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20课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教案新部编本2】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

【教案新部编本2】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二十课《庄子》故事两则这两则故事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

《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

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

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所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1.比较法通过学生译文和标准译文的比较过好语言关,通过惠子与庄子的对比过好寓言关和思想关,通过一、二则故事的不同文风比较过好欣赏关。

2.延伸拓展法拓宽阅读视野,了解庄子的思想。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资料助读;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过好语言关;引读提高,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感知惠子、庄子的不同表现,过好思想关;美点寻踪,欣赏两则故事;延伸拓展,了解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二十课

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二十课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二十课仁智并举教学目标:1、理解“仁智并举”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仁智并举”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仁智并举”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仁智并举”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仁智并举,要求人们既要“爱人”,又要“知人”,“爱人”主要强调人们要用爱心对待别人,而“知人”主要强调要善于整别人,明辦是非。

仁智并举即所谓的“德才兼备”,相对于才而言,德更为重要。

德为导向,オ是基础;徳由オ来发挥,才由德来统率。

对于富有智慧的儒者来说,仁爱待人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由仁爱精神产生出来的无私忘我的崇高品格。

如果有了智慧而没有博爱之心,甚至自私自利、为害一方,那么这种“智”就有百害而无一益。

反之,“仁而不智,则发而不别也。

”如果只有一颗爱人的心,却没有相应的智慧,则会濫用同情心,是非不分。

总之,由智而仁,仁智并举、仁智统一オ是儒家的为人之道和理想人格。

二、新课教学1、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

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注释:①庄:庄重。

(②莅:治理语译:孔子说:“依靠聪明才智得到它,不能用仁德去守住它,纵使得到了,也必定会失去它。

依靠聪明オ智得到它,能够用仁徳去守住它,却不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去对待,百姓也不会敬服。

依靠聪明才智得到它,能用仁德去守住它,又能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去治理百姓,但是如果行动不符合礼仪,也是不完善的。

2、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注释:①赞:助长。

②佛:怪。

③道:刚好语译:一个人没有仁德没有智慧而有才能,就会用他的才能来助长他的那与售狂的心态,助长他怪僻、违背常理的行为,足以增加他的过错而且扩大他的罪恶。

第20课教案

第20课教案

第20课三国鼎立课时安排:1课时课程标准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1、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典型历史事件,认识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

2、知道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著名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等。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所起到的作用,学会区别文学作品与历史真实。

3、运用统一与割据矛盾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三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1、感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历史情景、了解这两次战役的背景、经过和特点,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2、通过课堂分组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和其他学习资料,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三国鼎立的史实,开展历史小说(影视故事)与历史真实问题的探讨,正确评价三国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历史情景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平统一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2、曹操和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曹操统一北方是历史的进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被后人敬仰。

3、通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对比,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及要点:(一)、导入新课从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导入(二)、讲授新课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互相混战,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

2、教程及影响200年,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袁绍和曹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疏通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相(xiàng)梁鹓雏(yuān chú ) 夫(fú) 醴(lǐ)泉邪(yé) 吓(hè) 鸱(chī) 濠(háo)梁鯈(tiáo)鱼2.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

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鸩鹑,你知道吗?鸩鹑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鸩鹑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4、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三、教学过程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

提问:(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鹌鸨的故事里,鹎鸨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鹌鸨,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古代诗歌五首》古代诗歌的学习重在诵读,老师要在这一课中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可以采用自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要注意体会五首诗歌的哲理和蕴含的感情,教学中可以按照“理解基本内容,体会诗人情感,补充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这样的学习线索,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哲理和情感,注意落实背诵默写,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背诵默写古诗词,用正楷默写,体会书写的美感;4.在写作中可通过引用诗句,增加文采。

【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背诵默写古诗词,用正楷默写,体会书写的美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1.多媒体课件;2.布置预习,熟读或背诵诗歌。

第一课时一、介绍作者导入: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

二、初读《登幽州台歌》。

提示:《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的情绪。

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请同学们齐读,争取读出诗中的情感。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三、分析诗歌内容:请一名同学说说诗歌大意。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教师补充分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传统文化第 20课

传统文化第 20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殷国杰大桑镇中心小学2017.2第 20课授课题目:古诗两首教学目的:背诵古诗两首,弄清楚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两首,弄清楚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背诵古诗两首,弄清楚古诗大意。

教学进程设计教学设计意图与备注一、简介古诗背景这是一首依据古老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抒情小诗。

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未归,就天天上山远望,盼望丈夫归来。

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丈夫终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化为石头。

