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教材培训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课件

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课件
疑难
教 读 课
积累、品味、 拓展、延伸
一、初识教材:由外到内,横看成岭侧成峰 (三)认识新教材
内在变化——阅读教学
三位一体:教读——自读——课外阅读
助学系统:
自读课文:由“注释”“旁批”“阅读提
示”“读读写写”“补白”等组成。不再设置课后
练习,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
并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读实
阅读方法
消除与经典 的隔膜
精读 和
跳读
圈点批注 快速阅读
自主阅读 推荐
《基地》 《城南旧事》《猎人笔记》 《红岩》 《哈利·波 《湘行散记》《镜花缘》 《创业史》 特与死亡圣
器》
• 名著1课时
一、初识教材:由外到内,横看成岭侧成峰 (三)认识新教材 内在变化——课外古诗的变化
七上
七下
峨眉山月歌/李 秋词(其一)
内在变化——结构体系
◆6*4建构:全套教材6册,每册6单元。每个单元4课; ◆读写配合:每个单元固定的板块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综合性学习:每学期三次; ◆名著阅读:每三个单元安排一本; ◆课外古诗:每三个单元集中安排4首; ◆知识补白:原来的附录有序地安排在课后的知识小框中;
教材的五个板块
• 阅读教学/每个单元 • 写作教学/每个单元
一、初识教材:由外到内,横看成岭侧成峰 (二)认识编写教材的人
总 主 编:温儒敏 初中主编:王本华(执行) 曹文轩 顾之川 张笑庸
张笑庸
张笑庸,1949年5月生于吉林 省。是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原院 长,吉林省教育学会顾问、吉林省 课改专家组副组长、全国教师教育 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协会理事、 吉林省楹联家协会副会长、吉林省 中小学教学研究会会长。

☆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

☆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

内容、情感、主 教读课文:《春》 题、写法、疑难 整体
感知 思考探究 品味: 体现思维的渐进 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 童趣、 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与“补白” 诗意 性,由课内到课 二、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 相联系,随 外延伸拓展,由 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跟同学、老师分享你的体会。 文学习和运 积累、品味、拓展、 三、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这样 用比喻。 延伸,与文本以外 理解把握文本到 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 的内容建立起广泛 精准表 积累梳理语言材 的联系 积累拓展 达、博 四、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料、扩大拓展学 喻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习资源,举一反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三,内化为语文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 朗读: 星,还眨呀眨的。 素养。 重音、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 停连 烟。 五、朗读并背诵全文。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④和停连⑤,在 小组里朗诵,互相评价。
“读读写写”“补白”。
以便于师生把握重点,学习目的性更强。 2.自读课文:“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
“补白” 。
不再设置课后练习,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 ,并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读实践。
教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读的助读系统
课内 阅读
•准确有用 •指向关键 •导向语言 •深度思考 •语言简明

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培训

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培训
统编初中语文九上教材解析
1
九年级教材编写特点
(一)编写思路与前四册一脉相承
1.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 2.采用“双线组元”的组织框架 3.实行 “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4. 发挥“助学系统”的助学效用
2
九上
人文主 题
语文要 素
(阅读 方法、 阅读策
略)
自然之音
诗歌
涵咏品味,把 握诗歌意蕴, 学习诗歌朗诵 技巧,学写小 诗
13
阅读教学建议 (以二、五单元为例)
14
阅读教学建议
1.依据体式 2.基于特质 3.立足课型 4.着眼单元 5.勾连前后 6.以读为本
15
1.依据体式
人文主题
砥砺思想
语文要素
议论性文章
(阅读方法、 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 阅读策略) 把握作者观点
区分观点和材料
理清论证思路
学习论证方法
理想信念 议论性文章
8.论教养
• 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 • 正反对比论证
9.精神的三间小屋 • 说理性散文 • 比喻论证(三间小屋:
情感、事业、自我)
18
2.基于特质
•第五单元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9.谈创造性思维
•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内容
• 善用举例论证
• 了解驳论的特点
• 材料的运用
• 立论与驳论
18. 怀疑与学问
7
现代文阅读
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一般领域程序性知识)
朗读
七年

默读
1.学习重音、停连,通过朗读体会诗文思 想感情; 2.把握全文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变 化。
1.以一定速度读完全文,学会抓标题、开 头、结尾和关键语句,了解文章大意;2. 圈点勾画,厘清作者思路;3.做摘录,概 括文章中心。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67页PPT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67页PPT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培训

