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爆破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
1.1概况
邢衡高速公路邢台段LJSG-1合同段,位于邢台县南石门乡岗西村至大贾乡坂上,全长6500M,需建大中桥梁6座,在人工开挖桥梁桩基过程中遇到岩石,需进行钻孔爆破,为加快爆破开挖作业进度以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加强爆破开挖力量,确保安全作业,特制订本方案。

1.2安全要求
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相关安全标准,保证周边已有建(构)筑物、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1.3工程特点
周围环境复杂,主要是爆破点多,工作面小,个别桥梁距离村民住宅较近。

2.爆破施工方案
2.1施工方案编制原则
2.1.1确保安全
“精心设计,严格施工。

”爆破作业过程中严格控制爆破振动及爆破飞石,确保周边已有建(构)筑物、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和施工安全。

2.1.2确保质量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拟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爆破技术与我单位独特的新工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1.3确保工期
投入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劳动力、机械设备数量必须满足工期要求,并且要留有一定的后备力量。

2.1.4控制成本
优化施工方案,针对不同地段、地形、地质条件及不同的施工要求,采用不同的爆破手段,尽量节约投入。

在施工作业工程中不断改进技术工艺,调整爆破手段,提高爆破效率,向技术要效益。

2.2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2.2.1国家、地方法规、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其他相关国家、地方法规、条例
2.2.2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2)国家技术监督局《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4)《爆破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A53-93)
2.2.3现场施工条件及相关工程技术资料
1)施工现场环境及周围环境情况
2)地质/地形资料
3)工程与质量要求
2.3总体方案综述
根据工程要求、特点及其对施工的影响,整体施工方案如下:
2.3.1加大安全防范力度,确保安全生产
作业现场条件复杂,距离已有建(构)筑物较近,人员、设备出入频繁,所以对安全要求很高,必须加大安全防范力度,确保施工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2.3.2爆破施工方法
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状况,采用浅孔爆破方法,提高爆破效率。

2.4爆破施工方案
2.4.1爆破方法选择
实施爆破作业时,必须控制爆破振动对周围已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因此采用何种爆破方法以及爆破药量的控制是决定爆破振动程度的关键。

在工程爆破作业中,一般采用爆破振动速度值V作为保护目标的安全控制指标。

根据我国现行的行业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结合周边环境情况,本次爆破施工作业的爆破振动速度取值应控制在V ≤ 1.0cm/s。

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结合本工程要求和特点,采用浅孔爆破方法。

3.桩基爆破技术方案
3.1.爆破技术参数
3.1.1炮孔直径、长度和装药量
本工程的桩孔直径为1.2-2.0m不等,在施工过程中参考被爆破岩石的特性:A.穿孔直径D=36~38mm
B.穿孔深度L=85~100cm
C.单孔装药量:
第一阶段起爆孔:0.40~0.50kg
第二阶段起爆孔:0.35~0.40kg
第三阶段起爆孔:0.30~0.35kg
布孔方法(桩基直径1.2m):在桩基中心岩石上钻第一阶段起爆孔一个(孔内采用毫秒1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30cm处岩石上呈正方形状钻第二阶段起爆孔四个(孔内采用毫秒5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60cm处岩石上呈正八边形状钻第三阶段起爆孔八个(孔内采用毫秒9段电雷管),见下图:
布孔方法(桩基直径1.5m):在桩基中心岩石上钻第一阶段起爆孔一个(孔内采用毫秒1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35cm处岩石上呈正五边形状钻第二阶段起爆孔五个(孔内采用毫秒5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70cm处岩石上呈正十边形状钻第三阶段起爆孔十个(孔内采用毫秒9段电雷管),见下图:
布孔方法(桩基直径1.6m):在桩基中心岩石上钻第一阶段起爆孔一个(孔内采用毫秒1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40cm处岩石上呈正六边形状钻第二阶段起爆孔六个(孔内采用毫秒5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80cm处岩石上呈正十二边形状钻第三阶段起爆孔十二个(孔内采用毫秒9段电雷管),见下图:
布孔方法(桩基直径1.8m):在距桩基中心15cm处岩石上呈正三角形状钻第一阶段起爆孔三个(孔内采用毫秒1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50cm处岩石上呈正八边形状钻第二阶段起爆孔八个(孔内采用毫秒5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90cm处岩石上呈正十五边形状钻第三阶段起爆孔十五个(孔内采用毫秒9段电雷管),见下图:
布孔方法(桩基直径2.0m):在距桩基中心15cm处岩石上呈正三角形状钻第一阶段起爆孔三个(孔内采用毫秒1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55cm处岩石上呈正八边形状钻第二阶段起爆孔八个(孔内采用毫秒5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100cm处岩石上呈正十六边形状钻第三阶段起爆孔十六个(孔内采用毫秒9段电雷管),见下图:
3.1.2起爆网路
采用孔内延期导爆管雷管起爆(簇联)的起爆网路(见下图)
3.2.施工部骤
1.在岩石上案设计布孔、钻孔、检查钻孔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加强布孔设计,装药质量,严格控制填塞长度与质量;
3.试爆,按照设计要求的药量进行试爆,根据试爆结果调整药量,以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
4.炮孔填塞炮孔电塞用岩粉或粘土,填塞长度依据设计进行填塞,桩基上口,覆盖钢筋网和胶帘,以便控制飞石;
5.按照爆破网路设计进行爆破
6.警戒按《爆破安全警戒方案》进行警戒
4.施工组织设计
4.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原则
施工管理机构根据施工管理本身的需要和工程管理的要求设置,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作业组实行承包制,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强化管理。

