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

合集下载

“五态融合”范式的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探索--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石

“五态融合”范式的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探索--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石

第18卷第3期2019年9月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Vol.18No.3Sept.2019五态融合 范式的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探索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石壁湖村为例周㊀骏1ꎬ王㊀娟2ꎬ陈前虎1(1.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ꎬ浙江杭州310023ꎻ2.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ꎬ浙江杭州310015)摘要: 乡村振兴 战略背景下ꎬ乡村建设与发展面临目标定位㊁发展动力㊁建设重点的转变ꎮ2017年浙江省启动 万村景区化 工程ꎬ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 A级景区村庄建设ꎬ成为浙江省乡村振兴新阶段的新举措ꎮ面对美丽环境转变为美丽经济任务ꎬ从生态㊁文态㊁业态㊁形态㊁社态五个维度构建景区村庄建设的 五态融合 范式ꎮ以石壁湖村为案例ꎬ结合浙江省A级景区村创建的内容与目标ꎬ从自然资源保护㊁历史文化传承㊁产旅融合发展㊁游线节点提升及文明成果共享五个方面推进景区村庄全面复兴ꎮ关键词:乡村振兴ꎻ美丽乡村ꎻ五态融合ꎻA级景区村庄中图分类号:TU984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 ̄4303(2019)03 ̄0298 ̄06收稿日期:2019 ̄08 ̄10基金项目: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7C33099)作者简介:周㊀骏(1978 )ꎬ男ꎬ浙江桐庐人ꎬ讲师ꎬ硕士ꎬ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研究ꎮ㊀㊀美丽乡村建设是集生态环境美㊁社会环境美㊁人文环境美㊁合理布局规划美和体制机制完善美于一体[1]ꎬ以经营乡村建设为目标ꎬ即用高水平的乡村建设夯实乡村经营ꎬ用高效益的乡村经营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具体的创新实践[2-3]ꎮ2017年5月ꎬ浙江省提出 万村景区化 建设工程ꎬ要求 到2020年累计建成10000个A级景区村庄ꎬ其中3A级1000个 ꎮ在原来美丽乡村打造美丽环境的基础上ꎬ通过A级景区村庄建设把美丽环境转变为美丽经济ꎮ2017年10月ꎬ十九大报告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ꎬ明确 产业兴旺㊁生态宜居㊁乡风文明㊁治理有效㊁生活富裕 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ꎬ为新时期村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ꎬ也激发了对浙江省美丽乡村转型升级的 再思考 ꎮ学术界对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式㊁方法的探讨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化ꎮ国外在乡村生产㊁生活㊁生态的土地利用㊁风貌保护和景观设计三个层面已有相对系统成熟的研究ꎮ国内学者近年来围绕着乡村业态演变㊁乡村景观塑造㊁乡村空间营造㊁乡村多元治理等热点问题ꎬ在乡村规划理论体系㊁乡村发展模式㊁规划技术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ꎮ但从生态㊁文化㊁产业㊁空间㊁治理等系统探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相对缺乏ꎮ为此ꎬ本文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石壁湖村为例ꎬ分析A级景区村庄建设与发展ꎬ从 生态保护㊁文化传承㊁产业发展㊁环境提升㊁乡村治理 角度构建景区村庄建设的多维融合范式ꎬ对美丽乡村升级发展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ꎮ一㊁景区村庄创建目标景区村庄是以村庄㊁社区及其村民或居民生产㊁生活范围为核心ꎬ以自然景观㊁田园风光㊁建筑风貌㊁历史遗存㊁民俗文化㊁体验活动㊁特色产品为主要吸引物ꎬ具有一定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4]ꎮ2017年ꎬ浙江省专门制定«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及其实施细则ꎬ对景区村庄的质量等级㊁基本条件㊁旅游交通㊁环境卫生㊁基础设施与服务㊁特色项目与活动㊁综第3期周㊀骏ꎬ等: 五态融合 范式的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探索合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ꎬ为景区村庄的创建㊁评定与管理提供了依据ꎮ景区村庄创建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动力机制㊁发展主体㊁建设重点的转变ꎬ助推高质量乡村振兴ꎮ(1)动力机制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合作转变ꎮ美丽乡村建设的初期ꎬ政府对乡村建设起主导推动作用ꎬ通过政策扶持㊁资金支持等措施ꎬ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了乡村美丽环境ꎮ随着景区化建设推进ꎬ将美丽环境转变为美丽经济成为规划建设的重要出发点ꎮ景区村庄需要寻求建设主题与开发主体ꎬ将乡村发展动力与社会开发动力统一ꎬ开展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合作ꎮ(2)发展主体从村落景点向乡村景区转变ꎮ景点一般指单一的特定景观或活动ꎬ而景区则是景点有效组织区域ꎮ山水林田㊁古村古宅古树古道㊁乡野乡情乡味乡风ꎬ通过美丽乡村打造ꎬ成为村落景点ꎮ乡村景区则是通过主题策划㊁项目开发㊁游线设计ꎬ合理组织村落景点ꎬ并配置一定旅游服务设施㊁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ꎬ形成有景㊁有情㊁有服务的综合性区域ꎮ(3)建设重点从环境提升向功能复兴转变ꎮ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乡村振兴ꎬ物质环境提升一直是乡村建设重点ꎮ景区村庄建设离不开环境卫生提升㊁村容秩序整治㊁建筑立面改造㊁基础设施完善㊁景观节点美化等物质更新ꎮ同时ꎬ生态保护㊁文化传承㊁产业发展㊁乡村治理等功能复兴则将成为景区村庄发展的持续动力ꎮ乡村振兴战略为村庄构建了完整的功能体系ꎬ景区村庄生态㊁文化㊁经济与社会功能的全面复兴缺一不可ꎮ㊀㊀二㊁景区村庄规划设计的 五态融合 范式㊀㊀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ꎬ内容复杂㊁重点多元ꎮ应对乡村振兴的系统化要求ꎬ从生态㊁文态㊁业态㊁形态㊁社态构建景区村庄规划设计的 五态融合 范式 ①ꎮ见图1ꎮ(一)从基底上平衡乡村生态ꎬ保护自然环境乡村生态是指乡村在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ꎮ乡村生态具有涵养㊁防护㊁生产㊁服务等多重功能ꎬ对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作图1㊀景区村庄规划设计的 五态融合 范式用[5]ꎮ当前乡村存在生态破坏㊁资源浪费㊁环境污染㊁村庄衰减等生态问题[6]ꎬ对乡村生存发展基础提出了较大挑战ꎮ景区村庄规划建设应坚守生态底线ꎬ以 不可替代生态空间不触动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㊁农村生活空间有保障 等原则[7]ꎬ通过生态保护修复㊁农旅绿色发展㊁人居环境改善等方式ꎬ维持乡村生态平衡ꎮ首先景区村庄应构筑山水林田村居生态保护空间体系ꎬ对自然景观㊁田园风光等吸引物提出保护㊁改善㊁治理等措施ꎮ农旅绿色发展应强调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低冲击影响ꎬ尊重并顺应自然ꎬ向绿色㊁生态㊁可持续发展的转变ꎮ人居环境改善应注重保护㊁留住乡愁ꎬ推进生态化改造技术方法ꎬ促进乡村物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得益彰ꎮ(二)从基因上挖掘乡村文态ꎬ传承历史文化乡村文态是体现乡村性的文化形式与状态ꎮ乡村文态源于乡土ꎬ是村民在广大农村地域生产㊁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ꎬ具有历史性㊁持续性㊁可传承性等特征ꎮ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8]ꎬ乡村历史积淀形成的地域乡土文化和物质遗存ꎬ既是景区村庄的灵魂ꎬ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ꎮ那些口口相992①陈前虎:«乡村振兴:从物质更新到功能复兴 来自杭州的经验解析»ꎬ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高端对话:走向世界名城 杭州战略17年ꎬ2018年11月ꎮ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传的歌谣㊁传说ꎬ那些承载乡村记忆和乡土精神的山水田村ꎬ那些承载历史印记的传统民居㊁家族宗祠等ꎬ都将成为景区村庄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ꎮ景区村庄规划建设必须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塑造ꎮ首先应充分挖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ꎬ剖析建筑风貌㊁历史遗存㊁民俗文化等吸引物的内涵与特征ꎮ其次是科学制定保护规划ꎬ推进文物遗产㊁历史建筑㊁传统聚落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ꎮ然后是合理利用历史文化ꎬ通过文化原真性展示㊁文化融合性利用㊁文化重塑性兴建等方式ꎬ传承乡村文态[9]ꎮ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㊁手工技艺㊁特色活动可以适当与乡村旅游相结合ꎬ展示出来㊁传承下来ꎬ让乡村文态真正为乡村复兴 塑魂 [10]ꎮ(三)从根本上培育乡村业态ꎬ促进产旅融合乡村业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形式与状态ꎮ乡村业态是保持乡村地区活力的重要前提ꎬ是改善农户生计条件和生存环境的重要抓手[11]ꎮ景区村庄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ꎬ打造自身特质品牌ꎬ通过景村一体㊁产旅融合模式ꎬ定位设计彰显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ꎬ让村民有事可做㊁有利可图ꎬ改善乡村的生产方式㊁产业结构ꎮ在景区村庄业态培育过程中ꎬ应从城乡要素流动的时空格局㊁所处区域产业发展趋势㊁乡村自身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开展产业基础分析ꎻ以产业兴旺㊁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ꎬ明确产业发展总体目标㊁分项目标与分步目标ꎻ从夯实传统农业㊁挖潜特色产业㊁促进农旅融合等方面谋划景区村庄产业发展策略ꎻ围绕 特色产品 吸引物ꎬ确定景区村庄主导产业ꎬ推进产业项目策划ꎻ最后将择选的具体产业项目在村域空间上进行落实ꎬ确保各产业空间落地ꎮ景区村庄的产业发展ꎬ应围绕着自身特色农业㊁特色服务业㊁特色休闲旅游业等进行产业体系培育ꎬ也可依托区域大环境优势打包发展山水旅游联动区ꎬ实现客源共融ꎬ共生发展ꎮ(四)从基础上做好乡村形态ꎬ优化景点体系乡村形态是指乡村作为物质载体的样貌与表现形式ꎮ具体可分为自然地理格局㊁乡村用地布局㊁建筑风貌形式㊁基础设施条件㊁交往空间体系等要素ꎮ乡村形态内涵旨在构建以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为目标的乡村风貌体系和空间组织框架[12]ꎬ强化对乡村空间的生态系统㊁文化系统㊁生产系统㊁景观系统综合特征的认知ꎮ结合景区化建设要求ꎬ乡村形态规划设计应形成 远景㊁中景㊁近景 三视角ꎬ 村域㊁村庄㊁公共空间 三层次ꎬ 山水田㊁街道巷㊁片区㊁界面㊁村口㊁节点 六要素的空间体系[9]ꎮ远景设计是通过生态景观㊁自然地貌㊁山体水系㊁田园大地等构建村域景观体系ꎮ中景设计是通过村内街道巷㊁功能片区㊁界面形态等设计ꎬ形成具有乡村意向的村落环境ꎮ近景设计则是对村庄主次入口㊁交往空间㊁特色建筑㊁服务设施㊁景观小品等公共空间进行设计ꎬ美化提升节点空间ꎮ同时ꎬ景区村庄应坚持打造 一条游线 ꎬ通过游览路线将远景㊁中景㊁近景串点成线ꎬ使景区村庄可看可游可学习ꎬ创造旅游效益ꎮ(五)从关键上优化乡村社态ꎬ推进多元治理乡村社态是指乡村社会组织形态以及乡村治理模式ꎮ乡村与城市的主要区别正是在于社会组织形态和治理模式的差异[13]ꎮ乡村社态自组织特征如何与传统规划自上而下作用机制相协调ꎬ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社会组织动员ꎬ即将不同治理主体㊁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社会圈子组织起来ꎬ为同一目标而行动[14]ꎮ由于公共物品多主体需求㊁旅游项目多元化开发㊁乡村建设多重性投入ꎬ景区村庄的乡村社态必然从传统单一治理模式走向多中心治理模式ꎬ允许其他投资主体和治理主体存在ꎬ采取多种模式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ꎮ首先ꎬ健全自治㊁法治㊁德治相辅相成的乡村治理体系ꎬ推进党建设引领㊁村委管事㊁村民议事㊁村务监督的村级治理模式ꎮ其次ꎬ鼓励 能人治村 ꎬ实施领头雁㊁雏雁储能工程ꎬ融合乡土人才力量点亮乡村[15]ꎮ最后ꎬ融合社会资本ꎬ通过市场化经营㊁物业化管理㊁村企民合作等方式共建乡村ꎮ三㊁石壁湖村景区村庄规划设计(一)村庄现状特征石壁湖村位于诸暨市陈宅镇ꎬ由石壁脚㊁金家弄㊁西湖㊁新联㊁理家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ꎬ村域面积7 2平方公里ꎬ现有户籍人口1320人ꎬ常住人口845人ꎮ村庄现状基本特征如下: (1)山水田村优美ꎬ但生态资源有待保护ꎮ村庄总体呈现 山水田村 自然格局ꎮ村前田园环绕ꎬ两侧高山挺立ꎬ南靠石壁水库ꎬ四周绿树成荫ꎮ石壁水库库区宽阔㊁湖面幽静㊁风光旖旎ꎬ周边群山环抱ꎬ山上建有登山步道ꎬ可供人们登山观赏ꎮ由于缺乏保护措施ꎬ森林有些许破坏ꎬ部分山体裸露ꎻ水体受到污染ꎬ村内河道水质未达到Ⅲ类003第3期周㊀骏ꎬ等: 五态融合 