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培训

6.由机械训练到体验感悟
以往语文教学更注重“采点”教学,抓住一个知 识点或能力点,死学死练,其结果往往是形成套路, 走入模式化。要树立让学生自行体验和感悟的意识, 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总结,自己去发现问题, 自己去解决问题,在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中明白读写的 要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为此,教学中要多创设 情景,多提出问题,多做勾连整合。
这是实实在在地告诉学生如何学会读书,而不是 知识先行,概念出发,空对空。
统编教材整体内容框架
部编本每册6个单元,每单元包括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 不同单元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 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
阅读,每单元4课,全套书144课,共编入190余篇课文; 写作,每册安排6个专题,全套书共36个专题;口语交际 八年级以后每册安排1-2次;综合性学习,七—八年级每 册安排3次,九年级每册安排2次, 全套书共安排16次;
详略/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学习描写方法/对内容和表达有所思 考和质疑
(2)三位一体: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体系,把课 外阅读纳入单元课程体系。
教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 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自读课文, 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形 成自主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是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阅读,强调整本 书的阅读和古诗词积累,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名著导 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使用新教材需要转变的几个教学观念
1.由学科教学到立德树人
要在“我和我的学科”意识的基础上,树立“我们 和我们的学校”的意识,即树立语文教育是“立人”教 育的思想。语文的“立德树人”,除了理想信念教育之 外,也应该有意志品质、习惯教养、思维方式、为人处 世等方面的教育,这些都属于“树人”教育,在义务教 育阶段尤其重要。

初中语文课本教研培训(3篇)

初中语文课本教研培训(3篇)

第1篇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开展初中语文课本教研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培训目标1. 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和特点;2. 掌握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4. 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和科研能力;5.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培训内容1.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1)教材编写理念:分析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2)教材结构:介绍教材的章节设置、内容编排和知识体系;(3)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注重实践等特点。

2. 初中语文教学基本方法(1)讲授法:讲解讲授法的运用技巧,如启发式、引导式等;(2)讨论法:介绍讨论法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3)案例教学法:分析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4)多媒体教学:讲解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 教学设计能力培养(1)教学目标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2)教学内容设计: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3)教学过程设计: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4)教学评价设计: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4. 课堂调控能力提升(1)课堂管理:掌握课堂管理技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2)师生互动:提高师生互动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课堂提问: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4)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纪律,确保教学秩序。

5. 教学反思与科研能力培养(1)教学反思: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2)科研方法:介绍科研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论文撰写:指导教师撰写论文,提升学术水平。

四、培训方式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语文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教学案例,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 实践操作: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实践能力;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培训内容。

2024年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24年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在培训中,我感到惭愧,朱老师的观摩课让我发现,我不相信我的学生虽然,我是出自对他们的爱我担心他们不能很好的把握重点,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替代了他们的发言,我把属于他们的课堂抢了过来,使他们成为了旁观者;我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却还责备他们为什么不会思考,我替代了他们思维的转动却责备他们懒惰。我在无形之中成为扼杀他们思维的凶手。想到这,我不禁大汗淋漓!庆幸,我非常庆幸,因为我及时的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因为我还来得及改正。
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首先,我要往自己的脑袋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要能够让我的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让自己的这桶水溢出来,渗到学生的杯子里。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我要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不再中规中矩,不再单一枯燥,要吸收更多的新的理念,要多元化发展,进自己所能给学生创造更宽更广的发展平台。用心去看学生、爱学生,把自己的因为课堂变成轻松、愉快地教学课堂。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转化学生。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以恩换恩,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多思考。
听了蔡少军教研员的对20XX版新课标的解读,知道教师必须带着真正的'平等意识进行文本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听了郑桂华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真正感受到自己平日的不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太大太不具体,知道以后在制定目标是要具体再具体点,集中再集中些。
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2
这炎热的暑假里,我参加了南浔区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的培训。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听了好多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使我庆幸自己没有失去这样的学习机会。

2020年统编教材九年级语文培训总结

2020年统编教材九年级语文培训总结

2020年统编教材九年级语文培训总结我有幸参加了《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教材网络培训》的专题讲座。

在培训中,专家教师给大家展示了教材概览,对教学内容、新教材各框架编排的特点、定位及教学重点,教材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和如何进行操作作了具体的介绍。

