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关联产业与农业产业化讲解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分析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一、农业产业化基础的急待加强(一)“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提出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农业和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
进入90年代,山东实施按产业化组织农业生产的新思路,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潍坊市于1993年初率先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战略。
同年4月,山东省农委组成专门调查组赴潍坊及其所辖县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之后,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的初步设想与建议》的报告。
1993年7月18日和8月19日,农民日报》两次刊登了时任山东省农委主任的王渭田同志的文章《产业化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重大战略》。
这篇文章是已知全国性报刊上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第一篇文章(姜奇平,1997)。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
近几年更是在全国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以超常规的篇幅和版面介绍了潍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并配发了题为《论农业产业化》的社论。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我国《国民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稳定党在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化转变。
”(二)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的现状近几年理论界围绕农业产业化作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②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条(原因)和客观必然性;③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④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⑤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条件和一般规律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条件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分工分业进一步细 化,协作联合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从而产生了贸工 协作联合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农一体化的强烈需要。 农一体化的强烈需要。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 ◆现代产业相互渗透、共求发展,贸工农一体化已成为 现代产业相互渗透、共求发展, 农工商三方的共同要求。 农工商三方的共同要求。
(六)农业产业化的功能整合效应
农业产业化: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 ◆农业产业化: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 通过内部统筹安排,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 ◆通过内部统筹安排,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 而且能够扩大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范围, 而且能够扩大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范围,实现优势 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产生整合和协同效 应。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的一般规律和指标体系
一、农业产业化的一般规律 (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前提
产业化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必须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规范 自己的行为,其生产、经营必须适应市场需求。 自己的行为,其生产、经营必须适应市场需求。
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 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
三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度条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度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化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而是其农业产业化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而是其深化与发展通过发挥农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来弥补家深化与发展通过发挥农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来弥补家庭经营内部规模不经济的缺陷是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与庭经营内部规模不经济的缺陷是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发展二二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和农产品的生物特性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和农产品的生物特性农业生产具有天生的弱质性
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农业经济学课件)
一、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 (二)农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农业与第三产业的各行业之间存在些不同程 度的联系,主要是农业可以为一些服务行业 提供初级产品,以及服务行业可以保障农业 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的实现。不过这些行业 之间的关联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和复杂性。
一、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 (三)农业具体行业与其他产业中各行业之间的关系
农业与国民经济中的各行业,比如农业与家具制
造业、中医药行业等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已经
有很多现实案例证实了这个现象。例如,人均收
人增长率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就业份额的降低
关
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份额增长率的上升。 这说明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上
系
升会给其他行业提供劳动力,并扩大第二产业、
农业经济学
—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02
农业和其他 产业的关系
MU LU
1 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 2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 3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目标
知识 目标
了解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掌握农业产 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明确农业产业结构 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能力 目标
能够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行评价
