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简答题
自考000651410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解答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1.调查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调查的统计总体是( D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 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2.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A.产品成本 B.企业增加值C.企业经济类型 D.企业职工人数3.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组织形式是( B )A. 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4.某连续变量数列,第一组为开口组,其上限为100,第二组为100-15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C )A.25 B.50 C.75 D.1005. 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结合起来进行的层叠分组,称为( D )A.品质分组 B.简单分组C .平行分组D .复合分组6.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B )A .劳动生产率B .商品库存量C .单位产品成本D .计划完成程度7.某厂2009年实际产值200 55元,2010年产值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该厂2010年超额完成计划( A )A .5.0%B .5.5%C .15.5%D .115.5%8.某小组的统计学成绩如下:70,80,80,81,82,83,83,83,84,84。
该小组统计学成绩的众数为( C )A .80B .81C .83D .849.某班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其中20名男生的平均成绩为70分,则其余10名女生的平均成绩为( B )A .80B .85C .90D .9510.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C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之和C. 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1D .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11.若p 表示价格,q 表示销售量,则∑∑-0111p q p q 表示( A )A .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 .销售额变化对价格的影响C. 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价格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12. 某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产量增长了15%,单位产品成本增长了10%,则总成本增长的百分比为( D )A. 4.8% B.5% C.25% D.26.5%13.若相关系数r=-0.4,则表明两变量之间( B )A. 不相关 B.低度直线相关C. 中度直线相关 D.高度直线相关14.已知某地区2010年末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为:14岁以下人口 300万,15-64岁人口500万,65岁以上人 120万,则该地区的负担老年人口系数是( B )A.15% B.24% C.40% D.60%15.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称为( D )A.总迁移率 B.净迁移率C.人口增长率 D.人口自然增长率16.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原则上采用( D )A.工厂法 B.公司法C.部门法 D.产品法17.2011年5月31日,100美元折合人民币648元,该外币标价方法是( C )A.水平法 B.累计法C. 直接标价法 D.间接标价法18.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称为( A )A.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B.财政收入边际倾向C.财政支出弹性系数 D.财政支出边际倾向19.资金流量核算中,部门分类的依据是( B )A.国民经济部门 B.机构部门C.行业部门 D.产业部门20.ASHA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 A )A.人口出生率×婴儿死亡率B.人口出生率×老年死亡率C.人口出生率×成人死亡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二、多项选择题2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 Et零时,下列选项中不应计入人口数的是( ACD )A.201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B. 201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C.2010年10月31 Et 23时死亡的人D.2010年10月31日8时出生,23时死亡的婴儿E.2010年10月31日8时出生,11月5日11时死亡的婴儿22.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有( ABCE )A.增长量 B.发展水平C.平均增长量 D.平均发展速度E.平均发展水平23.按照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来划分,指数可以分为( BE )A.个体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C.动态指数 D.静态指数E. 质量指标指数24.从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看,相关关系包括( AB )A.正相关 B.负相关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E.单相关25. 影响人口死亡率水平的因素有( ABCDE )A.人口年龄构成 B.经济条件C.社会经济制度 D.科技水平E.文化医疗卫生状况三、名词解释题26.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
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及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课程代码0006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若对某市的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个体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企业D.该市每个企业【答案】B【解析】要了解某地区的工业生产情况,则该地区的全部工业企业构成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
参考教材P32【考点】个体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A.环比发展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1C.环比发展速度-1D.定基发展速度-1【答案】D3.某连续变量分组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其前一组的组距为4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480B.500C.520D.540【答案】C【解析】参考教材P83【考点】组距数列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4.样本估计量的标准误即是该估计量的()A.方差C.标准差D.修正样本方差【答案】C【解析】样本估计量的标准差通常称为该估计量的标准误差,简称标准误。
参考教材P115【考点】标准误的概念5.某一变量的全部取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是()A.众数B.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答案】A【解析】所谓众数,是指某一变量的全部取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变量值。
参考教材P89【考点】众数6.对于同一样本数据,用未分组数据和单项分组数列,分别计算其算术平均数,二者的结果一定是()A.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无法确定大小【答案】A7.由某企业各年年末职工人数组成的时间数列属于()A.时点数列B.时期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答案】A【解析】时点指标是反映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总量水平,其数值是通过对事物在某一时点上数量的登记,将同一时点上各部分数量加总得到的,如年末职工人数时间数列就是时点数列。