内容如下:一、把握统编教科书的五个要点1.立德树人2.双线组元3.三位一体4.一课一得5.语文知识二、用好统编教科书的三种意识1. 前后勾连的意识教学体系不是平面的,线性的,而是螺旋式提升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单元目标和要求时,要结合不同册次中相关的要求,比较、辨析,看看到底是如何螺旋式体现的,清楚这个目标,预设的前提是什么,预估的学生的基础是什么,又要往哪个方向去努力,不至于出现,三年时间提的要求都是同质的,或者低水平重复,或者拔高,缺乏针对性。

2. 单元整组的意识从单篇到整组,强调单元整合,明确文本教学价值。

一篇文本,要放在这个单元中,体现单元目标,落实单元要求,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教学内容。

例如九下第二单元,《孔乙己》学习主要环节:1.初读感知孔形象(预习检测,读印象)2.再读分析孔形象(结合具体描写分析孔性格,补写“手”的描写)3.三读理解主题(读描写知变化,品味描写人们“笑”的语句,体会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品读结局,理解主题)4.小结:小说阅读策略5.拓展延伸:换视角讲故事。

6.拓展阅读:金克木《孔乙己外传》《溜索》学习主要环节:1.课前查资料、马帮和溜索。

2.概括小说内容,运用教读课所学方法赏析首领和马帮群像。

3.理解小说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拓展阅读:《棋王》《蒲柳人家》:学习环节1.本单元前三课学习方法小结,解答学生疑惑。

2.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赏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

3.了解作者乡土情怀,理解小说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4.写身边熟悉的人。

拓展阅读:《蒲柳人家》3. 学生主体的意识统编语文教科书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教读、自读课文的区分,语文要素分层次地清晰体现,设计操作性较强的活动、注重方法引导等各个方面,努力由“教本”向“学本”转变。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课件新教材新课堂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课件新教材新课堂

“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 主治读书少,专治教得多 每册篇目由30改为24,表面看总量减少, 实际板块间并不少。1+X法
阅读体系:三位一体
• 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 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 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例1.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此文的阅读教学设计做了很大改进:
课前先布置预习,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并向学生说明,这是一篇在中国 产生过极大影响的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家喻户晓; 要求学生上课之前先问问自己的祖辈、父辈,了解这篇 文章对他们的影响,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此文的兴趣, 而且把这篇革命的经典重新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让学 生在了解白求恩的同时,也初步感受到毛泽东的伟大。
重视方法性知识。如、综合性学习、名 著一书一法等。
要体系但不要体系化。
写作:独立专题
一般写作 要求
•思路要清晰 •如何突出中心 •发挥联想和想象 •文从字顺 •怎样选材 •语言简明
写作指导
小活动 技巧点拨 实例分析
写作实践
记事写人 能力
•学会记事 •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出人物的精神 •抓住细节 •学习抒情
(五)沉淀精华,注重转化
注意吸取学术界优秀成果和一线教师的 教学智慧,实现双重转化。
小学:先学识字后学拼音,一年级根 据字频研究落实300字基本字表。
初中:合理安排各种语文知识,学以 致用。
语法修辞知识在助学系统中随文呈现或 以补白方式呈现,简洁易懂,随学随用。
重视程序性知识,如阅读策略、写作策 略、活动策略、学习策略等。具体、分 层。
D 整本书阅读

部编版语文教材培训学习《统编初语九上是用策略》

部编版语文教材培训学习《统编初语九上是用策略》

《我爱这土地》
·意象的选择——鸟 、土地…… ·词语活用——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 ·长句的应用——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 着的激怒的风 ·矛盾点: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 ·标点:——然后我死了 ·排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之前的空行
洪镇涛老师执教《乡愁》:
四个问题: • 这首诗四个小节之间的顺序能改变吗? • “浅浅的海峡”,可以改为“深深的”吗? • 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 • 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小说阅读的策略
·读小说,读主旨
江苏徐杰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 1.用一组数量短语来点明故事的相关要素,如一个家庭、一位 叔叔…… 2.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在这三个数量短语的中心语前面,加上 合适的修饰语,并说说加这个修饰语的理由。屏幕显示:一封 ( )的来信;一次( )的偶遇;一笔( )的小费。 …… 5.面对穷困潦倒的于勒,菲利普夫妇避之唯恐不及,只有若瑟 夫例外。用“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对若瑟夫的行为进 行概括或评价。 6.在若瑟夫看来,亲情比金钱更可贵。大家设想一下,再过20 年,若瑟夫会不会长成菲利普夫妇那样的人?
基于体式 融入策略 整合资源 凸显活动
1.基于体式
文学: ·诗歌(活动·探究) ·小说(现当代小说、古典白话) ·写景散文(文言)
文章: ·论说文(两个单元)
4
(郑桂华.散文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与原则[J]. 语文学习,2008(5). )

