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集字练习(二)
西泠版五年级书法上册《第7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西泠版五年级书法上册《第7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集字的相关概念和技法;•学会运用集字的技法进行临摹练习;•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
二、教学重点集字技法的讲解和演示;三、教学难点运用集字技法进行书法临摹。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集字临摹练习,包括以下方面:•集字的定义和相关技法;•临摹集字练习的过程和方法。
2. 进度安排1.上课前:老师准备演示材料,学生自备毛笔、砚台、宣纸等书法工具。
2.课堂前五分钟:老师简单介绍集字和相关技法,并为学生演示集字的过程。
3.课堂正文:–集字的定义和相关技法(12分钟):通过PPT,老师详细介绍集字的定义和如何使用“攒钱式”、“迂钞式”、“绵密式”、“沉博挺劲式”等技法进行集字。
–集字临摹练习(35分钟):老师指定待临摹的文字,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字体和笔画,在宣纸上按照所学技法进行集字临摹练习。
4.课后练习: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临摹集字,进一步熟练和掌握技法。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演示和实践相结合,重在让学生通过临摹实践,掌握集字的技法和方法。
2. 教学手段本课使用以下教学手段:•PPT展示:通过PPT讲解集字和相关技法,让学生对集字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实物演示:老师利用黑板或白板演示集字的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集字的技法;•临摹练习:结合老师演示和实践指导,让学生在宣纸上进行临摹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为书法作品评分和课堂表现评分两个部分。
•书法作品评分(70%):老师对学生进行作品评分,评分标准包括字形、笔画、布局等因素。
•课堂表现评分(30%):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分,包括听讲、合作、认真临摹等表现。
2.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最后的作品和表现评分,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老师也要积极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总结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7.集字临摹练习(二)|西泠版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7.集字临摹练习(二)|西泠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五年级上册书法教学的第七节课,主要内容为集字临摹练习(二),通过西泠版的书法教材,让学生继续加强书法基本功训练。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集字临摹的基本要领。
2.理解楷书的构造规律。
3.学会运用正、行、草书写字。
技能目标1.熟练使用毛笔进行书写。
2.写出带有自身风格的每字,且每笔要形神俱佳。
3.能够辨认常用书法字体。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对书法的热爱。
2.通过临摹名家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临摹名家书法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书法水平。
2.了解不同书法风格的特点及其要领。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临摹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书法水平。
2.如何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西泠版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材。
2.毛笔、宣纸、墨汁等书写工具。
3.名家书法作品图片或书法作品集。
4.相关教学辅助资料。
五、教学过程及步骤1. 上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好相关教学材料及教具。
2.教师预先挑选好对学生有启发性、有代表性的名家书法作品进行介绍。
2. 课程导入教师在黑板前展示出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先了解书法的美和书法作品的特点。
询问学生对书法的理解及个人书体的情况,让学生自序自己的书法风格。
3. 书法要领讲解教师详细介绍临摹的基本要领,包括书写姿势,如何握笔,笔画顺序等。
4. 名家书法作品分析教师介绍一些名家或者专家的书法作品,分析其风格、构图、笔法等。
比如介绍怀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人的书法作品。
5. 集字临摹训练1.分发练习材料,让学生练习集字临摹练习。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按照要领进行临摹练习。
3.每一集字练习完成后,评选出最漂亮的一、二、三名。
6. 补充作业教师布置学生到家后,自选一篇名家书法作品进行长期临摹和欣赏,并在下次课上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六、作业布置1.完成临摹练习作业。
六上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1)学生观察。
(2)交流临帖的“度”和原作的“度”点画的不同。
(3)小结:原作笔力厚实,临作笔画疲软。结构没有支撑力,整个字就会显得无精打采。
四 临摹交流
1、出示“度、衷、霄”字:
(1)观察,临写。
(2)对比,临写。
(3)调整,临写。
(4)展示、品评、小结。
五小小兰亭会
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课 题
第4课 赵体点画(三)
教学目标
1掌握赵体竖画的特点;了解欧体竖画的特点。
2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神、辉来自譬、观、察”等字。重、难点
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神、辉、譬、观、察”等字。
教学方法
描红临摹练习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等
教学时间
1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
1.板书课题 赵体点画(三)
教学方法
描红临摹练习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等
教学时间
1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
1.板书课题 赵体点画(四)
2.赵体点画“撇”的特点。
3.赵体的“撇”和欧体的“撇”特点的区别。
二 新授
1. 出示“文”字:
(1)学生观察。
(2)赵体“文”的撇有什么特点?欧体“文”的撇有什么特点?
