测站积极履行职责,努力提高监测能力和监测质量,为保障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主要工作内容1. 环境监测工作(1) 定期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包括测量空气污染物浓度、气象参数等,以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2) 定期开展水环境监测,包括测量水质指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以了解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情况。
(3) 定期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包括测量土壤污染物含量、土壤养分情况等,以了解土壤环境质量和农田肥力状况。
(4) 定期开展噪声和振动监测,以了解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状况和对居民的影响。
(5) 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包括测量电离辐射水平和辐射剂量等,以了解辐射环境状况和辐射安全情况。
2. 数据收集和分析(1) 定期汇总监测数据,建立和维护环境监测数据库,为环境评估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作监测报告和数据图表,提供给相关单位和公众参考。
3. 监测设备维护和管理(1) 负责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及时检修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精确度和可靠性。
4. 技术支持和应急响应(1) 提供环境监测技术支持,解答相关单位和公众的环境问题。
(2) 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参与应急环境监测和响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分析。
5. 环境宣传和教育(1) 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2) 组织环境监测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展示环境监测设备和工作过程。
三、主要工作亮点1.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1) 定期检修和维护监测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精确度和准确性。
(2) 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监测效率和监测水平。
2. 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1) 强化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站建站标准
环境监测站建站标准在建立环境监测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的标准和要求。
环境监测站是用来监测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设施,它的建站标准对于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站点选择、设备布置、数据传输和站点管理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环境监测站的建站标准。
首先,站点选择是建立环境监测站的第一步。
站点的选择应考虑周围环境是否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如工厂排放、交通污染等。
同时,应该考虑站点周围的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以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此外,站点周围的建筑物和植被覆盖情况也需要考虑在内,以避免遮挡和干扰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环境监测站的设备布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监测站应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合理配置各种监测设备,如大气监测站应该配置PM2.5、PM10、SO2、NO2、O3等监测设备,水质监测站应该配置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监测设备。
设备的布置应考虑到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影响,同时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数据传输是环境监测站建站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监测数据的传输应该及时、稳定、可靠,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现代环境监测站通常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测。
最后,站点管理是环境监测站建站标准中的最后一环。
站点管理包括对监测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对监测数据的及时处理和分析,以及对站点周围环境的定期检查和评估。
站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站的建站标准涉及到站点选择、设备布置、数据传输和站点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建站标准进行规范建设和管理,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为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环境监测站主要从事哪些工作
环境监测站主要从事哪些工作?具体有哪些?请高人指点。
需要用到哪些仪器之类?越具体越好。
最佳答案1、对辖区内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制定监测计划和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定期向上级站报送监测数据,编报本辖区环境质量报告书。
2.搞好监测服务性收费工作,做好基层监测人员培训、监测网络建设工作。
建立大气、水、噪声污染源档案,为环境管理及仲裁环境污染纠纷提供依据,组织检查所属单位遵守环境法规和大气、水、噪声标准的情况。
3、对辖区内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经常性监测,定期进行大气污染源监测、锅炉烟尘监测,向局和上级主管总门报送监测数据,编制大气环境质量报告书。
4、对辖区地表水污染源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按照市站要求,地表水按期采样送样。
建立水污染源档案,编制水环境质量报告书。
5.负责辖区环境噪声的监测,包括工业企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建立噪声污染源档案,为环境管理及仲裁环境污染纠纷提供噪声依据,组织检查所属单位遵守环境法规和噪声标准的情况。
6、负责全站人员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工作,负责人员工资、职称申报工作及卫生、灭鼠、计划生育、车辆管理等工作。
1、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辐射的分析、收集、贮存和整理环境监测数据资料,定期向市环境保护局和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报送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源动态等监测数据。
2、组织污染源调查,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以及各种分类资料。
参与环境监察,掌握环境动态。
3、制定环境监测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编写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本市环境监测年鉴以及各类环境要素的年报、月报、周报、日报。