范式的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探索水标准ꎮ(2)文化特色浓厚ꎬ但历史遗存有待修复ꎮ石壁湖村原为陈村镇区ꎬ历史上是东阳与诸暨两市交界商贸之地ꎬ其中以夹山街最为繁荣ꎮ夹山街有各类商店几十家ꎬ宿夜店近10家ꎬ还有中西医联合诊所㊁邮政代办所㊁钱庄当铺等ꎬ到了清代时期ꎬ已经成为一个小型的商贸中心ꎮ解放后由于石壁水库建设ꎬ夹山街被淹没在湖底ꎬ并择址在石壁脚村重建新村ꎬ命名石壁湖村ꎮ石壁湖村传承了蔡氏宗族文化㊁耕读传家文化㊁传统建筑文化ꎬ其中以台门建筑最具特色ꎮ台门建筑乌瓦粉墙ꎬ砌有石阶和石门框ꎬ一般有三至九进ꎬ集聚连片㊁规模宏大ꎮ村内遗存有老厅台门㊁三幢台门㊁二房台门㊁新屋台门㊁后新屋台门等五大台门建筑ꎬ是当时蔡氏聚族而居之地ꎮ目前ꎬ台门建筑破损严重ꎬ文物修复急迫ꎮ(3)产业稳步提长ꎬ但特色产品有待培育ꎮ石壁湖村现状以农业为主ꎬ2018年总产值约4500万元ꎬ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0元ꎬ形成以水稻㊁猕猴桃㊁茶叶为主的农业种植体系ꎮ其中石壁湖猕猴桃远近有名ꎬ是诸暨市特色农产品之一ꎮ除此之外ꎬ石壁湖村尚未形成独特品牌和旅游产业ꎬ村庄吸引力和知名度有限ꎬ服务业收入㊁旅游创收低效ꎮ(4)空间布局有序ꎬ但人居环境待优化ꎮ石壁湖村下辖五个自然村ꎬ空间分布分散ꎬ但用地布局紧凑ꎮ村委会本点石壁脚村布局有序ꎬ遗存台门片区㊁库区安置旧村㊁近期兴建新村等片区ꎬ结构清晰㊁布局合理㊁设施完善ꎬ并有水库下行水渠贯穿南北ꎬ串连各片区ꎮ前期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集中在沿线景观提升工程上ꎬ但面向旅游产业开发目标ꎬ建筑风貌亟待统一更新㊁庭院环境有待改善㊁公共空间不成体系ꎮ(5)旅游条件具备ꎬ但与景区村庄尚有差距ꎮ石壁湖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ꎬ基本具备了自然景观㊁田园风光㊁建筑风貌㊁历史遗存㊁特色产品等旅游吸引物ꎬ但与A级景区村庄创建标准尚有差距ꎮ主要体现为旅游管理服务设施缺乏㊁旅游接待与基础设施落后㊁特色项目与活动缺少组织㊁各项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ꎮ(二)规划设计对策景区村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ꎬ一条可持续㊁高质量的乡村建设之路ꎬ离不开 建什么㊁为谁建㊁怎么建 等问题的探究[16]ꎮ石壁湖村以 活水思源㊁梦回台门 为主题目标定位ꎬ做活水文章㊁做好家文化㊁做精园业态㊁做优慢生活ꎬ打造以生态农业为基底ꎬ以库区观光㊁文化研学㊁康体休闲㊁生态度假为特色的3A级景区村庄ꎮ包括三个子目标ꎮ一是美丽乡村景观带上的活水之源:以水之源为主题ꎬ凸显饮水思源以及对沉睡湖底老村的怀念之情ꎬ通过水库观光㊁骑行游水㊁研水治水㊁村内戏水等项目ꎬ做活水文章ꎬ打造水主题特色村ꎮ二是生态宜居㊁文脉延续的文化故里:在满足村民农房建设需求的基础ꎬ以台门建筑修复为核心ꎬ挖掘台门文化ꎬ传承家族情㊁做好家文化ꎬ打造生态宜居的蔡氏台门文化故里ꎮ三是康体休闲㊁生态度假的旅游驿站:应对景区村庄发展旅游的新诉求ꎬ规划以村庄山水田村为基底ꎬ以水库㊁台门㊁农业园为特色ꎬ发展康体休闲㊁生态度假旅游ꎬ融入区域旅游共荣圈ꎮ1.坚守生态底线ꎬ维护环境效益ꎮ规划遵循村庄 山水田村 自然格局ꎬ从保护自然资源㊁修复生态环境㊁发挥生态效益开展生态保护ꎮ石壁湖村山㊁库㊁水㊁田等生态空间具有较好生态防护功能ꎬ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健康的同时ꎬ还能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ꎮ首先提出山水田保护措施ꎬ严格控制基本农业田㊁生态公益林等保护红线ꎬ划定水库一级保护区㊁二级保护区的水域与陆域ꎬ明确石壁水库生态管控要求ꎮ其次通过裸露山体覆绿㊁荒地坡地改造㊁驳岸生态化处理等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修复ꎮ最后ꎬ以打造 自然景观㊁田园风光 旅游吸引物为目标ꎬ形成水库观光区㊁登山休闲区㊁田园观光区ꎬ推进山水观光旅游和农旅绿色发展ꎬ发挥生态效益ꎮ2.挖潜文态要素ꎬ焕发文化活力ꎮ规划遵循村庄文化的 历史性㊁持续性㊁可传承性 等特征ꎬ从挖掘历史文化㊁制定保护规划㊁利用历史文化着手ꎬ实现文态传承ꎮ首先规划对山水文化㊁传统街巷㊁台门建筑㊁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空间进行深入剖析ꎬ全面挖掘乡村历史发展演变㊁生产生活方式㊁精神文化制度等非物质文化ꎬ分析其演变㊁总结其特征ꎬ得出村庄个性主题与文化传承要素ꎮ其次制定保护规划ꎮ划定5处台门建筑的保护本体㊁保护范围㊁建筑控制地带ꎬ制定保护与修缮措施ꎻ清理修缮台门建筑群中的门洞㊁窗花㊁木雕㊁瓦片ꎬ坍塌及危房部分需要进行修复及固定ꎬ使整体台门建筑可以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ꎮ对台门建筑周围的街道㊁水渠㊁院落提出改善与整治措施ꎬ梳理传统街巷㊁恢复老街风貌ꎮ然后是通过保存㊁共103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生㊁植入等方法ꎬ从保护㊁融合和发展三方面提出石壁湖村文化传承方式ꎮ生态山水㊁田园肌理㊁台门建筑㊁街巷肌理等应进行原真性传承ꎻ对5处台门建筑植入展示㊁研学㊁管理服务㊁旅游接待等新功能ꎬ焕发其新活力ꎻ注重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ꎬ通过规划设计方法重塑公共空间ꎬ创新文化活动ꎬ丰富传统乡村文化ꎮ3.推进业态融合ꎬ发展多元项目ꎮ规划以活水㊁台门 为特质品牌ꎬ选择特色农业㊁乡村休闲旅游为主导业态ꎬ实现客源共享㊁联动发展ꎮ结合石壁湖村农业格局ꎬ形成田园发展猕猴桃㊁低丘种植桃李果树㊁坡地培育茶园㊁高山作为森林涵养的立体种植格局ꎬ并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ꎬ发展田间游㊁山上游项目ꎮ立足石壁水库特色资源ꎬ环湖开展自行车㊁马拉松等运动项目ꎬ设置少量驿站与观景平台ꎬ村内开发乐水园ꎬ发展戏水㊁漂流项目ꎬ总体形成环水游项目群(见图2)ꎮ整合村内传统老街㊁台门建筑㊁废弃小学㊁农家民居等ꎬ发展旅游服务功能ꎬ形成农家游项目群ꎮ传统老街将还原夹山老街繁荣景象ꎬ吸引八方游客ꎻ台门建筑植入展示㊁民宿等业态ꎬ吸引游客参观体验ꎻ原有农家乐进行建筑组合形成院落ꎬ改善建筑风貌ꎬ丰富娱乐活动ꎬ提高服务品质ꎮ图2㊀石壁湖村域山上㊁环水游线4.强化形态管控ꎬ提升游线节点ꎮ规划结合田间游㊁山上游㊁环水游㊁农家游四条游线ꎬ合理组织远景㊁中景㊁近景ꎬ进行 三层次㊁六要素 的管控引导与深化设计ꎮ远景主要考虑坝上㊁水岸㊁山顶的观景效果ꎬ通过遵循生态格局㊁修复裸露山体㊁美化四季林相等方式ꎬ管控村域景观体系ꎮ中景关注村居点的片区引导㊁街巷肌理㊁沿线整治ꎮ规划将村庄建筑风貌划分为历史建筑㊁老旧建筑㊁现代建筑三大风貌区ꎬ相应提出保护与整治方式ꎻ以老街为中心ꎬ合理组织村庄道路ꎬ形成快慢分离㊁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ꎻ对老街街面㊁滨水沿线㊁公路沿线的建筑风格㊁形式㊁材质等作出设计引导ꎮ近景以农家游线串连的各公共空间ꎬ进行深化设计ꎮ优化主次入口景观ꎬ将石和水作为设计亮点ꎬ融入了台门建筑元素ꎬ强化识别效果ꎻ新增农乐园㊁乐水园两处乡村公园ꎬ以 游憩+体验 为主导功能ꎬ服务村民和游客两个群体ꎻ废弃小学通过保留结构㊁功能重置㊁空间植入等方式ꎬ改造成为乡村养老度假基地ꎬ兼顾产学研基地职能ꎻ此外ꎬ对台门建筑修缮㊁沿路民居整治㊁文化礼堂提升等提出了设计指引ꎮ5.