2.出示“刊、月、秒”字:
(1)学生观察“刊、月、秒”字。
二 观察思考
1. 出示[元]赵孟頫《三门记》(局部)
(1)学生观察。
(2)出示东汉书家蔡邕的话,理解书法的点画极富质感,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2.出示邮票,
学生观察邮票上舞女飞扬的衣袖。
3.出示“衷”字
学生观察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8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 西泠版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8课集字临摹练习(二)》课时:2课时教材:《书法》西泠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集字临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集字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书法作品的创作。
教学难点:1. 集字临摹的技巧。
2. 学生书法作品的创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著名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书法作品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书法作品都运用了集字临摹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集字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示范集字临摹的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集字临摹练习。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进行集字临摹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字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集字临摹的方法创作书法作品。
2. 教师示范创作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创作练习。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进行书法作品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集字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能独立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平的书法作品。
3. 学生对书法艺术有更深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书法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集字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小结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
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鼓二小陈晓春【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四字对联、条幅作品的章法。
2、创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集字书法作品,掌握这几个字的书写特点。
3、感悟书法作品带来的美感和书法创作带来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写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八个字。
难点:知道学生掌握四字对联、条幅书法作品的章法。
【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实物投影仪、对联及条幅作品纸若干。
学生:文房四宝、毛毡、吸墨纸。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校是全国书法艺术学校,许多大哥哥、大姐姐留下了他们追寻书法的足迹。
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他们书写的2018年书法台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看完这些书法台历,你们有什么要说的?3、是啊,他们都称得上是小书法家啦!同学们,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今天,我们来完成一幅内容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集字作品。
(师板书课题)4、一起读。
二、观察欣赏,学习书写:(一)看一看,欣赏章法: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欣赏欣赏课本中的集字作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谁能说说,这是什么章法的作品?(二)读一读,了解含义:1、大声读一读这八个字。
2、你知道这幅集字作品中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含义是什么吗?3、师小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资东汉王充的《论衡》,意思是说,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天动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设计意图】:书法课不仅仅是学习书写技巧,也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得重要途径。
因此在课堂中应结合所学习的内容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三)想一想,分析章法:1、谁知道,这幅作品是什么幅式?(这是一件条幅作品。