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3.能最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三、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
主要方法
1.比重法 2.类比法 3.速度法 4.协调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相对的和发展的概 念,这要看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是否与客观的要求相适 应。所谓“相对的”是从空间上来说的,所谓“发展的” 是从时间上来说的,当农业生产力处于低水平阶段,就 有自给性的农业产业结构与之相适应。当农业生产力进 入高水平阶段,农业产业结构也演进为商品性农业产业 结构。
农业产业化经营课件(PPT 79张)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认识农业产业化内涵和实质的一个角度: 农业的传统产业角色定位及其改变。 农业的传统产业角色定位:
它只是提供初级产品(原料); 它与其产前、产后部门的关系是对立的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农业产业化要改变传统农业产 前、产中与产后相互分割和对立的产 业角色,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 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形 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2.利益联结形式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松紧之分: 紧密型是通过合同契约制,确定保护价或 优惠价,公司与农户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稳 定和紧密。紧密型是是“公司+农户”的高级 水平。 松散型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固 定,双方之间没有严格的契约约束。松散 型是“公司+农户”的初级水平。
按参与主体的紧密程度分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产业化的起步探索阶段 (1984—1989年)
第二阶段,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推广阶段
(1990—1995)
第三阶段,迅速发展壮大阶段(1996至今)
Hale Waihona Puke 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提出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多 种多样,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形式而不是 单一的? 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个认识模式:市 场+中介组织+农户;然后,根据中介组织 的不同,划分和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 体组织形式。
一、公司+农户
1,内涵 指公司(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与农户之 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 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收购农
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并以不同方 式把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户。 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 品交售给公司,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 营的部分利润。
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形成相互关联、互动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衔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1. 产业链融合: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农业生产可以提供原材料给工业加工,工业加工后的产品可供应给服务业。
同时,服务业也能提供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和农民的收益增加。
2. 循环经济: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利用。
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农业生产中的余热和废弃物也可以用来发电或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增加能源利用效率。
3. 产业升级:通过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益。
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可以提供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4. 农民收入增加: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可以带动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
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可以通过就业或创业参与到非农产业中,实现收入的增加。
同时,通过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的发展,农民也可以得到更好的销售渠道和价格,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5. 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结合: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实现农业产业的绿色化、环保化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农业生产中可以采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综上所述,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是促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相互关联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模式。
通过产业链融合、循环经济、产业升级、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结合等手段,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产业关联与农业现代化:基于河南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现代 化的 内涵 ,通 过对河 南省 19 、2) 和 20 年 投入产 化进程 ,则农业对上述 四类行 业的直接消耗和 间接消耗都会 97 ( 2 (7 5 0 3
出表的分析 ,给出了河南省农业对各个 部门的直接消耗和 间 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接消耗 的变动趋势 ,并给出了相应的农业现代化建议 。 二、河 南省 农 业部 门直接 消耗 和 完全 消耗分 析
成了农业现代化 的理论基础 。从产业结构 演进理论来看 ,产 理念指 导农 业 。具体来说 ,就是从劳 动密 集型 向科学技 术密
业 结 构 从 低 级 向高 级 的 演 进 过 程 就 是 生产 要 素 在 不 同 产 业 间 集 转 变 ,采 用 信 息化 和 经 营 产 业 化 的 经 营模 式 。
一 、
一
化侧 重于农业在生 产过程 中技术装备 、经营管理手段 以及 经 气开采业 、金属矿采选 业 、非金属矿采选 业 、食品制造及烟 营模式的现代化 ;农业环境现代化 主要是指农业外部经济 环 草加 工业 、纺织业 、服 装皮革羽绒及其制 品业 、木材加工 及
境 、政治环境 以及 文化环境等 的现 代化 ;农业主体的现代 化 家具制造业 、造纸 印刷 及文教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 、炼 焦 主要 是指 农业 劳动 者的现 代 化 ,包括 了劳 动者 的素 质 、技 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工业 、非金属矿物 制品业 、金属冶炼
是以工业反哺农 业为基本特征的农业与 工业 的互动 ,以及农 耗 ;第 四类是与农业现代化金 融支持相关的行业 ,即测度农 业现代化进程 中的科技创新 ,都可 以在 一定程度上通过产业 业 对 金 融 业 的 消 耗 。
之间的关联 关系反 映出来 。本文结合农 业现 代化和新型农业
农业产业链农业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
