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一、溶解的特点: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散布在水中,而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式分离出来。

二、过滤实验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结尾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4、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数溶解、变成了均匀散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六、观看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不是溶解”的方式有:颗粒大小的转变、在水中是不是均匀散布、是不是有沉定、可否用过滤的方式分离。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份溶解,充分搅拌全数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八、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固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九、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0、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一、水除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确实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2.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式溶解的,因此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3、切碎、加温、搅拌等方式能够加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4、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式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四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溶解单元复习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溶解单元复习题

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2-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2-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2-2.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3.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2-5.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2-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2-7.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2-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教科版力越小,溶解能力就越差,溶解的就越少。

这就是为什么在高海拔地区,水中的氧气含量很低的原因。

16、温度也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越好,溶解的就越多;温度越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越差,溶解的就越少。

17、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就是通过高压和低温的方法溶解在水中的。

当饮料瓶子打开后,压力和温度都降低了,导致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形成气泡。

18、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比如,在烹饪中,了解不同调料的溶解能力可以更好地调配味道,提高菜品的口感。

力越小,溶解能力就越差,因此在密封的注射器中的雪碧,当活塞往外拉时(压力减小),气泡会增多;而往里推时(压力增大),气泡则会减少。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因此一旦瓶子打开,气体就会冒出来。

这些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

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水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后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加快物体溶解速度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切碎、加入更多的水。

在切碎、放入热水中并搅拌的情况下,物质溶解的速度最快。

研究问题是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为了进行实验,我们需要准备量筒、烧杯、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和记录单。

实验方法是用量筒量取10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把食盐分成2克一份,一次只加一份食盐,搅拌,等完全溶解之后再加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最后计算出共溶解了多少克,结果是在20℃的环境下,100毫升水能够溶解36克食盐。

当一杯盐水饱和时,杯底还有没溶解完的盐,如果继续加水,杯底的盐还会继续溶解。

我们可以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分离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内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内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内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溶解”。

这个单元主要探讨了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现象和规律。

以下是单元内容的总结:溶解的定义: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均一、稳定的溶液。

溶解的现象:当我们将物质放入水中时,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如物质逐渐消失,水的体积增加等。

溶解的规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则不能。

例如,糖可以溶解在水中,而石头则不能。

影响溶解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度越高。

压力也会影响溶解度,但不如温度明显。

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也有影响,例如,盐在水中比在油中更容易溶解。

溶液的形成:当物质溶解在水中时,会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承载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应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糖水、盐水、饮料等。

在科学实验中,溶液也经常被用来进行各种化学
反应。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物质的溶解现象和规律,以及影响溶解的因素和溶液的形成与应用。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物质的变化。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4.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6.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7.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发现试管里的汽水,有气泡;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8.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9.(切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0.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1.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2.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能熟练的内容: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

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

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

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互溶现象。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水银、汽油等。

实验二:“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我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知识提纲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知识提纲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知识提纲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1、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滤时,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

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烧杯口紧贴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玻璃棒末端要紧贴三层滤纸,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如果在滤纸上看到了面粉,说明面粉没有在水中溶解。

3、面粉、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

4、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

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5、胶水、洗发水、醋、酒精都可以在水中溶解。

6、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7、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8、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溶解一些(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11、对比实验是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需要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

1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3、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和(沉淀)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4、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

充分搅拌后:不能看到它的颗粒,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5、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6、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7、(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酒精、醋、高锰酸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面粉、食用油、沙子、泥土、铁钉、橡皮、塑料)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8、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9、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0、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溶解》单元·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在我们的课堂的实验中,哪些东西被溶解了?哪些没有被溶解了?食盐、小苏打被溶解了,沙子与面粉没有被溶解。

如何说明食盐被水溶解了?是食盐沉到杯子底部吗?(等一等,要一点一点加,不能把一包盐一下子倒进杯子,过一会再看,沉在底部的食盐是不是不见了。

)还是杯子里的水升高了吗?或者是滤纸上留下了食盐吗?(看一看,在滤纸上到底能不能看到食盐)在水中看不到食盐了,可以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为什么说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滤纸上能看到沙子,在杯子里的沙子会沉到水底,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

为什么说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水会变白色,面粉沉到了杯子底部,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总结:有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的则不能。

以上被溶解的物质都不能凭肉眼直接在水中观察到,而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直接观察到。

也就是说,溶解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出来,而不能溶解的物质能被过滤出来。

在过滤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操作要求?1、一贴(滤纸紧巾漏斗口)二低(滤纸低于漏斗口,待过滤夜低于滤纸上沿)三靠(漏斗下端紧靠接受器即烧杯的内壁,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侧,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中下部)2、滤纸放入漏斗时,可将三层纸的一面朝风吹草动漏斗颈的长端,避免玻璃棒抵着的时候漏斗移动。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1.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溶解了的物质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搅拌棒、烧杯。