石头的形象如一位女子翘首远望,人们就把此石称作望夫石,此山称作望夫山了。

这个故事起源于今湖北武昌附近,由于流传广泛,许多地方都有望夫山、望夫石、望夫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不少以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作为题材的作品,王建的这首《望夫石》感深情切,在众多的诗作中独具特色。

二、讲解古诗大意头四句十二字,绘出了一幅望夫石生动感人的图画。

这里有浩浩不断的江水,江畔屹立着望夫山,山头伫立着状如女子翘首远眺的巨石。

山,无语伫立;水,不停地流去。

山、水、石,动静相间,相映生辉,形象之鲜明,自不待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描绘中,包孕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融入了诗人的深挚情意。

?望夫处,江悠悠?,写出望夫石的环境、气氛。

?悠悠?二字,描绘江水千古奔流,滔滔不绝,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同时又衬托望夫石的形象,把静立江边的石头写活:仿佛是一尊有灵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翘首远望,她有生命,她在思念,在等待。

这种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不仅使画面生动,有立体感,而且也暗喻了思妇怀远,思念之情的绵绵不绝。

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起白居易《长相思》词的名句:?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这悠悠不尽的情思,同悠悠不绝的江水,不是很相象的么??悠悠?在这里既是写景状物,渲染环境气氛,又是摹情写人,形象地描画了思妇相思的情状。

这二句情与景融,不可分割,富有形象性和艺?化为石,不回头?,诗人又以拟人手法具体描绘望夫石的形象。

第20课《礼记二则》教案

第20课《礼记二则》教案
还有一点值得反思的是,课堂总结环节学生的提问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引导不够,或者是课堂氛围尚未达到最佳状态。为了提高学生的提问积极性,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礼记二则》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学生对古代礼仪文化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在理解“大同”和“中庸”这些概念时,容易与现代的观念混淆。为此,我尝试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古代礼仪的内涵。但显然,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或许可以借助更多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
3.道德品质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礼记二则》中领悟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4.表达与交流:鼓励学生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词语解释:如“中庸”、“和为贵”等。
-道德理念的传承:如何将中庸之道融入日常生活和道德行为。
(3)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两个篇章在思想内容上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比两个篇章的表达方式、理念内涵、现实意义等。
2.教学难点
(1)词语的古今异义
-难点解释:如“大同”在现代语境中的理解与古代的差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礼记二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礼仪和中庸之道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0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20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第二十课教学设计城东小学宁飞龙一、教材分析《弟子规》第二十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

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

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

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

”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1、块组合,分层推进。

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

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

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

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发学习情趣,体现教学故事化。

结合拓展,设情境,在课堂生成“借物”情境,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训练创造条件,再现教学情境化。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精卫填海》。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故事内容丰富,语言简洁,寓意深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感受精卫鸟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精卫鸟不屈不挠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勇敢坚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精卫鸟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带。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PPT中的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画面。

引导学生谈论精卫鸟的形象特点,为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精卫鸟为什么要填海?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惑。

4. 精讲点拨(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精卫鸟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体会精卫鸟不屈不挠的精神。

5. 实践演练(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情感。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精卫填海——不屈不挠的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并复述故事内容。

(2)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精卫鸟填海的情景。

2. 作业答案:(1)精卫填海的故事。

(2)略。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精卫鸟填海的情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第20课 教学案

第20课  教学案

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第二学期教学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必背内容:见预习的填空题二、备课资料:1、1956年9月,《人民文学》发表了青年作家王蒙的小说《组织部里来了个年轻人》,描写了北京市某区党委会里,一个青年干部同区委组织部一个副部长的官僚主义作风做斗争的故事。

有些人认为,小说把反对领导的官僚主义当做主题,是完全错误的。

艾青的《蝉的歌》写的是一只蝉从早到晚在树上发着震耳欲聋的叫声,无论早晨还是晚上都是一个调子,而它自豪的正是“一口气唱很久也不会变调”。

然而,八哥却忍无可忍了:“我说句老实话,我一听见你的歌,就觉得厌。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

(艾青真名叫蒋海澄,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而“海澄”意为青色,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样板戏:所谓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的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

“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后来陆续出现的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9部作品,不在“样板戏”之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

张扬《第二次握手》:张扬在“文化大革命”中写作了这部小说。

因该书塑造了三个试图走科学救国道路的科学家形象,并且歌颂了周恩来,被“四人帮”认定为“一本很坏”的书,张扬于1975年入狱,坐牢4年并“内定死刑”,1979年初张扬及作品被平反。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惠子相梁》是<庄子>一书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故事。

文中庄子不直言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借讲鹓鶵鸟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的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采用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了庄子与惠子的一次辩论。