农业产业链农业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第一章农业产业链与金融服务概述 (3)1.1 农业产业链概述 (3)1.1.1 农业产业链的构成 (3)1.1.2 农业产业链的特点 (3)1.2 金融服务概述 (4)1.2.1 金融服务体系 (4)1.2.2 金融服务的作用 (4)1.3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重要性 (4)第二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现状分析 (5)2.1 我国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现状 (5)2.1.1 服务体系概述 (5)2.1.2 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5)2.1.3 政策支持与引导 (5)2.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5)2.2.1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5)2.2.2 农业金融风险较大 (5)2.2.3 农业金融服务成本较高 (5)2.3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发展潜力 (5)2.3.1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市场空间巨大 (5)2.3.2 科技创新推动金融服务升级 (6)2.3.3 政策环境优化,助力金融服务发展 (6)第三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模式 (6)3.1 互联网农业金融服务 (6)3.2 供应链金融模式 (6)3.3 政策性金融服务模式 (6)第四章农业产业链金融产品设计 (7)4.1 农业产业链金融产品设计原则 (7)4.2 针对不同环节的金融产品设计 (7)4.2.1 种植环节 (7)4.2.2 养殖环节 (7)4.2.3 加工环节 (7)4.2.4 销售环节 (8)4.3 金融产品创新案例 (8)4.3.1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 (8)4.3.2 农业科技金融服务 (8)4.3.3 农业产业链基金 (8)4.3.4 农业产业链保险 (8)第五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8)5.1 政策支持体系 (8)5.1.1 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 (8)5.1.2 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 (9)5.1.3 政策协同与监管 (9)5.2 服务网络体系 (9)5.2.1 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9)5.2.2 金融机构布局 (9)5.2.3 互联网金融服务 (9)5.3 信用评价体系 (9)5.3.1 信用评价标准 (9)5.3.2 信用评价机制 (9)5.3.3 信用应用与激励 (9)第六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风险管理 (10)6.1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风险类型 (10)6.1.1 信用风险 (10)6.1.2 市场风险 (10)6.1.3 操作风险 (10)6.1.4 法律风险 (10)6.1.5 环境风险 (10)6.2 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10)6.2.1 严格筛选服务对象 (10)6.2.2 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 (10)6.2.3 优化金融服务产品设计 (10)6.2.4 强化内部管理 (11)6.3 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 (11)6.3.1 支持政策 (11)6.3.2 金融服务机构风险分担 (11)6.3.3 保险机制 (11)6.3.4 风险市场转移 (11)第七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与农业科技创新 (11)7.1 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关联性 (11)7.1.1 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与价值 (11)7.1.2 金融服务的功能与作用 (11)7.1.3 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关联性分析 (12)7.2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途径 (12)7.2.1 政策性金融支持 (12)7.2.2 商业性金融支持 (12)7.2.3 混合型金融支持 (12)7.3 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案例 (12)7.3.1 某省农业科技创新基金 (12)7.3.2 某农业科技公司信贷支持 (12)7.3.3 某农业保险项目 (13)第八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与农业产业扶贫 (13)8.1 农业产业扶贫概述 (13)8.2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扶贫的策略 (13)8.3 农业产业扶贫金融服务案例 (13)第九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国际合作与借鉴 (14)9.1 国际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概况 (14)9.1.1 国际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发展背景 (14)9.1.2 国际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现状 (14)9.2 我国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国际合作 (14)9.2.1 国际合作现状 (14)9.2.2 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15)9.3 国际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经验借鉴 (15)9.3.1 美国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 (15)9.3.2 欧洲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 (15)9.3.3 印度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 (15)第十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 (16)10.1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发展前景 (16)10.2 政策建议 (16)10.3 发展策略与措施 (16)第一章农业产业链与金融服务概述1.1 农业产业链概述农业产业链是指以农产品为核心,从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到消费等环节构成的完整产业体系。
关于农业产业化与产业集群模式的思考
去追求潜在的经济利益 , 实现生产 、 经 业部门通过突 出农产 品的 比较优势和 营、 服务与利益机制等方 面的转 变。 2国 内农业产业化现有模式 、 地方特 色,将农业优 势农产品进行强 势布局 , 致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 形成
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 ・ 波特对产
一
国农业 产业化 的进程 中 , 何针对 化 的进程 中,在坚持有 利于发展农业 和完善的社 会化 市场组织 网络 ,使企 如
本 国农业产业 化的实 际发展模 式, 选 生产 、 提高农民收入 的原则上 , 能拘 业融入 到当地 的文化环境 当中。只有 不
择 与之相适应 的产业集群 模式 , 使该 泥于一种模式 , 应根据当地资源 、 农业 企业集群在当地具有根植性时, 集群 产业集群模式能够更充分地促进该 国 生产 的特点 、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农 民 中的企业 才能获得 外部经济和创新优 农业 产业化 的发展 , 是我们在 研究怎 素质 等, 选择 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 势, 从而使 “ ” 式的产业集 群具有 谷 模
程, 以增 强农业 自身 的积累和 发展 能 联部 门组成一体化经营的形式 ,充分 进步提供 了有效 的途径 。而农业产业 力 。农业产业化 的特点是农业布局 区 显示 了农业产业化给农业乃至整个国 集群发展 因所处地域 、农产品资源特 域化 、 业生产专业化 、 农 农业管理企业 民经济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 。其农业 色不 同, 其发展 模式各具特色 。因此 ,
品有效供 给 , 满足市 场需求 。农业产 术 、 人才等 要素 的集 约经营 , 形成生产
l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 、
农业走产业化发展 的道路 ,形成
业化的微 观研 究主要以农业产业化的 专业化、 产品商品化 服务社会化的格 农业企业集群产业化 发展模式 ,是发 载体 , 即农 业产业化 的组织形 式为重 局 。同时通过变革 旧的经济组织方式 展特色农业 、 优势农业的必然选择 。 农
第三讲农业产业集聚的理论与政策..