4.过滤实验的实验步骤:①把漏斗放置于铁架台上,漏斗下放一个烧杯。

②把滤纸对折两次后,沿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③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

④略倾斜玻璃棒,一端对着三层滤纸,沿着玻璃棒慢慢导流液体进入漏斗,观察。

5.过滤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紧靠三层滤纸,漏斗颈的底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6.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7.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8.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9.有些液体相互之间也可以溶解。

如:洗发液、胶水、醋、酒精能溶解在水中。

10.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

11.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1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13.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一些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而(降低)。

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19、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0、加快物体溶解速度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切碎)、(加入更多的水)。

21、把固体物质(切碎、放入热水中,并且搅拌),这样物质溶解的速度是(最快)的。

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22、【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研究的准备】量筒、烧杯、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研究方法】①、用量筒量取10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

②、用天平把食盐分成2克一份③、一次只加一份食盐,搅拌,等完全溶解之后再加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④、除去最后一次不能溶解的那份,计算出共溶解了多少克。

【研究结果】在20℃的环境下,(100毫升水)能够溶解(36克)食盐。

23、一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直到再也不能溶解为止,这种食盐溶液,叫做食盐的(饱和)溶液。

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24、一杯饱和盐水,杯底还有没溶解完的盐,(继续加水),杯底的盐还会继续(溶解)。

25、我们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

26、在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能使蒸发皿均匀受热)。

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这个方法叫“日晒法”。

28、【加热蒸发实验】29、【酒精灯的构造】30、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因此我们通常用(外焰给物体加热)。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溶解》笔记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溶解》笔记

第二单元:《溶解》笔记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2、怎样判断物质是否能溶解?(混合后形成没有颗粒、均匀分布、没有沉淀出现、透明稳定、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溶液,说明能溶解;混合后形成的溶液有颗粒、分布不均匀、有沉淀出现、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分离,说明不能溶解。

)3、水能溶解固体、液体和少量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4、胶水放入水中,开始(下沉),经过充分搅拌,会(溶解),因此,胶水(溶解在水中).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7、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搅拌)、(切碎)、(加热水)有关。

8、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9、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10、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量)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 )克食盐。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外焰)的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13、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14、加热完毕需要熄灭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绝对禁止用嘴吹火。

15、盐能够(溶解)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晶体。

第二单元:《溶解》笔记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2、怎样判断物质是否能溶解?(混合后形成没有颗粒、均匀分布、没有沉淀出现、透明稳定、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溶液,说明能溶解;混合后形成的溶液有颗粒、分布不均匀、有沉淀出现、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分离,说明不能溶解。

小学四年级二单元 (溶解)知识

小学四年级二单元 (溶解)知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第二单元、溶解第1节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溶解现象定义:像食盐、白糖在水中那样,变成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2)不溶解现象定义:放入水中,过一会儿,会沉到底,这种现象叫做不溶解。

2、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食盐均匀分布在水中,变成看不见的微小颗粒,食盐溶解了。

3、沙在水中的状态:沉到水底,看的见沙的颗粒,沙没有溶解。

4、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①相同点:放入水中时先沉到水底②不同点:搅拌后,食盐全部溶解,均匀分布的稳定溶液;沙不能溶解,沉到水底,溶解分层。

5、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的现象:①变成肉眼看不见的颗粒;②没有沉淀出现;③在水中均匀分布6、沙在水中没有溶解的现象:①肉眼看的见沙颗粒②沉淀③不均匀分布,分层7、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悬浮在水中,放置一会儿后会出现沉淀,分布不均匀,在水中也不溶解。

8、食盐、面粉和沙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①相同:都有沉淀出现②不同:搅拌后食盐全部溶解,面粉和沙先悬浮在水中,放置一会儿沉到水底。

9、过滤的方法适合分离不溶解的物质: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下端的管中靠紧烧杯的内壁。

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入漏税斗,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注意点:一贴,二低,三靠。

10、搅拌要求:顺时针,不碰杯壁和杯底,不发出声音。

第2节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1、高锰酸钾简介:常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具有金属光泽。

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①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②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全部溶解③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均匀分布的紫色稳定溶液。

★注:有能用手直接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

3、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①颗粒大小的变化②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③是否有沉定④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第3节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一丝丝的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变成无色透明的水溶液。

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

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

(3)说明了什么?
食盐
味精
沙子
面粉
是否变成 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 分布
是否沉淀