显示了二者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

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庄子〉故事两则》选的都是庄子和惠子的故事。

《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两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从这个矛盾可以约略看出《庄子》一书的突出特色:迷离倘恍,无所拘束。

(二)学法引导《庄子》一书有极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一般性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学习时,可以查阅有关庄子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庄子〉的主要艺术特点的资料,以助于对本文的了解。

也可以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三)审美鉴赏精彩的诡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整个一个故事,便是由人物之间的论辩组成的。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但从论辩的过程和结果看,充分体现了庄子的论辩的机敏和巧妙。

尤其是故事的结尾,是庄子最后的反击。

庄子说:惠子你说我怎知道鱼的快乐时,便已显示你已经知道我明白了鱼的快乐才问。

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说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

此外,最后一个答案:我是在濠上知道的,又把惠子“你怎样知道鱼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乐”,在逻辑上可说是个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的对语;可是,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一己的矛盾的机敏。

国学经典20课教案

国学经典20课教案

国学经典20课教案《弟子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教学内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本意思。

2、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

3、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

2、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引领展示(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2)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多种多样的形式,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建议]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

2、答疑解惑(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

(齐读“谨而信”部分)(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后还有“经典解说”,请你试着向它求解!……(学生读书自学)[建议]在这个画面中,学生质疑提问,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质疑探新的精神。

(3)这章所写的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这些细节往往影响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提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歌的形象与意境: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每首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和表达的意境。例如,《登鹳雀楼》中“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壮阔景象,《望庐山瀑布》中瀑布的雄伟气势,《夜宿山寺》中寺庙的宁静与神秘等。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中的景象和意境,降低理解难度。
2.适当补充与诗歌相关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运用比较、联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4.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小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代诗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诗歌的情感表达:五首诗歌都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方式。如《江雪》中柳宗元借雪景抒发孤独之情,《元日》中王安石对新年的喜悦和期望等。
(3)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引导学生关注五首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学会欣赏和朗读诗歌。如《登鹳雀楼》的平仄对仗,使诗歌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诗歌创作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大家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感兴趣或者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大班经典国学教案20篇

大班经典国学教案20篇

大班经典国学教案20篇《大班经典国学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经典国学教案20篇!第1部分篇一《花开歌》【活动目标】1、学念儿歌,了解各季节常开的花,对植物开花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特征,能用比较恰当的语言对花进行描述丰富词汇。

【活动准备】1、活动前观看各种各样的花。

2、常见各季的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请幼儿回忆看到过的花。

1、教师提问:你见过什么花?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2、说一说四季的花,启发幼儿回忆: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有什么样子的花开放?二、学念儿歌,了解各个季节开的花。

1、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有关花的问题,教师作出解答或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导语:现在啊,老师这里啊,有一首儿歌,儿歌里面就讲到了一年四季开的花,你们想知道吗?***1***教师念儿歌,引导幼儿提问。

教师做出解答或者引导幼儿讨论。

***2***教师再次念儿歌提问:在这首儿歌当中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师其他小朋友来帮助你呢?***如儿歌中的红艳艳、笑盈盈等词汇******3***幼儿一起学念儿歌,对儿歌产生兴趣。

根据儿歌中的月份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花,供幼儿记忆。

***4***进行分组练习儿歌,使幼儿熟练儿歌。

三、活动结束:活动后请小朋友看的相关花的图片,请幼儿念念《花开歌》。

附儿歌《花开歌》一月水仙清水养;二月杏花伸出墙;三月桃花红艳艳;四月杜鹃满山岗;五月牡丹笑盈盈;六月栀子带头上;七月荷花浮水面;八月桂花腌蜜糖;九月菊花迎秋风;十月芙蓉斗寒霜;十一月山茶初开放;十二月腊梅雪里香!篇二《小小播音员》案例与反思活动设计背景:由于我班幼儿大多数来自乡村,土言土语,地方语言特色较浓,语言很不规范;幼儿性格孤僻内向,不爱和老师、伙伴交流活动。

由此,我组织我班幼儿开展《小小播音员》的语言游戏活动,鼓励幼儿把自己观察收集到的信息,传达给老师或小伙伴,以此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正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提高幼儿说普通话的兴趣。

20课设计1

20课设计1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空间角度(天、地)。

空间无限辽远。

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

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怆然:伤感的样子;涕,眼泪。

3.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望岳》一、齐读诗歌二、解题,了解泰山。

补充资料:泰山——属五岳之首,主峰海拔1524米,春秋时的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