(2)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就是伴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扩 大而形成的单位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的现 象,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当其规模在一 定区间时,生产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组织和 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 中在特定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
提高合作效率
降低谈判费用
降低机会主义行为
有利于相互监督 形成利益共同体
2.生产效率
(1)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主 要动力。它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主要来自新技 术、新工艺等的开发及其成果的应用推广。 农业产业集聚作为“农业企业和农户在地理 上集中”的经济现象,某企业或者农户应用 了一项新技术,由于在农业产业集聚区内企 业间和农户间信息交流、人员交流都非常频 繁,该项新技术很快会被其他企业或者农户 应用、推广和改进,加快了技术进步的步伐, 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2)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产业集聚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 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 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 业链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形式。 从农业产业集聚的概念可以看出,农业产业集聚是 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所以它肯 定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农业产业集聚并不 完全等同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它比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内涵更“高”。 也就是说,农业产业集聚一定是实现了农业产业化 经营的组织方式,但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一定都能达 到农业产业集聚的要求,因为农业产业集聚更加强 调“集聚”的概念。
(5)产业集群
“产业化”、“产业链”与我国农业发展思路的变化
“ 农韭产 监 饿” 衣驶 越 赣 念辨 析 毒“
“ 农业 产 业化 ” 念 众 多 , 多对 “ 业 产 业化 ” 概 许 农 进 行 研 究 的 学 者 都 提 出 了一 个 有 不 同侧 重 点 的 概
念 , 本 质上 都 大致 相 同 。为 了较 为科 学准 确地 表 但 述“ 农业产业化”笔者借用 19 年 l 月 1 , 95 2 1日《 人 民 日报》 社论《 论农业产业化》 中所给 的“ 农业产业 化” 的概念 , 社论 指 出 , 业 产 业 化 是 “ 国 内外 该 农 以 市 场为 导 向 , 以提 高 经 济效 益 为 中心 , 当地 农 业 对 的支 柱 产 业 和 主导 产 品 , 实行 区域 化 布 局 、 业 化 专 生产 、 一体 化 经 营 、 会 化 服 务 、 业 化 管 理 , 产 社 企 把 供销 、 贸工 农 、 教科 紧 密结 合起 来 , 成 ‘ 经 形 一条 龙 ’ 的经 营体 制 。 ” 当然 随着 时代 的进步 和研 究 的深 化 “ 农业 产业 化 ” 念 可能 有某 些新 的 内容 和 变化 , 概 但 与《 论农 业 产 业 化 》 农 业 产 业 化 ” 中“ 的概 念 没 有 本 质 上 的差 别 。 给 “ 业 产 业链 ” 个 比较 科 学 准确 的概 念 就 农 一 更 为 困难 了。“ 业链 ”是作 为 一种 组织 形式 存 在 产 的, 至于 “ 业链 ” 何种 组 织形 式该 组织 形 式有 何 产 是 特性, 对此 学术 界并 没有 达成某 种共识 。目前对 “ 产 业链” 的认 识 主要存 在 两 种观 点 , 一种 观点 认 为 “ 产 业链 ” 是各 个 产业 部 门之 间并 据某 种 特定 的逻 辑 关 系 和时 空布 局关 系客 观形 成 的链条 式关 联 形态 , 该 观 点 主要从 产 业链 条 的角 度来 阐释 “ 业 产业 链 ” 农 ; 另 一种 观 点 认 为 “ 业 链 ” 指在 一 定 的产 业集 聚 产 是 区内 , 由某 个 产 业 中具 有 较 强竞 争力 的企 业 , 与其 相关 产业 中 的企 业 结成 的一 种 战 略联盟 关 系链 , 该 观点 是从 企 业链 条 的角 度来 阐释 “ 产业链 ” 。另 外 , 邵昶 和李 健 ( 0 7 认 为 我 国学者 所 讲 的“ 20 ) 产业 链 ” 要 么和 国外 学者 探讨 的“ 企业 纵 向整合 ” 同小 异 , 大 要 么完全 可 以用 产业 关 联理 论来 解 释 , 且 它们 提 并 出“ 产业 链 ” 应该是 企业链 条 与产业链 条 的融合 。