4、环境质量评价使用的设备:酸度计、照度计、特斯拉计、测厚仪、水分仪、土壤检测仪、测振仪噪音计、温湿度计、风速计、音量计、红外测温仪、气体分析、温升测试仪、声级校准器等。
环境监测站的工作有采样和实验室。
采样一般男性。
女生一般在实验室。
正规监测站有明确分工。
水质、大气、固废会分开。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技能是要懂得环境监测的一些基本原理,常规检测项目的试验方法。
环境监测站工作内容
环境监测站工作内容以下是 7 条关于环境监测站工作内容的描述:1. 咱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就像是环境的守护天使!你想想看呀,每天得去到处采集空气、水、土壤的样本呢,就跟医生给病人抽血化验似的。
咱得时刻关注着这些样本的数据咋样,稍有异常那可得赶紧行动起来!比如那次发现河水污染指标有点不对劲,大家那叫一个紧张啊,立马投入调查整改,坚决不能让环境出问题呀!2. 嘿,环境监测站还得实时监测那些污染物排放呢!这多重要啊!简直就像是警察在马路上站岗,时刻盯着有没有车辆违规。
有一次遇到个工厂排放超标的,哎呀,那可真是让我们气不打一处来,立马找他们交涉,让他们赶紧改正,这可是关乎大家生活的大事啊!3. 在环境监测站工作,分析数据就跟侦探破案似的!我们要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中找出问题所在,你说刺激不刺激!有一回为了分析一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几个人那是绞尽脑汁啊,最后终于发现了端倪,那种成就感,哇塞,别提了!就好像找到了宝藏一样兴奋!4. 咱还得负责给大家普及环境知识呢!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儿。
就好比老师给学生上课,得讲得生动有趣,让人爱听。
上次去社区做宣传,大家都听得可认真了,还不停地问问题,哎呀呀,感觉自己责任重大哟!5. 环境监测站的仪器设备那可都是宝贝呀!维护它们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重要。
有一次一台仪器出了点小毛病,可把我们急坏了,赶紧找专家来维修,还互相提醒以后一定得更小心地对待这些宝贝家伙们!它们可是我们工作的好帮手呢!6. 我们经常要出去巡查呀,那可真不是轻松的活儿!顶着大太阳或者迎着大风,一走就是一天。
但是想想为了环境,值得呀!就像战士巡逻保卫祖国一样,我们也是在保卫我们的环境家园呢,不是吗?7. 环境监测站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每次看到环境质量越来越好,那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呀!这就好像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朵绽放了一样,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真的觉得我们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能为大家的生活环境出一份力,咱骄傲!结论:环境监测站的工作至关重要,充满挑战和意义,我们就是环境的守护者,为了更美好的环境而努力!。
环境监测站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环境监测站全体工作人员及其相关工作人员。
三、职责1. 环境监测站站长负责组织、领导全站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确保本部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3. 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履行安全责任。
四、安全管理制度1. 设备设施安全(1)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2)设备设施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
(3)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设施的结构和性能。
(4)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操作设备设施。
2. 试剂药品安全(1)试剂药品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立专人负责管理。
(2)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必须实行双人保管,并采取安全措施。
(3)操作人员在使用试剂药品时,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4)废弃试剂药品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3. 用电安全(1)用电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线路、插座等设施完好。
(2)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更改用电线路,不得私拉乱接电线。
(3)用电设备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关闭电源,确保用电安全。
4. 用火安全(1)严禁在监测分析室内吸烟、使用明火。
(2)实验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实验室内使用的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火要求。
5. 人员安全(1)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岗。
(2)工作人员应穿着整齐,佩戴工作证。
(3)工作人员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
(4)工作人员应掌握急救知识,遇到紧急情况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五、事故处理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向上级报告。
2. 事故调查组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成立,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3.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实施。
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环境监测站是国家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化对于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旨在推动环境监测站建设向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保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1. 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标准化建设可以规范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和运行,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2. 提高监测站的管理水平。
标准化建设可以规范监测站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监测站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促进监测站间数据的可比性。
标准化建设可以统一监测站的监测方法和标准,提高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为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提供可靠的基础。
二、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 规范监测站建设。
包括监测站选址、场地布局、建筑设计等方面的规范要求,确保监测站的基础设施符合标准要求。
2. 统一监测设备和方法。
规范监测设备的选用和安装,统一监测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3.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包括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记录等,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可控可评估。