)2、这幅作品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这幅作品由正文、落款、印章三部分组成。
)3、观察并思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几个字的大小和线条粗细有何变化?(这八个字中,笔画多的字,线条略细;笔画少的字,线条略粗。
)4、你发现了吗?字与字之间的布白有什么特点?(字间距略小于一个字的大小。
西泠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西泠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2)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掌握集字临摹的技巧。
(2)采用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字的结构、笔势和章法。
3. 教学内容:(1)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讲解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3)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集字临摹实践。
(4)评价学生的作品,总结优点和不足。
(5)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集字临摹的定义和作用。
(2)展示一些优秀的集字临摹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讲解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2)强调在临摹过程中要注意字的结构、笔势和章法。
(3)提醒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姿势,注意用笔的力度和速度。
3. 示范与指导(1)教师示范集字临摹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临摹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临摹实践,教师个别辅导。
(3)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4. 评价与总结(1)评价学生的作品,总结优点和不足。
(2)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和借鉴他人的优点。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后练习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1)布置集字临摹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集字临摹的技巧。
2. 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唐代贾岛《绝句》“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
学
设
计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唐代贾岛《绝句》“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二、集字解读
“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是唐代贾岛的《绝句》,描写了海上美丽的月色:海面上明月的倒影,比天,上的一轮明月更显得明净可爱。这一点点美好的月色,便可胜过千万的春色。
三、临习指导
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பைடு நூலகம்第5周
星期二
学科
书法
年级
六
班级
5
授课内容
集字临摹练习(二)
课前准备
笔、墨、纸、烟、毛毡、课件
授课者
书法老师
教学
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
教
与
“海”字三点呈弧形,中间略向左曲:“每”中间略向右曲,左右相向。“底”字左撇与斜勾呈相背之势,中间竖提与斜勾也呈相背之势。“月”字右撇中间曲向右,右竖中间略向左曲,两个笔画之间呈相背之势。
四、作品展示。
五、书写要点。
五言绝句可以书写成斗方,每行五字,共四行行文,加一行落款,行距略大于字距。
六、课外拓展
书法练习指导优质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西泠印社五年级上第七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目标】:1、了解横幅、斗方和条幅这三种幅式的章法。
2、临写集字作品“上善若水”,把“上善若水”四个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
3、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集字临摹练习(二)》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
是本册的第二节集字临摹课,本课板块包括“集字解读、临写指导、作品展示、课外拓展”四个板块。
2、重难点分析重点:参照横幅范本,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上善若水”四个字的书写要领。
难点:让学生体会怎样的章法才是比较美观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横幅、条幅及斗方形作品纸各一张。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早起源于商朝的甲骨文。
出示“上善若水”的甲骨文,请同学们猜一猜,相机出示四个字的楷书及代表的含义及其出处。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上善若水”四个字单字的书写要领和注意事项。
3、出示本节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二)》。
二、学习新知1、出示横幅、条幅和斗方作品。