自考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练习题11

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生产统计一、单项选择题1.总产出的价值构成是()。
A.C l+V+MB.C2+V+MC.C+V+MD. V+M2.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上采用()。
A.工厂法B.部门法C.生产法D.产品法3.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
由此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产品的有()。
A.原始森林B.住宅楼C.自制服装D.废品4.在社会产品生产的计量中,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的计量单位是()。
A.标准实物量指标B.劳动量指标C.价值指标D.实物指标5.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A.都是生产概念B.都是收入概念C.前者是收入概念,后者是生产概念D.前者的数值小于后者6.用生产法计算各部门的增加值时,不应包括的项目是()。
A.固定资产折旧B.中间消耗C.劳动者报酬D.最终消费7.某地区报告期比基期总人口指数为l08%,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56.25%,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
A.144.68%B.44.68%C.69.12%D.7.03%8.下列各项中,属于物质产品具有的特点是()。
A.即时性B.与消费者紧密接近性C.缺乏耐久性D.独立性9.下列各项中,属于服务产品具有的特征是()。
A.无形性B.耐久性C.移动性D.可存储性10.国内生产总值是按()计算。
A.市场价格B.计划价格C.不变价格D.预算价格11.总产出等于()。
A.中间投入与增加值之和B.中间投入与固定资产折旧之和C.固定资产折旧与劳动者报酬之和D.劳动者报酬与利润、税金之和1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
A.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之和B.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之差C.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和D.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差二、多项选择题1.实物产品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A.移动性B.有形性C.独立性D.可存储性E.对消费者紧密地接近性2.服务产品()。
A.亦称物质产品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B.包括货物性服务产品和非物质性服务产品两种C.可以用实物单位进行计量D.生产过程从制作到使用可以分阶段独立进行E.具有对消费者紧密地接近性3.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应包括()。
2019年4月自学考试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若在10000人中随机抽取1%人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C)A、1%B、10%C、100D、100002、职工的性别属于(B)A、数字变量B、属性变量C、连续变量D、顺序变量3、将产品按质量划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这种划分使用的测度尺(B)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4、先将职工按收入水平进行分组,然后在各组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职工,这种抽样方式是(D)A、整群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5、将我国家庭按人口数分组并编制次数分布表,适宜采用的是(D)A、等距分组次数分布表B、异距分组次数分布表C、组距分组次数分布表D、单值分组次数分布表6、在职工工资(单位:元)分组表中,工资最高一组为“10000以上”,其邻组为“9000-10000”,则最高一组的组中值是(C)A、9500B、10000C、10500D、110007、数据:3、7、8、12、12、12、14、15、18、20、23的中位数是(A)A、12B、13C、14D、158、从100个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个登记后将其放回,再抽取第二个登记,放回后再抽取第三个,如此反复。
这种抽样方法是(A)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非随机抽样D、主观抽样9、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A、小于-1B、大于1C、-1到1之间D、到1之间10、若估计且通过检验的线性回归方程为ˆ20.89=+,则y和x之间的相关关系一定是(A)y x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完全相关11、某企业的产值2015年是1000万元2016年是121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2016年与2015年相比的增长速度是(A)A、21%B、79%C、100%D、121%12、某地区人均收入2011年为40000元,2016年为50000元,则该地区这一时期人均收入平均发展速度的算式为(B)A BC1D113、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不需要包括的项目是(C)A、劳动者报酬B、营业盈余C、投资总额D、生产税净额14、已知商品价格总指数是110%,销售量总指数是105%,则其销售额总指数是(D)A、5%B、15%C、15.5%D、115.5%15、CPI指的是(B)A、生产者价格指数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股票价格指数D、经济产量指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1804真题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1804真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题,15分)1、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年初商品库存额B、月商品销售额C、季工业增加值D、年国内生产总值答案:A解析:时期指标:反映研究对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累计发生数值。
时点指标:反映研究对象在某个时点上的数值。
A选项是“年初”这一时点的值,属于时点指标。
2、将居民家庭按人口数分类,可分为1,2,3,…,这种分类称为()A、单值分类B、组距分类C、异距分类D、等距分类答案:A解析:分类方法主要有:单值分类:能取的值很少,能取几个值就分几类;如按人口数对家庭分类:1,2,3,4等。
组距分类:能取的值很多,把取值分成几个区间分类;如按人数对企业分类:99以下,100~999,1000以上。
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设备台数B、企业产值C、税收收入D、家庭收入答案:A解析:按变量的取值是否连续可以将变量分为:连续变量、离散变量;设备台数是不连续的,也就是离散变量。
4、下列属于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任意抽样答案:D解析:非随机抽样调查:凭调查人员的主观判断抽取样本,样本被抽中的机会无法计算出来。
①任意抽样:调查人员随意选取,如电视台记者在街头随意采访行人②立意抽样:由专家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③配额抽样:给总体中不同群体分配固定数额,在每个群体中由调查人员主观抽取样本5、变量的各个取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称为()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平均差答案:C解析:标准差是变量的各个取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是最常用的离散程度指标。
6、已知两个变量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的取值最可能落入()A、0.2~0.4B、0.5~0.6C、0.8~1.0D、1.1~2.0答案:C解析:用r表示相关系数,则−1≤r≤1,r>0:变量之间正线性相关,|r|=1:变量完全相关,所以高等正相关意味着相关系数接近1。
2023年10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65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张老师将某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其采用的测度计量尺度是A.定距尺度B.定比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2.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C.确定调查项目D.确定调查时间3.两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相除而得出的比率,属于A.绝对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4.以下不属于常见次数分布图是A.直方图B.柱状图C.折线图D.散点图5.某组距数列的第一组是60以下,第二组是60-70,则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组中值分别是A.55,60B.60,65C.55,65D.60,706.将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数列中心位置上的变量值是A.中位数B.四分位数C.众数D.算术平均数7.一个好的估计量,估计的误差会随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减小。
