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监控系统外部接口
监控系统外部接口
三、模拟量输入(AI)
1. 使用说明 现场安装变送器测量运行数据,采集变送器以模拟量方式输出。 • 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 • 非电气量:压力、水位、开度、转速等
2. 信号类型 • 电流型:4~20mA、0~20mA等 • 电压型:0~5V、0~10V、-5~+5V等
3. 采集处理 • 电压采集(电流型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A/D转 换 • 双线制差分输入,有效抑制信号线上的干扰
• 铜电阻:Cu50、Cu53、Cu100等 • 铂电阻:Pt100等
四、温度量输入(TI)
3. RTD采集方式 • 安装RTD变送器,输入RTD电阻,输出模拟信号(信号数量少时采用) • 直接处理RTD电阻(信号数量多时采用)
将电阻转换成电压,采集相应电压值。RTD采集常用电路 • 桥电路 • 电流环电路
2. 信号分类 • 中断开关量输入(II):也称SOE(Sequence Of Event)量,变位 要求记录时间和顺序 • 状态开关量输入(DI):只关心状态,不关心变位时间
一、开关量输入(DI)
3. 工作原理
24V
VCC A
24V K
VCC A
K
0V
负逻辑开入
GND
0V
GND
正逻辑开入
• K断开,光隔不导通,A点电平为“高”,即为“1” • K接通,光隔导通,A点电平为“低”,即为“0”
2. 实现方式
• 以开关量输入或高速计数形式采集信号 • 以一定的策略计算累加,如电度1000度/脉冲、流量500立方米/脉冲 • 脉冲信号要有足够的脉宽
八、外部通讯
1. 使用说明 实现智能仪表和智能装置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如温度巡检装置、交流
ABB机器人的IO通信
引言:ABB的IO通信是指ABB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输入输出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
IO通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ABB的IO通信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具体应用。
概述:IO通信在ABB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使与外部设备之间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
通过IO通信,ABB可以与传感器、执行器、PLC等设备进行连接,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自动化生产。
在本文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ABB的IO通信的工作原理、常见的应用场景以及具体实施步骤。
正文内容:1.IO通信的工作原理1.1数字信号处理1.1.1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念1.1.2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1.2通信协议1.2.1常见的IO通信协议介绍1.2.2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的考量因素1.3硬件连接1.3.1IO模块的选择和配置1.3.2连接不同设备的硬件连接方式2.IO通信的应用场景2.1传感器接口2.1.1温度传感器的接口方式2.1.2压力传感器的接口方式2.1.3光电传感器的接口方式2.2执行器接口2.2.1电机驱动器的接口方式2.2.2气缸控制的接口方式2.2.3伺服驱动器的接口方式2.3PLC接口2.3.1与PLC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方式2.3.2PLC与的联动控制方式2.4监控系统接口2.4.1与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的接口方式2.4.2监控系统对IO通信的应用案例3.ABB的IO通信实施步骤3.1硬件配置3.1.1选择适当的IO模块3.1.2连接IO模块和外部设备3.2软件配置3.2.1使用ABB的IO配置工具3.2.2配置IO通信的参数和通信协议3.3测试与调试3.3.1IO通信的功能测试3.3.2调试IO通信中的问题4.IO通信的优势和挑战4.1优势4.1.1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高效数据交换4.1.2提升自动化生产的灵活性和智能化程度4.2挑战4.2.1技术复杂性和成本考量4.2.2通信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5.总结IO通信在ABB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实现了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高效数据交换。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运行规程
监控系统运行规程第一节概述1概述1.1后台监控系统概述1.1.1全站监控系统是特变南京智能电气生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监控系统,用于完成光伏电站所有信息的最终处理、显示和监测,对开关站一次、二次设各进行控制,以及运行历史信息的检索查询。
1.1.2系统模块包括:数据库配置程序,通讯机配置程序,HMI人机界面,组态图形编辑器,报表、棒图和曲线图的生成,事故追忆,语音告警,远程系统维护等。
1.1.3升压站监控系统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式分层分布系统结构,由站(主) 控层和间隔层以及网络设备构成,可以接受来自电力调度中心的控制调节命令。
站(主) 控层设备包括:主机/操作员工作站、远动工作站、站内通信工作站、GPS设备、网络设备等。
1.1.4间隔层设备包括:10KV线路保护测控单元、10KV所用变保护测控单元、公用测控单元等。
间隔层各测控及保护设备直接与主控层的信息通信。
1.1.5监控系统站控层和间隔层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网络,网络结构为双以太网。
1.1.6监控系统网络可通过远动工作站、双机切换、调制解调装置并按规定的远动规约实现与省调、地调的点对点远动功能。
1.1.7监控制系统实现与继电保护的数据通信,并能够采集与运行密切相关的继电保护硬接点信号。
1.1.8监控制系统能实现与电能计量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电能计量终端设备通过专网设备实现与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连接,且可通过专用通道实现与电能有关管理部门的数据通信。
1.1.9计算机监控系统能与逆变器及汇流箱监控系统的集中监控装置实现数据通信。
1.1.10站(主)控层负责协调和管理间隔层设备的工作,记录和计算整个开关站的运行信息,并把经过处理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完成开关站远方监视和调度控制等功能,其具体功能如下:(1)数据采集和处理监控系统通过测控装置实时采集模拟量、开关量等信息量,对所采集的输入量进行数字滤波、有效性检查、工程值转换、故障判断、信号接点抖动消除等加工。
全自动运行系统控制中心与备用控制中心切换方案
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23.08.0015全自动运行系统控制中心与备用控制中心切换方案薛 强, 张永会(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上海 200071)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专业性强、技术设备复杂、时效性强,在极端灾害发生时,控制中心有可能陷入瘫痪状态,导致控制中心各专业系统无法完成正常的功能,进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
备用控制中心为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必备配置,系统整体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在备用控制中心加持下有较大改善。