(1)观察:三幅作品都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三幅作品的组成部分是相同的,但书写的方向顺序有区别。
(指名)(3)总结横幅、条幅和斗方的书写顺序。
2、以横幅为例,学习折格子。
结合大屏幕上的图示,老师示范。
3、学习书写要领。
(1)观察这幅横幅,看看这四个字,在整体章法上、用笔轻重上、结构上都有什么特点。
(2)小结:四个字的横幅作品中,如有字形特别扁的,位置宜偏上。
“上”字需粗重。
“善”字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下伸展。
“若”字字形方正,中横伸展。
“水”字字形扁而宽,不可太大。
(3)观看书写视频,边播放边讲解。
4、动手临写。
(1)强调“双姿”到位。
握姿正确:五指执笔法:按、压、钩、顶、抵坐姿正确:身正、肩平、臂开、足安(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5、作品评讲选择两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引导学生从整体章法上、用写法结构上互评,教师相机点评小结。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9《集字练习(二)》
《集字练习(二)》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斗方形式的四个字的毛笔书法作品的章法格式,并能进行自主创作。
2.使学生体验作品的形状之美、颜色之美、韵味之美、意境之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欣赏作品和书写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四字内容的书写技法难点:斗方章法格式的分布均匀,字形大小适中。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毛毡、墨碟、毛笔、墨汁、宣纸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同学们,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经过漫长的流传、演变和不断创造,形成了众多的形式。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书法作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请你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这些作品美不美,美在哪里?(出示PPT1,播放相册。
)二、了解斗方师:同学们这些作品美不美,美在哪里?(出示PPT2)生:美,字的结构严谨、里面的笔画苍劲有力(师:真棒!你体会出了它的韵味之美。
);颜色比较鲜艳、比较漂亮(师:你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它的颜色之美,这些作品有白色、有橙色、仿古色,甚至作品纸上还有印花,非常漂亮!);美在扇形和圆形。
(师:你的眼睛真闪亮!观察到了它的形状之美。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它的形状之美,这幅作品是什么形?(正方形)这幅?(圆形)(扇形)(长方形)。
在书法中呈正方形的作品我们称为是斗方作品;呈圆形的书法作品我们称为是圆形作品;呈扇形的书法作品我们称为是扇形作品;呈长方形的书法作品我们称为是条屏作品。
今天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斗方作品学习。
(板书:斗方集字创作)1.形式构成师:这四幅作品都是斗方形式,我们一起观察下要完成一幅书法作品需要哪些要素?(出示PPT4)生:正文、落款、印章师:一幅书法作品大多包括正文、落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板书:正文、落款、印章)师:正文是作品的主体。
我们再来分析下里面的内容:“潮来万里有情”这是一首诗;“学而不厌,诲而不倦”这是一句深远的话;“宁静致远”这是一个词;“禅”这是一个字,通过这些内容你发现,斗方正文在字数上有什么要求吗?生:没有。
六上书法第四课
第四课
“海”字左疏右密,三点呈弧形,中间略向左曲;“每”中 间略向右曲,左右两部分相向。
第四课
“底”字上密下疏,左撇与斜钩呈相背之势,中间竖提与斜钩 也呈相背之势。
第四课
“月”字上密下疏,左撇中间曲向右,右横折钩的竖中间略 向左曲,两个笔画之间呈相背之势。
第四课
“于”字左疏右密,左部中间向右曲,右部中间向左靠,左 右两部分呈相背之势。
第 四 课
集 字 临 摹 练 习 ( 二 )
Hale Waihona Puke “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是唐 代贾岛的《绝句》,描写了海上美丽的月色 :海面上明月的倒影, 比天上的一轮圆月更显得明净可爱。这一点点美好的月色,便可胜过 千万的春色。
第四课
“海”字三点呈弧形,中间略向左曲;“每”中间略向右曲,左右相向。 “底”字左撇与斜钩呈相背之势,中间竖提与斜钩也呈相背之势。“月”字 左撇中间曲向右,右竖中间略向左曲,两个笔画之间呈相背之势。“於 (于)”字左部分中间向右曲,右部分中间向左靠,左右呈相背之势。
第四课
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曹操《观沧海》诗句 :“日月之 行,若出其中。”
第四课
请 各 位 同 学 勤 多 练 习 。
本 课 已 结 束 ,
第四课
第四课
斗方
第四课
五言绝句可以书写成 斗方,每行五字,共四行 正文,加一行落款,行距 略大于字距。 该作品中字的形态变 化丰富,没有连续出现结 构组合方式相同的情况, 因此章法布局容易得多。 如第三行“得”字字形长, “之”字稍扁呈三角形, “一”字长伸,“寸”字 字形小呈倒三角形,“光” 字上小下大呈梯形。
五年级上册书法集字临摹练习(二)西冷印社版
课
练
习
(
二
)
“上善若水”,出自我国传统典籍《道德经》。意思是说, 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做人的道理也一样,这样的 品格是十分高尚的。
“上”字首笔竖画粗壮厚实,起笔力量要重。
“善”字横画长短错落有致,长横舒展 ;“口”部上宽下 窄,横折的起笔不与竖画相连。
“若”字上下小,中间大,横画左右伸展,撇画舒展。
横幅
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万象更新”。
