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特点及对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

特点及对策分析

杨衍佐

(兰州市人事局,兰州 730030)

提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表现得尤其明显。面对日益激化的国际贸易摩擦,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接着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日益激化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政策主张。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F74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9)06-0123-03

随着经济进一步全球化,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利益不一致所导致的贸易摩擦也从未间断。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贸易额的增大,使得我国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峰期。认真审视当前贸易形势的新特点,研究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出现的新问题,分析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以探寻维护我国经济利益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可行之策。

一、贸易摩擦的界定和表现形式

贸易摩擦是相互联系的经济主体之间在经济贸易的交流过程中,为了某一特定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贸易摩擦可分为以下几类:

11有形产品摩擦和无形产品摩擦。前者指以有形产品为载体的摩擦,如最近中国与别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后者则不具体到哪个有形产品,而是涉及一国的国内经济政策、法律、规则和制度等多个方面,如中美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摩擦。

21双边摩擦、多边摩擦和集团摩擦。这是根据参与贸易摩擦的经济主体的数量来划分的。

31关税摩擦和非关税摩擦。这是根据贸易摩擦所采取的手段来划分的。前者是指提高关税而导致的贸易摩擦。后者是指关税以外的其他贸易保护手段所导致的贸易摩擦。

二、中外贸易摩擦现状及特点

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提供的统计数据,2004年以来贸易摩擦由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转变到政策、体制、行业等宏观层面,涉案产品品种和金额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劳工标准问题也已成为导致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反倾销调查层出不穷。1995年到2004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600多起,其中仅2004年,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9起,涉案金额14.3亿美元,是被施加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

21技术壁垒花样不断。技术壁垒作为一种限制措施,成为很多国家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该国产业的锐器。以提高检疫标准、增加检测项目、繁琐的通关程序为手段的技术壁垒日益成为我国外贸的约束条件。近年来,我国约有60%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到国外技术壁垒限制,影响到我国出口总额的约28%。另外,发达国家还通过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电子数据交换等手段,设置新的技术壁垒,新的保护手段使中国产品防不胜防。

31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案件的迅速增加成为今年以来贸易摩擦的一大显著特征。统计显示,2004年1—12月,国外对华启动的保障措施调查共计9起,且全部由美国发起,涉案金额34.3亿美元;而特别保障措施调查达到16起,其中15起涉及纺织品。

41摩擦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但是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不容忽视。中国出口市场的大部分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较低,但却在2005年贸易摩擦的涉案金额上接近1/3。从发展势头看,这一比重还将继续上升。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有土耳其、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等,都是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世界和地区大国。

三、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分析

中国遭遇摩擦是发生在全球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大背景之下,正确认识贸易摩擦的产生有助于客观冷静地面对中国所面临的贸易摩擦。

11外部原因

(1)摩擦与争端是世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以科技研究为动力,以跨国公司的经营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产生摩擦与争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国际磋商与协调,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来逐步消除和解决。

(2)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存在以及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生贸易磨擦的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目的使得世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不同的国家始终围绕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来调整自己的贸易政策。发达国家间为争夺世界市场和经济主导而彼此摩擦;发达国家因为其经济地位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挑战而与发展中国家产生摩擦;发展

321

经济・管理

中国家因为不甘受制于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与发达国家摩擦;发展中国家之间则往往由于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趋同,为挤占出口市场而相互摩擦。

(3)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是贸易摩擦增多的根本原因。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球经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的经济体都发生了经济衰退或增长迟缓,需求的萎缩导致争夺市场的竞争白热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升温,世界贸易量大幅萎缩,在世界经济疲软的总体趋势下,作为世界贸易自由发展的最大障碍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不可避免地要导致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和不断升级。

(4)G ATT/W T O相关条款的模糊性为摩擦的产生提供了机会。为了协调缔约国之间的利益,避免贸易自由化对国内经济的过分冲击,G ATT/W T O中规定了一些例外条款,缔约国可以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特定工业的建立、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等理由暂停、修改或撤消G ATT/W T O的各项义务。这些“原则中的例外,例外中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G ATT/W T O整体协议在成员国中的顺利执行,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但这些例外规定上存在的模糊和漏洞,也使其常常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成为实行进口限制的借口,导致贸易摩擦更加频繁。

