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泊船瓜洲》教学案例及反思一_0323文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理念】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
通过吟诵,体会情感,融入情感,升华情感。
【教学目的】学习有感情诵读,在吟唱中感受诗歌意境,积累诗句。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诵读诗句,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情感。
2.学会吟唱古诗,在吟唱中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知题意1.师: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一首诗,请大家在书法纸上,跟着我一起书写课题,看一看谁写得比老师的好。
(认真书写课题:泊船瓜洲)2.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请问,谁知道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吗?(预设:把船停泊在瓜洲码头。
)(师以简笔画画地图,标明瓜洲在长江北岸。
)二、朗读古诗,明诗意1.师:这是五年级一篇课文,我们四年级的学生来学,有信心学好吗?(有)真是一群好学的孩子。
请自己练习读一读,读准字音,对照下面的注释,想一想诗里的故事。
(出示诗歌,生自由练习。
)2.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点一生读。
相机正音。
)3.师:看来同学们都能读准每一个字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诵读古诗,悟诗情1.师:除了同学们读的这种方法,其实还有有一种更有趣的读法(出示含平仄符号的诗句)你们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吗?学习平仄。
(分别指平、仄、入,相机小结,平长仄短入促高。
)2.点一生读,相机纠正学生诵读时的音的长短变化。
师:你真聪明,一学就会,老师奖励你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一遍,你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
(生带读。
)3.师:还有哪位同学想当当小老师的。
(再点一生当小老师带读。
)4.师:一起诵读吧!(全班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听,可是,老师不知道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
这样吧,男女同学分别读一读。
女士优先,女同学先读吧。
(分男女生朗读。
)5.师:听你们读了这么多,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给我这个机会吗?如果老师读得好,就给老师掌声,如果老师读得特别好,就给老师热烈的掌声,好吗?(师诵读,体现长短、高低、快慢变化。
《泊船瓜洲》语文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语文教学反思《泊船瓜洲》语文教学反思1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也讲过不少次的古诗教学,总认为古诗非常好讲。
但是来到一实验之后,我对古诗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古诗教学并不简单,而是非常复杂。
前几天,我讲了一节达标课,我所讲的内容恰恰是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脍炙人口。
对于学生来说,读诗、背诗已不是重点和难点,因为他们早在三年级时就积累过这首诗。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感受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上,这也是我在请教同年组多位教师之后的共同意见。
于是,我便在怎样感悟古诗的情感上仔细揣摩,探寻方法。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1、注重朗读,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朗读是体会古诗感情的最好方法。
通过朗读,学生和诗人的感受会贴得更近。
新课伊始,我先指名让学生朗读古诗,并指出多音字的准确读音。
之后,在学生讨论诗意汇报时,让学生读出诗句再解释诗意。
分析完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后,又多次朗读,每读都有新的要求。
我觉得学生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强烈的,他们的这种感情恰恰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2、重点明确,安排合理: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讲好一节课,而是能根据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
这首古诗学生早就背诵过了,所以重点应放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上。
在时间的分配上,初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只用了半节课,后半节课意在品味诗情,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重点。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本节课考虑多多,还有不足之处:课上,同学们能按着我的思路学习,不过在感受诗情的环节学生体会得还不够。
首先,学生对于诗人的资料、诗歌的写作背景还不是很了解。
虽然课下学生查找过相关资料,但不具体,也不翔实,所以诗人写这首诗的感情就不能够很好地去体会,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路途遥远,诗人却只觉得“一水”“只隔”。
教师应该把诗人当时的心态,所处的政治环境,屡次的人生遭遇都讲解给学生,用他们的生活感受去体会作者的感情。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与反思【优质】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与反思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5785李雅雅发表晋江金井瀛洲小学李雅雅学习目标:1.自选方法学习古诗,“读读、背背、议议、画画、写写”。
2.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已学过了许多古诗,回忆与月相关的古诗?生:《静夜思》、《枫桥夜泊》等。
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一首古诗也是跟月有关的,这首诗的题目我写在黑板上了,谁愿意大声地念给大家听呢?好,请你来读吧(微笑地请一学生)。
生1:(大声地)泊船瓜洲。
师:可以,谁再来?声音要大一点,你来(请学生)。
生2:(大声地)泊船瓜洲。
师:非常好。
再来(请学生)生3:泊船瓜洲。
师:第一个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什么?全班:(大声地)bǒ。
师:连着题目一起读,一、二全班:泊船瓜洲。
师:这是一首很著名的古诗,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写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这节课我们要把这首诗学好,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打算怎样来学习这首古诗呢?要完成哪些任务呢?生1:要了解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生2:要懂得题目的意思。
生3:要抓住重点词来理解诗的意思。
生4:还要了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5:要先读。
生6:还要背诵。
师:好,我们就初定三个任务。
(读、理解、背诵)(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主体”地位怎样才能得到落实?我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
背诵古诗,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
让学生确定学习任务,使而后的学习变成学生自已的事。
)二、读诗。
师:我们先说说怎样读,分小组读,一个一个地读,其他的听,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志地方。
读错的马上帮助他纠正。
清楚了吗?生:清楚了。
师:(课件出示配乐诗句。
老师巡查、指导。
)师:(充分朗读后)好,刚才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告诉老师好吗?生:有。
生1: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我读成jiān ,同学告诉我“间”在这里是间隔的意思应读ji?n。
泊船瓜洲课后反思(四篇)
泊船瓜洲课后反思一、令人欣喜之处讲到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本打算饶有兴趣地讲诗人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尔后,再给同学们讲了当年王安石是如何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终决定用“绿”字的,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
当我问到“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好”,原以为学生会费一番周折才会答出,谁知刚点第一个学生就一口答到“绿”,而且,给我们说了理由,把学生带人花红柳绿的春景中,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纷纷站起来补充了同学描绘的景色,后来竟然有学生提议要画出这幅美景,怎么办呢?就让他们现场画吧。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