根据岗位的需要,配备具有相应职称和能力的管理人员与熟练工人,一专多能、人尽其才,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先进、严格考核,搞好文明施工,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工期。

4.2拟投入人员、设备、材料
1) 拟投入人员
A.管理人员:2
B.技术人员:2
C.施工人员:28
D.后勤人员:2
2) 拟投入设备
4.3爆破安全、警戒方案
根据“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生产方针,做到防范于未然,特成立爆破警戒工作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表:
爆破警戒工作组职责表
现将爆破危险区划定、树立爆破警戒牌、派专人警戒、爆破信号等管理措施作如下规定:
(一)、警戒距离
根据爆破点的实际地形情况和国家有关爆破安全规程,本工程因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施工,采取了严格的飞石防护措施,距爆破点300m划定为警戒区域。

(二)、警戒点设置
警戒点设置在爆破区300m外的各进出路口,警戒点数量及位置应由爆破工程技术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设置。

在所有警戒点和主要道路应设置警戒牌,写明爆破危险等内容。

(三)、爆破前派专人在爆破区警戒点警戒
在进行起爆前20分钟,应派警戒人员进入各警戒点,每个警戒点一名警戒人员,禁止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内,撒离在警戒区域内的人员,并负责观察警戒区范围的动静,发现情况应及时用对讲机通知起爆站暂停起爆。

(四)、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
1、严格按设计控制同段最大药量,减少爆破地震;
2、严格按设计孔网参数和爆破参数施工;
3、确保钻孔质量,保证设计的最小抵抗线;
4、保证填塞长度和填塞质量,控制爆破飞石。

(五)、建立爆破信号系统
将爆破信号挂牌,让全体员工及附近村民了解爆破信号,爆破信号采用移动式警报器发出,信号涵义如下:
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起爆前15分钟)
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起爆前1分钟)
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爆破安全检查后)
5.施工准备及进度
5.1编制说明
本工程作业环境比较复杂,安全警戒工作是重点。

5.2编制依据及原则
5.2.1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按整体方案提出的要求,确保在工期内完成爆破作业任务。

5.2.2全面规划,保障重点
根据工程特点,应重点抓住初步成型工序,确保重要节点目标的按期实现。

5.3技术准备
开工前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详细准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相应的施工图纸,根据开挖爆破及回填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编制详细的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6.质量、安全及进度保障措施
6.1爆破安全措施
6.1.1控制爆破振动的措施
1)控制一段齐爆的最大药量
通过控制一段齐爆的最大药量,从而把爆破振动引起的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在周围需要保护的已有设施所允许的振动速度(即安全振动速度)以下。

根据萨道夫斯基的振动公式:
V = K(Q1/ 3 ÷ R)а
式中:Q - 一段齐爆的最大药量,kg
R - 药包的中心距保护目标的最短距离,m
K - 岩石系数,根据现场取值250
а - 应力波衰减系数,根据现场取值1.8
V - 安全振动速度,cm/s,取1.0
据此计算,不同距离上一段齐爆的最大药量列表如下。