估计量的这一性质称为A.无偏性B.一致性C.充分性D.稳健性8.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的数值大小A.只取决于x的计量尺度B.只取决于y的计量尺度C.与x、y的计量尺度无关D.与x、y的计量尺度有关9.由某企业各年职工工资总额组成的时间数列是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10.某企业2018-2022年工业增加值(亿元)分别为:90,110,120,130,则该企业2022年工业增加值的逐期增长量和以2018年为基期的累计增长量分别为A.10,20B.10,40C.20,20D.20,4011.若较长时期内时间数列的观察值的环比发展速度比较稳定,则适宜拟合的趋势议程为A.直线方程B.指数曲线方程C.二次曲线方程D.移动平均曲线方程12.就业率等于A.未充分就业人数×100%劳动力总数×100%B.劳动力人数法定劳动年龄以上人口×100%C.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D.就业人数法定劳动年龄以上人口13.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所有常住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汇总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称为A.生产法B.支出法C.收入法D.汇总法14.流通中的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称为A.M0B.M1C.M2D.M315.下列指数中,经常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是A.生产者价格指数B.股票价格指数C.国内生产总值指数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题-18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题-18(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选取标志总量占总体总量较大份额的少数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的统计调查方法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统计报表B 重点调查C 普查D 典型调查分值: 1答案:B[考点] 点调查的涵义[解析]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因是重点单位,其标志总量在总体总量中占据绝大部分。
2.总量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平均数B 无名数C 绝对数D 相对数分值: 1答案:C[考点] 总量指标[解析] 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因此也称为绝对数指标。
3.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公式是______A.B.C.D.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C[考点]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解析]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要求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即4.资产负债表属于______SSS_SINGLE_SELA 附属表B 国民生产总值表C 国民经济账户D 基本核算表分值: 1答案:D[考点] 资产负债表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解析] 资产负债表是基本核算表中的一种。
5.可以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个体指数B 总指数C 动态指数D 静态指数分值: 1答案:C[考点] 动态指数的分类[解析] 动态指数是反映现象的数量方面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它又可以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6.关于必要样本容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允许的极限误差与样本容量负相关B 不重置抽样要比重置抽样多抽一些样本单位C 样本容量大时对应的总体标志变异程度小D 推断可靠程度要求高则样本容量越少分值: 1答案:A[考点] 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解析] 个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需要的样本容量越大,反之样本容量越小;重置抽样要比不重置抽样多抽一些样本;抽样推断可靠程度要求越高,则样本容量越大。
2020年10月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B)A.职工工资收入B.家庭子女数C.家庭支出D.企业生产总值2.用于测度性别变量的尺度是(C)A.定序尺度B.定比尺度C.定类尺度D.定距尺度3.电视台记者在街头随意采访一些过往的行人,采用的抽样方式是(C)A.等距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任意抽样D.分层抽样4.在统计表的结构中,统计表的名称称为(A)A.总标题B.横行标题C.数据资料D.表格附注5.一般用于显示组距分组次数分布的图形是(C)A.散点图B.柱形图C.直方图D.趋势图6.年末全国人口数时间数列属于(B)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7.数据13、18、18、18、18、20、20、20、25、26、29的中位数是(C)A.13B.18C.20D.298.数据100、150、160、160、170、180的极差是(B)A.60B.80C.100D.1609.算术平均数元、众数m。
和中位数m.三者相等的分布是(A)A.对称分布B.右偏分布C.左偏分布D.偏态分布10.一个变量的全部取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是(B)A.极差B.众数C.中位数D.标准差11.用样本均值元估计总体均值μ,有E(网)=μ,这一特性称为(B)A.一致性B.无偏性C.有效性D.充分性12.某企业女性职工占全部职工的47%,这-指标属于(D)A.动态相对指标B.比值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13.下列反映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最高的相关系数是(A)A.0.8B.0.7C.0.6D.0.314.平均增长速度等于(D)A.环比增长速度之积B.定基增长速度之积C.平均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5.拉氏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是(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简答题

简述次数分布数列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P36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称为次数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
两个组成要素:1、分组2、次数,即频数简述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P108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
发展速度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
1、环比发展速度—是各时期与前一期水平的对比,表明报告期水平对比前一期水平的逐期发展变动的情况。
2、定期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水平的对比,说明现象在一较长时间内的变动程序,又叫某一时间内的发展总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P376国际收支表—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
国际收支表反映一定时期内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交易。
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特定时点上常住单位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状况,及在一定时期内存量的变化。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表式:1、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2、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金融项目3、储备资产4、净误差与遗漏试述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并举例说明。