深化社态建设ꎬ共享文明成果ꎮ规划以共建共享为目标ꎬ采取多中心治理模式深化乡村社态建设ꎮ首先ꎬ以 活水思源㊁梦回台门 等为文化招牌ꎬ吸引乡贤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事业ꎬ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果园㊁茶园㊁民宿㊁养老度假基地等项目开发ꎬ共建乡村ꎮ其次ꎬ通过完善文化礼堂的功能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功能㊁免费wifi建设㊁开通有微信公众号信息宣传平台等工作ꎬ促进乡建成果全民共享ꎮ同时ꎬ推进高校服务与乡村建设的全过程㊁系统化衔接ꎬ通过产学研基地建设ꎬ促进校地协同发展ꎮ目前诸暨市与浙江工业大学小城镇协同创新中心已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ꎬ共建陈宅镇(石壁湖村)产学研基地ꎬ努力将石壁湖村打造成诸暨市和浙江省宜居示范村庄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景区村庄ꎮ综上所述ꎬ通过选取石壁湖村案例研究作为景区村庄规划设计 五态融合 范式的初步探索ꎬ分析景区村庄创建的意义和挑战ꎬ研判村庄发展的特征和问题ꎬ并进行主题目标定位ꎬ从自然资源保护㊁历史文化传承㊁产旅融合发展㊁游线节点提升及文明成果共享五方面系统推进石壁湖村全面振兴ꎮ案例研究表明ꎬ 五态融合 范式从生态㊁文态㊁业态㊁形态㊁社态五维度构建了景区村庄规203第3期周㊀骏ꎬ等: 五态融合 范式的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探索划建设策略ꎬ有利于美丽乡村的升级转型ꎮ当然ꎬ美丽乡村升级建设中能否以景区村庄建设标准实现 五态融合 发展要求ꎬ需要科学规划㊁评价制度㊁推动机制等一系列的支撑ꎮ景区村庄创建只是美丽乡村升级的初步探索ꎬ如何保障美丽乡村升级规划的有效实施ꎬ以及评价其实施成效ꎬ在后续研究需进一步探索ꎮ参考文献:[1]柳兰芳.从 美丽乡村 到 美丽中国 解析 美丽乡村 的生态意蕴[J].理论月刊ꎬ2013(09):165 ̄168. [2]张尚武.乡村规划:特点与难点[J].城市规划ꎬ2014(2):17 ̄21.[3]翁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创新的典范 湖州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湖州模式)研讨会 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ꎬ2011(02):93 ̄96.[4]浙江省旅游局ꎬ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EB/OL].[2018 ̄01 ̄12].http://www.zj.gov.cn/art/2018/1/12/art_13013_296012.html. [5]蔡云楠ꎬ肖荣波ꎬ艾勇军ꎬ等.城市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14:8 ̄12.[6]黄国勤.论乡村生态振兴[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ꎬ2019(02):190 ̄197.[7]扈万泰ꎬ王力国ꎬ舒沐晖.城乡规划编制中的 三生空间 划定思考[J]ꎬ城市规划ꎬ2016(5):21 ̄26.[8]樊亚明ꎬ刘慧. 景村融合 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J].规划师ꎬ2016(4):97 ̄100.[9]陈前虎.乡村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ꎬ2018:105 ̄107.[10]申明锐ꎬ张京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J].城市规划ꎬ2015(1):30 ̄34.[11]乔杰ꎬ洪亮平ꎬ王莹.全面发展视角下的乡村规划[J].城市规划ꎬ2017(1):45 ̄54ꎬ108.[12]乔杰ꎬ洪亮平ꎬ王莹.生态与人本语境下乡村规划的层次及逻辑 基于鄂西山区的调查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ꎬ2016(06):88 ̄97.[13]张尚武ꎬ李京生ꎬ郭继青ꎬ等.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J].城市规划ꎬ2014(11):23 ̄28.[14]乔杰ꎬ洪亮平.从 关系 到 社会资本 :论我国乡村规划的理论困境与出路[J].城市规划学刊ꎬ2017(04):81 ̄89. [15]周骏ꎬ王娟ꎬ陈前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的转型发展 以浙江省浦江县薛下庄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ꎬ2019(07):2 ̄7.[16]陈前虎ꎬ刘学ꎬ黄祖辉ꎬ等.共同缔造: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J].城市规划ꎬ2019(03):67 ̄74.Planninganddesignofscenicvillagesbasedonfive ̄statemodel:acaseStudyofShibihuA ̄levelscenicvillageinZhejiangProvinceZHOUJun1ꎬWANGJuan2ꎬCHENQianhu1(1.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ꎬ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Hangzhou310023ꎬChinaꎻ2.CollegeofUrbanConstructionꎬZhejiangShurenUniversityꎬHangzhou310015ꎬChina)Abstract:Inthecontextofthe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ꎬtherural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arefacedwiththetransformationoftargetorientationꎬdevelopmentmomentumandconstructionpri ̄orities.In2017ꎬZhejiangProvincelaunchedthe TenthousandScenicVillage projectꎬasanup ̄gradedversionofbeautifulvillageconstruction–theconstructionofA ̄levelscenicvillagesꎬandanewmeasureforthenewstageofruralrevitalizationinZhejiangProvince.Facingthetaskofbeauti ̄fulenvironmenttransformingintoabeautifuleconomicꎬthefive ̄statefusionmodelofscenicvillageisconstructedfromthefivedimensionsofecologicalꎬculturalꎬindustrialꎬspatialandsocialstates.WiththecaseofShibihuVillageasanexampleꎬcombinedwiththecontentandsignificanceoftheA ̄levelscenicvillagesinZhejiangProvinceꎬthefunctionalrestorationispromotedfromfiveaspects:thenaturalresourceprotectionꎬthehistoricalandculturalinheritanceꎬtheintegrationofproductionandtourismꎬtheimprovementofareanodesandthesharingofcivilizationachievements.Keywords:ruralrevitalizationꎻbeautifulvillageꎻfive ̄statemodelꎻA ̄levelScenicVillage(责任编辑:王惠芳)303。

