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油泥砂与原煤的掺烧

合集下载

煤泥掺烧的要求技术

煤泥掺烧的要求技术

煤泥掺烧的要求技术煤泥掺烧的要求技术1煤泥的特性煤泥是煤洗选过程中的一种排放物,其中所含的颗粒很细(通常都在0.5mm以下,小于0.2 mm的在80%以上),整体性状为高水分(含水量在25%~40%之间),高粘性,高持水性,高灰分(一般在40%~70%之间)。

同时由于煤泥在煤矿洗煤厂是作为废弃物,因此煤泥中的杂物较多,包括石块,金属件,生活废弃物等。

2煤泥的燃烧机理煤泥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时存在一个凝聚结团现象。

即当煤泥被以较大体积的聚集状态送入高温流化床时,会迅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磨性的较大团块,此外煤泥还会包复,粘连床内其他颗粒,使凝聚团更加不容易分裂。

但是,若没有凝聚结团现象,煤泥入炉后迅速还原为细小颗粒,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大风量的作用下极易容易造成燃料的杨析,因此这种凝聚团的存在对减少煤泥颗粒的杨析大有好处,有利于提高燃料利用率。

3煤泥掺烧对CFB锅炉的影响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大颗粒在床内逐渐被碰撞破碎,因此一般来说凝聚结团现象不会给流化床的稳定运行造成很大的威胁;但是,如果结团较大,破碎困难,甚至大量煤泥直接堆积在布风板上,将会使得流化风不均匀,而流化风的不均匀分布又反过来使得凝聚结团现象加剧,最终使得煤泥枪口下部大块面积的床料基本不流化,而形成大块结焦现象。

由于泵送的需要,煤泥中含水量一般较大,大量水分进入炉膛,蒸发的过程中吸热,带走热量,降低炉膛下床温度,温度降低会进一步加剧煤泥的结焦。

煤泥一旦结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放渣影响极大,严重时需要时刻进行人工疏通,落地放渣,对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利。

煤泥中水分被蒸发后被烟气带走,若尾部烟道或除尘器漏风将造成水蒸气结露,特别是冬季更加明显。

这对尾部烟道换热器造成一定的腐蚀,同时容易使飞灰板结,造成尾部烟道积灰严重,吹灰效果不好,排烟温度升高,除尘器下灰不畅,除尘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4煤泥掺烧时对入炉煤的要求我们所说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种适应性强主要是说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根据各种煤质来设计,但是一旦设计定型,其适应的煤种便确定了,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煤质。

污泥与燃煤掺烧技术应用研究

污泥与燃煤掺烧技术应用研究

污泥与燃煤掺烧技术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凤台电厂输煤系统在污泥与燃煤掺烧技术的应用研究,过去电厂污泥需要运出场外通过有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

由于电厂对外单位的管控难度高,若厂外单位违规,电厂也会因此产生环保风险,为了彻底消除污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凤台电厂对污泥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及论证,确定了将污泥掺配到燃煤中进行燃烧处理的方式,并初步形成了污泥烘干及直接掺配两种可行性方案。

从处理效果、资金成本、建设周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分析,最终选择了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处理效果好的螺旋给料机直接掺配方案。

引言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泥,原有的处理方式是外运后交由专业单位处理。

但是此种方式在运输环节、外单位管控、污泥处理溯源等方面难度较高,污泥处理的管理成本、技术成本比较高,而且存在较大的环保风险。

为了彻底消除污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降低处理成本。

凤台电厂对现有的污泥处理方式进行调研论证,同时借鉴垃圾发电厂及循环流化床生产经验,确定了将污泥掺配到燃煤中进行燃烧处理的方式。

1 污泥掺烧方式现有的污泥处理方式较多,主要方式有四种:填埋、堆肥、焚烧和协调焚烧。

按照污泥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置方向。

凤电电厂依据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特点,充分利用燃料输送设备、锅炉、烟气处理等设备,确定通过焚烧的方式处理电厂产生的污泥。

即将污泥掺配到燃煤中,然后将掺配后的燃煤送入锅炉中进行燃烧处理。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对污泥焚烧工艺存在误读,普遍认为它是一种高能耗工艺和高碳排放工艺,认为焚烧设备投资较大,且焚烧过程中将会产生烟气污染。

但是对于现代化火力发电厂来说,这些问题却可以迎刃而解,火力发电厂本来就有大型锅炉、完善的烟气脱硫及脱硝处理系统,利用原有设备就能完成掺烧工作污泥在1000℃以上的焚烧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及物理变化,使污泥的最终处理达到无害化,因此焚烧处理方式是火力发电厂污泥处理的最优选择。