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
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
学生把我们带人古诗“诗中有画”的意境,教师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板画所画的每一步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我想:板画设计的过程也是“授生以渔”的过程。
让学生不但能学会,还要会学。
在学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这怎能不让我欣喜?学生通过“钟山只隔数重山”中“数重山”看出路途比较远,特别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回到家应该不近,但却说“只隔”说明很近,看起来是矛盾的,却不矛盾,因为诗人心早飞回家了,再远也不觉得远,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
此时,我再通过图画示意、音乐与图片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在学生体悟到诗歌蕴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导个体、集体品读:(指名说)你有过思家的感受吗?你想家时心里是什么滋味?诗人和你是同样的感受,他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如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促使学生想象,让他们的情绪在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更能体悟作品蕴含的情感。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自读中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预习: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第一课时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
”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生答:瓜洲)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地。
许多诗人在此流下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代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而其中最为人们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直扑重点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
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指数名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设景激情: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的。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
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你预习得真充分。
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
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多音字注音)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
(教师适当讲评)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语文《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精选9篇)
语文《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精选9篇)语文《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篇16日,我在实验小学参加了“本色的教学,智慧的课堂”名校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取了来自深圳的特级教师精彩的授课,其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的陈金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古诗《泊船瓜洲》的教学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诗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古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教者认为,古诗教学应该在落实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蕴含的文化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洗涤心灵,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读中欣赏古诗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
因此,在古诗诵读的教学中,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是基本方法。
陈老师在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自主学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在此基础上老师还提醒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直至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读也贯穿了整堂课的始终,使听者明白熟读是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之一。
古诗中蕴含着节奏、音韵、意境的美,学生只有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细细品味诗文所表现的意境,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议中领会新课标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古诗诵读课也应如此。
陈老师在教学中,转变了“一言堂”的局面,让学生讨论本堂课该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学生表示应从朗读流利古诗、理解诗的意思、背诵古诗这三方面来学习,这是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理解古诗的方法。
然后老师指导学生画出不懂的字词,引导学生明确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提出字词疑问后,再一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词的意思,最后请两位小老师上台讲解,全班讨论交流。
教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学,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大胆质疑,共同释疑,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逐步积累探究经验,提高探究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参与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
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年轻时,中进士。
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
所以他前往上任。
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
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
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
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
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
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书读得很准确。
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
今天,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
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
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
“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使学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并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感情。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优秀8篇)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优秀8篇)《泊船瓜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