请本 各课 位已 同结
学束 勤, 多 练
习 。
“水”字竖钩直挺有力,撇捺舒展,左右基本对称 ;横撇 不碰到竖钩,右边撇的收笔碰到竖钩。
横幅
斗 方
条 幅
四个字的横幅作品中,如有字形特别扁的,位置宜稍偏上, 每个字的形态要有变化。“上”字需粗重。“善”字由上中下三 部分构成,上下伸展。“若”字字形方正,中横伸展。“水”字 字形扁而宽,不可太大。
小中堂集字练习(二)
7、“为”、“开”二字取自《三门记》,其余取自《妙严寺》, 写作品时要注意风格统一。
五指执笔法
三指执笔法
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册p25——35双钩填墨 部分,(背临和空格部分不写) 2、完成书法书p27 “每日一得”。 3、自学书法书p26 “我知道了”。 下课准备用具: 毛笔(中楷)、墨盒、两张报纸、 书写练习宽的结构,左偏旁笔画书写要稍细些。
2、“诚”字的“言”字旁要写的比较长,“成”字要突出斜钩。 3、“至”字行书笔意较浓,书写要流畅。 4、“金”字上部撇捺舒展,收笔处呈左低右高之势,此字注意 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对正。
5、“为”字前面两个横折要写紧凑,横折钩展开,四点各具形态 6、“开”字外框不可过大,应收敛些。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7.集字临摹练习(二)|西泠版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7.集字临摹练习(二)| 西泠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本课所选内容的汉字,并且能够理解汉字的组成结构和笔画顺序。
2.学生能够通过集字临摹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写字能力和审美水平。
3.学生能够在集字临摹的过程中,发扬自己的创新精神,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强化学生对于集字临摹的认识和技能。
2.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水平。
3.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挥。
教学难点1.在短时间内加强学生集字临摹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2.对于不同字体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1. 集字临摹(二)集字临摹练习是书法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集字临摹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组成结构和笔画顺序,并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写字能力和审美水平。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继续进行集字临摹练习。
本次练习的字体采用的是西泠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钩钩,汉字基本笔画之一,同时也是用笔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本次练习中,我们将主要练习以下三个字:•神•章•生(2)提提,是和钩一样常用的汉字笔画之一,也是表现汉字笔画特征的关键所在。
在本次练习中,我们将主要练习以下三个字:•申•由•充(3)捺捺,是汉字的常用笔画之一,在汉字书法中,“横、竖、撇、捺、折”是最基本的笔画形式之一。
在本次练习中,我们将主要练习以下三个字:•处•任•问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书法作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魅力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观看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字体的特点和不同的书法风格。
2. 集字临摹(二)本次练习采用钩、提、捺三种最基本的笔画来进行集字临摹的练习。
首先由教师给出每一个字的组成结构,让学生理解每个字的部首和整合方式。
然后,由教师现场示范每一个字的书写方式,并且注重笔画表达的重要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书写过程,并进行及时纠正。
最后,让学生进行集字临摹的练习,让他们演练掌握的技巧和知识。
西泠印社 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西冷印社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下册:第8课集字临摹练习(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横幅和条幅的基本特点。
2、感受颜体的笔意,学会书写“师造化”三个字,掌握字体的间架结构,写得正确美观。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二、教学重点:学会书写“师造化”三个字,掌握字体的间架结构,力求写正确美观。
三、教学难点:初步掌握颜体的笔法,横细竖粗,结构严谨,有明显的颜体特征。
四、教学准备: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毛毡、自制作品纸、实物展示台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文字游戏,放松一下。
谁能快速从这些打乱的文字中找出一句诗句?(指名交流)2、同学们快速搜集、迅速整合的方法真好,今天我们就将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书法课堂中,一起来“集字”练习。
(板贴:集字、练习(二))(二)揭示集字内涵,感受书法文化1、什么叫“集字”?回想第4课“墨香”的学习,谁来说一说?(指名交流)(1)对,集字就是将原帖中的字挑选后,搭配组成有意义的内容。
今天我们要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中搜集“师造化”三个字进行临摹练习。