油田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探究

油田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探究

工程管理与技术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9期182㊀㊀作者简介:施孟华(1985-),男,汉族,湖北天门人,硕士,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保治理工作.考量.两个指标在铁路货运服务网中重新定义后,归纳如下:C ᶄD (i )=C D (i )n -1度数中心,其刻画服务要素在铁路货运服务质量指标要素网中的中心地位,即该服务要素多大程度上影响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的整体水平.C ᶄB (i )=2C B (i )n 2-3n +2中间中心度,其刻画服务要素对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的控制力,即该服务要素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着铁路货运服务的顺畅进行.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要素关联矩阵.在得到要素关联矩阵表后,可利用U c i n e t 软件统计各要素的 度数中心度 和 中间中心度 指标,得到30个要素对应指标(已标准化),归纳于表2.表2㊀铁路货运服务质量指标要素分析结果当指标得分在某个数值处有大幅度下降时,那么此数值的前一个数值则为分段点,得分高于分段点值的元素为核心元素.据此,本研究选择C D ᶄ(i )>10㊁C B ᶄ(i )>1的要素作为两个指标下的核心要素.经过归纳,铁路货运服务网核心要素中与货运服务质量水平影响力相关的指标有:2㊁5㊁6㊁8㊁9㊁17㊁18㊁21㊁26;与货运服务质量水平控制力相关的指标有:2㊁3㊁4㊁5㊁8㊁10㊁11㊁13㊁17㊁18㊁19㊁20㊁28㊁29㊁30.根据货主的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要素合并及调整名称后,最终确定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19监测评价指标,具体如表3所示.表3㊀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监测指标7㊀分析总结通过 三步筛选法 所得到的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监测指标不仅严格按照铁路货运服务的环节划分,即收货㊁运输与交货㊁客户服务环节,而且各个指标有明确的属性归属,即信息性㊁可靠性等.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在进行指标筛选时,以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考虑到了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情况,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将各个指标之间的关联用两个维度的指标进行量化,从而将对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影响力或控制力较弱的指标剔除.当前影响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主要集中在收获以及运输与交货环节.收货环节中影响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是:①办理发货流程简便;②满足客户的需求;③铁路货运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运输与交货环节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是:①铁路货运的物流信息追踪服务;②货物到达通知信息服务;③铁路运输安全性承诺的履约能力.参考文献[1]S h a i n e s hG ,M a t h u rM.S e r v i c e q u a l i t y me a s u r e m e n t :T h e c a s e of r a i l w a y f r e igh t s e r vi c e s [J ].V i k a l pa ,2000,25(3):15G22.[2]于晓东.铁路货运站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北京:清华大学,2010.[3]王宴平.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 ].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5.[4]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5]刘恒宇,汝宜红,孙膑.全国省会城市铁路网络客运能力研究[J ].经济地理,2016,36(8):16G22.油田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探究施孟华㊀陈永强㊀雷秀卿(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摘㊀要:在油田开采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油泥砂,现已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因此,开展油泥砂无害化处置技术研究是目前油田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油泥沙的组成及性质出发,对油泥沙的危害以及处理工艺进行介绍,最后还以加入生物酶的热水洗涤法油泥沙无害化处理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关键词:油泥砂;处理系统;工艺选择中图分类号:T B 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29.0901㊀油泥沙的组成和特点油泥沙指的就是在勘探开发油田时遗留下的油泥油污以及储油罐底部长期自然形成的油泥油污.油泥沙的组成非常复杂,通常由水包油㊁油包水及悬浮固体杂质等组成,是一种性质极其稳定的混合物.通过对油泥中油成分进行柱层析分析,发现油泥中的油组分主要为饱和烃和芳香烃,胶质和沥青含量较少.油泥砂成分随地质条件㊁工艺的差别而异,还与污水水质㊁处理工艺㊁加入药剂的种类㊁排污方式以及管理水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含水率㊁含盐量较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在采油过程中,特别是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化学剂,增加了油泥沙的处理难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9期183㊀度;有害成分多数超过排放标准.大部分油泥沙中存在的砷㊁汞㊁盐类等有害物质超过排放标准,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含有较高可利用的热值.油泥沙中的污油和可燃物质含量较高,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含油为2%-10%,原油处理压力容器和大罐排除的污泥中含油为25%-40%.2㊀油泥砂的危害2.1㊀环境危害含油泥砂主要的环境危害在于其含有的有机组分与重金属组分.含油泥砂中含有大量烃类物质,尤其是许多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毒害的芳烃类物质,这些物质非常容易挥发进入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含油泥砂在高温条件下更容易挥发并释放出特殊的臭味,这种臭味不仅会直接影响工作环境,还会影响周围的人员身体健康.此外,长期堆放于地面的油泥砂会有大量有害重金属随着雨水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对土壤与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2.2㊀影响生产含油泥沙会使回注水中的悬浮物严重超标,进而使地层被堵塞,影响油层吸水能力,注水压力持续升高.此外,大粒径泥沙长期沉积于污水净化罐㊁油水分离罐以及污水池之中,会严重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2.3㊀减少排污费用的需要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办法,油泥砂属于危险废物,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将每吨征收高额的排污费,并进行处罚,且并不免除治理责任.为了根治油泥砂的污染问题,保护环境,促进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对油泥砂进行合适的处理和处置就非常紧迫和必要.3㊀油泥砂处理工艺选择目前,综合国内外公开的文献资料,油泥沙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热水洗涤法㊁热解析脱附法㊁生物处理法㊁固化焚烧法等,实践中通常是几种方法的联合使用.3.1㊀热水洗涤法热水洗涤法最初由美国环保局首创并应用,用于大粒径的含油泥砂的分离处理.通常利用热碱水重复洗涤,随后再利用气浮进行固液分离.温度一般控制在70ħ,液固比2:l ,时间20m i n,这种方法通常可以将30%含油量的油泥降低2%以下.混合碱通常可以采用无机碱与无机盐混合组成.该方法的优点主要在于能耗低,成本小,因此目前在我国应用较为普遍.3.2㊀热解析脱附法热解析脱附法是一种改型的污泥高温处理方法.在氮气保护缺氧的前提下,加热油泥,使油泥中低沸点组分挥发,高沸点组分裂解后挥发.20世纪90年代初该工艺在国外迅速发展并获得应用,主要适用于处理油含量大于30%含油污泥.该方法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投入经济成本也比较大,对反应条件要求也比较苛刻,操作流程较为复杂.3.3㊀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主要是指利用自然界各种生物或者生物衍生物,分离或者直接降解油泥砂中的原油.一般而言,生物处理法可以分为:直接生物处理和生物修复法两种.通常的处理过程都是先通过预处理回收大多数原油,随后通过生物法深化处理.生物处理方法通常比较简单,效果较为理想,而且处理成本都比较低.但是处理时间一般比较长,而且容易受到温度㊁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3.4㊀固化焚烧法在含油泥砂中加入一定的固化剂与助燃剂,随后按比例掺入煤炭中,作为燃煤的辅助燃料,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回收含油泥砂中的热值,还可以实现无害化处理,但是这种方法简单粗暴,处理后会产生大量废渣,因此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较少选择.3.5㊀油泥沙处理实践中通常做法在处理油泥的实践中,通常将热水洗涤技术与热解析脱附法联合起来使用,治理油泥满足国家及地方环保标准,回收油泥中石油组分.针对流动状态的油泥(含水及含油量比较大)通常使用热洗涤技术,针对固态油泥通常使用热解析脱附法.针对某些含油量较高的油泥,先使用热水洗涤技术处理后,再进入热解析脱附系统处理更具有经济性.4㊀油田油泥无害化新技术探究加入生物酶的热水洗涤法当前,主要使用的油泥处理方法就是上述的几种.由于生物酶清洗技术成本最低,下面以加入生物酶的热水洗涤技术在油田油泥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为例,对其应用工艺进行详细介绍.4.1㊀生物酶生物酶并不是传统的活性酶制剂,它是含有蛋白质的非活性酶制剂且易溶于水,这使它可以快速与附着在固体物质表面的油脂物质反应,达到清除的目的.生物酶与附着性的油脂物质发生反应之后,不仅不会改变原油的固有性质也不会对原油造成污染.因此经过生物酶处理的含油泥砂是绿色安全的,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此外,生物酶还具有超常的稳定性,其物理化学性质不会受到温度㊁压强㊁酸碱的影响.生物酶完成洗油之后,就会快速回到原始状态,可以重复使用,大大节约经济成本.4.2㊀设计工艺流程(1)将净化后的污水持续灌注入循环池中,利用水泵输送至含油泥砂分离装置.(2)将吸砂设备对准分离设备,往其中灌注混合含油泥砂,添加生物酶后,注入搅拌机中,实现油㊁泥㊁水快速分离.(3)将分离完成得到的泥砂灌注进泥砂处理设备中,大粒径物质不会从油泥清洗设备中脱离出来,而小粒径物质则可以快速通过再次返回清洗.(4)清洗完毕后,将含油泥砂注入自动出料系统中,进行气浮以及离心,可以脱去附着的水分.(5)经过以上处理的泥砂完全脱去了水分和油分,可以利用无害化装置收集.(6)分离含油泥砂生成的水可以重新引流至循环池中,作为净化污水反复利用.(7)分离含油泥砂生成的油脂物质也可以收集起来转交给回油站,废物利用.含油泥砂处理工艺见图1.图1㊀油泥砂处理工艺流程4.3㊀评估生物酶处理含油泥的有效性以某处油田的含油泥砂作为实验处理对象,相关人员取样后,再转交相关实验研究人员,采用生物酶处理法冲洗含油泥砂,同时梯度设置温度,探究冲洗适宜温度.最终实验数据表明,在60ħ时,含油量小于0 03%,已经完全符合相关污染物控制标准,验证了生物酶处理法的有效性.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能将冲洗后的泥砂重新变为建筑材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㊀结语含油泥砂是各大油田目前普遍存在的废物污染问题,国家环保局早在1998年就将其重点归类为HW 08级危险废物,并且要求各油田单位必须对含油泥砂等进行无害处理.因此相关组织及单位要积极结合现处国情以及经济成本等选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实现含油泥砂的无害化㊁清洁化㊁资源化处理.参考文献[1]张峰.长庆油田:微生物处理油泥技术规模化应用见成效[J ].石油知识,2017,(6):23G24.[2]郭丽.浅析 以点带面 推动 碧水蓝天 工程 塔河油田污油泥无害化处理工程初显成效[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44G144.[3]焦世全.油田井下作业中主要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以及防治手段[J ].工业,2016,(8):17.。

掺煤焚烧法处理含油污泥技术应用研究

掺煤焚烧法处理含油污泥技术应用研究
表 1 稠 油联 合 站 含 油 污 泥 水 的 基 本 性 质
2 含 油 污 泥 水减 量 化 处 理
2 . 1 减 量 化 处 理 的 可 行 性
含 油污泥 水 中水分 组成大致 分 为 3种 形 式 :颗粒 问的 空 隙水 约 占总 水分 的 7 O ;毛 细水 ( 即颗 粒
问毛细 管 内的水 )约 占 2 0 ;污 泥颗粒 表 面吸 附水 和 颗粒 内部 水 约 占 1 0 。脱 水 主要 是 去 除含 油污 泥
石油天然气学报 ( 江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2 0 1 3 年3 月第3 5 卷第3 期 J o u r n a l o f O i l a n d G a s T e c h n o l o g y( j . J P I )Ma r . 2 0 1 3 V o 1 . 3 5 N o . 3
以 匕, 见表 2 。
表 2 压 滤 后 含 油 污 泥 的 基 本 性 质
3 含油污泥的掺煤焚烧法处理
3 . 1 现 场 试 验
由于经 减量 化处 理后 的含 油 污泥 中含 有一定 量 的原 油 ,一定 温度 下具 有很 强 的渗流 特殊性 ,焚 烧必 须在 专 门建 立 的焚烧 炉 中进行 Ⅲ 。试 验 主要 研究 含油 污泥 ( 以下简 称油 泥 )掺人 燃煤 中用作 燃 料 ,在 不 改 变 目前 燃 煤锅 炉工 况 的条件 下进 行燃 烧 利用 ,分 析链 条燃 煤锅 炉运 行情 况 ,结果见 表 3 。
点是 :含水 率高 ,黏稠 度大 ;含 泥量 、含油量 低 ,流动性 差l 2 ] 。表 1为来 源于不 同系统 的稠 油联合 站含 油污 泥水 的基本 性质 。 由表 1 可 以看 出 ,稠 油联合 站大 部分 含油污 泥水含 水高 、含 油低 、含 泥低 、热值