从安全角度考虑,一段齐爆的最大药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实际的爆破施工作业中,采用分段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相关规定,结合施工现场周围的实际情况,将V≤1.0cm/s作为周围需要保护的已有设施所允许的安全振动速度,以此作为本爆破施工方案的控制指标。

2)采用微差爆破技术
采用微差爆破技术,设计合理的起爆顺序,在控制爆破振动时,增大每次爆破量,消除夹制爆破条件。

各段之间的时间间隔控制在25ms以上,把所有装药同时爆炸产生的大震源分成数个微差延时起爆的小震源,从而大大削弱爆破振动强度,既达到减振的目的,又有利于改善破碎效果和加大一次爆破量。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最大一段齐爆药量控制在10公斤以内,最大单次爆破药量控制在30公斤内。

6.1.2控制个别飞石飞散距离
爆破产生的个别飞石的最大距离由下面公式确定:
R max = K f q d
式中:R max-- 爆破最大飞石距离,m
K f-- 与爆破方式、堵塞状况、地质地形条件有关,取1.0-1.5
q -- 单耗药量,kg/m3
d -- 钻孔直径,mm
本次工程中,d=38mm,q=1kg/m3,K f =1.5;
得:R max =57m
实际工程施工时,按《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有关安全标准要求,将爆破安全半径设定为200m。

减少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的主要措施是:
1)保证堵塞质量和堵塞长度;
2)在地形、地质变化明显的部位控制药量;
3)为保证人员、设备的安全,划定爆破警戒范围,爆破前人员撤离至警戒范围以外;
6.2质量保障措施
1)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并严格执行本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2)严格落实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3)严格服从监理人员的质量监督;
4)对于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制订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可行的技术保障,确保对其控制。

6.3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本工程所要求的施工强度高、任务重、质量要求严格;所需机械设备种类及
数量较多,机械化作业程度高;作业点分散,组织协调难度较大。

鉴于以上情况,在施工的组织管理上,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1)由有相似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高效率的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该工程的施工管理、劳动力调配和机械调度。

2)在施工组织中,全面规划、科学安排、抓住重点、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建立、健全与工程特点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使组织运行机制始终与工程施工的需要相适应。

3)在施工管理上,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按岗位分层次进行责任分解,实施责、权、利挂钩。

各管理机构和队、班、组实行日讲评,项目部周例会、半月形式分析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在施工计划上,以目标进度为依据,科学制订周计划、月计划,在落实过程中加大协调力度,确保整体方案的实现;提高机械设施的作用效率和对时空的利用率,确保工程进度。

5)在施工安全上,坚持安全、进度二手抓,坚持安全第一。

项目部成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安全施工。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教育,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制订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工程施工作业有章可循;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专业化分工,要求每一个操作手和施工人员能熟练的掌握、操作自己的机械设施,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

6)在保障措施上,针对本工程各类机械设备较多,机械化施工作业程度高的特点,项目部专门成立机械设备维修队,配备较先进、齐全的维修设备和技术全面的维修人员,确保各类工程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组织强有力的后勤保障部门,确保机械零配件、工程物资材料、油料、爆破器材的供应。

7)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施工作业说明书以及现场监理的要求,真正做到按章施工。

8)加大安全和质量检查力度,现场设立专职安全员和质检员,严把安全、质量关,发现隐患,及时纠正,确保施工作业过程的安全,确保质量。

6.4施工进度保障措施
1)优选施工方案
根据整体方案对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作业强度的要求,采用浅孔爆破的施工方案。

2)配备强有力的施工设备
所投入的设备能充分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并预留了足够的后备力量。

3)配备精干的技术、管理和施工人员
为确保质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配备优秀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6.5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1)制订《安全生产规定》,开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国家标准,严禁违章作业,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2)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领导值班制和工地负责人安全值班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责和分工;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查处事故苗头,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记。

爆破时断要挂警示牌;炸药、雷管等爆破器材的购买、运输、保管和使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4)爆破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考核标准》,施工作业前进行爆破技术培训,落实《设计方案》,熟悉相关工序,掌握爆破器材性能及相关的安全规程,持证上岗。