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

山中还常常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

有古语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望岳》这个“岳”指的是“泰山”。

五岳: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东岳泰山中岳嵩山三、鉴赏诗歌1、写景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表现景物的特点?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写泰山高大雄伟。

齐鲁青未了”从占地面积之广,说明大;“阴阳割昏晓”说明高。

2、小组合作,选择一句写景的诗句进行赏析。

①、②句。

主要写了诗人远望泰山“宽广”诗人当时喜悦的心情。

”③、④句。

描写了泰山景色秀美赏析:“造化钟神秀”拟人手法,就是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身上。

“阴阳割昏晓”“割”字很形象,就象人用刀割开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

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7.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胸怀宏伟:胸怀宇宙朗诵诗歌自主学习《望岳》1、学习方法介绍:查资料:正确地利用资料而不依赖于资料,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部编版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唐雎不辱使命 教案精选

部编版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唐雎不辱使命 教案精选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复述、翻译、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战国策》的语言风格。

3.感受唐雎布衣之怒的英雄豪气,体味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1.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重点文言词句的准确理解。

3.外交辞令中委婉含蓄,隐藏着的“潜台词”的准确理解。

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课时重点:1.熟悉课文、能自由诵。

2.理解课文大意,勾划出重点词句。

一、激趣导入:中国历史上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说法。

战国最后十多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消灭了各诸侯国。

公元前3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

安陵是魏的附属小国,在它的宗主国魏被消灭之后,一度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这一次,秦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

出小饵以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

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入楚,许诺给楚六百里地,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楚怀王上了当。

秦昭襄王以十五城与赵文王交换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

安陵君和唐雎是重蹈楚怀王的故辙,还是学蔺相如的榜样,与虎狼之秦做针锋相对的斗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雎不辱使命》。

二、课文朗读。

1.教师范读,正音。

2.重点字的正音。

(1)唐睢不rǔ ____使命(2)秦王fú ___然怒(3)免冠徒iǎn ____ (4)以头qiāng ____地(5)休jìn ____降于天(6)天下gǎo ___素(7)秦王色náo ____ (8)huì ____星袭月3.容易出错的字。

雎()怫()跣()抢()傀()缟()挠()4.学生试读、齐读,自由朗读,读出味道,喜爱上本文。

三、作品、背景。

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教学内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本意思。

2、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

3、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

2、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引领展示(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2)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多种多样的形式,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建议]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

2、答疑解惑(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

(齐读“谨而信”部分)(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建议]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于“答疑解惑”。

问题由学生中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

学生将学习时的疑惑提出,由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语文课教学,不做“传道授业”式的讲解,不对经典原文做照搬理解。

画面:生1:这一段的大部分意思我都懂,就是那个“晨必盥”的“盥”我不理解。

师:你真是个善问的孩子,不过我要纠正你一下,“盥”这个字的读音是(guàn)。

生1:噢,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师:真有礼貌!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字。

生1:带着大家齐读。

生2:老师,“袜与履”中“袜”是指袜子,“履”是什么意思呢?师:这个词平常我们做动词用,其实它的本义是名词。

你看看袜子和什么呢?哪个同学可以做他的小老师?生3:我知道了!“履”的本义就是鞋子!师:真聪明!学贵有疑!但还要善读书。

还有什么不懂的,再读读书!我们这本《弟子规》后还有“经典解说”,请你试着向它求解!……(学生读书自学)[建议]在这个画面中,学生质疑提问,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质疑探新的精神。

(3)这章所写的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这些细节往往影响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大家了解吗?(交流王安石的成就)(4)我们手中的这本《弟子规》里有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默读故事)[建议]故事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和感染力,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在读故事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小节后配备王安石不讲卫生的小故事,和生硬的说教相比,这样浅显的小故事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3、链接“经典故事”《不讲卫生的王安石》(见《弟子规》第51页)4、“经典拓展”(见《弟子规》第51页)(1)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相机交流)(2)这个故事后还有几个小问题,你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呢?(完成习题,交流)(3)如果我们能按这一章所说的去做,就能培养出良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我们齐背这两句!5、自由创编(1)《弟子规》是清代的儿童蒙学教材,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是新时期的弟子,在理解这几句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改一改、编一编!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弟子规》。

(配乐、独立创编)(2)编好了吗?在四人小组内好好交流交流,把你的大作读给伙伴们听,大家都要洗耳恭听!(四人小组交流)(3)你觉得谁创作得最好,推荐他代表你们小组展示给全班同学听。

我们来评评看谁编得最好,谁是我们班的“大学士”。

(小组交流后推荐一名代表,全班展示)(4)还有许多同学也想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在你就可以去找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交流。