胜利油田原油储罐油泥砂处理技术

胜利油田原油储罐油泥砂处理技术
油泥砂高效生物处理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含油泥 砂高效复合生化破乳脱油技术和高效内、外源微生 物强化修复油泥砂技术。
( 1) 油泥砂高效复合生化破乳脱油技术。这是 一种利用生物破乳与生物浮选等现代生物技术, 处 理石油化工行业难于脱油、脱水的油泥砂, 回收油 泥砂中原油资源的新型清洁生产技术。该技术主要 采用高效生化破乳复合制剂与生物浮选工艺, 结合 新型撬装油泥砂生物反应器构造, 能够有效使油泥 砂中的乳化态石油破乳, 解除油- 泥颗粒的吸附; 破乳、凝聚后的原油通过浮选微生物在污泥混合液 中持久发酵产生的微气泡以及外加曝气装置的作用 下上浮并回收, 污泥 中污油 回收率 达 90% 以上, 能最大限度地回收油泥砂中的原油资源, 实现油泥 砂的资源化利用。
一体化油泥砂处理设备具有如下特点: 含油 砂的处理将提升、分离、清洗、浓缩脱水等工艺有 机结合, 实现了含油砂的高效、连续、密闭清洗; ! 含油砂清洗处理成套设备采用撬装化和整体车载 式000 mg/ kg , 清洗干砂 量为 5 m3 / h, 可直接进行达标排放, 减少 了环境 污染。 2 2 油泥砂高效生物处理技术
关键词: 油泥砂; 清洗; 回注污泥; 焚烧处理
1 油泥砂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由于我国的油田开采技术比较落后, 过去对于 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油泥, 其处理方法多采用填 埋的方法, 有些油田干脆弃于定点的坑中, 这样的 油泥坑在油田的采油区很多。由于这些油泥坑的存 在对环境产生了严 重的影响, 破坏了当地生 态环 境, 占用了大片农民土地, 更严重的是油泥逐步向 地层深度渗透, 污染地下及地表水资源, 对人类和 地表生物的健康和生存造成威胁, 同时浪费了大量 的石油资源。目前全球能源紧张, 原油油价上涨, 含油污泥中一般含有 10% ~ 80% 干重的石油组分, 这些石油资源随油 泥等流失, 是对资源的极 大浪 费。据估计, 我国年产 生含油污泥近 300 104 t , 年浪费石油资源约 60 104 t 以上。因此, 很有必 要探索一些将油田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落地油泥进 行分离净化的工艺技术, 从而将产生的废油泥随时 进行净化处理。

含油污泥固化与燃煤混烧的可行性

含油污泥固化与燃煤混烧的可行性
关 键 词 含 油 污 泥 固 化 混 烧
0 引 言
含油 污泥处 理 以减量化 、 源化 、 害 化为原 则 。 资 无 目前 油 田含 油污泥 处理 与处 置方 法很 多 , 常用 的处 理
方法 有 : 剂萃取 法 、 溶 焚烧法 、 物法 、 化法 、 油 污 生 焦 含 泥凋 剖 、 油污泥综 合利 用等 u ] 含 。
◆ 脱水
清罐时 将清 出的 含油污 泥集 中到贮 存 池 中
风化脱 水 , 靠 重 力作 用 进 行 自然 沉 淀 , 成 含 油污 依 完
泥与水 的初 步分 离 , 分离 出 的游离 水 回注进 入 污水处
理 系统 。
1 2含 油 污 泥 固化 处 理 工 艺 .
含油 污泥 固化过 程主 要分 为脱 水 、 降粘 、 固化 、 固 化 物脱水 几个 阶段 : 油污 泥处 理工 艺流程 见 图 1 含 。
过 固化 助 燃 剂 的 粘 实
固化处 理 , 改善燃 烧性 能后 , 并 制成 仿 煤燃 料 , 入燃 掺
煤 中 , 作 燃 煤 锅 炉 燃 料 , 回 收 利 用 含 油 污 泥 中 的 用 在
图 1 含 油 污 泥 处 理 工 艺 流 程
d的 自然风干后 , 含水 量可 由 3 降至 9 以下 , O 由含
水量较高 的块状 、 大颗粒 、 粉状 固态物 质转变 为含水 量
较小 、 适于燃烧 的最终 产 品。固化后 的最终 产 品 , 灰 呈
褐色 , 粒径不均 , 能 直接燃 烧 , 进行 研磨 至粒 径 2 不 要 0 m, 使其具有 良好 的流 动性 , 没有 粘稠感 , 不会 出现 粘 连设备 的情况 , 以适用 于所有的燃煤锅炉 。 可 ◆ 混烧 在正常情况下 , 耗煤 <l / , 0th 固化处理后 的

论文-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论文-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研究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1班指导教师:金有海教授王振波教授2012年6月19日摘要含油泥砂是油田、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富含矿物油的黑色粘稠状固体废弃物,它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危害性大。

目前,国内外对含油泥砂的处理方案很多,但是这些方案都存在着诸多弊端,很多方案尚处于试验理论阶段未得到实践运用。

总之,对含油泥砂的处理还没有真正找到一种被公认的、普遍适用的方案。

因此,在能源越来越短促、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处理含油泥砂依然是困扰着每个油田、炼厂的难题。

本文对含油泥砂的基本性质进行了概括,并对当前国内外含油泥砂的主要处理工艺方案进行了总结、对比。

最后综合研究,本着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理念,设计出了固化焚烧法,基本上对含油泥砂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含油泥砂;基本性质;工艺方案;固化焚烧法ABSTRACTOil-sands is a black sticky solid waste which produc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oil fields or oil refineries. They have wide resources, complex compositions and great harm. At present, whether domestic or abroad,there are many process schemes about how to deal with the oil-sands, but they all have some disadvantages and many of them are still at the experimental stage without practice. In short, we have not really found a recognized, universally applicable process scheme for oil-sands. Therefore, nowadays, with the increasingly short of energy and th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 to deal with oil-sands is still a problem which puzzled each oil fields and oil refinerie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basic nature of the oil-sands and the major process scheme in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il-sands treatment fields, and compar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t last, through comprehensive study, obeying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 designed the curing incineration, it basically realizes the oil-sands reduction, recycling and safe disposal.Keywords:oil-sands; basic properties; process scheme; curing incineration目录第1章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3 研究内容 (2)第2章含油泥砂基本性质 (3)2.1 含油泥砂的定义 (3)2.2 含油泥砂的来源 (3)2.2.1 原油开采过程产生的含油泥砂 (3)2.2.2 油田集输中转过程产生的含油泥砂 (3)2.2.3 炼油厂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含油泥砂 (3)2.3 含油泥砂的特点 (4)2.4 含油泥砂的危害 (4)第3章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研究进展 (6)3.1 含油泥砂处理方法 (6)3.1.1 热水洗法 (6)3.1.2 热化学法 (7)3.1.3 离心处理法 (8)3.1.4 溶剂萃取法 (9)3.1.5生物法 (11)3.1.6热处理法 (13)3.1.7填埋法 (18)3.1.8 固化处理法 (18)3.1.9 电动力学处理法 (20)3.1.10 超声波法 (20)3.1.11冷冻熔融法 (23)3.2 含油泥砂处理方法优缺点对比 (24)3.3 含油泥砂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5)第4章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26)4.1 固化焚烧法的提出依据 (26)4.2 固化焚烧法的工艺方案设计 (27)4.2.1 燃煤的加工 (28)4.2.2 燃煤的利用 (28)4.2.3 废气、废渣的处理 (29)4.3 固化焚烧法的主要设备选型 (30)4.3.1 离心式脱水机 (30)4.3.2粉碎机 (30)4.3.3搅拌机 (31)4.3.4投料机 (31)4.3.5 蜂窝煤机 (31)4.3.6输送机 (32)4.4 固化焚烧法的应用前景分析 (32)第5章结论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第1章前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工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能源、环保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议题。