(板贴:师造化)(板贴:临摹)(2)何为“临”?谁来说?(指名交流)(3)“摹”又指什么呢?你来说?(指名交流)(4)对,临和摹是两种方法,临主要是自己照着字帖临写,摹就是描,如果我们的字形结构写不好,多描会有长进。
(三)教学“师造化”,体会颜体笔意课件出示: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1、同学们,看,这些内容出自《多宝塔碑》,我们要临摹的“师、造、化”三个字就藏在里面。
来,把集好的字放大看看清楚,能马上去写吗?(不能)为什么?(指名交流)2、对,集完字后,我们先要认真读帖,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再去动笔临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在笔先”。
(板贴:意在笔先)3、教学“师”字。
①我们先来看“师”字,它的笔画、结构有何特点呢?(指名交流)②说的真好,“师”字横向笔画少而细,纵向笔画多而粗,总体看上去“左高右低,横细竖粗”。
湘美版六年级下学期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湘美版六年级下学期《书法练习指导》教案2023年春本期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有更细致的观察辨识能力。
学生书写时开始有自己的思考,也会不知不觉地产生自己的书写目标,有更多自己的书写追求。
针对六年级学情,本册教材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编写,引导学生由“书法技能”的学习逐步过渡到集字创作。
教材融结构领悟、原碑节临训练印集字创作为一体,以书写练习为主体,编入精要的经典名帖欣赏,适当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的内容。
教材传承传统书写技能的训练,依托临摹来帮助学生认识笔画的形态,领悟结构规律,通过集字创作来提升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从而使其合理科学地调整学习方向。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我们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以供参考。
一、学期教学目标l.知识熟练地掌握毛笔运笔方法,运用笔画的粗细、长短、正斜等符号语言,体会提按、力度、节奏等变化,来塑造汉字形态,表现书法中的美。
有初步的书法应用意识,运用结构规律指导范字书写;尝试从外形轮廓入手,来认识结构规律和范字的基本形状;运用结构规律和范字的组合搭配关系,创造不同的书写风格。
借助范字赏析,在临摹中学会内省和分析;借助四大楷书中范字的“对比与欣赏”,巩固书写技能;了解常见的书法作品幅式;认识篆书和草书字体,在欣赏经典碑帖中,表达感受和见解。
借助习字格,较好地把握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逐步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匀称、端正美观。
借助自学、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描红、临摹、背临等训练,提高“眼、脑、手”的协调性。
2.能力能理解范字中笔画、结构的形体特点,提高观察效率和准确性;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体会其书写特点,逐步提高临摹能力;在临摹或其他书写活动中,养成先动脑再动手的习惯。
3.情感提高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学会关注学习和生活中的书写,初步养成勤于观察、认真读帖、静心书写的好习惯,书写整洁、美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认识点与横的重与变、竖与撇的重与变、捺与钩的重与变以及并、重、堆的特点,学习这些结构的写法,力求临写准确。
西泠印社 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第八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目标:1、了解“高山流水”的典故和横批、斗方和条幅这三种书法幅式的章法.2、临写集字作品“高山流水”,把“高山流水”四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3、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教学重点:临写集字作品“高山流水”,把“高山流水”四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教学准备:笔、墨、纸、砚、书画桌、毛毡、多媒体电子白板,横批斗方、条幅作品各一张,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整体审美感知:教师出示“高山流水”横批作品,请学生说说感受,并且问他们这件作品装饰哪儿比较好?2,这件作品的“高山流水”来自于哪?谁能讲讲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感人故事.3,板书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二)》二、学习新知1.了解含义.集字作品中“高山流水”的含义是什么?教师归纳:高山流水比喻知音,说的是俞伯牙撞长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音乐.俞伯牙弹琴,不论琴曲是表现高山还是流水之意,钟子期都能准确领会.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认为再无知音,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复鼓琴.2,观察分析(1)出示“高、山、流、水”四字,请同学们观察,讨论这四个字的书写要领.(2)师生谈论得出这四个字的书写要领.“高”字上窄下宽,上下部分中线处于一条直线上,整体横细竖粗."山”字三竖间距均匀粗壮,起笔方式不一样,参差不齐左右竖上开下合.“流”字三点水粗重,右部笔画细而紧读,竖弯右伸,注意整字的收放关系.“水”字竖钩中正,左低右高,左搅细,右捺重而长.(3)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实物投影示范书写3,章法分析.(1)分析“高山流水”横批章法.A.包含了几大部分?B.书写顺序是怎样的?C.写横批注意什么?(2)出示斗方和条幅作品,请学生分析这两种形式的章法要教师归纳:笃“高山流水斗方作品时,因为四个字的笔画呈现上多下少的分布特点,所以上两字笔画线条写细轻,下两字笔画可稍粗重,款字宣偏下.写条幅时,不宜将字写过大,四字中心应处于一条直线上.三、学生临写1,分发事先各好的纸品,宣纸和裱画棱纸.2,教学生折格子.注意正文、落款、左右边、天地的折法和留.3,学生临写,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讲解.四、评价展示1,学生互评.2,分小组推荐作品展示.3,集体展示欣赏,教师点评.五、反思拓展鼓励表扬间接批评,布置课后拓展作业《多宝塔》集字书写“真水无香“.收集教材,整理笔墨纸砚,桌椅板凳.。