·故事性 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
我摇了摇头, 爸爸,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培训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培训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培训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关键一环。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诗词知识,还强调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本文主要探讨了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只注重诗词的背诵和解释,而忽略了学生对诗词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理解。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教学逐渐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尽管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往往只诗词的记忆和背诵,而忽视了诗词的深层含义和审美价值。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过于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体验。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调整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而非单纯的记忆和背诵。

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内容:除了课堂理论教学,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诗词朗诵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古诗词。

培养教师素养: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诗词修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只有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年。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是新一轮语文教材的全国统编本。

与以往教材相比,统编本教材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注重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和目标。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教材培训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教材培训

快速阅 读 精读
略读 浏览
九 年 级
议论性文 章
小说 戏剧
18
古诗文阅读
由易到难 梯度明显 循序渐进 古文:诸子散文 、史传散文、 表、 序、记 古诗词:以宋词为主(主要是中调、长调)
其次是元曲,也有古体诗、乐府诗、
格律诗
19
从“言”的角度 册次 第三单元 第六单元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 句 增强文言语感,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九 下
人文主 题 语文要 素 (阅读 方法、 阅读策 略)
社会咏叹
世态人情
选择与坚守 古诗文
读书鉴赏
舞台人生
责任与担当
诗歌 小说 反复朗读,感 对作品的内容、 受诗歌的韵律,主题有自己的 把握诗歌的意 看法,理解小 象,理解诗人 说的社会意义, 的情感 欣赏小说语言, 了解小说多样 化的风格
文艺随笔 戏剧 古诗文 把握意蕴,领 了解作者观 把握戏剧冲 熟读成诵 悟作者的思想 点,学习思 摘抄精彩句 突 感情,用历史 辨方法,有 理解人物形 段 眼光审视作品 自己的见解, 象 积累常见词 的当代意义, 学习文艺鉴 品味戏剧台 语 增强文言语感, 理解词语古 词 积累常见文言 赏方法并迁 移应用 今意义的差 词语 异
(一)编写思路与前四册一脉相承
4.注重发挥“助学系统”的效用 单元提示 预习 注释 练习 阅读提示 知识补白 阅读链接
13
单元目标
第1段:小说 文体特征, 人物形象塑 造的重要性。 第2段:①梳 理情节,分 析人物形象; ②对小说内 容、主题有 自己的看法, 理解小说社 会意义;③ 欣赏语言, 了解小说多 样化风格。
4

九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文 文化理解和传承

中学语文学科八、九年级教材培训

中学语文学科八、九年级教材培训

新 闻 体 裁 的 特 点 , 学 习 刻 画 川 风 物 之 美 , 其 共 性 和 个 性 。说 明 方 法 ; 揣 大 意 , 积 累 常
点,获取主要 人物的方法, 积累常见文言 注重朗读,体 摩说明语言, 见文言虚词和
信 息 , 体 会 作 对 人 物 和 事 件 实词
会 作 者 对 生 活 增 强 思 维 的 条 名言警句
二、统编教材的创新之处
思路新 主题新 内容新
思路新
基于读书(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关注单元(关注人文和语文要素) 强化文体(强调文体阅读和文体写作) 分清课型(教读和自读)
九年级教材的整体框架
► ►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能力 体系,要点清晰,梯度明显。 前后勾连→找准定位
► ►双线组织单元,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 实践性
第一单元
八上教科书阅读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主题
变化着的 社会
生活的 记忆
山川美景 情感哲思
文明的 印迹
情操与 志趣
文体
新闻
回忆性散文与 传记
古诗文
散文
说明文
古诗文
能力 培养
阅读新闻类文 把握回忆性散 阅读写景类古 阅读不同类型 把握说明对象 借助注释和工
章,把握各类 文、传记的特 诗文,感受山 的散文,把握 的特征,学习 具书了解内容
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 语文,是独立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
所…… 语文,永远是语文 ……
--史绍典
01
简要回顾
立德树人 读书为要 素养为本
立德树人 读书为要 素养为本
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和革命文 化,根植红色基 因;与时俱进, 体现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贯彻、 落实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全南二中郭思钰7月27日至28日,历时两天的2017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培训拉下了帷幕,但心情却难以平静。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对新版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以后如何针对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也有了一定的规划。