结合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主备控制中心系统内部冗余切换机制、设备典型配置、系统接口切换影响及切换场景,在此基础上给出主备控制中心切换设计方案的优劣势比较,为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建设中主备控制中心系统切换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控制中心;备用控制中心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40(2023)08-0078-05Switching Scheme of OCC and BOCC in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Xue Qiang, Zhang Yonghui(CASCO Signal Ltd., Shanghai 200071, China)Abstract: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ofessionalism, complex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strong timeliness in urban rail transit. However, operating control center (OCC) may become paralyzed in times of extreme disasters, resulting in the failure of all professional systems to complete normal functions, thus affect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The backup operational control center (BOCC) is defi ned as the essential confi guration of the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and the overall availability and safety of system are greatly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BOC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dundant switching mechanism, the typic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quipment, and the impact of switching between the interfaces of the core professional system and the switching scenarios of the core system of OCC and BOCC of signal system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s.Based on the above description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witching收稿日期:2023-02-21;修回日期:2023-08-09第一作者:薛强(1986—),男,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邮箱:******************.cn。
机房微模块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机房微模块系统集成技术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目标 (4)3. 项目实施范围 (4)二、需求分析 (5)1. 业务需求 (6)2. 数据需求 (7)3. 技术需求 (8)4. 安全需求 (10)三、系统设计原则及规范 (11)1. 设计原则 (12)2. 设计规范及标准 (13)四、技术架构设计 (14)1. 整体技术架构设计 (16)2. 微模块划分及功能描述 (17)3. 关键技术选型及介绍 (18)五、系统详细设计 (19)1. 机房硬件环境设计 (21)1.1 设备选型及配置方案 (22)1.2 设备布局及线缆规划 (24)1.3 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26)2.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27)2.1 操作系统选择及配置方案 (28)2.2 数据库系统架构设计 (30)2.3 应用软件架构设计 (31)3. 网络系统架构设计 (33)3.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34)3.2 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35)六、系统集成实施方案 (36)1. 集成策略及流程设计 (38)2. 集成测试及调试方案 (40)一、项目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承载着大量的数据和业务运行需求,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系统管理和运营挑战。
本技术方案通过引入微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对机房内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UPS电源、空调系统以及其他相关设施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旨在提高机房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通过实施本方案,可实现数据中心机房的快速部署、灵活扩展和高效运维,确保业务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房微模块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设备选型与配置、系统集成与测试等方面的工作。
将结合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发展方向,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灵活扩展、高效节能的现代化数据中心机房。
项目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提升机房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广播系统设备接线图和安装说明(1)
图 1.3:网络控制器内视图
1.3 连接
1.3.1 简介 本节概述了如何使用网络控制器实现一般系统连接。 连接主电源 连接网络 连接配置 PC 连接音频输入端 连接音频输出端 连接控制输入端 连接控制输出端 连接 RS232 端口 插入 CF 卡 1.3.2 连接主电源 将网络控制器连接到主电源的过程如下: 1 使用网络控制器背面的电压选择器选择合适的本地主电源电压 表 5.1:电压选择器和保险丝
2
1、 LBB4401/00 网络控制器
1.1 简介
LBB4401/00 网络控制器是 Praesideo 系统的核心。 有关网络控制器的方框图,请参阅图 1.1。
图 1.1:网络控制器方框图
1.2 控件、连接器和指示器
1.2.1 前视图 网络控制器的前面(请参阅图 1.2)包括以下组件: 1 扬声器—用于音频监控的扬声器。监控耳机连接到监控耳机输出端(4)时,扬声器 静音。 2 菜单显示器—显示网络控制器的相关信息的 2*16 字符的 LCD 显示器 3 菜单按钮—使用旋压式按钮进行操作 4 监控耳机输出端—用于连接音频监控耳机的 3.5mm(0.14 英寸)的插座。连接耳机时, 扬声器静音。 1.2.2 后视图 网络控制器的背面(请参阅图 1.2)包括以下组件: 5 接地端—将网络控制器带电接地的连接。 6 音频输入端—用于接受模拟音频源的音频信号的四筒,一个用于线路。其它两个固定 用于线路输入端。每个音频输入端均配有 XLR 和双路 cinch 连接器 7 音频输出端—用于调用模拟音频信号的四个音频输出端。每个音频输出端均配有 XLR 和双路 cinch 控制器
3
8 主电源打开、关闭开关—打开和关闭网络控制器的开关 9 保险丝盒 —配有可以保护网络控制器电源的的保险丝的保险丝盒 10 系统总线—将连接网络控制器连接到其它 11 以太网接口—将网络控制器连接到外部记录盒配置设备/系统的接口。此接口通常用 于配置 PC 或开放式接口客户端与 Praesideo 系统的连接 12 控制输入端—用于接收要触发 Praesideo 网络中的某些动作所必须的来自第三房设备 的信号的控制输入端。 13ARS232 接口—用于工厂/开发。 14 控制输出端—可以用于向第三方设备发送信号以触发由 Praesideo 网络产生的动作的 控制输出端 15 电影选择器—选择本地主电源电压的电压选择器 16 主电源插槽—将网络控制器连接到主电源的插座
车辆乘客信息系统接口设计
车辆乘客信息系统接口设计1乘客信息系统与车辆其他子系统接口1.1广播系统与列车监控系统(TCMS)系统通信接口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列车TCN网络架构,采用MVB通讯方式的接口形式。
通讯接口的主要内容如下:列车监控系统(TCMS)广播系统(PA)生命信息:时钟信息:与TCMS时钟同步ATC转发来的速度、站台码、上下行、开门侧等信息烟火报警信息门紧急解锁信息列车监控系统(TCMS)转发给乘客信息显示及视频监控系统(PIDS&CCTV)信息广播系统(PA)列车监控系统(TCMS)健康状态信息紧急报警激活信息乘客信息显示及视频监控系统(PIDS&CCTV)状态信息,通过广播系统转发。
通讯协议需按各项目的不同需求进行定义。
1.2广播系统(PA)与无线电(RADIO)系统接口广播系统(PA)PA与无线电系统(RADIO)接口一般为控制信号接口和语音接口。