(全班交流)[评析]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是诵读、理解,那么这个环节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运用。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联系个人经验,创编具有时代特点的《弟子规》,赋予经典以鲜活的生命,以真正继承中华经典中的精华,弘扬民族精神。

6、总结延伸(1)到这里,这一章就全部读完了。

你能完整地背一背吗?(自由背)(2)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

(分男女生比赛)[评析]这节课只是一个“驿站”或“加油站”。

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受到熏陶,获得方法,所以课堂是以“还准备读什么经典书籍”而结束的。

给学生打开的是读经典的大门,读经典的广阔天空。

让学生一直走下去,读下去……《论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教学内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诵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理解基本意思。

2、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3、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句中多音字的读音和字义。

2、进行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交流展示(1)出示《论语·学而篇第一》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们还记得这段古文吗?这是我国哪位历史名人说的?(2)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论语·学而篇第一》部分,谁来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读背交流,可以按顺序读背,也可以把内容有联系地放在一起读背;可以单人读背;也可以邀请同学合作读背。

)(3)学了《论语·学而篇第一》后,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建议]反复单一的读背会让学生对经典著作产生厌倦。

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从他们的需要出发,给他们创建平台展示自己。

同时,这个环节的目的既是复习巩固旧知,也是对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

[建议]学习不仅是停留在知识本身,对于知识背后,尤其是这样的经典著作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教师也可以适当引领。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论语·学而篇第一》。

(齐读《论语·学而篇第一》)2、答疑解惑(1)《论语》中还有许多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为政篇第二》中的两则。

(2)请看这一章的其中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示相应内容和自学建议)①默读文句,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②和同学们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③连起来自己说说句子的意思。

(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建议]无论是何种教学,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即使是教学经典著作也不例外。

学生自己产生的疑问,自己才有探究、解决的兴趣。

但《论语》这部经典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要想自己解决问题,势必要借助外力。

好的是,我们的这套丛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工具性,每一则都标有拼音,每一则后都有“经典注释”和“经典解说”环节,一定程度上已经帮助学生扫清了认读和理解的障碍,所以也帮助教师在教学时消除了理解的顾虑,这样为放开教学、鼓励学生充分自学奠定了基础。

(3)交流汇报①通过自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提醒“为”的读音)②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

用“故”组词。

这句话后来演化成了一个成语“温故知新”。

(相继出示“新——故”、“温故知新”)[建议]除了理解《论语》中的每一则的意思外,文字训练也可以适当地贯穿在教学中。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训练和积累,达到知识的迁移。

③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

④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画面:师:通过借助书本以及大家的互相学习,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齐答):没有了。

师:真的没有了吗?那么下面请大家做小老师了。

这里有个问题你们思考过吗:“为什么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生1:说明这个人聪明,有创造精神。

师:这种解释是有些道理,但好像理由还不够充分。

生2: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说明是获得了过去连老师也没有讲到的知识,如果把这新知识告诉别人不就是老师了?师:嗯,有道理。

虽然这则《论语》是我们刚刚学的,不过这个同学已经可以“为师矣”了,因为你已经把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句子做了更充分的诠释。

这就叫温故而知新。

[建议]在教学中,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文字本身的理解,“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经典著作中所蕴含的人文理念才能为学生所吸收,经典著作的教育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⑤了解了意思,再来读读原文。

(4)“温故而知新”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凡知识渊博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

毛泽东主席就有这样的习惯,书中“经典链接”里就记载了他的故事。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默读故事)[建议]本书每篇后都有相应短小而富含哲理的小故事,和生硬的说教相比这些浅显的小故事更易于学生接受。

[链接]“经典链接”:《毛泽东读书》(见《论语》第26页)“温故知新”:请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用“温故而知新”写一句学习感受。

①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交流感受)②故事后的习题,就是用我们这则《论语》中出现的成语命名的。

下面我们就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和运用了。

(完成习题,交流)[建议]既然教材本身的语言文字就有和本则《论语》教学相关的内容,当然要把握好这一契机,随时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强化学生的认知。

(5)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去对待知识,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让我们来背一背这则《论语》。

(集体背诵)3、总结延伸(1)我们已经学了十几则《论语》了,这其中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学习的,有些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事情的,还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

你们能自己总结一下学过的这十几则《论语》分别是属于哪一类的吗?(总结归类)(2)其中哪一则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对你的帮助最大,为什么呢?(结合实际,交流总结)(3)对于学习、对于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能试着像孔子这样用凝练的一句话概括出来吗?(自由创编)[建议]理解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这一环节中,学生能联系实际,自我提炼,说明他们已不仅仅停留在学知识的层面,而是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