下面就浅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整体把握教材,取其理念在新教材培训的过程中,我在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同志的讲话中以及人教社中语室主任王本华教授的视频“守正创新。

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介绍”中明白了新教材编写的理念:以人文主题、文体组元的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努力做到一课一得,建构适合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的素养体系和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即由“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强化阅读教学。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真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

二、注重名著阅读的引导,给学生学习搭建平台新教材和以往对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更加注重名著阅读。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读课中,重视名著导读,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阅读任务,达成阅读目标的学法。

可以采取多种灵活有趣的形式,例如设计抢答,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对名著感兴趣.完成从被动读书到主动读书的转变。

在自读课中,指导学生在教读课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一种能力,关键是引导学生用法。

三、教师设计教学,学生在自己体验中学习在7月28日上午,我们观看了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新增课文《窃读记》的课堂实录。

从视频录像中我领略到了名师独特的教学方法。

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寓教于乐,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给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指引和帮助。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遵循新教材设计原则,在教读课、自读课、综合课、作文课中解放学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刘珊初中八、九年级语文教材培训 (1)

刘珊初中八、九年级语文教材培训 (1)

一、抓住教材特点理清教学思路
(二)写作教材特点 强调文体训练和对象化写作
一、抓住教材特点理清教学思路
(一)写作教材特点 七年级:培养写作兴趣和良好习惯(热爱生活,热爱 写作,文从字顺);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 八、九年级: 文体写作(演讲稿、说明事物抓住特征、论证要合理) 改编式写作(仿写、改写、扩写、缩写) 作文程式学习(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修改润色、有 创意表达)
七、八年级教科书写作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七 热爱生活, 学会记事 上 热爱写作 七 写出人物的 学习抒情 下 精神 八 写新闻(内 学写传记 上 嵌)
写人要抓
思路要清
如何突出 发挥联想和
住特点 抓住细节
晰 怎样选材
中心
想象
文从字顺 语言简明
说明事物 要抓住特 表达要得体
八下教科书阅读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主 题
民俗文化
身边的 科学
理想与志 思想的力 人文胜迹 趣 量
古诗文 演讲词 游记
哲思与 情怀
古诗文
文 小说、诗歌、 说明文 体 散文 (科学小品)
能 力 培 养
1. 体会表达 1. 理清说明 1. 读懂大意。 1. 理解作者 方法的综合 顺序。 2. 筛 2. 领会内涵。 思想观点。 运用。 2. 感 选主要信息。 3. 品味语言。 2. 把握演讲 3. 学习分析 4. 积累常用 词特点。 受作者情思。 3. 品味富有 推理方法。 词语。 表现力的语 言。
学习演讲词 演 1.理解观点,把握演讲词 特点 2.模拟演讲 讲 (四篇课文)
新闻采访 1.采访准备(小组召开选 题会,确定题材,制定方 案,小组分工) 2.草拟采访提纲(以采访 问题为主要) 3.明确注意事项(言行) 撰写演讲稿 1.学习基本写作技巧 2.独立撰写演讲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7.溜索/阿城
8.蒲柳人家/刘绍棠
(一)编写思路与前四册一脉相承
2.采用“双线组元”的组织框架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8
九 上
人文主 题 语文要 素 (阅读 方法、 阅读策 略)
自然之音 诗歌 涵咏品味,把 握诗歌意蕴, 学习诗歌朗诵 技巧,学写小 诗
砥砺思想 议论性文章 了解议论性文章 的特点,把握作 者观点,区分观 点和材料,理清 论证思路,学习 论证方法
课文 5.孔乙己
6.变色龙
7*.溜索
助学系统 预习:“孔乙己”称呼的由来,带着问题读课文。孔乙己给你 的印象。 思考探究:1.结合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社会环境,谈谈你 对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的理解;2.贯穿孔乙己故事的笑;3.欣赏 语言 积累拓展:4.换叙事视角讲述故事;5.结合小说内容,阐述谁是 小说主人公。 预习:《变色龙》会写怎样的人?小说讽刺意味的体会。 思考探究:1.梳理情节,复述课文;2.奥“变色”原因?人物形 象具有的社会意义。3.课文讽刺效果的达成。 积累拓展:4.演小品,谈对奥、叶尔德林、赫留金衣着、表情、 语言、动作的设计。 批注、阅读提示:小说内容;马帮汉子群像;叙事角度;语言。
独立不倚、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 戴望舒1944年所作悼亡诗 卞之琳1935年所作哲理诗 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 1905年革命前夕,赞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无产阶级战士 《呐喊》1918-1922年,14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旧中国制 度和部分陈腐观念剖析和否定,忧患意识、呼唤变革。 19世纪80年代俄国社会,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揭露警察宪兵制 度的黑暗。 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沉着冷静、无所畏惧、 气定神闲的英雄本色。 20世纪30年代,热情赞颂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侠肝义胆、扶 危济困、嫉恶如仇
3
九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文 第 10.岳阳楼记/范仲淹 三 11.醉翁亭记/欧阳修 单 12.湖心亭看雪/张岱 元 12.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李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 禹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 轼
文化理解和传承 理解古人在描写景物、抒 发感情的同时所表达的政 治理想、志趣抱负,体会 他们寄托在山水名胜中的 思想感情与忧乐情怀。
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教材培训
1
九年级教材编写特点
(一)编写思路与前四册一脉相承 1.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 2.采用“双线组元”的组织框架 3.实行 “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4. 发挥“助学系统”的助学效用
2
(一)编写思路与前四册一脉相承
1.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游目骋怀 古诗文
青春年少 小说
理想信念 议论性文章
人物百态 古代白话小说 梳理故事情节, 把握人物形象, 了解古代白话 小说的艺术特 点
熟读成诵,积 梳理小说情节, 把握作者的观 累掌握文言实 分析人物形象, 点,理解观点 词和名言警句, 理解小说主题 和材料之间的 注意文言虚词 联系,掌握论 的作用 证的方法
(一)编写思路与前四册一脉相承
4.注重发挥“助学系统”的效用 单元提示 预习 注释 练习 阅读提示 知识补白 阅读链接
13
单元目标
第1段:小说 文体特征, 人物形象塑 造的重要性。 第2段:①梳 理情节,分 析人物形象; ②对小说内 容、主题有 自己的看法, 理解小说社 会意义;③ 欣赏语言, 了解小说多 样化风格。
4