P204客观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出来。
这种数量关系分为:函数关系、相互关系。
1、函数关系—是指现象间存在的严格依存、确定的关系。
2、相关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存在的非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关关系的特点:1)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数量上的依存关系2)现象之间数量上的关系不是确定的相关关系的种类:1、根据相关关系的方向,分为:正相关、负相关2、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单相关、复相关3、根据相关的形式不同: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4、根据相关关系的程度:不相关、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1、确定现象之间有无关系。
2、确定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3、测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大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1.年初人口数属于(C)A.时期指标 B.相对数指标C.时点指标 D.平均数指标2.经济发展速度属于(D)A.变异指标 B.时点指标C.绝对数指标 D.相对数指标3.职工收入属于(C)A.离散变量 B.属性变量 C.连续变量 D.分类变量4.下列选项中,属于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D)A.定额抽样 B.便利抽样 C.立意调查 D.分层抽样5.将一组由小到大排列的变量值分成四等分,然后用第1个四分位数减去第3个四分位数所得差的绝对值称为(C)A.极差 B.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全距6.评酒师通过对酒的品尝,对其质量给出上等、中等、劣等不同等级的评价,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B)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7.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D)A.互斥性、及时性 B.及时性、完备性C.完备性、准确性 D.互斥性、完备性8.下列选项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A)A.二项分布 B.正态分布C.均匀分布 D。
指数分布9.某组距数列,其首组为1000以下,又知其邻组为1000-1500,则首组的组中值为(C)A.500 B.650C.750 D.85010.当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时,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B)A.正相关 B.负相关C.不相关 D.复相关11.某地区年生产总值为500亿元,2005年为300亿元,则该地区这一时期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的算式是(B) A. B. C. D.1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B)A.建筑业 B.餐饮业C.电力生产业 D.农业13.就业率的计算公式是(A)A.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 B.劳动力总数/就业人数C.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4.股份公司给股东的分红属于(A)A.红利 B.地租C.利息 D.规费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央银行利率的是(A)A.债券利率 B.再贷款利率C.再贴现利率 D.准备金存款利率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选项中,属于推断统计学研究内容的有(ABCDE)A.点估计 B.区间估计C.抽样分布 D.相关分析E.回归分析17.下列选项中,可用来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有(ABCDE)A.极差 B.方差C.标准差 D.平均差E.四分位全距18.数据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E)A.确定调查目的 B.调查的组织实施C.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E.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9.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 D.不规则波动E.时间变动20.已知某班学生考试成绩分组资料(单位:分)为:50~60,60~70,70~80,80~90,90~100,则该分组(BCE)A.属于单值分组 B.属于组距分组C.属于等距分组 D.属于异距分组E.70~80组的组中值为75三、名词解释题21.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作为其代表的那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子集。
2020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A.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B.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C.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不变,各组单位数扩大2倍,则其算术平均数( )A.扩大2倍B.缩小2倍C.保持不变D.扩大1/23.分配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是( )A.分组和次数B.频数和频率C.组距和组数D.组距和次数4.普查是指( )A.对总体的全部指标进行调查B.对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C.对总体单位的每个标志进行调查D.对总体中的绝大部分单位进行调查5.总指数与个体指数的数值相比( )A.总指数大于所有个体指数B.总指数小于所有个体指数C.总指数等于所有个体指数的总和D.总指数总是介于所有个体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不同6.从理论上讲,若各月之间无季节变动,则各月的季节比率应等于( )A.0B.1C.4D.127.在进行类型抽样时,为了减少抽样误差,应尽量将( )A.同类单位划分在同一组内B.不同类单位划分在同一组内C.不同类单位相互搭配D.同类单位分别划分在不同组内8.两个变量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越高,则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值越接近于( )A.1B.-1C.0D.1或-119.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A.个数指数和总指数B.广义指数和狭义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10.国民财产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分组依据是( )A.性质不同B.经济用途不同C.占有者不同D.经济类型不同1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是( )A.单式记账B.增减记账C.收付记账D.借贷记账12.财政收入除了预算内收入,还包括( )A.地方预算收入B.部门预算收入C.企事业单位预算收入D.预算外收入13.在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评价经济效益时,首先要确定( )A.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B.经济效益指标体系C.衡量经济效益水平的标准值D.各指标的权数14.统计上,资产负债核算的主要形式是通过( )A.编制资产负债指标体系来进行的B.建立资产负债数字模型来进行的C.设置资产负债账户来进行的D.编制资产负债表来进行的15.商品库存保证销售天数等于( )A.平均每日商品销售量÷期初商品库存量B.期初商品库存量÷平均每日商品销售量C.平均商品库存额÷平均每日商品销售量D.期末商品库存量÷平均每日商品销售量16.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 )A.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B.固定资产折旧C.劳动者报酬D.总投资17.某企业三月初库存为20万元,商品购进150万元,商品销售145万元,商品出口10万元,则该企业三月末库存为( )A.10万元B.15万元C.20万元D.35万元18.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 )A.新MPS为基本框架,向国外标准靠拢B.新SNA为基本框架,自成体系C.是MPS与SNA两者结合的框架D.新SNA为基本框架,向国外标准靠拢219.当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中青壮年人口所占比重较高时,则表明( )A.劳动力资源素质相对较高且平稳发展B.劳动力资源素质相对较低且平稳发展C.劳动力资源素质相对较低且可能呈减少趋势D.劳动力资源素质相对较高且不平稳发展20.劳动力资源总量属于(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简答题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简答题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简答题1、简述常用的相对指标的种类。