1、激情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已学过了许多古诗,回忆与月相关的古诗?(《静夜思》、《枫桥夜泊》等。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一首古诗也是跟月有关的,这首诗的题目我写在黑板上了,谁愿意大声地念给大家听呢?好,请你来读吧(微笑地请一学生)。
可以,谁再来?声音要大一点,你来(请学生)。
(大声地)泊船瓜洲。
非常好。
再来(请学生)泊船瓜洲。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瓜洲”,教师随机画画简图。
(2)“泊”,教师提示注意字音与字意的联系。
第一个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什么?(大声地)bǒ。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王安石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王安石与江苏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王安石的父亲在江苏南京当过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过的,因此他把南京当作第二故乡。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就是王安石接到圣旨,赴京任宰相途中写下的。
)二、读诗文,明诗意(一)轻声读诗,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二)同桌交换意见。
(三)师生合作读诗文,解诗意。
1、指名读诗,引导读准”间、重、还”。
2、共同动手正音。
拿出词典,动手查“间、重、还”的几种读音及每种读音所表示的意思。
出示课件作补充,你们看,瓜州在这儿,京口在它的对岸(江南),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无锡市。
京口和瓜州,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四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
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第【1】篇〗今天目睹了江老师的教学风采,与孩子们一起走进课堂,感受了诗人王安石浓烈的思乡情怀。
动人的音乐声中,陶醉于美丽的江南春景,怎能体会不出诗人那强烈的思乡感情呢?古诗的教学,要孩子们跨越时空的阻隔,扫除文字的障碍,与诗人进行感情的交流,重在情景的创设。
今天,江老师的课堂上,情景的创设是很美的。
首先,课件展示了“京口——瓜洲——钟山”的位置,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了“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诗人的家乡其实离的不远,但是诗人不能回。
但又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情怀呢?是“春风”,是“明月”,是那动人的江南春景,课件展示的那优美的画面,把孩子们和我一起带进了那美丽的江南美景之中,让孩子们很好的体会到了诗人对家乡思念的情感。
诗词在语言上是非常凝练的,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是经过反复的推敲,江老师带着孩子们体会了,作者的妙用。
从一个“绿”字感受到了,江南早春绿的萌发,绿的蔓延,绿在作者记忆中的滋长。
如果课堂上能把对诗的理解,与作者的生活背景,仕途的曲折,以及现实的无奈,前途的渺茫结合起来,我想会让孩子对诗人更了解,对诗的体会更贴切,对历史知识的拓展收益会更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第【2】篇〗《泊船瓜洲》一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通篇立意含蓄悠远。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诗中悟情、句中品情、诗中入情等环节,尤其是注重加入信息技术,优化了课堂情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第一环节,导入入情: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用现在的话说说意思;读诗时,我把PPT诗配画投放给学生,加上音响渲染、诗人范读等方法使学生在自读、听读、情境中悟情,学生很快就进入情境。
二、第二环节,句中品情:通过诵读,PPT展示诗的韵律使学生在读诗时能够很轻松地结合诗的意境去体味诗所映射的情感,也就能把学生带进诗中。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通用10篇)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通用10篇〕泊船瓜洲教学反思〔通用10篇〕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篇1一、抓住诗眼悟诗情《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比照拟简单,诗意容易理解,于是我打破了传统古诗串讲串问、逐字逐句讲解的教学方法,而是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
而这一主线正是诗人情感开展的逐渐深化,如何让学生体会诗人的这一系列情感变化呢?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汇报,再及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眼,如抓住“一水间”“只”“数重山”体会诗人“离家近——很想还”,抓住“又”字体会诗人“离家久——早想还”,抓住“何时”体会诗人“思家切——不能还”。
并通过板画贴图帮助学生理解“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关系,进一步体会诗人离家近却不能还的情感。
教学至此,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诗人离家近、离家久、思家切却不能还呢?然后让学生猜想诗人不能还的原因,最后老师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此时便会油然而然对王安石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的那种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所折服,并深深地体会到诗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
二、咬文嚼字学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一诗句不仅写出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话。
于是我抓住“绿”字进展延伸教学,使学生不仅为诗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还为他咬文嚼字的创作作风所感染,在王安石炼字的故事及老师过渡语言的鼓励下,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了,不时地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对“选字练习”“自由填字”的推敲,确实有了学生独特的见解。
通过这一教学,相信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一定不会忘记要“咬文嚼字”。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篇2我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先与孩子们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通过自主阅读自主理解,最后在集体交流。
在理解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时,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是钟山与瓜洲隔着数重山。
《泊船瓜洲》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泊船瓜洲》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泊船瓜洲》的诗意,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1.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准备准备《泊船瓜洲》的课件、白板笔、教学卡片等教学用具。
1.5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瓜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与瓜洲有关的诗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初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泊船瓜洲》,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的生字词。