九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文 文化理解和传承
汲取前人思想精华,获得情感激励,在人 生之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
第 9.鱼我所欲也/《孟子》 三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单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元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第 六 单 元 21.曹刿论战/《左传》 22.出师表/诸葛亮 2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4.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1
名著导读
自主阅读推荐
《艾青诗选》:如何 泰戈尔《泰戈尔诗选》 九上 读诗 说的阅读 《唐诗三百首》 蒲松龄《聊斋志异》
《水浒传》:古典小 刘义庆《世说新语》
《儒林外史》:讽刺 钱钟书《围城》 作品的阅读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九下
《简·爱》:外国小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说的阅读 夏目漱石《我是猫》
从不同角度了解古人政治生活,感受古人 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传承
1.沁园春·雪/毛泽东 2.我爱这土地/艾青 3.乡愁/余光中
展现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 在痛苦与欢乐中,抒发诗人刻骨铭心、至 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抒写万千海外游子绵长的乡关之思
6
九下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传承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2.梅岭三章/陈毅 3.短诗五首 月夜/沈尹默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断章/卞之琳 风雨/芦荻 统一/聂鲁达 4.海燕/高尔基 5.孔乙己/鲁迅
6.变色龙/契诃夫
爱国之歌: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 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9
(一)编写思路与前四册一脉相承
3.实行 “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教读 自读 课外阅读
10
九(上)第六单元
课名 智取生辰纲 范进中举 三顾茅庐 课型 教读 课文后的课外荐读 《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回目
刘姥姥进大观 园
教读 自读 《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三国演义》 中与“隆中对”策略相关情节 自读 《红楼梦》全书(了解刘姥姥在全书中的 作用)
九 下
人文主 题 语文要 素 (阅读 方法、 阅读策 略)
社会咏叹
世态人情
选择与坚守 古诗文
读书鉴赏
舞台人生
责任与担当
诗歌 小说 反复朗读,感 对作品的内容、 受诗歌的韵律,主题有自己的 把握诗歌的意 看法,理解小 象,理解诗人 说的社会意义, 的情感 欣赏小说语言, 了解小说多样 化的风格
文艺随笔 戏剧 古诗文 把握意蕴,领 了解作者观 把握戏剧冲 熟读成诵 悟作者的思想 点,学习思 摘抄精彩句 突 感情,用历史 辨方法,有 理解人物形 段 眼光审视作品 自己的见解, 象 积累常见词 的当代意义, 学习文艺鉴 品味戏剧台 语 增强文言语感, 理解词语古 词 积累常见文言 赏方法并迁 移应用 今意义的差 词语 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