4. 培训监测人员。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测技术和操作能力,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推进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1. 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各地加强标准化建设工作。
2.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对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对监测设备和方法的更新和改造,提高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和水平。
3.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监测站的日常监督和检查,确保监测站的建设和运行符合标准要求。
4.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环境监测站收费标准
环境监测站收费标准环境监测站是为了监测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及其浓度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其收费标准是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以及监测站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环境监测站的收费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环境监测站的收费标准主要包括监测项目的分类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监测项目一般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等,每一类监测项目都有相应的收费标准。
例如,大气环境监测包括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监测,其收费标准会根据监测点的数量、监测频次以及监测项目的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
水环境监测则包括水质监测、水体污染物监测等,其收费标准也会根据监测点的数量、监测频次以及监测项目的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
其次,环境监测站的收费标准还与监测站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的环境监测站所处的环境情况不同,监测项目的难易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收费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环境监测站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污染情况、监测技术水平等都会影响收费标准的确定。
最后,环境监测站的收费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设备成本。
环境监测站在进行监测项目时需要使用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这些设备和技术的使用成本也会直接影响到收费标准的确定。
同时,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也会影响到监测站的收费标准,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监测项目可能会有较高的收费标准。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站的收费标准是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以及监测站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
在确定收费标准时,需要考虑监测项目的分类和技术要求、监测站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监测设备成本等因素。
只有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才能更好地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支持,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观环境监测站的感悟
参观环境监测站的感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座环境监测站,这是一次引人深思的经历。
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对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赞赏。
环境监测站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其主要职责是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当我踏入监测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仪器设备。
这些设备不仅包括常见的气体监测仪、水质监测仪等,还有一些高科技的先进设备。
这些仪器设备在保障环境数据的准确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参观中,我了解到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监测、分析和报告。
监测是环境监测站的核心工作,通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环境状况的变化。
分析则是根据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来源。
报告则是将监测和分析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上报给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决策。
除了仪器设备和工作内容,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点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了位于城市各个角落的监测点位,其中既有高楼大厦上的监测站,也有郊区山区的监测点。
这些监测点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而庞大的环境监测网络。
这个网络的覆盖面广,旨在全面了解和监测环境污染的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参观环境监测站,我感受最深的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威胁,而环境监测站则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一环。
它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帮助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污染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这让我更加认识到环境保护不容忽视,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环境监测站也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所做出的努力。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都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在环境监测设备的更新升级、环境评估报告的编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些努力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对环境保护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参观环境监测站了解环境保护