2、简述统计指标的分类。
3、简述各类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
4、简述相关关系的种类。
5、简述指数的种类。
6、简述等距抽样的特点。
7、简述国民财产的主要分类。
8、简述基本核算表的内容。
9、简述衡量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
10、简述商品流通的基本分类。
1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分析中常用的指数体系。
12、简述国民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内容。
13、简述利用移动平均法求时间数列长期趋势的注意事项。
14、简述类型抽样及其分类。
15、简述资金流量统计具有的特点。
16、简述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17、简述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18、简述劳动资源的特点。
19、简述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的意义。
20、简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基本结构。
21、简述森林资源统计的内容。
22、简述统计的涵义。
23、简述从不同层面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
24、简述如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5、简述统计调查的意义。
26、简述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
27、简述对信贷收支差额的收支方法。
28、简述主导产业判定分析的四个指标。
29、简述固定资产投资的内容。
30、简述商品流通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
1、相对指标按其作用和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许多种。
常用的相对指标包括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统计指标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3)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4)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3、(1)普查: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三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1.国民经济统计的依据是()。
A.国民经济管理部门的要求B.国家每年的财政预算C.国民经济的制度D.国家法律的规定2.国民经济核算是指()。
A.对国民经济整体进行统计数据的核对B.对国家财政预算的核对C.对国家金融系统的核对D.对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对3.国民经济综合统计指标主要包括()。
A.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人均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国外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税收收入4.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
A.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B.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数量总和C.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总和D.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中间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5.国民收入是指()。
A.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B.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物质量C.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货币总额D.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总产出二、判断题(每题2分)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统计的核心指标之一。
()2.国家统计局是负责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主管机构。
()3.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4.人均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5.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外收入是国民经济综合统计指标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1.试述国民经济统计的目的和意义。
国民经济统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为制定经济政策、监测经济运行、评估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国民经济统计的意义在于:(1) 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2

2022年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外汇储备余额B.存款余额C.固定资产净值D.流淌资金增加额2、特地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3、为了比较职工家庭的生活水平,最应采纳的分组标志是()A.职工个人总收入B.职工个人的可支配收入C.职工家庭的人均收入D.职工家庭的总收入4、通常状况下,人口死亡率按年龄的分布是()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正态分布D.匀称分布5、某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方案商品流通费用率为4%,实际流通费用率为5%,则流通费用率方案完成程度的算式是()A.5%-4%=1%B.5%/4%=125%C.95%/96%=98.96%D.105%/104%=101%6、甲、乙两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分别为4000元和3200元,职工工资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3和0.25,则两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甲高于乙B.甲低于乙C.甲与乙相同D.无法推断7、若名义工资为4500元,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则实际工资为()A.4368.93元B.4411.16元C.4590元D.4635元8、从总体全部单位中直接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使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抽中的抽样形式是()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分类抽样D.简洁随机抽样9、变化方向全都的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复相关D.曲线相关10、国民账户体系()A.简称SNAB.简称MPSC.又称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又称价值平衡表体系11、若10位同学的年龄(岁)分别为:17、18、l8、18、19、20、20、20、20、22,则10位同学年龄的众数是()A.18.5B.19C.19.5D.201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海关进出口统计范围的是()A.加工贸易B.边疆小额贸易货物C.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D.进出境旅客的自用物品13、货币供应量统计中,狭义货币M1等于()A.现金B.现金+活期存款C.现金+活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D.