(5)G ATT/W T 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对遏制贸易摩擦产生的力度不够。W T 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实际上促成了贸易摩擦的发生和加剧。首先,其他国家报复违约国的行为必须得到W T O的授权。而W T O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和步骤的漫长繁琐使得违约国有机会来影响W T O的授权,如否决专家组的人选,使得其他国家的报复机率减小。其次,争端解决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有关国家就争端进行谈判和磋商。只有所有的谈判和磋商都失败之后才会授权起诉方进行报复,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程序性约束与报复的直接成本结合在一起,降低了采取报复行为的可能性。所以,争端解决机制的种种程序性安排既增加了报复的时间成本,又降低了报复行为的主动性,从而不利于可信性的提高,而可能威胁又是抵制投机行为的必要条件,因此最终也就难以抑制有关国家的投机行为。

21自身原因

(1)对外贸易依存度过大,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注定我国将频受贸易摩擦的困扰。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5万亿美元,而去年前9个月对外贸易总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相应提高,1978年中国在世界贸易排名中居第27位,到2004年上升到第3位,其中出口在世界出口贸易排名中居第5位,进口在世界进口贸易排名中居第6位。截至200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8941个,合同外资金额10966.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21.0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出口增长起到了极其巨大的推动作用。仅以2004年为例, 2004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386.06亿美元,同比增长40.89%,其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升至57.07%。相比之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却是相当逊色。自1979年中国企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以来,截至2004年底,我国设立境外中资企业总数8299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非金融类)仅为370亿美元。这些数字的对比,反映出我国外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严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对我国的外贸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出口商品结构的特征和出口市场地理分布过于集中,加大了我国对外发生贸易摩擦的机会。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发生了重大改变,得到了明显的升级优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逐年提高。除了飞机等少数品种外,我国几乎出口所有的制成品。因此,我国的出口产品不仅与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及其国内产业直接竞争,而且与中等发达国家甚至发达国家也发生越来越多的竞争。然而,不管我国出口的是传统的纺织品、服装、玩具等产品,还是机电、计算机等新兴产品,这些产品在我国的加工环节都集中于劳动密集环节。因此,我国出口产品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这些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水平不大而价格竞争力又较强的产品大批量出口,极易引起进口国的警惕,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进口国壁垒的限制。从我国出口市场的地理分布来看,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欧盟地区。

(3)我国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出口秩序混乱。从外贸增长方式来看,通过低价竞争、重复建设、无序增长求得外贸数量扩张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外贸领域。我国的出口企业对特定的市场大多缺乏长远打算,往往是某一企业开辟了某一国际市场,其他企业纷纷涌入,而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又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出口秩序混乱,过度竞争使低价倾销有时很难避免。这种低价出口和出口的无序增长,不仅使我国出口企业无法得到正常的利润,而且常常招致进口国对中国产品进口实行保障措施、反倾销等贸易壁垒,增大了贸易摩擦的几率。

(4)各项标准设定和统计方法与贸易伙伴不接轨,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对中国香港地区转口贸易的计算、到岸价格、离岸价格的采用等方面。计算上的不一致,大幅度地加大了原本的贸易差额,增加了贸易摩擦的机会。如,按美国方面的统计,对华贸易自1983年起就出现了逆差,其后不断扩大,1996年贸易逆差达到395亿美元,使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美国第二大贸易顺差国。2000年,美国贸易逆差额更高达1000.63亿美元;而按中方统计,在1992年以前,中国对美贸易一直都是逆差,1993年才转为顺差,并且1996年的顺差仅为105亿美元,2000年的顺差额为297.41亿美元。

(5)入世不利条款使我国企业和政府在贸易争端中处于不利地位。成为W T O成员之前,我们在遭受贸易摩擦时,只能依靠双边协调机制解决,而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的不平衡及其他种种因素,使我国在双边贸易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加入W T O后,虽然可以借助多边机制来解决贸易争端,但由于我国在入世时承诺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特殊保障条款”等不利款项,使得我国出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发生贸易摩擦时,我国企业仍处于较弱的防护状态,国内企业在遭受反倾销诉讼时,应诉率和胜诉率都不高。另外,这种不利地位还体现在我国的各种贸易救济措施不完善。仍以反倾销为例,我国仅发起27起对外反倾销诉讼,由于经验不足,力度不够,它既未起到合理保护国内市场的作用,更远未构成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威慑力量。

四、政策主张

1.以贸易摩擦为契机,加快双边技术合作

421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