参观环境监测站了解环境保护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环境监测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家环境监测站,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措施。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这次参观的经历和所了解到的环境保护知识。
在参观环境监测站的一天里,我见到了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他们穿着防护服,手持先进的监测设备,在监测站的各个角落工作。
首先,他们给我们介绍了环境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环境数据并进行分析,以评估环境质量和监测环境变化的过程。
在参观过程中,我注意到监测站里部署了各种仪器设备,如大气颗粒物采样器、水质监测仪和噪音监测设备等。
这些设备能够准确地采集环境数据,并将其传输到监测站的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环境监测站能够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除了监测设备,环境监测站也重视环境数据的可视化和公开透明。
数据中心里墙上挂满了各种图表和数据报告,用于展示环境质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同时,他们还将这些数据报告发布在政府网站上,供公众查阅。
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有效地增加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促进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务。
在和环境监测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环境监测工作并非易事,其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特别是一些高精度的监测设备,价格昂贵,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适应环境监测的需求。
其次,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因此,培养和引进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此外,环境监测站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在参观中,我了解到监测站在与企业合作方面,经常开展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活动,并督促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临汾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内容
临汾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内容一、引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地纷纷设立生态环境监测站,以监测和评估当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
临汾生态环境监测站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监测机构,承担着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使命。
本文将介绍临汾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内容。
二、环境监测1. 大气环境监测临汾生态环境监测站通过设置大气监测设备,对当地大气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监测站会定期采集大气中的污染物数据,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以评估空气质量和掌握污染情况。
监测站还会通过分析监测数据,进行大气污染源的溯源和排放源的控制。
2. 水环境监测临汾生态环境监测站会对当地水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监测站会定期采集水样,检测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指标,如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等。
通过监测站的工作,可以及时了解水环境质量,发现并解决水污染问题。
3. 土壤环境监测临汾生态环境监测站还会对当地的土壤环境进行监测。
监测站会采集土壤样品,检测土壤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土壤酸碱度等指标,以评估土壤质量和监测土壤污染情况。
监测站还会根据监测结果,提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的建议。
三、环境评估1. 大气环境评估临汾生态环境监测站会根据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大气环境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空气质量评价、大气污染源评估、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评估等。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了解当地大气环境的状况,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大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2. 水环境评估临汾生态环境监测站会根据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水环境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水质评价、水污染源评估、水生态状况评估等。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了解当地水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并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3. 土壤环境评估临汾生态环境监测站会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土壤环境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土壤质量评价、土壤污染源评估、土壤修复需求评估等。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了解土壤环境的状况和污染程度,为土壤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通用新产品开发公司 广州市广州大道南298号之五 (020)84208811
广州市兴华环保新技术设备工程公司 广州市工业大道南889号之十 (020)84431954
广州烟尘治理专业公司 广州市新港东路148号 (020)84203509
广州市东山区环境监测站 广州市竹丝岗新南路17号 (020)87775407 空号
广州市芳村区环境监测站 广州市芳村大道92号 (020)81892263 无人
广州市天河区环境监测站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朝阳东10号 (020)85513584
广州市荔湾区环境监测站 广州市中山8路石路基59号大院 (020)81816794
连州市环境监测站 连州市 (0763)23019
乐昌市环境监测站 乐城镇竹林公园新村14幢 (07611)555072
阳春市环境监测站 阳春市春城镇环城北路 (0662)775354
兴宁市环境监测站 梅州兴宁城镇4号 (0753)3336755
化州市环境监测站 茂名市化州市宝山路50号 (0668)7225244
广州环胜环保科技开发工程联营公司 广州市越秀区吉庆西5号 (020)83852891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环保技术开发服务部 广州市市吉祥路95号 (020)83333050
东山区东泰环保机电设备安装公司 广州市东山东华东345号 (020)83856933
广州怡地一鹏鹞环保有限公司 广州市东山北较场路19号 (020)83811888-1308
广州市光华建材机械厂 广州市荔湾区西村福州路1号 (020)86504746