现金+活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14、恩格尔系数是()A.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B.食品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C.商品性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D.商品性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15、宏观景气指数是对各行业的景气指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综合指数,其中权数是()A.增加值B.总产值C.总产出D.利税总额16、变异指标中受极端值影响最大的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17、某时间数列共10项,采纳三项移动平均后所得新数列的项数为()A.7B.8C.9D.1018、依据联合国人口学专家提出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当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在10%以上和30%以下时,称该地区的人口类型是()A.少儿人口型B.年轻人口型C.壮年人口型D.老年人口型19、居民本期在零售市场上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币额是()A.本期形成的商品购买力B.本期全部商品购买力C.本期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D.本期结余商品购买力20、下列各项指标中,反映物质消耗经济效益的是()A.社会成本净值率B.中间投入产出率C.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D.投资效果系数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小题1、下面调查方法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普查B.类型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整群抽样调查2、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的条件有()A.地点的单一性B.生产活动的单一性C.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D.能以自己的名义担当负债和其它义务E.能够有权与其他机构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的全部权3、下列平均数中,被称为位置平均数的有()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4、环比进展速度与定基进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环比进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定基进展速度B.环比进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定基进展速度C.环比进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定基进展速度D.相临两期的定基进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进展速度E.相临两期的定基进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进展速度5、下面选项中,属于社会产品的有()A.矿藏B.钢材C.自制自用的食品D.房屋E.生产过程中的废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5小题1、次数分布数列2、总指数3、季节变动4、回归分析5、生产税净额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小题1、我国三次产业的分类2、几何平均数的应用条件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五、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4、35小题各5分,第36、37小题各10分,共30分1、星河公司2022年四个季度的销售利润率分别是12%、11%、13%和10%,同期的销售额分别是1000万元、1200万元、1250万元和1000万元。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
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
4、统计指标: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2、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
3、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
也称卫星遥感统汁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
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4、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
6、频率和变量分布: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单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称为频率,也称比重。
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或用各组组中值代表)和相应的频率,即成为变量分布,也称统计分布。
7、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
1、总量指标: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
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因此也称为绝对数指标。
2、相对指标: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
2020年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练习试题与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统计学理解错误的是()。
A.统计学研究的客观现象包括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B.统计学研究的是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C.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D.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及其变动规律的方法论科学2、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是()。
A.应用统计学B.理论统计学C.描述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3、以下属于由变量值所组成的总体的是()。
A.某地区的工业生产情况B.全国人口状况C.一批产品的质量状况D.某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4、要考察某一段河流的水质污染情况,其研究个体可以是()。
A.该段河流中的全部水B.每立方米水域C.附近流域中的全部水D.该段河流中的生物5、用居民收入解释支出时,收入为()。
A.变量B.因变量C.内生变量D.离散变量6、最精细的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7、结构相对指标是指()。
A.总体中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的比率B.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C.指本期(报告期)数量与过去某期(基期)相同性质数量的比率D.某个总体对另一个总体或某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同一指标数值的比率8、货币需求量的弹性系数属于()。
A.弹性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9、社会成员政治活动参与程度属于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中的()。
A.社会生活主体状况B.社会物质生活C.社会精神文化生活D.社会组织管理10、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是()。
A.思维活动B.社会活动C.经济活动D.实践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学按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
A.理论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应用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E.抽样统计学2、统计学按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