控制信号:干节点信号。
无线电系统内部触点闭合,控制回路建立,即无线电通知广播系统要进行无线广播,之后将语音信号切入进行广播播放。
音频信号:无线电系统将音频信号传至广播系统,广播系统通过客室扬声器进行无线电广播。
1.3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DS)与地面乘客信息系统系统接口地面乘客信息系统为车辆系统提供无线通道,实现地面与车辆之间进行视频下载并在车辆终端设备(LCD显示屏)上进行播放的功能。
以太网接口用于传输视频文件VGA接口(或其他音频接口形式)用于传输语音文件1.4视频监控系统(CCTV)与地面乘客信息系统接口地面乘客信息系统为车辆系统提供无线通道,实现地面与车辆之间进行视频上传,并在地面控制中心(OCC)显示车辆监控视频功能。
以太网接口用于传输视频文件2乘客信息系统内部接口广播系统(PA)与乘客信息显示及视频监控系统(PIDS&CCTV)接口通讯接口用于广播系统与乘客信息显示及视频监控系统之间的通讯VGA接口(或其他音频接口形式)用于音频文件传输,广播系统为乘客信息显示系统伴音使用。
海康威视IP SANNAS监控存储解决方案_模版
海康威视IP SAN/NAS存储解决方案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杭分公司二〇〇九年六月目录1.基本需求 (4)1.1DVR/DVS需求 (4)1.2容量计算公式 (4)1.3容量计算 (4)1.4集中式共享存储 (5)1.5数据可靠性 (5)1.6可扩展性 (5)1.7高性能 (5)1.8网络需求 (5)2.解决方案 (6)2.1.方案选择 (6)2.1.1.DVR直接存储 (6)2.1.2.NAS附网存储 (6)2.1.3.IP存储网络 (6)2.2.方案描述 (7)2.2.1.系统原理图 (8)2.3.存储技术参数 (9)2.3.1.存储配置 (9)2.4.方案分析 (12)2.4.1.监控专用存储系统,充分满足性能要求 (12)2.4.2.同时提供IP SAN和NAS (12)2.4.3.极易管理(全中文) (13)2.4.4.独有安全技术 (13)2.4.5.高可扩充性 (13)2.4.6.高性价比 (13)2.4.7.数据存储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14)3.DS-A20系列IP SAN/NAS存储产品 (15)4.DS-6X00HC/HF视频服务器 (18)4.1.产品概述 (18)4.2.订货型号 (18)4.3.硬件接口 (18)4.4.技术参数 (19)5.DS-6X00HC/HF-ATA视频服务器 (20)5.1.产品概述 (20)5.2.订货型号 (20)5.3.物理接口 (20)5.4.技术参数 (21)5.5.DS-2DF1-6XY系列网络球机 (22)1. 基本需求某银行需要64路视频监控系统,7*24小时监控,数据保存3个月便可以覆盖。
存储方案采用IP SAN/NAS 集中存储。
采用4CIF 格式,1Mbps 码流。
1.1 DVR/DVS 需求➢ 64路➢ 图象分辨率: 1Mpbs➢ 7*24小时➢ 保存时间:90天1.2 容量计算公式第一步:根据式(1)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i q , 单位MByte 。
地铁ATS与PIS、PA通信接口的更改方式的探讨
地铁ATS与PIS、PA通信接口的更改方式的探讨发表时间:2019-07-01T08:54:06.5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邓瑛杜成林[导读] 摘要:某城市地铁X号线自开通以来频发全线PIS无进站倒计时、全线无自动PA等故障,对乘客服务造成了一定影响。
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214000摘要:某城市地铁X号线自开通以来频发全线PIS无进站倒计时、全线无自动PA等故障,对乘客服务造成了一定影响。
目前PA、PIS两个系统和信号ATS系统之间的通信,采取通过ISCS进行中转。
由于中间增加了一级接口,导致故障发生概率增加,表现为PA、PIS无法正常收到ATS发出的信息。
拟将PA、PIS所需信息由目前ATS经过ISCS转发的方式,改为由ATS直接与PA、PIS通信。
关键词:列车运行监控信息、广播、乘客信息、通信接口近几年,全国各地轨道交通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轨道交通技术也日益更新,信号系统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系统也经历一系列优化提升。
列车运行监控系统(ATS),承接了信号系统的大量外部接口信息处理,更加优化信号系统的的功能,为地铁运行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
一、ATS外部接口概述目前与信号ATS系统接口的外部系统主要有综合监控系统(ISC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设备监控系统(BAS)、时钟系统,广播系统(PA)、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S)、大屏显示系统、无线系统(RS)等。
鉴于接口设备的维护特殊性,目前国内ATS与外部接口的连接方式主要采取两种方案。
一种方案是:ATS系统直接分别于与外部子系统连接,这种方式优点是:ATS系统与外部系统一一对应,便于发现问题。
缺点是:对于ATS而言,连接的对外接口过多,对接口设备性能要求高,不便于平时维护,且数据处理相对繁琐。
另外一种方案是:除关键系统和ATS系统直接接口通信外,其它系统则是由ISCS进行中转,例如PIS、PA等系统与ATS系统的接口,这种方式有效减少了ATS系统对外的物理接口,优化了数据处理,缺点是:若ISCS发生故障,则会引起其他系统数据紊乱,扩大故障范围。
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及客户端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及客户端技术规范China Unicom Integrated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System Alliances and Client Unit Specifications(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V I 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及客户端技术规范.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2)4视频监控中心技术要求 (3)4.1 视频监控中心功能要求 (4)4.1.1 CMU功能要求 (4)4.1.1.1 业务功能要求 (4)4.1.1.2 CMU其他功能要求 (7)4.1.2 MDU功能要求 (8)4.1.3 MSU功能要求 (9)4.1.4 SMU功能要求 (9)4.1.4.1 用户管理 (10)4.1.4.2 认证鉴权 (10)4.1.4.3 设备管理 (11)4.1.4.4 产品管理 (12)4.1.4.5 权限管理 (12)4.1.4.6 系统管理 (12)4.1.4.7 授权管理功能 (13)4.1.5 MGU功能要求 (13)4.1.5.1 功能逻辑结构 (13)4.1.5.2 功能要求 (14)4.1.5.3 设备类型 (15)4.1.5.4 协议适配 (15)4.1.6 WPU功能要求 (16)4.1.6.1 WPU系统结构 (16)4.1.6.2 业务Portal功能要求 (17)4.1.6.3 管理子系统功能要求 (20)4.2 视频监控中心性能要求 (24)4.2.1系统容量 (24)4.2.2监控点接入时间 (24)4.2.3被监控点切换时间 (24)4.2.4时延 (24)4.2.5视频质量 (24)4.2.6网元性能要求 (25)4.2.6.1 MGU性能要求 (25)4.3 视频监控中心网管要求 (27)4.3.1 CMU网管要求 (27)4.3.1.1 性能管理 (27)4.3.1.2 故障管理 (27)4.3.1.3 配置管理 (28)4.3.1.4 安全管理 (28)4.3.2 MGU网管要求 (28)4.3.2.1 配置管理 (28)4.3.2.2 故障管理 (30)4.3.2.3 性能管理 (30)4.3.3 WPU网管要求 (31)4.3.3.1 配置管理 (31)4.3.3.2 故障管理 (31)4.3.3.3 性能管理 (31)5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31)5.1 前端设备概述 (31)5.1.1前端设备定义 (32)5.1.2前端设备组成 (32)5.1.3前端功能模块 (33)5.2 前端设备基本要求 (34)5.2.1前端监控设备整体要求 (34)5.2.2前端监控设备技术要求 (34)5.2.2.1 前端监控设备的功能要求 (34)5.2.2.2 前端监控设备的编码要求 (39)5.2.2.3 前端监控设备的性能要求 (40)5.2.2.4 前端监控设备的详细参数要求 (41)5.2.2.5 前端监控设备的外部接口要求 (45)5.2.3前端监控设备网管要求 (46)5.2.3.1 资源管理 (46)5.2.3.2 故障管理 (47)5.2.3.3性能与状态管理 (49)5.2.3.4 配置管理 (49)5.3 固定PU技术要求 (51)5.3.1固定PU的功能要求 (51)5.3.1.1 网络地址配置 (51)5.3.1.2 用户B/S访问权限 (51)5.3.1.3 提供WEBSERVER 