5)将爆破信号、警告标志和起爆时间明确告知现场人员,起爆前督促检查人员、设备撤离爆破危险区域,做好警戒工作;爆破后处理盲炮和哑炮要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若遇大风、大雨或雷电等恶劣天气或黑夜,均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6)施工生产用电(钻孔设备)开关箱必须设置防雨棚;严格采用一机一线,并连接零线;保险丝严禁用其他金属替代;电器设施必须接地且安装漏电保护设施。

7)施工中注意地上、地下电线、电缆及管道,在危险地段设置警告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夜间施工必须设置好照明设施,悬崖处必须设置红灯。

8)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风钻作业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

9)建立用电防火档案,成立工地义务消防队,增设防火器材,尤其是材料库和油料库。

10)教育全体人员树立人人关心生产,人人注意安全的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杜绝事故发生,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7.爆破安全应急求援预案
7.1总则
为了加强对项目爆破安全事故进行有效控制,执行公司总的事故应急管理“安全第一、积极预防、分级指挥、上下协同、减少损害”的工作方针。

认真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例》要求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做好安全、医疗应急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职工生命和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该方案。

7.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目部根据本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响应方案。

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名单、联络电话如下:
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省、局、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规定。

(二)组织制定项目应急响应计划,做好事故应急配合工作。

(三)负责准备现场应急资源。

(四)负责指挥现场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行动。

(五)负责应急响应计划的演练。

(六)组织支援事故应急行动。

(七)及时向公司总部、项目部所在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通报事故情况,提出进入应急状态的措施与建议。

(八)积极配合公司及地方公安部门、卫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应急响应计划的实施。

(九)做好应急响应计划的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

(十)做好恢复工作。

7.3爆炸事故应急与响应
根据本工程施工作业具体内容和对施工作业中危险源的分析,制定爆炸事故应急与响应预案。

1)目的
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适用范围
本预案程序适用于项目部潜在的突发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3)应急策划
a)根据项目作业内容,爆炸事件被评为潜在重大危险源,是项目重点控制与防范的对象。

b)爆炸事故可能造成飞石对人体的伤害。

盲炮处理可能引起爆炸伤人;火工材料库的爆炸对人员及周边房屋财产的损失;氧气瓶、乙炔瓶引起的爆炸伤人。

c)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将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国家财产损失。

7.4应急措施
1)爆炸事件后,现场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迅速报警。

项目部接警后迅速启动救援计划及程序。

项目部现场值班人员立即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救护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警与救助。

A)火警电话119。

B)救护电话120。

C)公安电话110。

D)事故所在位置。

E)爆炸事故势态大概情况。

F)讲清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姓名。

G)报警后要有人员到路口引导各救护协同单位车辆及时赶赴第一现场。

2)项目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按照预按计划安排行动程序,及时与公司总部应急办公室报警。

3)现场立即停止作业和布置警戒。

7.5应急响应
1)总指挥、副总指挥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指挥抢险工作。

2)救护队伍立即按照正、副指挥安排根据具体情况分工组织救灾,其他员工立即疏散撤离至安全区域。

3)若总指挥、副总指挥均不在项目部,则由项目安全员协同项目施工队长根据预案安排实行抢险。

4)救护队要在救援机构、救护车到达之前进行急救工作,同时做好接应协助救护人员的准备。

5)现场施工各班组负责人即使清点各现场施工人数,如有不符,立即报告总指挥或副总指挥。

6)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协同项目施工队长立即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及时通报协同救援单位,调整救援方案,预防二次事故的发生。

7)义务消防队在施工员的带领下立即撤离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并及时接通抢险所需的水道、通风管道及电路的畅通。

7.6现场恢复
1)救援工作结束后,总指挥、副总指挥、项目施工队长、安全员会同有关部门,立即对现场清查与评估。

对事故现场进行最终安全评价。

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为是否有盲炮,是否有余烬复燃的可能,岩石松散情况及恢复生产所采取的措施等现场恢复过程中的危险,制定现场恢复程序,防止其它事故的发生。

2)由事故善后处置小组对善后工作按有关规定进行善后处置。

3)由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对该应急计划进行重新评审与纠正。

7.7应急人员安全
救援工作危险性大,必须给救援人员配备齐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毒(尘烟)面具,现场安全监测设备,一旦在抢险中有确定重大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撤离应急人员,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

7.8公众教育与演练
预案的实用性如何及预案的实施,必须做好公众教育与演练,预案要组织员工学习与熟记。

同时,根据预案组织必要的演练工作,以确保应急响应时的顺利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