A.理论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应用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E.抽样统计学3、统计总体包括()。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国内生产总值(GDP)2. 国民收入(NI)3. 支出法4. 生产法5.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答案:1. 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全部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市场价值总和。
2. 国民收入(NI): 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包括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等。
3. 支出法: GDP核算方法之一,通过计算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
4. 生产法: GDP核算方法之一,通过计算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各个产业部门生产的总产值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来核算GDP。
5.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由联合国统计署制定的一套全面的、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经济核算体系,用于描述经济活动及其结果。
二、填空题(5道题)1. 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2. 支出法GDP的四大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
3.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____。
4. 恩格尔系数是指一个家庭中____在总支出中的比重。
5. 国民经济核算中,最终消费支出包括____和____。
答案:1. 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2.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3. 经济增长速度4. 食品支出5.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GDP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
a. 生产总量b. 生活水平c. 经济健康状况d. 收入分配情况2. 下列哪一种支出不包括在支出法GDP中()。
a. 消费支出b. 投资支出c. 政府购买d. 转移支付3. 国民收入等于()。
a. GDPb. GDP -折旧c. GDP -间接税d. GDP -折旧-间接税+ 补贴4. 下列关于生产法计算GDP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包括所有企业的总收入b. 仅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c. 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d. 包括所有产品的市场价格5. GDP平减指数主要用来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简答题1、简述常用的相对指标的种类。
2、简述统计指标的分类。
3、简述各类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
4、简述相关关系的种类。
5、简述指数的种类。
6、简述等距抽样的特点。
7、简述国民财产的主要分类。
8、简述基本核算表的内容。
9、简述衡量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
10、简述商品流通的基本分类。
1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分析中常用的指数体系。
12、简述国民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内容。
13、简述利用移动平均法求时间数列长期趋势的注意事项。
14、简述类型抽样及其分类。
15、简述资金流量统计具有的特点。
16、简述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17、简述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18、简述劳动资源的特点。
19、简述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的意义。
20、简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基本结构。
21、简述森林资源统计的内容。
22、简述统计的涵义。
23、简述从不同层面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
24、简述如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5、简述统计调查的意义。
26、简述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
27、简述对信贷收支差额的收支方法。
28、简述主导产业判定分析的四个指标。
29、简述固定资产投资的内容。
30、简述商品流通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
1、相对指标按其作用和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许多种。
常用的相对指标包括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统计指标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3)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4)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3、(1)普查: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三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
(3)统计报表:经常性的全面或非全面调查,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
(4)重点调查:非全面的经常性或一次性调查,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
(5)典型调查:非全面的一次性调查,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4、(1)根据相关关系的方向划分,相关关系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2)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划分,相关关系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3)根据相关的形式不同划分,相关关系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4)根据相关关系的程度划分,相关关系可划分为不相关、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
5、(1)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2)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3)按编制指数时的对比场合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6、(1)这种抽样方式组织简便,易于实施。
(2)在已知总体某些有关信息的情况下,采用等距抽样能保证样本单位在总体中均匀地分布,从而提高了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有利于降低抽样误差。
7、国民财产的分类主要有:(1)按性质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两类。
(2)按机构部门分为企业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占有的国民资产。
(3)按经济用途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
8、基本核算表是指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价值量核算的表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资产负债表。
9、衡量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有:平均身高、体重、胸围,青少年生长情况能反映人群的发育状况;体育运动成绩、高水平运动员的数量和占运动员比重等指标,能反映人口的体育水平;患病人口数、疾病种类、传染病人品比重、人口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呆残低能人口比例和平均预期寿命等指标能反映人口的健康状况。
10、(1)按参与商品交换的主体划分,可分为三类,即商品生产者、商品转卖者和消费者。
(2)按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及使用领域的关系,可以将买卖行为分为:最初商品流通、中间商品流通和最终商品流通。
(3)按买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同,可以将商品流通区分为商品批发与商品零售两类。