中国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中国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2011年7月29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设立、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风景名胜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文化、科学活动的区域,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本条例所称的风景名胜资源,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的江河、湖海、瀑布、溪流、山体、溶洞、特殊地质地貌、林木植被、湿地、野生动物、天文气象等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宗教活动场所、历史纪念地、古文化遗址、园林、建筑等人文景观及其所处的环境、风土人情等。

第四条风景名胜区实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风景名胜区设立、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规定职责,协助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做好风景名胜区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省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城乡规划、财政、国土资源、海洋、民族宗教、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旅游、文物、林业、水利、价格、工商、公安等部门,按照规定职责,做好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设置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

a级景区村认定标准

a级景区村认定标准

a级景区村认定标准
1. 目录
1.1 村庄环境质量
1.2 旅游设施与服务
1.3 游客体验与满意度
1.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5 经营管理水平
1.6 社区参与与旅游发展
2. 村庄环境质量
2.1 自然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噪声污染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2 村庄建筑风貌统一,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传统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2.3 村内道路畅通,路标指示牌清晰明了,公共厕所干净卫生。

3. 旅游设施与服务
3.1 旅游接待设施完善,包括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

3.2 旅游安全设施健全,包括安全警示牌、应急救援设备等。

3.3 旅游配套服务优质,如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

4. 游客体验与满意度
4.1 游客对景区的整体评价较高,满意度达到90%以上。

4.2 游客对景区的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项目等方面的评价较高。

4.3 游客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卫生状况、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评价较高。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1 景区内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5.2 景区开发建设遵循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

5.3 景区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6. 经营管理水平
6.1 景区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

6.2 景区内旅游企业资质齐全,经营规范。

6.3 景区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账目清晰。

7. 社区参与与旅游发展
7.1 景区周边社区积极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和管理。

7.2 景区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

附件1: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A级景区村庄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与服务、特色项目与活动、综合管理和质量等级划分。

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以村(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的A级景区村庄创建。

2.定义2.1美丽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

2.2 A级景区村庄以村庄、社区及其村民或居民生产、生活范围为核心,以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建筑风貌、历史遗存、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特色产品为主要吸引物,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

2.3 A级景区村庄吸引物能激发人们前往乡村旅游的动机,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活动的自然客体与人文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七类:(一)自然景观,包括山丘、森林、湖泊、瀑布、温泉、湿地、海滨、天象、气象等。

(二)田园风光,包括农田、园地、草地、花圃、牧场、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三)建筑风貌,包括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形式。

(四)历史遗存,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古树、古道、古桥等。

(五)民俗文化,包括风俗习惯、传说故事、民间文学、传统技艺、家风家训等。

(六)体验活动,包括庙会、灯会、集市、节庆、赛事、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生态文化体验、农创客等。

(七)特色产品,包括特色农产品、手工业品、工艺品、美食小吃等。

3.基本条件3.1 经营主体合法诚信经营,严格遵守各类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2 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恶性治安事件和社会反响强烈的群体性负面事件。

3.3无地质灾害隐患点,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的规定,无劣Ⅴ类水。

3.4通往村庄交通可进入性好,道路基本畅通。

3.5有A级景区村庄旅游管理组织或运营机构。

3.6能提供基本的游客咨询服务。

3.7村容村貌整洁,做到洁化、绿化、美化。

3.8有停车场所、公共厕所和标识标牌等公共设施。

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等文件的通知

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等文件的通知

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等文件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7.08.10
•【字号】浙旅规划〔2017〕104号
•【施行日期】2017.08.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景区管理
正文
关于印发《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等文件的
通知
浙旅规划〔2017〕104号
各市、县(市、区)旅游局(委)、农办:
根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和《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17〕年17号)关于万村景区化的工作要求,省旅游局会同省农办制定了《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及评定细则、管理办法和申请评定申报表,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做好景区村庄创建工作。

特此通知。

省旅游局联系人:刘卉妍
电话:*************85157073(传真)
省农办联系人:白乔迁
电话:*************(传真)
附件:1.《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
2.《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细则及说明》
3.《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4.《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申请评定申报表》
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7年8月10日。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细则0609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细则0609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细则及说明
1、“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细则”主要由旅游交通、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与服务、特色活动与项目、综合管理和游客满意度调查评价等部分组成。

2、以上评价项目均赋以一定分值,旅游交通占80分;环境卫生占90分;基础设施与服务占120分;特色活动与项目占100分;综合管理占80分;游客满意程度调查评价占30分,总分为500分。

另设立加分项目15分。

3、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根据评分进行划定,450分以上为AAA级;375-450(不含400分)分为AA级;300-375分为A级。

附件: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细则。

A级景区村庄分类集群化发展研究

A级景区村庄分类集群化发展研究

7
九峰山烈士陵园
1
胡森墓
1
萧家小龙桥
1
九峰栈道
1
西畈水库、九峰水库、山口殿水库
3
汤溪小吃
1
汤溪杨梅、厚大白菜、采云间茶叶
3
寺平砖雕
1
徐伯珍、徐安贞、龙丘苌、李渔、宋约、菩提达摩、胡森、丰子恺
8
姑蔑国传说
1
厚大蟋蟀文化节、厚大白菜文化节、厚大抢头杵、城隍老
爷神诞节、城隍庙摆胜、保稻节
6
汤溪赛会、汤溪山歌、东祝舞狮、上李走马灯、古法舞狮 5
一、景区村庄集群化发展可行性分析 (一)乡村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条件是集群化发 展的基础。乡村地区不仅具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历史
遗存、建筑风貌,丰富的民俗文化、农事体验活动也是 乡村独有的资源优势。集群化发展可以更好地实现资 源 的 有 效 配 置 、合 理 利 用 ,延 长 产 业 链 ,实 现 最 大 效 益。
产业园、生态农园等产业基础,形成特色产业园区或 2018.29(7).
休闲采摘景区村庄,满足游客观光、采摘、体验等需 [2]费孝通.我对中国农民生活的认识过程[J].中国
要。如牛桥村、瀛洲村、石羊村、上叶、横山头等村。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五)景区依托型。依托邻近的景区景点资源优势 [3]韩苗.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J].农业经
FD 居住地与社区
FE 归葬地 FF 交通建筑 FG 水工建筑 GA 地方旅游商品 HA 人事记录 HB 艺术 HC 民间习俗 17 个亚类
基本类型 ACI 丹霞 BAA 观光游憩河段 BDB 地热与温泉 CAC 独树 EAA 人类活动遗址
EBD 废弃生产地 FAB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FAD 园林游憩区域 FAE 文化活动场所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建设过程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建设过程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建设过程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对浙江省范围内的3A级景区村庄进行抽样调研,系统考察目前景区村庄运营过程中产业的发展情况,厘清乡村资源、旅游与产业发展的存在问题以及内在关系,为城乡资源高效配置,进一步科学统筹和扎实推进全省景区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标签:乡村振兴;A级景区村庄;产业;城乡资源浙江省地理特征非常丰富,浙北平原水网密布,浙东沿海丘陵婉转,浙西浙南群山盘结,山河湖海兼而有之,因此浙江的乡村类型非常多样。

2017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开展景区村庄创建,到2021年末累计建成10000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1000个。

随着2017-2019三年的连续创建,截止2020年已成功创建A级景区村庄7236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1162个,至此,3A级景区村庄在数量上已经提前达标。

但是景区村的建设任务还远远没有结束,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产业兴旺首当其冲,产业兴则百业兴。