管理功能 (51)5.3.2性能要求 (52)5.3.2.2 图像效果 (52)5.3.2.3 画面延迟 (52)5.4 M_PU技术要求 (52)5.4.1 M_PU 概述 (52)5.4.1.1 按产品实现方式分类 (52)5.4.1.2 按接入网络分类 (52)5.4.1.3 M_PU 产品形态 (53)5.4.1.4 基于移动属性的产品形态 (53)5.4.1.5 车载型M_PU的技术要求 (53)5.4.1.6 基于数据卡数量分类 (53)5.4.2 M_PU功能要求 (54)5.4.2.1 系统要求 (54)5.4.2.2 多卡绑定功能 (55)5.4.2.3 系统自检、恢复能力 (55)5.4.2.4 移动网络接入要求 (55)5.4.2.5 短消息激活功能 (56)5.4.2.6 语音激活功能 (56)5.4.2.7 带外能力(可选) (56)5.4.3.1 移动网络指标要求 (56)5.4.3.2 射频性能指标要求 (57)5.4.3.3 网络适应性要求 (57)5.4.3.4 图像质量要求 (57)5.4.4 M_PU 硬件及接口要求 (57)5.4.4.1 GPRS/EDGE/WCDMA数据卡接口要求 (57)5.4.4.2 天线设计要求 (57)5.4.4.3 AT 指令接口要求 (58)5.5 前端设备与视频监控中心接口要求 (58)5.5.1接口规范范围 (58)5.5.2接口规范原则 (58)5.5.2.1 前端设备的管理接口 (59)5.5.2.2 前端设备会话控制接口 (60)5.5.2.3 前端设备的音视频传输接口 (62)5.5.3 PU与CSG的接口 (63)5.5.3.1 前端设备参数配置和查询流程 (63)5.5.3.2 云镜控制流程 (87)5.5.3.3 前端设备的控制流程 (92)5.5.3.4 告警上报流程 (93)5.5.3.5 透明通道流程 (94)5.5.3.6 前端设备注册流程 (95)5.5.3.7 前端设备心跳流程 (97)5.5.3.8 图象遮挡流程 (97)5.5.3.9 前端设备制式设置 (99)5.5.3.10 前端设备制式读取 (99)5.5.3.11 录像下载流程 (100)5.5.4 PU与MDU的接口 (100)5.5.4.1 前端设备注册流程 (101)5.5.4.2 前端设备心跳流程 (102)5.5.4.3 媒体会话建立流程 (102)5.5.4.4 媒体会话拆除流程 (104)6客户端技术要求 (104)6.1 客户端概述 (104)6.2 PC客户端功能要求 (105)6.2.1安全认证 (105)6.2.2设备管理 (105)6.2.3实时视频查看 (105)6.2.4远程实时控制 (105)6.2.5自动登陆 (105)6.2.6本地录像 (106)6.2.7中心录像查询和回放 (106)6.2.8报警信息的查询 (106)6.2.9音频 (106)6.2.10拍照 (106)6.2.11客户端升级 (106)6.2.12解码要求 (106)6.2.13显示要求 (106)6.2.14接口要求 (106)6.2.15数据安全 (106)6.2.16 NAT穿越 (107)6.3 移动客户端功能要求 (107)6.3.1用户登录 (107)6.3.2浏览功能要求 (107)6.3.3视频解码要求 (108)6.3.4视频播放要求 (108)6.3.5云镜控制要求 (108)6.3.6视频截图要求 (109)6.3.7手机本地录像要求 (109)6.3.8参数配置要求 (109)6.3.9异常处理要求 (109)6.3.10统一UI设计要求 (110)6.3.11在线升级要求 (110)6.3.12远程控制 (110)6.3.13无线接入 (110)6.3.14分辨率 (110)6.3.15视频解码 (110)6.4 客户端与视频监控中心接口要求 (111)6.5 服务质量和稳定性要求 (111)6.5.1服务质量要求 (111)6.5.2稳定性要求 (111)附录A:移动终端实现M_PU功能的相关要求(规范性附录) (111)1概述 (111)2功能要求 (111)2.1 系统要求 (111)2.2 用户登录功能 (112)2.3 实时视音频采集功能 (112)2.4 手机终端实现音视频编码的要求 (112)2.5 录像上传功能 (112)2.6 图片上传功能 (112)2.7 录像、图片抓拍功能 (112)2.8 文件夹管理 (113)2.9 参数配置 (113)2.10 手动报警功能 (113)2.11 软硬件编码 (113)2.12 支持多码流功能 (113)2.13 自动参数配置功能 (114)2.14 带外设备视频上传 (114)2.15 网络自适应上传 (114)2.16 前端高清抓拍 (114)2.17 上下线通告 (114)2.18 GPS/GIS功能 (114)2.19 彩信上传 (115)3性能要求 (115)3.1 性能指标 (115)3.1.1专有芯片编码手机PU性能指标 (115)3.1.2内部软件编码手机PU性能指标 (115)3.2 手机终端性能要求 (115)4业务功能操作流程 (115)附录B:商务客户端要求(规范性附录) (116)1商务客户端与平台架构关系 (116)2商务客户端与联通E盾门户的关系 (116)2.1 用户登录流程 (117)2.2 接口描述 (118)2.2.1获取用户身份信息接口 (118)2.2.2获取用户联通E盾状态接口 (118)2.2.3验证用户身份信息接口 (118)3商务客户端界面要求 (118)附录C:PU返回的错误列表(资料性附录) (118)附录D:云台解码器(DECODERTYPE)编码(资料性附录) (120)附录E:如何注册解码插件(资料性附录) (122)附录F:密码的策略(资料性附录) (123)附录G:M_CU用户界面各模块界面参考实现(资料性附录) (124)1主菜单界面设计要求 (124)2用户登录界面设计要求 (124)3浏览器界面设计要求 (125)4播放器界面设计要求 (126)5按键使用设计规则 (127)6参数配置界面设计要求 (128)7图片/录像管理界面设计要求 (128)8图片操作界面设计要求 (129)9帮助文件界面设计要求 (130)前言为了满足中国联通公司开展视频监控业务的运营要求,同时为了适应固定和移动融合后的新应用环境,特编制本系列标准。
综合监控系统
1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简称ISCS)集成以下管理平台和系统: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含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及一卡通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紧急告警与求助系统、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车位引导系统、交通控制系统)、IBMS管理平台(含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智能疏散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时钟系统。
实现信息集成、管控集中的功能,实现值班人员对各系统的统筹管理。
1.2.1基本性能人性化操作界面,支持多种格式图片、动画和声音文件。
丰富的图元、控件属性应用,轻松实现多种动作。
功能丰富的报警机制、支持事件处理记录、实时和历史数据存储。
强大的脚本应用,可实现复杂的逻辑操作和运算处理。
数据库点表支持CSV文件导入,支持Excel编辑,十分便捷实现工程变量导入。
支持C/S和B/S构架,自动打包Web数据,本地IIS发布,轻松实现远程浏览。
平台全加密机制,平台组态、运行和数据库采用硬件狗加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拒绝非法用户操作。
方便的配方管理模块,简单高效实现导入导出配方数据。
完善的驱动集成,支持ModBus RTU/TCP、DLT645、标准OPC和BACnet驱动。
性能稳定的安全容器,支持第三方ActiveX控件使用。
丰富的报表设计,自带报表设计器实现多类报表文件的设计。
十分实用的模版功能,实现画面的重复使用。
综合监控平台及设备是可靠的,并能适应连续7×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
综合监控平台是灵活的,系统扩展时做到不影响已有设备的运行、软硬件增加较少。
综合监控平台的设备是便于安装、操作和维护的。
故障情况下,网络切换处理时不超过200ms,热备服务器的切换时间不超过1秒。
在故障恢复后,故障点的正常监视和控制功能正常,且数据不会出现丢失。
综合监控平台的任何故障、电源故障或者故障切换都不引起被控系统的设备的误动作。
1.2.3系统构成本系统由用服务器、存储设备、管理工作站、IBP盘、打印机等设备构成。
“千里眼”视频监控平台简介及平台报价
平台简介及平台报价1.1 系统功能1.1.1.CMU-中心管理单元CMU实现对平台的用户、终端、系统(各服务单元)进行统一管理。
主要包括WEB管理服务器等。
1.1.2.DB-数据库服务单元DB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服务。
在中心平台中,可以部署了主、备数据库服务单元,同时分中心平台部署镜像数据库服务单元。
在异常情况下,分中心平台可以作为应急平台使用,保障了平台的稳健性。
业务初期和小规模(300个用户以下)的应用,按一个中心平台进行部署数据库服务,因此只需在一台服务器上部署数据库服务即可。
1.1.3.SMU-业务管理单元SMU主要实现注册管理、认证鉴权、权限管理、安防告警等管理功能。
主要包括SIP服务器等。
1.1.4.MDU--媒体分发单元MDU实现前端设备的媒体在多个存储服务器、实时流媒体服务器以及多个客户端中进行分发。
1.1.5.MSU--媒体存储单元媒体存储单元(MSU)主要实现前端设备的中心录像存储、报警录像存储等功能。