广州市环境保护设备厂 广州市荔湾区宝华 (020)81884550
广州市江高环境保护工程设备厂 广州市江高 (020)86604851
广州市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公司 广州德政中路301号 (020)83338884
广州怡地环保实业总公司 广州市海球北路260号 (020)83366880
广州怡地环保实业总公司 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95号 (020)83302972
广州市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公司 广州市德政中路301号 (020)83315411
广州市建材工业技术开发公司 广州市东山区东川路10号 (020)83813361
广州市东山区穗盛环保工程公司 广州东山区 (020)87785258
广东省环境装备总公司环境装备厂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艺苑北229号 (020)84451963-380
广州市华南机筛厂 广州市海珠跃龙11号 (020)84415005
罗定市环境监测站 云浮市罗定市龙圆路129号
普宁市环境监测站 普宁市流沙镇广南村42幢 (0663)2222425
开平市环境监测站 江门开平市长沙港口路94号 (0750)2292571
鹤山市环境监测站 鹤山县沙坪镇桂北屯22号 (07680)82050
三水市环境监测站 佛山三水西南镇赤岗路81号 (0757)7732460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 广州市东风中路335号,广东省环保局内 (020)83340616
广州市环境科学学会 广州市吉祥路95号 (020)83355374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广州市东风中路335号7楼 (020)83327193
广州市环保产业协会 广州市德政中路301号 (020)83338884
广州市海珠区羊城环保公司 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居易里2号 (020)84403728
广州市荔湾区万利环境保护设备工程服务部 广州市长寿路长胜11号 (020)81889371
荔湾区环保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公司 广州市荔湾区彩虹59号 (020)81815744
广州市汽车农机工业节能环保工程部 广州市荔湾区上九路28号 (020)81884795
《环境》杂志社 广州市东风中路335号7楼 (020)83316967
广东省环境保护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5号 (020)85524445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 (020)85511299-3120
广东工学院(环境与资源工程系) 广州市东山区东风东路729号 (020)87766069
揭西县环境监测站 揭西县城河山东十三巷 (0663)5584745
惠来县环境监测站 惠来县惠城镇南门大街1号 (0663)6681537
顺德市环境监测站 顺德市大良镇云良路9号 (0765)2284916
顺德市环境监理大队 顺德市大良镇云良路9号 (0765)2287236
顺德县农业环保站 顺德县大良镇县前路县府内 (0765)22853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020-83399492 83357844
遂溪县环境监测站 湛江市遂溪县新风街30号 (0759)7766452
遂溪县农业局农村能源农业环保站 遂溪县城建设路127号
徐闻县环境监测站 徐闻县东方二路17号 (0759)4825930
茂名市环境监测站 茂名市茂南区健康路2号 (0668)2287553
连南瑶族自治县环境监测站 连南县三江镇民族二路 (0763)862981
潮州市环境监测站 潮州市湘桥区西园路7号 (07681)201884
饶平县环境监测站 饶平县黄冈镇河南广场东18幢 (0768)8883334
揭阳市榕城区环境监测站 揭阳市新兴东路进安街西二巷三座 (0663)8623351
广州海珠区明星通风环保设备厂 广州市海珠荣德街30号 (020)84449094
广州市现代环境工程公司 广州市北京路328号 (020)83357619
广州市越秀区迅达环保工程开发经营公司 广州市东风路321号 (020)83364048
广州金鲁奇环保实业公司 广州市东山文德67号 (020)83335610-3215
台山市环境监测站 台山市台城台东路10号 (0750)525592
番禹市环境监测站 番禹市市桥镇法胜路7号 (020)4827207
番禹市机动车监测站 广州番禹市桥镇坑口路 (020)84889889
番禹市市桥地区环境监测站 广州番禹市桥光明路4号 (020)84822281
番禹市大岗地区环境监测站 广州番禹大岗环镇西路 (020)84936519
广州华马污染探制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市东山区德政中路301号 (020)83854737
广州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广州市东山麓苑路42号 (020)83335410
广州市越秀区珠江环保设备厂 广州市海珠南村19号之一 (020)83377332
广州市广重企业集团公司 广州市工业大道122号 (020)84430751
深圳市环境科学学会 深圳市上步中路8号市府二办,深圳市环保局内 (0755)2244861
深圳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深圳市上步中路8号 (0755)2244900
汕头市环境科学学会 汕头市外马路185号,汕头市环保局内 (0754)8275881
广州医疗设备厂 广州市新港西路212号 (020)84206360
广州市东山区中天环保设备厂 广州市东山建设街 (020)87725816
广州市东山电器厂 广州市先烈路太和岗37号 (020)87672743
广州市建国环保工程设备公司 广州市海珠细岗128之一 (020)84433463
广州市海珠区中穗环保工程公司 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中二巷十一号 (020)84449098
广东省环保局宣教中心 广州市东风中路335号7楼 (020)83316967
广州市环保局宣教中心 广州市天河南一路24号8楼 (020)85515977
广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广州市天河南一路24号 (020)87591940
深圳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深圳市上步中路8号 (0755)2244074
英德市环境监测站 英德市英城镇峰光路 (07616)22075
恩平市环境监测站 恩平县恩城镇治江路46号 (07659)724344
从化市环境监测站 从化县街口镇青云路1号 (020)7922605
澄海市环境监测站 汕头市澄海澄城 (0754)5726413
高明市环境监测站 佛山高明莲花路兰花巷 (0757)8881940
清远市环境监测站 清远市5号区市环保局大楼6楼 (0763)3363020
佛冈县环境监测站 佛冈县石角镇建设路100号 (0763)4941618
阳山县环境监测站 阳山县阳城镇松荣路22号 (0763)784104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环境监测站 连山县城群政路7号 (0763)8732687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分司环境监测站 湛江市坡头区11号信箱 (0759)950888-56037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罗小玲、刘成坚 电话:82111855、 82113732
番禺区环境监测站020-34835870 020-34835871
廉江市环境监测站 廉江市廉城北区建设三横路 (07672)6623424
高州市环境监测站 茂名市高州市城东门东升38号 (0668)6665454
高要市环境监测站 肇庆市高要市南金二路24号 (0758)8392364
高要河台金矿 高要县河台金矿 (0758)308251
四会市环境监测站 四会市海边坊16座1号 路184号二楼 (020)83850701
广州市航中环保工程公司 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116号 (020)84410918
广州明新玻璃纤维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市海珠北路158号 (020)83322140
广州环保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德政中路301号 (020)8384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