环节三:解析诗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环节四:体会情感教师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环节五:巩固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环节六:课堂小结二、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瓜洲有关的歌曲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析诗文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更好地体会诗中的意境;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泊船瓜洲》,并写一篇关于诗中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情感体验,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教学建议为了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增加与瓜洲有关的歌曲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析诗文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更好地体会诗中的意境;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泊船瓜洲》教案和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和创作风格,以及瓜洲的历史和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观念。
(3)激发学生对文学和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瓜洲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3.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学生课本和注释。
3. 相关资料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和创作风格,引出本课《泊船瓜洲》。
2. 新课教学:(1)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2)分组讨论,让学生查阅资料和分享对瓜洲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3)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展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书写对《泊船瓜洲》的教学反思和自己的学习体会。
六、教学延伸:1. 比较学习:组织学生比较《泊船瓜洲》与其他描写江南的诗歌,如《江南春》等,探讨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泊船瓜洲》教案和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及其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中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理解诗中表达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及其创作风格。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泊船瓜洲》。
(2)收集有关王安石的背景资料。
(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诗歌和相关图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泊船瓜洲》。
(2)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诗歌学习,为新课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 诗歌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泊船瓜洲》,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3.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形式美。
(2)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4.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诗的意境。
(2)讨论诗中表达的思乡之情,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2)学生对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
(3)学生对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及其创作风格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在讨论和思考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第【1】篇〗我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先与孩子们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通过自主阅读自主理解,最后在集体交流。
在理解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时,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是钟山与瓜洲隔着数重山。
而且坚持第二种说法的学生人数居多,这是我备课时万万没有想到的。
这时,我灵机一动,这样吧,让我们置身于画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会想些什么?弄清钟山到底与哪儿隔着数重山。
”同学们各个学着作者背起双手,挺起胸脯,翘首远望。
教室里鸦雀无声,他们都进入了诗的意境中,静静的进行着各自的推想。
突然间,他们惊奇的嚷道:“老师,老师,我知道了,是钟山与京口只隔数重山。
”我乘胜追击,“你怎么体会出来的,快告诉告诉老师?”他们争先恐后的说:“因为作者站在瓜洲遥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离京口不远的家乡钟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太好了,经你们这么一说,老师也明白了,来,让我们为自己鼓掌。
”学生通过“钟山只隔数重山”中“数重山”看出路途比较远,特别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回到家应该不近,但却说“只隔”说明很近,看起来是矛盾的,却不矛盾,因为诗人心早飞回家了,再远也不觉得远,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
于是,通过大声朗读,体会诗人的思乡的情感。
试想,假如课前充分准备,通过图画示意、音乐的渲染、效果会更好。
讲到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本打算给同学们讲了当年王安石是如何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终决定用“绿”字的,当我问到“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好”,原以为学生会费一番周折才会答出,谁知刚点第一个学生就一口答到“绿”,而且,给我们说了理由,把学生带人花红柳绿的春景中,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纷纷站起来补充了同学描绘的景色,原来孩子们学会了自主阅读资料袋,多好啊!看来我们要相信学生,不要越俎代庖,一味地“灌”,效果反而不好。
泊船瓜洲反思(精选5篇)
泊船瓜洲反思(精选5篇)泊船瓜洲反思篇1十月十三日上午,我们全县的教研活动在我校召开,我的公开课是《泊船瓜洲》,在接到教学任务到公开教学有10多天的时间,我在备课的历程中感受颇多。
我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它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所以文学与生活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文学真实不能可以违背生活真实,否则读者也难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学真实,才能带给读者审美的享受。
语文教学中,由于古典诗歌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含义、语法等都有很大差异,且内容简单,理解困难。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理解错位,对体会诗歌的内涵与情感产生阻隔。
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在理解“钟山只隔数重山”时,我让学生同桌交流讨论“数重山”是几座山,还是许多座山?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瓜洲隔着许多座大山。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分歧,我先让学生各自阐明观点,展开辩论,结果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胜负难分。
最后我让他们联系上一句“一水间”,提出问题引导:为什么宽阔的长江在作者的眼中仅仅是“一水”之隔?为什么作者诗中“又绿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他们稍作议论,便争先恐后地说:“因为作者马上就要到京城任宰相,远离亲人和家乡,此时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乡之情。
”对于文学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区别,经同学们这么身临其境的推想,诗歌的理解便变得迎刃而解了。
而学生将保持这种高昂的情绪,顺利学完此诗,这真是无声胜有声啊!二、教材挖掘与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只有课前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课堂这个舞台,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课堂教学的筹划就像花园里德园丁,只有园丁们精心护理,因地制宜的筹划,才能有新颖别致的风景。
而古诗教学进入诗境、体悟诗情是小学高年级古教学要求的目标。
一般的公开教学很少看到教师们涉足,为什么一些教师畏惧诗词教学呢?教学名家的“观摩课”与普通教师的“常态课”究竟有多少距离呢?我想在努力地寻求一个突破口。