油田油泥砂与原煤的掺烧

油田油泥砂与原煤的掺烧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油田油泥砂与原煤的掺烧作者:张炳茂, Zhang Bingmao作者单位:河南油田设计院热机室刊名:油气田地面工程英文刊名:OIL-GAS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年,卷(期):2010,29(8)被引用次数:0次1.李恒进.胥元刚.李胜彪.王泊.张乃禄.田超河南稠油油田油泥砂无害化处理工艺 2009(8)1.期刊论文王冬平.刘真.陈健.邵涛.Wang Dongping.Liu Zhen.Chen Jian.Shao Tao焚烧法处理油泥(砂)试验研究-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4)在对江苏油田原油成分及油泥(砂)等物料组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燃料煤与一定比例的油泥(砂)混合进行高温焚烧,试验研究、筛选出一种可以保证燃烧效率的燃料混合配比,从而对油田储油罐和三相分离器中的油泥(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燃煤中添加30%的油泥(砂),焚烧工况稳定,好于单用燃煤的情况,除SO2外,CO、NOx和烟尘得到较好的控制.2.学位论文刘建华胜利油田油泥砂焚烧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2006油泥砂是指在油田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主要来源于原油集输及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被原油及其它有机物污染了的泥、砂、水的混合物。

由于油泥砂所含的烃类物质对环境危害较大,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物(HW08项)。

现在全国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都有大量的油泥砂产生,据统计仅胜利油田每年的油泥砂产生量就在11万吨左右,油泥沙的排放已成为危害当地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按国务院《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规定,每吨油泥砂将征收1000元的排污费,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研究寻求一种高效的方式处理油泥砂成为油田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解决油田发展当务之急,作者与胜利油田有关技术部门合作对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

循环流化床掺烧油泥可行性探讨

循环流化床掺烧油泥可行性探讨

循环流化床掺烧油泥可行性探讨发布时间:2021-05-10T03:37:15.171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1期作者:彭权华[导读] 对不同难燃固体燃料都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可首选为油泥处理的装置。

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云浮 510050【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开采技术的提升和能源格局的转变。

海油的利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08),钻井污泥处置过程纳入危废管理。

开采产生的含油污泥(简称油泥)中的油挥发进入大气会污染空气,并具有毒性和易燃性,进入水体会造成水污染,进入土壤会对土壤的微生物和植物生态系统产生危害,本文试图从油泥的特性、油泥的预处理措施、和掺烧比例等分析油泥掺烧能否满足循环流化床的环保和经济性要求。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油泥掺烧1前言我国海上油田主要是南海西部油田和南海东部油田,都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现阶段在开采或计划开采的地方接近30处,在石油开采的油基钻井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油泥,2019年油泥产量约5万吨/年,接下来5年由于海上钻井大开发,油泥产量激增,急需经济、环保的处理方法,而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技术,现代电力行业的清洁环保标杆,对不同难燃固体燃料都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可首选为油泥处理的装置。

2油泥掺烧方案2.1油泥特性本文所说的油泥主要是海油开采、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由油、水、固态的三相复杂混合物,为了解油泥能否作为循环流化床的燃料,应先了解其特性,基本特性如表1所示。

表1油泥基本特性分析图2分离温度对油泥回收效率的影响由图1和图2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可知,油泥在水洗分离温度65℃以上条件下,收油率最高达到87%左右,分离剂PH值在4以上的条件下,收油率最高达到93%左右。

综合以上条件,在分离温度65℃,分离剂PH值为4的时候收油率最高,经济性最好。

2.3油泥干化经过水洗提油后的污泥含水量在60%-80%左右,不能直接在循环流化床流态化燃烧,需进行烘干固化,再与原煤混合并经过破碎机破碎,由给煤机送至炉膛内。

胜利采油厂油泥砂处置方案

胜利采油厂油泥砂处置方案

胜利采油厂油泥砂处置方案背景胜利采油厂是一家石油加工企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泥砂废料。

由于油泥砂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若不进行有效的处置,将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胜利采油厂需要制定一项有效的油泥砂处置方案。

处置方案1.分离处理法该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油泥、污泥和废水分离,通过实验室试验和中试研究,证实该方法处理后的油泥砂能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

操作过程分别为:•油泥分离:测定油泥含油量后,选择合理的活性剂和应用离心等物理手段,分离出其中的油水和固体颗粒物。

•污泥脱水:经过离心沉淀后,采用压滤、离心等手段,脱除沉淀滤饼中的水分。

•废水处理:将油水分离后得到的废水,在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沉淀物等处理后,进行生化池处理,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该方案的优点是处理过程简单,耗能小,可以有效的实现油泥砂的分类处理,但其污染物去除率较低,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热解法该法利用高温热解技术,将油泥砂的有机物质在无氧或低氧的状态下热解成为油气和固体焦油。

操作过程分别为:•原料处理:由于采用高温热解技术,因此需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保证其含水量在合适范围内。

•热解处理:采用间歇式或连续式装备,将油泥砂送到高温热解反应器内进行处理。

•收集处理:处理后的固体焦油、液态油气可以再次被利用,其余物质需进行细化加工或采用填埋等方式处理。

该方案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油气资源利用率大,但其需耗费较多的能源资源,且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

结论综上所述,针对胜利采油厂的油泥砂废弃物,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分离处理法和热解法相结合,实现对其进行高效、减量、资源化处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技术优化和考虑对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处理效果最优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油泥砂处理技术方案

油泥砂处理技术方案

油泥砂处理技术方案1. 引言油泥砂是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油、泥和砂的固体废弃物。

油泥砂的处理是油田环保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处理效果直接影响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油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油泥砂处理技术方案,以实现油泥砂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 技术方案概述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油泥砂的预处理:包括油泥砂的筛分和浸泡。

2. 油泥砂的分级处理: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油泥砂分离成沙、泥和油水三部分。

3. 油泥砂的资源化利用:对油水和泥进行再处理,使其能够被重新利用。

3. 油泥砂的预处理3.1 油泥砂的筛分首先,将原始的油泥砂进行筛分,去除其中的大颗粒物质和固体杂质。

可以采用机械筛分的方法,将油泥砂通过筛网分离成不同粒径的颗粒。

3.2 油泥砂的浸泡浸泡是指将筛分后的油泥砂浸泡在溶剂中,以便溶解其中的油脂和有机物。

常用的浸泡溶剂有苯、醚类溶剂等。

通过浸泡,可以使油泥砂中的油脂和有机物溶解到溶剂中,从而为后续的油泥砂分级处理提供条件。

4. 油泥砂的分级处理油泥砂的分级处理是本方案的关键步骤,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油泥砂分离成沙、泥和油水三部分。

4.1 物理分离物理分离主要是通过重力分离和筛分的方式将油泥砂分离。

可以利用离心机将油泥砂进行离心分离,根据杂质的不同密度将其分离出来。

同时,也可以利用筛分设备将油泥砂进行筛分,根据不同颗粒的大小将其分离出来。

4.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油泥砂进行处理,溶解其中的油脂和有机物。

可以采用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等化学药剂,将其添加到油泥砂中,通过化学反应将油脂和有机物溶解到水中,进而实现油泥砂的分离。

5. 油泥砂的资源化利用5.1 油水的再处理油水是指在油泥砂的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油和水的混合物。

为了使其能够被重新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再处理: - 采用油水分离器将油和水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油和水。