在整个水 中
在整个 水中


能用过滤 得方法分
离吗
是溶解还 是不溶解
能 溶解
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溶解


沉淀在整 慢慢的在水 个水中 中沉淀
沉淀
慢慢的会沉 淀
不能 不能
不溶解 不溶解
思考:
刚上课时,老师给同 学们看的那杯放了茶 叶的茶为什么会有颜 色呢?
溶解
小学科学教育 四年级上册
什么是溶解?
认识溶解
=》
为什么杯里的食 盐看不见呢?
是融化了,变成了人眼 看不见的微粒。
食盐在水里溶化了,看 不见了变成我们用肉眼 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 分布在水里,这一过程 在科学上我们把它称为
溶解
食盐
味精
沙子
面粉
认真做试验

思 考:
(1)你研究的是什么?
(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作业:

没有茶叶的茶水, 时间一长颜色会变 得更深,这是为什 么?
谢谢!请多指教!!!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溶解》1、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不能过滤)的有:食盐、糖、高锰酸钾、洗发水、醋、酒精和胶水不能溶解(可以过滤)的有:沙子,面粉,油3、过滤的过程:4、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在油中加入水,水会沉在底部。

5、水能溶解固体、液体、气体。

比如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6、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7、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③碾碎。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Q:“蒸发”食盐水实验中,所使用到的仪器和药品答:1.玻璃棒 2.蒸发皿 3.石棉网 4.三脚架 5.酒精灯 6.火柴 7.坩埚钳 8.食盐水蒸发实验装置:酒精灯及使用注意事项: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Q:下面是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时不同阶段的图片,按溶解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B )A. ①③②B. ②①③C. ①②③D.都不是Q:当我们打开可乐的瓶盖时,会发现可乐冒出许多小气泡,为什么会这样?答:因为溶解在可乐里的二氧化碳跑出来了Q:小红想让糖果快点溶于水中,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答:①搅拌②加热③碾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

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

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

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能能不能不能
分布是否均匀否否是是
是否有沉淀出现是是否否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能能不能不能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没有溶解没有溶解溶解溶解
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互溶现象。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水银、汽油等。

实验二:“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我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

实验过程:
①分别在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

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醋、胶水、酒精和食用油。

③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

1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洗洁精等),搅拌后会发现部分食用油被溶解了。

这就是生活中,每次洗菜盘子放了洗洁精之后容易洗的原因。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4、相同条件下(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15、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跟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溶解能力就越好,溶解的就越多;压力越小,溶解能力越差,溶解的就越少。

所以在密封的注射器中的雪碧,在活塞往外拉时压力减小,可以看到气泡增多。

往里推时压力增大,又可以看到气泡减少。

16、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汽水中的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1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8、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后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19、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0、加快物体溶解速度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切碎)、(加入更多的水)。

21、把固体物质(切碎、放入热水中,并且搅拌),这样物质溶解的速度是(最快)的。

实验三:食盐在热水与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一样吗?
我的猜想:食盐在热水与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一样。

实验材料:热水、冷水各一杯、两份同样多的食盐
实验过程:取相同多的热水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快,放入冷水中的食盐溶解慢。

实验结论: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

生活中应用的例子: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比用冷水冲溶解快。

实验四:除了利用搅拌、加温外,还有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快水果糖溶解的方法?实验材料:水果糖2块、杯子两个、水、锤子1把
实验过程:把一块水果糖用锤子碾碎,将碾碎的水果糖和另外一块水果糖分别同时放到盛有水的杯子中。

实验现象:碾碎的水果糖放进水中就开始融化了,溶解比较快;整块的水果糖则融化得很慢。

实验结论:碾碎可以使水果糖的溶解加快。

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22、【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研究的准备】量筒、烧杯、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研究方法】①、用量筒量取10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

②、用天平把食盐分成2克一份③、一次只加一份食盐,搅拌,等完全溶解之后再加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④、除去最后一次不能溶解的那份,计算出共溶解了多少克。

【研究结果】在20℃的环境下,(100毫升水)能够溶解(36克)食盐。

23、一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直到再也不能溶解为止,这种食盐溶液,叫做食盐的饱和溶液。

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24、一杯饱和盐水,杯底还有没溶解完的盐,(继续加水或加热),杯底的盐还会继续(溶解)。

25、我们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

26、在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能使蒸发皿均匀受热)。

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这个方法叫“日晒法”。

28、【加热蒸发实验】
29、【酒精灯的构造】
30、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因此我们通常用(外焰给物体加热)。

31、酒精灯操作注意事项:
①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②熄火时用(灯帽)盖灭,盖灭后需再重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③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④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