《泊船瓜洲》教案和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图像和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深层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原文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图像和音乐资料。
3.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泊船瓜洲》的配乐,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氛围。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诗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诗歌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
(2)学生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4. 诗歌欣赏:(1)教师运用图像和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2)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美。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写一篇关于《泊船瓜洲》的读后感,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教师也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看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 [泊船瓜洲课堂反思]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泊船瓜洲课堂反思]《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佳作,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泊船瓜洲课堂反思,希望大家喜欢!泊船瓜洲课堂反思篇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古诗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意、语法等都有很大变革,且内容少而空洞。
常常会出现教师没动力教,学生没兴趣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
读中求解,读中求悟,顾名思义,读是解与悟的方法和前提。
为迎合这次活动的主题,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读,但仍然无法实现读中求解、求悟,只能从解悟入手促读。
貌似指导学生如何读以促解悟,而细想,确实有些牵强。
这也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数十字,学生在不解的情况下如何读?这样的读又如何促解促悟?学生的画,虽然说得到,可又不能很好地用画笔把心中所想画出来,而我的绘画水平也太差,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仅是哪一科老师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而教师也要不但学习,尽力成为多面手,才会把学生带进更好的艺术殿堂。
泊船瓜洲课堂反思篇2《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诗是诗人第二次上京任职,坐船远离家乡在上京途中写的。
这首诗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当时王安石并不是这样写的,没有用上绿这个字,他改了十几次才改成了现在的绿字。
这一句也是本首诗的教学难点,在教学这一句时,我将当时诗人如何改诗的过程告诉了学生,同时我也请班上的孩子们当一回诗人,也来改一改,此处还能用上什么字,话音刚落就有很多同学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
我让他们一个个轮流说,他们用上了很多字,有吹,越,暖,过,掠,拂,飘,满,抱,入,来,去,栽,见,返听完孩子们的回答,我很意外也很高兴,意外的是想不到他们会想出这么多替代绿字的字来,尤其是暖、拂、掠几个字用得很贴切,他们说出这些字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表扬了孩子们,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们更是来劲,又想出了一些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教学重难点1、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齐读单元导语。
2、释题。
泊:停船3、知诗人:王安石,北宋诗人,祖籍江西临川县,因父亲在江苏南京担任官职,后死于南京,因此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据说这首诗是诗人从南京赶往北京做官上任的途中写的。
4、读题。
二、学习古诗1、齐读古诗2、生根据注释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3、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理解诗句: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体会诗情:人在途中,心系家乡我从故乡南京出发去北京,途中将船停靠瓜洲,看见江苏的镇江到瓜洲只有一水只隔,镇江离我的家乡南京只隔着几座山而已。
(1)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出门主要靠的是?走习惯了,"一水之间""重山之隔"已经算是很近了,虽然我现在离家只有"一水之间""重山之隔",但是我是在赶路啊,在慢慢地远离家乡啊。
(板书:人在途中,心系家乡)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是(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天过去了,又有再来的时候,你瞧,他把江南大地吹绿了,那么团圆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乡。
)(2)朗读体味情感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你有吗?送进去读!心在家乡,人却离家越来越远,这是一种南辕北辙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泊船瓜洲》教学案例及反思一_0323文档
EDUCATION WORD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泊船瓜洲》教学案例及反思一_0323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北海高庄小学王丽霞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短短28个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教学时,我尝试用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断一:
师:“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谁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沉默。
师:再读这两句诗,结合课下注释,用简单的示意图来标明京口、瓜洲、钟山的位置。
生纷纷读诗,读注释、思考、画图。
师指名一生上台板画、讲解,大部分学生认为他画得正确。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读。
师:谁来解释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
生争先恐后举手。
生:京口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再翻过几座山,就是我的家乡钟山。
师:看看你画的示意图,你认为作者所在的地方离家乡远吗?
生:远。
师:但作者认为――
生:很近。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一水间,只隔”这两个词看出来的,尽管作者离家乡很远,但他看来却很近,这说明他特别想家。
片断二:
学完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之后,我在学生板画的示意图上补充了一艘小船,一轮弯月。
生:老师,我认为画成十五的月亮更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月代表团圆,看到圆月,诗人就更想家了。
学生讨论,均认为画成圆月更恰当。
反思:
1、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在备课时,我已预料到学生可能
弄不清京口、瓜洲、钟山的位置,我想,与其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找到答案,板画设计的过程就是“授生以渔”的过程。
板画所画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不但能学会,而且会学。
在学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2、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一提到新课程,老师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等词语,但在具体的授课中却总是不放心,忍不住包办代替。
这节课让我领悟到,其实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讨训练的机会,学生也完全有这样的能力,甚至会比老师理解得更到位,给我们以启发。
因此只要我们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索,相信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在你的指导下得到放飞。
(.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