- 对排出的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含油污泥与煤共热解特性的研究

含油污泥与煤共热解特性的研究
21 0 2年 9 月 第2 7卷第 5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unl f i nS i uU i rt( a r cec dt n ora o hy nv sy N t a SineE io ) X a o ei ul i
S p.2 2 e 01
围增 大 ; 试样 热解反 应表观 活化 能计 算 结果与 上述 结论 吻合 ; 合试样 的质 量平 均 活化 能 比含 油 各 混 污泥和 煤 单一组 分的 都低 , 油 污泥 与煤的 混合 热解在 一 定程 度上 形成 了 2种 组 分的 互补和促 进 , 含
获 得 了一种 热 解性 能更好 的燃料 .
分是煤 的 7倍 , 发分 是煤 的 3倍 , 固定碳 则是 煤 挥 而 的近 1 1 , 的发 热 量 是 含 油 污 泥 的 2倍 . /5 煤 由此 可 知这 2种燃 料 的性质差 异较 大. 实验采 用 WC T一2 D 型微 机热 分析 系统 . 热解 实验测 试条 件为 : 试样 质量 为 ( 0± . )m , 3 0 5 g 升温 速率 为 1 C mi , 温范 围 O o/ n 测
管 理 的范 围 , 油 田周 边 环 境 造 成 极 大 的 危 害 . 对 因 此 , 泥处理 已经 成为 国内外 研究 热点 . 污 寻找 妥善 的
1 实 验装 置 与条 件
本实验 所采 用 的含油 污泥来 自某 炼油 厂原 油罐 底 , 种 为贫煤 . 煤 混合 燃料 为含油 污泥 与煤 粉末 以质 量 11均匀 混合 . : 实验样 品的元 素分析 、 工业 分析 和 热值 测量数 据列 于表 1 由表 1看 出 , 油 污 泥 的水 . 含
表 1 实 验 样 品性 质
Ta 1 Pr pe te f e pe i nt ls mpl b. o r s o x r me a a i s e

油田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探究

油田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探究

油田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探究在油田开采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油泥砂,现已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

因此,开展油泥砂无害化处置技术研究是目前油田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油泥沙的组成及性质出发,对油泥沙的危害以及处理工艺进行介绍,最后还以加入生物酶的热水洗涤法油泥沙无害化处理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标签:油泥砂;处理系统;工艺选择1 油泥沙的组成和特点油泥沙指的就是在勘探开发油田时遗留下的油泥油污以及储油罐底部长期自然形成的油泥油污。

油泥沙的组成非常复杂,通常由水包油、油包水及悬浮固体杂质等组成,是一种性质极其稳定的混合物。

通过对油泥中油成分进行柱层析分析,发现油泥中的油组分主要为饱和烃和芳香烃,胶质和沥青含量较少。

油泥砂成分随地质条件、工艺的差别而异,还与污水水质、处理工艺、加入药剂的种类、排污方式以及管理水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含水率、含盐量较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

在采油过程中,特别是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化学剂,增加了油泥沙的处理难度;有害成分多数超过排放标准。

大部分油泥沙中存在的砷、汞、盐类等有害物质超过排放标准,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含有较高可利用的热值。

油泥沙中的污油和可燃物质含量较高,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含油为2%-10%,原油处理压力容器和大罐排除的污泥中含油为25%-40%。

2 油泥砂的危害2.1 环境危害含油泥砂主要的环境危害在于其含有的有机组分与重金属组分。

含油泥砂中含有大量烃类物质,尤其是许多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毒害的芳烃类物质,这些物质非常容易挥发进入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而且含油泥砂在高温条件下更容易挥发并释放出特殊的臭味,这种臭味不仅会直接影响工作环境,还会影响周围的人员身体健康。

此外,长期堆放于地面的油泥砂会有大量有害重金属随着雨水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对土壤与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2.2 影响生产含油泥沙会使回注水中的悬浮物严重超标,进而使地层被堵塞,影响油层吸水能力,注水压力持续升高。

煤泥掺烧比例分析报告11

煤泥掺烧比例分析报告11

二、q3—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 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
主要是CO的不完全燃烧损失 通常变化不大,取q3=0.5%
三、、 q2—排烟热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 排烟热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 排烟热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可用经验公式计 算: q2=(m+n*Apy)(1-q4/100)(Tpy-Tlk)/100 % 式中 查表m=0.4 n=3.55 Apy—过量空气系数 Apy=21/(21-O2) O2为烟气的含氧量 Tpy—排烟温度为140℃ Tlk—冷空气温度为15 ℃
煤泥单价440元/吨,神华煤590元/吨 煤泥单价440元 神华煤590元 440 590
600 综合成本(元 元) 580 560 540 520 500 480
系列1 50 582.36 60 561.58 70 554.61 75 547.86 80 541.85 90 528.08 100 516.69
二、q2的有关计算 的有关计算
掺烧 比例% 50 60 70 75 80 90 100 m 0.4 0.4 0.4 0.4 0.4 0.4 0.4 n 3.55 3.55 3.55 3.55 3.55 3.55 3.55 O2% 7.5 7.5 7.2 7.2 7.0 7.0 7.0 Apy 1.56 1.56 1.52 1.52 1.50 1.50 1.50 q4% 1.465 1.677 2.384 2.524 3.042 3.440 4.277 Tpy℃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Tlk℃ 15 15 15 15 15 15 15 q2% 7.314 7.298 7.070 7.064 6.941 6.913 6.849
锅炉效率概念( 锅炉效率概念(续)

油泥砂固化焚烧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其评价

油泥砂固化焚烧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其评价

油泥砂固化焚烧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其评价摘要对油泥砂固化焚烧资源化处理方法的原理、处理工艺流程和设备投资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该方法作了综合评价,以期为油污泥砂的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Abstract The principle,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equipment investments of oil sludge incineration treatment method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of oil sludge.Key words oily sludge;incineration;treatment process;evaluation含油污泥是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源之一,含油污泥的处理与应用是国内外石油生产领域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较难解决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制约油田环境质量持续提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1-3]。

因此,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寻找出一种经济有效的适合辽河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前提下,经过多方的对比研究,并在进行了较大规模试验的基础上,优选了固化焚烧法,认为该方法对油泥砂处理彻底,适用的油泥砂范围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并能有效地回收油泥砂中所含的石油类物质的热量和泥土资源,实现变废为宝,符合国家及油田公司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政策要求[4-5]。

1 油泥砂固化焚烧资源化处理方法1.1 工艺原理该工艺的原理是利用燃煤锅炉焚烧的方式处理油泥砂,即将油泥砂与自行研制的固化助燃剂(由表面活性剂、渗透剂、金属氧化物、晶核成长剂、固型剂、助燃剂等组成),通过专用设备混合后,经过固化助燃的物理化学作用,实现油泥砂的脱粘固化处理,并改善燃烧性能后,制作成仿煤燃料,掺入燃煤中,用作燃煤锅炉燃料,在回收利用油泥砂中石油类物质热量的同时实现对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焚烧产生的废气,利用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可确保排放废气达标;废渣按现行的燃煤废渣的处理方式,可用于建材或绿化。

煤与油气混烧燃烧特性及机理研究

煤与油气混烧燃烧特性及机理研究

煤与油气混烧燃烧特性及机理研究煤和油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们在工业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煤炭和油气的不完全燃烧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影响,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煤与油气混烧的燃烧特性及机理。

煤炭燃烧的特性是复杂的,其中包括煤质特性、燃烧温度、空气过剩系数等因素。

煤炭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

当煤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碳和氢会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氮和硫则会在燃烧过程中生成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

这些燃烧产物对环境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煤炭的燃烧需要进行控制和优化。

油气燃烧的特性和煤炭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油气的组成和性质。

油气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

石油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值高、燃烧效率高,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较少。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特性介于石油和天然气之间。

煤与油气混烧旨在充分利用两种能源的优势,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混烧燃烧的特性取决于煤炭和油气的混合比例、燃烧温度和空气过剩系数等因素。

研究发现,适当的煤炭和油气混合可以提高燃烧温度和热值,增强燃烧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

此外,混烧还可以减少煤炭中的硫分含量,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

煤与油气混合燃烧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因此在一些工业和电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煤与油气混烧的机理研究是理解混烧燃烧特性的关键。

在燃烧过程中,煤炭和油气中的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的反应路径和产物分布十分复杂。