景区村的后期运营和未来可持续发展也将依托村庄的产业振兴,因此本研究对浙江省范围内的3A级景区村庄进行抽样调研,系统考察目前景区村庄运营过程中产业的发展情况,厘清乡村资源、旅游与产业发展的存在问题以及内在关系,为城乡资源高效配置,进一步科学统筹和扎实推进全省景区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一、旅游推动景区村庄产业发展态势从对2017-2019的3A级景区村庄的抽样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浙江省景区村庄的主要产业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部分乡村在农业的基础上有手工业和传统工业加工制造,少量乡村发展创意产业和高科技工业制造。

景区村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的产业升级,促进乡村地区的创新创业,形成了一批“文化+旅游+农业”的休闲农场、“文化+旅游+农户”的民宿客栈、“文化+旅游+生态”的精品度假、“文化+旅游+教育”的研学基地,带动部分乡村地区的就地就业,并拉长区域农业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指南》解读文本

《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指南》解读文本

《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指南》解读文本发布日期:2017-08-15 来源:县旅游局字体:[ 大中小 ]现就《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制定的相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1.全域旅游是国家旅游局对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和行动。

2016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44.4亿人次,到2020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67亿人次,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

大众旅游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景点景区为依托的观光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在扩大旅游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改善旅游消费软硬环境,全面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全域旅游应运而生。

2.全域旅游是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是旅游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需要加强引导和规范。

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示范区的创建和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全域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

浙江全省共有19个市县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2016年12月,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25个县入选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

浙江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将有利于推动“两美浙江”建设和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并助推我省全面建成“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

二、制定依据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加快由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促进旅游发展阶段演进,实现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作为推动全省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着力培育一批景城一体、彰显个性、错位发展、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目的地;2017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为“十三五”期间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浙江省景区镇(乡、街道)建设指南

浙江省景区镇(乡、街道)建设指南

浙江省景区镇(乡、街道)建设指南本指南规定了景区镇(乡、街道)(以下简称“景区镇”)的环境与景观、设施与服务、产品与业态、管理与保障以及等级划分。

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内建制镇(乡、街道)为单位的景区镇建设。

县(市、区)建成区域范围内街道的景区镇建设,适用《浙江省景区城建设指南》。

2景区镇定义以美丽城镇建设范围为景区镇建设核心区域,辐射建制镇(乡、街道)全域,推动城镇整体肌理协调,体现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产业美、治理美,凸显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人文特色,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镇景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空间。

3等级划分景区镇分为 3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AAA 级、AAAA 级和AAAAA 级。

4环境与景观4.1 生态环境良好。

洁化、绿化、美化,河道干净整洁,乡野景观与城镇风貌相互协调。

4.2 历史古迹保护利用得当,保留历史文化记忆。

4.3 整体建筑风貌管控有力,新旧建筑风格协调,公共游憩区域视线可及范围内建筑物整体景观融合;天际线美观。

4.4 地域风貌展现充分。

门户形象具有较强的辨识度,主要道路、街巷两侧立面整洁、有序、美观,街景和小品布局面广、特色鲜明。

4.5 传统街区较好保存,展示地域文化,商业街区秩序良好,氛围和谐。

4.6 开展美丽乡村(社区)、美丽庭院、美丽园区、美丽商铺、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海岸等美丽载体建设,串点连线成面,提升城镇“颜值”。

5设施与服务5.1 往返周边旅游景区和景区村有便捷公共交通方式。

5.2 公共停车场(位)布局合理、满足需求,设计规范、设施完善、管理有效、秩序良好。

5.3 提倡绿色、智慧出行。

5.4 游览(参观)线路设计合理、顺畅。

5.5 标识标牌完善规范。

导览图、标识牌、指引牌等引导标识设置合理醒目、指引正确、设计美观、地方特色浓郁、维护良好;景物介绍说明牌内容全面、准确、详实、有深度;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使用规范。

5.6 厕所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干净、卫生、整洁、免费使用;厕所造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有等级旅游厕所;倡导沿街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免费开放。

浙江省旅游局关于对全省A级旅游区(点)进行质量等级复核的通知

浙江省旅游局关于对全省A级旅游区(点)进行质量等级复核的通知

浙江省旅游局关于对全省A级旅游区(点)进行质量等级复核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旅游局•【公布日期】2007.05.24•【字号】浙旅规划[2007]71号•【施行日期】2007.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景区管理正文浙江省旅游局关于对全省A级旅游区(点)进行质量等级复核的通知(浙旅规划〔2007〕71号)各市旅游局(委)、各A级旅游区(点):为加强我省A级旅游区(点)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省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将组织开展对满两年以上A级旅游区(点)复核检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成立浙江省A级旅游区(点)复核领导小组为加强对A级旅游区(点)复核工作的领导,经研究,成立浙江省A级旅游区(点)复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纪根立局长担任,副组长由朱红炜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肖歌处长、各市旅游局(委)分管局长(主任)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

二、复核范围全省2005年12月30日之前被评定的A级旅游区(点)。

三、复核时间计划安排本次复核检查自通知下发之日开始,到8月底结束。

(一)各A级旅游区(点)根据《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评分细则的有关要求进行自查、整改。

(二)省、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机构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复核,同时提出书面整改意见。

(三)对复核达不到标准的旅游区(点)将限期整改,对整改仍不达标的旅游区(点),将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警告、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的处理。

四、复核工作要求(一)本次复核采用分级复核办法。

1A、2A级旅游区(点)由各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机构负责复核,复核的1A和2A级旅游区(点)范围根据评定办法的有关要求确定;3A以上旅游区由省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人员负责复核,复核的3A级旅游区(点)名单见附件。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及管理指南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及管理指南

附件 1:浙江省 A 级景区乡村服务与管理指南1.合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 A 级景区乡村的基本条件、旅行交通、环境卫生、基础设备与服务、特点项目与活动、综合管理和质量等级区分。

本指南合用于浙江省行政地区内以村(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的 A 级景区乡村创立。

2.定义漂亮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连续发展乡村。

A级景区乡村以乡村、社区及其村民或居民生产、生活范围为中心,以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建筑风采、历史遗存、风俗文化、体验活动、特点产品为主要吸引物,拥有必定的公共服务设备及旅行配套服务的地区。

A级景区乡村吸引物能激发人们前去乡村旅行的动机,吸引旅行者进行乡村旅行活动的自然客体与人文要素的总和。

主要包含七类:(一)自然景观,包含山丘、丛林、湖泊、瀑布、温泉、湿地、海滨、天象、气象等。

(二)田园风光,包含农田、园地、草地、花园、牧场、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三)建筑风采,包含有地方特点的建筑风格和形式。

(四)历史遗存,包含古旧址、古建筑、古乡村、古树、古道、古桥等。

(五)风俗文化,包含风俗习惯、传说故事、大众文学、传统技艺、家风家训等。

(六)体验活动,包含庙会、灯会、市集、节庆、赛事、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生态文化体验、农创客等。

(七)特点产品,包含特点农产品、手工业品、工艺品、美食小吃等。

3.基本条件经营主体合法诚信经营,严格恪守各种国家法律、法例和强迫性标准的规定。

近两年内未发生重要安全事故、恶性治安事件和社会反应激烈的集体性负面事件。

无地质灾祸隐患点 , 空气质量达到 GB3095-2012的规定,无劣Ⅴ类水。

通往乡村交通可进入性好,道路基本通畅。

有A 级景区乡村旅行管理组织或营运机构。

能供给基本的旅客咨询服务。

村容村貌整齐,做到洁化、绿化、美化。

有泊车场所、公共卫生间和表记标牌等公共设备。

有基本的餐饮等招待能力。

浙江地方标准《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

浙江地方标准《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

浙江地方标准《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浙江地方标准:《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浙江省,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3a景区管理制度