存储方式分为直接连接存储和网络连接存储。
对于小规模应用,常用直接连接存储方式,即通过硬盘柜等方式扩展硬盘存储空间,单台服务器最大具备45TB存储空间。
对于大规模应用,常用网络连接存储方式,即媒体服务器通过网络互联,将视音频数据存储到网络存储设备(NAS、SAN等)的存储方式,此种方式可以扩展存储空间从几百到上千个TB以上。
1.1.6.MPU--媒体点播单元MPU主要实现前端设备在媒体存储单元中的录像文件、媒体存储单元中其他多媒体节目(电影、音乐等节目),以及前端设备本地录像文件的点播服务。
1.1.7.WPU—手机视频业务门户单元WPU即手机视频业务门户单元。
WPU作为移动手机客户端的统一访问入口,提供用户认证入口、前端设备列表显示,通过与SMU的信息交互,协同完成用户认证等功能。
同时,WPU 与RTSP服务器配合,实现3G手机视频业务,包括实时视音频频浏览、现场直播、媒体点播以及远程监控前端设备等。
智慧物流运输系统操作手册
智慧物流运输系统操作手册第1章系统概述 (4)1.1 系统简介 (4)1.2 系统功能 (4)1.3 系统架构 (4)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4)2.1 硬件设备安装 (4)2.2 软件系统安装 (5)2.3 系统配置与优化 (5)第3章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 (5)3.1 用户注册与登录 (5)3.2 用户权限分配 (5)3.3 用户信息管理 (5)第4章物流订单管理 (5)4.1 订单录入与导入 (5)4.2 订单查询与跟踪 (5)4.3 订单变更与取消 (5)第5章仓储管理 (5)5.1 入库管理 (5)5.2 出库管理 (5)5.3 库存管理 (5)第6章运输管理 (5)6.1 车辆调度 (5)6.2 运输线路规划 (5)6.3 运输跟踪与监控 (5)第7章费用管理 (5)7.1 运输费用计算 (5)7.2 费用审核与结算 (5)7.3 费用统计与分析 (5)第8章数据报表与分析 (5)8.1 数据报表查看 (5)8.2 报表导出与打印 (5)8.3 数据分析与应用 (5)第9章系统接口与集成 (5)9.1 外部系统接口 (5)9.2 接口配置与调试 (5)9.3 系统集成与对接 (6)第10章系统维护与升级 (6)10.1 系统备份与恢复 (6)10.2 系统维护与优化 (6)10.3 系统升级与更新 (6)第11章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 (6)11.2 用户权限管理 (6)11.3 系统审计与日志 (6)第12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6)12.1 系统操作问题 (6)12.2 数据处理问题 (6)12.3 系统故障处理 (6)12.4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6)第1章系统概述 (6)1.1 系统简介 (6)1.2 系统功能 (6)1.3 系统架构 (7)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7)2.1 硬件设备安装 (7)2.1.1 准备工作 (7)2.1.2 安装硬件设备 (7)2.2 软件系统安装 (8)2.2.1 准备工作 (8)2.2.2 安装操作系统 (8)2.3 系统配置与优化 (8)2.3.1 系统设置 (8)2.3.2 系统优化 (8)第3章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 (8)3.1 用户注册与登录 (9)3.1.1 用户注册 (9)3.1.2 用户登录 (9)3.2 用户权限分配 (9)3.2.1 角色管理 (9)3.2.2 权限分配 (9)3.3 用户信息管理 (10)3.3.1 用户信息维护 (10)3.3.2 用户信息查询 (10)第4章物流订单管理 (10)4.1 订单录入与导入 (10)4.2 订单查询与跟踪 (10)4.3 订单变更与取消 (11)第5章仓储管理 (11)5.1 入库管理 (11)5.2 出库管理 (12)5.3 库存管理 (12)第6章运输管理 (12)6.1 车辆调度 (12)6.1.1 货物信息采集与处理 (13)6.1.2 车辆资源管理 (13)6.1.4 司机调度管理 (13)6.1.5 应急预案管理 (13)6.2 运输线路规划 (13)6.2.1 运输线路规划原则 (13)6.2.2 运输线路规划方法 (13)6.2.3 运输线路调整 (13)6.3 运输跟踪与监控 (13)6.3.1 运输跟踪技术 (14)6.3.2 运输监控系统 (14)6.3.3 异常处理 (14)6.3.4 数据分析与反馈 (14)第7章费用管理 (14)7.1 运输费用计算 (14)7.1.1 运输费用组成 (14)7.1.2 运输费用计算方法 (14)7.2 费用审核与结算 (14)7.2.1 费用审核 (14)7.2.2 费用结算 (15)7.3 费用统计与分析 (15)7.3.1 费用统计 (15)7.3.2 费用分析 (15)第8章数据报表与分析 (15)8.1 数据报表查看 (15)8.2 报表导出与打印 (16)8.3 数据分析与应用 (16)第9章系统接口与集成 (16)9.1 外部系统接口 (16)9.1.1 接口概述 (16)9.1.2 医保接口 (17)9.1.3 PACS接口 (17)9.1.4 ERP接口 (17)9.2 接口配置与调试 (17)9.2.1 接口配置 (17)9.2.2 接口调试 (17)9.3 系统集成与对接 (17)9.3.1 系统集成概述 (17)9.3.2 系统对接 (17)9.3.3 系统集成与对接的挑战 (18)第10章系统维护与升级 (18)10.1 系统备份与恢复 (18)10.1.1 系统备份 (18)10.1.2 系统恢复 (18)10.2 系统维护与优化 (18)10.2.2 系统优化 (18)10.3 系统升级与更新 (19)10.3.1 系统升级 (19)10.3.2 系统更新 (19)第11章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 (19)11.1 安全策略设置 (19)11.1.1 安全策略概述 (19)11.1.2 安全策略制定原则 (19)11.1.3 安全策略实施 (20)11.2 用户权限管理 (20)11.2.1 用户身份认证 (20)11.2.2 权限分配 (20)11.2.3 权限控制 (20)11.3 系统审计与日志 (20)11.3.1 系统审计 (21)11.3.2 日志管理 (21)第12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21)12.1 系统操作问题 (21)12.1.1 系统启动缓慢 (21)12.1.2 系统卡顿 (21)12.1.3 软件兼容性问题 (21)12.2 数据处理问题 (22)12.2.1 数据丢失 (22)12.2.2 数据损坏 (22)12.2.3 数据同步问题 (22)12.3 系统故障处理 (22)12.3.1 蓝屏故障 (22)12.3.2 系统崩溃 (22)12.3.3 硬件故障 (23)12.4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23)好的,以下是一份智慧物流运输系统操作手册的目录:第1章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1.2 系统功能1.3 系统架构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2.1 硬件设备安装2.2 软件系统安装2.3 系统配置与优化第3章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3.1 用户注册与登录3.2 用户权限分配3.3 用户信息管理第4章物流订单管理4.1 订单录入与导入4.2 订单查询与跟踪4.3 订单变更与取消第5章仓储管理5.1 入库管理5.2 出库管理5.3 库存管理第6章运输管理6.1 车辆调度6.2 运输线路规划6.3 运输跟踪与监控第7章费用管理7.1 运输费用计算7.2 费用审核与结算7.3 费用统计与分析第8章数据报表与分析8.1 数据报表查看8.2 报表导出与打印8.3 数据分析与应用第9章系统接口与集成9.1 外部系统接口9.2 接口配置与调试9.3 系统集成与对接第10章系统维护与升级10.1 系统备份与恢复10.2 系统维护与优化10.3 系统升级与更新第11章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11.1 安全策略设置11.2 用户权限管理11.3 系统审计与日志第12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2.1 系统操作问题12.2 数据处理问题12.3 系统故障处理12.4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第1章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本文所讨论的系统,是一款针对领域而设计的软件系统。
PMC-518D多回路监控装置用户手册_V1.3
PMC-518D多回路监控装置使用说明书深圳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危险和警告本设备只能由专业人士进行安装,对于因不遵守本手册的说明所引起的故障,厂家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触电、燃烧或爆炸的危险设备只能由取得资格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安装和维护。