研究者使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来探索混烧机理。

实验主要通过燃烧试验和分析烟气中的成分来研究混烧燃烧特性。

数值模拟则通过建立燃烧模型和模拟燃烧过程来预测燃烧产物和温度分布等。

煤与油气混烧的机理主要包括氧化-转化和燃烧过程。

煤炭和油气中的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会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煤中的碳和氢会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氮则会被氧化为氮氧化物。

含油污泥与煤共热解特性的研究

含油污泥与煤共热解特性的研究

含油污泥与煤共热解特性的研究杨肖曦;李晓宇;程刚;冯洪庆;刘晓杰;马玉峰【摘要】The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oily sludge, coal and their mixture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in ar-gon atmosphere, respectively. The pyrolysis mechanisms of them are discussed. Meanwhile their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frequency factor and mass mean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re calculated by differential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yrolysisrnprocess of oily sludge and coal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nd there are complex chemical reactions in each stage. The pyrolysis processes of the mixture samples show that oily sludge and coal keep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00~700 ℃, however, their synergetic effect could take place abov e 700℃. The calculated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all mixture samples matches well with the above conclusion. More importantly, the mass mean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mixture samples is lower than that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ixture samples have better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than oily sludge or coal.%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分别对含油污泥、煤及其混合试样在氩气气氛下的热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含油污泥、煤及其混合燃料的热解机理,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确定了其表观活化能、频率因子和质量平均活化能等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含油污泥与煤的热解过程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的热解反应十分复杂;在混合试样的热解过程中,含油污泥与煤在200 ~700℃基本保持各自的热解特性,在700℃以上发生热解的协同作用,含油污泥-煤混合燃料热解温度范围增大;各试样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计算结果与上述结论吻合;混合试样的质量平均活化能比含油污泥和煤单一组分的都低,含油污泥与煤的混合热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2种组分的互补和促进,获得了一种热解性能更好的燃料.【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7)005【总页数】4页(P82-85)【关键词】含油污泥;煤;共热解;动力学参数【作者】杨肖曦;李晓宇;程刚;冯洪庆;刘晓杰;马玉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26640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胜利发电厂,山东东营2570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92.3;TQ013.2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油田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管理的范围,对油田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污泥处理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寻找妥善的处置方式,对于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油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热分析技术分别研究含油污泥和煤的热解特性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和广泛应用,但是两者的掺混燃烧特性研究未见报道.含油污泥水分、挥发分含量高而发热量较低,但贫煤、无烟煤等却正好相反,在贫煤、无烟煤等中掺加含油污泥会改善煤的挥发分析出特性.了解其热解机理与特性,是研究油泥-煤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的关键.本文以含油污泥和贫煤及其混合燃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仪等实验装置对其热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本实验所采用的含油污泥来自某炼油厂原油罐底,煤种为贫煤.混合燃料为含油污泥与煤粉末以质量1∶1均匀混合.实验样品的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和热值测量数据列于表1.由表1看出,含油污泥的水分是煤的7倍,挥发分是煤的3倍,而固定碳则是煤的近1/15,煤的发热量是含油污泥的2倍.由此可知这2种燃料的性质差异较大.实验采用WCT-2D型微机热分析系统.热解实验测试条件为:试样质量为(30±0.5)mg,升温速率为10 ℃ /min,测温范围为50~900℃.实验气氛为99.999%的高纯氩气,流量为50 mL/min.用高纯氩气吹扫30 min以除去系统内气体,再开始程序升温.为了分析含油污泥与煤以及其混合试样的热解反应过程,对试样进行了热重分析实验,其热解过程的TG-TDG(热重-微分热重)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含油污泥与煤共热解过程分为4个阶段:(1)初温~200℃.该阶段中试样发生脱水和脱气反应.试样中的水受热挥发以及吸附气体的析出.含油污泥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因此在该阶段的失重量较大.(2)200~500℃.该阶段是含油污泥热解过程的主要阶段.从含油污泥热解的TDG曲线上可以看出:TDG曲线在该阶段有2个失重峰,第一个对应低沸点轻质烃的受热析出,第二个对应重质油的受热分解过程,重质油的长碳链分子断裂成小分子轻质油并受热挥发.而煤在这一阶段只发生有限的热作用,有少量挥发分析出但失重量不大,热解TDG曲线也较平缓.(3)500~700℃.这是煤热解过程的主要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试样分解,也以裂解反应为主.生成较多的挥发物,成分为煤气和焦油,在550℃左右挥发分释放量最大.最终试样形成半焦.而含油污泥中的可裂解有机质在第二阶段已大部分热解挥发殆尽,所以在TDG曲线上可以看出该阶段含油污泥的失重速度比煤的低.(4)700~900℃.该阶段有机质反应以缩聚反应为主,析出的液态产物少而气态产物多,因此又称作二次脱气过程,气体挥发物主要是H2和CO等.另外,含油污泥试样比煤含有更多的矿物质,如黏土、石膏、方解石、黄铁矿等,它们发生分解反应,有一部分气体逸出.在该阶段,半焦变为焦炭.由于含油污泥或者煤的成分相当复杂,所以其热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也数量繁多而无法准确描述.因此对于热解反应过程的阶段划分并不严格准确,但可以通过划分的几个阶段来定性地描述热解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并且能对比分析含油污泥与煤的热解反应的异同.含油污泥中水分和挥发分含量比煤多,所以热解反应失重也比煤大得多,混合试样的失重介于含油污泥与煤之间.为了分析含油污泥与煤共热解过程是否存在互相影响,计算了除脱水阶段含油污泥与煤单独热解的TG、TDG曲线的算术平均值,并与混合试样的TG、TDG曲线一同绘于图2.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热解过程中,混合试样的失重量基本上与2种组分的失重量呈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在200~700℃含油污泥与煤基本保持各自的热解特性,在700℃之后TDG曲线明显迁移.混合试样热解初始温度接近含油污泥的热解初始温度,混合试样热解终止温度接近煤的热解终止温度,含油泥-煤混合燃料热解温度范围增大.通过TG-TDG曲线可以计算出热解反应动力参数.对于固体的分解反应,化学动力学基本方程可以表示为其中转化率式中:w0和w∞为试样初始质量和最终质量,w为温度T时的质量;T为热解温度,K;A为频率因子,min-1;β为升温速率,K/min;E为活化能,kJ/mol;R为理想气体常数.将热解反应简化为一级反应,采用微分法求解.由Doyle积分和Hancock经验方程可得:明显地,呈线性关系,可以回归拟合成一条直线,根据直线斜率和截距可以求得热解过程各阶段的反应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在试样热解的初始阶段,失重主要是由于水和吸附气的挥发造成的,不属于化学变化.因此只从上述热解的第二阶段开始求解.各试样的计算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拟合直线与实际计算数据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5,所以将热解反应简化为一级反应是可行的.利用各拟合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可以联立方程组求得热解反应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E与频率因子A.多段的活化能虽然可以表示不同温度下各个阶段的反应,但是不能直接描述其总体反应过程特性,因此Cumming 提出了质量平均表观活化能Em的概念:Em=E1×F1+E2×F2+…+En×Fn.式中:F1~Fn为每个反应阶段的反应百分数,反映在TG曲线上就是每个阶段的失重百分数.所得计算结果列于表2.由表2中的数据可知,不论是含油污泥还是煤,随着温度升高,热解反应进行到不同的阶段,表观活化能逐渐升高,说明反应越来越难进行.在热解低温阶段,表观活化能差别不大,说明在低温阶段含油污泥与煤的挥发分析出难易程度差不多,但是含油污泥析出挥发分更多,失重百分数最高,所以该阶段是含油污泥热解的主要阶段;在热解中温阶段,含油污泥比煤的表观活化能小,说明在该阶段含油污泥的热解反应更容易进行,但该阶段煤的失重百分数更高,是煤热解的主要阶段;在热解高温阶段,可能是由于含油污泥中更多的矿物质分解反应使得其表观活化能比煤的要高.对于总热解反应,含油污泥的质量平均表观活化能比煤的低,反应更容易.对于含油污泥与煤的混合试样,随着温度升高,活化能E也逐渐升高.与单一组分的计算结果比较可以看出,在低温阶段的活化能与单一组分差不多,中温阶段的活化能介于2种组分之间,高温阶段发生一定的协同作用,活化能比2种单一组分都小.特别是对于整体热解反应,质均活化能Em相对于2种组分都降低了,这说明含油污泥与煤混合之后相对于单一组分的总热解特性更好.结合含油污泥与煤的性质分析,含油污泥与煤的混合热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2种组分的互补和促进,获得了一种热解性能更好的燃料.(1)由于含油污泥与煤的成分较复杂,所以两者及其混合物的热解过程也复杂,可以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的反应机理各不相同.在200~700℃的热解过程中含油污泥和煤都基本保持各自的热解特性,但是在700℃以上,含油污泥和煤混合热解发生明显的协同作用.(2)混合试样热解初始温度接近含油污泥的热解初始温度,含油泥-煤混合燃料热解温度范围增大.此外,混合试样的质量平均活化能比含油污泥与煤的都小,说明含油污泥与煤的混合热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两种组分的互补和促进,获得了一种热解性能更好的燃料.两种组分不同的混合比例对热解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最优比例的探索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相关文献】[1]陈爽,郭庆杰,王志奇,等.含油污泥热解动力学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4):116-120.CHEN Shuang,GUO Qing-jie,WANG Zhi-qi,et al.Study on pyrolysis kinetics of refinery oil sludge[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dition of Natural Science,2007,31(4):116-120.[2]岳海鹏,李松.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及展望[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0,39(4):17-20,30.YUE Hai-peng,LISong.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oil-bearing sluage[J].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2010,39(4):17-20,30.[3]于海燕,闫光绪,郭绍辉.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J].化工进展,2007,26(7):1007-1011. YU Hai-yan,YAN Guang-xu,GUO Shao-hui.Treatmentof oily sludge in oilfield[J].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07,26(7):1007-1011.[4]宋薇,刘建国,聂永丰.含油污泥热解和燃烧的反应过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9):1453-1457.SONG Wei,LIU Jian-guo,NIE parative study of pyrolysis and combustion process of oil sludge by TG-FTIR analysis[J].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8(9):1453-1457.[5]王蓉.对煤粉燃烧与热解的实验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6]魏砾宏,李润东,李爱民,等.煤粉热解特性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26):53-58.WEILi-hong,LIRun-dong,LIAi-min,etal.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on the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pulverized coal[J].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08,28(26):53-58.[7]孙学信.燃煤锅炉燃烧试验技术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8]秦宏,姜秀民,侯栋岐,等.油页岩燃烧特性的热天平试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0,15(6):644-646.QIN Hong,JIANG Xiu-min,HOU Dong-qi,et al.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oil shal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by the use of a thermobalance[J].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2000,15(6):644-646.。