3a景区管理制度

3a景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3A景区的管理,提高景区服务质量,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具有3A级别认定的旅游景区,包括景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 3A景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景区管理行为,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提供优质的景区服务。

第四条3A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景区规划建设第五条3A景区应当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合理规划景区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建设内容,确保景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六条景区规划建设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生态平衡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建设。

第七条景区在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态保护,尊重原住民文化,保护历史遗迹,促进民族风情的保护和传承。

第八条 3A景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旅游规划建设标准进行建设,确保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景区管理第九条 3A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和管理人员,强化员工培训和岗位责任,确保景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景区管理档案,做好景区日常管理记录,建立健全景区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档案。

第十一条 3A景区管理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景区文化传承,做好景区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文明旅游等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景区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投诉和意见建议。

第四章景区经营第十三条 3A景区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景区票务、餐饮、住宿等经营活动的管理,合理定价,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十四条景区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景区运营管理制度,优化景区资源配置,提高景区的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

第十五条 3A景区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景区招待、宣传等工作的管理,提升景区形象和知名度。

A 级景区村庄创建探讨——以宁波市奉化区鸣雁村为例

A 级景区村庄创建探讨——以宁波市奉化区鸣雁村为例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26XIANGCUN KEJI 2019年11月(中)五”后,呼伦贝尔市利用石油、煤炭、金属和风能、太阳能等资源进入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

截至2008年,呼伦贝尔市利用现有资源包括煤炭、石油、金属等建设了一个大型的能源输出基地。

直到2018年,第二产业在呼伦贝尔市产业结构中占据45%的比例,由此可见其重要程度。

二是没有大型的生产加工企业,已有的加工企业大多实力较弱,已有的大型企业不能有效带动产业发展[3,4]。

此外,企业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重。

三是牧民的受教育水平不够高。

草原上的牧民主动学习意识薄弱,多数只是因生活需要被迫吸收知识,因此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这是制约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5,6]。

3结语2019年呼伦贝尔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5年是呼伦贝尔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5年。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

5年间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20.8个百分点,达到58%。

由此可见,如何实现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稳健发展、绿色发展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1]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 ].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2]呼伦贝尔市统计局.呼伦贝尔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9-04-01)[2019-10-21]./tjgb/05nmg/35853.html.[3]单平,宝鲁,付东海.牧区发展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4]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李竹青.民族现代化探索:我国少数民族如何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6]李澜,戴宏学.牧区经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分析与思考: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为例[J ].学术论坛,2009(8):111-116.A 级景区村庄创建探讨——以宁波市奉化区鸣雁村为例陈添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系,浙江杭州310000)[摘要]A 级景区村庄创建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管理创新——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为例

乡村旅游管理创新——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为例

2019年第09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张雪丽(1976-),女,浙江温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民宿管理。

收稿日期:2019年8月12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然而,我国乡村旅游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管理存在人才缺失、业态同质化、文化凋敝、管理绩效低下等问题。

从乡村旅游管理的角度来看,浙江省的万村景区化战略是乡村旅游管理的创新点。

浙江省“万村景区化”使乡村旅游成为了浙江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和农民致富的动力之源,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村庄景区在浙江遍地开花。

1当前乡村旅游管理现状目前乡村旅游运营管理面临以下问题:1.1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缺失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三化现象”(空心化、空巢化、老年化)非常普遍,乡村成功创建景区村庄后却面临着运营旅游管理人才的缺少,如讲解人员、营销策划人员等;本地村民旅游参与度低,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很大制约和瓶颈。

1.2业态同质化倾向严重目前许多乡村旅游产品依然比较单一,创新性不够,仍然停留在农家乐、采摘、垂钓、花海、民宿、农庄等初级形态[2]。

部分村庄开发的旅游资源十分相似,未能突出地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且存在相互压价竞争现象。

1.3乡村文化面临消逝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乡村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民俗活动、手工技艺等乡土文化逐渐消逝,村庄缺少吸引游客的乡土体验项目,游客重游率低,导致乡村旅游的运营可持续性差。

1.4村庄运营管理绩效低下乡村旅游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景观维护、硬件设施维护、景区安全等,然而仅靠村集体和政府的补贴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村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导致乡村旅游运营绩效低下。

乡村干部、旅游公司或投资者对景区村庄管理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导致村庄知名度低,乡村旅游带来的旅游收入捉襟见肘。

宁波市A级景区村庄创建(2017-2022年)实施方案-甬旅字〔2017〕103号

宁波市A级景区村庄创建(2017-2022年)实施方案-甬旅字〔2017〕103号

宁波市A级景区村庄创建(2017-2022年)实施方案正文:----------------------------------------------------------------------------------------------------------------------------------------------------宁波市A级景区村庄创建(2017-2022年)实施方案甬旅字〔2017〕103号各区县(市)旅游局(委)、农办,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与湖区管理局、经济发展局,杭州湾新区旅游局、社会事业发展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17〕17号),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向景区化乡村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创业增收致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名城名都”建设要求,以生态环境和村庄旅游资源保护为原则,以“五水共治”、城乡统筹、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坚持把美丽村庄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有机结合,提升产品层次,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村庄观光旅游向村庄休闲度假转型升级,把A级景区村庄培育成我市旅游产业新的增长极、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产业和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村庄景区化工作的先进城市和长三角一流、国内著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工作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万村景区化建设作为全域旅游的基础性工程,实施全域旅游县、镇、村“三级创优”工作,推进旅游特色镇村建设。

至2022年,全市培育A级景区村庄1000个以上,其中3A 级景区村庄150个以上。

2017年,全市力争有170个以上的村庄创建成为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景区村庄达到30个。

着力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附件1: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A级景区村庄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与服务、特色项目与活动、综合管理和质量等级划分。

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以村(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的A级景区村庄创建。

2.定义美丽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

级景区村庄以村庄、社区及其村民或居民生产、生活范围为核心,以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建筑风貌、历史遗存、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特色产品为主要吸引物,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

级景区村庄吸引物能激发人们前往乡村旅游的动机,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活动的自然客体与人文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七类:(一)自然景观,包括山丘、森林、湖泊、瀑布、温泉、湿地、海滨、天象、气象等。

(二)田园风光,包括农田、园地、草地、花圃、牧场、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三)建筑风貌,包括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形式。

(四)历史遗存,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古树、古道、古桥等。

(五)民俗文化,包括风俗习惯、传说故事、民间文学、传统技艺、家风家训等。

(六)体验活动,包括庙会、灯会、集市、节庆、赛事、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生态文化体验、农创客等。

(七)特色产品,包括特色农产品、手工业品、工艺品、美食小吃等。

3.基本条件经营主体合法诚信经营,严格遵守各类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恶性治安事件和社会反响强烈的群体性负面事件。

无地质灾害隐患点,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的规定,无劣Ⅴ类水。

通往村庄交通可进入性好,道路基本畅通。

有A级景区村庄旅游管理组织或运营机构。

能提供基本的游客咨询服务。

村容村貌整洁,做到洁化、绿化、美化。

有停车场所、公共厕所和标识标牌等公共设施。

有基本的餐饮等接待能力。

4.旅游交通通村公路达到等级公路标准,村庄道路平整完好整洁。

通往景区村庄的主要路口有导向系统,可参考GB/T31384进行设置。

有停车场(码头),基本满足游客需求。

客流高峰期宜引导村民或居民开放自有空间。

设置合理的游览路线、游步道(栈道)等慢行系统,倡导生态化的交通方式。

5.环境卫生环境卫生优良,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挂等现象。

有卫生保洁人员,每日清洁;实行垃圾分类,有集中处理或转运设施及运行体系;垃圾桶(箱)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可视范围内无明显垃圾。