对设备进行任何操作前,应隔离电压输入和电源供应,并且短路所有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要用一个合适的电压检测设备来确认电压已切断。
在将设备通电前,应将所有的机械部件,门和盖子恢复原位。
设备在使用中应提供正确的额定电压。
不注意这些预防措施可能会引起严重伤害。
本说明书版权属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传播或使用本文件及其内容,违犯者将要对损坏负责。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
我们已经检查了本手册关于描述硬件和软件保持一致的内容。
由于不可能完全消除差错,所以我们不能保证完全的一致。
本手册中的数据将定期审核,并在下一版的文件中做必要的修改,欢迎提出修改建议。
以后版本中的变动不再另行通知。
目录1 概述 (1)1.1 功能介绍 (1)1.2 系统应用 (2)2 技术指标 (2)2.1 环境条件 (2)2.2 额定参数 (2)2.3电气绝缘性能 (2)2.4机械性能 (3)2.5电磁兼容性能 (3)3 功能介绍 (3)3.1 开关量监视 (3)3.2 继电器操作 (3)3.3 事件顺序记录(SOE) (4)4典型选型接线图 (4)5 安装使用 (5)5.1 安装 (5)5.2 端子接线 (5)5.3 面板操作 (6)5.4 装置故障分析 (7)6 质量保证 (7)6.1 新装置质量保证 (7)6.2 装置升级 (7)6.3 装置质保限制 (7)7附图 (8)7.1 机械尺寸图 (8)7.2前面板图 (8)1 概述1.1 功能介绍高性能的电力监控智能电表PMC-518D是一种简洁实用的高性能配电监控装置,广泛用于工业、商业、民用电力系统和变电站中。
赋安100操作说明
深圳赋安AFN100使用说明书第一章AFN100简介1.1概述AFN100是深圳赋安公司在总结多年研制和生产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广泛应用现代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技术的最新成果,将传感技术、计算机自控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现代中央处理器技术相结合,最新推出的智能火灾报警控制器。
AFN100火灾报警控制器配套的探测器、控制模块用分布智能模式和专用微计算机技术,控制器和探测器之间可方便实现多功能双向信息传递,即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向探测器、控制模块发出控制指令,同时探测器、控制模块也能向控制器传送报警信息、故障信息及维护信息。
AFN100火灾报警控制器配套的探测器是赋安最新一代探测器,其内置CPU具有自我诊断检测功能,检测诊断结果可存储在探测器内,通过控制器或计算机读取存储的资料。
此外本系统具有不同信息传送优先级别,可大大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AFN100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具有智能化特性。
AFN100系统采用二总线制,所有探测器、控制模块、地址编码手动按钮,并联在二总线回路上,系统的各种编码信息和地址信息可通过控制器或计算机按用户要求输入,整个系统设计施工简单,同时回路上可增设短路隔离模块(不占地址)使系统在部分短路状态下都能正常工作,大大提高系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性。
AFN100是专为中小型工程设计的智能火灾报警控制器,它具有智能和传统两种工作模式,在智能工作模式下每回路最多可连接194只智能探测器和99只监视/控制模块。
在传统工作模式下,AFN100每回路可连接32个区域中继器共256个探测回路,每个探测回路最多可连接20个传统开关量探测器。
本产品已通过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产品认证。
1.2性能配置1.2.1特性■2路智能总线回路,每回路最多可连接194只智能探测器和99只监视/控制模块。
■红、黄、绿三色背光LCD显示。
红色背光显示火警信息,黄色背光显示故障信息及操作信息,绿色背光显示联动信息。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建设重点和难点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发布时间:2021-06-17T08:02:50.91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5期作者:施洋[导读] 高速公路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交通出行的重要通道,在整个社会高度关注高速公路监控功能的背景之下,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能够针对高速公路的日常运行进行网络信息采集,同时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对于道路应急救援、指挥调度、服务公众出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信息化交通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样也是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当中的基石,亦是交通强国战略的先行者,本文选择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中的建设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希望此次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服务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建设发展。
施洋云南云岭高速公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高速公路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交通出行的重要通道,在整个社会高度关注高速公路监控功能的背景之下,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能够针对高速公路的日常运行进行网络信息采集,同时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对于道路应急救援、指挥调度、服务公众出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信息化交通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样也是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当中的基石,亦是交通强国战略的先行者,本文选择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中的建设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希望此次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服务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大数据引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同样也为高速公路电子监控系统的发展,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是智慧交通建设的基础,也是现代化建设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能够为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行状况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成果逐渐凸显。
但是,实践的推进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缺乏经费、规划科学性不足等,使得其作用无法有效发挥,甚至有一部分高速公路根本就没有建立起监控系统,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要以问题为导向。
综合联调-综合监控与各专业接口管理研究
综合联调-综合监控与各专业接口管理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综合联调作为衔接地铁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联调的核心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不同子系统之间、不同建设阶段之间、不同参与方之间形成的接口界面进行管理,接口管理的绩效直接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性能。