五上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完整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课教案第9课集字练习(二)
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课教案第9课集字练习(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民主富强”四个字的“颜体”书写技法。
2、使学生学会斗方形式的四个字的毛笔书法作品的章法格式,并能进行自主创作.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使其理解“民主富强”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导人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横幅作品的集字练习,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颜勤礼碑》的集字练习。
板书课题.提问:书法作品除了横幅外,你还知道哪些形式?让我们起来欣赏几种不同形式的集字作品吧.课件(或实物)欣赏“民主富强”的几种不同幅式:横幅、条幅、扇面、斗方.四个字的词语可以创作出好几种不同的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斗方作品.二、词语了解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个词语吧。
“民主富强”是从国家层面来说的,富强指国家经济发达、人民富裕;民主指政治制度优越,民主权利厂泛。
梁启超先生写过一篇《少年中国说》,里面曾写道:“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少年儿童,你们是祖国的希望,现阶段都应该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为我们祖国的民主富强而奋斗。
这也是今天我们学习这幅作品的意义所在。
三、范字学习1、学习写“民”字。
(1)请同学们观察“民”的笔画和字形,你发现了什么?(2)教师示范并讲解书写要领:上部口字框要写得扁扁的、竖提断开成两笔书写,斜钩要穿过上面的口。
(3)学生尝试练习写“民"字。
2、学习写“主”字。
(1)“主"比较简单,注意点呈圆点,字形长条,横轻竖重,请大家自己根据范字临写吧.(2)学生自主临摹写“主”字。
3.学习写“富”字。
(1)出示范字观察,说说“富"字有哪些书写要领。
(2)学习写富”字,教洲示范井讲解书写耍领: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宝盖头的两点分别为侧圆点.竖点,横要写得很轻很细,横钩书写时断开;“口”字要写小写在中央。
“田"写大,再竖向内斜,右竖稍长,横折断开书写。
(③)学生尝试练习写“富”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 欧阳询
+ 某一日,欧阳询骑马经过一个石碑,是晋 代索靖的。欧阳询初看,没觉得有多好。 拍拍马背准备离开了。转念一眼,索靖是 大书法家,字肯定有过人之处,于是下马, 细细品读。这一读不要紧,一读读出它的 妙来了。索性席地而坐,在碑旁流连三日 方才起身回家。
“武”字左部分紧;右部份 松整个字左右有疏密变化
返 回
心:笔画少,字形较小,笔画较粗,斜中求正。
从笔画特征来看这个字的写法:
临习 “文武之道”
要求:扇面或横幅的形式。注意字的大小及 字的特征。需落款。 Nhomakorabea集
第 十 五
字 练 习
(
课
二
)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宋拓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半开纵209cm,横13.9cm。1956年 张明善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 欧阳洵76岁书,贞观六年(632)刻石。书法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 人凤韵,又开唐人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此册为宋拓明驸马 李祺本,是现存善本之最。曾经清高士祺、赵怀玉收藏。清初高氏重新装裱。 后归张明善所有。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人。历经陈、隋、唐三朝。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 男。八体尽能、尤工正书。世称“欧体”,书名广传天下,影响后世深远,
印章:姓 名 印
文武之道 功夫与书法 功夫和书法是两大国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功夫讲究地、人合一,使人力和地力充分结合,收放自如;
书法讲究在轻、重、正、侧、提、按、中表现出笔力的巧妙。
功夫之力既要舒纵自如而克敌,书法之力则要显出字墨之美来。
“文”字上下重心对正,即上下 部分的重心要保持在一条中轴线 上,以免字形歪斜; 上部分略小,使整个字形有宽窄 收放变化。
+ 好了。这样的一个从善如流勤勉刻苦的人, 妙笔生花实在是一点也不奇怪。
集字: 指将古代某一书法家的字迹收集并根 据内容集成的书法作品。
内容(诗词歌赋)→ 集字(书法家 的字迹)= 集字创作作品
作品的基本形式有:横幅、条幅、斗方。 完整的作品= 内容+提款+印章
横幅
内容:上善若水
条 幅
提款或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