因 此 目前 所提 出 的 “ 业 产 业 链 ” 么是 企 业 纵 向联 农 要 合 的组织 , 么为农 业关 联产业 联结 的链 条 。 要 从 上 述 “ 业 产 业 化 ” “ 业 产 业链 ” 农 和 农 的概 念 和 内涵 可 以看 出 , 者有 许 多 联 系 , 然也 存 在 一 二 当 些 区别 。从 联 系 来 看 ,农 业 产 业 化 ” “ 业 产业 “ 与 农 链 ”本 质 上都要 求 农业 应 面 向市场 ,农 业 生产 、 加 工、 销售 等 环节 应 连 为一 体 。因此 有学 者 认 为产业 链联 结就 是农业 产业 化 的发展趋 势 。笔者认 为二者 主 要存 在 以下 三个 共 同点 : 是二 者 的组 织形 式要 一 么 是企 业 联 合 , 么 为 战 略 联 盟 , 是 以一 定 的逻 要 都 辑关 系组 建 的 ; 二是 二 者都 认 为农 民可 以成 为组 织
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整合方案
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整合方案第一章农业现代化概述 (3)1.1 农业现代化背景 (3)1.2 农业现代化目标 (3)1.3 农业现代化意义 (3)第二章农业产业链整合基础分析 (4)2.1 农业产业链现状分析 (4)2.1.1 农业产业链结构 (4)2.1.2 农业产业链发展特点 (4)2.2 农业产业链存在问题 (4)2.2.1 产业链条不完整 (4)2.2.2 产业链内部协同不足 (4)2.2.3 产业链技术创新滞后 (4)2.2.4 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 (5)2.3 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必要性 (5)2.3.1 提高农业产业链运行效率 (5)2.3.2 促进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5)2.3.3 推动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 (5)2.3.4 优化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 (5)第三章农业产业链整合策略 (5)3.1 整合模式选择 (5)3.2 整合关键环节 (6)3.3 整合实施步骤 (6)第四章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6)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4.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7)4.3 农业产业链延伸 (7)第五章农业生产组织与管理 (7)5.1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7)5.2 农业生产管理体系 (8)5.3 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8)第六章农业科技与信息化 (9)6.1 农业科技创新 (9)6.1.1 创新背景及意义 (9)6.1.2 创新方向与重点 (9)6.1.3 政策支持与保障 (9)6.2 农业信息化建设 (10)6.2.1 信息化建设现状 (10)6.2.2 信息化建设目标 (10)6.2.3 信息化建设措施 (10)6.3 农业科技服务 (10)6.3.1 服务体系构建 (10)6.3.3 政策支持与保障 (11)第七章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11)7.1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11)7.1.1 市场定位与目标 (11)7.1.2 市场主体培育 (11)7.1.3 市场基础设施完善 (11)7.1.4 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1)7.2 农业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12)7.2.1 资源配置与市场机制 (12)7.2.2 农业要素市场培育 (12)7.2.3 农业要素交易平台建设 (12)7.2.4 农业要素市场政策支持 (12)7.3 农业市场服务体系 (12)7.3.1 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12)7.3.2 农业市场服务内容 (12)7.3.3 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12)第八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 (13)8.1 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 (13)8.1.1 农业产业链资金需求特点 (13)8.1.2 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规模 (13)8.1.3 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结构 (13)8.2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 (13)8.2.1 政策性金融服务 (13)8.2.2 商业性金融服务 (13)8.2.3 保险金融服务 (13)8.3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 (14)8.3.1 金融科技创新 (14)8.3.2 跨界合作创新 (14)8.3.3 政策创新 (14)第九章农业产业链政策保障 (14)9.1 农业产业链政策制定 (14)9.1.1 政策背景与目标 (14)9.1.2 政策制定原则 (14)9.1.3 政策内容与措施 (14)9.2 农业产业链政策实施 (15)9.2.1 政策实施主体 (15)9.2.2 政策实施流程 (15)9.2.3 政策实施保障 (15)9.3 农业产业链政策评估 (15)9.3.1 评估指标体系 (15)9.3.