本文立足综合监控系统,阐述了综合联调阶段综合监控系统发挥的核心作用,通过接口分析指出接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接口管理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综合联调、综合监控、接口管理0 引言在地铁建设过程中,综合联调是地铁调试阶段的最终阶段,既要完成施工的收边收口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系统的单体、联合性的确认工作。
是现场运营前的“集合练兵”,完成从单功能调试到多专业多功能多系统的综合测试,也是对地铁开通所有功能性能的验证。
如果综合调试能以较低成本、较快时间完成,并保持风险可控,对后续运营安全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1 综合联调阶段1.1前期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指确认前置条件,成立联调组织机构,编写综合联调总体方案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的阶段。
需要确认的前置条件包括:各车站、区间的土建工程是否完工;车站设备间的接口调试是否完成并通过验收;轨道系统是否具备双向行车条件,供变电、接触网能否提供正式电源,车辆、车辆段、控制中心的设备是否安装并调试完成等技术条件进行核查,督促各供货商尽快完成单系统调试。
然后,要编制和确认综合联调相关的大纲、细则、应急预案等管理文件。
最后,明确各参与方的岗位职责,确保综合联调实施方案的顺利开展。
1.2具体实施阶段综合联调现场开展前准备工作,需有综合监控专业人员负责组织各参与联调单位人员进行联调交底会,并进行签到。
当人员到齐后,各联调单位应对自己专业设备检查是否符合联调条件,确认无误后可开展联调综合联调的实施阶段是指系统与系统、人与系统之间的联合调试阶段,是综合联调的关键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实施细则中的要求具体的开展各项检测。
看守所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看守所监控系统建设规范(试行)1.2.总则1.1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科技强警”战略和部领导关于规范和加强看守所监控系统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优质高效建设和维护看守所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提高看守所安全系数,根据JJ002-2002看守所技术建设规范,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看守所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检测、竣工验收及维护工作。
在用监控系统相关要求可参照此规范,结合本地实际,酌情降低要求。
1.3 监控系统建设应坚持“保障必需,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根据看守所设计容量和管理工作要求,与看守所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地开展。
1.4 监控系统建设应与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看守所安防技术有机结合,通过系统集成和功能联动,更好地服务看守所管理,促进看守所管理机制制度改革和科学发展。
1.5 监控系统设计与建设应在各级公安监管业务指导部门的领导及看守所民警的参与下开展。
省市两级公安监管业务指导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与专业技术队伍,对监控系统建设及其他方案进行审查和指导。
监控系统竣工,要经过检测机构检测,省级公安监管业务指导部门要予检查、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1.6 看守所应建立健全监控系统技术档案。
根据国家关于电子产品使用寿命要求及设备老化程度,及时、定期进行维修。
监控系统使用接近7年或整体老化严重,应与及时评估、更新换代,确保监控系统稳定可用。
1.7 监控系统建设经费(含维修费和消耗费),应按照《看守所经费开支范围和管理办法的规定》(公通字[1996]11号)和《财政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看守所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财行[2009]132号),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足额、及时予以保障。
2.一般规定2.1监控系统应能保证连续工作要求。
2.2监控系统由前端设备、录音录像设备、控制显示播放设备、传输网络以及管理软件等部分组成,具备音视频信号采集、存贮、传输、监视监听控制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显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46软件开发与应用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本文是根据企业内部实际项目进行研究,针对企业整个应用平台中各子系统状态信息搜集及监测而设计的监测平台,企业整个应用平台中子系统较多,涉及到的硬件资源也相应较多,各个子系统在处理业务时也存在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某个子系统中软件或硬件出现故障,对企业会产生一定的损失,对故障的排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建设显控软件能够实时的对各子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性能进行监测,不仅可以及时的发现故障,也能够在故障产生并扩大前进行预防性处理。
1 系统分析1.1 功能分析显控软件功能主要涉及到监视与显示、心跳接收、状态上报、远程登录、日志管理和身份验证六大功能,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1.1.1 监视与显示该模块是能够及时的获取各个设备上报的状态信息,通过显控软件进行判定分析后,将各个设备的状态信息显示出来,方便用户直观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1.2 心跳接收该模块是实时的、定时的去获取平台中设备的心跳信息,这些心跳信息的属于中有心跳时间,显控软件能够通过这些实时的心跳来判断设备当前是离线还是在线。
1.1.3 状态上报该模块主要将获取到的各个设备的状态信息以及对应的时间节点以打包的形式发送到企业信息管理中心软件上,由管理平台根据状态信息进行管理。
1.1.4 日志管理该模块主要涉及到记录日志和检索日志两部分,记录日志是对平台中各子系统在运行中发生的一些关键性的事件进行记录,检索日志是对已记录的日志进行查询,由于记录实时进行,到现在数据库中已经有了大量的记录信息,这时就需要通过检索来查询所需要日志。
1.1.5 远程登录该模块是指通过远程登录的形式去对各子系统进行操作,方便及时的去处理各子系统产生的故障问题。
监控系统调试施工方案
监控系统调试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1、完整了解监控系统架构和功能详细研究监控系统的架构,包括各个组件的功能、交互和依赖关系。
理解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展示等流程。
2、审查系统文档、接口文档和硬件配置仔细阅读监控系统的文档,包括用户手册、技术文档和安装指南等。
查看硬件配置文档,了解各个设备的规格、连接方式和位置安排。
深入研究接口文档,了解系统各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细节。
3、调查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常见故障参考以往经验和类似系统的故障报告,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常见故障。
提前做好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方案,以便在调试过程中快速解决问题。
4、确定测试环境和设备需求确定测试系统的实际环境,包括物理布局、网络配置和电源供应等。
确定需要用到的测试设备,包括监控设备、传感器、模拟器等。
检查测试设备的可用性和性能,确保它们能满足测试需求。
5、确定调试人员和分工根据系统复杂度和测试任务,确定调试团队的人员和分工。
指定测试负责人,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分配。
确保每位调试人员都了解其任务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二、测试设备准备1、检查监控设备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状态检查监控设备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系统设计和规划。
确保设备安装牢固、连接正确,避免可能的松动或故障。
2、确保监控设备和传感器的供电和连接正常核实监控设备和传感器的电源供应是否稳定,并确保电缆连接良好。