胜利油田稠油泥砂高温燃烧处理方法研究

胜利油田稠油泥砂高温燃烧处理方法研究

胜利油田稠油泥砂高温燃烧处理方法研究
郑廷震;张元法;张虹;顾维森
【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年(卷),期】2011(040)002
【摘要】本文对胜利油田草桥稠油泥砂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在稠油泥砂组成及危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稠油泥砂高温燃烧处理技术.该技术在特种燃烧炉内实现了雾化水煤浆与稠油泥砂掺和燃烧,油泥砂中热量得到回收利用,利用两级烟气处理系统及粉尘处理系统,有效地消除了有害气体的二次污染,尾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该技术不仅对含油污泥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时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具有较强的环保意义与经济效益.
【总页数】4页(P204-207)
【作者】郑廷震;张元法;张虹;顾维森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东胜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油田油气运输公司;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胜利油田油泥砂的处理工艺 [J], 李岚;宋春燕;马晓蕾;王涛;高艳
2.胜利油田边际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J], 马秀峰;杨兆中;李哲;李军;张玲玲;张永明
3.胜利油田原油储罐油泥砂处理技术 [J], 冯旭河;汤胜利;陈绍萍
4.河南稠油油田油泥砂无害化处理工艺 [J], 李恒进;胥元刚;李胜彪;王泊;张乃禄;田

5.胜利油田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泥砂研究 [J], 高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汉油田含油污泥焚烧处理技术研究