河道、水库、池塘、山塘等实施生态化工程建设,水面无垃圾漂浮物;生活污水纳管集中处理,水质干净,无臭味。

餐饮设施和住宿设施的卫生条件达到GB15153和GB9553的基本要求。

公共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

厕位基本满足游客需求,客流高峰期引导村民或居民出借家庭厕所。

村庄无乱建乱搭,村庄内建筑外观及天际线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村庄建筑具有乡村特色和地域风格,有一定的建筑装饰与空间美化。

村庄内的路边、水边、山边、桥边和居民自有庭院、田园、海滩洁化、绿化和美化。

6.基础设施与服务设置游客中心(点),提供游客咨询等基本服务;相关设施可利用已有设施进行改造。

设置导览图、景物介绍牌、指示牌等标志标牌,符合GB/T31384和GB/的基本要求。

有一定数量的公共休憩空间与设施。

有广播通讯系统,完全覆盖移动通讯信号,游客集中区域基本实现WIFI覆盖。

设置基础医疗点,配备日常药品,向游客公布医疗急救电话。

隐患的地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消防设施完善,配有相应的安保人员。

有提供乡村土特产品、本地特色旅游商品等购物场所,明码标价,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等不文明现象。

有面向游客和村民的日常基本商业服务设施。

7.特色项目与活动能提供乡村美食体验或乡村住宿体验。

能提供农事劳作、果蔬采摘、加工制作、林业、渔业操作等乡村农事体验。

能提供当地传统风俗、传统技艺、传统手工艺、庙会集市、民俗演艺等乡村民俗体验。

有一定的休闲场所或游览游乐服务设施,且安全符合GB/T16767的要求。

有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场所,有乡村故事展示。

8.综合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有防汛防台、防地质灾害、防火灾等公共安全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设有避灾场所。

对村庄山体、森林、湿地、水体等自然资源进行生态保育、保持原生态自然环境。

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突出地域特色。

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文明乡风,村民与旅游者友好和睦相处;服务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乡村旅游业为当地村民或居民提供较多就业、创业机会。

有鲜明统一的形象标识和宣传口号,进行宣传推广。

鼓励免费开放。

收取门票的应严格执行价格政策,落实对特殊人群的门票优惠。

有旅游服务投诉渠道,并向游客公布;投诉记录完整、处理及时。

有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根据问题与建议及时改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9.质量等级划分级景区村庄质量等级分为3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A级、AA级和AAA级,并应分别具备三类以上、五类以上、七类A级景区村庄吸引物。

质量等级的划分以第3章至第9章的内容为依据。

附件2: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细则及说明1、“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细则”主要由旅游交通、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与服务、特色活动与项目、综合管理和游客满意度调查评价等部分组成。

2、以上评价项目均赋以一定分值,旅游交通占70分;环境卫生占100分;基础设施与服务占100分;特色活动与项目占100分;综合管理占100分;游客满意程度调查评价占30分,总分为500分。

另设立加分项目20分。

3、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根据评分进行划定,AAA级景区村庄需达到450分;AA级景区村庄需达到375分;A级景区村庄需达到300分。

4、细则中标注▲的为基本条件内容。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细则附件3: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及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A级景区村庄是指以村庄、社区及其村民、居民生产生活范围为核心,以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建筑遗存、历史遗存、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特色产品为主要吸引物,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

第三条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等级的申请、评定、管理和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A级景区村庄等级评定,遵循“自愿申报、分级评定、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内容、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五条凡在浙江省范围内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均可申请A 级景区村庄等级评定。

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A级、AA级和AAA级景区村庄。

第六条浙江省旅游局、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农办)负责《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及实施细则的编制工作,负责对全省A级景区村庄等级评定的实施进行监管。

第二章评定机构与证书标牌第七条A级、AA级景区村庄,由县(市、区)旅游、农办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并将评定结果上报设区的市旅游、农办部门备案;AAA级景区村庄,由县(市、区)旅游、农办负责初评预审和推荐,设区的市旅游、农办部门根据县(市、区)级的推荐情况,组织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内AAA级景区村庄等级评定工作,并将评定结果上报省旅游局和省农办备案。

第八条设区的市旅游局(委)、农办全面负责和掌握本地区各等级A级景区村庄的新增和变动情况,加强动态监管。

每年12月10日前将本地区A级景区村庄评定数量、村庄名称等情况分别上报省旅游局、省农办备案。

A级景区村庄的等级评定时间由等级相应的评定机构决定。

第九条设区的市级及以下评定机构出现玩忽职守,未按要求开展工作的,上级评定机构可以撤销其已获得的评定权限。

第十条A级景区村庄等级证书、标牌由省旅游局和省农办统一设计,由各市旅游、农办部门制作、颁发。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等级标牌,须置于村庄主要入口显着位置,并应在其宣传资料中标明等级。

第三章申报与评定程序第十一条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的产生,应坚持自愿申报的原则,严格按照“自检—申报—评定—公示—公告”的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A级景区村庄的等级评定,由景区村庄所在行政村(社区)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申报单位对照其申报等级的相应标准,在完成自检自评和各项整改工作后,达到《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标准的基本条件,即可向县旅游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进行评定或初评。

第十三条A级景区村庄等级评定中,应严格对照标准及细则开展现场检查,根据评分细则划定A级景区村庄等级的认定。

第四章公示监督机制第十四条A级、AA级景区村庄评审后应在县(市、区)旅游、农办官网公示,AAA级景区村庄应在设区的市旅游、农办官网上公示,无重大且属实的投诉、异议后正式发文公告,并及时向上一级旅游、农办部门报备。

第十五条A级景区村庄应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按时报送A级景区村庄相关统计数据和信息。

第十六条所在地旅游、农办部门须加强日常指导和监督。

对所评A级景区村庄进行监督检查和复核。

检查采取重点抽查、定期明查和不定期暗访等方式进行。

复核检查每三年进行一次,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抽查比例不低于总量的20%。

第十七条对发生以下情形的A级景区村庄,经调查情况属实,予以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处理:(一)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环境严重污染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予以取消等级处理;(二)对游客投诉经调查情况属实,未按时反馈和处理造成社会影响的予以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处理;(三)复核不达标的予以通报批评、降低等级处理;(四)被处以通报批评处理后,整改期满仍未达标的,将给予取消等级处理;(五)被取消等级的A级景区村庄,自取消等级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第十八条省、市、县(市、区)旅游、农办部门签发通报批评或取消等级处理的权限如下:(一)县(市、区)旅游、农办有权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本区域内A级、AA级景区村庄作出通报批评、降低等级、取消等级的处理,处理结果报上级部门备案。

(二)市旅游、农办部门有权对行政区划范围内达不到标准要求的A级、AA级、AAA级景区村庄作出通报批评、取消等级的处理,可取消评定工作不力的所辖县(市、区)A级景区村庄评定权限,处理结果报省旅游局和省农办备案。

(三)省旅游局和省农办有权对达不到标准规定的各等级A级景区村庄直接作出通报批评、取消等级的处理,可直接取消评定工作不力的市、县(市、区)A级景区村庄评定权限。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办法由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4: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等级申请评定申报表村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