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6)9.3.3 评估结果应用 (16)第十章农业产业链整合效果评价与展望 (16)10.2 整合效果评价方法 (16)10.3 农业产业链整合展望 (17)第一章农业现代化概述1.1 农业现代化背景农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农业机械以及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最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工业化取得很大进展。
特别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更加了解生物的生长规律,对生物生长过程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农业的一些领域,生产过程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工业的工艺和管理方法,实行工厂化生产。
这不仅昭示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广阔远景,而且从较为现实的意义上说,农业的工厂化生产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流程和工艺,为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产业属性上的融合和微观组织上的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我们把上述建立在科技进步和产业分化基础上的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称为“农业产业化”。
因此,“农业产业化”这一概念可从准宏观和准微观(一般并称为中观)两个经济层次上加以认识和理解。
从准宏观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农业产业化是指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不断分化和综合,农业与其关联产业日益紧密结合并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准微观的组织层次上分析,农业产业化是指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农业企业)与有关利益各方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自愿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联合从而实现一体化经营的过程。
现代农业产业的分化和综合,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农业”这一古老的概念。
美国农业部基于其对农业的供应、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功能的极大相互依存性的认识,将农业及其相关的产业统一称为“食物纤维体系(Food and Fiber System)”,并将其划分为供产销三个环节。
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包括农机、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种子、饲料等投入物资的供应,称为农业产前环节;种植业从种到收,畜牧业从育肥到出栏,林业从种植到砍伐,渔业从放养到捕捞等称为农业产中环节;农畜产品以及林渔产品从离开农畜场、林渔场到销售,包括收集、运输、加工、储存和销售,称为农业产后环节。
而日本农林水产省则把农林渔业、关联制造业(食品产业、资材供应产业)、关联投资、饮食店和关联流通产业(商业、运输业)统称为“农业·食物关联产业”。
农业关联企业行为诚信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发 展 , 企业 本 身来说 , 就 也是 得不 偿 失 的。 剖 析农 业 关联企 业 行 为信 用 危 机 , 是 要 从 整 一 个社 会 的信 用建 设 着 手 , 是要 从 农 业 关 联 企 业 的 二 行 为特 征着 手 。关 于整个 社会 信 用建 设本 文不 多 啧 言 。本 文 主要 从 农业 关联 企业 的 行 为特 征 中找寻 农
业关 联 企业 失信 行 为的诱 因。
克服 一些 承包 制 企 业 的行 为短 期 化 , 绝不 可 能使 但 企业 行 为的 短期 化倾 向彻 底 消除 。
2 农 业 关联 企 业 行 为 的 保 护 性 .
现 阶段 , 村市 场体 系很 不 完善 , 场法 规很 不 农 市
严 密 , 营 者 、 理 者 的 素 质 不 高 。 面 对 竞 争 复 杂 的 经 管 市场 营运 环境 , 业 关 联 企 业 凭 其 较 单个 农 户或 小 农
1 农 业 关 联 企 业 行 为 的短 期 性 .