测试电源线路,确保设备正常供电,防止电力问题影响监控系统。
3、检查网络连接,确保设备能正常通信验证监控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畅通,包括LAN、WAN等。
确保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的正常运行,避免网络故障对测试造成影响。
4、准备测试仪器和工具根据测试需要,准备测试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压表等。
确保这些测试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分析和模拟监控设备的信号和数据。
5、配置模拟器和仿真设备准备模拟器和仿真设备,模拟真实场景下的监控信号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给非电量变送器供电
信号
时一般采用共负端接线,共正
端可能造成信号互相影响。
0V
二线制变送器测量
13
四、温度量输入(TI)
1. 使用说明
采集测量设备各部温度,如
•
• • •
水轮机各部轴瓦温度
发电机定子温度 变压器油温 空冷设备进/出口温度
2. 实现方式
一般采用RTD(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反应实际温度,常用的RTD 种类有: • 铜电阻:Cu50、Cu53、Cu100等
2. 接线方式 常用的接线方式: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
A B C N A B C
XCPT
1 2 3 4 5 6
XCPT
1 2 3 4 5 6
I1
I2
I3
I1
I2
I3
U1 U2 U3 U0
U1 U2 U3 U0
7 8 9 10
7 8 9 10
三相四线制测量
三相三线制测量
瞬时功率p=pA+pB+pC= iA*uAN+ iB*uBN+ iC*uCN 三相三线制:系统对称,iA+iB+iC=0,则iB=-(iA+iC) p= iA*uAN+ iB*uBN+ iC*uCN= iA*(uAN-uBN)+ iC*(uCN-uBN)= iA*uAB+ iC*uCB
20
六、 数码量输入
1. 编码方式简介
十进制 BCD码 格雷码
监控系统常用的数码输入有BCD码、
格雷码等,用来测量位置、开度 等。
0
1 2 3
0000
0001 0010 0011
0000
0001 0011 0010
4
5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0110
0111 0101 0100 1100 1101
监控系统外部接口
1
监控系统常用外部接口
1. I/O接口 • 开关量输入(DI-Digital Input) • 开关量输出(DO-Digital Output) • 模拟量输入(AI-Analog Input) • 温度量输入(TI-Temperature Input) 3. 监控系统供电
• 交流电源
9
二、开关量输出(DO)
4. 输出处理 (1)输出设备
• 为满足操作容量要求,外接控制继电器,通过继电器接点输出(双点输出)
• 控制接点可根据需要使用开接点或闭接点 • 为提高接点断流容量,一般使用2对接点串接输出
+KM RD1 -KM RD2
合控制 HC DL1 分控制 TC DL2
断路器控制回路简图
(1)桥电路
+12V V
二线制测量:
V=12(RTD/(RTD+2RL+R1)-R3/(R2+R3)) 如果:R1=R2=R,且R>>RTD和R>>R3 那么:V=12/R*(RTD-R3+2RL)
RL RTD RL
R1
R2
R3
0V
二线制RTD测量
误差分析:
• 引线电阻RL对测量有影响,测量值比实际温度要高,但误差是固定的 • 引线选用1.5平方铜电缆,电缆阻值为11.4欧/公里,如电缆长为50m,则RL=0.57欧 • 如RTD电阻为PT100,则2.60℃/欧,2RL=1.14欧将引起2.96 ℃的测量误差
AC输入
隔离变压器
输出 J
DC输入
【注意】 应根据电厂直流电的等级选择合 适的继电器或不同的接线方式。
J
直流继电器 J
交/直流双供电实现电路
25
输出
DC220V输入
交/直流双供电输出电源波形
交/直流双供电
24
九、监控系统供电
3. 双供电实现 交流输入回路: 经过隔离变压器输入,隔离变压器的作用: • 隔离:电源回路内外隔离 • 降压:副边2组分接头,分别为1:0.85和1:0.7
【注意】 应根据电厂交流电的情况选择隔 离变压器合理的输出分接头。 直流输入回路: 经过继电器接点输入,起内外电路隔离作用
理想动作 实际动作 干扰信号
滤波时间一般为50ms,即如果在50ms内多次变位,只记录一次;如果 信号脉宽小于50ms,认为是干扰信号滤除,不记录 【注意】开入信号持续时间要求大于50ms
6
二、开关量输出(DO)
1. 使用说明
+KM RD1 -KM RD2
左图为断路器控制回路简图
• “合控制”合闸控制接点 • “分控制”跳闸控制接点 • “HC”合闸操作继电器 • “TC”跳闸操作继电器 • “DL1”和“DL2”为断路器 位置辅助接点
【注意】一般按三相四线制接线,如现场是三相三线,可将3-4和8-10短接
18
五、交流量采集
3. CT/PT介绍 (1)CT:电流互感器
工作原理类似于变压器,一次线圈串联在电路中。一、二次额定
电流之比称为额定互感比,一次线圈额定电流已标准化,二次线圈额 定电流统一为1A或5A。 CT正常工作时,二次线圈近于短路。在一次侧工作的情况下将二 次侧开路,二次线圈上将感应产生很高的尖顶波电势,其值可达数千 甚至上万伏。另外,由于磁感应作用,铁芯会强烈发热,造成铁芯和 线圈过热损坏。 【注意】现场接线和试验时,一定要确认CT不存在开路。更换或处理 交流量采集装置时,一定要将CT二次线圈短路。
8
二、开关量输出(DO)
3. 开出模板常规输出形式 输出形式: • 继电器接点 • 晶体管
DO1/ VCC DO1/ VCC DO2 DO1 VCC DO1 VCC COM
晶体管输出模式: • 共阴输出
• 共阳输出
DO2/
COM
DO2/
DO2
共阴输出
共阳输出
【注意】晶体管输出外接继电器的电源和蓄流 二极管的方向对共阴/共阳输出有所不同
22
八、外部通讯
1. 使用说明 实现智能仪表和智能装置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如温度巡检装置、交 流量采集装置、智能电度表、保护装置、调速器、励磁装置、直流系统、 机组辅机系统、调度系统等。
2. 常用通讯接口形式
• 串口通讯:RS-232C、RS-485、RS-422等 • 现场总线: Profibus、MB+等 • 网络:Ethernet等
• 双线制差分输入,有效抑制信号线上的干扰
12
三、模拟量输入(AI)
4. 变送器工作电源和接线 • 大多数变送器提供有源信号
• 部分非电量变送器(如压力、水位等)需要监控系统提供工作电源,
工作电源一般为DC24V • 非电量变送器一般采用二线制接线,即工作电源和模拟信号输出共
线(如图所示)
+24V 变送器
负逻辑开入
正逻辑开入
• K断开,光隔不导通,A点电平为“高”,即为“1” • K接通,光隔导通,A点电平为“低”,即为“0”
A点的“0/1”反映接点K的“接通/断开”状态
4
一、开关量输入(DI)
4. 外部接线
• 单端输入
• 信号+公共端
24V 24V K1
DICOM K1 24V
K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V
DICOM
16
五、交流量采集
1. 使用说明
电量采集中,交流电的电流、电压、频率、功率、功率因素等可
以配变送器通过模拟量输入方式采集,也可以直接采集CT/PT输 出,通过计算得到。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产品可以实现交流量采集,能提供的测量量 参照各产品说明书。
【优点】减少变送器配置,减少电缆数量和布线
17
五、交流量采集
合控制 HC DL1 分控制 TC DL2
断路器控制回路简图
开关量输出一般用于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如合/分断路器、启 动/停止电机、投入/退出设备等。
7
二、开关量输出(DO)
2. 实现原理
VCC
24V
中间继电器
DO
0V
• D0为“0”时,光隔不导通,继电器不工作; • D0为“1”时,光隔导通,继电器工作 通过D0的“1/0”控制继电器的工作
【注意】控制接点不考虑断弧,要求使用被控对象的位置辅助接点断弧
10
二、开关量输出(DO)
4. 输出处理 (2)输出信号类型
• 脉冲型和保持型
• 脉冲型输出脉宽要大于设备操作时间
1
1
0 脉冲型开出
0 保持型开出
【注意】监控系统控制输出提倡使用脉冲型输出,可有效防止误动
11
三、模拟量输入(AI)
1. 使用说明
【注意】通讯接口要隔离
23
九、监控系统供电
1. 供电电源类型 • 上位机:单相交流电或三相交流电经过UPS供电 • LCU:单相交流电和直流电双供电,或双单相交流电供电 【注意】交流电和直流电有电压等级问题,如AC220V、AC120V和DC220V、 DC110V。 2. 双供电原理
AC220V输入
K2
0V 0V
负逻辑输入:OV作为公共端;正逻辑输入:24V作为公共端
5
一、开关量输入(DI)
5. 信号处理 开入信号一般来自于继电器接点,动作瞬间不能可靠接触,出现抖动; 信号线上有干扰,都会造成错误信号或报警,因此对开入信号必须进行滤 波处理。
常用的滤波处理方法有: • 硬件滤波 • 软件滤波
•
铂电阻:Pt100等
14
四、温度量输入(TI)
3. RTD采集方式 • 安装RTD变送器,输入RTD电阻,输出模拟信号(信号数量少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