江汉油田含油污泥焚烧处理技术研究

江汉油田含油污泥焚烧处理技术研究刘磊;罗跃;刘清云;张磬文;刘翩翩;李凡【摘要】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of Jianghan oilfield ,this arti-cle evaluated the best ginseng of coal ,corrosion resistance ,heat of combustion and gas composi-tion ,based on the components analysis of oily sludg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Jianghan oilfield oily slud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water content ,high salt content and low oil content . The oily sludge works best when the content of coal is 60% .Oily sludge burning showed low cal-orific value ,high corrosion rate ,burning gas SO2 exceeding badly ,low pH of distilled water ab-sorption liquid ,easy to cause perforation equipment and acidrain .Therefore ,it is unfavorable to use incineration technology for Jianghan oilfield oily sludge because of high water content ,high salt content ,high corrosion ,low oil content ,low combustion heat value ,and the rain ,moist air of Jianghan district and so on .%为了解决江汉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问题,在对含油污泥进行组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含油污泥掺煤焚烧的最佳掺煤量、腐蚀性、燃烧热值及气体成分进行了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 1 4 MW 锅 炉 掺 烧 油 泥 砂 与 单独 烧 煤 运 行 参 数 对 比
检测项 目 20 0 8年 20 0 9年 备 注
的 混 配 设 备 ,对 炉 膛 结 构 和 配 风 形 式 进 行 改 造 ,设
置型 煤机 和微 爆 吹灰装 置 ,可 以使 该油 田的油 泥砂 在层 燃炉 上较 好地 燃烧 ,可实 现其 无 害化处 理 。根 据 国 内外 油泥 砂处 理工 艺 的研究 情 况和 该 油 田的油 泥砂 与原 煤掺 烧试 验 ,确定 油 泥砂 无害 化处 理工 艺 路线为 : ( ) 预脱 水处 理 +层燃 炉掺 烧 处理 。 1 ( )掺 混前 油 泥 砂 含 水 率 小 于 5 ,与 原 煤 2 0 掺 混后 ,能 够稳 定燃 烧 。 ( )油 泥砂 与 原 煤 掺 混 比 例 小 于 1 ,层 燃 3 5
2 油 泥 砂燃 烧试 验
河南 油 田近 年在某 供 热站 4th燃 煤 蒸 汽锅 炉 / 系统上 开展 了油 泥砂试 烧先 导性 试验 项 目,主要进 行 了不 同掺混 比例 的燃 烧 效果试 验 。油泥 与燃 煤 的
主 要 指 标 见 表 1 。 20 0 8年 底 , 对 燃 烧 系 统 进 行 了 改 进 , 对 炉 膛 内部结 构及 配 风形 式 进 行 节 能 改造 ,解 决 了 引燃 、
无害化。
参 考 文献
[ ]李 恒 进 , 元 刚 , 胜 彪 , .河 南 稠 油 油 田 油 泥 砂 无 害 化 处 理 1 胥 李 等
工 r ] I .油 气 田 地 面 工 程 , 0 9, 8( ): 9— 8 . 20 2 8 7 0
3 油 泥砂 无 害 化 处 理 工 艺
扭 矩 曲线 , 实现根 据 曲线对 比 、分析 来评 价
节 能 效 果 , 为 实 施 节 能 措 施 提 供 了依 据 。
关 键词 :抽 油机 ;扭 矩计算 ;节 能评 价
抽油 机是 石油 开 采 领 域 主 要 的 机 采设 备 之 一 , 同时也 是油 田的主要 耗 能设备 ,其耗 电量 约 占油 田 总耗 电 的 1 3 目前 的抽油 机 主要 以普 通 游 梁式 为 /。 主 ,能耗 占抽 油 机 总能 耗 的 9 以 上 。 因而 掌 握 0 抽 油 机 的运 动特 性 以及扭 矩 曲线 变化 规律 ,尤 其是
分拣 设备 、离 心机 和沉 降设 备 ,投资 较大 ,能耗 较
高 ,处理 过程 产生 的污 水再 处理 难度 亦较 大 ;辽 河 油 田、新 疆克 拉玛 依油 田采 用调 质 和萃取 处理后 用
焚 烧 炉 焚 烧 处 理 方 式 ; 中原 油 田 产 生 的 油 泥 砂 含 油 率 低 , 主 要 采 用 固 化 填 埋 方 式 ;胜 利 油 田 油 泥 砂 主 要 采 用 旋 流 清 洗 方 式 ,油 泥 采 用 与 水 煤 浆 掺 烧 方 式
对 抽 油机 的运 动进 行分 析 时 ,首先 要搞 清抽 油 机 四连杆机 构 的几何 关 系Ⅲ ,后 置式 游梁 抽 油机 的
运 动 结 构 如 图 1所 示 。
动 特 性 ,根 据 悬 点 载 荷 的 变化 规 律 , 通 过 计 算 模 型 ,绘 制 运 动 特 性 、 悬 点 载 荷 以及 曲 柄
油 田 采 油 产 生 的 油 泥 砂 主 要 来 自原 油 处 理 系 统
期 有代 表性 的 7 工作 日的运行 参数 ,作 为无油 泥 个 阶段 的运 行参 数 。该 阶段 的特 点是 火 床 燃 烧 正 常 ,
煤 渣呈灰 色 。
和污 水处 理系 统 ,必须 对油 泥砂进 行及 时 的无害 化 处理 。油 泥砂 焚烧 法是 采用 相关 的工艺 将脱 水干 燥 后 的油泥砂 通 过 高 温燃 烧 方 式 ,使 其 成 为 稳 定 的 、 无污 染 的残渣 。焚烧 法 处理 油泥 砂彻底 ,能有效 回 收油 泥砂 中所 含 的石 油 类 物 质 的 热量 和泥 土 资 源 , 具有 较强 的实 用性 和可 操作 性 。 目前 国 内油泥砂 处
摘 要 :河 南 油 田 近 年 进 行 了 油 泥 砂 与 原 煤 的 掺 烧 先 导 性 试 验 。 对 试 验 锅 炉 的 层 燃 炉
系统 进 行 了改 造 , 油 泥 与 煤 体 积 分 为 不 同 配
筛 选 、成型 作用 ,解 决 了原煤 散烧 时易结 块 、透 风 不 均匀 、燃 烧不 充分 、热 效率低 、烟 尘含 量大 的缺
处 理口 。河南 油 田 目前 正在 进行 油泥 砂与 原煤 的掺 ] 烧试 验 ,试验 效果 较好 ,达 到 了预期 目的 。
白色 ,鼓 引风 开度 降低 ,炉排 转速 降低 ;因原 煤含 水 较大 ,掺 混油 泥后 燃料含 水偏 高 ,型煤 机分煤 筛 出现黏 连卡 煤现 象 ;煤仓 内煤 出现轻 微板 结 ,人 工
河 南 油 田的现 场工业 试 验表 明 ,通过 设置 必要
( 目主 持 栏杨军) 油 泥 砂 与 原 煤 均 匀 掺 混 比 例 小 于 1 , 层 5
燃炉 可安 全稳 定运行 。
关 键 词 :油 泥 砂 ;焚 烧 ;处 理 工 艺 ;掺
烧 试验 ;层 燃炉 改造 ;掺 混 比例 第 一 阶段 :以常 用燃煤 作 为试验 用煤 ,选择 近
1 油 泥砂 处 理 方 式
点 ,提 高 了 层 燃 炉 的 热 效 率 ,并 可 有 效 地 减 少 层 燃
比 , 进 行 了 四 个 阶 段 的 试 验 。掺 混 前 油 泥 砂
炉 烟气 对环 境 的污染 。增加 微爆 吹灰装 置 ,减少 了
层 燃 炉 受 热 面 积 灰 , 以 提 升 层 燃 炉 受 热 面 导 热 能
锅炉 负荷 和炉 渣含碳 等 主要参 数 ,试验 的混合 燃料
燃烧 正常 ,配 风调节 与使 用纯 煤差 别不 大 ,燃 烧状
稳 燃 问题 。应 用 炉前 型煤 机 ,通 过 该 设 备 的拨 煤 、
油气田地面工程第 2 9卷 第 8期 ( 0 0 8 21. )
2 3
d i1 . 9 9 j is . 0 6 6 9 . 0 0 0 . 1 o : 0 3 6 /. sn 1 0 — 8 6 2 1 . 8 0 2
长 ,火 焰 颜 色 发 白 , 火 焰 高 度 增 加 ,平 均 炉 膛 温 度 较 第 一 阶段 提 高 1 0。 ,炉 膛 温 度 稳 定 ,煤 渣 呈 灰 0 C
理工 艺 主要 有 :大 庆 油 田采 用 调 质 、萃 取 处 理 工
艺 ,其处 理过 程需 要大 量 的化学 药剂 ,且 需要设 置
含 水 率 小 于 5 , 与 原 煤 掺 混 后 , 能 够 稳 0 定 燃 烧 ; 油 泥 砂 与 原 煤 掺 混 比例 小 于 1 , 5
层 燃 炉 燃 烧 效 果 较 好 ; 含 水 率 小 于 5 的 0
力 ,提 高层 燃炉 的热 效率 。试验 分 为四个 阶段 :
表 1 油 泥 与 燃 煤 的 主 要 指 标
炉燃 烧 效果 较好 。
( )含 水 率 小 于 5 油 泥 砂 与 原 煤 均 匀 掺 混 4 0
比例 小 于 1 ,层 燃 炉 可 安 全 稳 定 运 行 。 5
( )掺 烧产 生 的废气 经过 脱硫 除尘 系 统处 理后 5 能够 达标 排 放 ,产 生 的废 渣经 浸 出毒性 检 测 已达到
敲击后 落下 。
从 20 0 9年 5月 2 日至 6月 9E , 连 续 进 行 试 8 t
验 ,并 调整 了几 种 不 同 的掺 混 比例 观 察 差异 变 化 , 最 后稳 定在 3: 0 ( 泥与 煤 炭体 积 比)进 行燃 烧 1 油 调试 、对 比分 析 。在 1 2天 左 右 的使 用期 间 ,观 察 了炉膛 温 度 、煤 层 厚度 、炉 排转 速 、鼓 引风 开 度 、
第二 阶段 :掺 烧该 油 田某精 蜡厂 的油 泥 ,煤 与 油 泥体 积 比为 1 2 0: ,即油泥 占 1 。该 阶段 的特 7 点 是火 床燃烧 良好 ,煤 渣呈 灰黄 色 ,平 均 炉膛温 度 较 第一 阶段 提高 6 0℃ ,鼓 引风 开度 降低 。 第 三 阶段 :煤 与 油泥体 积 比为 1 0:3 ,即油 泥 占 2 。该 阶段 的特 点 是 火 床 燃 烧 良好 ,火 床 长 3 度 较第 一 阶 段 增 长 ,火 焰 颜 色 发 黄 ,火 焰 高 度 增 加 ,煤 渣呈 灰 白色 ,鼓 引风 开度 稍 降 。 第 四阶段 :掺混该 油 田某联 合站 的油 泥 ,煤 与 油 泥体 积 比为 1 4 0: ,即油 泥 占 2 。该 阶段 的特 9 点 是火 床 燃 烧 良好 ,火 床 长 度 较 第 一 阶 段 明 显 增
2 2
油 气 田地 面 工 程 第 2 9卷 第 8期 ( 0 0 8 2 1. )
d i1 . 9 9 j i n 1 0 - 8 6 2 1 . 8 O o : 0 3 6 /.s . 0 66 9 . 0 0 0 . 1 s 1
油 田油泥 砂 与原 煤 的掺 烧
张炳 茂 河南油田 设计院热机室
抽油机扭矩 曲线的计算及节 能效 果评价
陶兴 明 大庆油 田采油 四厂
摘 要 :以往 抽 油机 节能 效果 的评 价 ,都 是从 控 制 箱 电源部 分测 量瞬 时或 总 能耗 来完
成 的 。 本 文 从 理 论 上 研 究 游 梁 式 抽 油机 的 运
1 抽 油机 运 动模 型 的建 立
驴头悬 点 的位移 、速 度 、加速 度 和 曲柄扭 矩等 相关
数 据 ,对 抽 油 机 节 能 评 价 ,新 型 节 能 抽 油 机 的设
计 、优 化 ,以及 现有 抽 油机 的节 能改造 非 常重 要 。
图 1 游 梁 抽 油 机 运 动 结构 示 意 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