企 业 行 为 是 由企 业 的 投 入 、 出 和 收 入 分 配 行 产
集体 农户 实力 强 的 优 势 , 市 场交 易 活 动 中往 往 采 在 取保 护措 施 以维 护 自身 的 利益 。 具体 表 现 为 : 制 限
收 购 农 户 的 农 产 品 数 量 , 其 在 市 场 价 格 比 较 高 的 尤 时 期 更 是 如 此 ; 农 产 品 丰 收 时 , 农 产 品 进 行 压 在 对
词 的本 意是 人 对他 人 的信 用 , 信 用 就 是 注 重 维 讲
护他 人 对 自己 的信 任 。信 用 既 是 个人 的 一 种 品性 ,
同时也是社会 的一种素质。由于信用往往与利益息
农业产业化与我国农业发展[修改版]
第一篇:农业产业化与我国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与我国农业的发展【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不稳定等一系列困境。
只有通过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才能解决这一系列困境,为我国农业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
通过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可以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三农”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引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个“一号文件”以改善我国农业落后的面貌。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当前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不高、粮食产量不稳定、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等方面。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这些问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只有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现状的分析来强调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国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必然性。
依据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和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在我国如何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并结合我国国情来分析我国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我国农业走产业化道路以及实现我国“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提出建议。
二、我国农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但是,当前我国农业也存在许多严重的矛盾。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才能为顺利解决这些矛盾提出方法。
对农业产业化相关理论的分析
布和空间结构 等内容。以实证分析 为基础 总结产 业发展的规律是这一 产业结构理论为研究产业化农业 内部结构 的演变规律 、内部结构 理论 在 方法 论上 的特 色 。产业 结 构理 论 是产 业 经济 学 的 “ 准宏 观 的调整和优化 、主导产业 的选择 、 产业 的区域 分布和空间结构等提供 了理论依据。 部 分 ” 。 农业与其关联产业 间关 系的实质是投 入产出关系。产业关联理论 对 产业间存在 的生产技术上 直接和 间接 的投入产 出关系 的研 究 , 形成了产业关 联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与其 说是 一种理论 ,不如说是产 以一般 均衡 理论为基 础 ,运用投入产 出表来揭示产业 问的关联关 系 , 业经济分析的定量化的工具 。它利用投人 产出表来揭示社会再生产过 从而为产业经济分析 、也为产业化农业 内部的经济分析提供定量化的 程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及其特征 ,从 而为制定经济计划和进行经济预测 分析工具 。利用投入产 出表不仅 可以揭 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 区农业和
一
在上述几个方面 中,大家对第 二方面有 比较一致 的认识 ,但在其 它方面均存在不 同程度的意见分歧 。
系列独立的 、与农业存在密切联系的产业部门。 其 次 ,从准宏观 的产 业结构层次来 看 ,在农业 产业分化 的同时 , 农业与农业关联 产业的经济联 系越来越密切 ,相互 依赖性越 来越强 。 1 产 业 经 济 学 及 其 理论 架 构 方面 ,农业 已从独立的生产部门变成 了一个离开现代工业 、服务业 产业经济学是一 门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 的特殊 矛盾关 系 及其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科 。这里 , “ 产业发展 的特殊矛盾关 系”简称 便 不能独立存 在的经济部门。另一方面 ,农业关联产业部 门对农业 的 “ 产业关系” ,它是指构成 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问 的关联关 系和产业 内企 依 赖性也 大大加强。农业既是农用生产资料生产部 门的销售市场 ,又 业 间的关 系。产业 间关联关 系的实质是产业间 的投入产 出关 系 ,具 体 是农产 品加工 部门的原料供应者 。在这种条件下 ,食 品和以农产 品为 表现为直接关联 和间接关联 。直接关联是指产业 间在 生产和技 术上存 原料制成 的其它消费品,已成为农业及其关联产业 的共 同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生产专业化 企业规模化 经营一体化 服务社会化
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因
1)组织理论分析
首先,随着农业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农 户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回避市场 风险、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变得越来越重要,降低 和分散风险的需要使农户产生了参与农业产业化 经营的愿望。
(单位:10亿日元,%)
占全产业比例%
1975
1988
15.8
12.1
3.6
1.9
6.7
4.9
0.6
0.5
2.1
2.2
2.8
2.6
100
100
从宏观的视点来看,农业关联产业建立在 产业构造论的基础上,也即由农业部门与关连 的其他部门而组成,由数百万农户(或农场) 与企业构成,有独立的经营机能,没有管理或 指导的中心机构,是无秩序的统合体。 从微观的视点来看,农业生产与加工流通 部门相统合,并且其经营也是完全统一的。比 如苹果饮料厂商为integrater(龙头),……