(4)按商品流通的渠道不同,商品流通可分为直接商品流通和间接商品流通。
11、分析中常用的指数体系:(1)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就业人员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就业人员数占总人口数比重指数=报告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基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总人口指数(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总人口指数(5)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资金指数×资金产值率指数12、国民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主要指标包括:(1)宏观经济效益综合指标。
(2)活劳动消耗经济效益指标。
(3)物质消耗经济效益指标。
(4)资金占用经济效益指标。
(5)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指标。
(6)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指标。
13、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时间间隔的选取。
(2)时间数列的完整性问题。
(3)移动平均法是采用算术平均法,属于等差平均,适用于现象发展趋势为直线型的时间数列的修匀,不适用于曲线型发展趋势的数列。
14、类型抽样首先把总体分成若干个类型组,使各组组内标志值比较接近,然后分别在各组内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
类型抽样具体分为等比例类型抽样和不等比例类型抽样。
15、(1)核算范围广,覆盖面宽,记录了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之间以及机构部门与国外之间的所有交易。
(2)它不是对金融领域中各种交易项目的简单设计,而是以机构部门为主体,以资金交易为对象,在两者的统一联系中,描述部门间的资金流动。
(3)因为资金流量核算是描述资金在部门间的流动,所以它超越了各部门专业统计的特点,是对宏观经济进行全面性的核算。
(4)它采用复式记账法,说明了经济活动中部门间此收彼付的交易活动。
16、(1)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基期,注意所依据的指标在整个研究时期保持同性质。
(2)要联系研究时期的中间资料,注意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波动过大或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方向,以避免影响平均发展速度的代表性。
(3)当研究现象发展时期过长时,应注意结合分段平均发展速度,补充总平均发展速度,以便全面了解现象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
(4)结合发展水平、经济效益,研究发展速度,防治高速度低效益现象的发生。
17、(1)定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
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
(2)表示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用名数表示。
平均指标用平均数表式。
(3)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有正指标和逆指标两种计算方法。
平均指标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等。
(4)作用不同:强度相对指标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平均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总体特征,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反映现象在任何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18、(1)劳动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资源。
(2)劳动力资源的再生产周期较长。
(3)劳动力资源是一种有生命周期的资源。
19、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
(2)反映社会购买力的实现程度,反映经济景气的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20、《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1)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
(2)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
(3)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21、(1)森林资源量统计。
包括:从与土地资源的联系角度设立森林面积指标;二是从可利用价值角度设立林木蓄积量指标。
(2)林木生长量统计。
主要对林木材积量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
(3)森林采伐量统计。
主要是对林木采伐数量的统计。
22、“统计”一词通常可以有下面三种不同的涵义:(1)是指统计活动,也即统计工作。
(2)是指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
(3)是指统计科学,即统计学。
23、(1)投资供给量。
也称投资生成量,即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以货币表现的投资的可能量。
(2)投资使用量。
又称投资实际支出量,是指建设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投资实际支出的金额。
(3)投资形成量。
又称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因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工作量以及与之相关费用的总称。
(4)投资财产形成量。
又称交付使用财产量,指经过投资活动所形成的财产。
24、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通过土地总面积及其构成的动态对比来进行的。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
二是反映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可就各类用地计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量。
25、统计调查是取得社会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是认识事物的起点,统计资料的整理、计算、汇总与分析研究都必须在调查搜集来的资料基础上进行。
因此,统计调查的好坏,取得的资料是否完整与正确,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各个阶段是否能顺利进行。
若原始资料残缺不全或错误百出,则在以后的汇总和分析中难以弥补与纠正,同时在以后的分析研究中,会引出错误的分析结论。
因此,统计调查的资料必须准确、全面、及时、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疏忽。
26、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确定现象之间有无关系。
(2)确定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
(3)测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27、对信代收支差额的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同对存款与贷款的平衡分析结合起来。
存款与贷款的差额对信贷收支平衡影响很大,它基本上反映了信贷收支的差额。
(2)信贷收去差额是信贷资金收支计划执行结果的数据表现。
应对信贷资金收入、支出总量及其各个项目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3)应从动态角度分析,将期末信贷收支差额与期初信贷收支差额进行对比,反映信贷收支差额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和幅度。
(4)信贷收支差额分析要同财政收支平衡分析、国际收支平衡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信贷收支平衡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影响。
28、主导产业的判定分析的四个方面指标:(1)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系数(2)产业生产率的增长率。
(3)产业关联度。
(5)动态比较费用。
29、固定资产主要包括:(1)固定资产的建筑和安装,如房屋的建造和各种设备的安装。
(2)固定资产的购置,如设备,工具的购置。
(3)其他建设工作,如勘探设计、拆迁补偿等。
30、商品流通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1)反映和分析商品流通计划及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