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当 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减少或消除资产专用性 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企业的本质仍是一种合约结构。
2. 产业组织理论
市场结构 企业行为 经济绩效
3.制度变迁理论
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形下才会发生制度创新:
(1)创新改变了潜在的利润 (2)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制度安排的变迁变得合算了 诱致性变迁,是指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
其次,对企业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大型农 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产生了通过适当方式规避市 场风险的需要。
2)交易费用分析
(1)从农户的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节 约农户的交易费用。
(2)从“龙头”企业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 是减少了在销售种子、饲料等方面寻找、评 价和签订契约等方面的费用 。
(3)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经 营组织形式,其形成与否主要看内部组织费 用和市场交换的交易费用的比较。
2.合同制
1)合同制的分类
(1)市场型合同 (2)生产管理型合同 (3)资源提供型合同
2)影响合同制的主要因素
第一是不确定性 第二是交易发生的频率 第三是交易所需要的专用投资的数量
2.合同制
3)合同制产生的原因
(1)技术的变化 (2)市场需求的变化 (3)市场结构的变化
4)合同制在农业中的利用情况
第九章 农业关联产业与农业产业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相对地位缩 小(主要指经济上)。同时,农业与其他产 业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 在过去,几乎完全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到 现在,生产上必须依靠生产资料行业,销售 上必须依靠流通业,而产品又必须依靠食品 加工业。
一、农业关联产业的概念
农业部门、农产品加工、流通部门及 农业生产资料供给部门的统合体被定 义为农业关联产业(农工商综合体 Agribusiness)
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 迁会碰到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 强制性变迁,是由政府法令引致的变迁。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1.公开市场
农产品的公开市场方式也就是现货市场,它 是农产品生产者在农产品产出后直接将其投 放到市场上销售,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商按照 当时的市场价格进行收购的联结方式,这是 一种市场协作,是不同阶段生产者之间的协 作中最松散的形式。它适合于那些产品差异 性不大,产品容易储藏,产品的质量等级也 容易划分和检验的产品。
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整个 生产链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吸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其产 值也大大超过了农业“产中部门”的产值,形成了发达的 “农工商综合体”(agribusiness),
农业关联产业以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流通 加工业、饮食业的各个阶段的一体化作为其 组织形态。
具体包括: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 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 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 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 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 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 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 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1.农林水产业 2.关联制造业(饲料、肥料、农药、种子等
生产资料产业,制粉、造酒、乳制品等加 工产业) 3.农业投资部门 4.饮食业 5.流通行业(商业及运输业)
图9-1 农业关联产业示意图
农 农业,牧业 产
食品流通业
业 饮食业
进口 农产品 食品
生产资料产业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1.交易费用理论
所谓交易费用,就是使用价格体系时所发生的发现相对价 格、进行谈判、签订契约、实施监督、设立解决纠纷的安 排等费用。
科斯认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 张五常认为,企业的实质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 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认为,企业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
合同制是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 产生的,在国外的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在中国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合同制是作为一种 最主要的组织形式而存在的,但不同的行业发展 情况有很大差别。
相关投资
表9-1 日本农业关联产业的国内生产量
农业关联产业 农林水产业 关联制造业
农业投资部门 饮食业
关联流通行业 全产业
1975 52405 11834 22289 1880 7121 9280 332230
实数 1988 94850 15078 38290 3642 17631 20208
737437
如果引入食物链(食品体系:Food System)的概念, 与农业关联产业有如下关系。
农业 生产 资料
农业 投资
农业 生产
农畜产品 流通业
Food System
饮食业
食品加 工业
家庭 消费
Agribusiness
图9-2 农业关联产业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